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上美术第5课 风景写生 (5)
- 格式:ppt
- 大小:3.82 MB
- 文档页数:54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风景写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掌握风景写生的构图、透视、色彩等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风景写生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2. 风景写生的构图、透视、色彩等基本知识3. 风景写生的实践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以及构图、透视、色彩等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风景写生的实践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教学视频、风景图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风景写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以及构图、透视、色彩等基本知识。
3. 实践创作: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风景写生的实践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风景写生》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七、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一幅风景写生创作。
2. 课后作业:收集身边的风景素材,进行一幅风景写生创作,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掌握了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以及构图、透视、色彩等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风景写生创作。
2.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风景写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六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风景写生》,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风景的观察、描绘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作水平。
教学内容包括:观察自然风景,学习风景写生的基本方法,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进行风景创作。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风景写生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描绘自然风景。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水平。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风景写生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
2. 线条、色彩的运用及画面构图。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示范作品等。
2. 学具:图画纸、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自然风景。
b.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为什么?c.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它充满了美丽和神奇。
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用画笔描绘大自然的美。
2. 学习风景写生的基本方法a. 观察自然风景,引导学生关注景物的特点。
b. 学习风景写生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
c. 示范风景写生作品,分析线条、色彩的运用及画面构图。
3. 学生实践a. 分组进行风景写生练习。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c. 学生交流作品,互相学习、借鉴。
4. 课堂小结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风景写生的基本方法。
b. 强调观察自然、发现美的重要性。
c.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描绘,提高绘画水平。
板书设计:第5课风景写生一、教学内容1. 观察自然风景2. 学习风景写生的基本方法3. 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进行风景创作二、教学目标1. 掌握风景写生的基本方法2. 提高观察自然、发现美的能力3. 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三、教学难点1. 风景写生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2. 线条、色彩的运用及画面构图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一幅风景写生练习。
第五课风景写生(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掌握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写生的方法和步骤3. 风景画的基本构图和色彩运用4. 自然景观的观察与表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自然景观的观察与表现。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自然景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风景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激发他们对风景写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介绍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强调观察自然、表现自然的重要性。
3. 示范讲解:以一幅风景画为例,讲解构图、色彩运用和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学习。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户外写生,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写生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自然美,提高环保意识。
五、作业布置1. 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自主选择一个自然景观进行写生。
2. 完成一幅风景画作品,注意构图、色彩运用和绘画技巧。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写生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鼓励学生创新,培养他们的绘画兴趣和自信心。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对自然美的感知。
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展示与评价等环节,使学生掌握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绘画兴趣和需求,不断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实践操作”环节。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5.风景写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5.风景写生》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风景,运用绘画技巧进行风景写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不同类型的风景写生实例以及名家的风景写生作品欣赏。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但风景写生对于他们来说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学会观察自然风景,运用绘画技巧进行风景写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观察自然风景,将其生动地表现在画纸上。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2.示范法:教师示范风景写生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
3.实践法:学生动手进行风景写生实践。
4.欣赏法:欣赏名家的风景写生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2.课件: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和名家的风景写生作品。
3.教材: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风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风景写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等,并展示名家的风景写生作品,让学生了解风景写生的艺术魅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风景写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写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风景写生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学生在写生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针对性讲解。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风景写生的拓展任务,如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创意绘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风景作品。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5.风景写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风景写生》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风景,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写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风景图片,供学生参考和欣赏。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构图、色彩搭配、描绘细节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自然风景有一定的认知和感受。
然而,学生在进行风景写生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构图不稳、色彩搭配不当、描绘细节不精细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学会观察和描绘自然风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绘画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自然风景的美,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绘画技巧进行风景写生。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合理构图,恰当搭配色彩,精细描绘细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实践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风景图片,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学生实践练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些美丽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对风景写生的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构图、色彩搭配、描绘细节等。
3.示范:教师进行风景写生的示范,边画边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过程。
4.练习:学生分组进行风景写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反馈和帮助。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课题《风景写生》和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在黑板上展示构图、色彩搭配、描绘细节等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5《风景写生》一.教学目标:1、通过画家及同龄人的作品,了解线描风景写生的表现的方法,并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2、能运用取景框对风景进行取舍,学会如何运用线描进行风景写生,抓住主体,分清层次,能独立完成一幅简单的风景画。
3、感受生活中的美景,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线描写生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取景框选取一处风景进行线描写生。
三.教师准备:屏幕遥控、画笔、画架、课件、粉笔、取景框、八开素描纸、小喇叭。
学生准备:画笔、取景框、课本。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播放风景写生的线描作品图片)孩子们,为上课做好准备了吗?二、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风景,让我们伴随着音乐一起去欣赏吧。
(播放风景图片)这景色宜人的风景,老师想把它永远留在记忆里,瞧,老师用的什么方法?(出示范画)。
知道画的哪儿吗?老师表现的是上海的代表性建筑------东方明珠。
在这幅画中老师用的造型元素是什么?这些简单而富有变化的线条将美丽的风景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这节课我们也用线描的方法画一画美丽的风景。
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2页看到第五课。
(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过渡:有许多人也和我们一样喜欢画美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1、作品欣赏A、凡高《露天咖啡馆》,第一幅是名家的作品,是荷兰画家凡高为创作而画的速写,取名为《露天咖啡馆》,仔细观察,说出你的发现。
谁想来说一说?画家用灵活多变的线条表现了一个生活中的场景。
画面让人感到宁静而和谐。
让我们仿佛听到有音乐声从画面中缓缓流出来。
体会画家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画家遵循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的绘画规律,表达出强烈的空间感。
B、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发现?第二幅作品画家用线描的形式描绘了一处具有江南风味的街道和小屋。
画家同样遵循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的绘画规律,并加强了线条的疏密对比关系。
使画面产生节奏的韵律美。
我们再来欣赏一幅我们同龄人的作品。
第5课风景写生(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掌握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观察和分析自然景观,提高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介绍风景写生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让学生对风景写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技巧:讲解如何观察自然景观,如何运用绘画语言表现自然景观,以及如何处理画面中的空间关系、色彩关系等。
3. 风景写生的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风景写生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风景写生的作品欣赏:分析经典风景写生作品,让学生了解风景写生的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处理画面中的空间关系、色彩关系,以及如何运用绘画语言表现自然景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视频、经典风景写生作品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画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经典风景写生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对风景写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风景写生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生作品,进行互相评价、讨论,总结风景写生的经验和技巧。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风景写生的重点和难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板书设计1. 第5课风景写生2. 内容:- 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 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技巧- 风景写生的实践- 风景写生的作品欣赏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自行选择一个自然景观进行写生练习。
六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5课《风景写生》人教新课标一、教材分析该课程是六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的第5课,“风景写生”,属于人教版新课标教材。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如何进行景物写生,了解风景画的构图要素,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艺术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了解风景画的构图要素和基本技法。
2.掌握风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通过实践创作,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难点3.1 重点1.掌握画面构图要素。
2.了解风景画的表现方法和基本技法。
3.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画面表现能力。
3.2 难点1.如何把握自然风光的细节和特点,进行写生创作。
2.如何运用光影和色彩,表现出景物的光影效果和氛围。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4.1 教学内容1.风景画的构图要素。
2.风景画的表现方法和基本技法。
3.风景写生的实践练习。
4.2 教学过程4.2.1 导入环节1.利用课件或者图片,展示一幅风景画,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幅画的感触和看法。
2.引入本课的主题,介绍写生的概念和目的,并让学生体验一下自然景物。
4.2.2 讲解环节1.提供书本或ppt资料,讲解风景画的构图要素和基本技法。
2.讲解风景写生的实践步骤和技巧,并结合范例和实际操作进行演示展示。
4.2.3 实践环节1.让学生自己动手去风景实地采风,进行自然风景的观察和记录。
2.让学生在课堂上选择自己收集到的风景照片或者素材,进行写生创作练习。
4.2.4 展示环节1.让一些学生站出来将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互动。
2.记录每一个学生的创作过程和成果,并在学校内或者班级内进行艺术展示。
五、教学评价5.1 学生评价1.学生创作的作品是否符合写生创作的基本要求。
2.学生创作的作品是否具有创意和独特性。
5.2 教师评价1.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是否能够较好地运用学到的技巧进行创作。
第五课风景写生(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掌握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体验生活,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教学内容1. 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3. 自然风景的观察和表现4. 风景写生的实践操作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自然风景的观察和表现。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自然风景,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绘画工具、示范作品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风景写生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体验生活。
2. 讲解:讲解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和技巧,以及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3. 示范:教师进行现场示范,展示风景写生的具体操作过程。
4. 实践:学生进行风景写生的实践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
5. 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板书设计1. 第五课风景写生2. 主体: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和技巧,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自然风景的观察和表现。
3. 图文并茂:结合文字和图片,展示风景写生的具体操作过程和优秀作品。
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风景写生的实践操作。
2. 作品展示: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鼓励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是否能够独立进行风景写生的实践操作。
2. 教学方法:是否采用了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3. 教学内容:是否涵盖了风景写生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是否讲解了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是否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体验生活。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美术《第5课风景写生》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的第5课,题目为《风景写生》。
通过学习这一课程,学生将掌握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并学会利用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构图能力以及对透视概念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绘画实践,学生可以培养审美情感,提高艺术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了解透视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表达的能力,通过绘画实践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构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1. 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包括前景、中景和远景的概念。
2. 运用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教学难点:1. 学生对透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于绘画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
他们能够简单地运用颜色和线条进行表达,但在透视和构图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还相对较薄弱。
因此,本节课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和构图能力。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教师拿着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进入教室)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风景写生》。
先让我们来欣赏一幅风景画,你们能从画中看到哪些元素呢?请大家仔细观察。
(学生积极观察风景画,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A:我看到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和蓝天白云,还有远处的山峦。
学生B:我注意到画面中有一片湖水和一棵高大的树,还有几只飞翔的鸟。
教师:非常好!你们观察得很仔细。
这些元素就是构成风景画的重要部分。
在绘制风景画时,我们需要运用透视和构图的知识。
请看这两张图片,它们分别展示了透视和构图的概念。
透视是通过线条和空间关系来表现画面深度,构图则是在画面中合理地安排元素的位置和比例。
风景写生教学目标: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
”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
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
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
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
”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
并介绍其使用方法。
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
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
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
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
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二)发展阶段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作业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