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办线索管理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1
图1:反贪污贿赂案件受案工作流程图环节序号步骤岗位主要内容和要求完成时限1 1、报案、控告、检举;2、犯罪嫌疑人自首;3、上级机关交办;4、自侦侦查案件中发现;5、其他机关部门移送。
2 事务责任人1、填写《受理案件线索登记表》、《案件线索审查表》;2、录入微机线索库。
当日3 事务责任人1、提出初步审查处理意见;2、审查线索来源、管辖、线索内容、性质。
3、线索可查性、是否需要移送举报中心。
当日4 审核或分管责任人1、对审查提出的处理意见进行审批;2、对留存待查的线索做出批示,对需要初查的线索指定承办部门或人员。
审核2日分管3日5事务责任人1、将案件情况录入计算机或做好相关记录及存档;2、根据批示情况将案件线索交承办部门、移送举报中心;3、按照规定备案。
当日图2:反贪污贿赂案件初查工作流程图环节序号步骤岗位主要内容和要求完成时限1 承办责任人1、初查对象基本情况;2、线索来源、线索审查情况、可查性及理由;3、结论,触犯的法律条款,初查意见;4、初查计划;5、安全防范预案。
环节规定时间2 审核责任人1、是否同意初查意见;2、审查《初查计划》和《安全防范预案》可行性。
环节规定时间3 决定责任人1、决定是否初查;2、要案线索必须经过审批。
环节规定时间4 承办责任人1、秘密不公开进行,不接触被查对象,必须接触经分管责任人批准;不得对人身财产采取强制措施;2、可询问、查询、勘验、调取证证据材料。
环节规定时间5 承办责任人1、线索来源,涉嫌案由,初查时间和程序;2、初查工作简述,查证的事实;3、相关证据简述;4、结论意见是否立案及依据。
环节规定时间6 审核责任人是否同意初查结论意见。
环节规定时间7事务责任人1、按照要求备案;2、回复举报中心;3、输入计算机案件线索信息库。
环节规定时间一般为3个月图3:反贪污贿赂工作不立案工作流程图环节序号步骤岗位主要内容和要求完成时限1 承办责任人初查后认为有不立案情形的,制作《提请不立案报告》,提出不立案意见。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流程图审查制作笔录,由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自动投案人签名、捺指印。
必要时,录音或者录像。
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出具回执。
紧急情况先采取紧急措施。
有犯罪事实,但不属自己管辖。
制作《呈请撤销案件报告书》,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属于自己管辖。
移送有关机关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接受案件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投案不予立案理由无控告人有控告人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制作《呈请不予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制作《呈请不予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三日内送达控告人。
控告人要求复议的,七日内提出,原决定机关七日内作出决定,书面通知控告人。
没有犯罪事实检察院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的,七日内对不立案的情况、依据和理由作书面说明,回复检察院。
立案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没有犯罪事实的。
制作《呈请移送案件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移送案件通知书》,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
制作《呈请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犯罪已过追诉期限的。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侦查收集、完善证据材料强制措施撤案侦查终结程序移送审查起诉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被害人,勘验、检查,搜查,查封、扣押,查询、冻结,鉴定,辨认,技术侦查,通缉。
原犯罪嫌疑人在押的,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已被逮捕的,通知原批准的检察院,采取其他强制措施的,立即解除。
检察机关检察院通知立案的,应当在收到通知书后十五日以内立案,并将立案决定书复印件送达人民检察院。
条件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
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不属于自己管辖,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移送案件通知书》移送有管辖权或者并案侦查的公安机关。
7个流程图+审查调查工作事项一览表市纪委监委机关审查调查工作流程图如下:一、审查调查工作全流程图二、线索处置工作流程图向XXX报告线索及处置情况。
范围为:管干部、委委员纪委常委、监委委员、街镇、部门主要负责人。
定期汇总线索处置情况向XXX机关主要领导报告。
三、谈话函询工作流程图四、初步核实工作流程图以纪委办公室名义发函被反映人。
五、立案审查工作流程图六、使用工作流程图七、线索分办工作流程图市纪委监委机关审查调查工作事项一览表如下:一)初核阶段1.召开室务会,集体研究线索处置方案。
2.组建初步核实组,明确组长和分工。
3.分析研判线索来源(属实名举报的,与举报人联系,进一步了解举报内容)。
4.分析线索反映的问题、主要疑点和核查难点。
5.了解被反映人的主体身份,是否是党员、监察对象,是否是“两代表一委员”。
6.了解被反映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情况、婚姻状况等。
7.查阅被反映人的体检报告,了解其身体状况。
8.了解被反映人的工作经历、职责范围,以及举报、纪律处分、组织处理、年度考核、群众口碑等情况。
9.集体研究初步核实的时间、步骤、方法和措施。
10.起草初步核实方案报批。
方案包括:1.线索来源、被核查人基本情况、反映的问题和可能涉嫌违纪违法犯罪的问题;2.初步核实的目的、方向、范围,以及需要重点查明的问题;3.初步核实的时间、步骤、方法和措施;4.核查组组成人员及组织领导;5.初步核实期间安全防范措施以及突发、重大情况处置预案;6.其他需载明的事项。
11.调取被反映人的个人有关事项报告。
12.XXX分管领导报委主要领导审批。
13.核查组部门负责人。
14.需要开展审计工作,或者调取审计资料的,交案管室协调办理。
15.收集行政执法专项检查、经责审计、巡察中涉及被举报人的问题线索。
16.涉及资产重组、资金运用、资源配置、资本运作和重大项目的问题线索,需要协调核查组、调专业人员参与的,交案管室协调办理。
查调查措施和时间节点;5.审查调查组成员名单。
控告检察工作【工作流程图】(一)来信处理流程图来信处理流程图检察机关职能部门工作流程图(二)来访接待流程图来访接待流程图 (三)举报线索管理流程图举报线索管理流程图刑事申诉检察工作【工作流程图】(一)刑事申诉工作流程图刑事申诉工作流程图(二)国家赔偿工作流程图1 刑事赔偿、复议、国家赔偿监督工作流程图刑事赔偿、复议、国家赔偿监督工作流程图2 国家赔偿执行工作流程图国家赔偿执行工作流程图(三)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流程图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流程图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工作流程图】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流程图司法警察看管与押解(一)司法警察看管司法警察看管工作流程图(二)司法警察押解司法警察押解工作流程图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工作流程图】(一)预防业务工作流程组成图预防业务工作流程组成图(二)犯罪分析流程图犯罪分析流程图(三)预防调查流程图预防调查流程图(四)检察建议流程图检察建议流程图侦查监督工作【工作流程图】(一)审查逮捕流程图一(二)审查逮捕流程图二公诉工作【工作流程图】(一)基层检察院公诉业务流程基层检察院公诉业务整个流程系统可分为三项:(1)介入侦查引导取证→接收案管部门移送的案件→案件审查→提起公诉/不起诉→审查判决裁定→抗诉;(2)检察建议流程;(3)审批流程。
其中基层检察院公诉部门各个环节审批流程均为:主诉检察官自行决定、科长审批、主管基层检察院副检察长审批、检察长审批、检委会讨论,以下以审批简称这一过程。
下面依据这几个流程对其功能进行划分。
1 基层检察院公诉业务总流程基层检察院公诉业务总流程图起5 基层检察院审查判决、裁定抗诉流程6 基层检察院检察建议流程基层检察院检察建议流程图被建议单位及其单位并作出说明7 基层检察院审批流程基层检察院审批流程图(二)分、州、市检察院公诉业务流程分、州、市检察院公诉业务流程系统也分为三项:(1)案件受理→案件办理→出庭/不起诉→审查判决裁定抗诉;(2)检察建议流程;(3)审批流程。
安全生产信访举报流程图1、如何向中央纪委监察部举报解读:如何向中央纪委监察部举报(流程图)09-22 09:10 人民网0 设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9月22日电(记者高雷)中纪委网站今日公布“中央纪委监察部信访举报工作程序流程图”,通过图文相结合的方式,解读受理信访举报范围、处理信访举报工作程序以及举报人权利义务等。
图解:中央纪委监察部举报工作流程图解:中央纪委监察部举报工作流程信访举报是纪检监察机关获取信息和案件线索的重要来源,是社会公众对党员干部、行政监察对象进行监督的重要渠道,是人民群众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形式。
人民群众是反腐败的力量源泉,纪检监察系统信访举报工作期待您的参与和支持。
中央纪委监察部受理信访举报范围一、对党组织、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违反党纪政纪行为的检举、控告;二、依法应由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党组织、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不服党纪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的申诉;三、对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的意见、建议。
办理信访举报的基本流程信访举报事项受理后,主要经过以下办理程序:一是前期工作。
包括来信的分拣、分送、拆封、装订、盖章;网络举报的下载、导入处理系统等。
二是受理登记。
包括阅读来信和网络举报、来访接谈和记录、来电接听和记录;信访举报件的登记等。
三是分类办理。
根据信访举报反映的具体问题,按照规定进行办理:对属于本机关管辖范围的信访举报,移送本机关有关部门办理;对属于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管辖的信访举报,转交下级相关的纪检监察机关办理,其中重要的可向其发函交办,并责成其报告调查处理结果。
对转交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信访举报的办理情况,采取实地督办、电话督办、发函督办、汇报督办等方式进行督促检查。
此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办理信访举报:一是信息反映,对信访举报反映的情况通过一定载体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反映。
二是直接核实,即按照相关规定对部分问题进行核实。
三是信访监督,对信访举报反映的党组织、党员或者行政监察对象作风和廉洁自律方面的一般性问题,采取一定方式进行了解核实、警示教育或提出相关要求。
纪检监察关于问题线索移送管理的思考建议问题线索是纪检监察机关执纪审查的源头,也是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基础性工作。
201X年以来,XX省XX市以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为契机,针对行政执法部门有案不移、“以罚代纪,一罚了之”等问题,认真贯彻落实“纪比法严、纪在法前”的要求,专门研究出台了问题线索移送管理实施办法,积极探索问题线索移送管理新路径,使正风反腐的渠道拓宽、力量倍增。
实施问题线索移送管理以来,XX市纪委监察局共接受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移送的党员干部涉纪问题线索165条,其中成案116件,有力推动了管党治党走向严紧硬。
一、背景起源一是法规所定。
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依法受到行政处罚,应当追究党纪责任的,党组织可以根据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经核实后依纪给予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
《环境保护违法违纪处分暂行规定》、《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城乡规划违法违纪行为处分办法》等部委规章就执纪执法机关间案件移送问题进行了原则性规定。
“打包”建立问题线索移送制度,是对部委规章移送案件要求的具体化、程序化和制度化。
二是问题所逼。
有的行政执法部门对党员干部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不问不移、不找不移、不催不移,甚至压案不报、跑风漏气、串通包庇;有的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根本就不查证核实当事人的政治面貌、身份信息是否属于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造成有的党员干部应当受到纪律处分而没有受到纪律处分;有的行政执法机关在违法党员干部面前当老好人,不愿自觉履行法定移送义务;有的行政执法人员对移送党员干部问题线索制度不了解、不熟悉,甚至视移送问题线索是替纪检监察机关“打工”,致使问题线索移送制度成了“稻草人”。
因此,加强问题线索移送管理,着力解决上述问题势在必行。
三是挺纪所需。
通过建立健全问题线索移送管理制度,激活行政执法机关这股沉潜的“挺纪”力量,就可以使正风反腐的渠道拓宽、力量倍增,进一步把“纪比法严、纪在法前”的要求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