《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g第02章9.12
- 格式:ppt
- 大小:14.19 MB
- 文档页数:126
混凝土构造设计原理其次章课件.ppt1、第2章混凝土构造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浙江农林高校暨阳学院土木工程教研室杨锦组成构造主要材料:水泥、水、砂、石混凝土:一般混凝土是由水泥、石子和砂用水经搅拌、养护和硬化后形成的一种复合材料。
2.1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2.1.1单轴向应力状态下混凝土强度1.立方体抗压强度fcu,k〔强度等级〕标准尺寸:150mm×150mm×150mm养护条件:20℃±3℃,湿度≥90%;28d试验方法:恒定的加载速度,垫板不涂润滑剂强度保证率:95%承压板试块摩擦力不涂润滑剂涂润滑剂立方体抗压强度是区分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指标,我国标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有:C15,C20,C25,C302、,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表示混凝土Concrete 立方体抗压强度30MPa≤fcu,k0.8fc,徐变急剧增长,造成混凝土破坏加荷时混凝土的龄期,越早,徐变越大水泥用量越多,水灰比越大,徐变越大骨料越硬,徐变越小.养护条件:温度高,湿度大,水泥水化作用充分徐变越小。
徐变对混凝土构造的影响PAsPAs s1c1P s2As s2P拆去,钢筋受压混凝土受拉,可能会引起混凝土开裂徐变:s ,c使构件变形增大;在轴压构件中,使钢筋应力增加,混凝土应力减小〔引起应力重分布〕;在预应力构件中,使预应力发生损失。
〔3、3〕收缩定义: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小的现象。
特点:早期快,收缩值随着时间而增长。
收缩对构造的影响:当收缩受到约束时,引起构件开裂。
削减收缩的措施:限制水泥用量;减小水灰比;加强振捣和养护;加强构造钢筋配置;设置变形缝;掺膨胀剂。
影响因素:混凝土的组成及协作比,尤其是水灰比;养护条件;使用时的温度与湿度。
其次章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能2.1混凝土◆混凝土的疲乏混凝土的疲乏是在荷载重复作用下产生的。
如钢筋混凝土吊车梁、钢筋混凝土桥以及港口海岸的混凝土构造等都要受到吊车荷载、车辆荷载以及波浪冲击等几百万次的作用。
第2章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2.1 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习题1题型:填空题题目:立方体抗压强度(f cu,f c u,k):以边长为的立方体在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天,依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强度作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单位为。
分析与提示: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立方体抗压强度概念中关键因素是否掌握,通过此题的评讲可加深学生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的理解.答案: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在(20+3)°C的温度和相对湿度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天,依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单位为N/mm2.习题2题型:绘图简述题题目:绘制混凝土棱柱体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标注曲线上的特征点,并简要分段叙述曲线的特征及意义.分析与提示:通过本题帮助学生理解混凝土受压的强度和变形性能。
答案:混凝土棱柱体实测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见下图。
由图可见,曲线分为上升段和下降段,其中OA段为线弹性变形阶段,应力-应变关系接近直线;AB段为裂缝稳定扩展阶段, 应变的增长速度较弹性阶段略有增加,应力-应变关系呈略为弯曲的曲线;BC段为裂缝不稳定扩展阶段,应变快速增长,应力-应变呈明显的曲线关系;CD段为初始下降段,应变增长不太大的情况下应力迅速下降,曲线呈下凹形状,试件平均应力强度下降显著;DE段,当应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应变增长率明显增大,曲线呈下凹形状,试件应变增长显著;EF段,试件残余平均应力强度较低,应变较大,已无结构意义。
§2。
2 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习题1题型:绘图简述题题目:绘制有明显流幅钢材的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标注曲线上的特征点,并简要叙述曲线的特征及意义。
分析与提示:通过本题帮助学生理解有明显流幅钢材受拉的强度和变形性能.答案:钢筋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见下图。
由图可见,曲线分为上升段、平台段、强化段和颈缩段.其中OA段(原点→比例极限点)为线性阶段,AB'段(比例极限点→屈服上限)应变较应力增长稍快,应变中包含少量塑性成分;B'(B)C段(屈服上(下)限→屈服台阶终点)应力基本不变,应变急速增长;CD段(屈服台阶终点→极限应力点)应变增长较快,应力有一定幅度的增长;DE段(极限应力点→材料强度破坏)即使应力下降,钢材的应变仍然增长,试件出现明显的“颈缩”现象。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中文名: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英文名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修读类别必修学分学时(含学时课内实验)开课学期第学期开课单位结构工程教案团队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材料力学、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郭靳时等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东南、天津、同济大学合编,中国建工出版社,《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张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混凝土结构原理》,刘立新、叶燕华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一课程简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属于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主干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的材料性能,以及各类构件(拉、压、弯、剪、扭、预应力)的受力性能、计算方法和配筋构造等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
二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本课程所能支撑的毕业要求如下:序号毕业要求指标点毕业要求指标点具体内容毕业要求掌握解决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的结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核心知识及其应用。
毕业要求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能够设计(开发)满足土木工程特定需求的体系、结构、构件(节点)。
毕业要求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收集、处理、分析与解释数据,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毕业要求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进行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毕业要求能够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
毕业要求具有团队意识,能够在团队中发挥作用。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及施工技巧一、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结构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将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材料等混合制成混凝土,再通过浇筑、振捣、养护等工序形成结构体系。
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的成分混凝土的成分主要包括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材料。
其中,水泥为混凝土的胶凝材料,骨料为混凝土的骨架,水为混凝土的流动介质,掺合材料为对混凝土性能调节和改善的辅助材料。
2.混凝土的性质混凝土的性质包括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变形性能等。
其中,强度是混凝土最基本的性能指标,其受到混凝土成分、配合比、养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混凝土的结构形式混凝土结构形式包括梁、柱、板、墙等,其中,梁和柱为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构件,其主要作用是承受和传递荷载。
4.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需要根据荷载特点、工作环境、使用寿命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其中,混凝土结构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动荷载,荷载特点的不同也将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形式和尺寸。
二、混凝土结构施工技巧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是保证结构质量的关键环节,其施工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配合比的制定混凝土配合比的制定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耐久性等多种因素。
在制定配合比时,需要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和要求进行综合考虑,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2.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避免出现空鼓、裂缝等问题;其次,要注意混凝土的流动性,避免混凝土过于干燥或过于湿润;最后,要注意混凝土的密实性,避免混凝土出现空隙或孔洞。
3.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振捣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强度和密实性的重要环节。
在振捣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保证振捣器的质量和振动频率;其次,要注意振捣的时间和频率,避免过度或不足;最后,要注意振捣的位置,避免出现局部空鼓或孔洞。
4.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