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护理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82.87 KB
- 文档页数:2
中期妊娠引产合并梅毒患者临床护理摘要妊娠时患有梅毒是一种较常见的情况,若患者同时面临不得不进行妊娠引产的情况,则需要针对患者的病情与生理状况进行合理的护理和干预。
本文详细探讨了中期妊娠引产合并梅毒患者的临床表现、护理重点和干预措施,并对此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出了具体建议。
一、病情分析梅毒可通过性行为、母婴传播、输血传播等途径传播,其潜伏期可长达多年无症状,但会影响患者的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导致多种病症。
患者在妊娠过程中,若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干预,则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引起流产、早产、新生儿感染等问题。
在中期妊娠期间,如果存在引产的情况,则需要进行相关的护理措施,确保手术的成功。
二、护理重点1. 清除感染源梅毒是一种感染病,因此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清除感染源。
在手术前的数天内,患者需要接受足够的抗生素治疗,以减少感染病原体对手术的影响。
护士还应该积极教育患者有关梅毒的传染性知识,防止交叉感染。
2. 确定手术时间中期妊娠引产是非常敏感的手术程序,因此,确定引产的最佳时间非常重要。
在患者身体状况稳定的情况下,最好选择固定的手术时间,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麻烦。
3. 监测患者病情在引产之前和之后,护理人员必须严密地监测患者的病情。
特别是在手术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适或感染等问题。
护理人员还有责任确保患者能够快速恢复健康,并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4. 确保术后恢复中期妊娠引产属于较为敏感的手术操作,对于患者的身体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负担。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确保患者能够快速而完全地恢复。
这包括提供良好的营养、适当的运动和生活指导等措施。
三、干预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对于梅毒这种性病。
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宣传和教育,促使他们了解该病的传染性和危险性,并掌握必要的预防知识。
2. 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对于已经感染了梅毒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来控制病情恶化和传播。
妊娠合并梅毒的护理件 [梅毒的日常护理]很多的人因为生殖性疾病影响不已,比如梅毒是一种通过性传播的传染病,因此必须要引起人们的注意。
那么梅毒的日常护理有哪些?下面本文库带你一一了解!梅毒的日常护理1、广泛进行健康教育,使人们了解梅毒对社会文明、经济、家庭带来的危害,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全社会的健康素质和意识。
2、杜绝不正当的性行为,提倡洁身自好。
若万一不慎,有了可疑梅毒接触史,应及时作梅毒血清试验,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3、孕妇若有了可疑梅毒接触史,可先给一个疗程预防性青霉素抗梅毒治疗,以防止将梅毒感染给胎儿。
4、对性伴侣,应全面了解其性生活史和健康状况,若有可疑症状,应敦促其检查治疗。
5、出门在外,应注意用具的消毒,可随身携带"肤阴洁"等进行清洗。
6、正常性生活前,注意阴部清洗、消毒。
7、发现患病后要隔离治疗,治愈前严禁性生活。
对患者的性伴侣要进行检查或预防性治疗。
8、晚期梅毒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利康复。
盘点梅毒的相关知识1、梅毒的症状一期梅毒涌现为,常在阴茎、外阴或阴道部位降生无痛性硬实,又称硬下疳,硬下疳也可出此刻肛门、直肠、口唇、舌、咽、宫颈及手指,偶尔还可呈现于身子另外部位。
陪送常呈单发,偶有数个一群降生。
初心硬下疳很小、呈赤色并凸出,很快转为无痛性溃疡,这种溃疡不出血,但当遭遇摩擦时,可流出脆生液体,该液体占有高度传染性。
邻近淋讨好也常肿大,但不痛。
因硬下疳症状很轻,因此常被漠视,不见得一半的受染女性及1/3的受染男性病号未体恤到硬下疳。
硬下疳寻常在3~12周内自愈,未来病号门脸看起来纯粹康健。
二期梅毒的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类感冒症状、梅毒疹和全身淋巴结肿大。
在这个阶段,通常可能先出现流行性感冒一样的全身症状,随后会有全身淋巴结的肿大及皮肤粘膜的多种损害。
皮肤损害有斑疹、斑丘疹、脓疱疹;黏膜损害有梅毒性咽炎、粘膜斑、梅毒性秃发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声音嘶哑,甚至完全无法发音。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护理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所致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性传播疾病,还可通过梅毒孕妇在妊娠4个月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以及产道,接吻、哺乳、接触患者污染的衣物、毛巾、食具,或经医疗器械和输血传染。
进行新生儿窒息抢救、针刺伤等也可受到传染。
现将我院2007~2010年收治7例妊娠合并梅毒孕妇,针对其生理、心理、妊娠期、分娩期及新生儿监护等,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措施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7~2010年对住院2953例产妇进行梅毒血清学(RPR)检查,均未终止妊娠,共筛查出RPR阳性孕妇7例,住院占总分娩人数的0.23%。
方法:对收住院治疗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针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妊娠期/分娩期及新生儿等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强化安全意识、严格做好消毒隔离,预防交叉感染。
护理心理护理:①一般心理护理:患者得知患了性病,表现为自卑、羞耻感,甚至焦虑、抑郁、心情烦躁、悲观绝望。
一方面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家庭压力,一方面对治疗抱着高度的希望,处于一种复杂的心理中,因此心理护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应给予同情、理解、关心,尊重孕妇的人格,做好保密工作。
主动与患者交流,加倍对她心理、生活上的呵护,从而消除其紧张、悲观情绪,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②保护患者隐私权:为其保守秘密,对由于丈夫外遇而染上梅毒的孕妇,给予针对性的疏导,让其配偶尽快认识到自己的过失,知道其危害性,促使夫妇共治。
③进行性健康教育:在交流中,通过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来发现患者忧虑和担心的问题,进而实施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
首先根据患者的不同文化程度,进行有关本病的健康教育,解释梅毒的发病机理及防治常识,使患者认识到要坚决杜绝感染途径,坚持早期、正规、足量的治疗,不仅可以治愈,也可避免母婴传播。
妊娠期护理:在妊娠期或第1次产前检查时,除注意检查有无皮肤破损外,必须做RPR血清学的筛选试验。
对RPR阳性者,应进行PPHA确认试验。
妊娠合并梅毒护理常规一、概述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梅毒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为性接触传播,早期主要侵犯皮肤和粘膜,晚期可侵犯多个器官。
临床表现多样,病程中有时呈无症状的潜伏状态。
主要通过性交时皮肤粘膜破损处传染,亦可通过干燥的皮肤和完整的粘膜而侵入,少数可通过接吻、哺乳等密切接触感染,但必须接触部位为梅毒螺旋体。
输血时如供血者为梅毒患者可传染于受血患者,感染梅毒的孕产妇可以通过胎盘把病毒传染给胎儿,也可通过产道传染给新生儿。
先天梅毒是指患梅毒的孕妇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
隔离种类:执行接触隔离二、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评估病人一般情况,如年龄、文化背景等,了解有无与梅毒病人性接触史,间接接触史、输注血液史、共用物品史,以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二)身体状况评估患者有无硬下疳,硬化性淋巴结炎、全身皮肤黏膜损害(梅毒疹、扁平湿疣、脱发及口舌、咽喉或生殖器黏膜红斑、水肿和糜烂)等症状,晚期梅毒则表现为永久性皮肤黏膜损害,侵犯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多种组织器官而危及生命。
(三)辅助检查1、病原体检查取早期病损处分泌物涂片检查梅毒螺旋体2、血清学检测(1)非梅毒螺旋体试验:用于筛查和疗效判断(2)梅毒螺旋体试验:包括荧光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ABS)和梅毒螺旋体被动颗粒凝聚试验(TP-PA)等。
3、脑脊液检查主要用于诊断神经梅毒,包括脑脊液VDRL、白细胞计数及蛋白测定等。
(四)社会-心理状况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心理状况一般表现为焦虑、自卑、抑郁、愤怒、侥幸等,负性心理情绪比其他孕妇明显增加,易产生羞耻、恐惧、自卑、悲观失望等。
三、常见问题1、自尊紊乱:与疾病及社会对此类病人歧视有关2、知识缺乏:与患者和家属不了解病因、传播途径、预后有关3、皮肤黏膜完整性受损:与皮肤受损引起溃疡有关4、有感染的危险:与皮肤受损恶化有关四、护理措施(一)消毒与隔离1、梅毒患者是梅毒的主要传染源,实行血液、体液隔离。
梅毒合并妊娠的孕期护理方法梅毒对妊娠的影响:1、患梅毒的女性常致不孕,梅毒女性不孕率比正常女性高2-3倍。
2、梅毒孕妇(孕妇食品)易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或分娩先天性梅毒儿。
3、梅毒孕妇未经治疗者,仅有1/6的机会分娩正常新生儿。
4、孕妇患梅毒的时间,与受孕距离愈近,妊娠前又没有经过充分治疗,胎儿受感染的机会愈大。
5、梅毒孕妇第1、2胎常发生流产或死胎,第3胎分娩先天性梅毒儿,第4胎分娩正常活婴。
早期梅毒患者的症状往往不明显,产前检查时常只注意产科情况,而忽视了内科、皮肤科及妇科病等与梅毒有关的内容而造成漏诊或误诊。
因此,在妊娠早期或做第一次产前检查时,除注意检查有否梅毒皮损外,必须做RPR血清学的筛选试验。
由于妊娠4个月后病原体即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故产前检查时必须认真检查胎儿发育情况。
青霉素能阻止螺旋体壁的修复,但只有在血清浓度30U/L条件下持续10天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故对于妊娠合并梅毒螺旋体感染,应积极驱梅治疗。
指导孕妇做好自我监护,每天数胎动。
孕32周以后每2周做一次脐血流图,观察胎儿情况。
每2周测一次尿E3测定以检查胎盘功能,孕期禁止性生活以免重新感染。
一旦发现胎儿有先天发育异常,从优生优育考虑终止妊娠。
以后定期随访至少2年。
计划再次妊娠。
草莓医生APP()是国内第一款专注于性病领域的垂直移动医疗APP,通过拍照识别皮肤性病,对性病进行实时专业的线上问诊。
致力于用专业的医疗技术帮助广大用户解决自己的皮肤性病问题,专业大众两性健康。
草莓医生APP分为医生端和患者端两个版本,医生端方便皮肤性病科大夫线上执业,患者端方便性病患者线上就医,从患者、医生的问诊需求入手,打通医患沟通渠道,线上问诊,线下转诊,大大节约了医患的诊治成本。
扫一扫或直接搜索“caomeiyisheng”关注草莓医生微信公众号。
妊娠合并梅毒的护理措施文章目录*一、妊娠合并梅毒的护理1. 妊娠合并梅毒的护理措施2. 妊娠合并梅毒如何治疗3. 妊娠合并梅毒如何饮食*二、妊娠合并梅毒有什么危害*三、妊娠合并梅毒如何预防妊娠合并梅毒的护理1、妊娠合并梅毒的护理措施 1.1、梅毒早期及时进行治疗:在梅毒的治疗上,应该坚持早期治疗,用药方面一定要用足量。
同时,治疗期间,患者的配偶也需要进行检查,如有感染应接受治疗。
治愈后进行定期复查,有复发征兆时,抗生素的用量要加大。
1.2、治疗时禁止房事:这是梅毒的护理措施重要一项,早期梅毒患者必须禁止房事,两年以上患者也应该尽量避免性生活,发生性关系时必须使用避孕套。
如果患者未婚,要待梅毒治愈后方可结婚。
1.3、防止感染他人:早期梅毒患者有较强的传染性,晚期的梅毒传染性逐渐变小,但也要小心进行防护。
患者的内裤、毛巾要及时的单独清洗,用沸水消毒,不与他人同盆。
1.4、其它:除了注意以上事项之外,梅毒患者患病期间不能怀孕。
如患者发生妊娠,治疗要尽早的开始。
是否要保留胎儿,听从孕妇的意愿;二期梅毒发生时会出现全身的反应,需要足够的休息。
患病期间注意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2、妊娠合并梅毒如何治疗孕妇早期梅毒包括一、二期以及早期潜伏的梅毒。
首选青霉素疗法: 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个U,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用10-15日;苄星青霉素240万个U,两侧的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3次。
若青霉素过敏,应改用红霉素0.5g,每6小时1次,连服15日。
孕妇禁止用四环素类的药物。
孕妇晚期梅毒包括三期梅毒及晚期潜伏梅毒。
首选青霉素疗法: 普鲁卡因青霉素81万U,肌内注射,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续20日;必要时间隔两周后重复治疗为一个疗程;苄星青霉素20万U,两侧臀部肌肉注射,每周一次,连续3次。
或青霉素过敏,应改用红霉素0.5g,每6小时一次,连服30日。
先天霉毒脑脊液VDRL阳性者:普鲁卡因青霉素5万U(kg·d),肌内注射,连续10-15日。
妊娠合并梅毒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对梅毒孕妇的重要性。
方法:对待产、产时、产后及新生儿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结果:1例足月自然分娩,1例早产,2例剖宫产,无院内交叉感染。
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能促进产妇恢复心理健康,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严格的消毒隔离是防止交叉感染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妊娠期梅毒护理妊娠合并梅毒对胎儿的有害风险较正常孕妇高2.5倍,其围产儿死亡率高达50%[2]。
2009年8月~2010年7月收治住院分娩梅毒孕妇4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妊娠合并梅毒患者4例,均为入院后常规静脉抽血查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TPPA)阳性而确诊,占分娩总数的0.7%,4例患者均因产科因素才来院待产分娩,孕妇年龄22~28岁,平均25岁,3例为初产妇,1例为经产妇,孕周35~38周。
3例孕妇配偶有多性伴侣史,1例有不洁性生活史。
4例孕妇均用苄星青霉素治疗,2例先兆早产的孕妇应用硫酸镁抑制宫缩,促胎肺成熟等保胎治疗。
1例足月自然分娩,1例早产,2例剖宫产,4例新生儿出生后抽血查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TPPA)为阳性。
护理心理护理:①热情接待,服务热情、细致、耐心、周到。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高度责任感,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心理治疗的保证。
使她们以正常心态面对疾病,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护理。
②通过与病人的交流进行疾病知识宣教,根据不同的文化程度进行有关本病的健康教育,讲解梅毒各个分期、临床表现、感染途径及防治常识,使患者认识到只有坚决杜绝感染途径,坚持早期、正规、足量的治疗不但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给下一代。
对梅毒规范化治疗后需要随诊和复查的时间以及梅毒孕妇所生新生儿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等知识做详细的介绍和解释,使病人尽快适应母亲的角色。
要严格执行婚前梅毒血清学检查,以避免婚后怀孕才被发现,重视产前检查,如发现梅毒,不论既往是否接受抗梅毒治疗,均应给予抗梅毒治疗。
③尊重病人,保护病人的隐私权。
④做好家属工作,让家属安慰鼓励患者。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分析目的:探讨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影响,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消毒隔离、妊娠期护理、分娩期护理以及新生儿护理等整体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妊娠结局。
结果:孕妇及新生儿无1例死亡,有1例新生儿发生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为10%。
结论: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产前、围产期、产后实施科学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确保孕妇及新生儿的安全。
标签:妊娠;梅毒;整体护理;妊娠结局;干预分析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的流行,性传染病患者越来越多,隐性梅毒的传染机率也相应增加,妊娠期合并梅毒的可能性也有所增加。
妊娠合并梅毒是一种特殊时期的感染症状,不仅会严重影响孕妇自身的身体健康,同时孕妇会将梅毒病原体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染给胎儿,极易造成流产、早产以及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也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
尽早发现并实施科学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降低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也是确保母婴安全的重要保障。
本文对我院10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采取科学的整体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疗效,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在20-42年之间,平均年龄在(24.2±2.1)岁,其中经产妇2例(20%),初产妇8例(80%);患者的孕龄在6周-41周之间,平均孕龄为(31.2±2.1)周。
所有患者在初诊时做常规妊检抽血化验时发现梅毒快速血浆反应(RPR)提示阳性,继续进行RPR滴度测试以及梅毒螺旋体血试验检查加以确诊。
1.2 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妊娠期护理、分娩期护理以及新生儿护理等整体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在得知自己患有妊娠合并梅毒后由于受到社会、家庭的巨大压力,常常会产生羞耻、抑郁、焦躁、自卑甚至绝望等不良情绪,同时担心疾病会传染给腹中胎儿,对胎儿的发育有不良影响,因此常常处于一种极度复杂的心理状态,对临床治疗有很大的干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m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2008]un,17(17)・2733・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护理分析陈玲玲.(浙江省绍兴市妇幼保健院,浙江绍兴312000)【关键词】妊娠;梅毒;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8849(2007)17—2733—02梅毒是仅次于艾滋病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而妊娠期梅毒又是一个特殊时期感染的传染病[引,它对胎儿和新生几的危害尤为突出,而且近年来有明显增多的倾向,我院2005年1月一2006年12月对围生期孕妇10985例常规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共筛出梅毒患者18例。
笔者对这18例梅毒患者在治疗同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I陆床资料18例梅毒患者,年龄18~37岁。
平均26岁;孕16~41周,平均28周;初产妇16例,经产妇2例;筛查前知道梅毒血清阳性者3例(孕前曾经治疗过2例),筛查前不知道梅毒血清阳性者15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10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8例;超声检查合并胎儿畸形1例。
确诊后即予苄星青霉素240万IU肌注,1周后重复注射,出院后门诊继续治疗,共治疗3周并随访,本组中13例要求中止妊娠。
2护理2.1加强消毒隔离措施梅毒有较强的传染性,为患者安排单人病房,患者接触的床头柜、床栏、门把手等每天用消毒液擦拭,病房每天消毒2次,直接接触患者的用物,如各种器械、注射器、输液器等用后即消毒销毁,止血带、体温计等一次性使用或专人专用,有血性分泌物的物品焚烧销毁。
出院后患者用过的物品分类按传染病消毒、隔离原则进行终末处理。
医务人员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每次操作均应戴手套,操作后用肥皂水洗手。
为了避免误解,应做好消毒隔离的解释工作,向患者解释目的是为了保护患者本身,避免再次感染造成治疗的失败,并不是歧视患者,同时,也是为了保护他人和环境。
2.2健康教育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性传播疾病,对患者要耐心介绍疾病的特点,传播途径,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加强性教育和道德教育,使患者了解性病传播防治方面的知识,懂得性病未彻底治愈前避免性生活,不与他人共用便器、浴巾,不在公共浴池洗澡,防止交叉感染[3】。
梅毒可经性交直接传播,占95%,或由其他方式的接触传播,如通过医源性途径、接吻、唾液、哺乳等直接接触患者的皮肤黏膜传播[4】。
对有梅毒常见症状、体征及快速血清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阳性者需作诊断性检查及治疗,常用药物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选用四环素、红霉素。
治疗要尽早、足量、规范,同时在治愈3a内要复查和随访,使患者认识到只要坚决阻断传播途径,坚持早期、正规、足量治疗,梅毒不但可以治愈,也可避免传给下一代。
胎传梅毒对胎儿影响很大,刘.彩霞等[5】报道,梅毒患者分娩正常新生儿机会仅占1%,劝其中止妊娠。
中止妊娠后尽量在治愈3a后怀孕。
2.3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取得成效的关键。
孕妇一旦确诊为梅毒,一方面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家庭压力,不敢向亲友说出实情,内心有羞耻、恐惧、自卑感,同时又担心影响下一代的健康;另一方面又希望医护人员能为其保密,并对其治疗抱有希望。
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患者交谈,鼓励他们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感情投人、言语诚恳取得患者的信任,指导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目前的困境,针对交谈中发现的患者担忧的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向患者解释此病的可治愈性和可复发性,在取得患者同意后告知其配偶,以取得配偶的支持有利于夫妻同治。
2.4治疗护理重点观察药物反应。
目前梅毒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护士在配合治疗时,应观察患者有无青霉素变态反应。
一旦发生,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积极参加救治处理,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患者的疗效观察。
对妊娠合并梅毒者中止妊娠后应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心搏等情况,防止大出血,同时做好会阴部护理。
2.5出院指导做好出院后指导是预防疾病反复发作的重要措施,出院之际应向患者做好健康指导:①出院后注意清洁卫生,避免不洁性交;②定期复诊:治疗后一定要做好充分随访,内容包括临床表现和血清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第1年每隔3个月、第2年每隔6个月和第3年末各查1次【6J,应严格按照医生安排的复查项目进行检查;③3a内应观察配偶情况,尤其配偶在患者治愈后3a内也要定期复查,3a后双方完全正常再安排怀孕。
3讨论性传播疾病对健康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妊娠妇女,若不能及时治愈。
不仅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将殃及子孙后代,对家庭幸福、社会安定构成严重威胁。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应尽早明确诊断,早期、正规、足量治疗,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由于具有传染性,不愿公开病情,所以护理工作中应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
良好的心理护理可协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正确的健康教育是预防、治疗疾病的有效措施;规范的消毒隔离、自我防护是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环节。
顾美皎E7]报道,梅毒孕妇所生子女70%有感染梅毒机会,故对妊娠合并梅毒者尽可能劝其中止妊娠,从(下转第2737页) 万方数据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m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2008Jun,17(17)以上,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合并呼吸道疾病患者,术前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防止术后发生肺部感染。
责任护士要有针对性进行疾病知识、健康知识宣教,改变患者不良认知和行为。
2.1.4心理护理经常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心理变化及需求,在态度上表现出关怀、尊重、真诚、平等,使其获得心理上满足。
讲解疾病的转归,讲解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做好家属的工作,争取他们的配合等,在各方面给予心理支持,使患者有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手术。
2.2术后护理2.2.1生命体征监测麻醉及手术创伤刺激容易引起老年患者重要器官功能或器质性改变和伴随疾病的变化,老年人病情变化快,除要做好各种应急抢救外,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术后给予生命监护连续动态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的变化,监测体温、尿量情况,给予低流量吸氧,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严格掌握输入液量,严密观察意识、颜面、口唇颜色等,及早发现休克的早期迹象。
本组有2例出现休克前兆,表现为意识清醒,面色、唇色苍白,头晕,出冷汗,脉搏细速,脉压<20mmHg。
由于早期发现,经积极抢救治疗后生命体征平稳。
’2.2.2并发症的护理老年患者由于脏器功能老化,手术耐受力差,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有资料表明,老年妇科手术(60岁以上妇女)并发症发生率为18%,多有内科并发症所致【3】。
2.2.2.1高血压及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对手术、疼痛的耐受力差,容易诱发器官功能失调,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可出现血压、心率变化。
本组在术后48h内有2例出现高血压、1例心律失常,立邸给予持续氧气吸入,2~4L/min,Sp(02)>90%,控制输液滴速,请内科会诊,对症用药处理后,血压、心率、心律逐渐恢复正常。
2.2.2.2肺部感染本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主要因为老年患者术前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免疫功能失调、手术创伤无力咳嗽致抗感染能力弱而引起。
于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加强呼吸道管理,采用“湿”、“翻”、“拍”、“咳”等综合措施L4J。
定期翻身,背部叩击,用加氧超声雾化吸入,促进排痰,同时保证氧供,帮助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在保护好切口的前提下,做深呼吸、吹气球等训练,以增加呼吸量。
10--15d后肺部感染治愈。
2.2.2.3泌尿系感染老年妇女雌激素水平低,外阴防御力差,易发生尿道感染。
本组发生泌尿系感染6例。
在护理上要注意每24h更换尿袋1次,尿袋及引流管低于身体水乎,保持尿管通畅,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每天用PVP棉球擦洗2次,并擦去尿道管上的血迹、污物等。
保持床单位、患者皮肤清洁,以减少尿路感染机会,尿管定时开放以训练膀胱功能。
本组泌尿道感染经7d左右治愈。
2.2.2.4切口愈合不良本组有4例发生切口愈合不良,主要因为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组织愈合力差所致。
于术后密切观察切口渗血、渗液情况,切口张力是否增加,特别是对肥胖、营养不良患者的观察,协助咳嗽、翻身、大小便等腹压增加训练时,注意保护切口,指导合理进餐,以进产气少、易消化、有足够蛋白质、维生素的饮食,如:鱼类、瘦肉、水果、粗粮等,对低蛋白血症及肿瘤消耗较大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
2.2.2.5糖尿病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
应定期监测血糖、尿糖,输液时避免糖水过多应用,合理的胰岛素用量,使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测定术后电解质,避免发生电解质紊乱,加强抗生素应用,以预防感染。
2.2.2.6体位及活动术后平卧6h,进行肢体活动,定期翻身,生命体征平稳后改半卧位,有利于盆腔和阴道分泌物的引流。
老年患者易发生血栓及压迫性溃疡,检查、按摩骨突部位,嘱其变动体位,病情允许,可在术后48h开始下床活动。
防止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及褥疮。
3小结高龄患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减退,应急能力下降,麻醉和手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对高龄妇科疾病患者术前制定完善的护理管理流程和措施十分必要。
积极做好脏器功能的评估和手术危险性预测,是降低手术风险最有效的方法。
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有利于术后病情的恢复,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1]段云鹏.老年胆道病人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外科杂志,1992,12(6):286—288[2]谭丽,陶银贵,靳卓芳.老年妇科患者围手术期处理110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11):728—729[3]王双梅,付银菊.老年妇女妇科手术10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5):319[4]夏琴,陈家琴.162例高龄胆道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896—897[收稿日期】2007—12—20(上接第2733页)而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1]应菊素,徐国英,牛小秀.急诊护士对针刺伤的认知及针刺伤后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204[2]黄荷凤.高危妊娠[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422—423[3]李坤捷,张文卫.性病群落的健康教育和生育指导[J].中国妇幼保健,2003,18(8):505【4]王凝芳,陈菊梅.传染病分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2[5]刘彩霞,郑淑龄,徐玲.实用高危孕产妇急救手册[M].沈阳:辽宁科学出版社,1998:252【6]叶顺章,邵工庚.性病诊疗与预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3[7]顾美皎.临床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44[收稿日期】2007—11—20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