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建盏传承人_建阳建盏十大传承人_建盏传承人名单_建阳建盏传承人员名单
- 格式:docx
- 大小:21.41 KB
- 文档页数:2
叶礼忠叶礼忠建盏建盏叶礼忠,叶礼忠介绍叶礼忠,1948年,他出生于建窑遗址所在地水吉镇南山村。
解放前祖父叶仁诗创办了水吉半岭瓷厂;解放后父亲叶希雄携半岭瓷厂私营设备并入并筹建了建阳水吉池中国营瓷厂,长期担任技术总负责人。
1962年,15岁的叶礼忠进入池中国营瓷厂跟随父亲学艺。
年少的叶礼忠对瓷泥有一股异乎寻常的热情,常常在拉坯的转盘前一练就是半天,不久泥坯在他手里便有了灵性,转盘飞转,一拉一捻间,或瓶,或碗,变化无穷。
没几年,叶礼忠就进了技术小组负责瓷器模型设计制作。
1979年,中央美院、省轻工研究所、省博物馆与建阳瓷厂技术人员一道组成“攻关小组”,力图恢复失传800多年的建窑建盏制作技艺,叶礼忠成了攻关小组的一员,负责拉坯。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攻关小组历时两年的努力,终于在1981年成功烧制出兔毫盏。
不久,专家撤走,叶礼忠成了本土不多,掌握建盏烧制技艺的人员。
此时的建盏“养在深闺人未识”。
生产出的建盏几乎没有销路,瓷厂无法批量生产,叶礼忠只能在私下里琢磨烧制技艺。
叶礼忠不善言辞,五十多年来他潜心研究兔毫建盏,使兔毫盏这一中华民间陶瓷艺术瑰宝的制作工艺日臻成熟、完美。
正当我们对博古架上的作品啧啧称奇,拍摄、抚摸,流连忘返时,叶师傅却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残件递给我们,这是一件花瓶颈部的残片,釉面颜色黑亮如漆,温润晶莹,釉面上布满细密的毫状金色纹饰,如兔子身上的毫毛,闪闪发光。
叶师傅告诉我们,这件烧裂的花瓶残片比较接近他的理想,在他眼里最好的盏永远在下一窑。
举手投足间,对专业的敬畏,对技艺的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瞬间令人肃然起敬。
也许,正是这种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才使这一古老技艺穿越千年时空,重新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他陆续开发出金兔毫、银兔毫、蓝兔毫等系列产品,得到广泛认可,产品远销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浙江等全国各地,最近他研制成功“紫气东来”兔毫盏,紫色的釉面温润如玉,金色的兔毫闪闪发光,典雅华丽,静心凝视,似乎一股祥瑞之气袅袅而来,令人眼睛一亮,思绪万千,立刻明白了宋代文人墨客作句赋诗,赞其“紫瓯”、“紫玉”、“紫盏”的原因,确是恰如其分。
建阳建盏大师排名,建阳建盏大师排名表
建阳建盏十大传承人
关键词速读:建盏大师;建盏大师排行榜
一、国家级:2位
在建盏行业中,有两位泰斗级国大师,自上世纪80年就开始系统研究和制作建盏,并从未间断过,为建盏的复兴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孙建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李达(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二、省级:6位
蔡炳盛(省级非遗传承人)
黄美金(省级非遗传承人)
蔡炳龙(省级非遗传承人)
许家有(省级非遗传承人)
孙莉(女,省级非遗传承人)
熊中贵(省级非遗传承人)
三、除以上有职称的工艺师外,建盏行业还有许多优秀的民间工艺大师12位:
陈大鹏,洪忠民,翁书杰,徐国清,黄上兴,陈叶琦,蒋新颖,吴德勇,陈小菁(女),赵雄,李勇,魏远财等等,还有许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不管建盏发展得如何飞快,都离不开每一位对建盏热爱的人们,建盏的美可以说是浑然天成不加修饰追求自然。
不管是宋代的建盏还是现代烧制的建盏,追求的都是一种极简却又自然变化的,人为不可控的美。
建窑建盏的薪火传承作者:***来源:《江苏陶瓷》2022年第03期1建窑建盏的烧制历史建盏创烧于晚唐,兴盛于宋,停烧于元,绝迹于明清,复兴于当代。
当代建盏重获生机,蓬勃发展应当归功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流传千年的华夏文明和先辈们流传下来的文化习俗。
因此,随着传统的饮茶文化再度兴盛起来,建盏的回归也是顺理成章的。
当代建盏匠人保持匠心与热情,窑火重燃,延续建盏传奇,谱写建盏在新时代的新篇章。
建阳建盏的兴盛与地理因素也密不可分,建盏所用坯、釉泥料全部是就地取材,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建阳水吉当地特别是后井的瓷土含铁量高,最适宜用来烧制建盏,不仅是瓷土,建盏的烧制还与后井的水、后井的釉、后井的松柴、后井的气候等等息息相关,这也是为何周边日本、韩国等国,纵有高精科技、优秀的陶瓷工匠也无法烧制出建阳相同效果建盏的重要原因。
2廖成义的建盏技艺人生廖成义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1971年11月生于后井村,自幼受到建盏的文化熏陶,十二三岁时经常跟着村里大人们漫山遍野地淘捡残留的瓷片,那时的建盏无人问津,没有人关注它的历史价值,而年少的他却对这些五彩斑斓的残片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年长后,更热衷于老盏收藏,每每听说某处有好盏,不论身处何处,总能第一时间赶到,也舍得拿出资金收藏建盏。
收藏的建盏琳琅满目,各种器型、类别、大小皆有涉及,而且屡见精品。
老盏的收藏也为其日后烧制仿宋建盏提供了有力的实物参照。
为了研究建盏的烧制工艺,他几乎走遍了后井村所有宋代龙窑遗址的山头,寻找当年宋人们用来做坯釉的泥土和釉石,并且了解这些泥土和釉石的特性,他发现只有使用含高铁量的泥土和釉石才能最好地还原宋朝时期所烧制的精美建盏,让他庆幸的是这份得天独厚的礼物就深藏在后井村,他也探寻两宋时期的龙窑,研究其构造、原理、搭建砖块的制作,以及山坡之间的坡度等,渐渐地对龙窑及烧制建盏的温度、湿度、气氛、时间等整个过程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明白了古人说的“七死八活九翻身”的含义,深知温度和湿度对于龙窑烧制建盏的巨大影响。
建盏是一种从古流传至今的饮茶器皿,因产自建窑得名。
北宋时期斗茶之风盛行,建盏随之名扬天下。
建盏的斑纹富于变化,釉面晶莹悦目,适合把玩,深受文人骚客垂青。
现今,这些宋代建盏仍然是收藏界的宠儿,有着颇高的身价。
现代建盏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福建建阳的陈慧敏便是其中的翘楚。
为盏而痴的年轻人
陈慧敏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家族中多人从事陶艺,耳濡目染,他对陶瓷也有了兴趣。
2009年,陈慧敏来到舅舅的陶瓷厂,看到厂里各种仿古建盏的试验品,一下子入了迷。
正巧,舅舅许家有参加了当年的恢复建窑建盏技艺的科研项目。
自那时起,陈慧敏就决定拜师学习建盏制作。
绿釉盏诞生
2014年,陈慧敏开始独立制作建盏。
配料、拉坯、上釉……每一步都亲自把关。
他对制盏的工艺更是极尽苛求,出了次品,他全部砸掉,决不让一个瑕疵品流入市场。
建盏的斑纹是在1300度的高温下自然析出,挂釉的厚薄,炉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建盏成品的斑纹,成品率相当低。
然而,就在这样不易的情况下,陈慧敏经过一千多炉的烧制试验,潜心研发出绿釉盏,将古建盏中的珍品——茶末色釉首次还原,成为制盏界的一朵新花。
详情可登录武夷建盏官网进行了解。
阙梅娇,阙梅娇建盏,建盏阙梅娇,阙梅娇介绍
关键词速读:建盏;李达建盏;建盏价格
1964年生,现为建阳市建盏陶瓷研究所所长。
阙梅娇的父亲曾是建阳池中瓷厂的工人,由于耳濡目染,阙梅娇从小就与泥巴打上交道。
其烧制的兔毫建盏,纹理清晰,状如兔毛,栩栩如生,油滴盏的造诣也很高深,特别是银油滴盏的烧制技艺,因而很受消费者和收藏家的青睐。
2004年前,时任省领导的习近平、贺国强先后参观过其工作室。
建阳建盏协会副会长,建阳建窑建盏23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的一位,也是其中唯一的女性,在建盏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独占一方建盏天地。
阙梅娇大师,她身材娇
小,衣着朴实,但这厚重的
泥土在她的双手下,却拉出
了各种器型不同的建盏,宛
若天成。
正是凭借这双巧
手,她在建盏行业闯出了一
片天地。
2011年,她的福建省
建阳建窑陶瓷研究所被建
阳市政府确定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4年,她的建盏作品分别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第九届海峡工艺博览会金奖;
2015年,她荣获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个人荣誉
2015年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建窑建盏制作技艺)
2014年南平市工艺美术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单位
2013年建阳建窑协会副会长
2013年第七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优秀奖
2013年中华工艺优秀作品奖
1999年建阳市科技成果进步奖
1998年南平市科技成果奖
2017年获一级陶瓷工艺师
更多阙梅娇产品详情请登录右上方网址,武夷建盏!。
在福建建阳,有四位本土年轻的烧盏人刘学财/廖铭/陈叶琦/翁书杰。
家族传承,自幼痴迷,多年锤炼,烧盏技艺炉火纯青,如今他们已各有所成。
“中国建窑,世界建盏”,在他们看来,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历史赋予他们责无旁贷的担当! 为了这份担当,这四位年轻烧盏人,联手合体组建“建窑四杰”团队,并于2018年1月27日对外宣告成立。
(从右至左依次为刘学财、廖铭、陈叶琦、翁书杰)
建窑四杰作品
品牌故事
建阳,位于武夷山南麓,这里宽阔的运河上曾千帆齐展,鹅卵石铺成的官道上也曾车马兼行,一千年前建盏就是从这里通向了全国的州邑,纵然这番光景已在时光中隐寂,但浓厚的文化底蕴依然还深埋于这片热土之中,其也生生不息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建阳子民。
一千年后,在现今的建阳,有4位本土年轻的烧盏人,他们似乎天生就是为建盏而生,自幼痴迷,家族传承,经多年锤炼,如今他们各有所成。
“中国建窑,世界建盏”,在他们看来,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历史赋予他们这一代年轻烧盏人责无旁贷的担当!为了这份担当,刘学财、廖铭、陈叶琦、翁书杰4位匠人决定创建“建窑四杰”品牌,并将倾毕生之力,不断精进技艺,为传播建盏文化而努力。
四个“80后”,四位当代新锐建盏名家,建盏作品畅销海外50多个国家。
在建阳,这四位本土年轻的当代烧盏人,被称为“建窑四杰”!这一串“标签”,让人忍不住产生探究的兴趣。
他们怎样的年轻团队?是什么样的产品?
(从右至左依次为刘学财、廖铭、陈叶琦、翁书杰)
刘学财,财窑建盏创始人
廖铭,廖铭建盏创始人
陈叶琦,古匠建盏创始人
翁书杰,宇杰建盏创始人
建盏匠人们CP合作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一般还是以家庭作坊式存在,父子档、夫妻档、师徒档、亲戚档、兄弟档、同学档、朋友档的方式及其普遍。
此前CP合作最为知名的应该是“飞惺”建盏。
随着“建窑四杰”组合的出现,建盏CP进入了小高峰,CP组合达四位之多,不仅年龄相仿,每位合作者的作品和定位定价也各有特色并互补。
从商业营销角度而言,是很好的一种营销模式。
匠心技艺为基础,创新营销作推动,两者有机结合下,“建窑四杰”的品牌逐渐在市场打响。
今年4月16日,全国首家公益无人茶室在建阳建盏一条街开业,又一次吸引了众多媒体眼球,这也是“建窑四杰”为推广建盏文化作出的一次全新大胆的尝试。
建窑四杰开启的强CP时代,为建阳建盏的发展点上了一个小逗号,他们的未来应该更精彩,期待更多的惊喜!。
武夷建盏
叶礼旺,叶礼旺建盏,建盏叶礼旺,叶礼旺介绍叶礼旺,建盏原产地兔毫盏代表性工艺师,系另一位兔毫大师叶礼忠的堂弟。
其烧制的兔毫盏胎土纯正,釉色温润,器型优雅,兔毫斑纹清晰密布,丝丝相连,尤其擅长大盏的制作。
其建盏传承了宋代生胚上釉,地方原矿釉和草木灰配釉的传统工艺,兔毫盏,毫丝立体、条达有金毫、青毫、绿毫、银毫、蓝毫各放异彩(与草木灰配釉坚持传统工艺是分不开的),其作品铁胎独特,干口有度,与宋代兔毫盏极为相似。
获奖荣誉:
2015年10月,南平市建阳区首届建窑建盏作品大赛(工艺传承)中,作品荣获“金奖”。
2015年11月,中国(北京)国际文创产品交易会中,其作品《束口兔毫盏》荣获工艺美术华表“金奖”。
2016年3月,河南开封举办的第一届开封市宋盏文化研究选拔赛中,其作品荣获“金奖”并授予“优秀宋盏制作人”称号。
1。
周运隆,中国陶瓷工艺大师,国家一级陶瓷艺术大师,建盏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他出生于福建建阳,从小便受到建盏文化的熏陶,对建盏的制作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他的技艺日臻成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周运隆的建盏作品独具特色,其釉面斑纹自然、美观,变幻莫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他的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的奖项。
其中,他创作的《柴烧兔毫盏》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油滴建盏》荣获中国陶瓷艺术大展金奖,《虹彩建盏》荣获中国建盏文化博览金奖。
周运隆不仅在建盏制作技艺上有着高超的造诣,还积极推广建盏文化,致力于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他多次应邀到国内外进行技艺展示和交流活动,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关注。
此外,他还收徒传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建盏制作人才,为建盏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周运隆的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并成为许多重要场合和国际交流活动的珍贵礼品。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周运隆本人也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等荣誉称号。
总之,周运隆作为中国陶瓷工艺大师和国家一级陶瓷艺术大师,不仅在建盏制作技艺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为推广和传承这门技艺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还为人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018建盏工艺师职称榜(排名不分先后)1. 国家级在建盏行业中,有两位泰斗级国大师,自上世纪80年就开始系统研究和制作建盏,并从未间断过,为建盏的复兴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孙建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达(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 省级蔡炳盛(省级非遗传承人)黄美金(省级非遗传承人)蔡炳龙(省级非遗传承人)许家有(省级非遗传承人)孙莉(女,省级非遗传承人)熊中贵(省级非遗传承人)3. 市级黄文勇(市级非遗传承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陆金喜(市级非遗传承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裴春元(市级非遗传承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陈祥松(市级非遗传承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阙梅娇(女,市级非遗传承人)詹桂溪(市级非遗传承人)叶礼忠(市级非遗传承人)孙福昆(市级非遗传承人)郑兴梨(市级非遗传承人)吕竹兴(市级非遗传承人)廖设生(市级非遗传承人)蔡炳昆(市级非遗传承人)黄祥元(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陈国文(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邱华忠(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邹云源(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叶礼旺(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危敏捷(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卢国伟(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林长明(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陈旭(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李细妹(女,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修光明(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叶兴旺(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吴兴乾(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童兴春(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连小华(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陈玉锋(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杨兴生(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朱信丛(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徐长和(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邱芙蓉(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揭继荣(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谢朝华(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蔡龙(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蔡龙(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林丽(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叶国旺(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沈学东(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肖毅(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叶诗明(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杨敏(市级工艺美术名艺人)4. 县级张修潘(已故,县级非遗传承人)饶飞雄(县级非遗传承人)赖敏惺(县级非遗传承人)叶智慧(县级非遗传承人)暨国军(县级非遗传承人)吴立勇(县级非遗传承人)张奉成(县级非遗传承人)吕河东(县级非遗传承人)吴立主(县级非遗传承人)黄长发(县级非遗传承人)吴周福(县级非遗传承人)周建平(县级非遗传承人)陈艗(县级非遗传承人)陈慧敏(县级非遗传承人)陈春华(县级非遗传承人)陈玉锋(县级非遗传承人)林杰(县级非遗传承人)张家华(县级非遗传承人)魏帝锋(县级非遗传承人)。
006文学·艺术《名家名作》·造型一生一代一盏情张 玉建盏,是一种茶器。
但在我眼里,建盏就是一幅画—在看到釉的同时,我看到了美。
刘子龙就是这样一位创造美的大师,他把建溪的风情和武夷的秀色都烧进建盏里,令故乡的红色沃壤璀璨生光。
我疑心他必定是将杯中的红茶倒进了窑炉里,把大美闽中的浪漫浇灌进一只建盏。
这只建盏的釉面交织着各种温润的色彩,深褐、湛蓝、烟紫混溶的油滴,衬着星星点点的银色铁斑,沐浴在迷人的清香里。
从2004年初开始,刘子龙潜心钻研,经过多年反复研究实验,于2016年成功复原最具宋代建窑建盏代表性的釉面作品《黑底银滴》,同年荣获第十届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暨2016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银奖。
这只名为《玄影》的建盏质地纯黑,油滴圆润,光泽均匀;釉色如漆,银斑若星,瓷重似铁,声响胜磬。
注入清水,银光争辉;注入浓茶,金星闪耀,让人一看就被深深吸引。
黑釉在炉火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幻化出“可遇不可求”的花纹,呈现出变化万千、绚丽多彩之态势。
这是窑神的恩赐。
刘子龙的建盏,以敞口为多,口大足小,形如漏斗。
釉大多是深黄褐色的,釉水上薄下厚,型号适中;造型敦厚古朴,线条自然流畅,《七彩金丝毫》 刘子龙/作《茶洋窑黑釉茶盏》 刘子龙/作我面前是琳琅的建盏—仿佛是一个个中国的宋代文人在茶的世界里低斟浅唱。
厚重的胎体、流动的釉汁,以中国东南部的特有风情,在多彩的釉面上飞扬。
这些建盏的主人叫刘子龙。
刘子龙生于1984年,祖籍建盏发源地福建建阳。
其作品胎骨似铁,釉色古朴,斑纹天成,功力非凡。
007茶洋窑非遗传承人,国家二级技师,陶瓷中级工艺师。
出生于1984年,祖籍建盏发源地福建建阳。
2004年初开始,潜心钻研建盏并发扬创新精神,经过多年反复研究实验,于2016年成功复原最具宋代建窑建盏代表性的釉面作品《黑底银滴》,同年荣获第十届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暨2016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银奖。
蔡炳盛1956年出生,蔡氏三兄弟之一,不仅是陶瓷制作世家,更是陶瓷制作名家,酷爱建盏,建阳市建盏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人,从事建盏研究30余年,荣获南平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窑建盏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南平市首届“工艺美术名艺人”。
蔡炳盛——火凤凰束口盏获奖与荣誉:2015年8月11日作品被征集永久收藏于建阳区文化馆2013年10月参加建阳市建窑建盏协会,担任常务理事,2015年担任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建窑建盏协会建盏鉴定咨询委员会委员。
作品《银油滴盏-1》荣获2014年第九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
作品《银油滴盏-2》荣获2014年第九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银奖。
作品《银油滴盏》荣获2014年第七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华工艺优秀作品奖”评比银奖。
蔡炳盛——火凤凰束口盏火凤凰建盏出自一代名家蔡炳盛之手,斑斑点点金属包含着火球,放光一样的欲火深层中安静的等待。
这款火凤凰釉色通透饱满,施满釉,釉面玻化充分,整体呈柿红色,吉祥喜庆。
蔡炳盛——火凤凰束口盏滴点均匀分布,结晶层次感强,在显微镜下滴点中心的结晶为枫叶状,美轮美奂,巧夺天工。
底部印有底款“炳盛”字样,名家落款,打上了蔡炳盛大师建盏的专属品牌印记,收藏价值较高。
蔡炳盛——火凤凰束口盏蔡炳盛烧制的建盏器型精致,釉色优美,蓝油滴造诣登峰造极,在30多年的建盏烧制生涯中,不仅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建盏爱好者的良好口碑,作品深受广大建盏爱好者的喜爱,蕴含工艺匠心,业内美名远扬,高收藏价值。
价格在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详情可登录武夷建盏官网进行了解。
建盏非遗遗产传承人名录建盏,是中国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的传统工艺品,被誉为“中国茶具之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制作技艺独特,历史悠远,传承人名录更是反映了这一传统工艺的延续与发展。
一、建盏的历史与特色建盏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因产于建州(今福建南平市建阳区)而得名。
在宋代,建盏被尊为宫廷御用茶具,成为皇室贵族的专属用品,享有极高的声誉。
建盏的最大特色在于其独特的釉色和器型。
建盏的釉色丰富多样,有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等,每一种釉色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器型则以碗为主,形状简洁大气,线条流畅,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魅力。
二、建盏非遗遗产传承人名录及其贡献1. 李达:李达是现代建盏制作技艺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釉色变化丰富,深受收藏家喜爱。
他将传统的建盏制作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建盏作品,为建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孔小明:孔小明是建阳建盏的代表人物,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釉色和精细的工艺著称,被誉为“当代建盏之父”。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恢复了失传已久的曜变建盏制作技艺,对建盏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3. 江和甫:江和甫是建盏制作技艺的重要传承人之一,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他的作品以其深厚的传统底蕴和独特的个人风格赢得了广泛赞誉。
他致力于推广建盏文化,积极参加各类展览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了建盏的魅力。
三、建盏非遗遗产传承人的培养与保护为了保护和发展建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
一方面,政府设立了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对建盏非遗传承人进行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技艺水平,创新设计理念。
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到建盏的保护工作中来,通过举办各种展览、讲座等活动,提高公众对建盏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建阳建盏[宝典]建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建盏烧制技艺建盏又名天目瓷,是黑瓷代表,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因产地为宋建州府建安县,因此称为建盏。
为宋时皇室御用茶具。
建盏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著名的古窑之一,建窑,宋代名窑之一,亦称“建安窑”、“乌泥窑”,分布在南平建阳水吉窑、南平茶洋窑、武夷山遇林亭窑,三处窑址统称建窑系。
建窑遗址:建阳市水吉镇后井村建盏在宋代已负盛名,由于宋时崇尚斗茶之风,故除了必需提供优质的茶叶之外,还需要有最适于斗茶所用的茶具。
建州宋时已出产许多贡茶如建瓯北苑贡茶、武夷山御茶,“建盏”又是当时上至至尊、下及士大夫们都认为是斗茶最佳的珍品。
油滴龙虎茶具建盏对土壤有着严格要求。
建窑之所以会诞生在闽北,是因为闽北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建窑所产的黑釉“建盏”,就是采用闽北地产含铁质较多的红、黄壤土等粉碎加工后制成。
建盏以小碗最多,胎骨乌泥色,釉面多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称“兔毫盏”。
也有烧成“鹧鸪斑”,“银星斑”的,别致美观。
依据釉面纹理的不同,建窑黑瓷大致可分为乌金、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和杂色六大类。
其胎质厚实坚硬,截面呈黑色或灰黑、黑褐色,叩击可闻金属之声。
鹧鸪斑茶碗银油滴建盏大多口大底小、形如漏斗,多为浅圈足,足根多见修刀。
其造型古朴浑厚,手感压沉,从形态上可以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类。
建盏都用正烧,利用酸性釉料所后成的酸化痕迹作装饰。
由于器壁斜度不同,流速快,成纤细毫纹,流速稍慢则粗,就成兔毫之状。
有的器底,刻有“供御”和“进”琖等字样,为贡瓷。
兔毫茶碗建窑所产的黑釉“建盏”影响十分广泛,深受日、韩、台等地区茶道的重视。
其中,“曜变天目”、“油滴建盏”等南宋旷世珍品被日本视为国宝级文物,饮誉四方。
建盏生产创烧于晚唐五代时期,兴盛于两宋,元代中后期趋于衰落,明代停烧。
数百年来,“建盏”的恢复和研究,一直为陶瓷界所关注、研究者所追求。
1979年开始,离休干部栗金旺领着女婿孙建兴和女儿栗云及外孙女孙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技艺相结合,历经艰辛,不懈探索,分析了数千片建盏残片的烧成规律,经过数万次坯釉配方调试,以及数千次烧成工艺的改进,来努力提高制品成功率。
吴立主,建窑建盏烧制工艺传承人,建盏界老一辈的工艺师。
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靠着对建盏的热忱,吴立主每天大量的时间都花在烧制建盏上,正是因为这份坚持,这份执着的匠心精神,2015年,吴立主成功试制出两款斑纹神似龙鳞和曜变的建盏。
这两款建盏一经面世,立刻引起建盏爱好者及同行业人士的追捧,产品经常供不应求。
龙鳞纹和曜变系的成功并不是吴立主建盏生涯的终点,他说,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潜心研究,让曜变系产品更加完善,让每一个爱盏人士都有一只极品曜变盏。
建盏
建盏工艺特点:其烧制的油滴盏,胎土纯正,器型圆润,斑纹饱满,色泽蓝中带银,十分优雅。
建盏
获奖荣誉:
2015年11月,作品“龙鳞纹”在第七届西安礼品工艺品展览会参展展品评选中荣获金奖。
2015年,陶瓷作品“油滴建盏”荣获第九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2015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
2015年。
作品“银油滴茶盏”在福建省建阳市建窑建盏上海协会举办的首届上海虹桥古玩城展示会上,荣获传承奖铜奖。
2015年8月10日,所捐赠的建窑建盏作品被南平市建阳区文化馆永久性收藏。
2016年5月22日,其曜变系列作品在2016上海国际陶瓷艺术博览会获得白玉兰陶瓷艺术奖金奖。
详情可登录武夷建盏官网进行了解。
最全丨建盏工艺师品级、流派介绍及作品欣赏建盏人文物质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淳朴的手艺人们,他们中有坚持40余年不懈研究的建盏大师,也有许多优秀的新生代工艺师,在土与火中书写建盏的光辉。
图为武夷建盏合作的部分建盏大师壹许多盏友在咨询建盏的时候,大都会将各个大师之间的品级做比对,今日小编就向大家详细介绍一番。
希望各位爱好者,多做做功课,多了解建盏的赏析要领,便逐步清楚谁的手艺更强,而谁的未来可发展的态势更好。
这也决定其作品的未来定价走势,对于收藏级的爱好者,这点尤为重要。
国家级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达(油滴派)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孙建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大鹏(鹧鸪斑)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黄美金(金油滴)省级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陆金喜(曜变)建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陈其富(学院派)李甲栈(非专业烧制建盏)福建省非物质遗产项目建窑代表性传承人:蔡炳昆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工艺美术名人·工艺美术师·助理工艺美术师·民间艺人等:南平市工艺美术大师:裴春元(彩金油滴建盏)建阳市建盏陶瓷研究所所长:阙梅娇(古法油滴)建阳市建盏制作技艺代表传承人:蔡炳盛、蔡炳龙芦花坪传承人、建窑建盏制作技艺传承人:孙福昆工艺员、民间好手:黄文勇、陈慧敏、吴立主、叶礼忠、叶礼旺、刘学财、邹云源、卓立旗、杨敏、陈春华、蔡龙、丁家相、廖铭、李振贵、栗金旺、蔡炳盛、蔡炳昆、赖敏惺、饶飞雄、张中钦等。
贰了解各位大师的品级之后,下面为盏友们介绍一下建盏界的四大流派以供参考。
哈哈第1個The first one白1油滴派掌门人:李达副掌门人:蔡炳盛李达作为现代建盏第一大派,油滴派人才济济,门生众多,可以说三分天下,油滴派独占其二。
掌门人李达,自80年代末开始潜心研究油滴盏的学术和实践,武功已达登峰造极之境,为目前建盏界公认的泰山北斗。
不管是作为把玩使用或者收藏,李达的作品,其提升空间,是值得令人期望的。
建盏——当代建盏手工艺师傅简介(部分)2013年12月31日,建阳市人民政府评选了建阳市首届建窑建盏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2人,这些师傅都可以称得上是建阳建盏的名家,他们是蔡炳龙(省级)、蔡炳盛(市级)、许家有、熊忠贵、吴立勇、张修潘、吕竹兴、郑兴梨、叶礼忠、詹贵溪、孙福昆、黄文勇等人。
2014年又评选出建阳市金油滴建盏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一人黄美金。
2015年7月6日,建阳市人民政府评选了建阳市第二批建窑建盏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1人,他们是廖设生、叶智慧、蔡炳昆、卢国伟、张奉成、阙梅娇、暨国军、吕河冬、裴春元、邹云源、黄美金。
其他:省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陈其富(学院派,非专业烧制建盏),省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李甲栈(非专业烧制建盏)。
此二位均属非建盏专业领域,而作品也是独树一帜,市场流通量有限。
李甲栈油滴束口盏陈其富黄鹧鸪斑以下列举部分:【李达】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鹧鸪斑建盏代表人物。
1955年生,福建省莆田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作为建盏界的泰山北斗,集建盏理论和实践之大家。
2005年发表《宋代油滴茶盏鉴赏》,2007年发表《建盏鉴赏》,2008年发表《建盏揭秘》。
作品被选为中南海紫光阁收藏陈列品,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品,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收藏品。
【陈大鹏】国家工艺师,中国古代陶瓷研究会会员。
潜心四十年研究兔毫天目、鹧鸪斑天目、乌金天目瓷。
建盏其烧制的天目瓷器质朴大方,神形兼备,使失传近千年?的古瓷工艺重放异彩,中国文化部永久收藏。
获邀多次赴海外天目陶瓷文化交流大会,建盏品被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澳大利亚、港、澳、?台地区名家收藏,陈大鹏?鹧鸪斑建盏【蔡炳龙】2010年获批福建省建窑建盏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阳市建盏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1952年7月出生,土生土长的水吉人,自幼受建盏文化的影响,受家庭的熏陶,喜好制陶烧瓷工艺制作,自1981年从事建盏烧制创作以来,在手工建盏作坊工作32年,蔡炳龙陆续制作出兔毫盏、油滴盏、鹧鸪盏、虎皮斑、木叶、珍珠斑等多种产品,釉面采用天然矿釉,与宋代建盏仿真度极高,产品经久耐看,每只建盏的斑纹和形状都有细微变化,意趣天籁,美仑美奂。
陶瓷文化(340):李细妹建阳建盏艺术大师李细妹(又名:李欣红),1955年生于宋代建窑发源地——福建建阳后井村。
陶艺师,是建窑建盏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南平市建阳区第三批“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南平市工艺美术名艺人,福建建盏名匠,入选南平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建阳区推荐名单。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建窑窑变山水画盏创始人,建窑建盏协会副会长。
开创性的将松柴引入电窑,达到烧制建盏所需的还原效果,这一特殊烧制技艺现在被行业推广使用。
建盏,黑瓷代表,宋代八大名瓷之一。
汉族传统名瓷,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
建盏的美,浑然天成,不加修饰追求自然。
而宋朝的美学,追求的正是一种极简却又自然、人为不可控的美。
于是,建盏所承载的宋代记忆,洗去了盛唐的大红大紫,留下简单化一的古朴。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是特指福建南平建阳水吉窑黑釉茶盏烧制技艺,要经过选瓷矿、瓷矿粉碎、淘洗、配料、陈腐、练泥、揉泥、拉坯、修坯、素烧、上釉、装窑、焙烧等 13 道工序。
经过不断地试验和努力,她烧制出了油滴、兔毫、鹧鸪斑、铁锈斑、茶叶末、柿红、灰被、曜变等几乎所有建窑系的品种。
她的作品均采用建盏原产地材料精心制作,作品富有宋韵又符合现代美学,美艳不可方物,件件唯一,件件入心,是收藏、观赏、实用的上乘之器。
大师们的努力耕耘,既是对历史文化的继承更是对陶瓷艺术的发扬和传播。
陶瓷凝聚了一个城市的灵魂,经济、政治、生活、艺术、城建、历史无一不被囊括在这千年的窑火之中,薪火传承、历久弥新。
瓷艺之路艰辛且漫长,唯心有向往、意志专一,才可不负光阴不负选择!阅读是一种修养转发是一种美德。
建盏烧制工艺的传承
林芳进
【期刊名称】《陶瓷》
【年(卷),期】2022()9
【摘要】建盏烧制艺术是土与火高难度结合的艺术,是纯粹的陶瓷艺术。
而建盏历史记载中曾经停烧800多年,在这800多年期间建盏烧制技艺基本一片空白。
在现代,复兴建盏这种非常古老的手工技艺,虽然有很大困难,但终究取得很大进展。
笔者阐述了建盏的历史传承和建盏的特征,并详细地介绍了建盏烧制的工艺传承。
【总页数】3页(P85-87)
【作者】林芳进
【作者单位】南平市建阳区青吉建盏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74.73
【相关文献】
1.兔毫连盏烹云液玉露醇香绕齿间--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细妹
2.建盏烧制工艺的传承
3.建盏烧制工艺的传承
4.建窑建盏的薪火传承——记“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廖成义大师
5.建盏烧制工艺的传承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阳建盏传承人_建阳建盏十大传承人
建盏传承人名单_建阳建盏传承人员名单
关键词速读:建盏大师;建盏大师排行榜;建盏传承人;
今天就带大家看看建盏界的厉害人物,建盏工艺师职称榜(排名不分先后)
一、国家级:2位
在建盏行业中,有两位泰斗级国大师,自上世纪80年就开始系统研究和制作建盏,并从未间断过,为建盏的复兴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孙建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李达(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二、省级:6位
蔡炳盛(省级非遗传承人)
黄美金(省级非遗传承人)
蔡炳龙(省级非遗传承人)
许家有(省级非遗传承人)
孙莉(女,省级非遗传承人)
熊中贵(省级非遗传承人)
三、除以上有职称的工艺师外,建盏行业还有许多优秀的民间工艺大师12位:
陈大鹏,洪忠民,翁书杰,徐国清,黄上兴,陈叶琦,蒋新颖,吴德勇,陈小菁(女),赵雄,李勇,魏远财等等,还有许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不管建盏发展得如何飞快,都离不开每一位对建盏热爱的人们,建盏的美可以说是浑然天成不加修饰追求自然。
不管是宋代的建盏还是现代烧制的建盏,追求的都是一种极简却又自然变化的,人为不可控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