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竹生产工艺
- 格式:docx
- 大小:14.83 KB
- 文档页数:4
腐竹生产工艺流程腐竹是一种以豆腐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它是通过将豆腐切成小块,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加工过程制作而成的。
下面是腐竹生产工艺的简要流程。
首先,将大豆浸泡在水中,经过一夜的浸泡后,大豆会变得膨胀,并吸收足够的水分。
接下来,将浸泡后的大豆放入豆浆机中,进行研磨。
研磨的目的是将大豆破碎,使得内部的蛋白质充分暴露在外,便于后续的提取。
然后,将研磨后的豆浆放入豆浆机中加热至80-90摄氏度,并加入一定量的石膏作为凝固剂。
石膏会与豆浆中的蛋白质反应,使得豆浆凝固。
此时,豆浆中的水分会逐渐分离出来,形成一块块的豆腐。
接下来,将凝固后的豆腐进行切块处理,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
然后,将这些豆腐块放入装有冷却温度为0-4摄氏度的水中浸泡,以去除豆腐中多余的水分。
浸泡时间一般为6-8小时。
浸泡结束后,取出浸泡好的豆腐块,进行晾晒处理。
晾晒的主要目的是将豆腐中的水分进一步除去,使得豆腐变得干燥。
晾晒时间一般为2-3天,具体时间取决于气温和湿度等因素。
晾晒完成后,将晾干的豆腐块放入炉中进行烘烤。
烘烤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50-160摄氏度,时间约为20-30分钟。
烘烤的目的是使得豆腐块变得更加干燥,增加其保存时间。
最后,将烘烤好的豆腐块切割成一定的大小,即成为我们所熟悉的腐竹。
腐竹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作烹饪中的原料。
在包装和贮存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腐竹的干燥状态,以防止潮湿和霉变。
以上就是腐竹生产工艺的简要流程。
通过这一系列的处理和加工过程,大豆经过发酵、凝固、烘烤等环节,最终变成了美味可口的腐竹。
腐竹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口感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腐竹的生产工艺流程腐竹是一种以黄豆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传统食品。
它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健康食品。
以下是腐竹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将新鲜的大豆清洗干净后浸泡在清水中,一般需要6个小时左右。
浸泡的目的是软化豆子,为后续的去皮、磨浆做准备。
接下来,将浸泡好的大豆去掉外层豆皮。
可以用手轻轻揉搓,也可以使用专用的机器去掉豆皮。
这个步骤需要耐心和细心,以确保豆子完全去皮。
然后,将去皮的大豆磨成豆浆。
这一步骤使用的是豆浆机,它可以将豆子研磨成细腻的液体。
豆浆机的内部有一个拟人化的比例,在高速旋转的同时,将豆浆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
接着,将磨好的豆浆倒入大锅中加热。
加热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以防止豆浆糊底或结块。
一般情况下,加热至80-85摄氏度左右即可。
然后,将加热好的豆浆倒入长长的竹筒中。
竹筒一般是用大号竹子制成的,表面经过了消毒处理。
工人需要将竹筒定在一个倾斜的架子上,以便腐竹能够自然地流出。
随着时间的流逝,豆浆会在竹筒中逐渐凝固。
腐竹的形态逐渐出现在竹筒中,这个过程一般需要4-5小时。
在这个过程中,竹筒中的豆浆会逐渐脱水,形成固体的腐竹。
最后,将竹筒中的腐竹取出,切割成合适的形状和尺寸。
切割后的腐竹需要进行晾晒,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通常情况下,晾晒的时间需要根据天气和湿度来决定。
在晾晒完毕后,腐竹就可以被包装存放或进行销售了。
它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配合其他食材进行炒、炖、煮等多种烹饪方式。
总的来说,腐竹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浸泡、去皮、磨浆、加热、竹筒凝固、切割和晾晒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谨和耐心的操作,以保证高质量的腐竹产出。
这个工艺流程已经沿袭了几百年,是传统技艺的珍贵遗产。
腐竹的制作工艺
1、选豆去皮
选择颗粒饱满的黄豆为宜,筛去灰尘杂质。
将选好的黄豆,用脱皮机粉碎去皮,外皮吹净。
去皮是为了保证色泽黄白,提高蛋白利用率和出品率。
2、泡豆
将去皮的黄豆用清水浸泡,根据季节,气温决定泡豆时间:春秋泡4~5小时,冬季7~8小时为宜。
水和豆的比例为1∶2、5,手捏泡豆鼓涨发硬,不松软为合适。
3、磨浆甩浆
用石磨或钢磨磨浆均可,从磨浆到过滤用水为1∶10(1公斤豆子,10公斤水),磨成的浆汁。
采用甩干机过滤3次,以手捏豆渣松散,无浆水为标准。
4、煮浆滤浆
浆甩干后,由管道流入容器内,用蒸汽吹浆,加热到100~110℃即可。
浆汁煮熟后由管道流入筛床,再进行1次熟浆过滤,除去杂质,提高质量。
5、提取腐竹
熟浆过滤后流入腐竹锅内,加热到60~70℃左右,约10~15分钟就可起一层油质薄膜(油皮),利用特制小刀将薄膜从中间轻轻划开,分成两片,分别提取。
提取时用手旋转成柱形,挂在竹竿上即成腐竹。
6、烘干包装
把挂在竹竿上的腐竹送到烘干房,顺序排列起来。
烘干房温度达50~60℃,经过4~7小时,待腐竹表面呈黄白色、明亮透光即成。
生产腐竹的工艺流程生产腐竹的工艺流程腐竹是一种传统的豆制品,其制作工艺需要经历多个工序。
以下是生产腐竹的主要工艺流程。
第一步:浸泡首先,将黄豆浸泡在水中12-16小时。
浸泡的目的是使黄豆充分吸水,膨胀起来,便于后续的磨浆和加工。
第二步:磨浆将浸泡过的黄豆放入磨豆机中进行磨浆。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将黄豆磨碎,使内部的蛋白质和淀粉释放出来。
第三步:过滤磨浆后的豆浆通过过滤装置,将豆渣和豆浆分离。
一般情况下,采用过滤袋或者过滤网来过滤,使豆渣留在过滤装置中,而将豆浆留出。
第四步:固化将过滤后的豆浆放入锅中,加热。
在加热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以防止豆浆糊锅。
同时,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可以添加一些辅助材料,如石膏等,以帮助固化。
第五步:切割在固化完毕后,将豆腐块取出,进行切割。
一般情况下,切割成长2-4cm、宽0.3-0.5cm的薄片状,即为腐竹。
第六步:晾晒将切割好的腐竹晾晒。
晾晒的目的是让腐竹脱去多余的水分,同时阻止细菌的生长。
通常情况下,晾晒的时间需要根据天气和气温进行调整,一般需要晾晒1-2天。
第七步:包装经过晾晒后,腐竹变得干燥而脆硬。
为了防潮和保持口感,需要将腐竹包装起来。
常见的包装方式有:袋装、塑料盒装等。
以上是生产腐竹的主要工艺流程。
腐竹的制作是一项繁琐而复杂的工艺,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完成。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合理控制工艺参数和时间,以确保腐竹的品质和口感。
生产腐竹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和不断的改良,才能生产出优质的腐竹产品。
1、浸豆磨浆,把去衣的黄豆放入缸或桶内加入清水浸泡,并除去浮在水面的杂质。
水量以豆置容器中不露出为宜。
浸豆的时间,夏天气温在35℃左右,浸泡20分钟,浸后用水冲洗酸水,然后捞出置于箩筐中沥水,并用湿布覆盖黄豆泥表面,让豆片膨胀,冬天若气温在0℃以下,浸泡时可加些热水,时间30—40分钟,排水后置于缸或桶内,同样加布覆盖,让其豆片膨胀。
通过上述方法,大约8小时左右,即可磨浆。
磨浆时加水要均匀,使磨出来的豆浆细腻白嫩。
炎夏季节,蛋白质易变质,须在磨后3——4小时内把留在磨具各部位的酸败物质洗净,以防影响下次磨浆。
2、滤浆上锅,把豆浆倒入缸或锅内,用热水冲浆,水的比例为每100千克黄豆原料加500 千克的热水,搅拌均匀,然后备好另一缸或另一桶,进行第二次过滤浆液,依次进行第三次过滤。
就可把豆渣沥尽。
名后把豆浆倒入特制的平底锅内。
3、煮浆挑膜,煮浆是腐竹制作的一个关键环节。
其操作步骤是:先用旺火锰攻,当锅内豆浆煮开后,炉灶即可停止鼓风,并用木炭、煤或木屑盖在炉上抑制火焰,降低温度,同时撇去锅内的白色泡沫,过5—6分钟,浆面自然结成一层薄膜,即为腐竹膜。
此时用剪刀对开剪成两半,再用竹竿沿着锅边挑起,使腐膜形成1条竹状。
通常每口锅备4条长80厘米的竿,可挂腐竹20条,每5千克豆浆可揭30张腐膜,共60条腐竹。
在煮浆揭膜这一环节中,成败的关键有三:一是降低炉温后,如炭火或煤火接不上或者太慢,锅内温差过大,就会变成腐花,不能结膜。
因此停止鼓风后,必须将预先准备好的烧红的炭火加入,使其保持恒温。
有条件的可采用锅炉蒸汽输入锅底层,不直接用火煮浆;二是锅温未降,断续烧开,会造成锅底烧疤,产量下降;三是锅内的白沫没有除净时,会直接影响薄膜的形成。
4、烘干成竹,豆腐膜宜烘干不宜晒干,日晒易发霉。
将起锅上竿的腐竹膜放入烘房,烘房内设烘架,其长5米、高1米,并设火炉。
把挂竿的腐竹膜悬于烘房内,保持60℃的火温,若火温过高,会造成竹脚烧焦,影响色泽。
腐竹生产工艺腐竹是一种由黄豆经过发酵、蒸煮、切割、晾晒等一系列工艺制成的食品。
它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钙、铁、磷等,被誉为植物性高蛋白食品的佳品。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腐竹的生产工艺。
腐竹的生产首先要准备好豆浆。
制作豆浆需要将黄豆浸泡在水中,通常是一整夜,以使黄豆充分吸水。
然后将浸泡好的黄豆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至黄豆完全破碎为止。
搅拌过程中可以适当加热豆浆,以提高黄豆蛋白的溶解度。
接下来,将搅拌好的豆浆放入蒸锅中,加热蒸煮。
蒸锅要在锅底铺上干净的枝条或竹篙,以防止豆浆直接接触到锅底,发生煮焦现象。
蒸锅的蒸煮时间通常为2小时左右,要控制好蒸汽的温度和时间,以保证豆浆煮熟均匀。
待豆浆完全蒸煮熟后,需要将其镇定,以方便后续工序的进行。
镇定是指将豆浆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迅速冷却,使其蛋白质凝固。
在镇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加热温度控制,以免豆浆发生过热或煮沸的现象。
经过镇定后,豆浆会形成一层薄薄的豆腐皮,即所谓的腐竹。
腐竹一般是片状的,大小和厚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将豆腐皮剪成合适的大小和形状,然后进行晾晒。
晾晒的目的是将豆腐皮中的水分蒸发掉,使其变得柔软和有韧性。
晾晒的时间通常为几个小时到一天左右,具体时间根据天气的湿度和温度而定。
在晾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腐竹受到阳光直射和虫害的侵害,需采取适当的遮阳措施和保护措施。
腐竹完成晾晒后,可以用于烹饪和制作各种菜肴。
由于腐竹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可以用来代替肉类,制作素食料理。
腐竹的制作工艺简单,但是需要掌握好每个环节的时间和温度,以保证腐竹的质量和口感。
以上就是腐竹的生产工艺。
腐竹作为一种传统的食品,其制作工艺已经有着相当的历史,在现代的科技和设备的帮助下,腐竹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无论是繁复的传统工艺还是现代化的生产设备,都需要经过认真的操作和技术的掌握,才能制作出优质的腐竹产品。
腐竹的生产工艺流程
《腐竹的生产工艺流程》
腐竹是一种传统的豆制品,在中国各地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是用黄豆或绿豆经过发酵处理后制成的,口感香脆,营养丰富。
下面将介绍一下腐竹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是豆腐的制作。
将选好的黄豆或绿豆浸泡在水中,使其变软后,磨成浆状。
再将豆浆煮沸后加入凝固剂,搅拌均匀直至凝固成豆腐。
接着是腐竹的发酵处理。
把制作好的豆腐切成长条状,放入大缸中进行发酵。
在缸中加入盐水,让豆腐浸泡在盐水中发酵,这个阶段需要约20-30天的时间。
途中需定期用竹签搅拌,防
止豆腐在盐水中发霉变质。
最后是腐竹的晾晒和加工。
将发酵好的豆腐长条取出,晾晒至风干。
然后把晾干的豆腐长条再次浸泡在盐水中,再晾晒至干燥即可成为腐竹。
腐竹的生产工艺流程需要经过精心的发酵和加工处理,工序繁杂,但是却能营造出香脆可口的腐竹美味。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腐竹的生产工艺越来越趋向自动化和标准化,但其传统的工艺流程依然得以保留和传承。
腐竹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学习腐竹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这么久,今天来说说我的关键要点。
我先说说腐竹的工艺流程吧。
腐竹的制作啊,原料那肯定是大豆啦。
第一步得把大豆清理干净,把那些坏豆子啊石子啊都挑出去,这就跟咱们平常洗菜似的,得把烂叶子脏东西都去掉,要不然可没法吃。
然后呢,就是浸泡大豆,这个浸泡的时间可很关键哦。
浸泡时间短了,豆子没泡透,后面磨豆浆的时候就会出浆率低;浸泡时间太长了呢,豆子又容易发酸变质。
我总结大概根据季节不同浸泡时间有调整,夏天呢大概4 - 5个小时就好,冬天可能得10个小时左右呢。
我之前就试过夏天泡太久,结果那豆子一股酸味,做出来的腐竹那味道就不对了。
接下来是磨浆,把泡好的豆子磨成豆浆。
这一步得把豆浆磨得细腻,不然会影响腐竹的品质。
我理解就像咱们做菜切菜得切得均匀细致一样,不然炒出来口感就不好。
磨浆的时候豆渣也得处理好,不能豆渣太多混到豆浆里。
煮浆就更关键了,要把豆浆煮熟煮透。
我一直困惑这煮浆的火候怎么掌握呢,后来发现大火烧开之后转小火慢煮效果比较好。
而且煮浆的时候要不断搅拌,不然锅底就容易糊锅。
这就好比熬粥的时候不搅拌锅底就会粘锅一样。
豆浆煮好了就到了挑腐竹的环节。
这个温度也很重要啊,温度太高或者太低都不行。
等豆浆表面开始起皮的时候,就用工具把那层皮挑起来挂起来晾干。
这就像我们从池塘表面捞浮萍一样,得看准了时机和位置。
对了还有个要点,挑腐竹的时候动作要轻柔,太用力容易把皮弄破。
要说学习技巧,我觉得多观察多实践是最好的记忆方法。
就像学骑自行车,光看理论没用,得自己真正去捣鼓几次才能明白其中的诀窍呢。
我参考的资料有一些农业技术的书籍,还有网上一些制作腐竹的小视频,真的挺有用的。
这腐竹制作啊就是一环扣一环的,每个操作要点都不能马虎,我也是还在不断学习呢。
腐竹的制作方法及工艺流程一、前言腐竹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食品,由豆腐经过特殊工艺制作而成。
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富含营养,是很多人喜欢的食品之一。
本文将介绍腐竹的制作方法及工艺流程。
二、原料准备1. 大豆:选用新鲜、无虫、无霉变的大豆。
2. 石膏:石膏是腐竹制作中必不可少的辅料,其主要功能是凝固豆浆。
三、制作步骤1. 大豆浸泡:将选好的大豆放入清水中浸泡12小时以上,使其吸水膨胀。
2. 磨浆:将浸泡好的大豆加入适量清水后磨成细浆,过滤掉渣滓。
3. 煮沸:将过滤后的大豆浆倒入锅中加热至沸腾后再用小火慢慢煮10分钟左右。
4. 加入石膏:在沸水中加入适量石膏,并不断搅拌,直到豆浆凝固成块为止。
5. 捞出豆腐:用勺子将凝固的豆浆捞出,放入冷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使其更加结实。
6. 切片:将豆腐切成长条状,放入清水中再次浸泡。
7. 晾干:将切好的豆腐晾干,待其变硬后即可制成腐竹。
四、工艺流程1. 大豆浸泡:选用新鲜、无虫、无霉变的大豆,将其放入清水中浸泡12小时以上,使其吸水膨胀。
2. 磨浆:将浸泡好的大豆加入适量清水后磨成细浆,过滤掉渣滓。
3. 煮沸:将过滤后的大豆浆倒入锅中加热至沸腾后再用小火慢慢煮10分钟左右。
4. 加入石膏:在沸水中加入适量石膏,并不断搅拌,直到豆浆凝固成块为止。
5. 捞出豆腐:用勺子将凝固的豆浆捞出,放入冷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使其更加结实。
6. 切片:将豆腐切成长条状,放入清水中再次浸泡。
7. 晾干:将切好的豆腐晾干,待其变硬后即可制成腐竹。
五、注意事项1. 大豆的选用非常重要,一定要选用新鲜、无虫、无霉变的大豆。
2. 石膏的使用量也非常关键,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豆浆凝固效果。
3. 制作腐竹时一定要注意卫生和清洁,避免污染食品。
4. 制作时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以免影响口感和质量。
5. 制作好的腐竹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处,避免受潮发霉。
腐竹生产工艺范文腐竹是一种具有特殊风味和口感的豆制品,是中国传统的食品之一,广泛食用于中国南方地区。
腐竹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豆浆制备、凝结、烘干和质检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腐竹的生产工艺。
首先,豆浆制备是腐竹生产的第一步。
通常使用豆类作为原料,比如黄豆、绿豆等。
原料的质量对后续步骤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首先将豆类浸泡在水中,以使其吸水膨胀。
然后将浸泡好的豆类放入石磨中研磨,使其破碎并形成粉状。
研磨后的豆粉与适量的水混合,搅拌均匀,形成豆浆。
第二步是凝结。
将豆浆煮沸,然后加入凝固剂,通常是盐酸或硫酸。
凝固剂的使用量和浓度会影响到凝固的速度和质量。
凝固剂的加入使得豆浆中的蛋白质凝固,形成细长的豆腐块。
然后,将凝固后的豆腐块切成薄片状,这就是腐竹的前身。
接下来是烘干。
将切好的豆腐片排放在烘干炉中,进行脱水和烘干处理。
烘干炉中的温度和湿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腐竹能够均匀脱水和烘干。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烘干的时间和温度,以免出现过度干燥或不足的情况。
最后是质检。
在腐竹生产的最后一步,需要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这包括外观检查,看是否有异物、损坏或变色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进行口感和质地的检验,以确保腐竹具有合适的硬度和口感。
腐竹的生产工艺需要熟练的操作和经验,因为每个环节的处理都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
此外,一些生产工艺在不同的地区和厂家之间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不同地方生产的腐竹可能会有些差异。
然而,总的来说,腐竹的生产工艺是相对简单的,只要掌握了基本的原理和技巧,就可以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高质量腐竹。
腐竹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选优质大豆→浸泡豆→第一次磨浆→第二次磨浆(包括浆渣分离)→煮浆→过滤→成型→提取腐竹→烘干→回潮→分拣包装→成品
一、浸泡
将黄豆清洗干净,放入罐中浸泡。
浸泡时间冬天16-20小时,水温28-32℃,每7-8小时换水一次。
春,秋天8-12小时,水温24-26℃每5-6小时换水一次。
夏天6-8小时,水温20-22℃,每3-4小时换水一次。
浸泡水量为大豆3-4倍左右,水面不能起泡沫,水面漂体物必须用罩滤及时捞出罐中。
浸泡时间要有记录,浸泡的标准是浸到大豆的两瓣劈开后成平板,浸泡后的黄豆水分在58-62%左右,浸泡水PH值为7-8左右。
二、磨浆
1、磨浆前将浸泡好的黄豆冲洗一遍后才能研磨。
2、采用二次研磨三次分离的工艺。
第一次磨浆时加水量为干豆重量的4 -4.5倍水。
第二次磨浆时加水量为干豆质量的3-3.5倍水。
第三次磨浆时加水量为3-3.5倍。
磨好浆的浓度控制在5-6%左右。
3、研磨前一定要把磨体中的上下石盘磨调平,上下石盘的间隙不能超过0.5-1mm。
豆渣分离用100目至160目的滤布,滤布使用前清洗干净,每次用过的滤布必须更换。
4、分离出的豆渣蛋白含量应控制在10-12%左右,水分控制在75-80%左右。
三、煮浆
1、将分离得到的豆浆放入锅内用蒸汽煮。
2、煮浆蒸汽压力为0.5mpa-0.6mpa。
3、煮浆时需掺用起皮时出现的烂皮及刷锅下来的下角料,掺用量为每锅豆浆的10-15%。
4、投辅料添加剂:
(1)开始煮浆时放入消泡剂。
(2)煮浆过程中3-5分钟放入一滴灵。
(3)在煮浆快好前3-5分钟将稀释好的增筋剂放入锅中,增筋剂用10-15水稀释。
(4)在煮浆停气前30秒-1分钟放入改良剂,添加剂。
(5)所有辅料投入必须过程计量。
5、滤浆上保温罐
(1)将煮好的豆浆用滤布过滤。
(2)过滤下来的细渣用于下一锅煮浆时使用。
6、煮熟豆浆浓度为波美度为9-10%,每班分三次加浆
(1)第一次起皮时加浆浓度为9-10%。
(2)第二次加浆浓度为8-9%。
(3)第三次加浆浓度为7-8%。
四、起皮
1、起皮时应先把锅板距离调整一致。
(1)7格锅板距离为长53-54cm,宽39-40cm,高为3cm。
每根腐竹
长度为26-27cm,每根腐竹重量为39-41g。
(2)9格锅板距离为63-64cm,宽25-26cm,高为5cm。
每根腐竹长度为31-32cm,重量为29-31g。
2、调整完锅板后往锅中放浆。
放浆时用塑料盘接浆后再倒入锅中,第一次续浆7格锅板放2-2.5盘浆,9格锅板放3-3.5盘浆。
3、第一次续浆后开蒸汽,蒸汽压力控制在0.08mpa-0.1mpa,温度为85-87℃左右。
半小时后蒸汽压力调整为0.1mpa-0.15mpa,温度为90-95℃。
4、起皮时以锅板四周浆料结成金黄色薄膜后才能起皮,否则不予以起皮,以免出现腐竹长度不一,重量不稳现象。
起皮时间控制在:头道浆起皮时间控制在6-8分钟;二道浆起皮时间控制在10-12分钟;三道起皮时间控制在15-18分钟。
5、起皮后的腐竹搭在杆上,间隔距离为1.5-2cm。
五、烘干
1、进入烘房的腐竹,杆与杆之间距离为:一层9-10cm;二层三层7-8cm
2、烘房的温度为:一区80-82℃;二区70-75℃;三区40-45℃;四区回潮。
蒸汽压力:0.4mpa-0.45mpa。
3、(1)一区,二区压风全部开启,使烘房保持温度均匀。
(2)每间隔30分钟开风机排潮。
每次风机开启时间为4分钟。
4、为避免腐竹在包装过程出现易碎现象,根据腐竹出烘房情况四区给予开启蒸汽予以回潮。
每次蒸汽开启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使腐
竹的表面有一定程度湿润。
六、成品包装
1、烘干后腐竹按色泽,长短,质量分级包装。
目前分三个等级。
2、包装前以车间标样等级予以包装入库。
3、成品腐竹
A:水分秋冬天≤12-13%
春夏天≤9-11%
B:蛋白含量每100g≥45
C:外观:应具有该产品特有的香气味道,无异味,无可见外来杂质。
D:形态:浅黄色,有光泽,枝条粗细均匀,无并条。
E:质地:稍有空心附水后有韧性,弹性。
4、重量
A:500g以下正负偏差3g。
B:500g-2000g正负偏差5-8g。
C:2000g以上正负偏差10-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