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内容
- 格式:docx
- 大小:360.26 KB
- 文档页数:30
名目前言Ⅰ.课程设计的目的设施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是设施与物料搬运课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要紧是培养学生如何分析、发现现有生产企业布置方面存在的咨询题,并加以改善的工作能力,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工厂布置设计工作而进行的一次全然练习。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1.能正确运用工业工程全然原理及有关专业知识,学会由产品进手对工厂生产系统进行调研分析的方法。
2.通过对某工厂布置设计的实际操作,熟悉布置设计方法中的各种图例符号和表格,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的标准设计程序。
3.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如何编写有关技术文件。
4.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能力。
Ⅱ.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1、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本次设计要求学生依据给定的原始条件,进行系统分析,完成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并撰写设计讲明书。
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有方案地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学生必须以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所作的技术决定、数据和计算结果,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期使整个设计在技术上是先进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在生产中是可行的。
技术参数详见设计指导书。
2、设计内容⑴液压转向器厂物流分析;⑵液压转向器厂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⑷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⑸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图两套;⑹评价择优选出最正确的总平面布置图。
⑺撰写设计讲明书〔10000字左右〕。
3、工作方案〔1〕全然要素分析,明确产品组成和各零件的制作工艺路线,为进一步的物流分析做好准本〔时刻:1天〕〔2〕按照给定的条件进行液压转向器厂物流分析。
〔时刻:3天〕〔3〕液压转向器厂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时刻:2天〕〔4〕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时刻:2天〕〔5〕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时刻:2天〕〔6〕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图两套,并评价择优选出最正确的总平面布置图。
〔时刻:2天〕〔7〕按照要求撰写讲明书〔时刻:2天〕〔8〕参加辩论。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报告一、引言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报告旨在对某公司的设施规划和物流运作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本报告将从设施规划的角度出发,结合物流分析的数据和情况,为公司提供优化设施规划和物流运作的建议。
二、公司概况1. 公司简介该公司是一家以物流运营为核心的企业,提供包括仓储、配送、运输等一系列物流服务。
公司成立于xxxx年,总部位于xxxx地区,拥有xxx个仓库和xxx辆运输车辆。
2. 设施规划背景由于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现有设施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
因此,公司决定进行设施规划,以提升物流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设施规划分析1. 现有设施情况目前,公司拥有xxx个仓库,分布在不同地区。
根据物流分析数据,发现现有仓库的位置和规模并不彻底适应当前的物流需求。
例如,某些仓库的地理位置与客户分布不匹配,导致配送时间过长。
此外,仓库的面积和存储能力也存在不足之处。
2. 设施规划目标基于现有设施情况和物流需求,公司设立了以下设施规划目标:- 提升物流运作效率:通过合理规划仓库位置和规模,减少配送时间和成本。
- 提高服务质量:确保仓库的存储能力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减少定单处理时间。
- 降低运营成本:通过设施规划,优化仓库布局和运输路线,降低运营成本。
3. 设施规划方案为了实现设施规划目标,公司制定了以下方案:- 调整仓库位置:根据客户分布和物流需求,将某些仓库进行迁移或者关闭,以便更好地服务客户。
- 扩大仓库面积:对于存储需求较大的仓库,考虑扩大其面积,以增加存储能力。
- 优化仓库布局:在仓库内部进行布局优化,提高存储效率和定单处理速度。
- 优化运输路线:通过物流分析数据,调整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四、物流分析1. 物流运作流程分析了公司的物流运作流程,包括定单处理、仓库管理、运输配送等环节。
根据分析结果,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定单处理时间较长:由于仓库布局不合理和物流信息不畅通,导致定单处理时间较长。
2023《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物料搬运系统设计》CATALOGUE目录•设施规划概述•物流分析•物料搬运系统设计•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物料搬运系统设计的结合•案例分析与应用01设施规划概述设施规划是企业或组织为了满足生产、运营和发展的需求,对土地、空间、建筑、设备等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和设计的活动。
定义设施规划的目标是提高企业或组织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能和减少浪费。
目标设施规划的定义与目标设施规划的重要性合理的设施规划能够减少物料搬运距离,提高生产流程的连续性和流畅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设施规划能够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土地、设备和人员的浪费,从而降低成本。
合理的设施规划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错误和浪费,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有效的设施规划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需求分析了解企业或组织的生产、运营和发展需求,明确设施规划的目标和要求。
收集与企业或组织相关的资料,包括土地、建筑物、设备、人员等资源的信息。
根据需求分析和资料收集的结果,制定多个设施规划方案。
对制定的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选择最优的方案。
实施所选方案,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
设施规划的步骤与要点收集资料评估与选择实施与执行制定方案02物流分析定义物流分析是对物料、信息、资金等流动进行规划、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它旨在优化从供应商到客户的整个供应链,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目标物流分析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物流系统的最优化,以满足客户需求,同时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它通过对运输、仓储、库存管理等环节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物流策略和方案。
物流分析的定义与目标1物流分析的重要性23通过物流分析,企业可以优化运输、仓储等环节,减少时间和成本浪费,提高整体效率。
提高效率合理的物流分析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运输和库存成本,从而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
降低成本有效的物流分析可以使企业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增强竞争力。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关系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良好的设施规划和物流分析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增加竞争力。
设施规划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而对所需设施进行全面的规划与设计。
设施规划涉及建筑物、设备、办公空间等方面的布局和提供。
一个合理的设施规划可以提供一些重要的优势。
首先,它可以确保设施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设施规划要考虑到员工的工作条件,包括工作环境、通风、照明等,以及设施的维护和维修。
其次,设施规划还可以提高生产流程的流畅性和效率。
通过优化生产线的布局,减少物料搬运的时间和步骤,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工时。
此外,设施规划还可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提供灵活和可扩展的设施,并为企业未来的拓展提供空间。
物流分析是指对企业物流系统进行综合性、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和评估。
物流分析的目标是优化物流流程,提高物流效率,同时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分析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和配送管理等方面。
在供应链管理中,物流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供应商选择和管理,确保物料的及时供应,减少库存和供应瓶颈。
在库存管理方面,物流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管理库存,减少库存损耗和滞销商品,并提供准确的需求预测和补充策略。
在运输管理方面,物流分析可以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路线,优化货物运输的时间和成本。
在配送管理方面,物流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优化配送路线,减少配送时间和成本,并提供高效的配送服务。
综上所述,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设施规划和物流分析,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基础和支持。
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务必重视设施规划和物流分析,不断优化和改进,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重要的战略考虑。
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需要通过优化设施规划和物流分析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一、名词解释1.第三方物流:物流服务供给方,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按特定的价格,向需方提供个性化系列物流服务的交易方式,这种物流服务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
2.设施:指一个企业所拥有的有形资产。
3.规划:指如何将一个系统的资产做最有效的分配、安排,使系统达到最佳绩效表现。
4.生产纲领:指在一定时间内(1年),制造主要产品的数量、规格、品种。
5.生产能力:指生产性的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一定种类的最大数量。
6.设施规划:指在企业经营策略的指导下,针对企业个体中的生产或服务系统的转换和生产活动,从投入到产出的全部过程,将人员、物料及所需的相关设施等,做最有效的组合和规划,使系统能够有效的运行,达到预期目标。
7.当量物流量:指物流运动过程中,一定时间内,按规定的标准,修正、折算的搬运和运输量。
8.物料搬运:在同一场所范围内,以改变物料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9.库存:指在生产或流通领域中持有的原材料、零部件成品。
10物料搬运系统:是移动、储存、保护和控制物料的艺术和科学结合。
11.精益物流:指消除生产和供应过程中的非增值的浪费,减少备货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
¥物料搬运/仓储设备及有关支持性设备主要可分为以下六类:1)→传送带和输送机械2)↑起重机械3)▲储运和拣货设备4)β自动辨认和识别设备5)¥组成单元载荷的设备和容器6)▃工业用车辆二、供应链管理1.原则:1)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2)供应链中个企业应该共享利益,共担风险。
3)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管理目标2.目的:1)根据市场需求快速提供成套产品2)根据市场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缩短新产品上市周期,缩短供应市场和需求的距离。
3)供应链中企业要努力降低成本,努力降低库存量,利用供应链中的各种资源提高系统的运作效率,做到物尽其用,货畅其流。
三、仓库规划1.要求:1)应按照仓库的作业顺序做出布置,提高运作效率。
2)缩短人员、物料的移动距离,节约仓库空间。
一.折合纲领的确定Q分析(产量分析)产量指所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也由生产纲领和产品设计提供,可用件数、重量、体积等来表示。
产量Q这一要素影响着生产系统的规模、设备的数量、运输量、建筑物面积的大小等。
为了完成工厂的总平面布置,需要从产品P和产量Q出发,首先对产品组成分析,其次确定个零部件的生产类型。
根据产品明细表及产量(1000),该厂的生产类型为多品种中批量生产。
选定代表产品将被代表的产品折合为代表产品的当量数即Q=aQxQx被代表产品的数量Q折合为代表产品的当量数折合系数a可用下式计算a=a1a2a3a1 重量折合系数可用下式计算a1=(Wx /W)²´³Wx 代表单台产品的重量W 被代表产品的单台重量12产品类型年产量(件)单件生产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大批中批 小批 重型零件 >1000 1000-300 300-100 100-5 <5 中型零件 >5000 5000-500 500-300 300-10 <10 轻型零件>50000 50000-50005000-500500-100<1004种齿轮油泵的数量及重量表以年产量最大的KCB-200齿轮油泵为代表产品,其他产量见下表。
产品名称 型号规格 年产数量(台) 每台重量(kg) 年产重量(t )齿轮油泵 KCB-18.3 120 62.15 7.485齿轮油泵 KCB-33.3 170 66.8 11.365齿轮油泵 KCB-55 200 64.15 12.830 齿轮油泵 KCB-88.3200 70.15 14.030 合计690263.2545.714种被代表产品的折合产量产品型号重量折合系数批量折合系数复杂性折合系数a3总系数a=a1a2a3折合产量a1 n/nx a2KCB-18.3 0.97 1000/120 5 1.00 4.85 5820 KCB-33.3 0.79 1000/170 12 1.00 9.48 4740 KCB-55 0.71 1000/200 2 1.00 1.42 4260 KCB-88.3 0.65 1000/200 7.5 1.00 4.875 3900 合计24147折合纲领=代表产量+被代表产量=(6000+24147)套=30147套二.基本要素的分析1.输入条件:a. P-Products 指系统物料的种类a. Q-Quantity 指数量3b. R-Routing 指路线c. S-Service 指辅助生产与服务过程的部门D. T-Time 指物料流动时间2.SLP程序模式图3.作业单位明细表4作业单位建筑物汇总表序号作业单位名用途建筑面积(m*m)结构形式备注称1 原材料库储存钢材铸锭45*30 砖混露天2 铸造车间铸造30*24 框架3 机加工车间车,铣,钻削36*18 框架4 热处理车间对零件进行热24*24 框架处理5 半成品库储存半成品件30*24 砖混露天6 标准件库储存外购件24*18 砖混7 装配车间组装齿轮油泵36*18 排柱8 成品库成品储存30*24 砖混9 服务楼办公室,食堂等60*21 框架机床,设备维修24*18 排柱10 设备维修车间11 锻造车间锻压与锻造24*18 砖混12 变电所调配电力9*9 砖混4.零件工艺过程表和零件工艺过程图齿轮油泵零部件加工工艺过程表产品名称件号材料单件重量计划年产量年产总重56泵体 6 HT200 16kg 1000件 16000kg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工序内容 工序材料利用率(%) 1 原材料库 备料 2 铸造车间 铸造 65% 3 机加工车间 刨,铣,钻削 80% 4半成品库储存半成品件齿轮油泵零部件加工工艺过程图原材料 HT20030.77 Kg20/0.65 = 30.77 Kg16/0.8 = 20.00 Kg 废料10.77 Kg16.00 Kg废料4.00 Kg半成品区齿轮油泵零部件加工工艺过程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重量 计划年产量 年产总重 螺塞Q2750.2 kg1000件200kg132571 原材料库 备料2 锻造车间 锻压与锻造 65%3 机加工车间 铣,削 80% 4半成品库储存半成品件原材料 Q2750.38 Kg0.25/0.65= 0.38 Kg0.2/0.8 = 0.25 Kg 废料 0.13 Kg0.2 Kg废料0.05 Kg半成品区齿轮油泵零部件加工工艺过程图齿轮油泵零部件加工工艺过程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重量 计划年产量 年产总重 衬套9ZCuSn383.2 kg1000件3200kg1311581 原材料库 备料2 机加工车间 刨,铣,钻削 80% 3半成品库储存半成品件原材料 ZCuSn384.00 Kg3.2/0.8 =4.00 Kg3.2 Kg 废料0.8 Kg半成品区齿轮油泵零部件加工工艺过程图齿轮油泵零部件加工工艺过程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重量 计划年产量 年产总重 齿轮 11 456kg 1000件6000kg序号作业单位名称工序内容工序材料利用率(%)12592 锻造车间 锻造与锻压 65%3 机加工车间 刨,铣,钻削 80% 4半成品库储存半成品原材料 4511.54 Kg7.5/0.65= 11.54 Kg6.0/0.8 =7.5 Kg 废料 4.04 Kg6.0 Kg 废料1.5 Kg半产品区齿轮油泵零部件加工工艺过程图 齿轮油泵零部件加工工艺过程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重量 计划年产量 年产总重 中泵体 HT20011.57kg1000件11570kg序号作业单位名称工序内容 工序材料利用率(%)1325102 铸造车间 铸造 65%3 机加工车间 车.钻. 刨.铣 80%4 装配车间 组装 100% 5半成品车间储存半成品原材料 HT20022.25 Kg14.46/0.65=22.25 Kg11.57/0.8=14.46 Kg 废料7.79 Kg11.57/1=11.57 Kg废料2.89 Kg 11.57 Kg半成品区齿轮油泵零部件加工工艺过程图13 27 5齿轮油泵零部件加工工艺过程产品名称件号材料单件重量计划年产量年产总重轴 2 45 4.2kg 1000件4200kg序号作业单位名称工序内容工序材料利用率(%)1 原材料库下料2 锻造锻压80%3 热处理车间调质98%4 机加工车间车,铣100%5 热处理车间表面处理(齿部)100%6 机加工车间磨削80%7 半成品库暂存原材料456.70 Kg 15.36/0.8=6.70 Kg5.25/0.98 = 5.36 Kg 废料1.34 Kg废料0.11 Kg5.25 Kg5.25 Kg4.2/0.8=5.25 Kg4.2 Kg 废料1.05 Kg半成品区齿轮油泵零部件加工工艺过程图三.物流分析1.物流强度分析表4113 4 3 5据资料统计分析,产品制造费用的20%~50%是用作物料搬运的,而物料搬运工作量直接与工厂布置情况有关,有效的布置大约能减少搬运费用的30%左右。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物流工程实验报告姓名:董帅学号:3班级:工业1101指导老师:段玉玲时间:2014年7月6日实验一物流配送中心业务实训一.实验简介根据立体仓库的自动存储功能,业务操作员根据库存生成的订货单和到货预报单,配送中心预检员根据到货预报单,订货单核对,预检生成预检单。
预检收货员将预检单交入库验货员验收生成入货单。
业务员根据用户的要货单生成发货单,将发货单交配货发货员。
配货发货员将发货单一联交仓库保管员。
仓库员根据发货单配货出库,配货出货员和仓库员验货,签字。
二.实验目的(1) 了解自动立体仓库的收货和发货的具体过程(2) 了解电子标签辅助分拣系统的功能和特点,以及摘取式和播种式两种分拣方式的优缺点。
三.主要的仪器设备自动化立体仓库(堆垛机、辊道控制柜、输送链等)、电子标签分拣系统、物流装配线。
四.实验计划与安排计划学时2学时,每15人一组。
五实验步骤(1) 业务员根据库存生成订货单和到货预报单(2) 预检,生成预检单(3) 入库登帐(4) 根据要货单生成发货单(5) 仓库保管员根据发货单,配货出库(6) 验货,签字(7) 送货六.思考题(1)自动立体仓库收发货同人工相比的优缺点答: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主要优点:1.采用高层货架,立体储存,能有效地利用空间,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土地购置费用。
2.仓库作业全部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大大节省人力,实现“无人化仓库”,减少劳动力费用支出。
3 .改善工作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减少收发差错,提高作业效率。
4.采用托盘式货箱储存货物,货物的破损率显著降低;库内容易进行温度湿度控制,有利于物资的保管。
5.货位集中,便于控制与管理,特别是利用计算机,不但能实现全部作业过程的自动控制,而且能进行信息处理,实现库存物品的“先入先出”,并有利于防止货物和物料的丢失和损坏。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缺点:1.结构复杂,配套设备多,需要大量的基建和设备投资。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考试重点⼀、名词解释1、设施布置设计:以⽣产/服务系统的空间静态结构(布局)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动态结构--物流系统分析出发,分析和设计企业平⾯布置,使企业⼈⼒、财⼒、物⼒和物流、⼈流、信息流得到最合理、最经济、最有效的配置,从根本上提⾼企业的⽣产运⾏效率,降低⽣产运⾏成本,从⽽提⾼企业的竞争⼒。
(设施规划的含义:为新建、扩建或改建的⽣产系统或服务系统,综合考虑相关因素,进⾏分析、构思、规划、论证、设计,作出全⾯安排,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系统能够得到有效运⾏,以达到预期⽬标。
)2、设施布置⽬标:A、总体⽬标:在已确定的空间场所内,将物流全过程的⼈员、设备、物料所需的空间做最适当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组合。
B、具体⽬标:(1)最好的⼯艺流程--保证⼯艺流程畅通,⽣产时间短,⽣产连续。
(2)最少的物料搬运费⽤--运输路线简化,避免往返和交叉。
(3)最有效地利⽤空间--使建筑设备和单位制品的占有空间⼩。
(4)最好的柔性-- 设施布置适应产品需求的变化、⼯艺和设备的更新。
(5)最舒适的作业环境-- 保证安全,满⾜⽣理、⼼理要求。
(6)最便捷的管理-- 使有密切关系或性质相近的作业单位布置在⼀个区域或靠近布置。
3、活动关联分析4、流程动态分析:每次只观察⼀类产品或物料,并跟随其沿着整个⽣产过程收集资料,最后编制成流程图。
该⽅法适合物料品种很少的情况。
5、基本流动模式:1)直线型:是最简单的流动模式,适⽤于⼊⼝和出⼝在相对位置,⽣产过程短且⽐较简单,或只有少量另部件和少量⽣产设备的情况。
2)L型:适⽤于现有设施或建筑物不允许直线流动的情况,需要绕开⼀定的建筑物或设施。
3)U型:适⽤于⼊⼝与出⼝在同⼀相对位置,或⽣产线⽐实际可安排的距离长的情况。
4)环型:出⼊⼝在同⼀点,适⽤于要求物料或⼈员返回起点的情况。
5)S型:适⽤于⽣产线⽐实际可安排的距离长,在⼀个经济的⼤⾯积内安排较长的⽣产线的情况。
实际的流动规划常常是上述5种基本流动模式的组合。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一、设施规划概述设施规划是指通过对某一区域或场所的设施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规划,以满足人们对于各类设施的需求。
物流分析是指对于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评估,以优化物流运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本文将围绕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展开,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二、设施规划的重要性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科学合理的设施规划,可以合理布局生产设备和场所,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优化资源利用:设施规划可以合理利用土地和空间资源,减少浪费,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的目的。
3. 改善工作环境:设施规划考虑到员工的工作环境需求,提供舒适、安全的工作场所,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4. 促进区域发展:通过设施规划,可以合理规划区域内的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促进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物流分析的重要性1. 降低运输成本:物流分析可以对物流运输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找出成本高、效率低的环节,优化物流运输路径和方式,降低运输成本。
2. 提高物流效率:通过物流分析,可以找出物流过程中的瓶颈环节和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3. 提升客户满意度:物流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和要求,提供更加准确、快速的物流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加客户忠诚度。
4. 优化库存管理:物流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合理规划库存,减少库存积压和滞销现象,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四、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关系设施规划和物流分析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合理的设施规划可以为物流运作提供良好的基础,而物流分析则可以为设施规划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设施规划需要考虑物流运作的需求,如仓储设施的布局、交通设施的规划等;而物流分析则需要依托于设施规划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对物流过程的分析和评估,为设施规划提供优化建议。
五、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案例分析以某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为例,该企业计划扩大生产规模,需要进行设施规划和物流分析。
设施规划:是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对生产系统或服务系统进行分析、构思、规划、论证、设计,作出全面安排,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系统能够有效运行,以达到预期目标。
物流:是由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引起的物料实体的物理流动过程物流系统:由生产(服务)过程中的原材料、在制品、成品、搬运设备、仓储设施、人员和信息等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服务于企业目标的有机整体。
设施规划的内容场址选择——对设施进行地区、地点的选择布置设计——对建筑物、设备、运输通道、场地进行合理配置搬运设计——对物料搬运路线、方法、器具及储存场地做合理安排建筑设计——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以满足功能、空间、经济等需要公用工程设计——对电力、照明、排水、通风等进行协调设计信息通信设计——对信息通信的传输系统进行全面设计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联系与区别:联系:用相同的思想与方法进行设施布置设计和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区别:设施规划中的土建、公用工程和信息通信工程等,在物流分析中涉及得较少;而物流系统中的管理与控制等问题,在设施设计中又不是重点内容。
设施规划的目标改善物料搬運、控制、內部管理有效运用人力、设备、空間、能源最少的设备投資易於实施维护作业提供員工安全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滿足工程設計程序:定义设施规划的目標->指定主要的支援性作業->決定作業間相互关系->決定作業空間需求->发展可行设施方案->評估設施设施->选择方案->实施方案->修正方案->再定义新设施目標物流管理的定义:物流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而进行的对货物、服务及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流动过程,以及为使能有效、低成本的进行而从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行为物流logistics: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一、设计产品名称 (1)二、原始给定条件 (1)三、产品——产量分析 (5)四、产品工艺过程分析 (5)五、作业单位物流相互关系分析 (9)六、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分析 (11)七、工厂总平面布置 (14)八、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20)九、设计体会和心得 (21)十、参考文献 (22)一、设计产品名称某齿轮泵厂总平面设施布置设计。
二、原始给定条件计划建成年产102200套齿轮泵的生产厂。
根据产量及加工工艺的要求对齿轮泵生产加工工厂进行设施规划与物流设计,提出三套布置方案,并对三套方案做出评价,选择最好的方案。
(一)齿轮泵的结构分析及有关参数齿轮泵由7个零件构成,装配图见图2-1,2-2,2-3所示。
每个零件、组件的名称、材料、单件重量及年需求量均列于表2-1中。
表2-1 齿轮泵零件明细表(二)作业单位划分根据齿轮泵的结构及工艺特点,设立如表2-2所示的8个单位,分别承担原料储存、备料、加工与装配、产品性能试验、生产管理等各项生产任务。
查资料得一台车床的占地面积10平方左右,根据产量102200件可知,机加工车间34台机床包括17台车床,5台钻床,12台铣床,所以总占地面积28*50平方米。
精密加工车间大约需要17台镗床,所以占地面积14*50平方米。
原材料库是堆码堆放,查资料可知一平方米可放 1.3顿,面积利用率约为0.6,所以占地面积为20*35平方米,标准件、半成品库每平方米可放置1吨左右的物料,面积利用率约为0.6,一年的产量404吨,占地面积为20*35平方米。
成品库货架堆放,每层堆放4层,每平方米1吨,占地面积20*35平方米。
组装车间,2平米一个工位,一条流水线5个工位,且2*5=10平米,加上过道及流水线共需60平米,且最后需要检验所以总占地面积为12*36平方米。
办公楼、服务楼里面包括办公室,食堂等,员工有更衣间,休息室,大概每人两平米,所以总占地面积约为60*80平方米。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陶静学号:08121841专业:工业工程日期:2012-3-5课程设计题目: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要求与内容: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1.能正确运用工业工程基本原理及有关专业知识,学会由产品入手对工厂生产系统进行调研分析的目的。
2.通过对某工厂布置设计的实际操作,熟悉系统布置设计方法中的各种图例符号和表格,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的规范设计程序。
3.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学会如何编写有关技术文件。
4.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液压转向器总平面布置设计内容1.液压转向器厂生产工艺过程分析,绘制工艺过程图。
2.液压转向器厂物流分析,得到物流相关表。
3.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合并。
4.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5.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6.液压转向器厂的总平面布置图三套。
7.评价择优,选出最佳总平面布置图。
8.编写设计说明书,工作量不小于10000字。
三.原始给定条件:当地现有一叉车修理厂,占地面积为16000m2,厂区南北长200m,东西宽为80m,所处地理位置如图1所示。
该厂职工人数300人,计划改建成年产6000套液压转向器的生产厂,需要完成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
1、液压转向器结构及有关参数液压转向器的基本结构如图1-2所示,由22个零、组件构成,每个零、组件的名称,材料、单件重量及年需求量均列于表2-1-1中。
2、作业单位划分图1-1 待建液压转向器厂厂区图根据液压转向器结构及工艺特点,液压转向器厂设立如表2-3-1所示11个作业单位,分别承担原材料存储、备料、热处理、加工与装配、产品性能试验、生产管理与服务等各项生产任务。
3、液压转向器生产工艺过程由于液压转向器结构比较简单,因此其生产工艺过程也很简单,总的工艺过程可分为零、组件制作与外购,半成品暂存、组装,性能试验与成品储等阶段。
(1)零、组件制作与外购液压转向器上的标准件、异形件如塑料护盖、铝制标牌等都是采用外购、外协的方法获得,入厂后由半成品库保存。
其它零件由本厂自制其工艺过程分别见表2-2-1至2-2-13。
表中各工序加工前工件重量为:该工序加工后工件重量/该工序材料利用率(2)标准件、外购件与半成品暂存生产出的零、组件经车间内检验合格后,送入半成品库暂存。
定期订购的标准件和外协件均存放在半成品库。
(3)组装所有零、组件在组装车间集中组装成液压转向器成品。
组装时按:阀体-阀芯-阀套-联动轴、定子-转子-限位柱、后盖-限位螺栓-护盖的顺序,先预装后总装。
(4)性能试验所有组装出的液压转向器均需进行性能试验,试验合格的成品送入成品库,试验不合格的返回组装车间进行修复,一次组装合格率估计值为80%,二次组装合格率为100%。
(5)成品存储所有合格液压转向器存放在成品库待出厂。
图1-2 液压转向器结构基本要素分析一、产品组成分析表2-1-1 零件明细表二、工艺过程分析表2-2-1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2-2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2-3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2-4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2-5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2-6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2-7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2-8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2-9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2-10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2-11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2-12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2-2-13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三、作业单位的划分表2-3-1 作业单位建筑物汇总表物流分析一、 产品工艺过程分析分析给定的工艺过程表 通过对产品加工、组装、检验等各加工阶段及各工艺过程路线的分析,计算每个工艺过程的各工序中加工前工件单件重量及产生的废料重量,并折算成全年重量。
工艺过程图中各工艺编号与作业单位编号对应。
1、 各自制零、组件工艺过程图2、 产品总工艺过程图(见附录)图 3-1-1 连接块组件工艺过程图图 3-1-2 前盖工艺过程图 图 3-1-3 挡环工艺过程图 图 3-1-4 滑环工艺过程图 图 3-1-5 联动器工艺过程图 图 3-1-6 阀体工艺过程图图 3-1-7 阀芯工艺过程图 图 3-1-8 阀套工艺过程图图 3-1-9 隔盘工艺过程图图 3-1-10 限位柱工艺过程图图 3-1-11 定子工艺过程图图 3-1-12 转子工艺过程图图 3-1-13 后盖工艺过程图二、物流分析1、作业单位最佳顺序(1)按照各产品的物流强度大小顺序,在多种产品工艺过程表中由左到右排列产品工艺过程,即最左边的产品物流强度最大,由左向右物流强度逐渐递减。
对于零件加工生产来说,可以用生产周期内产量与零件重量的乘积作为产品的物流强度。
(2)从各产品的工艺过程图中选出下道工序,若为第一道工序,则将最左边产品的第一道工序安排为多种产品工艺过程表中第一道工序行(作业单位);否则,按同名工序将产品为组,计算各组产品由上道工序到该道工序的物流强度之和,然后按物流强度之和的大小顺序,由大到小依次在多种产品工艺过程表中设置新的工序(作业单位)。
该工序(作业单位)已存在,则不重复设置,此时,凡经过该工序(作业单位)的产品就会出现物流倒流现象。
(3)重复步骤(2),直至所有产品工艺过程均已结束。
(4)调整工序顺序,得到最佳顺序。
针对物流原路倒流与旁路倒流情况,通过交换出现倒流情况的两道工序顺序,比较交换前后物流倒流程度W的大小。
若W增加,则保留交换后工序顺序,否则不做交换。
经过多次交换就可以得到较佳的工序(作业单位)顺序。
表3-2-1 多种产品工艺过程表表3-2-2 最佳顺序多种产品工艺过程表单位:kg2、从至表表3-2-3 从至表单位:kg当研究的产品、零件或物料品种数量非常多时,用从至表研究物流状况非常方便。
从至表是一个方阵表格,以一定顺序按行排列物料移动的起始作业单位(工序),以相同顺序按列排列物料移动的终止作业单位(工序),行、行相交的方格中记录从起始作业单位到终止作业单位的各种物料搬运量的总和,有时也可同时注明物料种类代号。
当物料沿着作业单位排列顺序正向移动时,即没有倒流物流时,从至表中只有上三角方阵有数据,这是一种理想状态。
当存在物流倒流现象时,倒流物流量出现在从至表中的下三角方阵中,此时,从至表中任何两个作业单位之间的总物流量(物流强度)等于正向物流量与逆向(倒流)物流量之和。
3、物流强度分析表由于直接分析大量物流数据比较困难,而且也无必要,SLP中将物流强度转化成5个等级,分别用符号A、E、I、O、U表示,其物流强度逐渐减小,对应着超高物流强度、特高物流强度、较大物流强度、一般物流强度和可忽略搬运5种物流状况。
作业单位对或称为物流路线的物流强度等级,应按物流路线比例或承担的物流量比例来确定。
表3-2-4 物流强度分析表单位:kg4、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为了能够简单明了地表示所有作业单位之间物流的相互关系,仿照从至表结构造一种作业单位之间物流相互关系表,称之为原始物流相关表。
在表中不区分物料移动的起始与终止作业单位,在行与列的相交方格中填入行作业单位与列作业单位间的物流强度等级。
因为行作业单位与列作业单位排列顺序相同,所以得到的是右上三角矩阵表格与左下三角矩阵表格对称的方阵表格,舍掉多余的左下三角矩阵表格,将右上三角矩阵变形,就得到了SLP中的物流相关表。
表3-2-5 原始物流相关表作业单位分析1、 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影响因素1)物料搬运2)工作联系频繁程度 3)公用设备4)工作流程的连续性 5)管理方便 6)作业性质相似 7)噪声及振动 8)安全及污染2、 初步确定相互关系等级表 3-2-3 物流相关表3、 调整相互关系等级比例,完成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确定了各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密切程度后,利用与物流相关表相同的表格形式,建立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
表中的每一个菱形框填入相应的两个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等级,上半部用密切程度等级符号标志密切程度;下半部用数字表示确定密切程度等级的理由。
表 4-1 非物流相关表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1)确定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的相对重要性。
一般,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的相对重要性比值m :n 不应超过1:3-3:1。
当比值小于1:3时,说明物流关系占主导地位,工厂布置时只需考虑非物流的相互关系;当比值大于3:1时,说明物流关系占主导地位,工厂布置时只需考虑物流相互关系的影响。
实际工作中,根据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的相对重要性,取m :n=3:1,2:1,1:1,1:2,1:3。
M :n 称为加权值。
对于液压转向器厂来说,物流影响并不明显大于其它因素的影响,因此取加权值m :n=1:1。
(2)量化物流强度等级和非物流的密切程度等级。
一般,取A=4、E=3、I=2、O=1、U=0、X=-1。
(5)计算量化的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
设任意两个作业单位分别为A i 和A j ,其物流相互关系等级为MR ij ,非物流的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等级为NR ij ,则作业单位A i 与A j 之间的综合相互关系密切程度TR ij为TR ij =mMR ij +nNR ij(3)综合相互关系等级划分。
TR ij 是一个量值,需要经过等级划分,才能建立与物流相关表相似的、符号化的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
综合相互关系的等级划分为A 、E 、I 、O 、U 、X ,各级别TR ij 值逐渐递减,且各级别的作业单位对数应符合一定的比例。
需要说明的是,将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进行合并时,应该注意X 级关系密级的处理,任何一级物流密级与X 级非物流关系密级合并时,不应超过O 级。
对于某些极不希望靠近的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定为XX 级。
(4)经过调整,建立综合相互关系表。
表 5-1 作业单位综合关系计算表表5-2 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1、综合接近程度计算在SLP中,工厂总平面布置并不直接去考虑各作业单位的占地面积和几何形状,而是从各作业单位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出发,安排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密级高的作业单位之间距离近,关系密级低的作业单位之间距离远,由此形成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当作业单位数量较多时,作业单位之间相互关系数目就非常多,一般为作业单位数量的平方量级,因此既使只考虑A级关系,也有可能同时出现很多个,这就给如何入手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造成了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综合接近程度的概念。
所谓某一作业单位综合接近程度,等于该作业单位与其它所有作业单位之间量化后的关系密级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