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学》教学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617.50 KB
- 文档页数:4
《禽病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禽病学实验英文名称:Experimental Course for Avian Diseases课程总学时:16 实验学时:16课程总学分:0.5适用专业:动物医学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00~300字)《禽病学实验》是本科生动物医学专业的实验课,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掌握家禽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和病原分离鉴定、血清学等实验室诊断技术,该课程注重实际操作技能,培养求实的实验素养,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禽病学理论知识,并在预防、临床诊断、治疗等实际禽病工作中得以运用。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600字以内)1、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常见的尤其是可传染性禽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特点,并能根据发病特点作出初步诊断后采取相应措施和手段进行实验室确诊,为家禽生产服务;2、重点掌握临床诊断技术要点,学会分析常见禽病的流行特点并学会鉴别诊断,并掌握常见的病原分离鉴定、血清学等实验室诊断技术。
3、注重实际操作技能,培养求实的实验素养,使学生能较好地用禽病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生产中禽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工作。
三、实验项目设置(一)实验一:病理解剖和病料采集1、实验类型:课程实验2、实验学时数:43、实验目的(1)掌握禽病诊断时剖检程序和注意事项(2)剖检中注意观察不同器官的病理变化(3)学会通过对不同器官病理变化的观察做出初诊(4)根据初步诊断,采集相应样品4、实验内容(1)处死活禽(2)尸体消毒(3)解剖(4)观察不同器官并记录其病理变化(5)采集相应组织5、实验要求(1)操作认真(2)注意安全(3)观察要细致、认真6、实验仪器设备解剖盘、剪刀、镊子、消毒盆、乳胶手套、采样袋(二)实验二:鸡胚接种和病毒收获1、实验类型:课程实验2、实验学时数:43、实验目的(1)根据初步诊断主要要选择不同的接种途径,掌握常见的鸡胚尿囊腔接种方法(2)掌握鸡胚接种后观察及冷藏时间(3)适时收获尿囊液4、实验内容(1)鸡胚接种5、实验要求(1)操作认真(2)注意安全6、实验仪器设备酒精、碘酒、打孔器、注射器、蛋架、石蜡、生化培养箱、照蛋器、冰箱(三)实验三:HA、HI试验1、实验类型:课程实验2、实验学时数:43、实验目的(1)掌握HA、HI试验的原理及操作方法4、实验内容(1)HA和HI实验5、实验要求(1)操作认真(2)注意安全6、实验仪器设备96孔‘V’型板、移液器等(四)实验四:ELISA实验1、实验类型:课程实验2、实验学时数:43、实验目的(1)掌握禽病常见血清学ELISA检测方法4、实验内容(1)ELISA实验5、实验要求(1)操作认真(2)注意安全6、实验仪器设备酶标检测仪等四、考核方式与方法实验教学考查。
《禽病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禽病学英文名称:Avian Diseases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动物科学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动物解剖组织学、动物病理学、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药理学二、课程简介“禽病学”课程是研究禽类疾病发生、发展、流行与终结的规律,以及疾病诊断、治疗和防控的科学。
它涉及面广,理论性及实践性都强。
课程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
总论包括家禽疾病发生及防制的基本知识、鸡的应激反应及防制、生物安全性在养鸡业中的应用。
各论主要讲述各病毒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中毒性疾病等。
本课程开设如下实验课:新城疫的实验室诊断技术、球虫病的快速诊断技术、大肠杆菌病的诊断、禽流感的血清学监测、禽病的临床诊断技术等。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禽病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2学时重点:禽病的常用诊断方法和最新的监察手段难点:正确运用有效的诊断方法一、家禽的解剖生理特点:1血液2循环系统3呼吸系统4消化系统5体温6泌尿7神经系统8内分泌9淋巴系统10生殖二、禽病的病因1病原微生物的感染2寄生虫侵袭3营养代谢障碍4中毒5饲养管理不当或应激三、禽病的诊断方法1禽场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2临床检查3病理解剖学检查4微生物学诊断5寄生虫学诊断6饲料营养成分的分析7毒物检验8预防和治疗试验9其他检验(一)课后练习1、举例一些常见症状提示可能发生的禽病2、举例一些常见病变提示可能发生的禽病(二)教学方法与手段老师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辅助上、板书,课堂穿插提问以集中学生注意力。
第二章禽病的预防和控制3学时重点:家禽重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难点:免疫程序设计一、禽病的综合预防措施1工作人员的良好素质、责任心和自觉性2必要的规章和管理制度3养禽场地的合理选择和布局4专一的生产5全进全出6家禽饲养环境的净化7满足家禽的营养需要8健壮无特定病原体的种苗9种苗的合理运送10适时开食和饮水11合理保温12通风透气13适当的相对湿度14适当的光照15避免过分拥挤16充足的垫料17充足和卫生的饮水18避免或减轻应激19免疫接种20预防用药21带禽消毒22断喙23严防工作人员传播疾病:24病房、淘汰间和解剖室25孵房卫生26活体媒介物和中间宿主控制27防止饲养家禽的用具杂物传播疾病28防止中毒29预防热应激30抗病育种31建立无特定病原体的种禽群32放牧应注意安全33停产清场二、家禽的免疫接种(一)疫苗的接种途径:饮水、滴眼滴鼻、肌肉或皮下注射、气雾、翼膜刺种、滴肛或擦肛(二)、免疫效果的监测(三)、免疫失效原因分析1疫苗质量不佳2疫苗选择不当3免疫程序4疫苗稀释失误5接种途径选择不当6免疫接种时错漏7多种疫苗间的干扰作用8抗菌、抗病毒药物对弱毒活疫苗的作用9免疫缺陷10免疫麻痹11免疫抑制12禽免疫器官未成熟13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失常14抗原的变异,超强毒株或新血清型的出现三、对家禽重大传染病的控制1、家禽疫病的分类:一类疫病二类疫病三类疫病2、及时上报疫情和确诊3、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划定4、封锁、扑灭、消毒和紧急免疫四、对其他禽病的处理(一')课后练习1、免疫失败的最常见原因有哪些?2、发生一类疫病时的控制措施有哪些?(二)教学方法与手段老师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辅助、板书,课堂穿插提问以集中学生注意力。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禽病学
院(系):
专业:动物医学
授课班级:
教师姓名:
职称:教授
沈阳工学院教案
沈阳工学院教案
沈阳工学院教案
沈阳工学院教案
沈阳工学院教案
教学内容概述、重点难点破解、教材处理
第二章常见家禽烈性病毒性传染病
第三节: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
第四节: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第五节禽传染性脑脊髓炎
教学重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流行病学及流行特点、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防制方法(其中的重点包括日常应做好的预防措施及针对该病的免疫程序
教学难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疾病的诊断、免疫防制。
沈阳工学院教案
沈阳工学院教案
沈阳工学院教案
沈阳工学院教案
沈阳工学院教案
沈阳工学院教案
沈阳工学院教案
沈阳工学院教案。
禽病诊断技术与实践Diagnostically Technique and Practice for Avian disease一、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编号:2、课程总学时:32 (讲课:8;实验:20;课外参观:4;)3、课程学分:1.54、课程分类:选修5、开设学期:春或秋6、开课单位:动物医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7、适用专业: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生物技术、食品8、所需先修课:动物学、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病理学9、课程负责人:二,课程内容简介:中文简介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旨在训练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在企业就职的竞争力。
本课程由禽病流行特点、禽病剖检诊断实践、禽病实验室诊断和农场参观四个部分组成。
禽病流行特点和防治措施的主要内容有:家禽饲养格局和存在问题,蛋鸡疾病流行特点和防治措施;肉鸡疾病流行和措施;禽病剖检诊断实践主要包括基本剖检技术、临床病例剖检诊断分析。
实验室诊断主要介绍常用血凝试验、凝集抑制试验和ELISA检测三种血清学检验;病原大肠杆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及荧光抗体检测病原方法。
农场参观安排学生深入规模化养殖场和个体养殖户,直观了解养殖模式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其中临床剖检和实验室诊断是本课程的重点,综合诊断能力的培养是本课程的难点。
英文简介Diagnostically Technique and Practice for avian disease is one optional course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t aims to enhance students’ ability for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 and improve their competency in careen markets. The course includes avian epidemicology, clinical pathological diagnosis, laboratory diagnosis and farm-land visiting.In first section; it will introduce a main structure for avian raising in China. What are the main characterizations of disease and control measures both in laying birds and broilers flocks?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of clinical diagnosis practice, it will train students how to open chickens bodies and how to learn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from a diseased birds. In the third section, threemethods of ELISA, HA and HI are employed to screen the antibody against to New Castle Disease (ND) and Chlamydophila psittaci. Moreover, we practice to isolate and identifyE.coli from clinical samples, and then check the most sensitive medicines for treatment.Another assay is to use inflorescence antibody for detecting avian Chlamydial pathogens. The purpose of farmland visiting is to acquire the basically knowledge of raising birds and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vian disease and management.Particlularly,the second section and third section are the main parts of the course. The main difficult in thecourse is to train students drawing a diagnostically conclusion from above practice.一、绪论1.<<禽病诊断技术与实践>>的性质和任务兽医职能是什么?是对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控制”。
禽病学课程教学大纲Diseases of poultry teaching program学时数:40其中:实验学时:8课外学时:0学分数:2.5适用专业:兽医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禽病学》是动物医学的一门重要临床课程,是研究家禽疾病发生原因、发展规律、终止条件的一门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家禽疾病发生的具体原因、流行特点,从而掌握各种家禽疾病的诊断要点与控制方法,并能运用禽病学的基本理论与专业技术从事家禽疾病的实际诊断与防制(治)。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禽病学》课程的学习中,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家禽疾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流行病学特点,熟练掌握各种疾病的诊断与防制(治)方法。
本课程总学时为40个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为8学时,学分为2.5学分,在一学期内完成其全部学习内容。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1个学时)一、基本内容(一)《禽病学》课程的任务(二)《禽病学》课程与其他兽医专业课程的关系(三)《禽病学》课程在养禽业发展中的作用(四)目前禽病发生的特点(五)禽病诊断要点(六)禽病防治的基本对策二、基本要求(一)了解《禽病学》课程在养禽业发展中的作用;掌握目前禽病发生的特点。
(二)了解禽病的诊断和防治对策。
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18个学时)一、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 ,ND)(一)基本内容1、概述2、鸡新城疫病毒的病原特点3、鸡新城疫的病状与病理变化4、ND 的流行病学特点5、诊断要点6、ND 的防制(二)基本要求了解鸡新城疫的流行病学规律,掌握其病原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制方法。
二、鸽I 型副粘病毒病 (Pigeon paramyxovirus Ⅰinfection ,PPMV-Ⅰ)(一)基本内容1、概述2、病原学3、症状与病理变化4、流行病学特点5、诊断6、防制(二)基本要求掌握鸡新城疫和鸽I 型副粘病毒的异同点;症状与病理变化;了解该病与类症的鉴别要点;防制方法;三、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I )(一)基本内容1、概述2、病原学3、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4、流行病学特点5、诊断要点6、防制(二)基本要求熟练掌握AI 的特征、典型AI 的症状、病理变化;掌握易感动物、传染来源与传播途径;病原的分类地位、血清亚型、培养特性、血凝性、变异特点;诊断要点;防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禽病学》教学大纲《禽病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禽病学课程编号VET4307英文名称Diseases of Poultry课程类型本专业推荐选修课总学时36理论学时27实验学时9实践学时学分2预修课程动物(家禽)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免疫学、动物病理解剖学、动物病理生理学、兽医微生物学、畜牧学通论等。
适用对象动物医学课程简介禽病学是研究家禽疾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以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
主要内容涉及家禽生理学基础,家禽免疫学基础,诊断学及鉴别诊断学基础,家禽传染病、寄生虫病、中毒病、营养代谢病、内科病、外产科病,家禽产品兽医卫生检验,家禽疾病控制的生物安全措施,家禽治疗学基础等。
从家禽养殖的要素出发,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介绍各部分的重点、要点、难点。
通过理论学习了解禽病学的内涵,熟悉禽病发生的规律,掌握主要禽病的发生原因、诊断要点和防控方法;通过临床实践,掌握主要的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切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满足人类的健康需求服务。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禽病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重要的推荐选修课之一。
通过学习了解禽病学的内涵,熟悉禽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掌握主要的禽病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掌握主要的常见家禽群发病和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治方法,切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需求服务。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章节章节内容讲课实验实践合计绪论我国家禽养殖业和疾病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1第一章家禽生理学概述11第二章家禽免疫学概述22第三章禽病诊断学及鉴别诊断学概述437第四章鸡重要疫病及其防控639第五章水禽(鸭、鹅)重要疫病及其防控538第六章观赏鸟等重要疫病及其防控22第七章家禽营养与营养代谢病、中毒病、内科病、外科病和产科疾病概述22第八章禽病控制的生物安全措施22第九章禽病药物防治的原则及中兽药在禽病防治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22合计27936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我国家禽养殖业和疾病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习题要点:禽病学的概念。
《禽病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禽病学英文名称:Avian Diseases课程总学时: 48 课程总学分:3适用专业:动物医学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禽病学》是一门研究禽类疾病发生与发展、流行与终结,并对之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科学。
它是兽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选修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禽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临床及实验室诊断方法,预防和治疗药物的作用以及临床常见的综合防控措施,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与本学科有关的生产、教学及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理论课48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简明了解世界及中国现代养禽业发展概况,从而明确科学技术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了解禽类发病的病因以及禽病的分类方法,为日后具体处理病例时树立明确的纲目。
3、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具体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及防控方法。
4、掌握禽病学实验室诊断方法和实验技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传染病中的病毒病特别是新城疫、禽流感、禽白血病、传染性喉气管炎、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细菌病中的蛋源性疾病(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及支原体病);普通病中的维生素缺乏病、治疗药物(磺胺类、喹乙醇)中毒及氟中毒;寄生虫病中的原虫病(球虫病、卡氏白细胞虫病)。
实验部分以病毒病中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的诊断;细菌病中的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为重点。
整个《禽病学》以传染病为重点。
2.教学难点:新城疫的临床表现型及病理变化的复杂性,防控难度;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断;禽流感的防控、诊断,流行病学过程中病原传播和跨越种间宿主的机制;传染性法氏囊病及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的原因;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血清型多样性及变异性,临床表现型及病理变化的复杂性,防控的难度;蛋源性细菌病控制方法;常见呼吸道疾病的鉴别诊断。
临床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多媒体教学讲授为主,挂图和演示录像为辅,教学过程中密切注重联系养禽业生产实际和实际案例分析。
《禽病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课程简介: 广东作为全国家禽生产和消费的大省,禽病发生频繁而复杂,结合本省禽病流行情况,介绍禽流感、新城疫、马立克、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喉气管炎、鸭瘟、鸭肝炎、小鹅瘟以及常见寄生虫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病理变化、诊断要点以及防治措施。
课程内容力求贴近生产,为学生今后从事禽病诊疗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禽病学》是动物医学专业学生重要的选修课之一。
课程主要介绍广东地区禽病的发生和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内容密切联系生产实际,为学生今后从事家禽生产、禽病防治等方面的工作创造条件。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了解家禽群发病的特点,临床检查方法,掌握家禽常见传染病、寄生虫病的诊疗方法,了解家禽健康养殖的基本知识及常见药物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验课程对禽病实验室诊断方法有所了解。
三、面向专业:动物医学本科专业高年级学生。
四、先修课程: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兽医药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临床诊断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学在内容上存在一定交叉,前者与家禽生产时间更为贴近,上述课程可平行开设或在本课程之前开设。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第一章绪论(2学时)1、禽病概述:禽病的特点、禽病的主要类型;2、广东地区禽病的流行概况;3、禽病防治的基本原则作业:现阶段禽病发生有何特点?第二章家禽常见传染病及其防治(13学时)第一节禽流感(2学时)1、禽流感的病原;2、流行特点;3、临床症状;4、病理变化;5、防治措施;6、禽流感的公共卫生课后作业:论述禽流感防治的主要措施。
第二节鸡新城疫(1学时)1、病原;2、流行特点;3、临床症状;4、病理变化;5、防治措施;6、非典型新城疫的特点及其预防课后作业:1、论述鸡新城疫防治的主要措施。
2、如何鉴别鸡新城疫与禽流感。
第三节鸡马立克氏病(1学时)1、病原;2、流行特点;3、马立克氏病的类型与临床症状;4、病理变化;5、防治措施;课后作业:简要说明马立克氏病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