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钡餐造影阅片方法及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46.02 MB
- 文档页数:28
北京瑶医医院/
胃的钡餐造影检查在胃病诊断中的价值如何体现?
胃的X线检查以用双对比造影法为主,并以粘膜法、充盈法、压迫法的综合检查程式,有利于发现病变和提高诊断率。
主要适用于上腹部不适症状及上腹部肿块,先天性胃肠道异常及手术后复查。
胃的双重造影法可清晰显示胃粘膜表面的微细结构,如胃小区,对早期胃癌和微细病变的诊断很有价值。
双对比造影法能显示粘膜面的微细改变,对诊断早期胃癌有很大价值,2cm以上病变容易发现,而采用以双对比造影法为主的精细的X线检查法,能发现1cm以内的小胃癌,甚至5mm以内的微小胃癌。
经常头痛是怎么回事/naoai_91.html
北京瑶医医院/。
胃疾病影像学诊断【正文】胃疾病影像学诊断一、引言胃疾病是指胃部发生的各种病理变化,常伴有胃腔的功能紊乱。
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借助影像学方法,其中包括X线检查、超声检查、CT扫描、MRI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胃疾病影像学诊断的相关内容。
二、X线检查1·胃钡餐检查胃钡餐检查是目前胃疾病最常用的一种X线检查方法。
它通过口服钡剂后,采集连续X线片来观察胃部形态和功能,可帮助诊断胃溃疡、胃癌、胃贲门失弛缓等疾病。
2·上消化道钡剂检查上消化道钡剂检查主要是通过摄取钡剂后,利用X线透视或摄片,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的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
它常用于诊断食管炎、食管癌、胃肠道出血等疾病。
三、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方法,通过利用超声波的特性进行检查。
胃疾病的超声检查主要通过腹部探头来观察胃壁的厚度、胃腔的形态和大小,能够帮助诊断胃溃疡、胃癌、胃扩张等疾病。
四、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来获取人体断层图像的方法。
胃疾病的CT扫描可提供胃的立体影像,准确观察胃壁的改变、胃腔的大小和形态,有助于诊断胃肿瘤、胃梗阻、胃黏膜下肿瘤等疾病。
五、MRIMRI(磁共振成像)是通过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获取人体各部位的图像。
胃疾病的MRI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胃部图像,用于评估胃壁的改变和胃腔的形态,可用于诊断胃肠道出血、胃黏膜下肿瘤等疾病。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胃钡餐检查X线片样例●上消化道钡剂检查透视图样例●超声检查报告样例●CT扫描影像样例●MRI影像样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侵入性:指检查或治疗方法中需要刺破皮肤或粘膜进入体内。
2·非侵入性:指检查或治疗方法不需要刺破皮肤或粘膜进入体内。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第 6 卷第 47 期2019 Vol.6 No.47166分析X线钡餐造影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黄崎(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0)【摘要】目的 探讨在早期胃癌患者诊断中应用X线钡餐造影的临床价值。
方法 以本院2017年9月~2018年10月诊治的胃癌患者18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患者均于术前接受X线钡餐造影和胃镜检查。
结果 胃镜检查的准确率为77.78%,X线钡餐造影检查的准确率为94.44%(P<0.05)。
结论 X线钡餐造影在早期胃癌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准确率,该检查方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早期胃癌;X线钡餐造影;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47.166.01胃癌是临床中比较多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
胃癌的临床致死率较高,对患者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均产生严重影响。
在胃癌患者的治疗中,及早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是提升治疗效果以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即是明确诊断有助于为患者争取最佳手术治疗时间,同时可提高患者存活率。
近年来,随着临床中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胃癌患者诊断中常用钡餐及胃镜检查,两者在明确患者肠内病变情况中均具有显著优势,然而也存在着局限性[1]。
本次研究将分析在早期胃癌患者诊断中应用X线钡餐造影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本院2017年9月~2018年10月诊治的胃癌患者18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患者经由手术病理检查或者胃镜病理证实属于早期胃癌患者。
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范围34~67岁,平均(56.2±0.4)岁。
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感、纳差、饱胀及反酸等。
患者均于术前接受X线钡餐造影和胃镜检查。
1.2 方法X线钡餐造影检查:应用数字化胃肠机实施检查,给予患者消旋山莨菪20 mg行肌注,以硫酸钡干悬混剂作为检查中的造影剂,干悬混剂与水的比例为150 g:200 ml。
胃癌的新型影像学诊断技术胃癌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针对胃癌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介绍胃癌的新型影像学诊断技术,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展望。
一、胃癌的影像学诊断胃癌的影像学诊断通过对患者的胃部进行各种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病史及相关症状,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胃癌以及其病情的进展情况。
目前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主要包括X线钡餐造影、超声造影、CT扫描、MRI等。
1. X线钡餐造影X线钡餐造影是一种通过将钡剂注入患者的胃部,然后进行X线拍片,观察钡剂的流动情况来诊断病变的技术。
这种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势,但其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较低,并且无法提供详细的组织结构信息。
2. 超声造影超声造影是通过超声波的回声特点来观察和显示器官和病变的技术。
这种技术无辐射,安全性高,对于胃黏膜的观察能力较强。
然而,由于胃的解剖结构复杂,超声的透视深度有限,对于一些深部病变的检测效果较差。
3.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通过多层次的X线投射来获取断层图像,并通过计算机重建获得高质量的影像的技术。
CT扫描能够提供胃癌的详细结构信息,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情况等。
然而,CT扫描对于早期胃癌的识别率相较于其他影像学诊断技术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4. MRIMRI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获得人体内部信息的技术。
其在胃癌诊断中具有较好的组织对比度和解剖分辨率,对于胃癌的定位和早期病灶的检测较为准确。
然而,MRI成像时间较长,成本较高,对于一些无法耐受长时间检查的患者并不适用。
二、为了提高胃癌的诊断准确性和早期检出率,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新型的影像学诊断技术。
以下是一些近年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胃癌新型影像学诊断技术:1. 高分辨率内镜影像技术高分辨率内镜影像技术利用高清晰度的内镜成像系统,通过显微镜成像,可清晰地显示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特征,实现对于胃黏膜的早期病变检测。
胃癌的影像诊断一、胃癌的X线诊断(一)基本X线检查方法1.充盈法:充盈法是胃X线检查中最基本的方法,钡剂充盈的程度以立位充盈时钡剂能使胃体中部适度伸展为宜,通常所需钡量约为200-300ml。
充盈像主要用于观察胃腔在钡剂充盈下的自然伸展状态、胃的大体形态与位置的变化、胃壁的柔软度等,对于显示靠近胃边缘部位如大、小弯侧的病变有很重要的价值。
2.粘膜法:粘膜法是利用少量的钡剂,显示胃粘膜皱襞形态的方法。
通常以俯卧位显示较佳。
钡剂量不宜过多,以80-100ml较好,过多易遮蔽粘膜。
必要时在腹部下方放置一小的压迫棉垫,可使粘膜皱襞的显示更为满意。
3.压迫法:压迫法的检查范围可包括胃体中部以远的区域。
检查时通过调整压迫力度,可获得诸如病变的隆起高度、凹陷的深度、胃壁的柔软度、粘膜皱襞尖端的形态等诸多信息。
特别是针对隆起性病变的检查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4.双对比法:把作为阳性造影剂的钡剂和作为阴性造影剂的气体共同引入胃内,所进行的双对比造影是胃X线检查法中最重要的进步。
利用粘膜表面附着的薄层钡剂与气体所产生的良好对比,可以清晰地显示胃内微细的隆起或凹陷。
气体还可作为胃腔的扩张剂,用于观察胃壁的伸展性。
由于双对比造影检查操作规范的确立,使所获得的影像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这种可重复性对于X线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种方法所获得的X线影像具有更大的客观性,能够较大限度地避免检查中的偶然因素和主观判断倾向,从而使胃X线检查由透视下的主观诊断,变为通过读片进行的客观诊断。
在钡剂附着良好的条件下,调整胃内充气量对于显示病变的细微结构和胃壁伸展度的变化有重要意义。
常规X线检查时,以中等气量为佳;中、小气量常用于显示较为表浅的病变;而大气量则主要用于观察胃壁伸展受限的程度,以及粗大皱襞的鉴别诊断等。
在选择优良钡剂和充气适度的前提下,粘膜面的冲洗涂钡是获得优良双对比像的重要条件。
利用体位的反复多次转动使钡剂在粘膜表面冲撞流动,在冲洗掉粘膜表面粘液的同时,使粘膜获得良好的钡剂附着,以利于病变特征的显示。
X线钡餐造影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分析发表时间:2009-11-19T10:23:47.140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杂志作者:张维明[导读]张维明舒兰矿业集团总医院放射科(吉林舒兰 132602)[中图分类号]R4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09)07-0017-01胃癌是世界上第二大癌症死因,并有发病年轻化趋势。
早期诊断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为90%,而中晚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为40%左右。
X线钡餐造影仍是临床检查早期胃癌最常用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为提高诊断率,特对12例早期胃癌的X线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择我院1996年7月-2008年2月间X线钡餐造影诊断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 2例早期胃癌中,男性9例,女性3例,男女比例为3:1。
年龄38-50岁4例,50-60岁4例,60-70岁3例,70岁以上1例。
平均55岁。
主要症状不显著或表现的症状缺乏特征性,如消化不良3例,食欲不振4例,中上腹闷胀2例,上腹不适1例,无症状2例。
病程5天-4个月。
1.2 方法:本组病例均为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确诊。
硫酸钡胶浆浓度为120-160%。
可用吸吮法 [1] (喝热水似的),服几口稀钡,每次少服钡多咽气,气钡相互可带入胃内,造成气钡双重对比,充分显示粘膜纹。
少量钡餐(15-30毫升)和中量钡餐(200-400毫升)相结合 [2] 。
辅以药物,多轴位,触诊,按摸,推压,腹式深呼吸法。
对怀疑病变处进行加摄或重摄,并可采用3次曝光法(即在一张照片上,每隔1-1.5秒钟曝光一次,胶片原地不动连曝3次)。
2〓结果2.1 隆起型:局限性隆起病变,高度大于5毫米,多呈息肉状,圆形或椭圆形。
肿块表面多不光整,凸凹不平,呈广基状态,附近粘膜增粗、固定、紊乱,边缘毛糙,胃壁呈僵硬感5例。
2.2 〓表浅型:范围在3厘米以内,粘膜隆起或凹陷的高度或深度都在5毫米以下,粘膜皱襞固定,表面可见颗粒样增生或见轻微的盘状隆起2例。
探讨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对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摘要】目的:对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对胃癌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与评价。
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9月~2015年10月时间段内所收治疑似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0例。
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所有患者均应用X线精细钡气造影进行检查。
对临床疑似患者经由X线精细钡气造影下对胃癌病变性质的诊断情况进行分析,并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对X线精细钡气造影检查下胃癌病变病灶分布情况判定,分析发病部位的基本规律。
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经X线精细钡气造影检查显示疑胃病癌变病灶患者共49例,检出率为98.00%(49/50),另有1例患者漏诊,漏诊率为2.00%(1/50)。
49例经X 线精细钡气造影检查显示胃部肿瘤病灶患者中,29例为溃疡型胃癌,14例为蕈伞型胃癌,6例患者为肿块性胃癌。
胃癌病灶分布位置方面,经X线精细钡气造影检查结果显示49例患者中,15例患者病变部位为胃窦部,27例患者病变部位为胃底贲门部,3例患者病变部位为胃体部,3例患者病变部位为胃体前部,1例患者病变部位为胃大弯部。
溃疡性胃炎、蕈伞性胃炎、以及肿块性胃炎发病部位均集中于胃底贲门以及胃窦部位(P>0.05),少见胃体、胃体前部、以及胃大弯分布。
结论:应用X线精细钡气造影检查对胃癌病变的诊断价值确切,可准确定位病变发生部位,同时可根据X线精细钡气造影检查显示图像对病灶病理性质进行初步判断,与最终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高、漏诊率低,有确切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胃癌;X线;精细钡气造影;诊断价值【Abstract】Objective: X-ray of the stomach of a fine contrast barium gas for diagnosing gastric lesions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Methods: A hospital in September 2014 - October 2015 period are suspect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for the study, 50 patients were treated. All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ll patients were using X - ray contrast fine barium gas to be checked. Clinically suspected patients via fine barium X-ray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ga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gastric lesions were analyzed, and surgical pathology diagnosi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X-ray gastric lesions fine barium contrast examination gas distribution determination under lesions, diseased parts analysis the basic law. Results: The group of 50 patients, the X-ray examination showed fine barium air contrast stomach cancer lesions in patients suspected of 49 cases, the detection rate was 98.00% (49/50), while one patient misdiagnosis, missed diagnosis rate was 2.00 % (1/50). 49 cases by X-ray examination showed fine contrast barium gas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29 cases of gastric ulcer and 14 cases of mushroom umbrella gastric tumors in six patients of stomach cancer. Gastric lesion distribution location aspect, pathological diagnosis showed that the 50 patients, 28 patients lesions of the gastric antrum, 15 patients of gastric cardia lesions, 3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esions of the gastric body, and three patients lesions to the front of the gastric body, one case of patients with lesions of the greater curvature of the stomach. Ulcerative gastritis, toadstools umbrella gastritis, gastritis incidence and tumor sites are concentrated in parts of the gastric cardia and antrum (P> 0.05), rare gastric body, the front portion of the gastric body, gastric antrum and distribution. Conclusion: The fine barium X-ray angiography diagnostic value of gas gastric lesions exact, can accurately locate the lesion occurs, while the image of the pathological nature of the lesion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a preliminary X-ray examination showed fine contrast barium gas, with the final pathologicaldiagnosis consistent high rate of misdiagnosis first, there are definite clinical diagnosis.【Key words】gastric cancer; X-ray; fine contrast barium gas; diagnostic value胃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病变,本病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临床检查与诊断存在较大难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