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行材料的合理使用工作液及轮胎
- 格式:ppt
- 大小:2.75 MB
- 文档页数:67
汽车工作液的正确选用第三篇汽车运行材料引言汽车工作液主要包括制动液、减振液、防冻液、制冷剂等。
正确、合理地选用工作液,不仅能减少机件的磨损,延长汽车的作用寿命,而且能节约能源。
第一节汽车制动液一、国内汽车制动液的分类、品种1.汽车制动液的分类、品种现代汽车使用的制动液主要是合成型制动液。
合成制动液是以有机溶剂中的醇、醚和脂为基础,再加入添加剂调制而成,是世界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汽车制动液。
GB12981-2022《机动车辆制动液》,将制动液分为HZY3、HZY4、HZY5、HZY6。
分别对应国际标准ISO4925;2005中Cla3、Cla4、Cla5.1、Cla6,其中,HZY3、HZY4、HZY5对应美国交通部制动液类型的DOT3、DOT4、DOT5。
二、制动液的选择1.可以根据汽车使用说明书的规定选用制动液。
一般情况下,微型、中低档汽车适宜选取符合HZY3标准的制动液,中高档车选择HZY4标准的制动液。
HZY5标准的制动液主要用于军工方面,一般在民用方面采用的较少,适用于沙漠等苛刻条件。
2.合理选用国产制动液。
使用国产制动液时,合成制动液适用于高速重负荷和制动频繁的轿车和货车;醇型制动液可用在车速较低,负荷不大的老旧式车上;矿油型制动液可在各种汽车上使用,但制动系需换耐油橡胶件。
三、制动液使用注意事项(1)制动液不能混用。
(2)保持清洁。
(3)注意防潮。
(4)定期更换。
(5)注意制动液的温度。
(6)注意对制动系统的保护。
宝马制动液第二节汽车发动机冷却液一、汽车冷却液的分类由于乙二醇型防冻液的冰点低,沸点高,其中加入防锈剂,对冷却系统常见金属腐蚀极小。
对非金属材料(例如汽车涂料、橡胶等)没有侵蚀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冷却液,目前国、内外发动机所使用的和市场上所出售的冷却液几乎都是乙二醇型冷却液。
国际上目前普遍使用乙二醇型冷却液,其基本构成是在软化水中按比例添加防冻剂乙二醇,配以适量的金属缓蚀剂、阻垢剂等添加剂进行科学调和,使发动机在冬天寒冷的时候不被冻坏,其次还有防腐、防锈、防沸、防水垢的功能汽车发动机冷却液中国于2022年发布了《乙二醇型和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标准。
《汽车工程材料与应用》教案任课教师:课程名称:课程代码:上课班级:专业:总学时:周学时:学期:202 ~202 学年第学期汽车工程材料与应用教案主要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能说出汽车运行材料的类型和性能特点;2. 能概述汽车用汽油性能要求及应用;3. 能概述汽车用柴油性能要求及应用;4. 能概述汽车新能源的种类及应用;5. 能概述汽车用工作液性能要求及应用;6. 能概述汽车用润滑材料性能要求及应用;7. 能概述汽车轮胎的性能要求及应用;二、能力目标1. 具有根据使用要求初步选用运行材料的能力;2. 具有分析汽车运行材料在不同实际工作条件下应具有不同性能要求的能力;3. 具有根据汽车运行材料的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进行运行材料选用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1.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责任心;2. 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3. 培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前课知识1、润滑脂的分类及规格;2、润滑脂的选用及注意事项。
三、导入新课点名,记考勤(1min)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2 min )2.汽车制动液的使用注意事项1)不同型号、不同厂家的制动液不能混用,否则会影响制动效果。
2)加注或更换制动液时,最好使用专业设备。
3)制动液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发生变质而影响车辆的制动性,所以要求制动液要按期更换,更换期一般为车辆行驶20000~40000km或一年。
4)制动液应密封储存,以免吸收大气中的水分后使沸点降低。
5)制动液多以有机溶液制成,易挥发、易燃,使用中应注意防火,存放时应避免阳光直射。
本课小结:1、了解汽车制动液的作用及主要性能;2、掌握汽车制动液的分类及规格;3、掌握汽车制动液的选用及注意事项。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1 min )课后实践(推荐学习、作业)1、填空题练习;2、选择题练习。
(1 min )课后反思:汽车运行材料是汽车使用过程中必须要涉及到的一些材料,有的会是整个汽车寿命周期都必须要用的材料。
所谓汽车运行材料是指车辆运行过程中,使用周期较短,消耗费用较大,对车辆使用性能有较大影响的一些金属材料,按其对汽车运行的作用和消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车用燃料,车用润滑油料,车用工作液,汽车轮胎。
石油主要有碳、氢、硫、氧、氮五种元素组成。
石油的烃类组成主要包括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少数石油中还含有烯烃。
正构烷烃发火性能好,是压燃式发动机的良好成分,异构烷烃发火性能差,不易发生爆燃,是点燃式发动机燃料的良好成分。
环烷烃在高温下的发火性能介于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之间,热值略小,润滑性好,是汽油和润滑油的良好成分。
芳香烃是压燃式内燃机的不良成分,是点燃式内燃机燃料的良好成分。
石油的非烃类组成: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胶质和沥青质,矿物质。
汽油馏分的温度:35~200度煤油馏分与柴油馏分温度:200~350度润滑油馏分温度:350~500度石油炼制方法:常压蒸馏,减压蒸馏,热裂化,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催化重整,烷基化。
润滑添加剂:清净剂和分散剂,抗氧抗腐剂,挤压抗磨剂,油性剂和摩擦改进剂,粘度指数改进剂,缓蚀剂,降凝剂,抗泡沫剂。
燃料添加剂:抗爆剂,十六烷值改进剂,低温流动性改进剂,清净分散剂,抗氧防胶剂,金属钝化剂。
车用汽油的使用性能:车用汽油的这种满足汽油机的工作需求并保证汽油机正常发挥其性能的能力,主要要求:适宜的蒸发性,良好的抗爆性,良好氧化安定性,对机件等无腐蚀性,对环境的无害性,油本身的清洁性。
汽油蒸发性的评价指标:1、馏程:指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时,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温度范围。
2、饱和蒸汽压:指在规定条件下,汽油在适当的试验仪器中蒸发达到平衡状态时,汽油蒸气所显示的最大压力。
汽油的抗爆性是指汽油在发动机气缺内燃烧时不产生爆燃的性能。
汽油抗爆性的评价指标:1、辛烷值:表示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抗爆性的一个约定数。
2、抗爆指数:指汽油研究法辛烷值与马达法辛烷值的平均值。
车用汽油的选择:1、按汽车的使用说明书规定或国家相关权威部门的推荐选用汽油牌号,压缩比越大,使用的汽油牌号一般就越高。
实验四认识汽车运行材料一.预习报告实验目的:车用燃料、车用润滑材料和轮胎的性能特点、规格、及选用方法。
实验设备:发动机润滑油、车辆齿轮油、车用润滑脂、液力传动油、汽车制动液、液压系统用油、车用发动机冷却液、车用空调制冷剂、汽车风窗玻璃清洗液、轮胎、密封垫圈等实验原理:所谓汽车运行材料,是指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使用周期较短,消耗费用较大,对车辆使用性能有较大影响的一些非金属材料。
汽车运行材料按对汽车运行的作用和消耗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四大类:(1)车用燃料车用燃料主要包括车用汽油、车用柴油、车用替代燃料(如甲醇、乙醇、乳化燃料、天然气、石油气、氢气)等。
(2)车用润滑剂车用润滑剂主要包括发动机润滑油、车辆齿轮油、车用润滑脂等。
(3)车用工作液车用工作液主要包括液力传动油、汽车制动液、液压系统用油、车用发动机冷却液、车用空调制冷剂、汽车风窗玻璃清洗液等。
(4)汽车轮胎轮胎是汽车行驶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问题:合肥地区常用汽油牌号和轻柴油牌号分别是多少?二.实验步骤1.了解93#汽油颜色气味2.了解0#轻柴油颜色,气味3.发动机滑油牌号记录,并了解其颜色,气味,流动性4.了解润滑脂的特性,颜色、5.认识齿轮油的牌号,颜色6冷却液的牌号和颜色;7.制动液的牌号和颜色8.自动变速器油的牌号的颜色9.汽车轮胎的规格及截面形状三.实验报告1.数据处理表格记录实验材料牌号含义颜色气味2.实验讨论1如何选用发动机机油,并简要说明。
答:依据发动机的结构特点、作用条件、气候条件等选择发动机机油的质量等级和粘度级别来选择。
按说明书要求选取,按发动机设计年代及压缩比选取以及实际工作条件选取。
2、现代汽车用油品中主要加入了哪些添加剂,有何作用。
答:抗腐剂、防锈剂、抗磨剂、抗氧化剂、抗爆剂、抗泡剂、防冻剂等。
3、提高轮胎使用寿命的主要途径。
答:⑴正确使用轮胎⑵保持轮胎气压正常⑶防止轮胎超载⑷掌握车速,控制胎温⑸合理搭配轮胎⑹强制维护、定期换位、及时翻修。
汽车运行材料名词解释汽车运行材料是指汽车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包括燃料、润滑油、冷却液、轮胎等。
这些材料在汽车运行中起到重要作用,保障汽车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同时也对汽车的性能、耗能以及环境影响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燃料是汽车运行的能源来源,例如汽油、柴油和天然气。
汽油是常见的燃料之一,它通过燃烧产生能量驱动发动机工作。
柴油则广泛应用于柴油发动机,其能量更高,燃烧效率更高。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具有较低的碳排放和颗粒物排放,因此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天然气作为汽车运行的燃料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次,润滑油在汽车运行中起到润滑、冷却和密封的作用。
发动机、变速器和其他运动部件之间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润滑油能够减少摩擦并将热量带走,从而保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温度。
润滑油还能保护发动机零件免受磨损和腐蚀,并防止灰尘和颗粒物进入发动机内部,提高发动机的寿命和性能。
此外,冷却液是汽车运行中的重要材料之一,用于冷却发动机和其他热敏部件。
汽车运行时,发动机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冷却,就会导致发动机过热,从而影响汽车的性能和安全。
冷却液通过循环流动,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带走,并在散热器中通过空气散发,保持发动机的适宜工作温度。
最后,轮胎是汽车运行中与地面直接接触的部件,对汽车的操控性、行驶平稳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轮胎通常由橡胶和钢帘组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抓地力,在路面上提供充足的摩擦力,以保证汽车的牵引力和制动力。
合理的轮胎选择和正确的充气压力可以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降低轮胎的磨损和噪音,并增加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汽车运行材料是汽车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各种材料,包括燃料、润滑油、冷却液和轮胎等。
这些材料在汽车的性能、耗能、环境影响和行车安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汽车的选择和使用过程中需加以重视和合理使用。
浙江公路技师学院«汽车运行材料»理论课程教案班级13-12班专业汽车商务教师王海军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项目备课笔记首页教师王海军教研组汽车组编写日期 2014.9. 9 审批日期教师王海军教研组汽车组编写日期 2014.9.16 审批日期子项目备课笔记首页五、腐蚀性腐蚀性主要由其中的硫化物和有机酸等成分。
柴油腐蚀性评价指标柴油腐蚀性的评价指标是硫含量、酸度和铜片腐蚀试验。
有关试验测定方法与测定汽油时的方法相同。
六、轻柴油的清洁性指轻柴油中不应含有机械杂质和水分,燃烧不产生灰分等。
一般是在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受外界污染而混入的。
轻柴油的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执行GB252--2000《轻柴油》,车用柴油标准推荐执行GB/T19147—2003《车用柴油》。
GB252--2000《轻柴油》按照凝点将我国轻柴油分为10号、5号、0号、-10号、-20号、-35号和-50号7种牌号,具体质量指标如表2—5所示。
轻柴油的选用柴油牌号的选用:1、按所在地区季节气温来选用。
2、对照当地当月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
柴油使用注意事项:1、加入油箱前,要充分沉淀。
2、在寒冷地区,缺乏低凝点柴油时,可向高凝点轻柴油中掺入10-40%裂化煤油以降低凝点,搀兑后应注意拌均匀。
3、严禁向柴油中掺入汽油,因为汽油发火性差,掺汽油会导致启动困难,甚至不能启动。
4、在低温启动困难时,可采用适当的预热措施,提高发动机温度,也可另用起动燃料帮助起动。
子项目备课笔记首页教师王海军教研组汽车组编写日期 2014.10.10 审批日期子项目备课笔记首页子项目备课笔记首页项目备课笔记首页教师王海军教研组汽车组编写日期 2014.11.12 审批日期。
《汽车运行材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0342108课程英文名称:Automobile Operating Material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汽车类各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5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汽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主要讲授汽车运行材料的性能、评价指标、使用方法,是一门汽车知识应用类课程,该课程在培养汽车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运行材料的性能、特点、用途等基本知识,掌握车用燃料材料、车用润滑油料、车用工作液、汽车轮胎等运行材料的制造工艺和使用方法,并能在实践中合理选用各种汽车运行材料。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知识,因为该门课程需要较多的有机化学知识,便于强化学生对于各种运行材料的理解;2、熟悉发动机结构和各种性能指标;3、掌握各种运行材料性能特点、选用原则和使用方法,具备实际解决汽车运行材料应用的能力;(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所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讲授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提高利用标准、规范及手册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有必要展示给学生一些油品样本,便于学生加深对于各种运行材料的感性认识。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技术基础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
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汽车构造、汽车运用工程。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1.课后作业要少而精,内容要多样化,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熟悉标准、规范等的作用,对作业中的重点、难点,课上应做必要的提示。
汽车运行材料的合理选用汽车运行材料的合理选用是保障汽车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
在汽车的制造和维护过程中,不同的材料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发动机到车身、底盘等各个部件,都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满足各自的要求。
下面将从不同部件的角度探讨汽车运行材料的选用原则。
首先,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它的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发动机的材料选择上,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强度和耐磨性、导热性能、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
发动机的活塞、曲轴、缸体等部件通常采用高强度的铸造和锻造材料,如铝合金、镁合金或钢材,以保证其在高压力和高温下的可靠性。
同时,活塞与缸套的工作面需要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通常选择硬质涂层、特殊合金材料等。
其次,车身是汽车的外部保护和载重结构,对外来压力和碰撞有较高的要求。
材料的选用需要考虑到强度与重量的平衡、安全性和耐腐蚀性。
车身经常使用的材料包括钢铁、铝合金和复合材料等。
钢铁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提供良好的保护和抗压能力,但重量相对较重;铝合金则具有较轻的重量和较高的抗腐蚀性能,但需要注意其强度和刚度的问题;而复合材料则能够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减轻车身的重量,但成本较高。
底盘是汽车行驶稳定性的关键部件,其材料的选用需要考虑到强度、刚度和耐磨性等因素。
底盘通常采用高强度合金钢材料制造,以保证其在路面不平和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车辆制动系统的刹车片和刹车盘通常采用耐磨性好且导热性能较高的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或陶瓷材料,以提高刹车性能和使用寿命。
除了以上部件,还需要考虑到其他配件的材料选用。
例如,内饰材料需要具备耐磨性、耐高温和舒适性;密封件需要选择耐腐蚀、耐高温的橡胶材料;润滑油需要具备耐高温和防腐蚀性等特性。
总之,汽车运行材料的合理选用是保证汽车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一环。
不同部件的材料选用需要考虑到强度、耐磨性、耐高温性、耐腐蚀性和重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以满足其在特定工况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