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电站远方监控信息采集说明

变电站远方监控信息采集说明

变电站远方监控信息采集说明
变电站远方监控信息采集说明

附件1:

变电站远方监控信息采集说明为更好地监视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及工况,保障电网和设备的安全运行,特制定《变电站远方监控信息采集规范(试行)》,旨在统一设备运行监视、控制信号的种类和信息量配臵标准,并以此规范变电站及电网监控中心计算机监控系统各信息量表述,更好地满足生产运行的需要。

本信号采集规范经过广泛调研并经各相关职能部门审核,对电网监控中心等远方监控系统需采集的信号进行了优化,对不必要的信号作了相应合并和删除,要求采集的信号都是必须和必要的,新建工程应按此执行,已运行变电站应结合生产改造逐步进行完善。在信息配臵过程中发生与该规范不一致的情况时,应经过设备主管部门同意方可变更。

一、变电站远方监控信号的类别

根据信号处理的危急程度及信号特点,将监视的开关量信号分为四类,在监控系统上实现分类显示。

1.事故信号(A类)

反应事故的信号、开关变位信号:

(1)保护动作信号

(2)开关事故跳闸

(3)重合闸动作

(4)单元事故信号

2.告警信号(B类)

反应有关设备失电、闭锁、异常、告警等信号,需要立即关注并进行处理。

(1)开关机构告警信号,包括弹簧未储能、分合闸闭锁、油泵打压频繁等

(2)SF6压力低告警、闭锁,包括开关压力低、GIS气室压力低等

(3)保护装臵异常信号

(4)控制回路断线信号

(5)模拟量越限信号

(6)其他异常告警信号

3.变位信号(C类)

反应刀闸、接地刀闸的变位信号,由于操作引起的开关变位等。

4.提示信号(D类)

一般的提醒告知信号,不需要进行处理。AVC或VQC自动调节时,电容器、电抗器开关的分合、主变分接头档位变化等都应列入D类信号,以减少监视工作量。

二、部分遥信的说明

(一)遥信量配臵的一般原则

1.具备取硬接点信号条件的应取硬接点信号,尤其对于保护动作、装臵异常、控制回路断线等信号应优先采集硬接点信号。

2.采集规范表中列出了各类装臵应采集的信号,具体配臵信号时应按照各套装臵分别配臵。

3.开关位臵宜采集常开、常闭两付接点,以便相互校验,确保可靠指示设备位臵状态。刀闸、接地刀闸原则上取一付接点即可。

4.保护装臵或开关本体的非全相保护动作信号应依据现场实际配臵情况设臵,配臵于断路器保护装臵内的应注明回路号及保护装臵名称。

5.微机保护运行监视信号:微机保护装臵基本的监视信号有两个,一是“装臵动作”,属装臵动作跳闸总信号;二是“装臵异常”,包括装臵自检告警和直流工作电源失电。为有效监视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对保护装臵信号作如下原则规定:

(1)装臵跳闸要有总信号;

(2)保护动作应取硬接点信号并同时上传动作报文;

(3)保护动作、异常告警、通讯状态信号按装臵配臵;

(4)35kV及以下系统保护装臵信号主要选取保护动作、PT断线、装臵异常、通讯中断信号。

6.事故告警信号

综自变电站采用事故总信号逻辑,各开关间隔保护动作信号分别发出,并接入相应测控模块进行采集,各装臵保护动作信号组合驱动全站事故总信号并能在当地后台和远方监控系统推事故画面。(开关偷跳时不启动事故告警,通过相关信号及开关变位闪烁提示)

7.遥测量越限作为遥信量在自动化系统中自动实现,具体遥测量限值由各专业管理部门提供。

(二)特殊遥信量说明

1.220kV开关控制回路断线信号应按两组控制直流分别监视。

2.液压弹簧机构信息量配臵原则上按照液压机构执行,并相应增加反映弹簧储能状态的接点。

3.液压机构打压频繁信号应由监控系统对油泵启动信号进行统计分析报出。

4.变电站安全保卫信号,包括围墙电网报警、周界报警、门卫报警等,站端信息发至主控室、门卫值班室,室外启动高音喇叭等当地音响信号;远方发至电网监控中心。

5.在线滤油装臵以及主变油在线监测装臵异常或动作信号应根据设备实际情况选取,对相关装臵已联网并接入相应专业班组的,远方监控系统可不再取此信号。

6.主变冷却系统装臵型号较多,应根据设备情况适当调整信号量,保证监视设备运行状态。

7.远方/就地把手控制切换仅当传动或运行人员操作时变位,该信号可不接入电网监控中心。

8.35kV(10kV)出线或主变低压侧测量电流从其中一相CT选取即可。

9.35kV(10kV)设备因生产厂家多、更新换代快,相关信号配臵可依据设计规范适当调整,以满足远方监视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异常的需要为原则。

10.本规范未包括防误闭锁系统异常、防汛用水位报警等信号。

11.本规范未包括SF6气体绝缘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以及数字化变电站等新设备的远方监控信息。

三、站端信号配臵说明

本信息配臵规范旨在规范电网监控中心等远方监控信息,变电站站端信号列表为了与电网监控中心信号对照并列出相关信号;站端信号未全部列出。

四、遥测量采集原则

1.10kV(6kV)及以上线路及旁路有功、无功、电流。

2.10kV(6kV)及以上分段、母联电流。

3.电容(电抗)器电流、无功。

4.220kV、110kV母线三相电压。

5.35kV、10kV母线线电压Uab,相电压Uan、Ubn、Ucn。

6.主变各侧有功、无功、三相电流、功率因数。

7.220kV、110kV线路抽取电压(设臵电压抽取装臵的)。

注:

1.电流遥测量:当地监控机取三相电流,远方监控系统可取单相电流。

2.各测量电压、电流优先取自CT、PT测量线圈。

变电站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doc

变电站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1 变电站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一、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以及电力系统保护及自控技术的发展,变电站的自动化运行水平不断提高,大大减少了人为操作事故,使变电站的无人值守逐步变成了可能,并已成为电业系统的发展趋势。目前已实现了将生产现场的设备运行数据、状态传送到远方的调度中心,同时调度中心也可对远程的现场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这就是常称的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调。作为无人值守的变电站如只具备四遥是不够的,因为调度中心无法了解现场情况致使一些安全防范如“防火、防盗”等无法实现,因此变电站仍需要有人昼夜守护。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及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号的数字化处理以及远距离传输的技术已相当成熟,将这一成熟的技术引入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四遥基础上增加第五遥-遥视,并且实现防盗、防火及出入口管理,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 为了加强对重变电站及无人值守变电站在安全生产、防盗保安、火警监控等方面的综合管理水平,实现创一流的目标,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正在考虑建设集中式远程图像监控系统。它可以对各变电站的现场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将变电站的各被监视点,如主控制室,高压室、设备情况、断电器、隔离刀闸、室外场地等现场图像通过通讯网实时地传输到集控站或地方调度中心;同时可以按照多种方式进行数字录象,保存在服务器上供事后调用。对重要变电站,局领导及调度人员可分别通过企业计算机网络,利用桌面微机,实时地对变电站进行视频监控或调用数字录象。 近年来,电力公司在全省范围内逐渐建设计算机信息广域网,变电站的远

程图象监控是构筑在计算机信息广域网的重要应用功能之一。 电力系统内各种生产设备类型复杂,数目巨大,地域分布广,人工维护困难。同时,为适应减员增效和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对生产现场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在可靠性、易用性及易维护性,尤其对远程监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电力系统的信息网络的建设质量和速度在各专网系统中是名列前茅的,这为基于网络视频监控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基于嵌入式视频服务器,主要应用于无人值守变电站,电业局/电厂综合监控系统、现场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及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以确保监控场所内设备的可靠运行及人员的安全。 二、网络拓扑图: 三、系统组成 系统设备 1、监控前端主要由前网络视音频服务器、摄象机(防护罩、摄象机、镜头、支架)、云台、解码器等主要设备组成。网络视音频服务器是整个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实现网络化、数字化处理工作,它完成模拟视频监视信号的数字采集、影像压缩、监控数据处理、报警信号的采集、网络的传输等功能。它可将前端的模拟信号同时处理成高清晰的实时数字图像发布到网络中,可实现多用户同时监控相同或者不同的现场图像,真正做到视频共享 2、后端监控有数台装有专用监控软件的电脑组成,软件功能参考第五节。 网络条件大部分变电站内都有自己的E1线路,监控图像可以使用E1线路来传输到集控中心。E1的带宽为2Mbps,因此可以同时最多可传输8路实时图像。

无人值守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无人值守变电站 综合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目录 (2) 一、前言 (4) 1.1概述 (4) 1.2需求分析 (4) 二、系统设计原则 (5) 三、系统解决方案 (9) 3.1系统总体结构图 (9) 3.2变电站监控系统详图 (10) 四、系统组成与实现 (10) 4.1现场监控单元 (11) 4.2信号汇总和传输部分 (11) 4.3区域监控中心(LSC) (11) 五、系统的主要构成 (13) 5.1温湿度监测子系统 (13) 5.2配电(市电)监测子系统 (14) 5.3UPS电池监测子系统 (16) 5.4空调监测子系统 (17) 5.5漏水监测子系统 (18) 5.6防盗报警子系统 (18) 5.7消防报警子系统 (19) 5.8音视频监控子系统 (19) 5.9短信报警子系统 (20) 5.10智能灯光控制子系统 (21) 5.11集中布撤防子系统 (21) 5.12电子地图子系统 (22) 5.13门禁管理子系统 (23) 5.14网络传输子系统 (24) 5.16流媒体转发子系统 (25) 5.17集中存储子系统 (25) 5.18图像控制调度子系统 (27) 六、系统的重要功能 (28) 七、系统特色 (31) 7.1系统具有先进性、开放性 (31)

7.2实施方便快捷 (31) 7.3模块化设计 (31) 7.4综合平台 (31) 7.5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32) 八、变电站站端配置 (32) 8.1视频监控设备配置 (32) 8.2动环检测设备配置 (33) 九、主要设备介绍 (33) 9.1无人值守工作站 (33) 9.2温湿度传感器 (35) 9.3三相交流电压传感器 (36) 9.4单相交流电流传感器 (37) 9.5停电检测器 (38) 9.6空调红外解码主机 (39) 9.7点式水浸传感器 (40) 9.8线式水浸传感器 (41) 9.9报警探测器 (43) 9.10全方位被动红外探测器 (44) 9.11主动红外探测器 (46) 9.12含键盘读卡器 (46) 9.13电锁 (47) 9.14红外半球摄像机 (48) 9.15彩色手动变焦红外一体机 (49) 9.16智能球型摄像机 (50) 9.17无人值守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 (56) 九、天津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59)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考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变电站监控系统中的四遥包括:遥测、遥信、遥控、遥调。 2.变电站监控系统与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远动通信规约包括问答式和循环式两 种。 3.变电站监控系统中的遥信有两种状态:闭合或断开,分别使用二进制的 1 和 0 表 示。 4.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由主站系统、子站(电厂升压站、变电站)系统和数据传输通 道组成。 5.调度控制中心向变电站下发命令,针对断路器或隔离刀闸进行分闸或合闸的操作时,主 站下发的命令分为遥控选择、遥控执行或遥控撤销。 6.遥调是调度端给厂站端发布调节命令,是给厂站端设备的自动调节器设置整定值,也称 为设定(或设点)命令。 7.变电站监控系统针对遥信数据的处理过程分为去颤和取反,当断路器位置取用其辅助触 点的常闭接点时,需要进行取反处理。 8.IEC60870-5-104规约是基于TCP/IP的电力远动通信规约,其中调度主站作为客户端, 子站(变电站)作为服务器端,子站端监听端口号为 2404 。 9.标准CDT(或称DL451-91)远动通信规约中最多可传输 256 个遥测数据,最多可传 输个 512 遥信数据。 10.调度主站系统反映某个变电站的遥测数据刷新慢,并且变化时遥测相对上一次变化的数 值比较大,系统采用的104通信规约。在变电站内的通信控制器(远动工作站)界面上观察该遥测数据刷新正常,因此分析原因是该遥测的门槛值设置过大。 (二)单项选择题 1.以下不是变电站和调度主站系统之间通信用规约是( D ) A:IEC60870-5-101 B:IEC60870-5-104 C:DL451-91 D:IEC60870-5-103 2.主站和厂站使用IEC-60870-5-101规约通信时,要求双方设置的串口校验方式为(C) A:不校验B:奇校验C:偶校验D:Mark校验 3.IEC101远动通信规约支持的通信介质为(A) A:串口B:CAN网C:以太网D:令牌环网 4.以下通信规约中是问答式规约的是( D) A:DL451-91规约 B:扩展DL451-91规约 C:IEC104规约 D:IEC101规约 5.调度主站接收到变电站上送的SOE事项的时标是由( A )产生。 A:测控装置 B:通信控制器 C:远动工作站 D:调度主站系统前置机 6.有载调压变压器的档位调节可以使用遥控来实现,升、降和急停最少可占用(B)路 遥控。 A:1 B:2 C:3 D:4

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一、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概述 随着电力部门工作模式的全面改造,各变电站/所均实现无人或少人值守,以提高生产效益,降低运营成本。在电力调度通讯中心建立监控中心,能够对各变电站/所的站场图像、关键设备监测图像、有关数据和环境参数等进行监控和监视,以便能够实时、直接地了解和掌握各个变电站/所的情况,并及时对发生的情况做出反应, 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这些都已经提到了电力部门的发展议事日程。目前,各局都已设立了运行管理值班室及调度部门,虽有对各专业的运行归口协调职能,但不能及时掌握运行状况和指挥处理运行障碍。现在对运行监视通常由各专业运行部门采用打电话来了解和判断处理故障。各种运行管理联系松散,依靠原始的人工方式已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需要。要跟上发展步伐,必须在健全和完善电力网络的同时建立电力综合监控系统。电力综合监控系统将变电站的视频数据和监控数据由变电站前端的设备采集编码,并将编码后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接收编码后的视频数据和监控数据,进行监控、存储、转发控制及管理。电力综合监控系统的实施为实现变电站/所的无人或少人值守,推动电力网的管理逐步向自动化、综合化、集中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电力系统需求分析 1. 总体需求 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图像监控、安防(防盗)系统、消防系统、保护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变电站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通过图像监控结合远程和本地人员操作经验的优势,避免误操作 通过图像监控、灯光联动、环境监控监视现场设备的运行状况,起到预警和保护的作用配合其他系统(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等)的工作 2. 用户主要需求规范 监控对象和场景 变电站厂区内环境实时监视 高压区域的安全监视,人或物体进入高压区域立即产生报警 主变压器外观及中性点接地刀状态 对变电站内的全部户外断路器、隔离开关和接地刀闸的合分状态给出特写画面 对变电站内各主要设备间的监视(包括大门、控制室、继保室、通信室、高压室、电容器室、电抗器室、低压交流室等) 对少人值守变电站办公区域的监视

XXX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

官林变等变电所视频监控维修项目 1系统概述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也不断进步。目前,很多变电站已逐步实现无人值守。对于变电站,除了常规的自动化系统之外,视频监控系统已逐步成为为无人值守变电站新增的而且是一个十分必要的自动化项目,是其他自动化手段不可替代的。各地供电公司的信息网络,在近两年内有了长足的发展,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变电站的视频监控成为电力系统探索这一新课题的出发点。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视频通讯技术的发展,建立一个统一信息平台的集中管理式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将在电力行业日常工作和生产管理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实践证明,基于统一信息平台视频监控技术已日臻成熟,产品在功能、性能和价格上已经进入到普及应用阶段。2设计原则 为了本监控系统的要求,达到对监控点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以及对安防信息的及时反应,在一定范围内联动警示,通知有关人员做出反应,采取措施,并对相关设备进行集中监控、集中维护和集中管理。本安防系统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标准化: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符合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系统软件、 硬件均采用标准化设计,提供开放的接口,可与不同供应商的设备及软件 系统互联互通。 2.先进性:所有设备均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技术的主处理芯片以及先进的压 缩技术,保证系统建成后整体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另外本系 统还采用三项关键技术:超低码流视频压缩技术、专有的信道动态适配技 术、针对无线信道设计的可靠传输纠错技术;增加了双通道自动平衡协 调传输功能。

3.可靠性: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和专用的硬件结构,性能稳定可靠, 保证系统整体的稳定,尤其适合在环境比较复杂、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环 境中运行。 4.经济性:系统开发运行平台均采用当今最为通用的各种操作系统和开发 工具,充分利用了我们在其他监控领域中成功应用的中间件和模块,大大 减少在系统平台方面的投入,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5.扩展性:系统软、硬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用户系统升级时,只需要增 加前端的服务器。整个系统具有进一步扩展功能的能力,可以很好的适 应现代智能管控的需求。保证用户在系统上进行有效的开发和使用,并为 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6.实用性:系统支持用户的网络监控需求,可多用户多画面实时监控、远程 控制、集中录像、可连接多种报警设备、报警可定时布防撤防等功能, 完全满足用户的监控要求。 3设计依据 1.国际综合布线标准ISO/IEC11801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防范行业标准》GA/T74-9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0-94 5.《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8.《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9.IEC364-4-41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标准

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摄像机布点优化方案

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摄像机 布点优化方案 南方电网公司系统运行部 2014年12月

一、前言 目前,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的应用已经较为普遍,基本满足了设备监视、应急指挥及演练、现场工作行为改进、安保与防盗等业务需求。但运行中发现,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还存在摄像机布点不合理、部分位置摄像机布置过多等问题。 为进一步提升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的应用水平,公司系统部联合办公厅、设备部、安监部等部门对应用现状进行了调研,梳理了基本业务需求,形成优化布点方案。二、配置原则 摄像机的优化配置应综合考虑各业务部门对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的基本需求,结合变电站视频技术发展现状,并兼顾摄像机等设备运维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具体原则如下: 1、满足设备外观监视、巡视及应急指挥的基本需求。支持全天候监视及恶劣天气情况下巡视站内主变压器、各电压等级配电装置、线路并联电抗等主要设备,以及全景监视变电站内主控室、继电器室、通信室、高压室、电容/电抗器室、蓄电池、站用电、曲折变、低压室等设备小室,应能辩识出设备是否悬挂异物、是否严重破损等外观状态。对于精细化巡维、远程操作辅助监视等高级需求暂不考虑。

2、满足安保与防盗的需求。变电站出入口的监视应能够清晰辩识人员的体貌特征、进出机动车的外观和号牌,较大区域范围的监视应能辨别监控范围内人员活动情况。 3、满足应急演练及异常事件分析需求。可有效录像,全天候图像记录应保留至少1个月,回放帧速不低于25帧/秒。 4、兼顾摄像机等设备维护检修的安全和便利性。 三、布点方案 结合上述配置原则,对变电站变压器、电抗、配电装置、控制室、继保室等位置的摄像机布点进行优化,具体方案见表1。 四、典型示例 以南方电网标准设计V1.0中CSG-500B-P2典型变电站为例,站内全区及室内优化布点示意图分别见图1和图2。

(完整版)一变电站监控概述

第一章变电站监控技术概述 第一节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概述 一、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综合利用计算机、远动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监视、控制和协调电力系统地运行状态,及时处理影响整个系统正常运行地事故和异常现象,实现电力系统调度管理自动化.b5E2RGbCAP 1.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原理框图 厂 2.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组成 <1>信息收集和执行子系统.在各发电厂、变电所收集各种信息<遥测信息、遥信信息、事件信息等),向调度控制中心发送.在厂站(所>端,设有微型计算机为核心地远方终端(Remote Terminal Unit, RTU>或综合自动化系统,所传送地信息已经过预处理.同时,这个子系统接受上级控制中心发来地操作、调节或控制命令,例如开关操作,起停机组,调节功率等等命令.在接到命令后,或者直接作用于控制机构,或者按一定地规律将命令转发给各被控设备.p1EanqFDPw

<2>信息传输子系统.厂站端将收集到地信息通过传输媒介送到调度控制中心;调度中心地命令也通过传输媒介发送到厂站端.传输媒介有电力载波、微波、光纤、同轴电缆、公共话路等.DXDiTa9E3d <3>信息处理子系统.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核心,对收集到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为监视和分析计算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提供正确地数据.分析计算地结果为运行人员提供控制决策地依据,或者直接实现自动控制.这种分析计算主要有:RTCrpUDGiT ①为调节系统频率和电压地电能质量计算; ②经济调度计算; ③安全监视和安全分析计算. 计算机还可用于完成日发电计划编制、检修计划编制、统计计算等工作. <4>人机联系子系统.用以向运行人员显示和输出信息,同时也接受运行人员地控制和操作命令.通过这一子系统,使运行人员与电力系统及其控制系统构成一个整体.人机联系设备包括图形显示器及其控制台和键盘、模拟盘、制表或图形打印机、记录器(仪>、调度模拟屏等.5PCzVD7HxA 二、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地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 1.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 SCADA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安全生产效应探讨

编号:AQ-Lw-03966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安全 生产效应探讨 Discussion on safety production effect of substation computer monitoring system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安全生产 效应探讨 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安全事故的发生, 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摘要:500kV变电站大多装备各种计算机监控系统.但目前这些系统大多不尽完善,应用效果不甚理想。对安全生产的负面效应时有显现。本文就上述系统在需求把握、功能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变电站安全生产可能产生的效应作简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改进的措施与设想,以求对系统的改进和完善有所帮助。 关键词:变电站;监控系统;安全生产 0引言 500kV变电站大多具有设备先进、结线复杂、信息量庞大、在电网中的地位重要等特点。在这些变电站里,传统的,以人的感官功能为主的监控手段和手工作业的信息处理的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安全生产需求。为此,国内自八十年代开始便在50'0kV

变电站装备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以图提高运行作业的自动化程度和运行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变电站的安全生产水平、近年来,这些系统在硬件配置上不断升级,结构拓扑日益先进,可靠性和处理能力大幅提高,建设费用动辄数百上千万元。但系统的应用效果、效费比,特别是对变电站安全生产所产生的效应.并未得到同步的提高和相应的体现,甚至出现盲目追求高性能、高配置、高投入而忽视应用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倾向。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安全生产效应进行审视、探讨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使其真正成为提高变电站运行及安全生产水平的实用装备和技术手段。 1系统的适用性存在偏差 目前500kV变电站装备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其核心部分实际上是一个调度SCADA软件,是基于对电网运行理论和根据电网调度部门应用需求设计的,它通常是面向电网调度员,而对变电站现场的实际需求和特点考虑甚少。这种"代用"的性质为变电站监控系统留下了许多难以解决的先天不足。

kV变电站环境及视频监控系统

精选资料 110kV变电站环境及视频监控系统 技术协议 工程项目:大唐恭城西岭风电场升压站工程 买方:大唐恭城新能源有限公司 设计方:广西赛富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卖方: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02月

目次 1、总则 (1) 2、应遵循的主要标准 (2) 《南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不间断电源配置规范》 (2) 3、使用条件 (2) 4、技术要求 (3) 5、功能要求 (6) 6、试验 (16) 7、包装、运输和贮存 (17) 8、双方工作安排 (18) 9. 订货范围 (2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站端设备配置原则 (22)

1、总则 1.1 本技术协议适用于110kV变电站新建或整体改造视频及环境监控站端系统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卖方必须具有3年以上110kV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站端系统的设计、制造经验, 并有质检部门的认可文件、ISO-9001质量认证书或相当的认证文件、国家电力部门鉴定证书和生产许可证, 提供的设备必须提供在电力系统商业运行的良好记录。 1.3 本技术协议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 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 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卖方应提供符合本技术协议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4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协议的条文提出异议, 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符合本技术协议的要求。如有异议, 不管是多么微小, 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技术协议的意见和同技术协议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5 本技术协议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 按较高标准执行。 1.6 本技术协议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7 卖方技术文件中应如实反映应标产品与本技术协议的技术差异。如果卖方没有提出技术差异,而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买方发现卖方提供的产品与其应标技术文件的条文存在差异,买方有权利要求退货,并将对下一年度的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8 卖方应在应标技术部分按本技术协议的要求如实详细的填写应标设备的标准配置表,并在应标商务部分按此标准配置进行报价,如发现二者有矛盾之处,将对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9 卖方应充分理解本技术协议并按本技术协议的具体条款、格式要求填写的技术文件,如发现应标的技术文件条款、格式不符合本技术协议的要求,则认为应标不严肃,在评标时将有不同程度的扣分。 1.10 本技术协议未尽事宜, 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110kV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单位(章)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批准: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审核: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编写: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 目录

一、工程概况和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工程性质及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工程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施工目标工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施工组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施工办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工程管理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工程施工图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工程施工与土建在时间进度上的配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4 工程协调与交叉作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技术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安全防范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质量标准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质量检查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 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9-试论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维护

试论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维护 [摘要]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日趋成熟,变电站中的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不仅能够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还能提高变电站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监控系统的任务和意义,并对变电站使用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维护的内容和维护须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变电站;计算机控制系统;问题;维护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变电站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来实现其综合自动化水平越来越广泛。计算机监控系统具有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查询;设备状态监视,故障报警;人机对话,机组和线路操作及保护;自动变电控制和自动电压控制;按顺序记录事件和事故追忆等各种功能。随着新设备、新技术不断产生及对变电站自动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加强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维修。 1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任务和意义 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为新的保护技术和控制技术的采用提供了技术支持,能够很好的解决变电站存在的监视和控制问题,促进各个专业人员在技术和管理上协调配合,为了国家电网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也提高了变电站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水平。 通过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可以对变电站大多数设备实时状态(包括电流、电压、频率。有功等电参量)进行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储存,形成实时帮面图,一旦发生异常情况时能启动报警系统和应急系统。维护人员可以通过监控系统中的人机联系功能对变电站监控设备实行动态监测,还可以查阅历史记录来了解变电站设备运行的各种参数和实际运行情况。变电站设备发生故障后,监控系统能对故障进行自动监测和安全保护,同时显示和记录发生的事故,还可以对变电站部分设备发生的事故、故障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机监控系统能够大大提高变电站事故和故障的预防及处理能力。另外,借助于计算机监控系统,对变电站运用实行自动监视、管理、协调及控制,大大减轻了变电站运用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幅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 由于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水平有限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如自动监视和自动分析的能力还存在不足,因此,不可能对变电站设备的状态和故障进行准确无误的监控。为了能更加有效地预防故障和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功能,维护人员应充分利用其数据采集和数据储存功能,根据已有的数据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异常分析、趋势分时以及性能评估等。将计算机监控系统和人工分析诊断很好地结合起来,更全面更及时的监控、评估变电站设备的健康状况,

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技术经验方法

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系统技术经验方法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变电站视频及环境监控 系 统 技 术 方 案 2012年11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以及电力系统保护及自控技术的发展,变电站的自动化运行水平不断提高,大大减少了人为操作事故,使变电站的无人值守逐步变成了可能,并已成为电业系统的发展趋势。目前已实现了将生产现场的设备运行数据、状态传送到远方的调度中心,同时调度中心也可对远程的现场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这就是常称的“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调”。作为无人值守的变电站如只具备四遥是不够的,因为调度中心无法了解现场情况致使一些安全防范如“防火、防盗”等无法实现,因此变电站仍需要有人昼夜守护。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及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号的数字化处理以及远距离传输的技术已相当成熟,将这一成熟的技术引入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四遥基础上增加第五遥-遥视,并且实现防盗、防火及出入口管理,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 随着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模式的推广,变电站遥视警戒系统正适应了电力部门的这一需要,在调度中心、集控中心等相关部门通过现有的电力通信网对所属变电站实现远程实时图像监控、远程故障和意外情况告警接收处理。对前端视频数据和监控数据采集编码,并将编码后的数据通过TCP/IP网络传输到网络可以到达的客户端。网络客户端接收编码后的音视频数据和监控数据,并进行监控、存储、管理。变电站遥视警戒系统为实现变电站/所的无人或少人值守,从而为推动电力网的管理逐步向自动化、综合化、集中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应用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应用

5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应用 5.1 系统功能的实现 5.1.1 主控级监控系统的功能 ①数据采集和处理 1) 从每个 L C U收集到的电站一级设施的最近信息,信息包括开机量、模拟量、用电量、数信息量、系统量以及先关数据统计 ( S O E )等等。L C U系统把收集到的实地信息开展信息资料库更新、维护。按照所有L C U收集到的数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一一加入到报警数据库中。 2) 综合处理 计算机监控系统按照初始设置的频率、按时或者根据事件发生形式对最新获得以及录入后的信息开展综合系统的后期处理。其中,后期处理主要有:关系处理,逻辑处理、运算以及相应的函数计算。 3)检测点信息以及工作情况的设定 对于一些检测系统目前不能有效收集到的信息,或者在一些时期内,因为变送器或者接入点出现问题相应测点必须停止工作等情况发生时,操作体系要求工作值班人员或者体系检测人员需要对这些检测点开展人工操作,同时在处理的时候,将它们和正常收集到的数据一眼个看待。但是系统也能够分开它们并做出不同的记号。 ②安全监视及事件报警 1) 全厂运行实时监视 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操作系统的液晶触摸显示屏,对全厂所有的主要设施以及各种辅助设施、通用设施以及电器设施的工作情况与工作指数开展实时检测。 2) 参数越限报警及记录 监控体系对一些工作参和各种运算结果开展监督管理,一些指标例如气压等还必须开展及时检测记录,也就是开展气压变化及时检测。以上处理主要有:测值超标预警、及时超标报警、自动检测以及统计等。 3) 事故顺序记录 当电站出现突发事件的时候,检测系统会马上工作,通常按照毫秒级的分辨率反映,并且按照事故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自动显示报警语句;启动语音报警;自动推出相关画面等。 统计并且记录突发事故,可以表示、打印以及录入信息资料库。每一数据信息都有点名称、内容以及和时间。 4) 故障及状态显示记录

变电站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变电站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一、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以及电力系统保护及自控技术的发展,变电站的自动化运行水平不断提高,大大减少了人为操作事故,使变电站的无人值守逐步变成了可能,并已成为电业系统的发展趋势。目前已实现了将生产现场的设备运行数据、状态传送到远方的调度中心,同时调度中心也可对远程的现场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这就是常称的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调。作为无人值守的变电站如只具备四遥是不够的,因为调度中心无法了解现场情况致使一些安全防范如“防火、防盗”等无法实现,因此变电站仍需要有人昼夜守护。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及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号的数字化处理以及远距离传输的技术已相当成熟,将这一成熟的技术引入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四遥基础上增加第五遥-遥视,并且实现防盗、防火及出入口管理,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 为了加强对重变电站及无人值守变电站在安全生产、防盗保安、火警监控等方面的综合管理水平,实现创一流的目标,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正在考虑建设集中式远程图像监控系统。它可以对各变电站的现场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将变电站的各被监视点,如主控制室,高压室、设备情况、断电器、隔离刀闸、室外场地等现场图像通过通讯网实时地传输到调度中心;同时可以按照多种方式进行数字录象,保存在服务器上供事后调用。对重要变电站,局领导及调度人员可分别通过企业计算机网络,利用桌面微机,实时地对变电站进行视频监控或调用数字录象。 近年来,电力公司在全省范围内逐渐建设计算机信息广域网,变电站的远程图象监控是构筑在计算机信息广域网的重要应用功能之一。 电力系统内各种生产设备类型复杂,数目巨大,地域分布广,人工维护困难。同时,为适应减员增效和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对生产现场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在可靠性、易用性及易维护性,尤其对远程监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电.力系统的信息网络的建设质量和速度在各专网系统中是名列前茅的,这为基于网络视频监控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基于嵌入式视频服器,主要应用于无人值守变电站,电业局/电厂综合监控系统、现场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及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以确保监控场所内设备的可靠运行及人员的安全。 二、网络拓扑图: 三、系统组成 系统设备 1、监控前端主要由网络视频服务器、摄象机(防护罩、摄象机、镜头、支架)、云台、解码器等主要设备组成。网络视频服务器是整个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实现网络化、数字化处理工作,它完成模拟视频监视信号的数字采集、影像压缩、它可将前端的模拟信号同网络的传输等功能。报警信号的采集、监控数据处理、.时处理成高清晰的实时数字图像发布到网络中,可实现多用户同时监控相同或者不同的现场图像,真正做到视频共享。

南方电网110kV及以下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规范(发布版)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CSG 110025 -2012 南方电网110kV及以下变电站 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the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of 110kV Substations in China Southern Grid

前言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和电力市场运行的基础设施,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是电力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数据来源和远方控制的必备手段。 为完善调度自动化专业标准体系,规范和指导南方电网110kV及以下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建设,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相关标准为基础,参照其它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规定,并考虑南方电网110kV及以下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无人值班站的发展要求而制定,是南方电网新建、扩建、改建110kV及以下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技术性指导文件。 本规范附录A~F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系统运行部(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归口管理和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陶文伟、周群、胡荣、杜龙、张喜铭、赵小燕、周鹏、刘杰、李赟、黄曙、陈晓兵、李劲、赵向辉、李文军、游复生、禤文健。 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目录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2) 4总则 (5) 4.1总体要求 (5) 5系统构成 (6) 5.1系统结构 (6) 5.2分层结构 (6) 5.3系统网络结构 (6) 6硬件要求 (7) 6.1总则 (7) 6.2站控层设备 (7) 6.3间隔层设备 (9) 6.4过程层设备 (12) 6.5网络设备 (14) 6.6在线式五防锁具 (15) 6.7屏柜 (15) 7软件要求 (16) 7.1软件总体要求 (16) 7.2软件结构 (17) 7.2.3网络通信软件 (19) 7.2.4应用软件 (19) 8 站控层功能要求 (19) 8.1数据采集和处理 (19) 8.2监视 (20) 8.3控制与操作 (21) 8.4五防功能 (22) 8.5电压无功自动调节 (24) 8.6报警处理 (25) 8.7事件顺序记录及事故追忆 (25) 8.8统计计算 (26) 8.9 同步对时功能 (26) 8.10制表打印 (27) 8.11人机界面 (27) 8.12远动功能 (27)

变电站电力监控系统解决方案_百度文库概要

分布式变电站电力监控系统 概述: 变电站电力监控系统能提供必要的实时运行信息, 尤其是开关和保护行为的信息 (事故报警信息,使值班人员和系统调度人员把握安全控制、事故处理的主动性,同时可以提高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减少变电、配电损失,提高供电质量。 一. 系统的具体监控对象 : 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的主要监控对象有以下几个方面:模拟量采集有高压室和主控室内的温度、湿度和门禁。变压器 0.4kV 侧电流,0.4kV 母线电压、分段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0.4kV 各支路出线电流, 变压器温度。备用柴油机发电机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油压、油温、水温,蓄电池电压等.开关量有灯光开关、断路器开关、高压进出线开关、主变分接头开关、主变低压总开关、分段开关、0.4kV 各支路出线开关,柴油发电机回路开关等。 二.解决方案: 2.1 硬件实现 2.1.1前端工控机 本方案选用工控机, 前端工控机可以处理各个模块上传的数据, 运行自动控制和方便维护数据库中 I/O点的数据,实现各种(遥测、遥信、遥控数据的上传下达。 前端工控机除具有数据采集、数据集中和多种通讯规约等功能外, 还有独特的配网自动化高级功能软件。完全满足配网自动化所需的馈线故障定位、故障隔离等要求。

前端工控机采用工控标准设计, 可靠性高, 抗干扰性强, 性能远远超过由工作站或其他台式计算机、工作站构成的系统,保证了整个系统的正常、稳定、长期可靠运行。支持多通讯口,每个通讯口都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的规约。 2. 1.2变电站各室内的温度,湿度和门禁 变电站撤人后,万一变电站发生火警,往往因为不能及时发现而延误了事故的处理, 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此外,当变电站有盗贼闯入时,也会缺乏有效的防御手段。为此,可在高压室和主控室等地点装设一批温, 湿度传感器, 并在高压室和主控室门口安装主动红外 入侵探测器。当探头感测到高温或有人闯入时, 就会向后台发出告警信息, 同时连动切换摄像机画面,并记录下当时现场的情况。 用 DAM3058F 采集温湿度传感器信号。可采集 8路传感器信号。 用 DAM3011采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传来的电压信号,可采集 8路报警器信号。 2. 1. 3 变压器 变压器 0.4kV 侧电流,0.4kV 母线电压、分段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0.4kV 各支路出线电流, 监控变压器的运行情况, 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做出及时反应。选用的变压器自身应带控制保护装置, 具有完善的温度检测和风机控制功能, 利用变压器本身提供的铂电阻, 获得变压器线圈温度,若检测的温度超过设定门限时,风机仍未启动,则强制启动风机。其控制器中数据通过 RS485接口,也可传送至监控中心,执行对变压器状态的监控。 用 DAM3501采集变压器侧电流,母线电压,分段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用 DAM3043采集线圈温度,用 DAM3018D 启动和关闭风机。 2. 1. 4 电动机和备用柴油机发电机组保护:

110kV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专用技术规范

1 标准技术参数 投标人应认真逐项填写标准技术参数表(见表1)中投标人保证值,不能空格,也不能以“响应”两字代替,不允许改动招标人要求值。如有差异,请填写表8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 表1 110Kv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标准技术参数表 序 号 参数名称单位标准参数值投标人保证值 1 *电流量、电压量测量误差%≤0.5(投标人填写) 2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测量误差%≤1.0(投标人填写) 3 *电网频率测量误差Hz ≤0.02(投标人填写) 4 模拟量越死区传送整定最小值≥0.1%(额定值),并逐点可调(投标人填写) 5 *事件顺序记 录分辨率 (SOE) 站控层ms ≤2(投标人填写) 间隔层测控单 元 ms≤1(投标人填写) 6 模拟量越死区传送时间(至站控 层) s ≤2(投标人填写) 7 *状态量变位传送时间(至站控 层) s ≤1(投标人填写) 8 *模拟信息响应时间(从I/O输 入端至远动通信装置出口) s ≤3 (投标人填写) 9 *状态量变化响应时间(从I/O 输入端至远动通信装置出口) s ≤2(投标人填写) 10 控制执行命令从生成到输出的 时间 s ≤1(投标人填写) 11 *双机系统可用率%≥99.9(投标人填写) 12 *控制操作正确率%100(投标人填写) 13 站控层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 (MTBF) h ≥20000(投标人填写) 14 *间隔级测控单元平均无故障间 隔时间 h ≥30000 (投标人填写) 15 各工作站的 CPU平均负荷 率 正常时(任意 30min内) %≤30(投标人填写)电力系统故障 (10S内) %≤50(投标人填写) 16 网络负荷率正常时(任意 30min内) %≤20(投标人填写)电力系统故障 (10S内) %≤40(投标人填写) 17 *模数转换分辨率bit ≥14(投标人填写) 18 *双机自动切换至功能恢复时间s ≤30(投标人填写) 19 *实时数据库 容量 模拟量点≥2000 (投标人填写) 状态量点≥5000 (投标人填写) 遥控点≥500 (投标人填写) 计算量点≥2000 (投标人填写)

变电站遥视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变电站遥视监控系统 解决方案

目录 一、系统总体方案。3 1.1 变电站前端子系统4 1.1.1 集中型网络视频服务器5 1.1.2 外围摄像机监控设备单元5 1.1.3 报警管理单元5 1.1.4 其它辅助设备单元6 1.2 集控站监控子系统6 1.2.1 系统服务器6 1.2.2 流媒体转发服务器7 1.2.3 值班员工作站7 1.2.4 其它设备8 二、产品技术参数10 2.1 前端摄像机10 2.2 光端机13 2.3 矩阵(可选产品)15 2.4 视频、流媒体、管理服务器16 2.5 SVR网络存储录像机 DH-SVR3016H 17 2.6 集中型网络视频服务器19 三、设备清单20

随着视频压缩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技术在电力系统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监控系统正是其主要的应用领域。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分两类,即模拟监控系统和数字监控系统,而且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正全面取代模拟监控系统。远程图像监控系统目的是为了解决变电所自动化“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等四遥”以外新的“遥视”问题,不仅为自动化变电所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而且对无人值班变电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运行提供了监视手段。 一、系统总体方案 变电所图像监控系统共分两个子系统:变电站前端子系统和集控站监控子系统。 变电站前端子系统主要包括: ? 视频采集设备(光纤一体化高速智能球机、带云台枪型摄像机) ? 集中型网络视频服务器 ? 网络存储设备 ? 数据传感设备(温湿度传感器,门禁系统) ? 防盗报警系统(电子围栏、红外探测器、烟感探测器) ? 现场灯光控制 ? 监控控制箱及防雷装置 ? 线缆 集控站监控子系统主要包括: ? 管理服务器 ? 流媒体服务器软件 ? 视频显示终端 ? 视频浏览终端软件 系统结构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