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护理人性化管理在腹透患者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98.25 KB
- 文档页数:2
护理管理在腹膜透析中的运用【关键词】护理管理腹膜透析腹膜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功不全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尤其是老年人中伴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肾病和糖尿病的病人,腹膜透析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护残余肾功能,其优点是安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培训病人及家属。
先进的护理管理模式运用于腹膜透析中,创立了最佳护理路径,掌握最佳护理流程,使患者进一步掌握腹膜透析的程序及相关知识;护士有明确的工作方向和护理依据,从而规范了护理行为,节约了医疗、护理成本,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
1 资料与方法1.1 腹膜透析方法我科运用腹腔置管术方法,利用腹膜为半透膜,将透析液输入腹腔,通过弥散和渗透作用,达到清除机体代谢废物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目的,保护残存的肾功能。
采用百特双联系统,制定标准六步骤操作流程。
透析液浓度为1.5%,2.5%,4.25%。
1.2 创立最佳护理路径依据每日护理计划标准,为腹膜透析患者所设定的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路径图,责任护士负责对病人资料的收集以及对病人的全面评估,制定置管术前、置管术后管理目标,树立无菌观念,培养良好生活习惯,预防感染。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从整体护理的理念出发,以病人为中心,根据病人文化,社会背景,个性特点,接受能力等的不同,制定和实施个体化的教育和培训计划。
以生理——心理——社会现代的医学模式,对病人实施全身心的整体治疗与护理,利用该路径可满足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的健康教育的需求。
2 人员的管理2.1 病人的管理病人档案的建立,门诊病人的随访制度,与病人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教育病人掌握自我管理,加强病人培训与教育,促进腹膜透析病人的康复与社会回归,提高病人的治疗质量和生活质量也是我们现今的工作重点和目标。
2.2 责任护士的作用责任护士的素质要求:要具有广泛的肾科知识和临床护理知识,培训技巧,耐心,灵活性,沟通能力,判断力等。
职责明确,分工协作,各尽其责,工作内容以教育、培训、门诊随访病人;心理及康复指导,腹膜透析问题的处理,评估等护理工作均融入腹膜透析护士工作中,强调责任护士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作用,共同把腹膜透析中的各项工作全面、系统、科学的完成,充分发挥团队最佳功能状态,体现管理的效能。
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病人实施协议护理与人性化管理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协议护理与人性化管理在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常规护理的60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病人纳入对照组,实施协议护理与人性化管理的60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病人纳入观察组,评价不同患者综合护理与管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服务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协议护理与人性化管理可帮助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病人提高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与服务质量。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病人;协议护理;人性化管理;生活治疗;管理能力透析是目前慢性肾衰竭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其中腹膜透析应用较多,通过腹膜透析及时清除体内有害物质,延缓肾功能损害速度与患者死亡风险[1]。
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病人在实际治疗过程中会存在较多问题,需要通过有效的护理与管理帮助患者解决相关问题,最大程度帮助患者改善预后。
本文对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病人应用不同护理模式的相关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9.2-2020.6期间收治且各项资料均完整的120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病人纳入研究,常规护理的60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病人纳入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54.83±3.55)岁,病程1-6年、平均(2.56±0.43)年。
实施协议护理与人性化管理的60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病人纳入观察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32-77岁、平均年龄(54.86±3.50)岁,病程1-6年、平均(2.60±0.45)年。
不同患者一般资料满足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向患者讲解治疗方案、配合要点,遵医嘱用药,病情观察,预防不良反应。
观察组:协议护理与人性化管理,措施有:(1)完善患者档案信息,详细记录患者每日相关指标,如用药、生理指标、生化检验、情绪、不良反应等,并与患者共同协商治疗、护理方案;(2)重视护患沟通,护理人员在服务中强调主动性,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心理特点,通过聊天、安慰、鼓励等帮助患者消除负面心理;对行腹膜透析置管手术的局麻患者,建议患者术后24小时开始下床适当活动,告知患者活动量大时可能引起手术切口部位出血;如果患者采取腰麻,也应严格要求患者在24小时后下床活动,讲解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透析完成后根据患者情况及时鼓励患者;(3)健康宣教,告知患者预防腹膜炎的方法,饮食中需要限制钠盐,合理进食;(4)患者在出院后及时做好跟访,通过电话随访、家访等了解患者恢复情况以及自我管理,做好指导与跟进。
个性化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索Application value of personalized nursing in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JI yin ying, XU ting ting摘要:目的:探索个性化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医学研究样本对比法,在我院肾内科研究调查资料库中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90例腹膜透析患者为样本勘验研究对象,依照护理环节应用措施差异,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护理服务和个性化护理服务理念,随访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上的评定结果为100%(45/45)和80.00(36/45),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自我认知、腹膜透析良好率比值、心理创伤修复三指标上差异结果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个性化护理服务理念服务在腹膜透析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确切,比之传统护理服务在提升患者满意度上评定结果更明显,值得临床积极倡导并加以运用。
关键词:腹膜透析;个性化护理;传统护理腹膜透析是肾内科治疗肾衰竭患者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在挽救患者生命、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和毒性物质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有效方法[1-2]。
但腹膜透析治疗期间感染、漂管或管路移位、营养不良、导管堵塞等问题,均对患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个性化护理措施的应用,是以发扬“人本位”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注重人文关怀[3-4]。
尽力做好优质护理服务链的体现。
本研究为探讨腹膜透析患者护理中给予个性化护理服务理念服务的效果,特选定我院肾内科研究调查资料库中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90例腹膜透析患者为样本勘验研究对象,具体成果阐述如下:1.研究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采用医学研究样本对比法,在我院肾内科研究调查资料库中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90例腹膜透析患者为样本勘验研究对象,依照护理环节应用措施差异,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内瘘堵塞率,非透析时间急症就诊率,留置导管感染率,血钾危急值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控制高血压达标率,护理满意度以及血磷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一般感情指数、情感得分、生活满意以及健康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
标签:人性化护理干预;血液透析;生活质量血液透析通过透析原理作为基础,把患者的血液通过滤膜设备,使血液中的内毒素滤除,然后把透析过的血液再次输送回患者的过程,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1-2]。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2~80岁,平均(46.73±11.24)岁;透析时间4个月~16年,平均(3.72±0.65)年;致病原因:糖尿病肾病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高血压肾损伤6例,多囊肾8例,梗阻性肾病6例。
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1~80岁,平均(45.93 ± 10.36)岁;透析时间4个月~16年,平均(3.86±0.57)年;致病原因:糖尿病肾病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高血压肾损伤7例,多囊肾7例,梗阻性肾病7例。
两组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首先认真评估患者的目前服药情况,营养情况,干质量,透析前血压值、血磷、血钾、血钙,服药情况,药物过敏史,血管情况,以往病史,透析前后肌酐值、导管以及瘘管感染发生率等情况;调查血液透析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家庭结构及收入、每周运动时间、费用类型以及残余尿量等情况;鼓励患者在住院期间培养一定的爱好,如白天可以打拳、散步和下棋,晚上听舒缓的轻音乐,从而放松身心;护理人员应尽量做到仪表整洁、举止优雅、工作责任感强和动作轻盈,不断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掌握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保持态度和蔼,语言温柔,维护患者的尊严;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个体情况、家庭背景以及社会经济情况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用启发式、开放式和讨论式的交谈,使患者保持乐观、积极、开朗的心情;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营养套餐,适当食用鸡蛋、鱼类、牛奶和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并且禁止食用任何的植物类蛋白食物。
个性化护理在腹膜透析中的应用1 PD患者的病理心理特点PD是肾脏替代治疗的一种方式,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依赖弥散和超滤的作用,以达到清除体内过多水分和毒素的目的。
PD由于操作方便,患者可在家自行透析,已被越来越多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接受。
但是,由于PD 患者是特殊群体,长期的疾病会使他们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如悲哀、抑郁、失望,甚至觉得生活毫无意义而停止透析,或者由于操作上知识的缺乏等因素影响而最终选择停止透析导致透析失败。
因此,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分阶段根据患者的个性特征(包括患者的性格、文化、婚姻、经济、家庭环境、心理因素等)制定与每个PD患者个性相适应的护理措施,实施个性化护理。
2 个性化护理的应用2.1 PD置管术前的护理:由于每位患者文化程度及家居环境等方面不同,入院后,首先要对每位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强调尊重患者的个别性[1],是否适合PD治疗。
然后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对每个患者再次进行评估,以制定出与PD治疗相关的护理计划,然后选择合适的护理措施,采取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以保证术前护理的顺利实施。
在置管术前3天,PD患者普遍心理压力很大,对自身疾病和手术(方式、过程、成功与否)都非常担心,因此,应及时对每个PD患者作出正确的护理评估,由PD 护士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以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时发现存在和潜在的问题[2],并适时地邀请PD康复出院的患者介绍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待手术患者。
置管前1天对患者进行个别教育,进一步了解患者的身心状态,距离的拉近让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与他同在,消除恐惧心理,积极主动配合进一步的治疗。
做好透析前的宣教,包括术前相关的注意事项、PD治疗的意义及导管植入过程等。
2.2 PD置管术后的护理:进入透析阶段后,生存欲望的增强使PD患者的求知欲望会越发增强,他们渴望早日学会自我操作和护理,回归到家庭和社会。
我们抓住PD患者的这一心理特点,采取个别教育和计划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做相应的指导。
精细化管理在腹膜透析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腹膜透析患者护理中,总结并阐述精细化管理的护理效果。
方法:特选取我科腹膜透析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
每组7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路径;实验组应用精细化管理路径。
观察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77.1%,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腹膜炎发生率、用药正确率、心衰发生率、掉队率、死亡率的比较上,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腹膜透析患者护理中,相比于常规的护理路径来说,精细化管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有效降低腹膜炎发生率、用药正确率、心衰发生率、掉队率、死亡率,值得应用。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腹膜透析;护理效果在临床上展开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大部分会合并发生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心衰、贫血等[1]。
本文主要选取的是我科接收治疗的140例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在腹膜透析患者护理中,总结并阐述精细化管理的护理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特地区选取我科于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期间腹膜透析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70例,实验组中女性42例,男性28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6.2±6.2)岁,病程(1-19)年,平均病程(6.2±2.3)年。
对照组中女性41例,男性29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7.5±6.3)岁,病程(1-18)年,平均病程(6.3±2.4)年。
两组在基本资料的比较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对照组第一步:新入科护士均通过腹透专职护士培训,只有在考核合格后,才能够独立展开腹膜透析等相关操作;第二步:针对住院腹透患者,依据普通住院患者护理流程展开常规管理;第三步:门诊随访腹透患者的过程中,患者能够自主选择什么时间来院随访,在必要的情况下,电话家访、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