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8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一、前言田径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被人们誉为“运动之母”,它具有极强的竞技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很多运动项目都离不开走、跑、跳、投等动作,因此田径运动成为很多项目的基础,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通过田径运动,学校还能对学生和运动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并且还可以培养我们的竞争意识、吃苦耐劳和勤劳勇敢等优秀品质。
因此,田径课程的教学和发展同样影响着其他各个体育项目教学目标的实现,更加应该注意体育专业的田径课程的教学,培养更优秀的后备人才,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二、田径课程的现状分析从表1可以分析出,大多数学生对于热门球类项目的选择较多,比如篮球和羽毛球的百分比就分别占了19.7%、13.8%。
而在此统计表中,选择田径项目的同学也就占总数的6.9%,由此可见,田径课程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根据阅读各类文献,结果显示,近年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田径项目的课时大幅度减少,使田径处于滞后的状态。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多数学生对田径表示不感兴趣,认为田径项目枯燥无聊,又苦又累,上课在室外风吹日晒,认为跨栏、跳高等项目危险度高,难以完成。
这说明需要技术又需要消耗大体力的田径课程现在已经不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可见,学生对于田径课程的选择率低,并且伴有“田径课程很累”等心理暗示,田径课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三、田径课程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1.忽略了课程本身的实用价值。
田径运动本身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比如健身、竞技、教育、娱乐,还有运动基础价值和回归自然的价值。
在实际的教学中,田径教学中只注重运动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健身教学内容,田径课过于追求竞技项目的完整性、系统性,只重视跑、跳、投等技术动作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没有让学生理解田径运动健身的重要意义。
2.田径项目特征的制约。
田径运动中各单项和全能项目,对人体形态,主要身体素质水平和心理机能等有不同的要求,所以,田径运动参与者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顽强的意志和奋力拼搏的精神。
中学生田径训练论文田径运动训练论文中学生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分析摘要:在多年对中学生田径业余训练与教学的实践中发现,运动损伤一直是业余训练中常见的问题,学生经常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而影响到训练计划与任务的完成,特别是体育高考前损伤而导致不能如愿考上理想的体育院校。
我们在对学生在田径业余训练中发生的运动损伤的处理往往是被动的,没有提前做好充分的应对措施,本人通过多年来对中学生田径业余训练中经常出现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进一步探讨其发生规律,为了减少这种损伤的发生而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措施,以保证业余训练任务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田径训练运动损伤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哈尔滨市区及周边10所中学的体育高考生,共96人,其中男生71人,女生25人。
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期刊网检索和查阅大量的关于中学生业余训练中运动损伤方面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研究做理论支撑与参考。
1.2.2 问卷调查以普查校医务室病历卡记录与运动训练登记卡纪录为主,问卷调查和个别访问相结合。
2 结果与分析2.1 中学生业余训练损伤发生率所有参加田径业余训练的学生中有高达56.25%人受伤(见表1),这从侧面反映出在目前的中学业余训练中,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比较严重,很多学生由于学生本人或者教练员的疏忽等原因导致损伤,致使训练任务不能顺利完成或者难以继续下去。
2.2 中学生业余训练运动损伤的日期在54例运动损伤中(见表2),有两个区域是发生运动损伤的高峰期,有21例发生在3月,有19列发生在4月,分别占了24%和22%。
3月、4月是业余运动训练损伤的高峰期,究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①体育高考生面临体育术科考试,训练任务重,心理压力大。
②气温逐渐升高,一部分肌肉开始放松,一部分肌肉还处在冬眠僵硬状态,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而易造成损伤。
③加之这一时期为迎接各级竞赛,抓紧了各专项练习,尤其是田径专项容易造成损伤。
未来可期田径作文未来可期的田径运动田径运动一直以来都是体育界的重头戏,无论是奥运会还是其他大型体育赛事,田径比赛总是最受关注的项目之一。
在未来,田径运动有望继续保持其重要地位,并且可能会迎来更多的发展和变革。
一、科技的进步将推动田径运动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田径运动也将受益于新的技术和装备。
例如,智能跑鞋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跑步效率,而虚拟现实训练则可以让运动员在室内进行更加真实的训练。
基因编辑等技术也可能会在未来被应用于田径运动中,帮助运动员提高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
二、新兴国家的崛起将改变田径运动的格局目前,田径运动强国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
然而,随着亚洲和非洲等新兴国家的崛起,这些国家的田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未来,这些国家可能会在田径比赛中获得更多的奖牌,从而改变田径运动的格局。
三、更多的女性参与将提高田径运动的关注度尽管田径运动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的关注,但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女性参与田径运动的比例仍然较低。
然而,随着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和社会观念的变化,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女性参与到田径运动中来。
这将提高田径运动的关注度,并为这项运动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四、健康意识的提高将促进田径运动的普及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田径运动。
田径运动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人们的毅力和坚韧精神。
因此,未来田径运动的普及程度将会不断提高,成为更多人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
未来的田径运动前景非常广阔。
虽然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兴国家的崛起、更多的女性参与以及健康意识的提高,田径运动有望继续保持其重要地位,并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田径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关键词】:田径;网络;教学;改革一、田径教学的现状〔一〕目前我国田径教学的现状。
在一些学校田径教学改革中,有的学校选择了以欢乐思想为根据的选项教学;有的进行一年的普修,然后其次年进人选项教学阶段。
但结果发觉有的学校的田径选修班从未开过,缘由是无人选修这个项目,同学都认为田径运动量太大、太枯噪。
从而导致目前田径教学大不如以前,可以说已经下降到最低点。
〔二〕传统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材的选择不尽合理。
传统的田径教学,是以老师的教为主,而同学的学为辅,换句话说是老师讲解示范,同学跟着练习,这样就要求老师要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示范力量,否则很难把示范动作做的规范,就会直接影响同学的学习效果。
另一方面,一个示范动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老师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每个田径老师在制定教学打算时,总是把自己喜爱的、善长的内容支配多一些。
这样时间一长,势必影响同学全面有效的把握田径技术。
这种现象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较为普遍。
人们常说:“体育不养老”,老师随着年龄的增长,完成动作力量肯定会下降的,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时,就会回避那些难以示范,技术性强的动作,最终的后果也是影响了同学的全面进展。
另外,男女老师的区分也影响了选择的不同,有的老师偏重投掷类的项目,而有的老师却偏重于跑跳类的项目。
这样造成项目教法选择上的单一化、简洁化。
以上现象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是无法克服的。
2.动作技术难示范影响教学进程。
大家都知道,在田径教材中有许多腾空、高速、翻转的技术动作。
同学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晰,也就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好的动作表象,老师放慢速度又影响动作的完好性及效果。
这时老师只能通过反复示范,重复讲解,以期到达较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但最终的结果是影响了教学进程,而且,过多的讲解和示范还简单让同学产生错误熟悉。
这也是传统田径教学模式中的一个弊端。
3.同学方面的问题。
田径教学中同学是独特的个体,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犹如战场上的士兵,在大局上要听从长官的调遣,但在作战中也要发挥单兵作战的敏捷性。
初中田径体育教学论文初中田径体育教学论文范文论文题目:试论初中田径体育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摘要:田径是一项重要的体育运动形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国家和教育界增加了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后,田径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困境,分析目前的教学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田径教学;对策一、中学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目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田径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忽视了田径教学的实际价值:1.思想落后,教学传统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育并不重视体育教育,田径成为跑步的代名词。
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并且教学模式呆板,学生们对于田径学习的兴趣也很低。
2.规划模糊,器材欠缺体育教师对于田径教学的规划不合理,没有清晰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同时,由于学校的资金和发展有限,在教学器材的选购上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制约了田径教育的发展。
3.考核定式,评价有限目前,体育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地采取统一的考核标准,以成绩论英雄;对于学生的评价也缺乏合理性和多元性,与新时期的体育教育思想不符合。
二、改善中学田径教学现状的对策田径教学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径运动对于培养学生的爆发力、意志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学校要加强对于田径教育的重视:1.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学思想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的态度,因此,要加强教师教学思想的培训,传递最新的教学理念,让教师在提高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同时,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田径教学的价值,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念,进而加强锻炼,不断提高体育素质。
2.创新教学方式,开展体育活动体育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改善传统刻板的模式,利用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田径的兴趣,同时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灵活性,开展各类型的体育活动,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田径学习中。
中学生中田径训练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摘要如果在体育运但是,促进身体健康有序发展。
体育运动的目的是增强体质,就可能发生运动不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动中不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损伤,导致不能参加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妨碍运动成绩的提高。
对学生而言,损伤会影响其健康、学习和生活。
田径运动;损伤;预防关键词:前言以田径运动为主题的体育活动变随着我国体育运动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开展,得越来越多、田径训练过程中发生的运动损伤现象也就与此同时,越来越丰富。
影响其正也给学生们带来了心理压力,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健康,变得十分普遍,如何有效防因此,还给其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便。
常的体育训练和活动,止和减少田径运动中的伤害事故的发生就变得异常重要。
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二、运动损伤的形成原因 1 、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够运动员和体育运动教练、体育教师、运动损伤发生往往与体育组织的领导、“运动损伤不过是他们错误地认为参加者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有关。
“预防运动损,“要锻炼,要提高成绩,伤病是难免的”,些小伤小病,关系不大”伤是医务人员的事,与己无关”等等。
在上诉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在田径训练过在发生损伤以后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能及时对运动员进行安全教育,程中,又不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同时学生缺乏必要的运动损伤方面的知识,不能合理地进行他人保护或自我保护,致使运动损伤时有发生。
、准备活动不当2由于在各项活动中,动作的结构、强度、速度、节奏及用力方法不同,因而准备活动的内容、形式、强度也有区别,如短跑、跳跃等一些强度大的项目,需则有关部位的肌肉会如不认真做准备活动,要有关肌肉能承担很大强度的负荷,会造成运动量过大时,因而造成损伤。
由于活动不充分而承受不住强大的负荷,身体机能下降,尤其是局部负担过重产生过度疲劳,是造成损伤的重要原因。
、身体素质差或技术上的错误田径项目对练习者的力量、速度、耐力和灵3敏等素质要求很高。
以田径为主题的作文英文回答:Athletics, also known as track and field, is a sport that I have always been passionate about. It involves various events such as running, jumping, and throwing. I find it incredibly fascinating because it requires a combination of physical strength, speed, and agility.One of my favorite events in athletics is the 100-meter sprint. It is a thrilling race that showcases the sheer speed and power of the athletes. I remember watching the Olympic Games and witnessing Usain Bolt, the fastest man in the world, break records in this event. His lightning-fast speed and effortless stride left me in awe.Another event that captures my interest is the long jump. It requires athletes to sprint down the runway and then launch themselves into the air, trying to cover the longest distance possible. The technique and precisioninvolved in this event are truly impressive. I admire athletes who can execute a perfect takeoff and achievegreat distances.In addition to the individual events, there are also relay races in athletics. The relay races involve a team of four runners who each run a specified distance before passing a baton to the next runner. It requires not only individual speed but also seamless teamwork and coordination. I find it exhilarating to watch the athletes sprinting at full speed, handing off the baton with split-second precision.Athletics is not just about physical prowess; it also teaches valuable life lessons. It teaches discipline, perseverance, and the importance of setting goals. Athletes have to train rigorously, pushing their bodies to the limi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ir desired results. They learn to overcome obstacles and setbacks, and develop a strong mindset to face challenges head-on.中文回答:田径,也被称为田径运动,是我一直以来都热衷的运动。
田径的的毕业论文田径的毕业论文田径,作为一项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体育项目,一直以来吸引着无数人的热爱和关注。
作为一名田径运动员,我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和执着促使我选择了田径作为我的毕业论文的主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田径的历史、发展、训练方法以及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第一部分:田径的历史与发展田径作为一项起源于古希腊的运动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最早是作为一种竞技活动出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
在这一部分,我将回顾田径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
田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6年的第一届古奥运会。
当时的比赛项目包括奔跑、跳远、铁饼和标枪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田径项目逐渐丰富起来,如今已经包括短跑、长跑、跳高、跳远、铁饼、标枪、铅球等多个项目。
这些项目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田径的内容,也为运动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挑战。
第二部分:田径训练方法与技巧田径的训练方法和技巧对于运动员的成绩和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部分,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田径训练方法和技巧,并探讨它们对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的影响。
首先,针对不同项目的训练方法有所不同。
例如,短跑项目注重爆发力和速度,训练方法主要包括爆发力训练和起跑技巧的磨练;而长跑项目则注重耐力和节奏感,训练方法主要包括长时间的有氧训练和提高心肺功能的训练。
此外,跳高、跳远等项目的训练方法也各有特点,需要注重技巧的熟练和身体素质的提升。
第三部分:田径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田径作为一项全身性的运动项目,对于身心健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在这一部分,我将探讨田径对身体和心理的益处,并介绍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
首先,田径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和锻炼,运动员的肌肉力量、耐力和灵活性都会得到提高。
此外,田径运动还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预防和减少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
其次,田径运动对心理健康也有积极的影响。
参与田径运动可以增强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坚持和毅力的品质。
趣味田径体育教学论文•相关推荐趣味田径体育教学论文1趣味田径应用于体育课的准备部分传统的田径教学准备活动一般是由老师指导,采取徒手操、慢跑、柔韧度训练等常见教学内容,但是这些内容由于反复的常年使用,已经使学生们产生了厌倦的情绪。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体育教学的准备过程必须要做出适当的改革,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准备活动的基本要求,应用一些趣味田径来代替慢跑等形式。
比如说,可以以“跑”为宗旨,进行“蛇形跑、听数抱团、钻山洞、老鹰捉小鸡、螺旋形跑”等形式的趣味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跑出兴趣、跑出欢乐,同时,体育教师还可以采取活动全身肌肉、预热全身关节和拉伸韧带等为目的的定位操、徒手操和行进操,帮助学生们达到健身的目的。
2趣味田径应用于体育课的基础部分中职女生田径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决定了教学的主体,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不断和学习和以往的经验来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们能够自觉地进入到各项练习的训练中,培养学生们对于负荷量和复合强度的承受能力。
基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就是运动技术教学,运动技能的培养和形成是一个多变的、渐进的过程。
如何使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身体技能下进行技术动作的学习是快速形成动作技能的首要条件。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大量的案例都证明了趣味田径在体育教学中取得的显著成果。
趣味田径活跃了课堂气氛,是枯燥的技术练习更加活泼生动,趣味田径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快了学生们的动作技能形成。
因此,教师在进行动作技能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采取一些以基本技术为背景的趣味性田径教学,让学生们能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到基础的技能和技术。
比如说,在进行弯道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可以采用圆形跑的准备教学,还可以适当采取弧形和大弧型绕杆跑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弯道跑步水平。
在抛掷练习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们因单调和枯燥而产生负面的情绪,教师可以选用趣味性的抛准、抛远以及分组投掷比赛。
田径运动的人文精神及价值内涵论文田径运动的人文精神及价值内涵论文摘要:田径运动是参与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但很多人难以坚持参与。
想要使田径运动长期有效坚持下来,就必须深度发掘其价值点和内涵,从根本上认识和体会到开展田径运动的价值和意义,帮助学生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参与其中,同时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有所收获。
该文从田径运动的特点和作用入手,深度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
关键词:田径运动;人文精神;价值内涵人文精神作为精神的外在表现力,是我们处理问题的决定因素,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人文精神,那么其参与的活动就无法实现应有的价值,同时更无法达到理想的高度。
田径运动虽然普通却充满价值,只有具备参与田径活动的基础,才能更好地参与其他体育活动。
而田径运动的价值所在点也是我们提升发展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和运动水平的重点,其价值内涵不应该只是我们所看到的竞技价值,更应该是田径运动所拥有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等。
然而一直以来,我们只顾关注田径运动开展的形式和特点以及独有的竞技性,忽视了运动活动的人文特点,这不仅使我们无法深刻感悟田径运动的特点,更无法让学生通过田径运动养成积极锻炼的习惯。
一、田径运动的内容及特点分析结合长期的体育教学活动,笔者认为田径运动的开展不仅是一场体育活动,更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有着无穷的价值和意义。
只有认识到其中富含的精神价值和内涵,才能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提升参加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一)田径运动的内容分析田径运动是一系列体育活动组成的运动,在田径活动进行过程中,不仅需要体力和爆发力,而且需要足够的耐力。
作为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内容,田径运动涵盖了跑步、跳跃、投球等项目,通过这些运动的有效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锻炼习惯。
随着田径运动教学活动的推动实施,形成了以跑步、跳跃等田类项目和径类项目为主要内容的田径文化。
(二)田径运动的特点分析田径运动的开展需要必要的实施载体以及相应的参与兴趣,所以想要从根本上开展好田径运动教学,就必须深度分析田径运动的特点。
浅谈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对中学田径教学的几点要求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内容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针对在中学田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制约、忽视了学生在体育课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体育教学内容趣味性差、考试方法过于单一等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做好体育运动基本思想的准备工作、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传统教学模式,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今后中学田径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中学田径教学;要求前言“田径是运动之母”这是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公认的一个事实,然而,在我国现在的学校体育教育中,学生不爱上田径课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学生都认为田径这些运动项目是枯燥乏味的,缺乏娱乐性,相反在体育课教学中,学生对球类运动项目却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田径运动项目陷入如此尴尬的局面,不得不让作为体育教育者的我们进行理性的思考。
为什么对人体健康如此重要的运动项目会如此不受学生喜爱?只有当我们先进行研究,找出正真使学生产生这种思想观念的重要因素,才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避免这些因素的出现,这样才会使学生重新对田径课注入新的激情,使得田径课真正成为学生重视的课程,同时也使得国民的身体素质得到质的改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的对象以桂林市多所中学的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和分析学生为什么不喜欢田径课的原因。
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大量的课程与教学论类、田径教学相关书籍,并从中国期刊网上搜索相关的专题文章。
在此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相关的研究成果。
1.2.2 访谈法通过访谈各中学学生,收集关于学生产生不喜欢田径课具体原因的资料。
2 分析与讨论2.1 中学生田径教学现状在当前田径课教学大纲中,田径的比重竟然高达14%~16%[1],有的地方实际比重更高。
新的课程教学大纲中规定田径的课时为18课时,是课时最多的体育项目。
特别是有体育中考的地区,并且由于经济条件、师资条件、场地设备不足的原因,田径在体育教学中占的比重更大。
中学田径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不能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年龄、性别和兴趣等方面的需求进行选择,而是以教会某个技术动作为教学目标来选择和设计,从而忽视了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忽视了田径知识和健身方法的学习以及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这与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不符。
多年来,田径教学受竞技性思想的的严重影响,大多以在田径运动会上夺取好成绩为主要目的,以获得冠军多少、学生运动成绩的高低来作为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依据,所以常常只注重对少数田径运动尖子的培养。
同时许多地方由于受到体育中考的因素,初中体育课几乎变成了田径训练课,完全背离了学校体育的方向。
田径教学计划大都以掌握某个项目的完整技术为目标,教学过程强调学生适应田径竞技运动的需要,教学内容强调技术动作的完整性、系统性,使田径教学内容狭隘,教学活动枯燥、单调,教学方法技术化、组织形式单一化。
教学采用大班教学、分组轮换、小群体教学等,强调严格的组织纪律,强求行为统一,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感到枯燥,甚至产生厌恶情绪。
考核评价也是以运动技术、身体素质和运动行为为评定标准,缺少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和健身性,造成了“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却厌恶上体育课”的局面。
虽然2001年4月由国家基础教育部颁发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田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并制定了新的考核标准。
但是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体育教育思想观念的改变、经济条件、师资、场地设备的不足等,现行的田径课程教学还是按照以前的教学模式进行,仍未改变单纯竞技为目的的教学观念。
目前中学田径教学操作过程,实际是以学生掌握田径竞技运动技术、技能为主要目标,把田径项目生搬硬套到课堂上,不论学生的能力高低,各个教学阶段都是以掌握田径竞技运动的完整技术为目标,从中学到大学的内容几乎相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国家教委2001年4月颁发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此来衡量中学体育课的田径教学,不难发现,竞技化教学模式已经滞后于现代教育的发展,不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不适应社会的需求。
比如说,现阶段中学田径以推铅球、原地掷实心球为主要教材, 握球必须是五指分开、指腹持球、掌心空出、持球位于颈部,竞技性很强。
持握球和出手动作必须符合田径规则的规定和生物力学原则,助跑必须是滑步技术,结果是多种投掷方式被取消或受到限制。
目前的投掷教材的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完整的技术,教学以完整教学为主,分解教学为辅,教学内容狭窄、单一。
且教学时数少,学生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完整投掷技术几乎不可能,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已采用竞技化训练模式,致使田径的教学内容更加枯燥,教学效果甚微。
结果产生了学生怕上田径课,教师不愿教田径课的局面。
2.2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对中学田径教学的影响体育教育思想是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和引领学校体育工作的神经中枢。
它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体育教师依法开展工作的指南针。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新形势下,探讨体育教育思想对学生的教化和传承功能,对它重新回顾和审视,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之事。
长期以来,我们学校的田径课教学称得上是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课堂教学气氛显得过于沉闷、呆板和压抑,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消失,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眼下,尽快理顺课堂教学思路,解决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矛盾和困惑,并对之进行辩证思考,找到对立统一的对策,已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中心工作。
因而,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去感染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田径课走出困境的第一步。
首先,教师应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课本的要求来明确教学指导思想,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实施步骤,力求教材内容与形式达到和谐统一。
其次,认真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合理布置好场地器材,让学生一进入田径课堂就体验到良好课堂氛围,产生跃跃欲试的学习动机。
再次,根据田径课教学需要,正确选用游戏。
比如,在上跳远课时,可采用“袋鼠过河”;上铅球课时,可采用“炸碉堡”;上跳高课时,可采用“鱼跃龙门”等游戏。
总之,选择游戏一定要内容丰富、简单易行、紧扣教材和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趣味性。
最后,教师要变“看客”为活动的参与者。
教师应和学生一同做游戏搞活动,积极营造师生同练、师生同赛的课堂氛围,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3 中学生田径教学现状问题的原因分析2.3.1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制约田径运动是竞技运动的组成部分,以竞技为表现形式的田径运动在我国普及程度是相当高的,大多数人从小学开始就参加田径运动,因此,一提到田径,就很自然地将其竞技联系在一起,虽然对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有一定认识,但想到田径练习的辛苦与枯燥,又使许多人对田径运动望而却步。
在一些体育教师的头脑中存在着这样的观念:田径项目的练习可由素质练习代替,这些观念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对田径运动失去兴趣。
2.3.2忽视了学生在体育课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旧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过分强调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学”的主体作用,只注重跑、跳、投等技术动作的学习,忽视了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3.3体育教学内容趣味性差目前,一些中学的田径教学还是沿用竞技运动的田径项目,练习内容简单,重复动作较多,运动量较大,容易使学生产生乏味心理,很难对其产生兴趣。
2.3.4体育教学考试方法过于单一一些中学的田径项目考试仍然以运动能力的测试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重视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自身提高幅度和努力程度,致使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很难通过考试,从而对田径课产生了恐惧和厌恶情绪。
2.4 中学田径教学的应对措施体育教学是由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考评这四大环节组成,体育教学是由教与学,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来完成。
通过分析中学生田径教学现状可以看到田径教学中存在的许多的问题,需要多方的努力来把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2.4.1做好体育运动基本思想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加强对中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学校应与田径教学老师一起对学生普及田径运动的健康价值以及田径在中学体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体育,特别是田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意识。
其次,加强中学生的体育心理素质。
现代社会所赞誉的“体育精神”,其实是一种勇敢坚强,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因此有人也把体育课也称做“社会课堂”。
田径课多数是在露天进行教学活动,而且每一个学校的设施设备条件不一样,要求学生建立起克服困难、不半途而废的良好品质,让学生意识到田径的“苦学”也是一种成长,培养其坚强勇敢的精神,为今后更好地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生活的品质。
最后,田径教学老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理论水平,与时俱进。
中学体育老师作为传授者,在田径教学中起引导和纠正的作用,是为学生打开通向快乐田径、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大门的中介。
中学田径教学老师们应该认真研读教育部编写的《体育与健康课程》,领会好基本理念,端正态度,并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理论水平,与时俱进,把做好田径教学工作做为己任,这是作好田径教学工作的基础。
2.4.2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传统教学模式,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对旧的田径课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更新和调整,创新优化教学方法,加强考核内容和方法的革新,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和竞争能力。
以下是从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考评四个方面提出的改革建议。
2.4.2.1教学目标新的中学体育课程纲要对于每一个年级的要求和目标都不一样,目标则是一个学年内的指标,尽管我们提倡快乐教学,但快乐教学有目的性,不是一味为了让学生瞎开心而没有能完成制定的教学指标,老师要根据所任年级认真研读教材目标,再把总的目标分解,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有的放矢,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一步一步落实好,把每一个学期的教学目标落实好。
2.4.2.2内容方面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把原大纲基本教材和选用教材修改为选修和必修,初中的选修比重是50%,高中的选修课程60%,这样便加大了教材选择的灵活性,老师在给学生上完每一期的必修课程之后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要求、体质情况来选择适当的项目,即在身体结构、生理特点、身体素质、心理特点上的不同,相应的规则、负荷、强度都要合理安排和控制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2.4.2.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的方式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