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后天性缺乏:如严重肝病、VitK缺乏、 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等。
⒉PT↓:高凝状态 ⒊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INR 2~3
五.生理性抗凝蛋白、病理性 抗凝物质检测
抗凝血酶Ⅲ、抗原测定 血浆蛋白C抗原测定 血浆游离蛋白S测定
六.纤溶活性测定
㈠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正常值: <5㎎/L 临床意义: ↑:原发性纤溶症、DIC、恶性肿瘤、 DVT、肾脏病、肝脏病、溶栓治疗
2、血小板功能异常 3、凝血因子↓↓:vWD、DIC 4、血管异常 5、药物:aspirin
三.血小板检测
㈠Platelet count(Plt) 100~300×109/L
⒈血小板减少 <100×109/L ① 血小板生成障碍 ② 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 ③ 血小板分布异常
⒉血小板增多 >400×109/L
㈤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
t-PA/uPA
二.血管壁检测
㈠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RT)
¢5㎝出血点,男性<5,女性<10 临床意义:
⒈血管壁结构和功能和缺陷; ⒉血小板量和质的异常; ⒊von Willebrand disease(vWD)
㈡Bleeding time(BT)
血液自然流出→自然停止 出血时间测定器法>9min BT↑: 1、Plt↓↓
参考值:65.8±11.0%
CRT↓:ITP,Plt↑,RBC↑,Fg↓,MM CRT↑:ⅩⅢ 缺乏
四.凝血因子测定
APTT( ) ㈠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手工法:32~43秒,异常:>正常对照10秒
内源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