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宽松货币政策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经济下行时期货币政策的选择
在经济下行时期,货币政策是国家政府正常应对经济困难的手段之一。
在经济下行时期,货币政策需要释放流动性,助力市场调整,从而推动经济回暖。
但不同的国家在面对
经济下行时期货币政策的选择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不同。
货币政策包括定量宽松政策、降低利率政策等。
其中定量宽松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
购买政府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来释放流动性,从而增加市场资金供应。
降低利率政策是指
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基准利率或其他市场利率来促进市场资金流动,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在经济下行时期,货币政策的选择应当根据经济情况来决定。
如果经济下行程度较轻,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降低基准利率等方式来调整市场流动性,从而使经济回暖。
但如果经济
下行程度较严重,中央银行则需要采取更为大胆的手段,如实行定量宽松政策等。
不过,
实行定量宽松政策需要考虑通胀率和货币政策的顺周期性等风险,以及争取政治上的支持,因此需要权衡之后才能决策。
另外,货币政策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国际环境的影响。
如果各国经济下行程度较为严重,国际货币政策也会更倾向于实行定量宽松政策等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这决定了实行定量
宽松政策的风险可能会更为可控。
总之,经济下行时期货币政策的选择需要结合国家经济状况、通胀情况以及国际环境
的因素,采取合适的政策来应对经济困难,并确保政策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
浅析量化宽松政策及其影响一、量化宽松政策的概念及其起源二、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方式三、量化宽松政策的目的和影响四、量化宽松政策的评价及其潜在问题五、量化宽松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比较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各国政府和央行采取了不同的经济政策来应对经济发展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其中,量化宽松政策作为一种新型的货币政策工具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量化宽松政策的概念、实施方式、目的及影响、评价和潜在问题以及与其他经济政策的比较进行分析。
一、量化宽松政策的概念及其起源量化宽松政策,简称QE,是指央行通过购买国债等金融资产无限量放水,以提高市场上的流动性,增加信贷供应,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货币政策。
它最早是由美联储在金融危机后推出的一种货币政策方式。
在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方式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时,央行一般会采用购买国债等金融资产的方式来注入市场流动性。
这些购买的金融资产可以是政府债券、公司债券或者股票等。
央行通过放水,从而引导银行增加贷款供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
三、量化宽松政策的目的和影响量化宽松政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市场上的流动性,以提高信贷供应,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在经济困难时期,它可以缓解短期经济压力。
同时,在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下滑时,也可以通过购买股票和房地产等金融资产,提高市场的信心,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量化宽松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可以促进货币供应和资本市场的活跃,减轻压力下的经济疲软,同时加强国内和国际市场对经济复苏的预期。
四、量化宽松政策的评价及其潜在问题量化宽松政策虽然可以缓解短期经济压力和促进经济增长,但其潜在问题也不能忽视。
首先,长期采用量化宽松政策会导致货币扭曲,进而影响货币发行机构的职能。
其次,大量印发货币会导致物价上涨,激发通货膨胀风险。
长期通货膨胀势必会影响到经济的稳定,降低民众的购买力。
五、量化宽松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比较与其他经济政策相比,量化宽松政策优势在于它可以通过大量印发货币,直接刺激经济增长。
欧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分析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ECB)的量化宽松政策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一直是欧洲货币政策的核心。
该政策旨在通过购买国债和其他资产来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经济增长和提高通货膨胀率。
本文将对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对欧洲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量化宽松政策是欧洲央行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主要工具之一。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欧洲央行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降低利率和购买国债等,以帮助稳定金融市场和刺激经济增长。
量化宽松政策的核心是以大规模购买国债和其他资产的方式来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推动利率下降,提高信贷活动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量化宽松政策对欧洲经济的影响是复杂多样的。
一方面,该政策的实施确实帮助欧洲经济渡过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衰退,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和增长。
一些人担心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泡沫,甚至可能给未来的经济稳定带来潜在风险。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量化宽松政策可能会导致货币贬值和资产价格上涨,这可能对普通消费者和投资者造成不利影响。
量化宽松政策对欧洲货币政策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
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使得欧洲央行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这与传统的通过调整利率来实现的货币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过程中,欧洲央行要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控制通货膨胀、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如何平衡资金的流动和分配等问题。
量化宽松政策对欧洲货币政策的影响不仅仅是在政策工具上的改变,更涉及到对货币政策运作机制和效果评估方法的深刻思考。
未来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将如何发展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欧洲央行将继续寻求更为灵活和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以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挑战。
量化宽松政策将继续是欧洲央行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重要政策工具,但其实施方式和效果将得到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评估和调整。
相信通过欧洲央行的不懈努力,量化宽松政策将更好地为欧洲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做出贡献。
山东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问题与对策学院金融学院专业金融学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山东财经大学教务处制二O一五年三月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山东财经大学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山东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士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指导教师签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年月日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问题与对策摘要结合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本文阐述了“定量宽松”和“信贷宽松”政策的异同点,分析了政策所呈现的特点、政策工具的差异。
认为在肯定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认识并高度关注其所面临的政策措施防卫性特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威胁等问题。
需要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合理引导社会公众预期;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所创造的广义流动性的管理。
关键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定量宽松;信贷宽松; 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The problem,effec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quantitative easingmonetary policy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the major economies of the Central Bank of 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quantitative easing" and "credit easing"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olicy characteristics and policy tools. Confirming the success of monetary policy of quantitative easing , at the same time fully understanding and highl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in the face of policy measures defens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dependent character of central bank is under serious threat.To further enhance the transparency of monetary policy and guide public expectations reasonable; To strengthen coordin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and fiscal policy;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The generalized liquidity created by financial derivative products .Keywords: 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 quantitative easing; credit easing; non 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 tools目录一、政策的两种形态:“定量宽松”与“信贷宽松” (1)(一)日本中央银行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 (1)(二)美联储的“信贷宽松”货币政策 (2)(三)两类货币政策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单一规则”与“相机抉择” (2)2.分别关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与负债方 (2)3.政策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存在差异 (2)4.与社会公众的信息交流问题 (2)二、政策的实施及其效果 (3)(一)政策实施阶段及其特点 (3)(二)政策工具的差异 (4)1.所收购资产种类的差异 (4)2.所收购资产期限结构的差异 (4)3.收购资产的资金来源 (4)4.向市场释放流动性的数量 (4)(三)政策实施的效果 (4)三、政策实施所面临的问题 (5)(一)治理金融危机的措施缺乏系统性,呈现防卫性特点 (5)(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威胁 (5)(三)可能引发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的道德风险 (5)(四)增大了整体流动性的不确定性 (5)四、评价与启示 (6)(一)总体上,对政策的实施效果应予以肯定 (6)(二)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合理引导社会公众预期 (6)(三)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所创造的广义流动性的管理 (7)(四)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7)山东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以及促进经济复苏,自2008年以来,主要经济体央行基本同时将基准利率快速降低至历史低点或接近于零后,实施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近年来,美国一直采取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通过购买国债和其他金融资产来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经济增长和降低利率。
这一政策不仅对美国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中国经济。
首先,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贸易方面。
由于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美元贬值,进而导致人民币升值。
在此背景下,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对外贸易竞争力减弱。
此外,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也导致全球资金涌入中国市场,加剧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波动。
这对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和金融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次,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也产生了影响。
中国需要密切关注美国货币政策变化,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增加,中国可能面临资本流出的风险。
为了防范这种风险,中国央行需要灵活调整货币政策,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此外,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体现在商品价格上。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对中国作为资源进口大国来说是一个挑战。
中国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国内产业和居民的利益。
然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也带来了一些机遇。
首先,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推动全球经济复苏,提高了全球市场需求,为中国的出口创造了机会。
其次,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促进了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
贸易竞争力下降、金融市场波动、货币政策调整等都是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机遇。
中国需要积极应对这些挑战,抓住机遇,保持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名词解释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该类型量化宽松又被称为QE。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在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应对危机而采取的一种非常规性的刺激经济手段。
它通过直接向金融市场注入资金的方式来降低长期利率,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最终达到鼓励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
量化宽松(QE)QE全称quantitative easing of funds,又译为量化宽松或QER。
QE是指在金融危机时,各国为了刺激经济复苏而向市场注入大量货币,使短期利率下降的货币政策。
简单说就是买进政府债券,降低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以鼓励投资、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QE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范围上看包括QE、 QM、 QT等;QE从属于QM和QT等等。
QE从表面上理解是量化紧缩,从其内涵上看是以较小的利率放贷出去,增加货币供给量,收窄流动性的波动幅度,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QE是美联储采用的宽松货币政策中一种方式,但宽松货币政策不能完全替代QE。
QE一般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指中央银行以数量型工具调控基础货币量,其主要操作是买入短期政府债券,将利率压低;第二种含义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金融债券及抵押支持证券,将基准利率压低。
QE政策自2008年6月份开始实施,一直延续至今。
2009年7月,美国正式宣布退出QE政策。
由于QE这个名词本身也很宽泛,所以造成了在我国也被广泛使用。
例如,在股市中QE就意味着在牛市的时候提高印花税,在熊市的时候减少印花税,被认为是一种扩大总需求的政策。
QE的主要作用有三点: 1、缓解外汇占款压力; 2、扩大银行体系信贷规模; 3、鼓励投资和消费。
但与QE相伴随的是流动性过剩,所以, QE政策也被认为是危机后世界各国央行普遍使用的方法。
QE的目标:购买有价证券,直接为经济体系注入流动性,以刺激企业增加设备投资、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其好处主要有四个:一是对银行冲击小,缓解了银行的再贷压力;二是降低了整体利率水平;三是减轻通胀压力;四是增加就业机会。
/
【量化宽松政策】什么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何影响?
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美元贬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美出口和美整体经济。
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而且周期也较长。
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做法。
货币政策是影响金融市场走势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前的国际市场,仍然是美联储在主导,整个市场就是盯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如何变化。
什么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量化宽松政策会带来什么影响?且看本文分析。
什么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叫做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干预方式。
与利率杠杆这一“传统手段”不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一般只在极端条件下使用,因此经济学界普遍将之视为“非传统手段”。
量化宽松政策会带来什么影响?
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美元贬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美出口和美整体经济。
但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势必将冒极大的风险,海量的货币供应量,必定会造成恶性的通货膨胀,资产价格飞涨,致使大量投机者进入市场,尤其是对能源和有色金属类价格的影响更为巨大,有可能造成比目前还严重的金融泡沫和经济泡沫,灾难也许会比之前更沉重。
什么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量化宽松政策会带来什么影响?通过本文的学习,想必投资者对量化宽松政策都有了一定的认知。
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
而且周期也较长。
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
这种极端做法。
关于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哪些起源关于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哪些起源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又做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在设立货币政策的时候会将目标放在一个特定的短期利率水准上,央行通过向银行间市场注入或者是抽离资金来使该利率处于目标位置。
为了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哪些起源,欢迎阅读!什么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又做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在设立货币政策的时候会将目标放在一个特定的短期利率水准上,央行通过向银行间市场注入或者是抽离资金来使该利率处于目标位置。
此时中央银行希望调控的是信贷的成本。
而定量宽松货币指的是货币政策制定者将政策关注点从控制银行系统的资金价格转向资金数量,货币政策的目标就是为了保证货币政策维持在宽松的环境下。
对于这个政策而言,“量”意味着货币供应,而“宽松”则表示很多,当然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有自己的指标。
采用“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往往意味着放弃传统的货币政策手段,因为对于央行而言,他们不可能既控制资金的价格又控制资金的数量。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俗称“印钞票”,指一国货币当局通过大量印钞,购买国债或企业债券等方式,向市场注入超额资金,旨在降低市场利率,刺激经济成长。
该政策通常是往常常规货币政策对经济刺激无效的状况下才被货币当局采用,即存在流动性陷阱的状况下实施的非常规的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起源量化宽松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经济学词汇,最早在2001年由日本央行提出——在2001年到2006年间,为了应对国内经济的持续下滑与投入衰退,日本央行在利率极低的状况下,通过大量持续购买公债以及长期债券的方式,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使利率始终维持在近于零的水平。
通过对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迫使银行在较低的贷款利率下对外放贷,进而增加整个经济体系的货币供给,促进投入以及国民经济的恢复。
这与正常状况下央行的利率杠杆调控完全区别。
定量宽松货币政策
在经济学上,“定量宽松”指央行直接向市场注资的一种货币政策手段。
之前,日本、英国的央行因为利率已降无可降,已经在采取这一手法。
西方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所谓“定量宽松”,其实就是央行开动印钞机器的一种委婉说法,因为美联储需要印钞票来购买这些国债。
为阻止信贷市场枯竭,美联储2009年12月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接近“零利率”的0.25%以下水平,但收效并不明显。
美联储希望,通过“定量宽松”这一非同寻常的方式刺激经济活动。
原理
近几个月全球利率大幅下降,央行为刺激消费者以及企业增加支出大幅下调了利率。
随著借贷成本日益接近于零以及经济活动未见明显改善,政策制定者的目标通过一种叫做定量宽松的工具开对准长期利率。
简单地说,该工具原理如下∶
1.央行创造一定量的新货币,然後用它在公开市场买入政府债券
2.政府将债券卖给央行後就有了更多的现金,然後它们就可以向外贷款。
因为债券收益率现在下降,把钱以更高的利率借给个人或机构而不是政府就具有了更大的吸引力,从而刺激信贷流向私营部门,促进经济活动。
措施
第一,大规模直接购买国债和由政府资助企业所发行的证券,以便影响收益率水平,从而起到刺激总需求的作用;
第二,进一步购入其他证券,如非政府资助企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商业房产抵押贷款证券等;
第三,向金融市场的特定领域注入流动性。
如最近出台总计达8000亿美元的面向机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及消费者信贷市场的支持项目能绕过不愿借贷的银行,直接将资金注入特定市场。
美国及英国经济受定量宽松政策的影响可能最大,因为它们的经济不像日本以及瑞士那样依赖出口。
它们的央行买入政府债券将增加流动性,这应该会帮助解冻信贷市场,刺激消费者以及企业增加支出。
美国财长盖特纳就称,为摆脱衰退,我们需要银行再次冒一下风险为企业提供信贷。
如果信贷门槛降低,房屋市场可能筑底,这将刺激需求,结束房价下跌的局面。
另外,清除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有毒资产将帮助缓解市场担忧,并且应该会增加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刺激风险偏好。
美股近期在美国财政部宣布有毒资产清理计划後升至6周来的高点就说明了这一点。
房屋市场以及股市反转将提升消费者信心,後者已经开始改善,3月密歇根消费者信心自56.6升至57.3就说明了这一点。
如果市场的乐观情绪上升,国内需求增加,企业可能会结束裁员,重新增加人手。
这对美国经济将是一个利好消息。
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010年11月3日宣布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到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
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2010年11月2日至3日召开了货币政策决策例会。
会议发表的声明表示,美联储将在之后的各月中逐步实施这一计划,预计每月将购买75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
声明指出,美国当前生产和就业状况改善的步伐依旧缓慢;受制于高企的失业率和微弱的收入增幅,美国民众的消费意愿虽然有所提到,但也受到抑制。
美联储同时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零至0.25%的水平不变。
为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美联储于2008年12月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当前的历史最低位,并一直保持在这一水平。
相关资料
怎样交易这一政策?
尽管美国以及英国经济可能受益于流动性增加,并最终为其各自货币提供支持,但市场最初的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
风险偏好增强可能导致美
元走弱,因为对其它美元资产的需求可能无法抵消避险需求下降的影响。
英镑可能受益于对英镑资产的需求增加,这将有利于做多英镑。
定量宽松政策会在未来产生通胀吗?
对定量宽松政策的首要担忧是,一旦全球经济反弹,大量印刷钞票将产生通胀。
假定政策按计划进行,央行额外投放的货币进入流通,货币供应量将会增加,从而导致货币贬值,人为地推动物价上涨。
根据注入资金的规模,物价有可能扶摇直上,从而损坏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以及交换媒价的功能,打击经济增长。
尽管这样的担忧合理,但也并不一定就会成为现实。
促进借贷的政策努力伴随著政府支出的大规模攀升,因为政策制定者需要借助政府的努力来抵消私营部门支出的下降。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支出将增加政府的赤字,政府将需要大量发行债券进行融资,从而导致债券价格下跌,收益率上升。
收益率上升将增加债券投资的吸引力,从而刺激为买入该种债券所需的货币需求,抵消定量宽松政策对于该种货币的贬值效应。
总体上,只要央行印刷的钞票总额不超过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所需要的融资额,定量宽松就并不一定会导致通胀。
定量宽松政策是当前经济环境的产物
多年以来,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一直是Fed影响经济运行的主要手段。
Fed通过购买及借入国债、调整银行准备金的方式来调整联邦基金目标利率。
在该机制推行后的多数时间内,Fed都成功地将实际利率控制在与目标利率一致的水平上。
但是,近期Fed很难实现这一目标,这是因为,为了重建市场信心及银行间拆款市场,Fed向金融系统内注入了大量流动性。
注资举措使得Fed资产负债表规模从2007年8月初时的略高于8,000亿美元激增至逾2万亿美元。
很多Fed官员预计,Fed资产负债表规模还将扩大。
除了经济学家之外,但是Fed内部也有一些人认为政策有所变化。
美联储副主席科恩(Donald Kohn)发表讲话称,Fed已经着手推行某种形式的"定量宽松"政策。
但是他认为,Fed并没有为此放弃旧有的货币政策模式。
预测机构Stone & McCarthy Research Associates分析师Ray Stone 认为,美联储在采取某种形式的"定量宽松"政策,这主要是其目前拥有的紧急贷款职能的产物。
一旦市场状况好转,这些工具将会消失。
他说,这些都是暂时性的,现在的问题是其到底会存在多久。
交易定量宽松政策不管通胀前景如何
定量宽松政策对于通胀的影响将决定投资者的货币交易策略。
1.如果定量宽松政策产生通胀,买入澳元以及纽元。
如果央行的定量宽松额度超过政府支出,通胀将不可避免,交易商将会寻求把资金投向能
够保值的资产,这很可能令像商品,特别是黄金这样的金属从中受益。
在这种情况下,澳元以及纽元的表现很可能会超过日元,英镑以及美元。
商品集团货币所在的国家目前还没有实行定量宽松政策,这些货币与商品价格密切相关。
另外,澳元与纽元的收益率不太可能自现行水平进一步大幅下跌,这也增加了它们相对于那些短期利率为零的货币的吸引力。
2.如果定量宽松政策不产生通胀,买入美元。
因为在美国政府以及美联储采取如此激进的行动後,我们有理由认为美元将是从现行经济危机中首个反弹的主要经济体。
这表明美联储将有可能最先加息,从而令短期利率变得朝著有利于美元的方向改变。
另外,美国政府已经可以肯定会发行数亿美元的债券,这与其它国家的财政努力相形见绌。
债券发行量增加将导致价格下跌,收益率上升,从而变得对投资者更为有吸引力。
如果美联储不印刷钞票来抵消这些需求,这应该会刺激对美元以及美元资产的需求,从而导致其它货币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