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历史第10课
- 格式:ppt
- 大小:8.84 MB
- 文档页数:43
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听课笔记一、导入教师行为:1.1 回顾之前学习的宋代经济发展内容,引出蒙古族的崛起对当时世界格局的影响。
1.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成吉思汗吗?他为何能统一蒙古,并最终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帝国呢?”学生活动:•回顾宋代经济发展的知识点,与新课内容建立联系。
•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过程点评:•导入部分通过回顾和提问,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他们思考新课内容。
二、教学过程教师行为:1.2.1 蒙古族的兴起•讲述蒙古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民族分布,分析蒙古族兴起的自然和人文条件。
•详细介绍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历程,包括他的军事才能、政治智慧等。
1.2.2 蒙古的对外扩张•讲述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的领导下,对周边国家的征服战争。
•分析这些战争对当时世界格局的影响。
1.2.3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讲述忽必烈汗如何继承成吉思汗的遗志,建立元朝,并统一中国。
•强调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1.2.4 元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简要介绍元朝的行省制度、四等人制等政治制度。
•分析元朝的社会经济特点,如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的发展。
1.2.5 课堂讨论•提出讨论话题:“元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进程有何影响?”•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展开讨论。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
•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发表观点和看法。
•通过讨论,深入理解蒙古族兴起和元朝建立的历史意义。
过程点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分析,同时结合历史背景和现实启示,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具体。
•课堂讨论环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板书设计(提纲式)教师行为:•在黑板上列出本节课的提纲:•一、蒙古族的兴起•地理环境•成吉思汗的统一•二、蒙古的对外扩张•征服战争•世界格局影响•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忽必烈汗的统治•元朝的历史地位•四、元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特点•社会经济特点学生活动:•根据提纲整理课堂笔记,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
初一年级下册历史第10课的知识点初一年级下册历史第10课的知识点在平日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
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年级下册历史第10课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宋夏和战1、西夏的建立:北宋初期,在今天宁夏、甘肃一带居住着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党项族。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因位于北宋的西北方,故称西夏。
2、宋夏和战:西夏政权建立后,其军队不断向北宋边境大举进攻。
虽然多次取胜,但战争破坏了双方正常的贸易平衡。
在北宋中断向西夏的粮食供应后,西夏统治者被迫提出议和。
1044年双方订立和约:夏对北宋称臣,北宋每年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拓展】初一历史考点一、考点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了解忽必烈建立元朝的过程,认识元朝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识读有关成吉思汗、忽必烈两位历史人物的图像资料、文字史料,获取历史信息,尝试了解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统一的历史;阅读《知识拓展》,正确看待文天祥的抗元行动。
3.体会元朝统一对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起到的作用。
课前学习任务
搜集资料,了解成吉思汗的生平事迹。
课堂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蒙古政权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分别是什么?
【学习任务二】蒙古灭西夏与金的时间分别是什么?
【学习任务三】当时中原地区以及欧亚大多是经济文化的先进地区,为什么会被相对落后的蒙古族征服?
【学习任务四】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这对他完成统一大业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学习任务五】梳理元朝建立的相关知识。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国号
【学习任务六】元朝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
本课小结
根据本课所学内容,列出关键词或画出思维导图。
课后任务
观看纪录片《中国通史》第70集《忽必烈大帝》。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0课至第13课笔记以下是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0课至第13课的笔记,供您参考:第10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一、活字印刷术1.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最初使用的是雕版印刷技术。
2. 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
3. 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指南针1. 指南针也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最早有记载的司南源于战国时期,但其实际年代不可考。
2. 北宋时期,人们开始将磁石制成的磁针用于航海定向,后来逐渐发展成了更为先进的指南针。
3. 指南针的发明对人类的航海、地理探索和军事战争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火药1. 火药也是中国古代的发明之一,最早出现于唐代。
2. 北宋时期,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用途,出现了火药武器。
3. 火药的发明对军事战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中外交通1. 宋元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中外交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2. 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区的贸易往来频繁。
3. 同时,陆上丝绸之路也在继续发展,中国与中亚、欧洲等地的贸易往来不断。
4. 宋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深受外国人的喜爱,同时中国的文化也对外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11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都市的发展1. 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都市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 北宋时期的东京和南宋时期的临安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具有完善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3. 元朝时期,北京成为了中国的首都,其城市规模和建设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文化的繁荣1. 宋元时期,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 戏曲、绘画、雕塑等方面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艺术家和作品。
3. 同时,宋词和元曲等文学形式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