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9
科技论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学院:专业:姓名:学号: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摘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
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其应用范围包括:①定量分析,广泛用于各种物料中微量、超微量和常量的无机和有机物质的测定。
②定性和结构分析,紫外吸收光谱还可用于推断空间阻碍效应、氢键的强度、互变异构、几何异构现象等。
③反应动力学研究,即研究反应物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函数关系,测定反应速度和反应级数,探讨反应机理。
④研究溶液平衡,如测定络合物的组成,稳定常数、酸碱离解常数等。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主要可大致分为在食品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和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其中在食品成分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食品酶分析中的应用、酸奶中维生素A的测定、水果汁中果糖的测定、番茄红素的测定、甜蜜素的测定等;而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主要有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硼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食品中的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苏丹红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吊白块的含量等。
本文分别就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在食品工业中的这些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目前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的各种方法正在逐步发展,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关键字: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食品酶分析、食品成分分析、食品安全检测………………………………………………目录…………………………………………………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简介 (2)二:在食品成分分析中的主要应用 (2)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食品酶分析中的应用 (2)⑵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食品中的多种物质 (3)①酸奶中维生素A的测定 (3)②水果汁中果糖的测定 (3)③番茄红素的测定 (4)④食品中甜蜜素的测定 (4)三: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主要应用 (5)⑴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硼砂 (5)⑵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食品中的镉 (5)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苏丹红Ⅲ (5)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吊白块的含量 (5)四: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在食品行业中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6)引言:食品营养价值指食品中所含的热能和营养素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院(系):化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摘要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西红柿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有很多种,本实验中我们采用2,4-二硝基苯肼分光光度法测定西红柿样品溶液的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经测定计算,每百克新疆鲜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为:1.7mg/100g,西红柿干中为0.44mg/100g,内地的小西红柿中为1.6mg/100g,新疆大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高于内地小西红柿。
三种西红柿中,新疆鲜西红柿维生素C含量高,西红柿干中维生素C含量低。
新疆大西红柿维生素C含量高与内地小西红柿的。
文献中西红柿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11mg/100g。
由于各种原因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与文献值很远,以上测出的结果均出现在文章里。
关键词:西红柿;维生素C;2,4-二硝基苯肼分光光度法目录摘要...............................................................Ⅰ目录...............................................................Ⅱ一、引言.........................................................11. 文献综述.....................................................11.1西红柿概况..................................................11.2西红柿的药用,营养价值.......................................11.3维生素C的作用...............................................21.3.1 缺乏维生素C..............................................3 1.3.2 维生素C过量的危害........................................4二、选题依据....................................................4三、实验部分.....................................................53.1实验原理....................................................53.2材料........................................................53.3实验仪器和药品..............................................63.4实验步骤....................................................73.4.1样品的处理................................................7 3.4.2定量分析..................................................73.4. 2.1标准曲线绘制............................................73. 4.3样品测定.................................................93.4.3.1显色反应...............................................103.4.3.2 85%硫酸处理...........................................103.4.4 样品比色测定.............................................103.4.5计算结果.................................................10四、结果与讨论..................................................11参考文献.......................................................13 致谢........................................................ (14)一、引言1、文献综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与营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绿色食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试论在水质分析中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及控制摘要:文章主要通过实验室用分光光度法的利用,来分析饮用水中全铁含量的试验数据,并对水质分析中分析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加以控制。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水质分析分光光度法的概念分光光度法根据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的吸收程度不同而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
包括比色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红外光谱法等。
原理:物质呈现的颜色与光有密切关系,当白光通过棱镜或光栅时,棱镜或光栅将入射光色散成光谱带,从而获得纯度较高、波长范围较窄的各波段的单色光,这种单色光的波长范围一般在5~0.1nm之间,从而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准确度。
实验室装置分光光度计的基本要求室温一般安装在空调房内,室温保持在20℃±2℃,条件较差的实验室,最高温度也不宜超过28℃,不低于10℃。
大多数光学材料的导热性能差,光学零件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引起微小变形,从而影响光系统的成像质量。
湿度实验室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45%-65%,不要超出85%,湿度过大,不仅电器机件和机壳容易生锈,也易使光学零件表面发霉、生雾。
过湿的环境,容易漏电,影响光电转换元件的暗电流,仪器应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和长时间光连续连续照射。
防震和防电磁干扰分光光度计应安装在牢固的工作台上,大小适宜,便于操作、维修及实验记录,同时应尽可能远离强烈震动的震源。
外界电磁场使仪器电子系统产生扰动,尤其影响光源的稳定性,仪器最好采用专用线,不要与用电量变化大的其他大型电器共用电源。
供电电源电压应为(220±22)V,频率(50±1)Hz。
为了使光度分析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除了要注意选择和控制适当的显色反应条件外,还必须注意选择适当的光度测量条件。
入射光波长的选择,根据被测溶液的吸收光谱曲线,选择具有最大吸收时的波长为宜,称为“最大吸收原则”,因为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摩尔吸光系数ε值最大,灵敏度最高。
参比溶液的选择在实际工作中是以通过参比溶液的光强作为入射光强度。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本文将深入探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于物质对可见光和紫外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分析。
它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将样品溶液或气体暴露于特定波长的光源下,测量经过样品后的光强变化,从而得出样品的吸光度值。
吸光度值与样品中被测试化合物的浓度成正比,可以通过比较吸光度值与标准曲线来确定样品中的化合物浓度。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1. 无机化学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广泛应用于金属离子的测定、配位化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等方面。
通过测量在一定波长下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吸光度,可以确定金属离子的含量。
2. 有机化学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有机化合物的分析中也有重要应用。
可以用来测定有机色素的含量、有机酸的浓度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还可以用于有机物质的结构表征和质量控制分析。
3. 药物分析:药物分析常常依赖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用于药物的含量测定、药物溶解度的研究、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对于药物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4. 环境监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环境监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以用来检测水质中各种有害物质的浓度,如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还可以用于大气污染物的检测、土壤分析等。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发展趋势1. 多重检测器的应用:为了提高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分析灵敏度和选择性,将多重检测器(如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引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成为一种趋势。
多重检测器可以同时检测多个波长的吸光度信号,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性。
2. 微流控技术的应用:微流控技术结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以实现样品预处理、反应和测量的集成,提高分析速度和样品处理容量。
3. 转向纳米材料的应用: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光学性质,可以用于增强样品的信号强度,提高分析的灵敏度。
题 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果中维生素C 的含量的含量摘 要:目前研究维生素研究维生C 的测定方法的报道较多,如滴定法、光度分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特别是紫外分光度测定法。
本论文利用维生素C 具有对紫外产生吸收和对碱不稳定的特性有对紫外产生吸收和对碱不稳定的特性, , 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快速测定水果维生素C 含量的新方法。
维生素C 浓度在1.001.00—12.0µg/mL 范围内与吸收值呈良—12.0µg/mL 范围内与吸收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14µg/ mL;加标回收率在97.9% —99.0% 之间。
该法操作简单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结果准确,,应用于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含量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维生素C ,紫外分光度测定法,水果前言维生素C 是可溶于水的无色结晶,是一种分子结构最简单的维生素。
维生素C 有防治坏血病的功能,所以在医药上常把它叫做抗坏血酸。
维生素C 能保能保持巯基酶的活性和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还有解毒作用等。
其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新鲜的水果、蔬菜,特别是枣、辣椒、苦瓜、柿子叶、猕猴桃、柑橘等食品中含量尤为丰富,品中含量尤为丰富,对饮食健康、对饮食健康、对饮食健康、医疗保健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医疗保健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医疗保健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近年来测定维近年来测定维生素C 的方法主要有滴定法、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的方法主要有滴定法、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1 维生素维生素C 的性质及测定方法的性质及测定方法1.1 维生素维生素C 概述概述维生素C 又叫抗坏血酸(又叫抗坏血酸(Ascorbicid Ascorbicid Ascorbicid),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新鲜的水),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新鲜的水果、蔬菜中含量较多,蔬菜中含量较多,是一种水可溶性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种水可溶性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种水可溶性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也是人体需要量最也是人体需要量最大的一种维生素。
分光光度法测甲醛含量一.简介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在分光光度计中,将不同波长的光连续地照射到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时,便可得到与不同波长相对应的吸收强度。
如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收强度(A)为纵坐标,就可绘出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
利用该曲线进行物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也称为吸收光谱法。
用紫外光源测定无色物质的方法,称为紫外分光光度法;用可见光光源测定有色物质的方法,称为可见光光度法。
它们与比色法一样,都以Beer-Lambert定律为基础。
上述的紫外光区与可见光区是常用的。
但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光区包括紫外光区,可见光区,红外光区。
波长范围二.检测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基本原理当一束强度为I0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某物质的溶液后,由于一部分光被体系吸收,因此透射光的强度降至I,则溶液的透光率T,根据朗博(Lambert)-比尔(Beer)定律:A=abc式中A为吸光度,b为溶液层厚度(cm),c为溶液的浓度(g/dm^3),a为吸光系数。
其中吸光系数与溶液的本性、温度以及波长等因素有关。
溶液中其他组分对光的吸收可用空白液扣除。
由上式可知,当固定溶液层厚度l和吸光系数a时,吸光度A与溶液的浓度成线性关系。
在定量分析时,首先需要测定溶液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情况(吸收光谱),从中确定最大吸收波长,然后以此波长的光为光源,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c溶液的吸光度A,作出A~c工作曲线。
在分析未知溶液时,根据测量的吸光度A,查工作曲线即可确定出相应的浓度。
这便是分光光度法测量浓度的基本原理。
三.分光光度法种类(1)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乙酰丙酮法是测定甲醛较为理想的分析方法, 目前在各个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甲醛气体经水吸收后, 在酸性条件下, 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中, 与乙酰丙酮( 2, 4-戊二酮) 作用, 在沸水浴条件下, 迅速生成稳定的黄色化合物, 其颜色深度与含量成正比, 在波长413 nm 处测定其吸光度值。
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应用的讨论环境工程s2******* 阎正坤摘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应用很广的方法。
在学习其基本原理和仪器结构后,得到该分析方法是一种具有广谱适用性的分析方法。
基于物质分子对紫外光区或可见光区有较强的吸收峰,即可进行定量、定性等分析;或反之对于在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有较弱吸收峰的物质中含有某些在此光区有强吸收峰的杂质,可进行纯度分析或结构分析;原子态或离子态的金属、非金属物质,可通过在特定介质中与配合物反应,生成分子态的有色配合物,从而进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分析。
关键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朗伯比尔定律定性分析定量分析1引言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环保工作越来越重视。
石油化工企业,污水的分析与处理已经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效益。
其中污水含油是主要的一项。
现在测试污水含油的常用仪器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它已在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科学研究领域和化工、医药、环境检测等现代生产与管理部门广泛应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理论框架早已建立,制作技术相对成熟。
分光光度法在分析领域中的应用也有数十年历史,至今仍是应用最广泛的分析方法之一。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基本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吸光光度法常用仪器。
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对紫外光和可见光选择性吸收而进行分析的方法。
吸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是光的吸收定律———朗伯—比尔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A=Kdc朗伯—比尔定律的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 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液层厚度d成正比。
当液层厚度d以cm、吸光物质浓度c以“mol·L-1”为单位时,系数K就以ε表示,称为摩尔吸收系数。
此时朗伯—比尔定律表示为A=εdc式中摩尔吸收系数单位为L·mol-1·cm-1。
吸光光度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一定的准确度,特别适宜于微量组分的测量。
在污水中含油量一般较少,国家标准是不大于10mg/l。
甘肃联合大学学生毕业论文题目: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饮料中的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作者:苏秀琴指导老师:展惠英化工学院学院系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 2010 级三年制工业分析与检验班2012年 6 月 20 日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饮料中的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内容摘要:介绍了饮料中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方法。
实验表明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测定饮料中的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样品中山梨酸钾最小检出限为0.00067g/L,回收率为92%-94%;苯甲酸钠最小检出限为0.0014g/L,回收率为94%-96%。
关键词:山梨酸钾;苯甲酸钠;同时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一﹑实验目的(一)通过实验了解食品防腐剂的紫外光谱吸收特性,并利用这些特性对食品中所含的防腐剂进行定型鉴定.(二)掌握工作曲线的制作方法,并对食品中防腐剂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二﹑实验原理食品添加剂对于改善食品色﹑香﹑味,延长食品保质期具有重要作用.山梨酸和苯甲酸及它们的盐在饮料中使用较为广泛,但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其中苯甲酸还是防腐剂中使用量最大者.监测它们在饮料中的使用量,对于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防止食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变质﹑腐败,常在食品中添加少量防腐剂.防腐剂使用的品种和用量在食品卫生标准中都有严格的规定,苯甲酸和山梨酸以及他们的钠盐﹑钾盐是食品标准允许使用的两种主要防腐剂.苯甲酸具有芳烃结构,在波长228nm和272nm处有K吸收带和B吸收带,山梨酸具有α不饱和羟基结构,在波长250nm处有β跃迁的K吸收带,因此根据他们的紫外吸收光谱特征可以对他们进行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由于食品中防腐剂的用量很少,一般在千分之一左右,同时食品中其他成分可能产生干扰.因此需要预先将防腐剂与其他成分分离,并经提纯浓缩后进行测定.常用的从食品中分离防腐剂的方法有蒸馏法和溶剂萃取法等.本实验可以采用溶剂萃取的方法,用乙醚将防腐剂从样品中提取出来,在经碱性水溶液处理及乙醚萃取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三﹑试剂山梨酸钾标准溶液:0.0052㎎/ml﹑苯甲酸钠标准溶液:0.0052㎎/ml﹑盐酸(1:1);乙醚(AR)﹑饱和NaCl溶液,以上试剂为分析纯,水为重蒸馏水,7%的葡萄糖饮料.四﹑仪器UV-1201紫外分光光度计五﹑实验部分(一)实验方法取一定量实验所用溶液于分液漏斗中,加入20ml饱和NaCl溶液,再加入10ml 盐酸(1:1)和25ml乙醚充分振摇5min后静置弃去无机相,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吸光度。
设计性实验论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酚的含量环科0801周蒙蒙同组人:孟岩陈立军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酚的含量周蒙蒙(吉林化工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环境科学 0801)摘要: 苯酚是工业废水中的一种有害物质,如果流入江河,会使水质受到污染,因此在检测饮用水的卫生质量时,需对水中酚含量进行测定。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自来水中酚的含量已经超标,不能作为饮用水,另外污水中酚的含量也已经超标,不符合标准,应通知有关部门进行管理、治理。
关键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吸光度、苯酚。
苯具有环状共轭体系,由π→π*跃迁在紫外吸收光区产生三个特征吸收带:强度较高的E1带,出现在180nm左右;中等强度的E2带,出现在204nm左右;强度较弱的B带,出现在255nm。
有机溶剂、苯环上的取代基及其取代位置都可能对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强度和形状产生影响。
具有苯环结构的化合物在紫外光区均有较强的特征吸收峰,在苯环上的部分取代基(助色团)使吸收增强,而苯酚在270nm处有特征吸收峰,在一定范围内其吸收强度与苯酚的含量成正比,符合Lambert-Beer定律,因此,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水中总酚的含量。
1、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仪器:75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制造),石英比色皿(1cm)2 个,50mL 容量瓶,移液管等。
试剂:苯酚标准溶液250 mg·L -1:准确称取0.0250g苯酚于250mL烧杯,加20mL去离子水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用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1.2 实验步骤1.2.1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取5只50mL容量瓶,分别加入2.00,4.00,6.00,8.00,10.00mL浓度为250 mg·L -1的苯酚标准溶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计算其浓度(mg·L -1)1.2.2 吸收曲线的测定取上述标准系列中的任一溶液,用1cm石英比色皿,以溶剂空白(去离子水)作参比,在220~350nm波长范围内,扫描绘制吸收曲线。
分光光度法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分析与研究摘要:食品添加剂的超标使用或者不合规使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需确保其在食品中的含量符合法定限量。
传统化学分析方法普遍存在样品制备繁琐、操作复杂和成本高昂等问题。
分光光度法作为一种分析化学中的常用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操作简便的优点,因此被广泛用于分析和检测。
本研究通过深入研究分光光度法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潜在优势,可以为食品工业和监管机构提供一种高效分析工具,用于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及合规性。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食品添加剂;检测应用1分光光度法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优势首先,分光光度法以其卓越准确性而闻名。
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由于食品添加剂浓度会对食品质量和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精确浓度测量至关重要,分光光度法能够以极高的精确度测定分析物的浓度,测量样品中特定波长的光吸收或透射,并将其与标准曲线相对比,从而得出精确浓度值,对于监测食品添加剂是否合规或是否超出规定限量非常关键[1]。
其次,分光光度法具备卓越灵敏度。
在食品检测中,有时需要检测极小浓度的添加剂,因此需要一种高度灵敏方法。
分光光度法通过利用光学技术,可检测到极微量分析物,使其成为检测低浓度食品添加剂的理想选择,高灵敏度有助于确保食品中不含不合格或过量的添加剂。
此外,分光光度法具备出色的选择性,能够根据分析物的特定吸收谱线来识别和测量其浓度,而不受其他物质干扰,此种高度选择性使分光光度法能够在样品中存在多种成分的情况下精确地区分不同食品添加剂,对于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最后,分光光度法是一种非破坏性分析方法,食品样品通常需要在后续的生产或销售过程中进一步使用或销售,分光光度法在进行检测时,样品不会被破坏或改变其性质,该特性使得其可用于保持食品样品的完整性和质量,同时提供准确分析结果。
2分光光度法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具体应用2.1样品制备分光光度法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研究中,样品制备这一步骤至关重要,能够确保从食品样品中获得可靠、可重复数据,以便后续分光光度测量和浓度计算。
20113一般的吸光光度法适合于微量组分的研究,可是在被测组分含量偏高的时候,常常偏离朗伯———比耳定律,即使不偏离,由于吸光度太大,也会超出准确的测量读数范围,引起误差。
采用分光光度法就可以很好的克服这一缺点,进而也扩大了分光光度法的应用范围。
1分光光度法1.1分光光度法的定义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而分光光度计是指利用单色仪或特殊光源提供的特定波长的单色光通过标样和被分析样品,比较两者的光强度来分析物质成分的光谱仪器。
在分光光度计中,将不同的波长的光连续的照射到一定浓度的溶液中,便会得到波长相对应的吸收强度。
如下图,以浓度(C )为横坐标,吸收强度(A )为纵坐标,就可绘出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
利用该曲线进行物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也称为吸收光谱法。
1.2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根据朗伯———比耳定律:A=abc (A=吸光度,b=溶液层厚度,c=溶液浓度,a=吸光系数。
而吸光系数与溶液的共性、温度以及波长等因素相关,而其他的组分对光的吸收可以忽略)由上式可以得出,当溶液厚度b 和吸光系数a 固定时,吸光度A 与溶液浓度c 成正比。
在定量分析时,需要先测定出溶液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情况,确定最大吸收波长,然后以此测定一系列已知溶液浓度c 的吸光度A ,作出A~c 工作曲线。
同理在未知溶液浓度时,根据测量的吸光度A ,查A~c 曲线就可确定相应的浓度。
这就是分光光度法测量浓度的基本原理。
2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也能用于多组分分析以及化学平衡的研究和络合物的组成等,下面简要介绍分光光度法在应用中的发展。
2.1高含量组分的测定———差示分光光度法差示分光光度法是指使用一定浓度的经显色的被测液作参比溶液以提高分光光度法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的方法。
分高吸光度差示法,低吸光度差示法,精密差示分光光度法等。
分光光度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摘要:本文综述了分光光度法的特点以及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并就这方面的最新技术及进展作了介绍。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环境监测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室内空气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概述物质的吸收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
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这就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
分光光度分析就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
2.分光光度法的主要特点为:2.1 应用广泛由于各种各样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在紫外可见区都有吸收,因此均可借此法加以测定。
到目前为止,几乎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所有元素(除少数放射性元素和惰性元素之外)到目前为止,几乎周期表上的所有元素(除少数放射性元素和惰性气体外)均可采用本法测定。
由于光度计的价格相对比较低廉,故若以仪器销售的台数技术的话,则分光光度计将排在第二位。
2.2 灵敏度高由于相应学科的发展,使新的有机显色剂的合成和研究取得可喜的进展,从而对元素测定的灵敏度大大提高了一步。
特别是由于多元络合物和各种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研究,使许多元素的摩尔吸光系数由原来的几万提高到几十万。
2.3选择性好目前已有些元素只要利用控制适当的显色条件就可直接进行光度法测定,如钴、铀、镍、铜、银、铁等元素的测定,已有比较满意的方法了。
2.4 准确度高对于一般的分光光度法来说,其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在1-3%范围内,如采用示差分光度法测量,则误差往往可减少到千分之几。
2.5适用浓度范围广可从常量(1-50%)(尤其是使用示差法)到痕量(10-8-10-6%)(经预富集后)。
二、光度法在环境监测的应用1.水和废水监测对于一个水系的监测分析和综合评价,一般包括水相(溶液本身)、固相(悬浮物、底质)、生物相(水生生物)。
姜黄素分光光度法测定硼的分析方法研究毕业论文目录1引言 (2)2原理 (3)3仪器及试剂 (3)3.1仪器 (3)3.2试剂 (3)3.3溶液的配置 (3)4分光光度法测定 (4)4.1显色反应 (4)4.2可见光度法测定 (4)5结果与讨论 (4)5.1显色条件的优化 (4)5.1.1显色剂用量的确立 (4)5.1.2显色时间的确立 (5)5.1.3显色水浴温度的优化 (5)5.1.4显色后测定时间的影响 (6)5.1.5显色剂的稳定性试验(常温下) (6)5.2影响因素研究 (7)5.2.1酸的影响 (7)5.2.2盐的影响 (8)5.2.3不同介质 (8)5.3实验结果 (9)6结论 (10)7资金支持: (11)参考文献 (11)致谢 (11)姜黄素分光光度法测定硼的分析方法研究(一)国涛北方学院理学院化学系, 075000摘要:本文确立了在分光光度法测量硼含量的最佳测定条件,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为姜黄素分光光度法测定硼含量提供参考。
实验采用姜黄素为显色剂,以乙醇为介质,在水浴蒸干乙醇溶解后测量其吸光度,确立最佳显色条件,考察不同因素(包括酸、盐和溶剂)对该方法的影响。
实验得出的优化条件为:显色剂用量4mL,最佳显色时间为15min,最佳水浴温度55 ±3ºC,显色测定时间在4天以。
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标准曲线的相关线性系数为0.9994。
关键词:姜黄素,硼, 分光光度法The study of analysis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boron with curcumin spectrophotometry (one)Sun Guotao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Hebei North University,Zhangjiakou Hebei 075000Abstract:This paper establishe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determinating boron with curcumin spectrophotometry, discuss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the results, and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the curcumin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boron content. For experiments, the curcumin was as chromogenic reagent, the alcohol was asthe medium, the absorbance was determated in the water bath evaporated alcohol.The experiments optimized the chromogenic conditions and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actors such as acide, salt and solvent on the method. The optimun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re: the curcumin dosages of 4mL, the chromogenic time of 15min, the water bath temperature of 55 ± 3 º C and determination time within four days. Based as e xperiment method, the RSD was of 0.2%, the linear coefficient of standard curve was 0.9994.Key words: Curcumin, boron, spectrophotometry1引言硼(B),原子序数5,自然界中硼只以其化合物形式存在,如硼酸(H3BO3)、硼砂(Na2B4O7.10H2O)等,在动物和植物中存在着结合态的痕量硼。
分光光度法测定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孤立法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2.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校正方法,实验数据的作图处理方法;3.测定用酸作催化剂时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及活化能;4.初步认识复杂反应机理,了解复杂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的求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反应(1)是丙酮的烯醇化反应,它是一个很慢的可逆反应,反应(2)是烯醇的碘化反应,它是一个快速且趋于进行到底的反应。
因此,反应的速率决定,丙酮的烯醇化反应的速率取决于丙酮及氢离子的浓度,如果以碘化丙酮浓度的增加来表示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则此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可表示为:(3)式中,C E为碘化丙酮的浓度;C H+为氢离子的浓度;C A为丙酮的浓度;k表示丙酮碘化反应总的速率常数。
由反应(2)可知:(4)因此,如果测得反应过程中各时刻碘的浓度,就可以求出dC E/dt。
由于碘在可见光区有一个比较宽的吸收带,所以可利用分光光度计来测定丙酮碘化反应过程中碘的浓度,从而求出反应的速率常数。
若在反应过程中,丙酮的浓度远大于碘的浓度且催化剂酸的浓度也足够大时,则可把丙酮和酸的浓度看作不变,把(3)式代入(4)式积分得:(5)按照朗伯-比耳(Lambert-Beer)定律,某指定波长的光通过碘溶液后的光强为It,通过蒸馏水后的光强为I0,则透光率可表示为:(6)并且透光率与碘的浓度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7)式中,T为透光率,ε为比色槽的光径长度,ε是取以10为底的对数时的摩尔吸收系数。
将(5)式代入(7)式得:(8)由lgT对t作图可得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kεdC A C H+。
式中εd可通过测定一已知浓度的碘溶液的透光率,由(7)式求得,当C A与C H+浓度已知时,只要测出不同时刻丙酮、酸、碘的混合液对指定波长的透光率,就可以利用(8)式求出反应的总速率常数k。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温度的速率常数,就可以根据阿累尼乌斯(Arrhenius)关系式估算反应的活化能。
分光光度法的应用浅析甲醛,是室内装修中的主要污染源,且其具有的毒性较大,对人体健康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危害。
因此,对室内环境空气的甲醛含量进行测定为保护人体的健康具有着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就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环境空气中的甲醛含量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具体的试验实例,对甲醛含量的测定作了系统的论述,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试剂和仪器甲醛(HCHO);4-氨基-3联氮-5巯基-1,2,4-三氮杂茂(AHMT);氢氧化钾(KOH);高碘酸钾(KIO4);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
722分光光度计;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2L);气泡吸收管。
1.2 方法1.2.1 实验试剂的制备甲醛标准贮备液:取优级纯甲醛溶液2.8ml(含甲醛36%~38%)于1000ml 棕色容量瓶中,加0.5ml硫酸定容并摇匀,用碘量法标定其甲醛的准确浓度。
甲醛标准使用液[ρ(甲醛)=2.00μg/ml]:用时取上述甲醛贮备液用吸收液稀释。
吸收液:称取1g三乙醇胺,0.25g偏重亚硫酸钠和0.2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于纯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AHMT溶液:称取2.00gAHMT溶于100ml0.5mol/L盐酸中并用纯水稀释至200ml,贮于棕色瓶中。
5mol/L氢氧化钾溶液:称取2.8g 氢氧化钾溶于100ml纯水中。
1.5%高碘酸钾溶液:称取 1.5g高碘酸钾溶于0.2mol/L氢氧化钾溶液中并稀释至100ml(于水浴上加热溶解)。
其他试剂的配制见文献。
1.2.2 标准曲线和样品测定样品来源于,我区的新装修居室,样品的采集、标准曲线和样品测定依照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GB/T16129-1995)中AHMT分光光度法进行。
1.2.3 误差评价方法按比色分析法的精密度—偏性质量控制程序,准备以下3种试样:(1)0.1C甲醛标准溶液(C为分析方法线性范围的上限,本实验C为30μg/ml。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前言 (1)1测定原理 (2)2主要试剂和仪器 (2)3测定条件的选择 (2)3.1吸收波长的选择 (2)3.2熔剂的选择 (2)3.3钼酸铵最佳用量的选择 (3)3.4还原剂的选择 (3)3.5还原剂用量的选择 (4)3.6水浴温度的选择 (4)4测试步骤 (5)4.1熔样 (5)4.2母液的制备 (5)4.3标定二氧化硅的工作曲线 (5)4.4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5)5结论 (6)参考文献 (6)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料中的二氧化硅姓名:学号:学院:专业:指导教师:职称:摘要:水泥生料中二氧化硅的测定通常采用硅钼蓝分光光度法,但由于形成的硅钼蓝络合物不稳定,显色后来不及测定颜色便消失或者出现浑浊现象等,使测定结果受到影响。
本文通过实验,找出了最佳测试条件,不仅能满足水泥生料中硅含量的测定,也可用于其它物料中少量或微量硅的测定。
关键词:二氧化硅的测定;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水泥生料Abstract:The determination of of silica in cement raw usually used silicon-molybdenum blue spectrophotometry, but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silicon-molybdenum blue complex unstable, show color later than determination color disappears or appear turbidity, so as to make determination result phenomenon of be affected. This article through experiment, find out the best test conditions, can not only satisfy the cement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silicon in the raw, can also be used to other material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a silicon or trace.Key Words: The determination of of silica;Silicon-molybdenum blu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Cement raw前言水泥生料中二氧化硅的测定通常采用硅钼蓝分光光度法,但由于形成的硅钼蓝络合物不稳定,显色后来不及测定颜色便消失或者出现浑浊现象等,使测定结果受到影响。
本文通过实验,找出了最佳测试条件,不仅能满足水泥生料中硅含量的测定,也可用于其它物料中少量或微量硅的测定。
1测定原理“硅钼蓝法”测定原理:用氢氧化钾作熔剂,在酸性环境中,钼酸铵与水中二氧化硅反应,生成黄色可溶的硅钼杂多酸络合物之后,加入草酸作掩蔽剂,用硫酸亚铁铵将其还原成硅钼蓝,在一定范围内,其蓝色与二氧化硅浓度成正比,通过测定其吸光度并与硅标准曲线对照可求得二氧化硅的浓度。
2主要试剂和仪器钼酸铵显色剂:量取500ml蒸馏水于500ml塑料烧杯中,加入20g钼酸铵,搅拌至完全溶解并过滤,装在塑料瓶中待用;氢氧化钾(分析纯);硝酸钾(分析纯);硅铝测定仪;容量瓶;搅拌器;高温炉等。
3测定条件的选择3.1吸收波长的选择在不同波长下测定显色溶液的吸光度。
结果表明,硅钼蓝溶液的吸光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波长的增大而增大,但在620-700nm波长范围吸光度比较稳定,本实验选用波长660nm,见图1。
3.2熔剂的选择试样中的硅主要是以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硅及其硅酸盐形式存在,所以样品的分解一般选用强碱性熔剂。
实验表明,用碳酸钠类混合熔剂,试样熔融后用水难以提取,而用强碱氢氧化钾熔解后,熔融物易于用沸水提取,虽有些样品按此法制成的试样溶液中,常有不溶物,经检查不含硅,不影响硅的准确测定。
本法选用氢氧化钾作熔剂。
3.3钼酸铵最佳用量的选择钼酸铵显色剂的加入除与硅酸作用生成硅钼蓝络离子外,还起缓冲酸度的作用,钼酸铵数量的多少会影响钼酸蓝的色泽强度。
由于钼酸铵较多的消耗与铁生成钼酸铁沉淀,因而加入过量的钼酸铵是必要的,但也不能过多,否则会降低硅钼蓝的色泽程度。
这主要是由于钼酸铵与草酸络合形成络合物,多加钼酸铵相应的须多加草酸,否则由于草酸量不足,导致吸光度偏低,进而使测定结果偏低。
移取3mlSiO2标准溶液于一组100ml容量瓶,分别加入1ml、2ml、3ml、4ml、5ml、6ml、7ml钼酸铵溶液进行试验,钼酸铵用量与吸光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试验证明,加2~6ml钼酸铵就比较稳定,到6ml以后吸光度逐渐下降。
为了保证显色反应尽可能地进行完全,一般要加入过量显色剂,因此,本试验决定用5ml钼酸铵溶液。
3.4还原剂的选择常用的还原剂有二氯化锡、抗坏血酸和硫酸亚铁铵等,由于二氯化锡的还原能力较强,容易将游离的钼酸还原,且本身又容易被氧化,因此多采用后两种。
当采用硫酸亚铁铵时,溶液中的三价铁离子的存在影响二价铁离子的还原能力,加入草酸与三价铁离络合,以提高亚铁离子的还原能力,且草酸还能消除和磷等元素的干扰,所以本试验采用硫酸亚铁铵作原剂。
3.5还原剂用量的选择硅化合物或硅酸盐在一定酸度条件下与钼酸铵反应生成硅钼杂多酸(显黄色),此时测定灵敏度低,一般情况下将其还原成蓝色络合物以提高测定灵敏度所以需选择合适的还原剂,加入足够量的还原剂硫酸亚铁铵,才能使硅钼蓝的色泽强度保持不变。
试验证明过量的硫酸亚铁铵,因还原能力过强易使钼酸铵还原,硅钼蓝色泽加深还原剂加入量太少,会因还原能力弱使硅钼黄络离子还原不完全,导致测定结果偏低,且硅钼蓝容易褪色。
本实验所使用的是硫酸亚铁铵和草酸,按实验方法进行,分别移取3ml、4mlSiO2标准溶液于两组100ml容量瓶中,改变硫酸亚铁铵的加入量,测其吸光度,其结果见图3。
3.6水浴温度的选择在室温20℃左右,显色后溶液需放置30min配合物吸收才达到最大值。
试验表明,在20~60min内,配合物吸收基本不变,但温度越低显色越慢,在室温较低的情况下,可以用水浴加热来提高显色速度。
水浴温度试验见表1。
本试验选用的水浴温度是30℃。
表1 水浴温度的选择试验4测试步骤4.1熔样称取3g KOH及0.3g KNO3,在温度已调至680℃的高温炉内熔化2min。
称取0.2000g生料样,放入上述已预先熔好KOH和KNO3的镍坩埚中,在已恒温至680℃的高温炉内加热5min后脱埚。
4.2母液的制备在坩埚内加入15ml左右的水,将坩埚内溶液倒入烧杯中,加水使烧杯内的溶液体积达到50ml。
将烧杯放在电炉上加热到微沸,快速一次性全部加入准备好的17ml 盐酸,用玻璃棒快速搅拌,15s后从电炉取下,此时溶液应为澄清透明状,然后倒入容量瓶中加水定容到500ml,在搅拌器上搅拌1min得到母液。
然后,将其放入30℃的恒温水槽中待用。
4.3标定二氧化硅的工作曲线称取0.2000g已知二氧化硅精确含量的生料标准样制备母液。
分别移取3ml、4ml、5ml、6ml和7ml母液到500ml容量瓶中,在仪器菜单上进人标定功能输入二氧化硅含量和称样质量,按不同编号对不同移取母液体积进行测定。
完成后,计算并存储曲线。
标定完成后,选择菜单中测定功能,并选择刚才标定出的曲线号,测定二氧化硅的含量,此测定结果误差应在0.20%之内,如果结果在此误差范围外,则需要重新标定曲线。
4.4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吸取5ml母液到50ml容量瓶中,加水使容量瓶中液体达到25ml刻度处,在30℃的恒温水槽中静置30s后,用移液管移取5ml钼酸铵显色剂,置于搅拌器上搅拌1min,加入10ml硫酸亚铁铵还原剂后,用蒸馏水定容到50ml刻度,再置于搅拌器搅拌1min。
将容量瓶中蓝色溶液加满比色皿,仪器波长调整到660nm,选定对应的工作曲线后测定并读出结果。
按照本试验的方法对水泥标样进行3次测定,测定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测定结果在误差范围之内,符合要求。
表明本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较高。
表2水泥标样测定值(%)5结论综上所述,还原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料中硅含量,采取以上措施可以提高测定准确度,操作简便,快捷,选择性好,灵敏度高,酸度易控制,生成的硅钼蓝色泽稳定,还原剂本身亦很稳定,显色时间短,显色酸度易控制,可应用于水泥生产例行控制。
参考文献[1] 任树林,乔延兰.水泥中二氧化硅含量的快速测定[J].延安大学学报,2003,(10):13-15[2] 周明秀,李成良.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粘土中的二氧化硅[J].冶金分析,2005,(32):50-53[3] 蔡明招.实用工业分析[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4] 冶金工业部标准研究院,钢铁及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标准汇编(上)[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5] 黄静华译.难熔化合物分析[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5[6] 王际祥.稀土硅铁合金中硅的比色分析[J].理化检验,1967(2):65[7] CB/T223.5—1997.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还原型硅钼酸盐光度法测定酸溶硅含量[S][8] 冶金工业部标准研究院矿产品,原料及试验方法标准汇编(第2版)[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9] 潘教麦,严恒太等稿著,显色剂及其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牡.l981学年论文成绩评定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