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单丛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17.35 KB
- 文档页数:3
2021年3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同时,也将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档升级。
活化利用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
对于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成为当前的热点研究。
农业文化遗产是产生于历史时期并延续至今仍然发挥重要作用的农业生产系统,农业景观、知识与技术、生物多样性、农耕文化及遗产地居民构成了完整的农业文化遗产系统。
2002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 )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 )项目。
2012年,我国率先开展国家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NationalImportantAgriculturalHeritageSystems ,NIAHS )的发掘和保护工作。
2016年,“农业文化遗产普查”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我国由此开启了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热潮。
发掘和保护好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农村环境改善、乡村旅游发展、农业科技开发等方面都有示范性和带动性作用。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2006年以来,我国核心期刊开始报道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但方等学者运用CiteSpace 软件梳理了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提出了探索、应用和扩展三个阶段,为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了参考[1]。
邓淑红等学者从生态经济学视角探讨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生态特征,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包括复合型、系统性、多功能性和多重价值[2]。
刘某承等学者认为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蕴含乡村振兴所需的生物资源、技术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指出了农业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运行机制与实施路径[3]。
潮州市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潮州市位于广东省东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茶叶产区之一。
近年来,潮州市茶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下面将就潮州市茶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潮州市茶叶种植面积持续扩大。
近年来,潮州市政府大力扶持茶叶产业,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引导农民种植茶叶。
目前,潮州市茶叶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XX万亩,茶叶种植户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其次,茶叶加工技术不断提升。
潮州市茶叶加工技术水平较高,拥有一批技术
精湛的茶叶加工大师。
同时,潮州市政府也加大了对茶叶加工技术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农民的加工技能。
目前,潮州市茶叶加工出品的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深受市场和消费者的好评。
再次,茶叶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潮州市积极推进茶叶品牌建设,通过打造地方
特色品牌、推广市场营销等手段,提升了潮州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目前,潮州市茶叶已经成为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畅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国际市场。
最后,茶叶产业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潮州市茶叶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
济的腾飞。
茶叶产业链条较长,不仅带动了茶叶种植、加工等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茶旅融合、茶文化传承等,为当地农民增加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总的来说,潮州市茶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茶叶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茶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潮州市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潮州单丛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探讨一、茶叶产业概况潮州茶产业已形成规模,茶树良种率90.2%,至2011年全市茶园面积13.5万亩,产量1.2825吨。
建成3个万亩茶叶生产基地,两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形成两个茶叶专业镇、100余个茶叶专业村,3家茶叶生产企业被列为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有5家企业11个茶叶产品获广东省和全国名牌产品认证和著名商标。
有6家企业生产有机品牌产品。
已制订《乌龙茶凤凰单丛茶》、《地理标志产品凤凰单丛茶》标准。
2009年有部分茶企、茶农开始研制红茶,红茶的加工技术初步趋于成熟。
全市茶产业不断走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有机茶生产、品牌营销、产业化经营。
二、单丛茶产业优势1、产地优势。
潮州地处韩江中下游,是广东东大门,濒临南海,气候温和,平均气温21.4℃,日照时数2117.4h,雨水充沛,年降雨量1685.8mm,土地肥沃,山地资源丰富,是发展茶叶的最适宜区域。
是广东省茶叶生产历史产地,是广东省乌龙茶发祥地和最重要的产区,盛产名优茶,最具发展名茶生产的历史优势和地域优势。
单丛茶是潮州市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是全国名茶之一,也是山区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列为国家茶叶出口商品基地。
1995年潮州市茶叶主产区凤凰镇被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称号,1996年饶平县被授予“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称号。
2、良种资源优势:经过茶叶科技工作者多年调查、筛选、利用、保护,现已筛选出较具价值的高香型单丛茶品种、品系80多个,拥有国家级茶树良种2个,省级良种5个。
这些品种、品系含丰富的芳香物质,能生产出特殊自然花香或蜜韵。
独具特色的品种资源,是潮州单丛茶优化品种结构,打造品牌的优势和基础。
3、品质优势:单丛茶具有品质特征:一是具有特别的“花香丛韵”即为凤凰单丛;二是特殊的滋味,“兰香蜜韵”即为岭头单丛。
凤凰单丛高山茶香气清高、细腻、持久,久泡不褪,香型明显,“丛韵”显露;中山茶香浓清爽,“喉韵”平和;低山、平地茶香气飘逸,有“杯面香”。
潮州凤凰镇单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
翁少鑫;柯琪娜
【期刊名称】《福建茶叶》
【年(卷),期】2024(46)5
【摘要】单丛茶产业是凤凰镇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也是潮州市的农业龙头产业。
近年来,潮州市凤凰镇在探索现代茶产业发展上确立“茶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取得一定新成效。
但总体而言,凤凰镇单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茶产业组织化低、茶叶生产规模达极限、茶文旅融合深度不足等问题。
本文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构建高质量茶产业联合体、优化供给侧结构,推进茶叶保健和文化消费转向、扎根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推进茶文旅深度融合,助力凤凰镇单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总页数】3页(P3-5)
【作者】翁少鑫;柯琪娜
【作者单位】中共潮州市委党校;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人民政府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
【相关文献】
1.加强监督积极引导促进茶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广东潮州单丛红茶为例
2.潮州凤凰单丛茶标准化生产发展状况
3.“零翻译”视阙下的潮州凤凰单丛茶名称
英译策略研究——以“鸭屎香”为例4.潮州地区凤凰单丛茶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5.特色农业背景下潮州凤凰单丛茶产业发展路径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凤凰单丛茶产业化发展浅析陈伟忠;陈若荣;陈思藩;蔡创钿;谢泽楷;陈映发【摘要】本文就潮州凤凰单丛茶产业的现状,认为潮州凤凰单丛茶产业存在二个主要问题:1.资源开发无序,管理粗放,技术含量低,缺乏应用示范;2.茶叶加工标准化、机械化水平低,质量安全意识不强,存在品质不稳定及食品安全隐患.探讨提出了潮州凤凰单丛茶产业化发展的四个思路:1.以凤凰单丛茶资源保护、良种繁育种植及机械化加工技术为主线,创新资源整合模式;2.加快高效连续式机械化加工生产线的推广应用;3.加强凤凰单丛茶品种资源园、苗圃园、母本园等优质茶苗资源保护园的建设,实施低山育苗、高山移栽的高产优质育苗技术;4.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系统的资源、环境、生态等规律和机理的应用理论研究.【期刊名称】《广东茶业》【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3页(P2-4)【关键词】凤凰单丛茶;历史;资源;产业;存在问题;发展思路【作者】陈伟忠;陈若荣;陈思藩;蔡创钿;谢泽楷;陈映发【作者单位】广东宏伟集团有限公司,潮州515632;广东宏伟集团有限公司,潮州515632;广东宏伟集团有限公司,潮州515632;肇庆帅美投资有限公司,肇庆526000;饶平大岽山茶业有限公司,潮州515700;潮州市植保植检管理站,潮州521000【正文语种】中文凤凰单丛茶已有700多年的生产历史,其独有的资源,考究的农艺,精细的加工,香韵俱佳的品质,充满温情的茶文化,处处体现了丰富的潮汕文化内涵,也是农业部已认定的全国6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茶文化系统之一。
凤凰单丛茶是我国茶树品种中自然花香最清高、花香类型最多样、滋味醇厚甘爽、韵味特殊的高香型名茶品种资源,其原产地是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1995年)、我国三大乌龙茶产区之一的广东省粤东凤凰山系。
以广东省潮州市为核心的单丛茶产业已形成规模,2011年仅潮州市范围内茶园面积就达到13.8万亩,茶叶产量2万吨,茶叶第一产业产值20亿元。
乡村振兴背景下饶平县单丛茶的营销策略研究一、引言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为目前最重要的农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振兴乡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
在这一背景下,饶平县作为广东省茶叶的主要产区之一,单丛茶因其独特的品质和产地优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以乡村振兴为背景,研究饶平县单丛茶的营销策略,以期为促进该地区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饶平县单丛茶的概况饶平县地处粤东南,气候温暖,土壤肥沃,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茶叶产区。
单丛茶是该地区的一大特色茶叶,产地分布广泛,品质上乘。
其树种以“桂白”、“大白”为主,所制茶叶香气高扬、滋味鲜醇,受到了广大茶客的喜爱。
尽管饶平县单丛茶有着独特的品质优势和地域优势,但是由于市场认知度不够、品牌建设不够、营销网络不够健全等问题,使得其市场竞争力并不强。
为了更好地发展单丛茶产业,提升其市场竞争力,需要制定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营销策略。
1. 品质优势: 单丛茶所使用的树种以当地的“桂白”、“大白”为主,这种茶树所产的茶叶,香气高扬,滋味鲜醇,口感醇厚,回甘悠长。
在市场上有着很好的口碑。
2. 地域优势: 饶平县地处粤东南,气候温暖,土壤肥沃,适宜茶树生长,这为单丛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3. 文化优势: 饶平县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茶叶制作工艺源远流长,这为单丛茶的市场推广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四、营销策略1. 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提升单丛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通过品牌建设,可以提高消费者对单丛茶的信任度,从而增加销售量。
品牌建设需要从包装设计、口碑营造、推广活动等方面入手,使得单丛茶能够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2. 建立销售渠道要加强对单丛茶的销售渠道建设,增加产品的曝光率,提升单丛茶的市场份额。
通过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实体店、茶楼等多种销售渠道,将单丛茶推向各个消费群体。
3. 优化产品定位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单丛茶可以将生态特色与健康理念融入产品,将产品定位为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健康茶饮,在产品定位上做出准确的判断,能更好地满足当代消费者的需求。
潮州单丛茶呈现出形美、香郁、味甘、色翠等特征,具有着多样化单丛茶的树种质资源,且不同品种加工制作而成的茶叶也呈现香气、滋味独特和差异大的特点。
潮州市是单丛茶的原产地,是我国四大乌龙茶产区之一,潮州单丛茶生产面积152.93km 2,茶叶总产量约2.24万t ,初制茶产值超过52亿元,占全市种植业产值50.2%,占据半壁江山地位。
当下,它正和潮州工夫茶具及茶道传播到国内外,在茶叶消费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茶叶销售量价逐年增长,成为潮州市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为保证茶叶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高潮州市茶叶产品的长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栽培技术成为守住食品安全第一道关口,也自然成为发展潮州单丛茶产业最重要的基础性措施。
一、潮州单丛茶种植现状在潮州地区普遍种植单丛茶,但近年来存在一些商家以及农户的追本逐利行为,对部分的茶园管理较为密植,也导致诸多问题的出现。
一些农户存在滥用除草剂的情况,对土壤植被产生大量的破坏,使土壤出现严重裸露,而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也降低;同时,一些农户对化肥和植物生长的调节剂等不规范选用,对土壤环境产生破坏,影响成茶的品质;另外,过度采摘的现象普遍存在,对老茶树往往重采、轻养,出现茶天牛、白蚁等危害,一些低山茶园每年会超过4次~5次采摘,茶树没有足够时间保证生长的缓冲,使茶叶的抗病和抗虫能力比较弱。
二、潮州单丛茶生态栽培技术要点1、合理选址目前潮州市形成了2个茶叶专业镇(凤凰镇、浮滨镇)、5个万亩茶叶专业镇(凤凰镇、浮滨镇、登塘镇、新塘镇、建饶镇)和近百个茶叶专业村。
在茶园选址中,要尽可能选用具备较好自然条件、充足年光照量与积温、丰富多样植被、土质较为疏松和肥沃的一些山区或者半山区位置。
如著名的凤凰茶区就处在350m ~1498m 海拔间的枞山峡谷内,山区的土壤主要是红壤和黄壤,土壤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能,且腐殖度的含量也比较高。
在茶区中,雨量十分充沛,日常非常充足,气候条件温暖,无霜期比较长,其地形、气候和土壤等条件都适合茶树生长,尤其促进鲜叶内含氮的化合物以及芳香物质有效形成与积累,提升茶叶内氨基酸和茶氨酸的含量,促进戊烯醇和乙烯醇等物质的形成。
2白碧珍 曹藩荣*(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潮州凤凰单丛古树茶的生产概况潮州的凤凰单丛茶是茶中极品,曾被学者称为“中国的国宝”[1]。
据统计,现潮州市凤凰镇共有树龄100年以上的茶树14779株,其中树龄200年以上的4682株[2]。
但由于人为管理不到位、树龄偏大、病虫灾害等影响,造成了古茶树的减产、衰退、甚至死亡。
因此,凤凰单丛古茶树的保护工作至关重要,研究古茶树的保护及优质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潮州凤凰单丛古茶树的生产现状 1.1 凤凰单丛古茶树生长环境潮州产茶历史久远,相传宋朝宋帝赵昺被元兵追赶,南来潮州乌岽山时,饮用茶汤,并称赞其为好茶,故名为“宋茶”。
潮州凤凰山处于海拔高度350~1498米之间,年平均气温为20℃,年平均降雨量2160毫米[1]。
凤凰山是凤凰单丛的发源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茶叶主产区凤凰山最高峰海拔1498米,为粤东第一高峰,土壤有机质和腐殖质含量高,ph 值在4.5~6之间,良好的生长环境,造就了凤凰单丛独特的“山韵”。
1.2 凤凰单丛古茶树生长危机现今,凤凰单丛古茶树虽然设有专人看护和管理,但是仍有不少古茶树的生长面临危机,古茶树的生产缺乏保障。
“宋茶”宋种黄栀香是最具代表性的古茶树,它是生长在广东省潮安县凤凰镇李仔坪村海拔约1150米的一颗古茶树,树高5.8米、树幅6.5×6.8米,1940年春茶产量8斤左右,1963年春茶产量17.8斤,为历史最高产量。
1996年底管理户在茶园种植白叶单丛茶树32株,游客参观践踏茶园及上树攀采枝叶,[摘 要]本文就潮州凤凰单丛古树茶的生产现状,提出现今古茶树的生产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正确合理地保护与生产潮州凤凰单丛古茶树进行探讨分析,以期更好地实现凤凰单丛古树茶可持续地优质生产。
[关键词]凤凰单丛 古茶树 优质生产造成土壤板结、透气性差,茶树生长逐年衰退。
1987年遭人砍伐,产量骤减。
潮州茶产业发展趋势潮州茶产业发展趋势一、引言潮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
潮州茶作为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在地方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潮州茶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潮州茶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二、潮州茶产业现状潮州茶产业起源于潮汕地区的传统农耕文化,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
潮州茶的特点是“清香、醇厚、滋味独特”,以其品质上佳、口感舒适而受到广大茶友的喜爱。
目前,潮州茶产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
一方面,传统的手工制茶工艺和原料供应链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需要通过科技手段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品质的稳定。
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对个性化、高品质的茶叶需求的增加,也为潮州茶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潮州茶产业发展趋势1. 产业升级:潮州茶产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传统的手工制茶工艺虽然有其独特的韵味,但是在大规模生产和市场供应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需要引进现代生产设备和管理技术,实现茶叶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
2. 优化茶园管理:茶叶的品质和口感取决于茶树的生长环境和管理方式。
因此,潮州茶产业需要加强茶园管理,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手段可以用于土壤调理、病虫害和杂草的防治,并进行有机肥料的施用,提高土地的肥力和茶叶的品质。
3. 提升品牌影响力:对于潮州茶产业而言,打造品牌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通过设立品牌形象和推广营销活动,可以提高消费者对潮州茶的认知和购买欲望。
此外,还可以与当地旅游业相结合,吸引更多游客来潮州参观茶园、品尝茶叶,提升潮州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拓展市场渠道:借助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潮州茶产业可以通过建立线上销售渠道和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将茶叶推向更广大的消费者。
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茶叶产地和品牌的合作,拓展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
潮汕地区凤凰单丛茶的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摘要众所周知,拥有“中国乌龙茶之乡”美称的潮州市凤凰镇出产凤凰单丛茶,属于半发酵茶,乌龙茶类,是中国特级茶叶。
凤凰单丛茶的特点就是具天然花香,口感香醇,饮后回甘力强,是乌龙茶中的极品,在国际上名声远扬,曾经卖到日本、新加坡、泰国、越南、港澳等地,由于历史原因,时至今日,销售渠道也局限于广东地区,特别是潮汕地区。
但是凤凰单丛茶在潮汕地区的消费市场现状也不是很令人满意,因为来自于福建安溪、云南的茶叶占据着潮汕地区消费市场,潮汕地区市场上茶店有80%销售外地茶叶,本茶叶的销量甚至不能与其平分秋色,本文正是分析了潮汕地区市场凤凰单丛茶的生产现状、行业现状,消费现状、市场潜力等,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潮汕地区凤凰单丛茶竞争态势,并总结出凤凰单丛茶的发展趋势,本文认为,潮州茶产业已初具规模,潮汕的凤凰单丛茶产业已经越来越向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品牌营销战略等靠拢。
未来将会向着提高科技含量,企业多元化、品牌建设为本、完善销售渠道等各个方面发展。
关键词:凤凰单丛茶,茶产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目录1 绪论 (6)1.1题目背景及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题目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研究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国内外研究状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SWOT分析凤凰单丛茶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我国是茶叶大国,凤凰单丛茶作为一种近年来在市场上产生一定影响的茶叶,其市场前景较大。
我国单枞茶的资源主要集中在粤东潮汕地区,对东部及北部消费者来说,凤凰单丛茶仍是一种比较陌生的茶品类。
近年来,凤凰单丛茶上市销售,由于不清楚单枞茶的性质,很多消费者购买意向不强。
分析原因,归根结底是厂家没有做好营销工作,没有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源头入手,深入分析当前凤凰单丛茶在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新的营销策略,以期为厂家及消费者之间构建起一座桥梁。
1.凤凰单丛茶概述及市场前景分析凤凰单丛茶,是青茶品种之一,归于乌龙茶类,属于半发酵茶,是全国六大茶类之一。
凤凰单丛己有900多年的生产历史,源远流长,声誉远播。
凤凰单丛主产地潮州是我国三大乌龙茶产区之一。
潮州凤凰山系国家级茶树地方良种“凤凰水仙种”的原产地,数代茶农从凤凰水仙品种中分离筛选出来的众多品质优异的单株,即“凤凰单丛”,它是我国茶树品种中自然花香最清高、花香类型最多样、滋味醇厚甘爽、韵味特殊的珍稀高香型名茶品种资源。
无论是传统医学,亦或是现代医学,都已经充分证明了凤凰单丛茶在降低血糖、降低血脂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功效。
优质凤凰单丛茶为枝条状,无明显色差。
作为一种新型的茶类,尽管目前凤凰单丛茶的市场认知度还不高,产品研发也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市场前景却是非常广阔的。
大陆之所以没有形成单枞茶热,主要是对凤凰单丛认识不足的因素所致。
凤凰单丛主要产于我国广东省潮汕地区,国内绝大多数人都是以饮用其他知名茶类为主,对于单枞的认知度不高。
其次,厂商在销售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营销问题,怀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心理,对市场没有深入研宄,不了解消费者的心理,从而未能打响这个产品品牌。
针对这一状况,笔者采用SWOT分析法,从目前的营销问题入手,重新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希望为这一优质产品找到出路。
2.凤凰单丛茶SWOT分析SWOT分析法是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
潮汕单丛茶调研报告潮汕地区是中国传统的茶叶产区之一,潮汕单丛茶是潮汕地区特有的茶叶品种。
为了更好地了解潮汕单丛茶的市场发展和消费者需求,本文进行了对潮汕单丛茶的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一、潮汕单丛茶的种植情况潮汕地区地处沿海,气候湿润,适宜茶叶生长。
潮汕单丛茶是在潮汕地区独有的气候环境下种植和加工的茶叶。
根据我们的调研,潮汕单丛茶主要在潮州、汕头等地种植,占地面积较大,并且具有一定的规模化生产。
二、潮汕单丛茶的特点和品质潮汕单丛茶以其独特的产地和制作工艺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潮汕单丛茶叶片扁平,色泽墨绿,叶底匀整。
其特点是茶汤清亮透明,滋味鲜爽回甘,香气高郁,叶底嫩绿匀整。
这些特点使潮汕单丛茶具有较高的品质和口感,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三、潮汕单丛茶的市场发展潮汕单丛茶作为地方特产,一直以来都有稳定的市场需求。
然而,随着茶叶市场日趋竞争激烈,潮汕单丛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潮汕单丛茶的知名度相对较低,未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品牌优势;其次,潮汕单丛茶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小,难以满足大规模市场的需求;最后,潮汕单丛茶的销售渠道较为单一,需要进一步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提升市场份额。
四、潮汕单丛茶的消费者需求通过对潮汕单丛茶消费者的调研,我们了解到消费者对潮汕单丛茶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消费者注重潮汕单丛茶的品质和口感,要求茶叶鲜爽回甘;其次,消费者对潮汕单丛茶的价格也有所敏感,希望产品价格合理;最后,消费者更加倾向于购买有包装、品牌认同的产品,使消费者更加有信心。
五、潮汕单丛茶的市场前景潮汕单丛茶作为潮汕地区的特色茶叶,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未来,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努力提升潮汕单丛茶的市场份额:一是加大对潮汕单丛茶的推广,提升消费者对潮汕单丛茶的认知度;二是加强品牌建设,打造潮汕单丛茶的品牌优势;三是加大产量和提升生产技术,以满足大规模市场的需求;四是拓宽销售渠道,开拓新的消费者群体。
六、调研的结论和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首先,潮汕单丛茶具有较高的品质和口感,适合市场需求;其次,潮汕单丛茶面临一些市场挑战,需要进行品牌建设和销售渠道的拓宽;最后,潮汕单丛茶的市场前景乐观,需要加大市场推广和生产规模,以提升市场份额。
潮州单丛茶产业化发展的探索开题报告潮州己有七百多产茶年历史。
历史上,潮州茶叶单株采制模式的创立,造就了潮州单丛茶这一地域特色鲜明的花色乌龙茶类,与闽北大红袍、闽南铁观音、台湾冻顶乌龙并驾齐名。
自明代以来,潮州茶叶一直是历代朝廷的贡品,清代以后,潮州茶叶输出国外,在东南亚诸国,港澳地区富享盛誉,近代扩大出口至日本、欧盟等国。
潮州是广东乌龙茶重要产区,也是中国乌龙茶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
目前,潮州单丛以本土优质资源为主导,独特的地理条件、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技术和优质品种相得益彰,使潮州单丛以香气享誉,深受茶叶界专家和消费者的好评,屡获国内外名茶称号。
茶叶已是潮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是潮州市山区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山区赖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
了解潮州茶叶这一特色产业现状,分析产业发展优势,剖析存在问题,落实措施转变潮州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式,提高特色产业带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力度,对潮州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收入稳步增加意义重大。
一、潮州茶叶现状分析(一)生产现状2011年,潮州市茶园面积13.8万亩,茶叶产量2万吨,茶叶产值20亿元。
1.茶区分布:茶叶生产分布在全市35个镇8个林(农)场。
万亩以上茶叶主产区有凤凰镇、浮滨镇,5000亩以上茶叶产区有铁铺镇、新塘镇、新丰镇。
2.茶园状况:良种茶树面积大。
全市茶树良种率为96.01%。
品种以本市优质茶树品种凤凰单丛种(52856亩)和岭头单丛种(76707亩)为主体,占茶园面积93.89%;其它优质品种凤凰水仙和石古坪乌龙共8437亩,占6.11%。
投产茶园面积大。
全市投产茶园面积13.1万亩,占茶园总面积(总面积13.8万亩)94.93%(其中衰退茶园面积约2万亩,占茶园总面积14.49%)。
投产茶园产量偏低。
投产茶园中高产茶园(亩产100公斤及以上)32568亩,普产茶园(亩产50—100公斤)75191亩,低产茶园(亩产50公斤以下)23241亩。
潮汕地区凤凰单丛茶的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摘要众所周知,拥有“中国乌龙茶之乡”美称的潮州市凤凰镇出产凤凰单丛茶,属于半发酵茶,乌龙茶类,是中国特级茶叶。
凤凰单丛茶的特点就是具天然花香,口感香醇,饮后回甘力强,是乌龙茶中的极品,在国际上名声远扬,曾经卖到日本、新加坡、泰国、越南、港澳等地,由于历史原因,时至今日,销售渠道也局限于广东地区,特别是潮汕地区。
但是凤凰单丛茶在潮汕地区的消费市场现状也不是很令人满意,因为来自于福建安溪、云南的茶叶占据着潮汕地区消费市场,潮汕地区市场上茶店有80%销售外地茶叶,本茶叶的销量甚至不能与其平分秋色,本文正是分析了潮汕地区市场凤凰单丛茶的生产现状、行业现状,消费现状、市场潜力等,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潮汕地区凤凰单丛茶竞争态势,并总结出凤凰单丛茶的发展趋势,本文认为,潮州茶产业已初具规模,潮汕的凤凰单丛茶产业已经越来越向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品牌营销战略等靠拢。
未来将会向着提高科技含量,企业多元化、品牌建设为本、完善销售渠道等各个方面发展。
关键词:凤凰单丛茶,茶产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目录1 绪论 (6)1.1题目背景及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题目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研究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国内外研究状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潮州单丛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探讨
一、茶叶产业概况
潮州茶产业已形成规模,茶树良种率90.2%,至2011 年全市茶园面积13.5 万亩,产量1.2825 吨。
建成3 个万亩茶叶生产基地,两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形成两个茶叶专业镇、100 余个茶叶专业村,3 家茶叶生产企业被列为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有 5 家企业 11 个茶叶产品获广东省和全国名牌产品认证和著名商标。
6 家企业生产有有机品牌产品。
已制订《乌龙茶凤凰单丛茶》《地理标志产品、凤凰单丛茶》标准。
2009 年有部分茶企、茶农开始研制红茶,红茶的加工技术初步趋于成熟。
全市茶产业不断走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有机茶生产、品牌营销、产业化经营。
二、单丛茶产业优势1、产地优势。
潮州地处韩江中下游,是广东东大门,濒临南海,气候温和,平均气温21.4℃,日照时数2117.4h,雨水充沛,年降雨量1685.8mm,土地肥沃,山地资源丰富,是发展茶叶的最适宜区域。
是广东省茶叶生产历史产地,是广东省乌龙茶发祥地和最重要的产区,盛产名优茶,最具发展名茶生产的历史优势和地域优势。
单丛茶是潮州市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是全国名茶之一,也是山区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列为国家茶叶出口商品基地。
1995 年潮州市茶叶主产区凤凰镇被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称号,1996 年饶平县被授予“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称号。
2、良种资源优势:经过茶叶科技工作者多年调查、筛选、利用、保护,现已筛选出较具价值的高香型单丛茶品种、品系80 多个,拥有国家级茶树良种2 个,省级良种5 个。
这些品种、品系含丰富的芳香物质,能生产出特殊自然花香或蜜韵。
独具特色的品种资源,是潮州单丛茶优化品种结构,打造品牌的优势和基础。
3、品质优势:单丛茶具有品质特征:一是具有特别的“花香丛韵”即为凤凰单丛;二是特殊的滋味,“兰香蜜韵”即为岭头单丛。
凤凰单丛高山茶香气清高、细腻、持久,久泡不褪,香型明显,“丛韵”显露;中山茶香浓清爽,“喉韵”平和;低山、平地茶香气飘逸,有“杯面香” 。
岭头单丛高山茶花蜜香气清高持久,甜爽清润,蜜韵突出;中山茶花蜜香含韵;低山及平地茶有蜜香。
单丛茶确为茶中珍品,有较大的发展景。
4、品牌优势。
潮州市的六家有机茶生产企业通过经营有机品牌、市场调研、品牌市场促销和品牌服务等,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形象。
潮州市的有机茶叶在国际、国内茶博会上屡屡获奖,如广东国宾集团生产的岭头单丛茶参加第三届国际名茶评比(日本)中荣获“国际名茶” 金奖,该公司生产
的“国牌单丛茶”在第四届国际名茶评比(韩国)中荣获“国际名茶”金奖。
广东国宾集团高品质有机岭头单丛茶进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成为国家接待特供茶。
饶平县金利香茶厂“迎花树”牌水仙单丛茶产品曾被评为“单丛茶王”和“优质名茶”金奖;潮安南馥茶叶公司生产的“南馥”牌乌龙单丛茶产品曾被评为全国茶叶第一名,全国茶叶金奖、特等奖。
二、茶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生产要素制约一是土地制约,凤凰及岭头宜开发种茶的土地空间有限。
二是劳动力的制约,茶叶生产需大量熟练的劳动力,但近几年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外出务工,茶叶采制劳动力异常缺乏。
2、经营体制制约千家万户和 “前店后厂” 的生产经营模式作为潮州茶产业的主体,使潮州茶叶产品出现了几方面问题:一方面是,生产不规范,质量无标准;另一方面,是科技投入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低;再一方面是,经营管理不到位,产品宣传力度小,难于形成品牌效应。
三、发展思路探讨
1、科学制订规划一是巩固和完善优质茶生产基地。
改造和优化生产基地品种结构,修建机耕路,配套水利设施,改善基地生产条件。
二是制订单丛茶产业发展规划。
制定茶叶产业和相关产业扶持措施,鼓励、支持企业投资茶叶及相关产业;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加大力度举办和组织产品展销会、文化活动节,推介茶叶产品和生产加工企业。
三是单丛茶生态和知识产权保护。
认真做好现有茶树资源的保护,对古(老)茶树,落实以健身养护为主要内容的保护和管护措
施,建立建全潮州单丛茶种质资源库;做好开山种茶的规划,制定地方性政策措施,防止过度开发,保护茶区生态平衡;对质量优良、表现稳定的品系,开展审定新品种申报工作,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2、加强引导,推动产业化经营一是扶持茶叶及相关产业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通过实行资源整合、资产重组,组建拥有生产原料基地的规模企业;完善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改革现行经营形式,建立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行规模经营和资本经营,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二是政策引导和扶持茶叶行业协会、商会等经济组织。
在现有的潮州市各级茶叶行业协会(学会)基础上,建立适应市场、有地方特色的茶叶经济合作组织,研究、探索经济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提高茶叶产业生产和经营者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提高产业整体自我发展的能力。
3、加大科技投入,实施茶叶机械化采制把科技发展作为支撑茶叶产业发展原动力,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我市茶叶优势产业的科技含量。
茶
叶科技部门根据潮州单丛茶的特性及适制性,一是研究增加茶类花色,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天气制作单丛红茶,制订红茶标准,让单丛红茶走出国门。
二是研究茶树修剪、采摘、加工、包装等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操作的最佳技术,带动推行潮州单丛茶机械化采制程度的普遍化。
解决生产存在问题,提高单丛茶的品质及经济价值。
4、加强质量安全体系管理制定潮州单丛茶及单丛红茶标准和生产规程,规范生产和加工技术,实施标准化管理,扶持和组织生产基地和企业做产品认证工作,支持奖励企业参与创名牌活动,提高优势、特色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