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轴
- 格式:pps
- 大小:669.50 KB
- 文档页数:16
15-1答滑动轴承按摩擦状态分为两种:液体摩擦滑动轴承和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
液体摩擦滑动轴承:两摩擦表面完全被液体层隔开,摩擦性质取决于液体分子间的粘性阻力。
根据油
膜形成机理的不同可分为液体动压轴承和液体静压轴承。
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两摩擦表面处于边界摩擦或混合摩擦状态,两表面间有润滑油,但不足以将两
表面完全隔离,其微观凸峰之间仍相互搓削而产生磨损。
15-2解( 1)求滑动轴承上的径向载荷
( 2)求轴瓦宽度
( 3)查许用值
查教材表 15-1,锡青铜的,
( 4)验算压强
( 5)验算值
15-3解(1)查许用值
查教材表 15-1,铸锡青铜ZCuSn10P1的,
( 2)由压强确定的径向载荷
由得
( 3)由值确定的径向载荷
得
轴承的主要承载能力由值确定,其最大径向载荷为。
15-4解( 1)求压强
( 5)求值
查表 15-1,可选用铸铝青铜ZCuAl10Fe3 ,
15-5证明液体内部摩擦切应力、液体动力粘度、和速度梯度之间有如下关系:
轴颈的线速度为,半径间隙为,则
速度梯度为
磨擦阻力
摩擦阻力矩
将、代入上式。
第十五章 轴一、选择题15—1按所受载荷的性质分类,车床的主轴是 A ,自行车的前轴是 B ,连接汽车变速箱与后桥,以传递动力的轴是 C 。
A 转动心轴B 固定心轴C 传动轴D 转轴 15—2 为了提高轴的刚度,措施 B 是无效的。
A 加大阶梯轴个部分直径 B 碳钢改为合金钢 C 改变轴承之间的距离 D 改变轴上零件位置15—3 轴上安装有过盈联接零件时,应力集中将发生在 B 。
A 轮毂中间部位B 沿轮毂两端部位C 距离轮毂端部为1/3轮毂长度处 15—4 轴直径计算公式3nPC d ≥, C 。
A 只考虑了轴的弯曲疲劳强度 B 考虑了弯曲、扭转应力的合成 C 只考虑了扭转应力D 考虑了轴的扭转刚度15—5 轴的强度计算公式22)(T M M e α+=中,α是 C 。
A 弯矩化为当量转矩的转化系数B 转矩转化成当量弯矩的转化系数C 考虑弯曲应力和扭转切应力的循环性质不同的校正系数D 强度理论的要求 15—6 轴的安全系数校核计算,应按 D 计算。
A 弯矩最大的一个截面B 弯矩和扭矩都是最大的一个截面C 应力集中最大的一个截面D 设计者认为可能不安全的一个或几个截面 15—7 轴的安全系数校核计算中,在确定许用安全系数S 时,不必考虑 A 。
A 轴的应力集中B 材料质地是否均匀C 载荷计算的精确度D 轴的重要性 15—8 对轴上零件作轴向固定,当双向轴向力都很大时,宜采用 C 。
A 过盈配合B 用紧定螺钉固定的挡圈C 轴肩—套筒D 轴肩—弹性挡圈 15—9 对轴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可以提高轴的 C 。
A 静强度B 刚度C 疲劳强度D 耐冲击性能 15—10 如阶梯轴的过渡圆角半径为r ,轴肩高度为h,上面安装一个齿轮,齿轮孔倒角为C 45°,则要求 A 。
A r<C<hB r=C=hC r>C>hD C<r<h 15—11在下列轴上轴向定位零件中, B 定位方式不产生应力集中。
第十五章 轴 作业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工作时只承受弯矩,不传递转矩的轴,称为 A 。
A.心轴 B.转轴C.传动轴 D.曲轴2、采用 A 的措施不能有效地改善轴的刚度。
A.改用高强度合金钢 B.改变轴的直径C.改变轴的支承位置 D.改变轴的结构3、按弯扭合成计算轴的应力时,要引入系数α,这α是考虑 C 。
A.轴上键槽削弱轴的强度 B.合成正应力与切应力时的折算系数C.正应力与切应力的循环特性不同的系数 D.正应力与切应力方向不同4、转动的轴,受不变的载荷,其所受的弯曲应力的性质为 B 。
A.脉动循环 B.对称循环C.静应力 D.非对称循环5、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吸附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为 B 。
A、干摩擦B、边界摩擦C、混合摩擦D、液体摩擦6、根据轴的承载情况, A 的轴称为转轴。
A.既承受弯矩又承受转矩 B.只承受弯矩不承受转矩C.不承受弯矩只承受转矩 D.承受较大轴向载荷7、当轴上安装的零件要承受轴向力时,采用 A 来进行轴向固定,所能承受的轴向力较大。
A、螺母B、紧定螺钉C、弹性螺钉8、下列 B 的措施,可以降低齿轮传动的齿面载荷分布系数Kβ。
A、降低齿面粗糙度B、提高轴系刚度C、增加齿轮宽度D、增大端面重合度9、转轴弯曲应力σb的应力循环特性为 A 。
A、r=-1B、r=0C、r=+1D、-1<r<+110、转轴上载荷和支点位置都已确定后,轴的直径可以根据 D 来进行计算或校核。
A、抗弯强度B、抗扭强度C、扭转刚度D、复合强度11、在下述材料中,不宜用于制造轴的是 D 。
A、45钢B、40GrC、QT500D、ZcuSn10Pb112、当采用套筒、螺母或轴端挡圈作轴向定位时,为了使零件的端面靠紧定位面,安装零件的轴段长度应 B 零件轮毂的宽度。
A、大于B、小于C、等于13、在进行轴的疲劳强度计算时,对于一般单向转动的转轴,其扭切力通常按 C 考虑。
A、对称循环变应力B、非对称循环变应力C、脉动循环变应力D、静应力 14、在轴的初步计算中,轴的直径是按 B 初步确定的。
数学七下第15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水平的数轴叫做 x 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叫做 y 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
两轴交点O为原点。
平面内,任意一点P都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对来表示,过点P向x轴作垂线,垂足的坐标为x p,则x p是P点的横坐标;过点P向y轴作垂线,垂足的坐标为y p,则y p是P点的纵坐标;点P的坐标就用(x p,y p)表示。
2、坐标平面内的点和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即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都能用有序实数对表示出来,而任何一对有序实数对也都表示坐标平面内的一个点。
3、横轴和纵轴的单位长度一般是相同的,但实际问题中,也可以不同。
4、坐标平面被分成四个部分,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x轴、y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可记为(x,0),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可记为(0,y),坐标原点的横、纵坐标都是 0 ,可记为(0,0)。
5、P(a,b)关于x轴对称的点为(a,-b),关于y轴对称的点为(-a,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a,-b)。
6、第一、三象限两坐标轴夹角的平分线上的点(a,b)的特点是a = b;第二、四象限两坐标轴夹角的平分线上的点(a,b)的特点是a = -b。
7、过点(a,b)且与 x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纵坐标都是 b ;过点(a,b)且与 y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横坐标都是 a 。
8、若A、B两点横坐标相同,则AB=纵坐标相减的绝对值;若A,B两点纵坐标相同,则AB=横坐标相减的绝对值。
9、点M(x,y)到x轴的距离是纵坐标的绝对值y,到y轴的距离是横坐标的绝对值x。
10、点的平移:一个点M(x,y),①向右平移m个单位得(x+m,y),②向左平移m个单位得(x-m,y),③向上平移m个单位得(x,y+m),④向下平移m 个单位得(x,y-m)。
小初高个性化辅导,助你提升学习力! 1。
第十五章轴
§15-1概述
§15-2轴的结构设计§15-3轴的设计计算
§15-1概述
轴在机器中是一个起着“核心”作用的关键零件。
轴一般都是非标准件。
本章主要讨论轴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轴的设计主要包括强度设计和结构设计两大部分。
功用:用来支撑旋转的机械零件,如齿轮、带轮、链轮、凸轮等。
类型
转轴——传递扭矩又承受弯矩按承受载荷分有
分类:
按轴的形状分有传动轴——只传递扭矩心轴——只承受弯矩
直轴光轴
阶梯轴
曲轴
挠性钢丝轴
一、轴的用途及分类
二、轴设计的主要内容N
粗估轴径结构设计
轴的承载能力验算
验算合格?
结束
Y 选择材料
种
碳素钢:35、45、50、Q235三、轴的材料正火或调质处理。
§15-2 轴的结构设计
设计任务:使轴的各部分具有合理的形状和尺寸。
设计要求:1.轴应便于制造,轴上零件要易于装拆;
2.轴和轴上零件要有准确的工作位置;
3.各零件要牢固而可靠地相对固定;(固定)
4.改善应力状况,减小应力集中。
轴端挡圈带轮轴承盖套筒齿轮滚动轴承
典型
轴系
结构
轴的结构是没有标准的,它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因此,轴的结构设计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轴的主要结构:
⒈轴颈——轴与轴承配合部分,起支承作用。
⒉轴头——轴上安装传动件轮毂的部分。
⒊轴身——连接轴颈和轴头的部分。
一、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装配方案:确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向、顺序、和相互关系二、轴上零件的定位
定位方法:轴肩、套筒、圆螺母、双螺母、轴端挡圈、轴承端盖、弹性挡圈、紧定螺钉等。
周向固定大多采用键、花键、过盈配合等。
三、各轴段直径和长度的确定
确定轴段直径大小的基本原则:。
1.按轴所受的扭矩估算轴径,作为轴的最小轴径d
min 2.有配合要求的轴段,应尽量采用标准直径,并要求零
件便于装拆。
便于零件的装配,减少配合表面的擦伤的措施:
7/r 6H 7/D 11
H 7/r 6
为了便于轴上零件的拆卸,轴
肩高度不能过大。
(2)配合段前端制成锥度;
(3)配合段前后采用不同的尺寸公差。
(1)在配合段轴段前应采用较小的直径;
四、提高轴的强度的常用措施
1.改进轴上零件的结构
2.合理布置轴上零件
3.改进轴的局部结构可减小应力集中的影响
合金钢对应力集中比较敏感,应加以注意。
应力集中出现在截面突然发生变化或过盈配合边缘处。
措施:
(1) 用圆角过渡;
(2)尽量避免在轴上开横孔、切口或凹槽;
(3)重要结构可增加卸载槽、过渡肩环、
凹切圆角、增大半径等以减小过盈配
合处的局部应力。
④为便于轴上零件的装拆,一般轴都做成从轴端逐渐向中间增大的阶梯状。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轴的结构越简单,工艺性越好。
零件的安装次序
五、轴的结构工艺性
装零件的轴端应有倒角,需要磨削的轴端有砂轮越程槽,车螺纹的轴端应有退刀槽。
②③⑥⑦
⑤①倒角
退刀槽
§15-3轴的设计计算
一、按扭转强度计算
对于只传递扭矩的圆截面轴,强度条件为
设计公式为mm
3
0n
P A ⋅=MPa
][≤T τn
d P 362.01055.9⨯=T T W T =τ336
][2.01055.9≥n P d ⋅⨯τ计算结果为最小直径!
解释各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考虑键槽对轴有削弱,可按以下方式修正轴径
轴径d ≤100mm
d 增大5%~7% d 增大10%~15%
轴径d >100mm d 增大3% d 增大7% 有一个键槽
有两个键槽
L 1L 2L 3
A B
C
D
减速器中齿轮轴的受力为典型的弯扭合成。
在完成轴的草图设计后,外载荷与支撑反力的位置即可确定,从而可进行受力分析。
二、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
1.轴的弯矩和扭矩分析一般转轴强度用这种方法计算,其步骤如下:
2.轴的强度校核
3.按疲劳强度条件进行校核
4.按静强度条件进行校核
A B
C
D
F r
T L 1
L 2
L 3
F NH2
F NH2
F a
F t
F ′NV1F NV2F NV1F NH2F NH2F NV2
F NV1
F r
水平面受力及弯矩图→
铅垂面受力及弯矩图→水平铅垂弯矩合成图→
F ′NV1
F a M a =F a r
1.轴的弯矩和扭矩分析一般转轴强度用这种方法计算,其步
骤如下
M H
M H
M V1M V2M 1
M 2
T
F t 二、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
因σb 和τ的循环特性不同,折合后得
][≤ 1.01b 32-σd M +W M ca ca =σ3
221.0)(d
T M α+=2.轴的强度校核
对一般钢制轴可按第三强度理论得出的轴的强度条件为折合系数取值α= 0.3——转矩不变0.6——脉动变化1——频繁正反转
mm
]
[1.0≥3
1b ca
-σM d 设计公式
3.按疲劳强度条件进行校核(参见第三章) 二、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
1. 轴的弯矩和扭矩分析
2.轴的强度校核
4.按静强度条件进行校核
三、轴的刚度校核计算
§15-3
轴的设计计算
一、按扭转强度计算四、轴的临界转速校核计算
y ≤[y ]
θ≤[θ]υ≤[υ]
按弯扭合成强度计算轴径的一般步骤:
1. 将外载荷分解到水平面和垂直面。
求垂直面支承反力F V 和水平面支承反力F H ;
2. 作垂直弯矩M V 图和弯矩M H 图;
3. 作合成弯矩M 图;
4. 作转矩T 图;
5. 弯扭合成,作当量弯矩M ca 图
6. 计算危险截面轴径:2
2ca )
(T M M α+=2
V 2H M M M +=mm
]
[1.0≥3
1b ca -σM d 1.若危险截面上有键槽,则应加大5%;
2.若计算结果大于结构设计初步估计的轴径,则强度不够,应修改结构设计;
3.若计算结果小于结构设计初步估计的轴径,且相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