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年级上 语文园地一
- 格式:pptx
- 大小:14.55 MB
- 文档页数:41
语文园地一(教案)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学习与户外活动有关的8 个词语,认识11 个生字。
2. 通过演一演的方式,体会3 组动词的不同意思。
3.能仿照例句,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说句子。
4. 写好左右结构的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积累古诗《梅花》。
6. 阅读童话故事《企鹅寄冰》,明白故事中的科学常识,体会阅读的乐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3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联系生活,学习与户外活动有关的8 个词语,认识11 个生字。
2. 通过演一演的方式,体会3 组动词的不同意思。
3.能仿照例句,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说句子。
教具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识字加油站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tào mào dēnɡxié kù手套帽子登山鞋运动裤túhú zhànɡ pénɡ zhǐzhēn 地图水壶帐篷指南针1. 借助拼音识字,把词语读正确。
自由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2. 读一读这些词语,看看有什么特点。
这些都是到野外观察大自然时可能需要的用品。
(板书:观察大自然时,可能需要的物品)3. 同是到野外观察大自然时可能需要的用品,这两组词语有什么不同之处?第一组词语是为野外观察准备的着装。
第二组词语是为野外观察准备的用具。
4. 离开词语,你还认识这些字吗?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识记生字。
5. 选择上面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1)如果我在野外迷了路,我会用指南针辨明方向,找到回家的路。
(2)喜欢户外运动的朋友都知道,爬山的时候,脚上要穿专用的登山鞋。
(3)旅行到干旱少雨的地方,要记得背水壶。
6. 思考问题:同学们,如果你去野外观察大自然,还准备带哪些东西?预设:我想带手电筒、睡袋、安全绳、急救包、登山杖。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与户外活动有关的词语,认识生字和新词,提高学生积累字词的能力。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会认14个二类字2、了解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3、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学会7个生字,会认14个二类字教学难点:了解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在板画“雪人”这是什么?什么时候可以堆雪人?冬天雪后还可以做什么?今天我们共同走进银白的世界,去体会雪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二、随文识字:1、⑴范读,正音,生初读感知。
⑵领读,注意感情。
(3)自由读标出自然段,并圈画生字2、指读第一自然段⑴找出第二句话同桌间互读,认识“世界、窗户”⑵集中出示“先、涌、乐、仗、抬、块、分”(3)回顾在乐园中玩的游戏(4)指读(齐读)第三自然段识字3、读全文定位识字三、巩固训练:1、识字练习(认字卡、认词、应用)2、完成课后1题3、朗读全文四、作业、小结:1、师启发总结2、识字、读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文章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2、了解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了解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文章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教学过程:一、复习:1、概括《雪趣》一文中你都知道了什么2、认识字词二、写字教学:1、有困难的字指导书写“世、乐、快”特别是笔顺的书写示范2、生按笔顺及书写规则书写其余的字三、巩固训练:1、完成课后练习2、听写生字(同桌间、师生间)3、听写生词4、有感情第朗读课文四、总结、作业1、师对学生的写字情况做总结2、写字作业。
3、搜集关于冬天和雪的故事或成语。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篇2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剃头》,知道阿凡提是怎样巧妙地惩治巴依老爷的。
感悟阿凡提的聪明和帮助穷人的正义感。
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2.引导学生运用泛读法、精读法、摘记法、提问法等方法去阅读书籍,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提高阅读效果。
3.在阅读过程中,感知角色,产生美好的情感。
教学重点:激发阅读故事书的兴趣,让学生在“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过程中体会与享受读书的快乐。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知识点+图文解析+练习,收藏预习!第一单元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知识点+图文解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我是什么》知识点+图文解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植物妈妈有办法》知识点+图文解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知识点电子课本知识点读一读,找规律。
这些都是描写观察大自然必需品的词语。
第一组词语描写去野外观察大自然时,需要穿的衣着。
第二组词语描写的是去野外观察大自然必需的用品。
体会每组加点词语的不同意思,选一组演一演。
第一组中“迎”是“对着,冲着”,是面对面的动作。
“追”是“赶,紧跟着”,是同一方向的动作。
第二组中“穿”的意思是“把衣服、鞋袜等套在身上”;“披”是“覆盖在肩背上”,“穿”的动作比“披”复杂。
“甩”的意思是“抡、扔”;“摇”的意思是“摆动”,“甩”比“摇”的动作快,用的力气大。
书写提示“作、法”这两个字是左窄右宽。
“都、别”两个字是左宽右窄。
日积月累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当宰相期间发动了著名的“王安石变法”。
“唐宋八大家”之一。
古诗大意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我爱阅读《企鹅寄冰》出自《冰波童话》。
为什么狮子大王收到的是水,而企鹅收到的是冰吗?因为水在常温下是液态的,而放在冰箱或低于0度时就变成了冰块,水还可以蒸发成水蒸气。
图文解析单元知识点一、会认的字。
塘(táng)(池塘)(荷塘)(鱼塘)脑(nǎo)(大脑)(头脑)(脑袋)袋(dài)(口袋)(衣袋)(袋子)灰(huī)(灰色)(灰心)(银灰)哇(wɑ)(好哇)教(jiào)(教育)(教学)(教导)捕(bǔ)(逮捕)(抓捕)(捕获)迎(yíng)(欢迎)(迎接)(迎面)阿(ā)(阿姨)(阿妹)(阿里山)姨(yí)(阿姨)(小姨)龟(guī)(乌龟)(龟甲)(龟壳)披(pī)(披风)(披肩)(披着)鼓(gǔ)(打鼓)(敲鼓)(鼓起)晒(shài)(晾晒)(防晒)(晒干)淹(yān)(淹死)(淹没)(淹水)越(yuè)(超越)(跨越)(越过)滴(dī)(水滴)(滴落)(雨滴)溪(xī)(溪水)(小溪)(溪流)奔(bēn)(飞奔)(奔流)(奔跑)冲(chōng)(冲走)(冲毁)(冲破)毁(huǐ)(毁坏)(毁灭)(烧毁)没(mò)(淹没)(沉没)(没落)猜(cāi)(猜想)(猜测)(猜谜)屋(wū)(房屋)(屋子)(小屋)植(zhí)(植树)(种植)(植被)为(wéi)(行为)(作为)(成为)旅(lǚ)(旅行)(旅途)(旅程)底(dǐ)(月底)(锅底)(底下)备(bèi)(准备)(备用)(预备)纷(fēn)(缤纷)(纷乱)(纷纷)刺(cì)(鱼刺)(针刺)(刺绣)粗(cū)(粗细)(粗心)(粗俗)炸(zhà)(炸弹)(炸药)(炸开)离(lí)(离开)(距离)(远离)察(chá)(观察)(考察)(侦察)得(dé)(获得)(得到)(得手)二、会写的字。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1【教学目标】1、认字、写字;积累字词。
2、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3、使学生乐于学习。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积累字词。
【教学难点】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到知识城堡去闯关。
有没有信心闯关成功?好,出发!二、第一关:“我的发现”1、发现识字方法,学习生字:⑴ 课件出示:郊球枝帆笼梨学生边读边组词。
⑵ 课件出示:郊──交(立交桥)球──求(要求)枝──支(一支歌)帆──凡(平凡)笼──龙(龙灯)梨──利(顺利)① 让学生分小组读,既读字,也读词,在词语中认读生字。
② 引导学生辨字形,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组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去感悟规律,发现规律。
讨论、发现识字方法。
⑶ 课件出示生字:交支龙求凡利① 指名认读生字。
② 齐读生字。
③ 开火车读生字。
⑷ 游戏:“汉字妈妈找娃娃”。
2、发现汉字特点,写相同偏旁的字:⑴ 激趣:有四个汉字家庭邀请我们去做客请看是哪四家,看完后你能根据每组汉字的`特点给每家取个名字吗?⑵ 课件展示:四座小屋。
每座小屋上分别有一组字“植橘橙”“脖胳膊”“苍菊著”“字宜察”。
⑶ 学生认读、讨论,按偏旁归类认识。
⑷ 屋子太大,汉字娃娃太少,请你给他们的家再添几个汉字娃娃,看谁添的多,添的对。
⑸ 学生互教互学,再书写。
⑹ 集体交流。
三、评价小结画面显示“第一关闯关胜利”。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2教学内容语文园地一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认字、写字;积累词句;以“秋天”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2、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3、学习自主策划秋游活动。
4、乐于学习,乐于展示。
重点认字、写字;积累词句;以“秋天”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难点自主策划秋游活动。
2024年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的内容。
具体包括教材第一章节《秋天的图画》,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秋天景色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好;以及第二章节《成语接龙》,让学生在游戏中积累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秋天的特点和景色,能够用语言描述秋天的景象。
2. 通过成语接龙游戏,使学生积累常用成语,提高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秋天的特点及成语的积累。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观察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图片、成语卡片。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秋天的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学习《秋天的图画》一文,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和景色,指导学生用语言表达秋天的美。
3. 例题讲解:成语接龙游戏,教师示范并讲解游戏规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4. 随堂练习: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成语接龙比赛,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用词错误。
六、板书设计1. 秋天的特点景色:金黄、落叶、丰收气候:凉爽、干燥2. 成语接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彩笔画出你心中的秋天,并用文字描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和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充分感受秋天的美,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但在成语接龙环节,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需要进一步关注和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关于秋天的成语和诗句,下节课分享交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秋天的教学内容中,重点应放在秋天的特点和成语的积累。
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观察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