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音乐史与欣赏》教学大纲 本科

《中国音乐史与欣赏》教学大纲 本科

《中国音乐史与欣赏》教学大纲 本科
《中国音乐史与欣赏》教学大纲 本科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号:5711031—2

二、课程名称:(中文):中国音乐史与欣赏。

(英文 ):Chinese Music History and Appreciation

三、课程情况:

(一)课程性质:专业方向必修课。

(二)适用专业:音乐学。

(三)适用对象:本科(四年制)

(四)学分:4分

(五)学时:72学时。

(六)首选教材:

《中国音乐简史》第二版夏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修订版汪毓和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音乐作品欣赏实用教材》许民顺通辛琪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音乐欣赏》周世斌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考试形式:

1.平时成绩占20%,考勤占10%,期中成绩占10%,期末卷面成绩占60%。

2.考试为闭卷考,以百分制记分。考题包括填空、判断、改错、简答、选择和论述等类型。

(八)教学训环境:课堂,欣赏,讨论。

(九)作业:每学期四次。

四、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所遗留下来的音响、文物以及文献等史料的学习,了解并把握中国音乐历史发展的整体框架与基本线索。了解中国音乐史的背景,感知中国音乐的时代风格,并初步把握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规律。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质,为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奠定基础。为继承和弘扬我国音乐文化的优秀传统,发展和创新民族音乐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五、教学原则及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和结构,对本门课程有

一个总体的认识。

2.掌握《中国音乐史》的基本概念、基本史实和基本发展脉络,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思想。

3.密切联系实际,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艺术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艺术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方式

1.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结合音乐史料文献、文物、音响等,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多种相关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力求以音、像、图、书、谱、表等多种形式,全面介绍音乐史料的特点及其音乐艺术内涵。

2.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根据课程讲授进度,适当开展实地教学与社会实践。除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堂课时数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资料收集、整理和专题研究活动以及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七、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时间为一年,开课时间在第三、第四学期,周课时两节,共计72学时。

主要内容、章次

第一学期(36学时)

第一编中国古代音乐

(约8000年前——公元1911年)

第一章远古、夏、商时期(4课时)

(约8000年前——公元前11世纪)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音乐的起源

第三节古歌与古乐舞

第四节古乐器

第五节音阶的形成

作品欣赏:

1.埙曲《哀郢》

第二章西周、春秋、战国时期(4课时)(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西周的礼乐和音乐教育

第三节乐舞与歌唱、歌唱理论

第四节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第五节古乐理、乐律学观念的形成

第六节音乐思想

作品欣赏:

1.琴曲《流水》

第三章秦、汉时期(6课时)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乐府

第三节鼓吹

第四节相和歌

第五节百戏中的乐舞

第六节乐器的发展

第七节音乐理论成就

作品欣赏:

1. 琴曲《广陵散》

第四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6课时)(公元220——公元589年)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音乐文化的交流

第三节音乐思想

第四节清商乐

第五节古琴音乐

第六节歌舞戏

第七节乐器

第八节乐律学成果

作品欣赏:

1.琴曲《酒狂》

2.琴曲《胡笳十八拍》

第五章隋、唐、五代时期(6课时)(公元581——960年)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宫廷燕乐

第三节民间俗乐

第四节音乐理论

第五节记谱法

第六节音乐机构

第七节著名音乐家

第七节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作品欣赏:

1.琴歌《阳关三叠》

2.琴箫合奏《梅花三弄》

第六章宋、元时期(6课时)

(公元960——1368年)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市民音乐的勃兴

第三节宋代曲子与元代散曲

第四节说唱音乐

第五节戏曲音乐的成熟和发展

第六节乐器与器乐的发展

第七节乐律学的重要成果

第八节音乐论著

作品欣赏:

1.郭沔《潇湘水云》

2.琵琶曲《十面埋伏》

第七章明、清时期(4课时)

(公元1368——1911年)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戏曲的发展

第三节民间歌舞、说唱

第四节器乐的发展

第五节重要曲谱

作品欣赏:

1. 江南丝竹《三六》

第二学期(36学时)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

(公元1912—— 1989年)

第八章中国近代音乐(8课时)

(公元1912年——公元1949年)(2课时)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西洋音乐的传入和学堂乐歌的兴起

一、西洋音乐的传入

二、学堂乐歌的兴起

作品欣赏: (2课时)

1.《中国男儿》

2.《光复纪念》

第三节学堂乐歌的作者——沈心工、李叔同

1.沈心工

2.李叔同

作品欣赏: (2课时)

1.《兵操》

2.《竹马》

3.《送别》

4.《春游》

第四节京剧的发展

作品欣赏: (2课时)

1.《红灯记》中的片段

2.《智取威虎山》中的片段

3.《沙家浜》中的《沙家浜总有一天会解放》

第九章中国现代音乐(14课时)

(公元1949年—公元1989年)(2课时)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新式音乐社团的兴起和专业音乐教育的建立第三节声乐创作(4课时)

一、城市小调

二、群众歌曲

三、抒情歌曲和艺术歌曲

四、少年儿童歌曲

五、合唱音乐

作品欣赏:

城市小调:

1.《满江红》

2.《苏武牧羊》

工农革命歌曲:

1.《工农联合起来向前进》

2.《共产儿童团歌》

群众歌曲:

1.《五四纪念爱国歌》

2.《大刀进行曲》

3.《游击队歌》

4.《八路军军歌》

5.《到敌人后方去》

6.《咱们工人有力量》

抒情艺术歌曲:

1.《问》

2.《卖布谣》

3.《教我如何不想他》

4.《长城谣》

5.《玫瑰三愿》

6.《日落西山》

7.《松花江上》

8.《嘉陵江上》

9.《在那遥远的地方》

10.《卖报歌》

11.《歌唱二小放牛郎》

合唱:

1.《黄河大合唱》

2.《在太行山上》

3.《长恨歌》

第四节器乐创作(4课时)

一、刘天华,阿炳的二胡、琵琶曲创作

二、钢琴和其它器乐独奏音乐

三、器乐重奏、合奏和大型器乐曲创作作品欣赏:

独奏音乐

1.《光明行》

2.《二泉映月》

3.《大浪淘沙》

4.《牧童短笛》

5.《渔舟唱晚》

合奏音乐

1.《春江花月夜》

2.《森吉德玛》

第五节歌剧、舞剧、秧歌剧和电影音乐(2课时)

一、歌剧、舞剧、秧歌剧音乐

二、电影音乐

作品欣赏: (2课时)

1.《麻雀与小孩》

2.《小小画家》

3.《可怜的秋香》

4.《兄妹开荒》

5.《白毛女》

6.《渔光曲》

7.《毕业歌》

8.《义勇军进行曲》

9.《铁蹄下的歌女》

10.《天涯歌女》

11.《四季歌》

第六节音乐论著和音乐美学思想

一、音乐论著

二、音乐美学思想

第十章中国当代音乐(14课时)

(公元1989年——)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声乐创作(4课时)

一、歌曲创作

二、合唱音乐

作品欣赏:

群众歌曲:

1.《歌唱祖国》

2.《学习雷锋好榜样》

3.《我们走在大路上》

抒情艺术歌曲:

1.《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2.《我为祖国献石油》

3.《马儿啊,你慢些走》

4.《唱支山歌给党听》

5.《玛依拉》

6.《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7.《乌苏里船歌》

8.《北京颂歌》

9.《打起手鼓唱起歌》

10.《祝酒歌》

11.《在希望的田野上》

12.《我和我的祖国》

13.《我爱你塞北的雪》

通俗歌曲:

1.《清晨我们踏上小道》

2.《乡恋》

3.《请到天涯海角来》

4.《让世界充满爱》

合唱音乐:

1.《祖国颂》

2.《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第三节器乐创作(6课时)一、器乐独奏音乐

二、器乐重奏、合奏及管弦乐作品

作品欣赏:

独奏音乐:

1.《喜相逢》

2.《姑苏行》

3.《江河水》

4.《彝族舞曲》

5.《战台风》

6.《新疆舞曲》

7.《庆丰收》

重奏音乐:

1.《春天来了》

合奏音乐:

1.《翻身的日子》

2.《丰收锣鼓》

管弦乐及大型音乐作品:

1.《红旗颂》

2.《梁祝》

3.《黄河》

4.《草原小姐妹》

5.《嘎达梅林》

第五节歌剧、舞剧、歌舞和电影音乐(4课时)

一、歌剧音乐

二、歌舞,舞剧音乐

三、电影音乐

作品欣赏:

歌剧音乐:

1.《刘胡兰》中的《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

2.《红珊瑚》中的《海风阵阵吹杀人》

3.《江姐》中的《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

4.《洪湖赤卫对》中的《看天下劳苦大众都解放》

舞剧音乐:

1.《白毛女》中的《序幕》

2.《红色娘子军》中吴菁华的"主题"音乐

3.《沂蒙颂》中的《我为亲人熬鸡汤》

电影音乐:

1.《上甘岭》中的《我的祖国》

2.《冰山上的来客》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3.《红日》中的《谁不说俺家乡好》

4.《红星照我去战斗》中的《红星照我去战斗》

5.《阿诗玛》中的《马铃儿响来玉鸟唱》

教学建议及说明:

大纲中的课时分配不绝对,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格式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格式 有机化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有机化学是综合性大学化学系基础课之一,也是生物化学、药物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高分子化学、农业化学等学科的基础。通过有机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掌握各官能团结构、性质、制备及其相互转换和有机化学基本原理组成。涉及的官能团有:烷、烯、炔、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羧酸衍生物、胺、硝基化合物、杂环、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涉及的基本原理有:立体化学、结构解析、自基取代、亲电加成、亲电取代、亲核加成和亲核取代等机理初步。通过基础知识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有机化学学科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了解其在化学、化工、环境、材料、能源、生命、医药、农业等学科中的根基地位

及其相互的关系。二、教学内容(一)、结构与性质 1. 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史以及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2. 有机分子的结构:共价键、碳原子的特性; 3. 有机化合物分子的表示法:实验式、结构式、投影式;4. 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碳原子的杂化轨道、σ键和π键; 5. 共价键的属性;键长、键角、键能、极性和极化度; 6. 有机化合物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对溶解度、沸点、熔点、比重的影响。(二)、饱和脂肪烃1. 烷烃的结构:SP3杂化;同系列;烷基的概念;同分异构现象;伯、仲、叔、季碳原子的概念;烷烃分子的构象:Newmann投影式,重叠式与交叉式构象及能垒。 2. 烷烃的命名:普通命名法及系统命名法; 3. 烷烃的物理性质; 4. 烷烃的化学性质:自基取代反应游离基取代反应历程(均裂反应、链锁反应的概念及能量曲线、过渡态及活化能) 5. 氧化反应及热化学方程式; 6. 烷烃的来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COLLEGE ENGLISH 执笔者:吴勇 审核人:易强 编写日期:2017年10月 二、课程简述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的公共基础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素质,安排在第一、二学年的四个学期开设。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级教学,第一学期修读《大学英语1》,第二学期修读《大学英语2》,第三学期修读《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第四学期修读《大学英语(学术英语)》。大学英语课程每学期48学时,3学分,两学期合计96学时,6学分,四学期合计192学时,12学分。本课程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及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实

际情况确定其教学内容和制订其教学大纲。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我校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入学时他们应已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词汇及语法知识,书面和口语表达具备一定的语篇组织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接近或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8级水平,少数学生超过8级以上水平。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所谓工具性,就是要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通用英语技能(听、说、读、写、译)及专门用途英语能力(学习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就人文性而言,就是进行跨文化教育,了解国外的社会与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大学英语》课程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本课程教学旨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强调教学过程必须满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为此,在分级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多媒体网络和外语自主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根据自己英语水平、语言能力和个人发展需要,利用多媒体网络课件和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等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在广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注意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诊断学教学大纲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诊断学教学大纲(供口腔、法医、预防、医检、妇幼、医技、营养等)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二O一五年九月 目录

前言………………………………………………………………………………………………绪论………………………………………………………………………………………………常见症状………………………………………………………………………………………… 一、发热……………………………………………………………………………………… 二、疼痛……………………………………………………………………………………… 三、呼吸困难……………………………………………………………………………… 四、咳嗽、咳痰、咯血…………………………………………………………………… 五、水肿、心悸、紫绀…………………………………………………… 六、腹泻、腹痛…………………………………………………………………………… 七、消化道出血……………………………………………………………………………… 八、黄疽………………………………………………………………………………………问诊、书写病历……………………………………………………………………………… 检体诊断………………………………………………………………………………………… 一、基本检查方法及一般状态检查……………………………………………………… 二、头、颈部检查………………………………………………………………………… 三、胸廓、肺部检查……………………………………………………………………… 四、心、血管的检查…………………………………………………………………… 五、腹部检查……………………………………………………………………………… 六、生殖器、肛门、直肠、脊柱与四肢检查…………………………………………… 七、神经系统检查………………………………………………………………………… 八、病历编写及诊断方法概述……………………………………………………………器械检查………………………………………………………………………………………… 一、心电图检查………………………………………………………………………… 二、超声波检查…………………………………………………………………………… 三、实验诊断学(检验系)、血常规检查(讲、习)………………………………… 前言

《骨伤科手术学》教学大纲

《骨伤科手术学》教学大纲 前言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的与任务,是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医骨伤学的基础知识和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为今后的参加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教学要求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熟悉教学大纲,掌握教材内容,突出讲授重点。采用启发式教学为主,可结合具体的临床病例,充分利用X线、幻灯片、挂图、实物、电脑及电视录象多媒体等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在临床见习时应密切联系课堂讲的内容,除继续巩固掌握骨伤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外,还要传授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书本所学习的内容,防治常见的骨折、脱位。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骨伤手术学的源流和发展概况。 掌握建国以来骨伤手术学的重大发展。 掌握骨伤等常见骨折与脱位诊疗方法及手术治疗新进展。 [教学内容]: 介绍骨伤手术学的源流和发展过程。 讲述历代骨伤手术学的主要成就。 第一章骨伤科手术的基本知识 [目的要求] 掌握骨伤科一般手术器械使用方法,止血带与驱学带的应用、术前准备、无菌操作及术后处理。 [学习要点] 骨伤科手术的基本原则,手术基本操作技术,无菌操作原则及步骤,术前准备与处理,止血带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骨伤科手术的基本原则 整体性原则、功能恢复原则、微创操作原则、合理应用新技术 第二节围手术期准备及处理 一、术前准备拟定手术方案备皮备血术前治疗挑选手术器械 术前谈话麻醉的选择 二、术后处理 全身处理 短期全身处理:

失血反应 麻醉反应 止痛 排尿 术后饮食 抗感染 长期全身处理 术后并发症防治 功能活动锻炼 局部处理 短期局部处理 观察切口出血情况 更换敷料 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 抬高患肢 拔引流 长期局部处理 石膏护理 感染创口的护理 拆线拆石膏 第三节无菌操作 一、无茵操作的原则 二、无菌操作步骤 手术人员刷手。 穿手术衣和带手套。 麻醉与体位。 绑扎止血带。 皮肤消毒。 铺消毒巾。 手术进行中的一般规则 第四节骨伤科手术基本操作 一、显露 二、解剖分离 三、止血 四、结扎 五、缝合与断线 六、引流

新升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1)

新升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张艳玲 (安阳工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保障新升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达到本科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新升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师资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包括进行反思教学实践、以科研促成长和建立平等合作的教师文化三方面促进其专业化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新升本科院校;教师的专业化;大学英语教师 中图分类号:H3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928(2009)05-0097-03 一、研究背景及原因 新升本科院校是指在世纪之交前后,由原来专科学校合并升格而成的本科院校。就全国来说,新建本科院校占全国本科院校总数的20%以上(唐国华,2006)。升本扩招后,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大部分教师忙于上课,很难抽出时间长期脱产外出进修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更新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师进修模式(郭新和,2003)。大学英语课程作为新升本科院校基础课程,有自己的特点,既不同于以往的专科英语教学,又与老牌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有着较大的区别,大学英语教学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急需转变,因此新升本科院大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尤为重要。 教师专业化在20世纪下半叶成为国际上的一种教育思潮,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一直是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努力的目标,也是世界各先进国家当前实施教育战略的共同措施。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对学生个体发展、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有直接影响。因此本文以教师专业化为背景,通过分析新升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师资特点,以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为大学英语教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一些拙见。 二、新升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师资特点 新升本科院校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在数量、结构、科研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数量不足,基础薄弱 据资料统计,新建本科院校专任教师与普通本、专科学生之比离国家规定的合格标准相差很大(唐国华,2006)。虽然近年来加大了大学英语教师的引进力度,但由于扩招速度比较快,加上教师考研读博等因素,教师数量还是不够。教师数量的不足,导致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任务重,精力不济,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等。另外,原来专科英语教师直接转为本科大学英语教师所占的比例比较大,与本科学校教师比有较大差距,教师队伍的基础比较薄弱。 (二)结构不合理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中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偏低,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偏大。虽然高学历、高职称并不就等于有高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但是毕竟高学历教师本人经过了较长的持续学习和知识积累,达到了一定的学识水平,高职称教师则在自己的教学和研究领域做出了相应的成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偏低会直接影响整个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水平。 (三)科研水平较低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科研方面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一部分教师不能正确认识科研与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及自身素质的关系,因而在科研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当有限;其次不少教师没有明确的科研方向,更没有制定可行的研究计划,因此问题研究不深入;还有大多英语教师的合作意识差较弱,缺乏合作精神,使科研水平难以提高。 (四)专业化意识淡薄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倡“专家型”“学者型”教师,新升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对于如何实现专业化问题,在当前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缺乏专业意识。大家对教师专业性质的认识各式各样,或将教师专业等同于一般职业,或将教师专业等同于知 *收稿日期:2009-02-22 作者简介:张艳玲(1976-),女,河南安阳人,安阳工学院讲师。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 College English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 课程学时: 开设学期:第一至第四学期 适用对象:非英语专业大专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属于公共必修课,是高校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英语教学以语言应用技能为先,融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一体,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合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教学应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国际化、大众化、人本化”,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特别是国际交流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大学英语的课程性质:大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必修基础课程。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教学模式为以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应用为主的个性化和主动式的教学模式;逐步将原来的以评价语法、阅读为主转变为以听懂为主、以实用为主。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使教学对象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英语水平要求,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具有较高的听、说、写、译能力和较强的阅读能力。通过学习,使英语成为学生交流专业信息、发挥专业特长的有力工具,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用英语作为工具直接开展工作。大学英语教学应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语言功底和较强的跨文化意识,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大学英语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1. 大学英语课程要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各种层次的要求。因此,课程必须多样化,要尽量多地向学生提供除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外的各种应用性课程和文化交际性课程,为学生创造和提供更多的自我发展的机会。 2.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为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要采用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

教学大纲-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绿色化学(Ⅱ)教学大纲 (非化学类专业用)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绿色化学课程组 2004.10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绿色化学(Ⅱ)-1(Green Chemistry(Ⅱ)-1) 课程号(代码):20318620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学时:36 学分:2 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绿色化学(Ⅱ)”是非化学类(文管等类)本科生的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总学时数36学时,一学期完成。 绿色化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研究如何节约资源、开发新资源和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化学,是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技术基础。在大学生中普及绿色化学基本知识,培养绿色化学意识,普及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知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十分重要。 本课程面对全校非化学类学生开出,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系统学习绿色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发展规律。了解如何通过发展科学技术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使用、节约使用和循环使用,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延长现有资源的使用时间;了解如何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课程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主线,通过绿色化学发展的实例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普通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解决人类面临的主要挑战,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通过课堂讲授、专题讲座、课堂讨论、演算习题、自学和课程小论文等教学环节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三、讲授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10学时) 第一节化学是中心的、适用的、创造性的学科 化学是中心的、适用的、创造性的学科;化学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由猿到人――火(燃烧化学反应的利用);铜器时代(还原反应的利用);铁器时代(还原反应、合金技术的利用);聚合物时代(聚合反应的发明与使用);可持续发展时代(绿色化学)。 英国的发达与化学,德国的发达与化学,美国的发达与化学,日本战后的发展与化学。 化学与生命科学,疾病的防治,基因工程;化学与信息科学,硅革命与计算机的发展,分子器件,量子计算机; 第二节人类目前面临的环境危机与化学 造成目前人类社会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的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核冬天的威胁;臭氧层破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臭氧层破坏的化学本质;光化学烟雾的化学本质;大气污染的化学本质及其危害;酸雨及其危害;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的破坏;荒漠化。 第三节人类面临的资源问题与化学 能源问题,能源对国民经济和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石油、煤和天然气的有效使用与化学,生物质资源与化学。 其他资源问题,矿产资源,土地资源。 第四节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与化学 现代医药的发展与化学,手性分子的概念,治疗目前不治之症的新药的开发与化学,分子修饰的概念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减少药

外科学教学大纲骨科部分

第六十一章骨折概论 目标要求: 掌握: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机制;骨折的临床表现、X 线检查和并发症;骨折愈合及其影响因素;骨折的急救与治疗原则;骨折复位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了解:开放性骨折和开放性关节损伤的处理方法;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的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 重点:骨折的分类、移位机制、临床表现、X线检查、常见并发症;骨折愈合及其影响因素;骨折的急救与治疗原则;骨折复位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难点:骨折愈合过程,骨折的固定方法,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1、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 2、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 3、骨折的并发症。 4、骨折愈合过程。 5、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6、骨折的急救。 7、骨折的治疗原则。 8、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9、开放性关节损伤处理原则。 10、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的处理。 第六十二章上肢骨、关节损伤 目标要求: 掌握:肱骨干骨折、前臂双骨折和桡骨下端骨折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肩关节脱位的脱位机制、分类、临床表现、X检查及治疗。 了解: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髁上骨折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肘关节脱位、桡骨头半脱位的脱位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教学内容: 重点: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干骨折、前臂双骨折、桡骨下端骨折的病因与分类、移位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肩锁关节脱位和肩关节脱位的脱位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难点:上肢骨骨折移位特点和治疗原则。 1、锁骨骨折:解剖概要;病因与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 2、肩锁关节脱位:脱位机制;分类;临床表现;X检查;治疗。 3、肩关节脱位:分类;肩关节前脱位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 4、肱骨外科颈骨折:解剖概要;病因与分类;无移位骨折、外展型骨折、内收型骨折和粉碎型骨折的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5、肱骨干骨折:解剖概要;病因与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 6、肱骨髁上骨折:解剖概要;分类。 (1)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 (2)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 7、肘关节脱位:分类;脱位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

新升本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新升本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起点低,办学经验不足;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条件有限;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忽视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方式不合理等。新升本科院校“纲要”课教学改革应采取的措施包括提升课程的地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模式、突显课程特色等。 关键词:新升本科院校;“纲要”课;教学改革;问题;对策 一、“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是一门集历史性、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于一体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它不仅肩负着传授历史知识的任务,还兼有思想理论教育的功能。通过《纲要》课教学,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理解“三个选择”的具体内容,进而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理论修养水平,使他们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纲要”课在2005年被列为高校本科生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之一,并于2007年春季学期开始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设,这有助于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功能。 新升本科院校在实现从高职高专到本科过渡的过程中,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纲要”课教学的现状及教学改革则是其中的一个缩影。“纲要”课程教学改革对于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新升本科院校“纲要”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起点低,办学经验不足 新升本科院校多为近年来从专科升格为本科的院校,这些学校大多地处偏僻的地级市(州)。与大城市相比,交通不便,社会经济欠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教育教学的优质资源积淀不多,本科办学经验不足。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简称“学院”)就是一所这样的院校,升格之前长期依托中越边境的革命老区龙州县办学,2009年成功升格后立足崇左市二次创业,实行崇左与龙州双校区办学。崇左是2003年撤县建市的一个年轻的地级市,仍属于传统的老少边穷地区。学校作为一所新升本科院校,也是全市唯一的公办本科院校,优质教学资源积累少,办学经验不足。再者,新升本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一般都比较低,生源大部分来自所辖区内的乡村地区,由于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学生的视野还不够开阔,学习方法单一,宏观思维训练不够,平时对课程相关知识关注也比较少,很难深刻认识到学习”纲要”课对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因此,学生把该课程当成了普通的历史课,他们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疲于应付,对知识要点只是死记硬背,缺乏思考,不利于促进他们的思想境界的提升。因此,新升本院校“纲要”课教学的起点相对比较低,要提升教学实效性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关于加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关于加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制定和使用工作的规定 (2013-2014学年校政字13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落实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进一步规范课程建设及其教学标准,加强课堂教学组织,改进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现行《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本科课堂教学规范》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所有本科课程都应制定并使用教学大纲。各学院(系)、部(处)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组织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并根据教学需要定期组织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和完善。 第二章大纲制定及修订 第三条任课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自觉编制课程教学大纲,经所在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研究同意后,报学院(系)人才培养(教学)委员会讨论通过,由主管院长签字报教务处备案。

第四条同一门课程若开设多个课堂,原则上由课程负责人负责制定内容基本统一的教学大纲。若确为教学需要,经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研究同意,在基本内容不变的前提下,不同课堂的任课教师可对大纲部分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第五条学院(系)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学需要,每隔3-4个学年,应自觉组织研究和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并要求对课程教学大纲作相应调整;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每学年均应对相关教师的全部教学大纲进行讨论完善。 第六条体育部和其他教学单位组织开设的相关课程,亦需制定和定期修订教学大纲,经相关领域专家审核通过、主管领导签字后报教务处备案。 第三章大纲基本内容 第七条课程教学大纲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课程基本信息:包括课程中英文名称、课程编号、学分、课程性质、授课对象、先修课程要求以及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简介和学习要求等。 (二)任课教师及助教(如有配备)基本信息:包括教师姓名、职称、办公时间及地点、办公电话、邮箱地址;助教姓名、联系方式、助教办公(答疑或辅导)时间。 (三)课程基本内容:包括课程章节名称、主要内容及掌握程度、教学进度、每节课研究性学习要求(包括课前预习、课程

英语专业各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教学法与测试 课程编码: 209009 课程英文名称: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Evaluation 课程类别:英语专业学科基础选修课开课对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学分:2 总学时:32 教材: 王蔷,2000.《英语教学法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1. Jeremy Harmer. 1983.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Longman. 2. Tang Lixing. 198 3. TEFL in China: Methods and Teach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 Richards, J. C. & David Nuan. 2000.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 Fang Yi & Rui Yuping. 1998. Way Out. Chongqing: Chongqing Publish House.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英语教学法与测试是英语专业语言学方向课程之一,主要内容为英语教学与测试理论、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课堂教学技巧等。本课程还介绍与英语教学法与测试相关的假设、热点论题和现有的教学模式。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英语教学与测试的主要理论,掌握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操作技巧,使学生能够针对特定的学生、根据特定的学生备课和教学。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基本了解英语教学和测试的基本方法,了解有关的重要理论和其主要内容,熟悉一些主要术语;了解英语教学和测试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前沿动态。掌握英语教学的主要方法,应用到将来的教学实践中去。 三、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 1.The Development, system and present status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it and other disciplines (2h); 2.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theories (2h); 3.Contrast analysis and error analysis (2h); 4.Major school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world (2h); 5.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2h); 6.ELT and mental development (2h); 7.English teaching syllabus and textbook in middle schools (2h); 8.Principles of ELT in middle schools (2h); 9.Classroom teaching of English (2h); 10.Teaching of English knowledge (2h); 11.Practice methods of English linguistic competence (2h); 12.Electrical teaching of English (2h); 13.Second classroom activities of English (2h); 14.Artistic teaching of English (2h); 15.English test and evaluation (2h); 16. Research of ELT (2h).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基础日语-1 Basic Japanese(1) 课程号:10501880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128 学分:8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为零起点的本科日语专业学生而设置。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达到使学生对日语的发音、文字、书写、语法、词汇等日语基础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及掌握的目的,为其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要求学生在学期结束时掌握初级语法知识,100个左右的日语汉字,1000个左右单词,能进行简单对话,读写简单句子及文章,即达到日语能力水平考试的4级水平。 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第一部分拟用一个月时间(32个学时)教授日语语音知识并进行系统的语音训练,使学生基本掌握日语标准音的发音、声调及语调的基本规律。其余部分即二、三、四单元基本按教学大纲及教材编排,阶梯式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日语的四大基本句式,十大格助词,部分助动词、提示助词、副助词及初级句型。每课包括正文、对话文、功能用语、语法词法解释,练习及阅读文。 四、教材 《新编日语》第一册,周平,陈小芬编,上海外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 《新编日语习题集》第一册,陆静华编,上海外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 五、主要参考资料 六、成绩评定 本教材附有相应的练习册,平时对每一课的练习进行抽检,并以十分制打出分数,各单元作相应的测试,并以百分制打分,二者作为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百分之十计算。 另外,平时的语音语调操练、背诵、朗读、写作等都将作为考核项目供期末参考。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基础日语-2 Basic Japanese(2) 课程号:10501980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128 学分:8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该课程的设计对象为日语专业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的本科学生,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完成第一学期约150个学时,掌握基本语音、语法、词汇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语法知识,增加词汇量(400个汉字,1,500个单词),熟练日常会话,具备初级写作能力。总课时在150小时以上。最终水平达到日语能力测试3级。 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以教材编排为主要依据,分为四个单元,每单元有五课,每单元最后一课为复习总结。每课仍包括正文、会话文、功能用语、语法、句法、词法、阅读、练习等部分,题材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生活诸方面,并兼有日本文化、风俗习惯等内容。教学重点放在语法、词法、句法的讲解上,使学生基本掌握日语所有的格助词、助动词及大部分提示助词、副助词、形式体言、掌握几十种惯用句型。教学进度为每课8学时,单元复习课4学时。 四、教材 《新编日语》第二册周平陈小芬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新编日语习题集》第二册陈静华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 五、主要参考资料 六、成绩评定 本教材附有相应的练习册,平时对每一课的练习进行抽检,并以十分制打分,各项各单元作相应的测试,并以百分制打分,二者作为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百分之十计算。 另外,平时的朗读、背诵、写作、情景对话等都将作为考核项目供期末参考。

骨科教学计划

临床骨科教学计划 为搞好医学实习生骨科带教工作,根据临床医学教学大纲及本院医教科的教学计划,结合骨科的特点,特制定教学计划。 一、培训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骨科常见四肢创伤骨折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2.了解腰腿疼痛、颈肩疼痛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了解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及腰背肌锻炼等常见基本功能锻炼的方法及要点。 3.能说出骨科常见疾病病人主要诊断、治疗措施,并进行健康教育。 5.掌握创伤骨折病人急救、固定、搬运。 6.掌握四肢血管神经肌腱损伤初步诊断治疗。 (二)技能目标 1.掌握腰围、颈托、防旋鞋、石膏、夹板等常见外固定器械的使用方法。 2.掌握拐杖、助行器等基本助行用具的使用。 3.掌握股四头肌锻炼、踝泵运动。 4.掌握颌枕套、皮牵引的使用。 5.掌握骨科基本操作:病人轴线翻身、常用的固定搬运技术、牵引术、石膏术及夹板技术的使用、简单清创缝合术、四肢创伤出血止血等。 (三)态度目标 1.服务热情,爱伤观念强,仪表端庄,语言文明,遵守护理职业道德规范,尊重带教老师。 2.注意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耐心倾听病人主诉,各项操作前均应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操作过程动作轻柔,态度和蔼。 3.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住院医师要求经常巡视病房,每天至少上下午两次在住院医师带领下查房及时观察病情。 4.工作严谨,严守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出现问题及时报告。 5.认真学习,虚心向带教老师请教,做好笔记,积极发言。 二.带教内容

(一)第一周带教内容 1.熟悉病区环境,了解医疗垃圾的分类及放置。 2.熟悉本科规章制度、各班次的工作内容。 3.熟悉新入院病人的接诊、医嘱的处理及为病人办理出院手续。 4.了解各种骨科疾病术前的准备工作及术后处理。 5.掌握基础操作项目:(1)骨科病人的固定、搬运技术(2)骨科牵引技术(3)骨科换药 由带教老师完成指导工作 (二)第二周带教内容 1.掌握腰围、颈托、防旋鞋等常见处固定器械的使用方法。 2.熟悉掌握石膏术、夹板技术。 3.掌握拐杖、助行器等基本助行用具的使用。 4.四肢血管损伤出血初步诊断急救。 5.周围神经肌腱损伤诊断。 (三)第三周带教内容 1.了解骨科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2.掌握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及腰背肌锻炼等常见基本功能锻炼的方法及要点。 3.掌握本科常见疾病或手术术后体位的摆放方法及注意事项。 4.熟悉骨科常见病的饮食护理。 5.掌握对骨科疾患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沟通技巧。 6.理论课授课:以多媒体形式。 (四)第四周带教内容 (1)操作考核。 (2)独立完成大病历8份。 (5)完成出科理论考核,由教学组长出题,形式不限。 (6)出科前由教学组长组织师生座谈会,进行自我评价。 三.带教方法 (一)一对一带教法 采用一对一定人带教,以便师生间相互要求,能及时反馈,选取主治医师医师

《本科教学大纲》要求

XXXXXX学院 关于制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的若干规定 教学大纲是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以纲要形式制订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是组织课程教学、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开展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我校为全面规范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保证教学的严肃性、科学性,特制订本规定。 一、制订教学大纲的原则 根据我校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改革的总体要求,参照《XXXXXX学院关于制订本科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编写课程教学大纲应遵循如下原则: 1.坚持适应社会需要,注重能力培养原则。制定教学大纲要把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注重突出独立学院教育特色,为了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使教学直接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把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成为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多种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2.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把握可操作性原则。制定教学大纲时,必须首先结合我校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本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的内在逻辑结构应遵循教学原则,符合教学规律;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配合得当,学时分配合理,教学大纲整体上必须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且具有可操作性。 3.坚持与时俱进,注重改革创新原则。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现代化问题给以足够的重视,注意把握经济现代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时代特征,对教学内容的现代化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注意引进与本课程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引进和创建有利于体现独立学院办学特点的教学新模式,体现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与时俱进与时代精神。 4.坚持个性培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教学大纲的制订可参照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认真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专业特点和教学需要以及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充分挖掘课程教学大纲的特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正确定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层次,明确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其中,应着重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教学,强化课程中与行业能力、与后续课程相对应的教学内容,打好

临床康复学教学大纲

《临床康复学》教学大纲 (供普通大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用) 课程名称:临床康复学 课程代码:711007 课程性质:专业课 学时安排:9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2学时,实践教学28学时) 授课对象:普通大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开课时段:第四学期 编制单位:针推保健系康复教研室 开课部门:针推保健系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临床康复学》是康复医学的专业课程,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临床各科疾病的康复治评定和康复治疗技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使学生成为面向各级康复诊疗机构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康复治疗专门人才。临床康复学以临床各科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为中心,每一章均按照学生学习思考的逻辑顺序,从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特征、临床诊断和治疗、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等几方面进行描述,并重点突出康复治疗,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课程教学目标 依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以培养面向基层的融知识、能力、素质与一体的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熟悉或了解临床各科疾病的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的方法。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分别如下:【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临床各科疾病的康复评定和现代康复治疗技术。 2.熟悉临床各科疾病的基本知识、临床特征、诊治方法。 3.了解临床各科疾病的理论体系。 【能力培养目标】 1.熟练掌握临床各科疾病的康复训练技术。 2.具备综合运用几种治疗技术对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是神经康复和骨科康复常见疾病)进行系统康复的能力。 3.能针对性地开展临床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健康教育及宣传工作。 【素质教育目标】 1.具有良好的医德和敬业精神,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以及为康复事业献身的精神。 2.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丰富的人文知识。 3.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4.具有事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临床第一线工作所需的创业、创新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需要。 5.具有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技术人才应有的文化修养,具备自学、独立思考和继续教育的学习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总论 【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临床康复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临床康复的基本领域和基本目标。 2.熟悉临床康复学的工作特点、方式、临床康复学与康复医学的关系。 3.了解临床康复医师的资格与职责。 【能力培养目标】 1.具有熟练阐述临床康复学的基本概念、基本领域和基本目标的能力。

四川大学华西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影像医学专业用) 前言 神经病学是医学各专业学生的临床课程之一,对培养医学生的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有重要作用,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影响着其它课程的学习。神经病学与其它医学学科有着密切关系,首先与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神经生化、神经免疫等基础学科互相渗透,互相推动,其次又与其它临床学科密切联系。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可导致其它系统器官的功能障碍,如丘脑出血常引起消化道溃疡,重症脑病可导致心律失常;而其它系统疾病同样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均可促进脑梗死的发生。因此,神经病学与基础、临床多门学科密切相关。 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与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学习本学科的目的在于:掌握神经病学的病史采集,神经系统检查法和神经科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病、危重病的诊治原则,熟悉神经病学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了解辅助检查的方法和意义。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由贾建平主编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6版配套使用,适用于临床、影像等专业的教学。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实验、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本大纲指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它为普通熟悉及一般了解的内容。理论课总学时为30学时。 本课程为考查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40%。 各章的参考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学时数 第一章绪论0.5 第二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和病损的定位诊断自学 第三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4 第四章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1 第五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 1 第六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0.5 第七章头痛 1 第八章脑血管疾病 6 第九章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2 第十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 第十一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1 第十二章运动障碍疾病 1.5 第十三章癫痫 1.5 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2 第十五章周围神经疾病 2 第十六章自主神经系统疾病自学 第十七章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2 第十八章神经系统遗传性病自学 第十九章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疾病自学 第二十章睡眠障碍 1 第二十一章内科系统疾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1 合计30

教学大纲骨伤科影像诊断学广东省中医院

教学大纲骨伤科影像诊断学广东省中医院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骨伤科影像诊断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骨伤科影像诊断学(五年制) Diagnostic Imaging of Skeletal Diseases 课程编码: 学时与学分:54学时/3学分 先修课程:1.《医学影像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人体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适用专业(方向):中医专业(骨伤方向)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骨伤科影像诊断学是研究骨与关节创伤、感染、骨肿瘤等疾病的综合影像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中医骨伤专业的专业基础。其内容包括骨伤科X线、CT、MR各种影像检查技术对骨与关节各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骨与关节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骨与关节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培养学生运用影像检查方法分析骨与关节损伤机制、影像表现,以及对骨与关节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能力。 二、基本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第一章骨伤X线总论 4学时 目的要求 【了解】X线的发现过程,X线发现者伦琴的生平事迹与人生启发。 【了解】医学影像学的的发展简史及前程展望。

【熟悉】医学影像学的概念。X线的特性,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X线检查方法及应用。 【了解】骨关节系统的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掌握】骨关节的正常X线表现,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掌握】骨折及关节脱位概念。 【熟悉】骨折与关节脱位的分类及X线表现,骨折的愈合分期,骨折的并发症及后遗症 的X线表现。 教学内容 1. X线的发现过程,X线发现者伦琴的生平事迹与人生启发。 2.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历史及前程展望,医学影像学的概念。 3. X线的特性,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X线检查方法及应用。 4. 骨关节系统的X线检查方法及应用价值。 5. 骨与关节的正常X线表现。 6. 骨与关节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7. 骨折及关节脱位概念;骨折及关节脱位的分类及X线表现,骨折的愈合分期,骨折 的并发症及后遗症的X线表现。 教学方式 课堂讲座、幻灯、X线胶片、多媒体课件。 第二章上肢损伤 12学时 第一节肩关节损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