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的合理使用与行车安全
- 格式:pdf
- 大小:287.04 KB
- 文档页数:2
轮胎管理制度引言:如今,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轮胎的管理和维护变得日益重要。
好的轮胎管理制度能够帮助公司和个人避免交通事故、延长轮胎寿命以及降低运营成本。
本文将深入探讨轮胎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实施步骤以及管理措施。
一、轮胎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1 提高安全性轮胎是汽车与地面之间唯一的接触点,直接影响到车辆的稳定性和制动能力。
良好的轮胎管理制度可以确保轮胎的状况良好,减少爆胎、漏气等安全隐患,保障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1.2 延长轮胎寿命合理使用和保养轮胎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通过定期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调整气压和定期轮胎换位,可以减缓轮胎磨损和不均衡。
轮胎管理制度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降低更换轮胎的频率,节约成本。
1.3 降低运营成本轮胎是车辆运营中的重要费用之一。
通过合理使用轮胎并进行定期保养,可以降低轮胎损耗和维修费用。
轮胎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轮胎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2.1 设定明确的政策和标准企业需要制定一份明确的轮胎管理政策,并明确规定轮胎使用的标准和要求。
例如,规定轮胎的最低花纹深度、正常气压范围、更换规则等。
这些政策和标准将成为轮胎管理制度的基础。
2.2 建立轮胎档案为每个轮胎建立档案,记录轮胎的使用情况,包括购买日期、使用里程、更换次数、维护记录等。
通过建立轮胎档案,可以及时掌握轮胎的状况,制定合理的维护和更换计划。
2.3 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定定期的轮胎检查和维护计划,例如每5000公里或3个月进行一次检查。
检查时要关注轮胎的花纹深度、气压、磨损情况等。
对于花纹深度不足、气压不正常的轮胎,及时进行更换或调整。
2.4 培训和教育驾驶员驾驶员是轮胎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因此他们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
培训内容包括轮胎的正确使用方法、轮胎维护和更换的注意事项等。
通过培训,驾驶员将具备更好的轮胎管理意识和技能。
行车使用措施引言行车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行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行车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我们需要采取一些行车使用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行车使用措施,以确保驾驶者和乘客的安全。
一、定期车辆检查定期检查车辆是确保行车安全的基础,包括以下方面的检查: 1. 轮胎:检查轮胎的胎压是否正常,轮胎花纹是否磨损严重,并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季节性胎皮进行更换。
2. 刹车系统:检查刹车片和刹车盘的磨损程度,确保刹车系统的正常工作。
3. 灯光:检查车辆的前照灯、示宽灯、刹车灯、尾灯等各种灯光是否正常运作。
4. 悬挂系统:检查悬挂系统是否存在异常声音或松动现象。
5. 发动机冷却液和机油:定期检查冷却液和机油的量和质量,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
二、安全驾驶技巧在日常行车过程中,遵守一些安全驾驶技巧可以大大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1. 保持安全距离: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以便有足够的时间反应和刹车。
2.合理超车:在超车时,确保视线良好、车流量较少,并按照交通规则使用转向灯和遵守超车线所在位置。
3. 遵守交通规则: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包括限速规定、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灯。
4. 防止疲劳驾驶:长途驾驶时,应适时休息,避免疲劳驾驶。
5. 视线清晰:保持前后视线清晰,确保能够及时发现潜在危险。
三、安全并合理使用车载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汽车配备了各种车载设备,如GPS导航、蓝牙连接、音响系统等。
但在使用车载设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不要分散注意力:在驾驶过程中,不要通过车载设备进行过多的操作,以免分散注意力,增加事故的风险。
2. 不要低头操作:避免低头操作车载设备,以免无法及时发现前方的交通情况。
3. 合理设置音量:在使用音响系统时,需要注意调节合理的音量,以免干扰驾驶员对外界声音的感知。
四、应急措施无论在多么慎重和小心的驾驶下,事故仍然有可能发生。
为了应对此类情况,我们应该掌握一些应急措施: 1. 保持冷静:在发生意外时保持冷静,并及时评估事故的情况。
车辆轮胎使用奖罚制度一、目的为了提高公司车辆轮胎的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确保行车安全,特制定本奖罚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配备车辆的部门及其驾驶员。
三、奖励措施1. 定期检查:驾驶员每月对车辆轮胎进行定期检查,无异常磨损,奖励50元。
2. 节约使用:通过合理驾驶,年度内轮胎更换次数低于部门平均次数的,奖励200元。
3. 安全驾驶:年度内无因轮胎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奖励300元。
4. 创新建议:提出有效节约轮胎使用成本的建议并被采纳的,奖励500元。
四、惩罚措施1. 违规操作:因驾驶员操作不当导致轮胎损坏的,根据损坏程度,罚款100-500元。
2. 超标更换:未按规定周期更换轮胎,导致提前更换的,罚款200元。
3. 忽视检查:未按要求进行轮胎检查,导致安全隐患的,罚款100元。
4. 事故责任:因轮胎问题导致的交通事故,根据事故责任划分,罚款500-2000元。
五、轮胎使用规范1. 驾驶员应定期对轮胎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胎压、磨损情况等。
2. 遵守正确的轮胎充气标准,避免超载行驶。
3. 避免高速行驶时急刹车,减少轮胎磨损。
4. 定期进行轮胎平衡和定位,确保车辆行驶稳定。
六、检查与监督1. 车辆管理部门负责对轮胎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2. 对违反轮胎使用规定的行为,任何员工都有权举报,一经核实,将给予举报人奖励。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车辆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有异议的,可向车辆管理部门提出,经讨论后作出相应调整。
请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调整上述内容,确保制度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
轮胎质量提升心得
提升轮胎质量是关乎行车安全和驾驶体验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些提升轮胎质量的心得和建议:
1. 选择优质品牌:
- 选择知名品牌的轮胎,它们通常有更高的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
- 品牌声誉和口碑可以为轮胎的质量提供参考。
2. 合理选用轮胎规格:
- 根据车辆的具体需求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合的轮胎规格,包括尺寸、载荷指数和速度级别等。
- 轮胎规格的选择要符合车辆制造商的建议和要求。
3. 定期检查和保养:
- 定期检查轮胎的气压、磨损情况和裂纹等,确保轮胎处于良好状态。
- 按照制造商的建议进行轮胎的旋转、平衡和定位等保养工作。
4. 注意驾驶习惯:
- 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减少对轮胎的损耗。
- 注意避免撞击路面障碍物和折返车辙等情况,以免损伤轮胎。
5. 适应路面状况:
- 根据不同的路面状况,选择适合的轮胎类型和花纹设计。
- 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如雨天或雪天,选择具有良好湿地或雪地抓地力的轮胎。
6. 了解轮胎标识:
- 了解和理解轮胎标识中的信息,如生产日期、负荷指数、速度级别等,以便正确选择和使用轮胎。
7. 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 根据当地法规和道路交通安全规定,确保轮胎的合法使用和安全性能。
通过以上的心得和建议,可以提升轮胎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驾驶的舒适性。
同时,定期的检查和保养工作也能及时发现轮胎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潜在的意外和损失。
汽车轮胎结构解析与合理使用方俊【摘要】汽车轮胎作为车辆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部件,与汽车日常使用中的安全性、舒适性等关系紧密,也直接影响到用车成本和环境污染,所以对轮胎的正确使用、合理选用、规范保养、及时更换非常重要.轮胎作为车辆损耗性零部件,很多车主忽略了轮胎的日常养护和更换,从而产生更高的额外维护成本甚至导致事故发生.文章结合车主用车实际现状和需求,全面详细阐述了轮胎作用、结构、分类、规格、养护常识与技巧等诸多内容.【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9(000)012【总页数】4页(P179-182)【关键词】汽车;轮胎;结构;规格;养护;行车安全【作者】方俊【作者单位】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北京 10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341前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作为日常商品快速在千家万户普及。
国产汽车的日益繁盛,技术的日臻成熟,外形设计的日渐美观,以及较高的性价比,更是为国内汽车市场的繁荣和汽车的普及提供了极大的助益。
人们在享受汽车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每年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也在无时无刻提醒驾驶员应该具备的安全出行理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30 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
我国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逐渐显露成效,道路交通伤亡人数分别由2004 年的451810 人和99217 人下降到了2010年的254075 人和5225 人[1],但对于这一成效显著的数字,交通事故伤亡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和社会负担。
中国公路网的建设和汽车技术的不断提高,为汽车的高速行驶提供了环境和技术的保障,虽然我国目前大部分高速公路最高时速限制120km/h,但仍有不少驾驶员缺少安全意识,超速行驶,并且存有严重的侥幸心理。
即使合理合法驾驶车辆,但仍因车辆各零部件总成装备数量多、各品牌厂家生产装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仍然会给行驶中的车辆尤其是高速行驶车辆买下很多安全隐患,并在某一时刻发生意外而酿成严重事故。
秋季安全行车知识秋季是一个变幻莫测的季节,天气多变、视线模糊,对司机驾驶能力和车辆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保障行车安全,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秋季行车的安全知识。
一、选择正确的轮胎轮胎是车辆行驶中直接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对行车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秋季,道路上的水分较多,轮胎的抓地力对驾驶非常重要。
因此,在行车前应检查轮胎的花纹深度和胎纹磨损情况,确保轮胎的抓地力足够。
二、减少车速,保持安全距离秋季道路湿滑,容易造成车辆侧滑和刹车不及时。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我们应该合理控制行车速度,适当减速。
特别是在进入弯道或者路况不好的地方,更要减速慢行。
同时,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预留出足够的刹车距离。
三、注意视线清晰秋季天气多变,往往会出现大雾或者雨雪天气。
这种情况下,驾驶员的视线会受到很大的限制,需要特别注意。
在行车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前方的视线清晰,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雨刮器和灯光,确保观察到前方的条件。
四、正确使用灯光在秋季,能见度较差,尤其是在雨雪天气中更是如此。
为了保障行车安全,我们需要合理使用灯光。
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应该开启雾灯、大灯和示宽灯,提高自身的可见度,也方便其他车辆观察到自己。
五、注意道路湿滑秋季降雨较多,道路变得湿滑,这给行车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在行车过程中,要特别留意路面的湿滑情况,避免急刹车和急转弯,减少车辆的侧滑风险。
遇到积水路段要谨慎通过,不要贸然冒险。
六、防范打滑秋季道路湿滑,容易导致车辆打滑。
为了防范打滑,我们应该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保持稳定的驾驶速度和车距。
在起步、加速和刹车时,要温柔一些,避免车辆失控。
七、保持车辆状态良好秋季行车安全除了司机的驾驶技术外,车辆的状态也至关重要。
在行车前要仔细检查车辆的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照明系统等,确保车辆各项设施正常运行。
同时也要保持车辆的清洁,尤其是玻璃和灯具的清洁。
八、注意树叶和雨水的影响秋季树叶落下,易堆积在道路上,为行车带来一定的隐患。
开车旅行必备的安全装备清单开车旅行是一种自由而畅快的旅行方式,但安全问题始终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为了确保旅途的安全、舒适和愉快,准备一份完善的开车旅行必备的安全装备清单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将为您列举一些必备的开车旅行安全装备,并解释其重要性。
1. 优质轮胎:轮胎是整个车辆与地面相连的唯一部分,其性能直接关系到行驶的安全性。
确保轮胎胎纹深度足够,轮胎胎面无明显磨损或裂纹,并保持适当的胎压,这样可以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抓地力,减少爆胎的风险。
2. 紧急救援工具包:在长途旅行中,突发状况无法预测。
准备一个紧急救援工具包,其中应包括备用轮胎、千斤顶、橡胶木、电筒、应急绳索等工具,以应对车辆故障、漏气等突发情况。
3. 安全警示三角板:在遇到紧急情况或车辆故障时,摆放安全警示三角板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摆放可以提醒其他司机注意,并帮助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4. 灭火器:车辆起火是一种极端紧急的情况,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消防器材可以挽救人的生命和财产。
因此,在车辆上安装一个合格的灭火器,并确保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5. 急救工具和药箱:意外伤害是无法预料的,但准备一个急救工具和药箱可以帮助应对一些突发事故。
急救工具包应包括常见创伤处理工具,如绷带、冰袋、止痛药、消毒剂等。
6. 紧急电话号码和导航设备:记住当地的紧急电话号码对于处理紧急情况至关重要。
此外,随身携带一个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导航设备可以帮助您确定正确的道路并避免迷路。
7. 路况信息和天气预报:了解即将行驶的路况和天气预报对于计划行程和预防危险非常重要。
通过收听交通广播、使用手机应用程序或与当地人交流,获取最新的路况和预报信息。
8. 饮用水和零食:在长时间的旅行中,适量的水和食物是必不可少的。
保持身体水分和能量的充足可以提高警觉性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9. 安全带和儿童安全座椅:确保每位乘客都系好安全带,顺利通过高速公路和复杂道路,是保证安全的最基本要求。
驾驶员行车安全保障措施随着汽车交通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驾驶员行车安全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驾驶员的安全保障措施不仅关乎驾驶员个人的安全,还关系到公共道路交通的顺畅和乘客的安全。
因此,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和保障驾驶员的安全,采取一系列行车安全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行车安全措施的实施和有效性。
一、车辆维护保养措施车辆的正常运行对驾驶员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定期进行车辆维修保养是确保车辆正常运行的基础。
驾驶员应定期检查发动机、刹车、灯光、轮胎等关键零部件的运行情况,保持车辆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其次,合理使用和保养轮胎是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
合适的胎压和胎面状况能够提供稳定的操控性和良好的制动效能,减少因胎压不当或轮胎磨损而导致的事故风险。
此外,保持车灯清洁、保证照明效果以及注意刹车片磨损等也是保障驾驶员行车安全的重要措施。
二、驾驶员专业素质提升措施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和专业素质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驾驶员应定期参加驾驶技能培训,学习最新的交通法规和安全驾驶技巧。
通过培训,驾驶员能够更好地掌握车辆的操控能力和驾驶技巧,增强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其次,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遵守交通法规,尊重他人的权益。
合理使用车灯、保持安全的车距、避免疲劳驾驶等都是驾驶员在道路上保障行车安全的基本要求。
此外,驾驶员可以利用科技手段提升行车安全,例如使用驾驶辅助系统、导航系统等工具,提高行车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三、交通监管与法律法规措施交通监管与法律法规是保障驾驶员行车安全的重要手段。
首先,加强交通巡逻和路面监控,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进行及时处罚,强化交通管理,有效降低交通违法的发生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其次,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让驾驶员充分了解和遵守交通法规。
通过提高驾驶员的法律意识,能够加强他们对道路安全的重视和责任感,减少交通违法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建立健全的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完善交通设施和道路标识,也能够提供更好的交通环境和保障驾驶员行车安全。
轮胎的合理使用与行车安全
发表时间:2019-08-14T14:19:47.17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6期作者:周文富[导读] 维护轮胎,使用轮胎,只有这样才能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降低车辆的使用成本,减少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的发生。
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路政管理局 112000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影响轮胎使用寿命的因素,阐述合理使用轮胎的方法。
同时通过分析指出在车辆行驶中由于轮胎爆胎是引发重大交通事故的一个重大因素,合理使用轮胎能够减少事故的发生,增大行车安全。
?关键词:轮胎,使用,爆胎,预防,行车安全 ?
引言
据公安部交管部门数据表明,汽车轮胎原因引起的事故已成为汽车交通事故的第一杀手,其中,我国高速公路 70%至80%的交通事故是轮胎气压引起的,而车辆爆胎引发的重大交通事故占交通事故总数的35%,所以汽车的轮胎对于车辆的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同时轮胎消耗费用在汽车运输成本中占10%~20%。
所以合理使用轮胎,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能减少爆胎现象发生,在降低运输成本和保障汽车正常运行、减少事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影响轮胎寿命的因素
?1.1轮胎的负荷?? 每一辆汽车的载重都有一定数量规定,特别是每条轮胎的承载值是固定的,汽车负荷越大,轮胎对地面的压力越大,如果轮胎超负荷,则轮胎的变形将增大,使胎冠剥离,帘布破裂,同时,由于轮胎超载,将使轮胎侧壁的弯曲变形增大,扩大与地面接触面积,加速胎肩磨损与损坏使胎内温度迅速升高。
所以超负荷超多,轮胎磨损越大,轮胎能行驶的路程愈短,同时更易增加爆胎的可能性。
因此轮胎的载荷对轮胎的寿命同样有很大影响。
1.2行驶速度??
车辆超速行驶是引发爆胎的一个重大因素,行驶速度要适应路面情况,掌握经济速度,避免高速行驶,尤其在不平的路面上更为严重,车速过高,轮胎的变形频率和轮胎的滑转率越高,轮胎受到载荷增大,这就使轮胎温度升高和内胎压力升高,使轮胎的磨损率成倍增加,这就加快了轮胎的机械损伤和热损伤,极易引发爆胎。
同时车速越快,由于风阻及发动机转数原因引起油耗增加,所以行驶中注意合理车速,既有利于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又能节约燃料。
1.3轮胎的工作气压??汽车的轮胎之所以用橡胶,而不是其他钢性强的材质,主是轮胎除具支撑作用外,更有减震作用,所以轮胎的气压对于汽车轮胎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轮胎气压必须符合充气标准,气压过高或过低,都将缩短轮胎的行驶里程,胎压过低,轮胎会因变形剧烈,其内部温度迅速升高,致使胎冠剥离,胎肩发生磨损而引发爆胎。
那么是不是轮胎高就是很好呢?也不是,胎压过高,会使胎体帘线过度伸线,这样轮胎极易受外伤,当轮胎冲击路面石子或经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就会因胎体内应力的瞬间集中而发生爆胎。
其次,胎压过高会使胎冠中央磨损严重,从而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
所以保持最适宜的气压是延长轮胎使用寿命的最有效的措施。
?
1.4?轮胎的使用温度???
汽车的轮胎主要是由橡胶制成的,而橡胶的最大缺点就是散热较慢,在高温的天气中,汽车高速运行,由于胎侧经常受到伸张和压缩,胎体帘线之间产生摩擦,再加上胎面之间的摩擦,引起轮胎温度升高。
同时轮胎帘线内应力加大,就会引起轮胎的机械性能下降,这样容易产生轮胎磨损加剧或易出现不正常的磨损和爆破。
所以轮胎的使用温度是影响轮胎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1.5?底盘的技术状况
行驶系技术状况不良,是使轮胎磨损增加,减少轮胎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行驶系中的外倾角、前束,主销倾角都是保证车辆行驶时保持直线,有自动回正作用,所以在更换轮胎时一定在规定值对车轮的外倾角,前束进行调整,否则易造成前轮定位及轴位失准,轮盘和轮辋失准等。
同时对更换的备用车轮一定要进行动平衡试验,不能直接使用,没有动平衡实验的车轮安装在车辆后,在高速行驶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会使用车轮产生很大的冲击与振动,这样会降低轮胎帘布线的抗疲劳强度,同时也会加剧胎冠内侧与侧磨损,整体加大轮胎的磨损。
?1.6?道路条件
一般情况下,好的路面既节油又节胎,但不好的路面则会直接减少轮胎的寿命,所谓不好的路面则是指路面上凸凹不平,马路边缘有损坏的尖角,或不时出现石子,碎石或有铁钉、螺钉等杂物,而轮胎的胎侧是轮胎最为薄弱的地方,最容易被马路边的边石(马路牙)凸出的尖角、快边,固定路障用的角铁或螺钉而割伤。
或碎石夹在轮胎上,或刺入轮胎,轻者引起轮胎漏气,气压不足,重者引起轮胎帘线断裂,造成轮胎割伤,引起爆胎。
所以,路面的好坏,对轮胎的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
? 1.7?驾驶技术???
驾驶员操作技术的好坏是能直接影响轮胎使用寿命的,一个具有高操驾驶技术的驾驶人员在驾驶中既能节油,又能减少车辆的机械故障率,延长车辆的其他使用寿命(特别是对轮胎的使用寿命),又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反之,一个无良好驾驶技术的驾驶员会在车辆起步时起步过猛,猛抬离合,猛打方向,车速时而很快,时而过慢,时而紧急制动,行驶中未选择良好的路面,经常压、擦硬质障碍等,都会导致轮胎的严重磨损。
?1.8?轮胎的维护和管理???
轮胎的定期维护是对轮胎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直接影响轮胎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发现人为损伤,化学腐蚀等问题要及时处理或更换。
? 2??如何合理使用轮胎延长轮胎寿命。
2.1安装胎压监测器
胎压监测报警器,是保证汽车轮胎安全行驶的创新产品。
在汽车行驶时刻监测轮胎压力与温度,无线传输信息,当轮胎出现气压过低、过高、慢漏气等异常情况时,即时报警、令驾驶员及时减速停车检查轮胎,预防爆胎发生,同时也使车辆保持正确的轮胎压力行驶,让您出行更安全、延长40%的轮胎寿命、能够节省5%的油耗、能够减少20%的碳排放。
具体来说安装胎压监测器的有六大好处; 即、预防爆胎、节省燃油、减小磨损、减小悬架系统磨损、预防漏气、气压平衡
?2.2?要做好轮胎的日常维护工作,特别是汽车在出车前、行驶中、收车后对轮胎的日常维护,要做到“四勤”:所谓四勤是指,勤查气压、勤查胎温、勤挖石子、勤塞小洞。
同时要注意定期为重轮胎的作好换位工作,。
常见的轮胎换位的方法有“交叉换位法”和“循环换位法”两种,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种,同时我们要应始终按我们选择的这方案进行换位,不能时而选用“交叉换位法”时而选用“循环换位法”。
? 2.3?驾驶操作要求???
要想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驾驶人员要提高驾驶技术,在汽车实际驾驶操作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个点:(1)车辆起步和制动?起步平稳,行驶中力求少用紧急制动,?车辆起步过猛,很容易造成驱动轮滑转,重车与拖拉挂车更甚。
所以起步应缓抬离合器踏板,轻踏加速踏板,同时更要做到力求起步平稳。
??
(2)行驶中要用经济车速匀速行驶。
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车辆在60-90KM/H时对于发动机转数,达到最佳状态,能减少风阻,同时车辆轮胎将减少切割力和滑磨而延长使用寿命。
速度过快,过慢都会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
所以车速不要过快。
? (3)对于不良路面或复杂路面我们要小心驾驶,通过故障和复杂地带时我们要注意力高度集中?遇尖锐锋利石块,尽量缓行避让。
对于凸起于路面,应提前减速,避免轮胎受到猛烈冲击。
狭窄道路会车,不可盲目进入路旁深草地,以免锋利石块、坑洞伤及轮胎(4)上坡与下坡如何驾驶,??上坡时我们要做到及时换档,千万不能猛冲。
尽量避免中途停车,防止轮胎的滑转。
在下坡时我们应挂适当档位缓行。
如果快速下坡或屡屡采用急制动的操作方法,则会加剧轮胎磨损,减少轮胎的使用寿命。
? (5)高温季节行驶??高温季节行车时,应随时注意轮胎温度变化,在轮胎很热的情况下,千万不能往车轮胎上浇凉水,如果往发热的轮胎上浇冷水会使正在由于发热引起的胎帘线瞬间收缩,易造成轮胎?帘线断裂,降低轮胎的寿命,我们在必要时停车降温,使轮胎处于正常温度下运行。
遇需涉水的路段,宜先停车休息降温后,再行通过。
? 4、结束语?
总之,汽车轮胎的正常工作是关系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重要因素之一,我们要合理科学的选择轮胎、维护轮胎,使用轮胎,只有这样才能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降低车辆的使用成本,减少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英勋.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7
[2]?蔡兴旺. 汽车构造与原理. 上册. 发动机、车身北京:机械工业出版2004.8
[3]?关文达. 汽车构造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4]?廖祥兵满维龙. 汽车维修工艺北京金盾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