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4 中国的海洋资源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6

3.4 中国的海洋资源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6

3.4 中国的海洋资源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6
3.4 中国的海洋资源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6

、了解我国主要的矿产资源及其主要的矿产资源。

、了解我国巨量的化学资源以及如何保护“蓝色国土”及其保护的意我国海底资源的储

我国的四大海产是什么?

为我国最大的渔场?

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分布在哪

那几种?

大海产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案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案 东明城关一中侯翠荣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海洋资源的优越性,了解我国海洋生物品种繁多,掌握我国的四大海产区、四 大渔场及海产人工养殖。 2.了解我国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记住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储量,知道我国海底汽油田的 开发和近海石油沉积盆地。 3.知道我国海洋巨量的化学资源,掌握我国两大盐场的位置。 4.了解我国海洋开发的前景和保护海洋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各种图表,逐步培养好提高读图、用图、析图、释图的能力。 2.通过学习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培养从资料中发现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对问题的具体分析 评价能力。 3.通过学习我国海洋资源的位置、种类、开发及前景,培养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培养学生热爱海洋、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对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学习,正确认识海洋资源的价值,从而树立保护环境、保护海洋的观念。 学习重点 我国海洋资源的储量及海洋生物的利用。 学习难点 理解海洋开发和保护的意义。 学习课时 1课时 互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讲解: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180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组织活动: 请大家在图上找到太平洋的位置,并指出我国的边缘海、内海和海峡的名称、位置。 学生活动: 读图,完成老师的要求。 教师点拨: 我国东临太平洋,有北到南分布着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分布着渤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和巴士海峡。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我国岛屿众多,面积在500米以上的有6500多个。我国海域辽阔,管辖的海域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千米。在太平洋内部,我国还有联合国划拨的近十万平方千米的专属海洋开发区。我国海域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底大陆架宽广,水温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生长繁殖。 讲授新课 一.多样的生物资源 1.四大海产、四大渔场 教师引导: 请同学们看书第71页,了解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知识。

【精选】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3《中国的水资源》教案

精选地理教学资料 2019.5 《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中国的自然资源”是介于自然与人文之间的独特内容,是我们学习、研究人地关系理论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章节,在教材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节“中国的水资源”是其中的一部分。水资源的问题已是全球性的问题,而且与每个同学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习本节知识,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尤为重要。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3个内容:地区分布悬殊、时间分配不均、节约和每一滴水。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于知识的实际应用,开放性的知识结构给学生更大的开拓空间。故而,在组织教学中主要以三个部分内容为主:一、地区分布悬殊;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解决对策:跨流域调水。二、时间分配不均;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解决对策:兴建水库。三、合理利用每一滴水;措施是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通过三个环节的教学,有序的分配教材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更有目标明确,条理清晰。 二、学生分析 根据初二学生思维活跃、自主学习能力具备,合作意识强、求知欲强、通过分组合作探究可以完成学习任务。在读图、析图方面需要继续培养,使学生读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成功、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1.通过视频、读图使学生知道水是宝贵的资源;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分析我国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2.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使学生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树立水资源,危机的意识。 3.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倡导节约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使学生能够从我做起,保护和节约有限的水资源。 教学重、难点:

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测试题及答案

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测试题 学校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成绩(等级)_______ 一、美术理论题: (一)、填空题: 1、古代书法理论常以(气韵生动)来评价用笔的艺术表现力。行书的代表作品是晋代(王羲之)的(《兰亭序》)。 2、中国画讲究(意境营造),尚(神韵意趣)。 3、中国画在形象塑造上主张神似,在似与不似之间追求(“象外之象”)(“得意忘象”)的艺术趣味。 4、早期的绘画线条主要用于(勾勒轮廓),后来逐渐与(色彩)配合起来表现物象。 5、中国画通过用笔的(轻重缓急)和(提按)产生线条和块面来描绘对象。 6、中国画用墨与用色相结合时要形成(墨不碍色),(色不碍墨),(墨色互补)的多样性。 7、中国画在画面上讲求经营位置,不是立足于固定的空间或时间,打破时空限制,依照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艺术表现)创作的需要,创造出心目中的时空境界。 8、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 9、中国画的分类按艺术表现手法可以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形式。 10、中国画在观察认识上采取(以大见小),(小中见大)的方法。 11、画梅先画(枝干),要做到(立意为先),分清主次。 12、竹竿的特点是(中长两头短),只需(弯节不弯竿),节上左右生(旁枝)。 13、岁寒三友是(松)、(竹)、(梅)。 14、画树先画(树干),起笔要确定树的姿态,分(前后左右)出枝。 15、点叶讲究(聚散疏密)关系和(远近)变化。 16、树的组合要(大小有别),(互相顾盼),穿插自然,切忌(根顶俱齐),等距排列。 17、石分(三)面,表现体积。画山先定(外形轮廓),然后皴出(山体结构),再(点染)而成。 18、传统山水画论有“三远”之说,即:(平远)、(高远)、(深远)。 19、线条可以描绘空间与形体,可以勾勒(轮廓),捕捉(动态)。 20、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代表列宾的代表作品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1、在绘画中,形、色、质、(光影)、(构图)和(空间)等造型要素都是情感表现的法宝。 22、《一个教师的工作台》是(水彩画)。 23、静物画中(构图)十分重要,构图时要注意画面中物体的(主次)关系。 24、静物画中三角形构图给人一种(稳定)的感觉,四方形构图给人一种(平和安定)的感觉。 25、招贴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图形)、(文字)、(色彩)。 26、在招贴中创意手法有同构、(置换)、(正负形)、(渐变)等等。 27、公益招贴的制作手段有(手绘)、(电脑制作)、(拼贴)等。 28、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中的绘画是人类最早的绘画之一。

3.4 中国的海洋资源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9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 2、记住我国的四大海产、主要渔场、主要盐场和矿产资源的分布 3、了解海洋开发的前景,合理开发并保护海洋资源。 给你提醒:联系新旧知识,如温度带、大陆架、洋流与海洋资源的分布;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找出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 一、课前探究: (提问)当前,人们在不断开发陆地,大量获得物质的时候,也已经把目光牢牢的盯紧了海洋,看准了海洋中无尽的财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海洋丰富的资源有哪些? 速读教材71---73页,画出主要海洋资源的分布及疑难。 1、海洋资源一般包括、、等资源。 2、、、和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3、、、和是我国的四大渔场。 4、在近海大陆架上,主要的矿产资源是和,它们在我国的、黄海、南海开发的较多。 5、我国海盐的85%集中在淮何以北的盐区。北方以最为著名,南方以海南的较为著名。 二、预习交流 三、互助提升(1-4双选;5-6单选) 1、我国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A、我国近海污染小,海水清澈 B、我国海岸都适宜建立海盐盐场 C、大陆架宽而浅 D、有寒暖流交会 2、下列有关我国的海洋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B、在渤海、黄海、南海开采了石油

C、我国近海渔业捕捞十分合理 D、我国的海洋资源开发已取得巨大成就 3、我国海域所处的温度带有() A、寒温带 B、中温带 C、亚热带 D、暖温带 4、长芦盐场发展成为我国的最大盐场,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有() A、晴天多、利于晒盐 B、沙滩平坦 C、渤海水含盐多 D、天津有很多以海盐为原料的化工厂。 5、各类海洋污染中对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是() A、白色垃圾污染 B、污水污染 C、石油污染 D、固体污染 6、暑假期间,琳琳乘船从天津到海南旅游。下面是琳琳沿途的所见所闻,你认为不可信的是() A、渤海沿岸盐场很多 B、黄河注入黄海,使黄海海水泛黄 C、在东海海面上有许多石油钻井平台 D、在华南沿海,许多工厂直接把废水排入海洋,造成海水污染。 8、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盐场的名称: ②__________,该盐场成为我国最大盐场的优势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⑥__________ (2)写出渔场的名称: ①__________ ⑦__________,该渔场水产种类多,数量大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条) ⑧__________ 四、快乐心得

2018年-2019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同步测试

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单项选择题 1、舟山渔场所在的海区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 ( ) A.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B.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C.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D.黄海、渤海、南海、东海 3、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渔场分别是 ( ) A.长芦盐场、渤海渔场 B.长芦盐场、舟山渔场 C.布袋盐场、舟山渔场 D.莺歌海盐场、渤海渔场 4、某同学到超市购买了一条带鱼和一包紫菜,其产地可能是() A.四川 B.重庆 C.安徽 D.浙江 5、海洋污染中,对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是 () A.大气污染 B.污水污染 C.固体垃圾 D.石油污染 二、综合题 6、读右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名称: 渔场:A 盐场:B (2)海域名称: ①② ③④ (3)在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海域中,有“天然鱼 仓”之称的是。

7、你能说出右边漫图的含义吗? 8、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极其广阔的领海,这是一片富饶的“蓝色国土”,充满着希望的“绿洲”。 21世纪将是“海洋世纪”,要赶上经济发达国家,跻身世界强国行列,必须改变脑子里只要960万平方千米领土的传统习惯概念,我国东临太平洋,海岸线长达1.8万千米,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南北纵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个温度带。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我国享有主权与管辖权的海域300万平方千米,几乎占我国陆上国土面积的30%。这是我国的“蓝色国土”,同960万平方米的陆上国土一样神圣不可侵犯。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陆地资源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环境的压力很大。中国把海域开发作为跨世纪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走科技兴海之路。据国家科委和国家海洋局共同制定的《“九五”和2010年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近年来,中国的海洋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海洋产值达3000多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22%,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传统的海洋渔业、盐业和运输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海洋石油工业已初具规模,年产量突破1000万吨,海洋旅游,海水利用,海洋能开发,海洋化工也有一定基础。海洋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海洋将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 能力培养 读图,分析回答: (1)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舟山渔场发展海洋渔业的有利条件。 (2)结合已学的气候和地形知识分析:A(长芦盐场)、B (布袋盐场)两个盐场的成因有什么不同? 舟山渔场A B 小鱼的哀求

3.3 中国的水资源 每课一练(湘教版八年级上)

一、单项选择题 (2012·临沂学业考)我国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比例构成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表”,回答1、2题。 1.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多水多 C.北方地多水少 D.北方地少水多 2.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②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③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⑥推广节水器具 A.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地区中,缺水严重的是( ) A.东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4.(2012·娄底学业考)我国是个旱涝灾害频发的国家。在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改变当地气候 B.人工降雨 C.兴修水利工程 D.防治水污染 (2013·东营学业考)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很不均匀。下图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 5.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是( ) A.从西向东减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D.北方多,南方少 6.目前,我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 ) A.兴修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提高水价 D.海水淡化

7.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处于半干旱地区 B.乙地是我国主要的温带草原区 C.丙地降水丰沛,河流汛期长 D.丁地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河流结冰期长 8.(2012·黄石学业考)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丰北缺 B.华北地区位于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C.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 D.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 9.漫画《有家难回》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气候变暖问题 B.水资源短缺问题 C.水土流失问题 D.水污染问题 二、综合题 10.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读“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状况示意图”,回答问题。

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学案) 预习目标: 1、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化学资源的差异极其开采方式的差别、海洋空间利用的广阔前景。 2、理解我国沿海海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使我国生物资源种类复杂多样、数量极为丰富;海洋矿产资源作为陆地矿产资源的补充,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保护和保卫蓝色国土的重要意义,明确新一代肩上应承担的责任。 预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多样的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 难点:海洋化学资源 预习任务: 一、多样的生物资源 阅读本框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形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的有利自然条件有那些? 2、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可分成哪几类?按获取方式可分成哪几类? 3、读教材p72中国近海海洋资源图,查找四大海产主要产自于哪几个渔场? 4、我国有哪四大渔场?舟山渔场为什么能成为我国最大渔场? 二、丰富的矿产资源 1对照教材p56中国主要石油和天然气图和p72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图,了解我国近海石油、天然气沉积盆地的分布概况。 2、我国近海石油、天然气开发的广阔前景以及近海石油、天然气开发对我国资源开发和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3除近海石油、天然气之外,我国海洋矿产资源还有哪些? 三、巨量的化学资源 从教材p72中国近海海洋资源图找出我国主要产盐地区及著名盐场。 四、保护“蓝色国土”

1、我国海洋资源开发面临严峻的问题有哪些? 2、造成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哪几个方面? 3、赤潮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赤潮是怎样危害我国海水养殖业和渔业的? 4、造成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的人为原因有哪些?我国目前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恢复近海渔业资源?

2019度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34中国的海洋资源同步检测及答案语文

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选择题 1.(2019?芜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水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行为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焚烧秸秆,美化环境 B.砍伐森林,获取木材 C.烧山垦荒种植粮食 D.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2.(2019?平南县一模)下列不属于海洋资源利用的是() A.海滨旅游 B.海洋石油开采 C.远洋运输 D.太阳能电车 3.我国的舟山渔场位于()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4.舟山渔场成为我国第一大渔场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长江、钱塘江等大河汇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②有台湾暖流和南下寒流交汇 ③水温适宜 ④大陆架宽而浅 ⑤海水盐度较大 ⑥该海域无污染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⑤⑥ C. ②④⑤⑥ D. ①③④⑥ 5.我国目前在渤海、南海部分海域某些月份实行“休渔期”的目的是() A.让捕鱼船只、器械有修补的时间 B. 控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实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C. 实施分区管理,争取提高捕鱼产量 D.防止海水污染的恶化 6.下列行为,不利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A.休渔期间继续捕捞 B.加强海洋执法力度 C.防止海洋污染 D.用高科技促进渔业可持续利用 7.下列有关海洋资源开发活动正确的是() ①海水淡化②石油开发③煤炭开发④珊瑚礁开发⑤旅游观光⑥海水养殖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⑤⑥ 8.解决过度捕捞的措施有()

A.禁止鱼产品上市 B.治理海洋污染 C.植树造林,调节气候 D.实施“休渔期”制度 二、综合提升 1.(2019秋?确山县期末)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9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在美丽的西沙永兴岛正式揭牌成立,下辖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海域面积最广的地级市。 (1)三沙市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拥有的海洋资源类型主要有和。 (2)甲为盐场,其形成的气候条件是。 (3)乙处珠江口海域容易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是,赤潮发生后,会给沿海的业带来重大损失。 (4)永兴岛淡水资源缺乏,原因是;列出该岛获取淡水资源三种可能方式、、。 《中国的海洋资源》一课一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焚烧秸秆”、“砍伐森林”、“烧山垦荒”都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这三种做法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点,ABC错误;只有“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D正确。故选:D。 2.D解: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有海洋捕捞、远洋运输、海滨旅游、近海养殖、海洋石油开采等。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近海渔业资源衰竭,太阳能不属于海洋资源。故D符合题意。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学案(无答案)湘教版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认知目标 1.说出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 2.分析理解我国海洋资源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3.举例说明当前我国海洋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途径 二、自主学习 1.生物资源 (1)发展条件优越:海域跨多个温度带,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 (2)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①四大海产:_______、小黄鱼、_______、乌贼。 ②四大渔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大是________. (3)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资源海水养殖品种有_______、紫菜、________、扇贝、牡蛎、鲍鱼等。 2.矿产资源:______、______、滨海矿砂等。 3.化学资源 (1)种类:现已确定有________种元素. (2)海盐: ①北方盐区:__________盐场(最大)、_________的北方盐区海盐产量占海盐总产量 的85%。 ②南方盐区:_________盐场、________盐场. 4.保护:“蓝色国土” (1)问题:海洋灾害频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措施: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共同探究 (一)思考回答:我国生物资源多样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二)我国近海渔业衰竭的原因是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污染造成的。请谈一谈

你的治理措施。 (三)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有哪些? (四)保护“蓝色国土”需要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五)做73页活动题并说明原因。 四、拓展练习 1.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渔场分别是() A.长芦盐场、黄渤海渔场 B.长芦盐场、舟山渔场 C.布袋盐场、舟山渔场 D.莺歌海盐场、黄渤海渔场 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 A.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B.大黄鱼、对虾、带鱼、墨鱼 C.紫菜、虾、扇贝、鲍鱼 D.牡蛎、鲍鱼、带鱼、乌贼 3.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地区是() A.渤海,南海沿岸 B.渤海,黄海沿岸 C.黄海,南海沿岸 D.渤海,东海沿岸 4.下面方式中不属于海洋空间开发的是() A.海滨浴场 B.海底隧道 C.海底导弹基地 D.向海洋排污 5.保护海洋资源的正确途径是() A.控制沿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 B.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C.尽可能多的捕捞近海鱼类 D.烧掉海洋石油污染形成的油膜以防止污 6.2004年6月1 H起我国在南海部分海域实行2个月“休渔期”的目的是 ()

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梅竹言志》名师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湘版美术八上第二课《梅竹言志》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够了解中国画工具、材料,学习传统的画梅技法,领悟中国画的笔墨韵味。 方法与过程目标 尝试用中国画工具、材料,体验画梅的过程与乐趣。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梅花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的精神和热爱生活、大自然以及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情感,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二、本课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梅花画法中笔墨运用、线条组织、枝干和花瓣画法。 教学难点:怎样中国画的表现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情感,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笔墨纸砚等中国画工具材料、多媒体课件(带有大量梅花摄影图片和中国画名家构图简洁的梅花作品)。 学具:稍大的宣纸和中国画的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组织教学,教师用课件出示毛泽东的《咏梅》诗句(不出示诗的题目和作者)同时播放《梅花三弄》古琴曲作为背景音乐和红梅的摄影作品。 师问:谁能诵读一下这首诗?并说出题目和作者。学生:诵读,并回答问题。 师问:从这首诗中你能领会到梅花有怎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 2、教师评价小结:傲骨凌雪的坚强意志,高洁挺拔的不屈精神。这是诗人用文字语言的魅力表现出了梅花的高尚品质和人格精神。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学习的高贵品质。 引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尝试使用中国画工具,运用传统绘画的表现方法来画梅花。表现梅花的这种精神。 板书课题:《梅竹言志》之梅的画法 媒体课件播放《梅花三弄》古琴曲 二、识梅: 欣赏梅花图片,观察其特点。 三、名家画梅作品赏析: 1、欣赏齐白石的《红梅》和吴昌硕的《寻梅》(多媒体课件同时出示)。 教师问:从这些画中你能感受到画家的一种什么精神?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有哪些不同?请同学们欣赏讨论并准备回答问题。 2、学生自主欣赏,体会笔墨的韵味,从而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评价小结: 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傲然挺拔的铁骨。 手法:以物寄情,托物言志的手法,以点、线为主的造型手段。 不同:一个是白梅又叫圈梅(勾花),一个是红梅又叫点梅(点花)。 四、画梅: 下面我们学习梅的画法。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学案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学案 识记:掌握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基础知识: 重点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存在问题及措施(以下基础知识) 能力:图文结合,提高读图、记图与析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通过复习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概况及分布,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基础知识提纲】: 一、自然资源概况 1.定义: 气候资源 水资源 分类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海洋资源 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 2. 3. 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自然资源数量:既是丰富的又是不足的 的基本特征质量:各个地区有差异的 分布:具有集中性但一般是不均匀的 状况:是不断变动的 4.油田:、、、、、、、 主要矿产地煤矿:、、、、、、、、、 (记图中铁矿:、、、、、、、 产地的位置)有色金属:、、、、、、、、、 5.我国年太阳辐射量分布的规律及原因,最多的地区是,最少的地区是。 二、土地资源 1.重要性: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基本国情:;主要特点:类型,面积较广,比重大;、比重小;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 耕地:区的和地区 空间分布:林地:天然林地:林区(最大的天然林区)和林区(第二大林区)不均衡人工林和次生林:林区(最大的经济林区) 草地: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及青藏高原区 难利用的土地:干旱荒漠和高寒荒漠 3. 质量差别大东部季风区北方:旱地 南方:

西北内陆: 青藏地区: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乱占耕地,耕地减少基本国策: 4.土地存在问题滥伐森林,陡坡开荒,森林资源减少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 与措施(看学案超载放牧,毁草开荒,草场退化 5.“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大型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国际上称之为“中国的绿色长城”,被称为生态工程之首。“三北”指、、,作用是防风固沙。 三、水资源与海洋资源 1.水资源的特点:总量不少,人均占有量很低 2.空间分布特点:、,根据水资源的供需状况,从南到北可分为丰水带、多水带、、、。(看课本图) 3. 合理利用 、 4.水危机:华北地区自然原因: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秋季,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缺水最严重人文原因: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并且水污染和水浪费严重 5.南水北调:将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地区。东线利用的天然航道,将、、、流域联结起来。 6.主要水电站:长江上:、、二滩水电站 (记住位置)黄河上:、、、 四、海洋资源 1、多样的生物资源 四大海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大渔场:_____ ___渔场,___ ___渔场、________ __渔场和___ __渔场。其中属于_____海的___ ___渔场最大。我国主要海水养殖品种有、、______、扇贝、鲍鱼、牡蛎等 2、丰富的矿产资源:大陆架矿产(石油和天然气),滨海砂矿 3.巨量的化学资源: 四大盐场:渤海西岸的___ ___盐场(最大)、盐场(黄海)、布袋盐场、海南的_____ ___盐场(记住图中位置)。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的85%集中分布在______以北的北方盐区。 4.利用和保护“蓝色国土” (1)面临问题:海洋______频繁、局部海域__________加剧、近海______资源衰竭 (2)海洋污染: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于陆地,其中______污染最为严重。 (3)______:又称红潮。发生后,赤潮会始海域大面积______,并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______,严重污染海洋环境。 (4)海洋保护措施:

《中国的水资源》教学设计-八上湘教版地理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教学目标: 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掌握水资源的分布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掌握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 2.在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培养学生使用图表资料分析水资源特点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地理分析能力。 3.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珍贵,培养他们树立珍惜水资源的思想观念,促进他们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2.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途径。 教学难点: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 【板书】: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中国年降水分布”,提问:我们在学习中国的气候时,知道了我国降水的地区差异大,主要的变化趋势是什么呢?(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从这样的规律中我们可以绘制出中国的水资源供需状况图。 我们能了解到中国的水资源现状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板书】:1、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二、讲授新课: 【板书】:一、地区分布悬殊 (投影):“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现状”,看图分析。出示南北方面积比例及径流量的比例比较表: 从表中我们可以验证出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活动一):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我国各地形区中的水资源分布状况,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第73页“中国径流带分布”及地图册第11页“中国地形图”来完成第74页的活动题2。 (出示“中国地形图”时先指明题目当中的地形区在图上的分布后让学生完成)

(过渡):既然知道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那同学们有没什么建议呢?(水多的地方往水少的地方补充) 【板书】:2、解决对策:跨流域调水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跨流域调水,即把丰水区的水跨流域调入缺水区。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供水不足的问题。还有比如“引滦入津”等,这几项跨流域调水工程,只能在不同程度上缓解某些城市的缺水问题,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如黄河的径流量本身就很少)。为了最大程度缓解这种局面,有必要建设更大的工程,我们看一下主要河流的径流量比较,哪条最大?长江,我们就从水源最充足的长江调水支援缺水的地区,这就是南水北调。 (视频):南水北调工程: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 (活动二):下面就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75-76页“南水北调”的材料后思考以下问题。 ①、什么是南水北调工程?有几条路线?(三条,西线、中线、东线) ②、哪条线距离最近,解决的是什么地方的缺水问题?(西线,西北地区) ③、中线方案起点的水库是哪一座?(汉江上游的丹东口水库) ④、哪条线利用了哪条原有的通道?(东线,京杭运河) 出示:南水北调山东地区图 (小结):南水北调工程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罕见的。工程建成后,将把长江、淮河、海河、黄河流域联结起来,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新格局,从根本上扭转中国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的局面。 (过渡):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布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在时间上的分布特点是什么呢? 显示四个城市降水图,有北方有南方有中部的,都是“夏秋多,冬春少“”。这是城市降水的分布情况,那么在河流上有体现吗? 【板书】:二、时间分配不均 (投影):长江武汉段及黄河花园口段流量变化图。 (提问):两条河流的河段中径流量各集中在哪些月份?(南方的长江是5—12月,北方的黄河是6—9月份,集中于夏秋季节) 【板书】:1、特点: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投影):湘江枯水期与丰水期的反差!

2019年度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3.4中国的海洋资源同步检测及答案

中国的海洋资源 、选择题 1. (2019?芜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水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 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行为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 .焚烧秸秆,美化环境 B .砍伐森林,获取木材 C ?烧山垦荒种植粮食 D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2. (2019?平南县一模)下列不属于海洋资源利用的是() A ?海滨旅游 B ?海洋石油开采 C .远洋运输 D .太阳能电车 3. 我国的舟山渔场位于()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4. 舟山渔场成为我国第一大渔场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长江、钱塘江等大河汇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②有台湾暖流和南下寒流交汇 ③水温适宜 ④大陆架宽而浅 ⑤海水盐度较大 ⑥该海域无污染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⑤⑥ C. ②④⑤⑥ D. ①③④⑥ 5. 我国目前在渤海、南海部分海域某些月份实行“休渔期”的目的是() A. 让捕鱼船只、器械有修补的时间 B. 控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实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C.实施分区管理,争取提高捕鱼产量 D.防止海水污染的恶化 6. 下列行为,不利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A.休渔期间继续捕捞 B.加强海洋执法力度 C.防止海洋污染 D.用高科技促进渔业可持续利用 7.下列有关海洋资源开发活动正确的是() ①海水淡化②石油开发③煤炭开发④珊瑚礁开发⑤旅游观光⑥海水养殖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⑤⑥

8.解决过度捕捞的措施有()

A.禁止鱼产品上市 B.治理海洋污染 1. ( 2019秋?确山县期末)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9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在美丽的西沙永兴岛正式揭牌成立,下辖西沙、中沙和南沙 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海域面积最广的地级市。 (1) 三沙市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拥有的海洋资源类型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2) 甲为 ________ 盐场,其形成的气候条件是 _____________ 。 (3) 乙处珠江口海域容易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赤潮发生后,会给沿海的 ____________ 业带 来重大损失。 (4) 永兴岛淡水资源缺乏,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出该岛获取淡水资源三种可能方 式 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中国的海洋资源》一课一练答案 、选择题 1. D. 解:“焚烧秸秆”、“砍伐森林”、“烧山垦荒”都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这三种做法都不符合可持 续发展的观点,ABC 错误;只有“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D 正确。 故选:D 。 2. D 解: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有海洋捕捞、远洋运输、海滨旅游、 近海养殖、海洋石油开采等。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近海渔业资源衰竭,太阳能不属 于海洋资源。故D 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调节气候 二、综合提升 D.实施“休渔期”制度

初中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掌握我国的四大海产、四大渔场及分布,会分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2. 掌握我国主要盐场的分布,了解我国海洋矿产和化学资源的开发现状。 3. 了解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树立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广袤无垠的太空中,有一颗蔚蓝色的星球,这就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它之所以看上去是蔚蓝色,是因为它的表面70%以上为海洋,由此可见,海洋对于地球是多么重要。我国也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也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今天就让我们好好认识一下我国的海洋资源。 【知识回顾】老师投影问题,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知识,为本节课学习做铺垫。 1、我国有辽阔的海洋,你还记得我国的临海吗? 2. 我国领海的宽度海里,我国的内海是、。 【新课教学】 一、丰富的海洋资源: 导入:有人称海洋为“天然的蛋白质仓库”、“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1、海洋生物资源: (1)投影展示我国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讲解我国海洋生物资源概况。让学生熟悉我国的四大海产。 (2)让学生分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发展的优越条件。(学生回答后老师展示) (3)海洋生物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就形成了我国的大渔场。投影展示我国渔场分布,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四大渔场,并分析探究舟山渔场的形成条件。(学生回答后老师展示) (4)沿海的居民不仅可以进行海洋捕捞,还可以利用海水进行水产养殖。简单介绍我国的海水养殖情况。 2、海洋矿产资源:展示海上钻井平台图片,提问:这跟什么资源有关系?简单介绍我国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3、海洋化学资源:展示海盐生产图片,简单介绍我国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1)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著名的大盐场,了解其分布。 (2)让学生学会分析为什么我国海盐总产量的85%集中在淮河以北的北方盐区?(学生回答后老师展示) 4、拓展延伸:当今世界,海洋已经成为各个国家与地区争相利用的“蓝色土地”,你觉得

2021秋湘教版八上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word教案

2021秋湘教版八上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word教 案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水资源的概念 2、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3、我国水资源在时刻分配上的特点 4、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 5、充分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地理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发挥地理课的特色,充分利用“中国水资源供需状况图”“长江和黄河段的径流量变化图”“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中国要紧水电站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分析的出结论; 2、运用往常学过的降水的知识来说明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和时刻分布特点,让学生学会将知识前后联系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3、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 4、联系生活并运用有关资料讨论水资源对生产和生活带来的阻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家乡重庆的水资源实际状况,进行乡土教育,融合新课程中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周围的地理的理念; 2、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严峻污染和白费的现象,渗透节约资源、爱护资源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十分珍爱和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科学用水、合理用水、爱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才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的全然途径。 【教学重点】 1、水资源的概念 2、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3、我国水资源在时刻分配上的特点 4、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 5、发挥地理课的特色,充分利用“中国水资源供需状况图”“长江和黄河段的径流量变化图”“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中国要紧水电站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分析的出结论; 6、运用往常学过的降水的知识来说明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和时刻分布特点,让学生学会将知识前后联系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7、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 8、联系生活并运用有关资料讨论水资源对生产和生活

最新湘教版美术八年级下册全册资料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1.能够联系时代及社会生活认识彩陶。 方法与过程目标:2、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描述彩陶的特点。 情感与态度目标:3、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影陶大致出现在什么时代? 你能描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吗? 关于彩陶的联想,想象舞蹈纹盆中这组人物的装扮,说明他们为什么跳舞。 这个彩陶罐的装饰纹样会让你联想到什么? 你能尝试根据彩陶器物的造型和纹样装饰推断其用途,并由此想想、象原始人类的生活情景吗? 新课讲授: 尝试:以彩陶蛙纹为参照,用抽象的方式设计两个与之不同的蛙纹图形。 总结:通过学习活动我们对彩陶艺术有了什么新的了解和认识。彩陶与我们今天的生活用品的造型装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古代工艺美术继续深入的了解,我们还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课后作业:建议按照不同时期、不同题材收集、归类整理彩陶纹样。媒体运用:具 象纹样与抽象纹样的彩陶装饰;2鱼纹具象、抽象变化;鸟纹具象、抽象变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辨识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方法与过程目标:能够联系时代与社会生活,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赏析青铜器。情感与态度目标:?能够比较、归纳青铜器纹饰的特点,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依据或引用历史资料介绍青铜器。青铜是红铜加锡或铅制作的合金,色相为青,故称青铜。早在夏初,华夏先民就开始制作青铜器,进入中国历史上长达16个世纪的青铜时代。青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体现了高度的艺术成就。 新课讲授: 赏析:后母戊方鼎。用途猜想赏析:四羊方尊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收集资料方法讨论 简要介绍: 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2.尝试描述兽面纹、夔纹、龙纹、凤纹的造型特点。3?云雷纹、蟠蝙纹作为底纹使器物形成怎样的效果?莲鹤方壶:识别蟠躏纹: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蟠曲。连续排列纹样,一般都作主纹应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赏析引导:壶身腹部至颈部逐渐收紧,在口部花瓣处展开,烘托立鹤;怪兽、飞龙攀缘向上,形成轻盈升腾的势态。后母戊方鼎与莲鹤方壶比较两件器物,归纳其不同特点和感受。 作业与课堂评价:作业及活动建议:尝试用几何形绘制或对折剪贴兽面纹图形。小组或个人为校园网站编辑介绍青铜器的网页。 总结?思考:你对青铜器有什么新的了解?青铜器的出现为社会进步带来了哪些变化?为瓷器欣赏作课前准备,通过博物馆网站收集你喜爱的瓷器资料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中国瓷器发展的基本情况,能够大致说出瓷器的种类以及特点。 方法与过程目标:学习欣赏瓷器艺术的基本方法,能够从器形、袖色以及装饰等方面进行赏析和描述。 情感与态度目标: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青铜器,瓷器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2.分析我国生物资源种类复杂多样、数量极为丰富的原因。 3.了解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化学资源的差异及其开采方式的差别。对教材进行适当补充,理解和保护“蓝色国土”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及主要类型。 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教学难点 海洋的化学资源。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有人说:我国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我国自北向南濒临的海洋有哪些? 回答:我国领土还包括领海面积,我国管辖的海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回答: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课件展示:我国沿海分布图,复习四大海区和太平洋的位置。 我国国土辽阔,海陆兼备,海岸线长达18000千米,除了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外,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可归我国管辖的海洋面积约有300万平方千米。这一片宝贵的海洋国土,随着科技的发展,它将成为我国开发利用的新领域。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到海洋去探宝。 板书:我国海洋资源 讲授新课 同学们平时吃什么海产品?用到什么海产品?你们知道它们产自哪里吗? 引入知识点一:多样的生物资源(自学指导)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9 页,完成下列问题:(时间 5 分钟) 1 、我国为什么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2 、主要的鱼类有多少? 3 、我国四大著名的海产是什么?(出示相关图片) 4 、我国四大渔场分布在哪里?(在地图上落实位置) 5 、海水养殖产量占世界产量的多少?主要的品种有什么?出示相关的图片 知识点二:丰富的矿产 [ 问] 海洋有哪些矿产资源? 1 、石油和天然气。 ?储量 ?目前在南海开采的形势,适当拓展知识面。 2 、砂矿床有多少?主要的品种。 191个,总探明储量达16亿多吨,矿种多达60多种,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资源有锆石、钛铁矿、石英砂。 知识点三:巨量的化学资源。 [ 自学指导]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2 页,完成下列问题: 1 、目前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有哪些? ?提取的化学元素:海盐、镁、溴、碘等。 2 、我国的盐场主要主要分布在哪里? ?海盐:长芦、莺歌海等(在图上落实位置) 3、海洋空间的利用 (1)海洋空间按利用目的可分成哪五类? (2)海洋空间按海洋工程结构可分成哪几类 老师进行小结。(并出示相关的图片) 知识点四:保护“蓝色国土” 1 、出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 1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面临严峻问题有哪些? 海洋灾害频繁(台风、海啸);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强;近海渔业资源衰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