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梅毒的规范治疗
- 格式:pptx
- 大小:194.06 KB
- 文档页数:52
梅毒母儿规范2022
1、所有正常孕妇在第一次产前检查、妊娠28~32周及临产前各进行一次梅毒血清学筛查。
2、如孕妇梅毒血清学阳性且又不能排除梅毒时,尽管以往已行抗梅毒治疗,为了保护胎儿,应再做抗梅毒治疗。
3、梅毒孕妇妊娠时如果已经接受正规治疗和随诊,则无需再治疗。
4、如果对上次的治疗和随诊有疑问或本次检查发现有梅毒活动征象,则应再接受1个疗程治疗。
5、根据妊娠梅毒的不同分期采用相应的青霉素方案治疗。
早期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及早期潜伏梅毒)和晚期梅毒(除外心血管梅毒及神经梅毒)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注,1次/周,共4次。
对青霉素过敏者,选用红霉素治疗(所生婴儿应用青霉素补治)。
必要时增加疗程。
强力霉素或四环素禁忌使用。
6、要求妊娠初三个月和妊娠末三个月各治疗一疗程。
梅毒孕妇直至分娩前需要每月检查非螺旋体血清定量试验一次,以便及时观察病情变化。
7、孕妇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吉-海反应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等。
不应因吉-海反应的出现停止治疗(应和患者充分沟通)。
梅毒感染孕产妇的处理及保健第一节妊娠梅毒的诊断及处理妊娠梅毒指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梅毒。
妊娠期梅毒除影响孕妇本人健康外,还可能通过母婴传播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造成妊娠不良结局和先天梅毒。
因此在妊娠期应及早发现梅毒感染,及早处理,减少梅毒对母亲和胎儿的危害。
一、诊断依据梅毒可分为后天获得性梅毒和先天梅毒(胎传梅毒)。
获得性梅毒又分为早期和晚期梅毒。
早期梅毒的病程在2年以内,包括一期、二期和早期潜伏梅毒。
晚期梅毒的病程在2年以上,包括晚期良性梅毒、心血管和神经梅毒、晚期潜伏梅毒等。
妊娠期既可发生早期梅毒,也可发生晚期梅毒。
(一)一期梅毒1.流行病学史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为,或性伴感染史。
2.临床表现(1)硬下疳:潜伏期一般为2-4周。
一般为单发,但也可多发;直径约1-2cm,圆形或椭圆形浅在性溃疡,界限清楚、边缘略隆起,疮面清洁;触诊基底坚实、浸润明显,呈软骨样的硬度;无明显疼痛或触痛。
多见于外阴部位。
(2)腹股沟或患部附近淋巴结肿大:可为单侧或双侧,无痛,相互孤立而不粘连,质硬,不化脓破溃,其表面皮肤无红、肿、热。
3.实验室检查(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硬下疳处或淋巴结穿刺液可查见梅毒螺旋体。
(2)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
如感染不足2-3周,该试验可为阴性,应于感染4周后复查。
(3)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少数可阴性。
(二)二期梅毒1.流行病学史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为,或性伴感染史,或有输血史(早期梅毒患者为供血者)。
2.临床表现可有一期梅毒史,病期在2年以内。
(1)皮损呈多形性,包括斑疹、斑丘疹、丘疹、鳞屑性皮损、毛囊疹及脓疱疹等,常泛发对称。
掌跖部易见暗红斑及脱屑性斑丘疹。
外阴及肛周皮损多为湿丘疹及扁平湿疣。
皮损一般无自觉症状,可有瘙痒。
口腔可发生黏膜斑。
可发生虫蚀样脱发。
二期复发梅毒皮损数目较少,皮损形态奇特,常呈环状或弓形或弧形。
(2)全身浅表淋巴肿大。
(3)可出现梅毒性骨关节、眼、内脏及神经系统损害等。
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治(1)妊娠合并梅毒是一种危险的病情,如果不及时诊治,会对母亲和胎儿造成极大的伤害。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一病情的严重性,及时给患者进行诊治,下面就针对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治,为大家介绍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对于诊断妊娠合并梅毒的方法有:通过梅毒血清学试验来诊断妊娠合并梅毒,可以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妊娠试验、快速梅毒试验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在诊断时需要注意,由于孕期激素水平较高,容易出现梅毒血清反应假阳性情况,因此需要仔细观察和辨别。
二、针对梅毒的治疗方法:孕妇合并梅毒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可以采用持续静脉滴注青霉素G钠,具体的方案需根据妊娠期和病情的严重程度综合考虑。
此外,应该定期复查血清学实验,观察治疗的效果。
三、孕育梅毒儿的处理:对于孕育梅毒儿的处理也非常重要,应该选择规模较大,设备齐全,有经验的医院进行分娩,同时注意保持孩子温暖,维护体内的水、电解质均衡。
还需及时进行婴儿筛查,观察常规生命指标和发现可能的不正常表现。
对于确诊的孕育梅毒儿,采用青霉素针对梅毒进行治疗。
四、妊娠合并梅毒的预防:对于妊娠合并梅毒,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进行梅毒的筛查,特别是有性接触史的人群,要做好安全措施,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风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于孕期梅毒的患者,应该及时就医,接受规范的治疗。
总结:妊娠合并梅毒是一种疾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受正规的鉴别和治疗,妊娠合并梅毒疾病的恶劣影响反转得到控制,可以保障母亲和胎儿的安全和健康,全面提高妇幼保健和家庭幸福生活质量。
梅毒感染孕产妇的处理及保健第一节妊娠梅毒的诊断及处理妊娠梅毒指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梅毒。
妊娠期梅毒除影响孕妇本人健康外,还可能通过母婴传播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造成妊娠不良结局和先天梅毒。
因此在妊娠期应及早发现梅毒感染,及早处理,减少梅毒对母亲和胎儿的危害。
一、诊断依据梅毒可分为后天获得性梅毒和先天梅毒(胎传梅毒)。
获得性梅毒又分为早期和晚期梅毒。
早期梅毒的病程在2年以内,包括一期、二期和早期潜伏梅毒。
晚期梅毒的病程在2年以上,包括晚期良性梅毒、心血管和神经梅毒、晚期潜伏梅毒等。
妊娠期既可发生早期梅毒,也可发生晚期梅毒。
(一)一期梅毒1.流行病学史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为,或性伴感染史。
2.临床表现(1)硬下疳:潜伏期一般为2-4周。
一般为单发,但也可多发;直径约1-2cm,圆形或椭圆形浅在性溃疡,界限清楚、边缘略隆起,疮面清洁;触诊基底坚实、浸润明显,呈软骨样的硬度;无明显疼痛或触痛。
多见于外阴部位。
(2)腹股沟或患部附近淋巴结肿大:可为单侧或双侧,无痛,相互孤立而不粘连,质硬,不化脓破溃,其表面皮肤无红、肿、热。
3.实验室检查(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硬下疳处或淋巴结穿刺液可查见梅毒螺旋体。
(2)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
如感染不足2-3周,该试验可为阴性,应于感染4周后复查。
(3)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少数可阴性。
(二)二期梅毒1.流行病学史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为,或性伴感染史,或有输血史(早期梅毒患者为供血者)。
2.临床表现可有一期梅毒史,病期在2年以内。
(1)皮损呈多形性,包括斑疹、斑丘疹、丘疹、鳞屑性皮损、毛囊疹及脓疱疹等,常泛发对称。
掌跖部易见暗红斑及脱屑性斑丘疹。
外阴及肛周皮损多为湿丘疹及扁平湿疣。
皮损一般无自觉症状,可有瘙痒。
口腔可发生黏膜斑。
可发生虫蚀样脱发。
二期复发梅毒皮损数目较少,皮损形态奇特,常呈环状或弓形或弧形。
(2)全身浅表淋巴肿大。
(3)可出现梅毒性骨关节、眼、内脏及神经系统损害等。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护理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所致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性传播疾病,还可通过梅毒孕妇在妊娠4个月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以及产道,接吻、哺乳、接触患者污染的衣物、毛巾、食具,或经医疗器械和输血传染。
进行新生儿窒息抢救、针刺伤等也可受到传染。
现将我院2007~2010年收治7例妊娠合并梅毒孕妇,针对其生理、心理、妊娠期、分娩期及新生儿监护等,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措施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7~2010年对住院2953例产妇进行梅毒血清学(RPR)检查,均未终止妊娠,共筛查出RPR阳性孕妇7例,住院占总分娩人数的0.23%。
方法:对收住院治疗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针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妊娠期/分娩期及新生儿等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强化安全意识、严格做好消毒隔离,预防交叉感染。
护理心理护理:①一般心理护理:患者得知患了性病,表现为自卑、羞耻感,甚至焦虑、抑郁、心情烦躁、悲观绝望。
一方面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家庭压力,一方面对治疗抱着高度的希望,处于一种复杂的心理中,因此心理护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应给予同情、理解、关心,尊重孕妇的人格,做好保密工作。
主动与患者交流,加倍对她心理、生活上的呵护,从而消除其紧张、悲观情绪,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②保护患者隐私权:为其保守秘密,对由于丈夫外遇而染上梅毒的孕妇,给予针对性的疏导,让其配偶尽快认识到自己的过失,知道其危害性,促使夫妇共治。
③进行性健康教育:在交流中,通过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来发现患者忧虑和担心的问题,进而实施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
首先根据患者的不同文化程度,进行有关本病的健康教育,解释梅毒的发病机理及防治常识,使患者认识到要坚决杜绝感染途径,坚持早期、正规、足量的治疗,不仅可以治愈,也可避免母婴传播。
妊娠期护理:在妊娠期或第1次产前检查时,除注意检查有无皮肤破损外,必须做RPR血清学的筛选试验。
对RPR阳性者,应进行PPHA确认试验。
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专家共识(完整版)国外研究中,对妊娠合并梅毒规范治疗,二期梅毒治疗后可预防94%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一期梅毒和晚期潜伏梅毒治疗后可预防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如在妊娠20周内治疗,则可预防99%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
国内研究中,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妊娠合并梅毒,99%的孕妇可获得健康婴儿。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复杂,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器官损害。
妊娠合并梅毒发病率在多数地区为2‰~5‰。
梅毒对孕妇和胎儿均危害严重,梅毒螺旋体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自妊娠2周起梅毒螺旋体即可感染胎儿,引起流产。
妊娠16~20周后梅毒螺旋体可通过感染胎盘播散到胎儿所有器官,引起死胎、死产或早产。
梅毒如未经治疗,可导致胎儿自然流产或死产(17%~46%)、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25%)、新生儿死亡(12%~35%)或婴儿感染(21%~33%),不良围产结局发生率为36%~81%。
导致不良围产结局的因素包括:早期梅毒(特别是二期梅毒)、非螺旋体试验抗体高滴度[如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或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滴度≥1∶16]和孕早期未及时诊治(如治疗后30d内分娩)。
国外研究中,对妊娠合并梅毒规范治疗,二期梅毒治疗后可预防94%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一期梅毒和晚期潜伏梅毒治疗后可预防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如在妊娠20周内治疗,则可预防99%的新生儿患先天性梅毒。
国内研究中,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妊娠合并梅毒,99%的孕妇可获得健康婴儿。
1病程和分期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经过2~4周的潜伏期,在侵入部位发生炎症反应,形成硬下疳,称为一期梅毒。
出现硬下疳后,梅毒螺旋体由硬下疳附近的淋巴结进入血液扩散到全身。
经过6~8周,几乎所有的组织及器官均受侵,称为二期梅毒。
二期梅毒的症状可不经治疗而自然消失,又进入潜伏状态,称为潜伏梅毒。
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再次出现症状,称为二期复发梅毒,可以复发数次。
妊娠合并梅毒护理常规一、概述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梅毒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为性接触传播,早期主要侵犯皮肤和粘膜,晚期可侵犯多个器官。
临床表现多样,病程中有时呈无症状的潜伏状态。
主要通过性交时皮肤粘膜破损处传染,亦可通过干燥的皮肤和完整的粘膜而侵入,少数可通过接吻、哺乳等密切接触感染,但必须接触部位为梅毒螺旋体。
输血时如供血者为梅毒患者可传染于受血患者,感染梅毒的孕产妇可以通过胎盘把病毒传染给胎儿,也可通过产道传染给新生儿。
先天梅毒是指患梅毒的孕妇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
隔离种类:执行接触隔离二、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评估病人一般情况,如年龄、文化背景等,了解有无与梅毒病人性接触史,间接接触史、输注血液史、共用物品史,以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二)身体状况评估患者有无硬下疳,硬化性淋巴结炎、全身皮肤黏膜损害(梅毒疹、扁平湿疣、脱发及口舌、咽喉或生殖器黏膜红斑、水肿和糜烂)等症状,晚期梅毒则表现为永久性皮肤黏膜损害,侵犯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多种组织器官而危及生命。
(三)辅助检查1、病原体检查取早期病损处分泌物涂片检查梅毒螺旋体2、血清学检测(1)非梅毒螺旋体试验:用于筛查和疗效判断(2)梅毒螺旋体试验:包括荧光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ABS)和梅毒螺旋体被动颗粒凝聚试验(TP-PA)等。
3、脑脊液检查主要用于诊断神经梅毒,包括脑脊液VDRL、白细胞计数及蛋白测定等。
(四)社会-心理状况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心理状况一般表现为焦虑、自卑、抑郁、愤怒、侥幸等,负性心理情绪比其他孕妇明显增加,易产生羞耻、恐惧、自卑、悲观失望等。
三、常见问题1、自尊紊乱:与疾病及社会对此类病人歧视有关2、知识缺乏:与患者和家属不了解病因、传播途径、预后有关3、皮肤黏膜完整性受损:与皮肤受损引起溃疡有关4、有感染的危险:与皮肤受损恶化有关四、护理措施(一)消毒与隔离1、梅毒患者是梅毒的主要传染源,实行血液、体液隔离。
妊娠期梅毒的诊断与治疗内容:孕妇筛查梅毒的意义梅毒螺旋体的生物学特性梅毒的典型临床分期梅毒的诊断与治疗妊娠期梅毒的随访与管理一、孕妇筛查梅毒的重要意义梅毒的定义: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
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代。
乙类传染病。
梅毒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是衡量公共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发病率高:90%为潜伏梅毒,易忽视,有传染,只能通过筛查发现。
危害大:早起梅毒100%感染胎儿。
;妊娠各期都可感染胎儿。
治疗有效:早期梅毒治愈率达95%以上。
二、生物学特性病原体:苍白螺旋体抵抗力低:人体外存活率仅1-2小时耐低温:40°C失去传染力,100度立即死亡不耐干燥:潮湿的生活用品上可存活数小时对肥皂水和常用消毒剂敏感。
免疫性差:无先天和后天的免疫力,可重复感染2周后产生特异性IGM抗体(不通过胎盘)4周后出现特异性IGG抗体(可通过胎盘)储存宿主:人是唯一的宿主感染途径:直接感染:性交感染,占95%间接感染:接吻,哺乳,输血,污染物品等垂直感染:母婴分类:获得性梅毒,先天性梅毒母婴垂直感染的途径1、胎盘及脐静脉:主要在肝,肺,脾,肾上腺2、直接感染胎盘:多在妊娠4个月后,发生小动脉内膜炎,形成多处梗死灶,导致胎盘功能严重障碍。
3、胎盘大而苍白(胎盘:胎儿=1:4)注意:经产道感染的不属于先天梅毒儿三、梅毒的典型临床分期1、临床分期及表现早期梅毒:一、二期,传染性极强晚期梅毒:三期,传染性较弱隐性梅毒:2、近年来,三期、胎传及隐性梅毒呈上升趋势一期梅毒(硬下疳)病期:潜伏期2-4周,2-8周自行消退感染部位:生殖器皮肤黏膜(外阴或宫颈),淋巴结表现:①圆形红色硬结,表面糜烂,边缘整齐,无痛②表面分泌物大量苍白螺旋体,传染性强③伴淋巴结肿大、无痛、不破渍血清反应:6-8周后可呈阳性传染性:极强二期梅毒(皮肤粘膜损害)病期:一期9-12周后感染:血,全身,淋巴表现:累感冒样症状,皮肤梅毒疹,不痒血清反应:100%阳性传染性:极强三期梅毒病期:二期治疗不当感染:内脏: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骨骼系统血清反应:70%阳性传染性:弱隐性梅毒无症状和体征,但孕妇可经胎盘传给胎儿先天(胎传)梅毒早期:在出生-3周出现二期梅毒表现营养障碍:貌似老人皮肤损害:大疮,皮疹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梅毒性鼻炎:流鼻涕,鼻塞,呼吸困难晚期:2岁以后表现为鍥状齿,鞍鼻,间质性角膜炎,骨膜炎,神经性感染等,其病死率及致残率高先天潜伏梅毒:同成人梅毒的实验室检查1、组织液及体液中的TP2、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3、梅毒螺旋体妊娠期梅毒的诊断与治疗4、其它:ELASA3梅毒螺旋体抗原酶联吸附试验、PCR梅毒的实验室检查方法1、组织液及体液中的TP:暗视野显微镜、免疫荧光染色或直接荧光抗体实验2、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如VDRL/RPR/TRUST/USR:胆固醇和纯化心磷脂为抗原,检测其抗体为非特异性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反应素),可出现生物性假阳性、特异性较低性病研究实验玻片实验(VDRL)/快速血清不加热反应素玻片实验(US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3、梅++4、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T)操作复杂、试剂贵、不适宜大量普查。
妊娠期梅毒感染与母婴阻断怎样处理?妊娠期梅毒感染对于孕妇胎儿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且这一问题现阶段已经成为非常严峻的一项社会问题。
在妊娠前妊娠早期采取有效干预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是妊娠期梅毒感染母婴阻断最为关键的一项措施。
那么,什么是梅毒?妊娠期梅毒感染会带来哪些不良后果?妊娠期梅毒感染如何有效进行母婴阻断呢?下面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入文章中吧!1梅毒疾病的简单介绍梅毒是一种只会感染于人类的广泛流行性性病,其是由于感染梅毒螺旋体这一病原体而引起的慢性性传染病,一般情况下其只会感染于人类,因此说梅毒患者是这一性病传染的唯一途径。
在感染梅毒之后的1-2年内患者传染性是比较强的,但之后梅毒传染性会逐渐降低。
梅毒可以根据其传播方式分为获得性梅毒以及先天性梅毒两种。
(1)获得性梅毒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后天梅毒,其最主要的传染途径为性接触传染,但也有一些患者是接触到传染性损伤患者带菌用品或是接吻所感染的,同时如患者需要输入血液治疗,也有可能会因为血液带菌而被传染。
获得性梅毒整个病程可以分为三期,其具有反复稳伏以及再发性特征。
(2)先天性梅毒在医学上也被称之为胎传梅毒。
母体在孕育过程中梅毒螺旋体经胎盘进入,进而会造成胎儿全身性感染。
2妊娠期梅毒感染会带来哪些不良后果?妊娠期感染梅毒会给胎儿母体带来较大的影响,梅毒螺旋体会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血液循环,使其出现全身性感染,而如果梅毒螺杆菌进入到胎儿的重要器官,就会出现流产、早产或者死胎的现象。
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女性会出现反复流产的现象,这时除考虑女性为复发性流产之外,还用对其进行梅毒血清筛查,若在筛查后为阳性则要积极进行治疗。
妊娠女性梅毒感染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其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早期梅毒孕妇体内有着传染性极强的梅毒螺旋体,这会导致妊娠后约有5%的胎儿出现未足月死亡现象,虽然一些胎儿能够足月但产后却是死婴,一部分健康出生的婴儿为患梅毒者,只有20%的几率可能为健康婴儿。
孕妇梅毒诊疗方案梅毒是由螺旋体病原体所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如果孕妇患有梅毒,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对于孕妇患有梅毒的情况,需要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孕妇梅毒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案以及注意事项。
一、诊断标准1.临床症状:孕妇出现特征性损害,如硬下疳、黏膜斑块、肛门粘膜疣病、痔疮样溃疡等。
2.血清学检查:孕妇血清试验阳性,包括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融合试验(FTA-ABS)阳性。
3.妊娠筛查:根据孕妇的性行为史、血清学阳性结果等进行妊娠筛查。
二、治疗方案孕妇梅毒的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1.及早治疗:发现孕妇患有梅毒后,应及时进行治疗,以避免病情进展和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2.完全治愈:治疗过程中应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使梅毒病原体彻底清除,以防止梅毒的复发。
3.考虑妊娠期限:根据孕妇的妊娠期限,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药物。
具体的治疗方案如下:1.妊娠早期(怀孕不超过24周):选择波状线霉素(Benzathine Penicillin G)治疗方案,推荐剂量为2.4万单位,每周一次,共治疗3个周。
2.妊娠中期(怀孕超过24周):选择波状线霉素(Benzathine Penicillin G)治疗方案,推荐剂量为2.4万单位,每周一次,共治疗3个周。
3.妊娠晚期(怀孕超过30周):选择波状线霉素(Benzathine Penicillin G)治疗方案,推荐剂量为2.4万单位,每周一次,共治疗3个周。
此外,还可以配合庆大霉素(Streptomycin)连续2周的治疗。
三、注意事项1.孕妇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2.孕妇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性接触,以防止梅毒的传播。
3.药物治疗期间,孕妇应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4.孕妇在治疗期间应加强营养,保持充足的休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5.孕妇需要在治疗结束后进行定期的随访,以确保疾病的彻底治愈。
妊娠期梅毒的治疗与管理目的:了解梅毒阳性孕妇及其伴侣感染情况,积极治疗干预,避免胎传梅毒的发生。
方法:对187例确诊为梅毒的孕妇及伴侣进行治疗前后血清学梅毒不加热血清反应素实验(TRUST),统计分析治疗前后187例患者及其伴侣的梅毒阳性情况。
结果:187例梅毒阳性的孕妇TRUST 1:1~1:4阳性135例(72.2%);1:8~1:64阳性52例(27.8%)。
187例梅毒阳性孕妇经治疗后有122例(65.42%)滴度转阴,55例(29.4%)仍为梅毒阳性,但治疗后滴度有下降。
187例梅毒阳性的孕妇伴侣有156例来本院做梅毒血清学筛查,38例确诊梅毒阳性(24.35%),最高滴度为1:32。
结论:临床应加强对梅毒孕妇与性伴侣的治疗及梅毒的宣传和监测工作,给予梅毒孕妇及伴侣积极治疗,从而有效防止胎传梅毒的发生。
标签:孕妇;梅毒;治疗妊娠梅毒即在妊娠期发生的梅毒,可是患者怀孕前已经感染,也可是妊娠期间感染所致[1]。
妊娠梅毒对孕妇及胎儿都有极大危害,不但影响孕妇健康,而且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甚至引起流产、早产、死胎等,即使最终成功分娩,婴儿也具有较高的先天性梅毒感染率[2]。
虽偶有胎儿发育正常,但在生产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时,与生殖器病损接触,引起感染。
有研究显示,早期妊娠梅毒妇女若未经治疗,胎儿存活率仅为50%左右,且大部分存活胎儿为先天性梅毒儿;潜伏期梅毒妇女的胎儿存活率为80%左右,但超过50%的存活婴儿会在幼儿期发展为先天性梅毒儿[3]。
我院对妊娠合并梅毒的187例孕妇进行治疗前后TRUST检测,将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对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187例确诊为梅毒的孕妇及伴侣进行治疗前后梅毒血清学TRUST实验。
1.2 试剂采用北京金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梅毒不加热血清反应素实验(TRUST)试剂。
操作及结果判断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
所有试剂均有批次检验,并在试剂有效期内使用。
妊娠期梅毒防治:莫让生育时挽救生命的机会丧失人们了解梅毒对于儿童健康的不良影响已经有500多年了,但世界卫生组织直到2007年才把消除先天性梅毒列为目标。
妊娠期梅毒并不罕见。
患梅毒的孕妇数远远超过感染艾滋病毒的孕妇数:分别为190万(2008年)和149万(2010年)。
患梅毒孕妇被检出并得到治疗的比例不详,但据估计少于10%。
约三分之一未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毒感染孕妇会将病毒传播给其婴儿,但几乎所有未接受治疗的梅毒孕妇都会出现不良妊娠结局。
梅毒导致的不良妊娠结局包括死胎、死产或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先天性梅毒感染。
因此,与艾滋病毒感染一样重要,妊娠期梅毒感染的防治需要得到关注。
了解妊娠期梅毒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
绝大多数是通过性途径传播,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潜伏梅毒。
以阴部糜烂,外发皮疹,筋骨疼痛,皮肤起核而溃烂,神情痴呆为主要表现的传染病。
妊娠期梅毒指妊娠期发现的梅毒螺旋体(TP)感染,可在妊娠前及妊娠过程中发生,其严重性不仅危害孕妇的健康,还可以通过垂直传播感染胎儿,造成胎儿先天损害。
梅毒螺旋体在妊娠任何时期均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宫内感染,严重干扰妊娠,引起流产、死产、胎儿水肿、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围生儿死亡,或给受感染的存活婴儿带来严重后遗症。
妊娠期诊断梅毒后,是继续妊娠还是终止妊娠?妊娠期查出梅毒不是终止妊娠的指征,妊娠21周以内接受青霉素规范治疗可以预防>70%的胎传梅毒的发生,但所有妊娠梅毒患者均应被告知梅毒对胎儿的危害。
规范治疗虽能够治愈孕妇,控制早产、死胎、死产,减少新生儿胎传梅毒,但如果治疗较晚,胎儿在母体内已经受到了损害,那么治疗只能阻止其进一步恶化,不能够完全恢复,而且任何梅毒治疗方案都有可能失败,即使是规范治疗仍然不能彻底杜绝胎传梅毒。
如果妊娠20周后诊断出梅毒,应进行胎儿超声检查,对于超声检查显示胎儿有梅毒征象的,胎儿治疗失败的风险较高。
妊娠并梅毒的诊治-V1
在妊娠期梅毒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则会对
母婴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妊娠并梅毒的诊治方法。
1. 诊断方法
妊娠梅毒可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快速滴度检测(RPR)和
螺旋体颗粒血清学实验来进行诊断。
ELISA血清学抗体检测是首选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妊娠早期,ELISA往往呈阴性,此时需要结合RPR或T. pallidum抗体灰色凝胶卡(TPHA)检测进行诊断。
2. 治疗方法
治疗妊娠梅毒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方案。
一般来说,宜选用非坦白
霉素(青霉素过敏患者除外)为首选用药,治疗期为14天,用药结束后
应进行严密随访。
3. 注意事项
在妊娠期梅毒感染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有报
道称,如果在怀孕前仅有一次梅毒感染,则仅有1%的胎儿会感染;如
果在孕期患病,则感染率高达70%。
因此,应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减少对胎儿的影响。
总之,妊娠并梅毒是一种需要重视的妊娠并发症,诊断方法和治疗方
法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同时需要注意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