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八章、资料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646.00 KB
- 文档页数:22
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社会调查的含义: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通过直接的询问,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系统的、量化的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类型: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根据收集资料的方法:问卷调查(自填和邮寄)、访问调查(当面和电话)根据调查的目的或作用:描述性、解释性、预测性根据调查的性质或应用领域:行政统计调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研究性调查根据调查的目的:应用性和学术性根据调查的内容:综合性和专题性▪题材:1.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有关人们各种社会特征的资料,回答“他们是谁”这样的问题2.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有关人们“做了什么”及“怎么做”等方面的资料3.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有关人们“想些什么”、“如何想的”或“有什么看法”、“持什么态度”等方面的资料社会调查的程序:普遍调查的特点;①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费钱②需要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高度统一的安排③调查项目不能多,只能了解某一方面必不可少的基本情况抽样调查的优点:①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②可以十分迅速地获得资料数据③可以比较详细地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④应用范围十分广泛⑤准确性高思考题1.联系实际说明社会调查的两种主要作用2.列举你所知道的社会调查的例子,并根据其性质或应用领域说明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社会调查行政统计调查:比如全国人口普查。
生活状况调查;比如对某市离退休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对某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调查等等。
社会问题调查:比如未成年人犯罪现象调查,离婚问题调查,老年社会保障问题调查,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调查等等。
市场调查:比如化妆品市场调查,饮料市场调查,服装市场调查,家电市场调查等等。
民意调查:比如“非典”期间对社会中人们的心理和看法进行调查,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对选民进行的总统选举测验等等。
研究性调查;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政治学、人口学、教育学、传播学等社会科学学科领域中的学术性社会调查。
第一章测试1.下面哪项不属于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A:问卷B:抽样C:实验D:选题答案:C2.下面哪项不属于社会调查的主要题材?()A: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B:某种自然现象C: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D: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答案:B3.文献研究中三种最为常用的具体方法是()。
A:个案研究B:内容分析C:二次分析D: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答案:BCD4.在社会科学领域,最为常见的四种研究方式是()。
A:调查研究B:实验研究C:民族志研究D:实地研究E:文献研究答案:ABDE5.抽样调查的优点有哪些?()A:获得内容丰富、详细的资料B:应用范围十分广泛C: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D:十分迅速地获得数据资料E:准确性高答案:ABCDE6.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包括()。
A:分析B:准备C:实施D:总结E:选题答案:ABCDE7.抽样调查的基本思想和逻辑是调查部份以反映总体。
()A:错B:对答案:B8.抽样调查具有明显的优点,随着现代调查技术的进步,抽样调查可以替代普遍调查。
()A:对B:错答案:B9.实验研究中的三组基本要素是:实验组和对照组、自变量和因变量、前测和后测。
()A:错B:对答案:B10.社会调查主要采用自填式访问和非结构式访问两种方法收集资料。
()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下列哪一种不属于文献查阅和综述中的“文献”?()A:相关著作B:相关统计资料C:相关论文D:相关档案材料E:相关网络小说答案:E2.下列哪一项不是选择调查课题的主要途径?()A:从个人经历中寻找B:从现实社会生活中寻找C:从冥思苦想中寻找灵感D:从现有文献中寻找答案:C3.相比较而言,下列选项最不能体现调查选题的创造性的是()。
A:参考的文献新B:依据的理论新C:研究的角度新D:调查的内容新答案:A4.选题的重要性体现在()。
A:决定调查的方向B:体现调查的水平C:制约调查的过程D:影响调查的质量答案:ABCD5.选好题、选准题,主要从以下哪几条标准去衡量?()A:重要性B:创造性C:合适性D:可行性答案:ABCD6.文献查阅的作用表现在()。
第八章资料处理关键概念:审核与复查,资料转换与录入,数据清理,统计表,统计图我们运用前述的各种方法收集到一批调查资料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对这些原始资料(主要是问卷形式的资料)进行某种特定方式的处理,使之成为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数据(data)。
资料处理的工作主要包括对原始资料的审核、复查,对问卷资料进行编码、录入和数据清理。
此外,在这一章中,我们还增加了一节“统计表与统计图”的内容,以便于读者学习和掌握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和表达的某些常用方法。
一、原始资料的审核与复查1、资料的审核资料的审核是资料处理的第一步工作。
它是指研究者对调查所收集回的原始资料(主要是问卷)进行初步的审查和核实,校正错填、误填的答案,剔除乱填、空白和严重缺答的废卷。
其目的是使得原始资料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真实性,从而为后续资料整理录入与统计分析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资料的审核工作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检查出问卷资料中存在的问题,二是重新向被调查者核实。
在实践中,资料的审核工作有两种不同的做法。
一种是在调查的过程中进行,即边调查边审核。
例如,一个研究者在某城市进行一项有关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的调查。
他挑选和培训了10名调查员,采取个别发送的方式收集资料,调查时间集中在某两周内。
每天,这10名调查员根据所抽样本的名单,分赴各个街道、居委会,登门发送问卷,由被调查者自己填答;三天后,调查员一面继续发送新问卷,一面将填好的问卷逐一收回。
问卷收回后,每个调查员随即进行问卷填答情况的审核工作,一旦发现填答错误,或漏填误填,或其他一些有疑问的情况,就及时返回被调查家庭,重新向被调查者进行询问核实。
这样,当调查资料的收集工作全部结束时,资料的审核工作也已完成。
这种资料审核的方式称为实地审核。
另一种做法是,先将调查资料全部收集回来,然后再集中时间进行审核。
这种资料审核方式称为系统审核或集中审核。
比如上例中,如果采用系统审核的方式,则是让10名调查员先将全部问卷登门发放,待被调查者填答后,全部收回。
第八章文献调查法社会调查经过筹划阶段的充分准备,并确定调查对象之后,就可采取各种调查方法开展实际调查工作。
社会调查的具体方法很多,主要有文献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口头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集体访谈法和实验调查法等。
社会调查一般是从文献调查开始的。
要把握文献调查的方法,必须了解文献和文献调:查法的概念,学习搜集文献和摘取情报的具体方法,并弄清文献调查法的优点和局限性等问题。
第一节文献和文献调查法文献调查法的对象是各种文献。
因此,弄清文献及其种类,是正确把握文献调查法的前提。
一、文献及其种类什么是文献?《论语·八佾》中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徽也,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徵之也。
”宋代朱熹作注说:“文,典籍也;献,贤也。
”这就是说,文献原指典籍与宿贤。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献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
现在,人们一般把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物质形态,或者说以一定方式将人类知识记录于一定物质载体之上所形成的某种东西,称之为文献。
这就是说,文献有三个基本要素。
一是,要有一定的知识内容,没有记录任何知识内容的物体,如空白纸张,空白磁带等,就不是文献。
二是,要有一定的物质载体,人们头脑中的知识,口头传递中的知识,就不能称为文献。
三是,要有一定的记录手段。
如各种文物,虽然也是一种物质载体,也体现着一定的知识内容,但没有一定的记录手段,也不是文献。
概言之,文献,就是通过一定记录方式记录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
文献的种类极其繁多,按照不同的标准,文献可以作许多不同的分类。
按不同的载体形式和记录技术,文献可分为手工型,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视听资料、卫星资料六类。
手工型文献如有关资料亦属此列,如手稿、信件、日记、原始记录等。
印刷甲骨文献,青铜文献、竹简、帛等,今人颇具价值而未经印刷型文献是将知识内容印刷记载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主要是纸张)之上的文献,包括木印、石印、铅印、油印、胶印、复印等。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复习资料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复习提纲第一章概述1、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调查的关系:社会研究方法中包含着社会调查,或者说社会调查只是社会研究的一种方式。
2、国内学者通常将哪些方法作为收集资料的方法?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作为收集资料的方法。
3、社会调查的概念和主要特征:社会调查研究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一种工具,是社会研究的一种方式,简称“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指对社会群体性的普遍现象,即“社会现象”或“社会事实”的调查,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事实的真相,并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综合的分析,作出结论。
是一种系统的认识活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程序;主要采用自填式问卷与结构式访问收集资料,同时也采用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收集资料;在选择调查对象的时候,抽样调查是社会调查的主要类型,同时也包括普遍调查、个案调查、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等类型。
主要直接从具体的调查对象那里获取资料和信息,但有时也间接地收集信息。
本质上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法,同时在很多方面定性方法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既包括资料的收集工作,也包括分析和研究工作。
4、现代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是:抽样+问卷+计算机统计分析5、社会调查的作用是:(1)描述状况(2)解释原因(3)预测趋势6、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哪几类调查?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重点调查等。
7、按调查的性质或应用领域来划分可分为哪几类调查?行政统计调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研究性调查8、民意调查的内容是:民意调查是对社会群体的意见、意识、态度的调查。
9、普遍调查的概念:指对构成总体(N)的所有个体(n,指社会调查对象)无一例外地进行调查。
10、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社会调查中哪些技术都朝着越来越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抽样技术、测量技术、问卷设计技术、量表制作技术,统计分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等。
11、现代社会调查主要用哪种方法收集资料?主要采用自填式问卷和结构式访问收集资料。
《社会调查方法》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英文名称:Social Survey and Research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分:4总学时:64,理论学时:64,实验(实践)学时:0适用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先修课程:无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社会调查研究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课。
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仅广泛应用于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传播学、人口学、文秘专业等社会科学,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级政府的政策研究、计划统计、民政、计划生育、工会、妇联、共青团等实际工作部门的工作中。
《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教学任务与目标是:(1)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充分认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和其他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2)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术;(3)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事实,提高行政管理水平;(4)通过理论教学、研究实践使学生树立起一种科学的理念--社会调查研究是一种科学的探究活动,科学性是其必须遵循的最高原则,科学精神是社会调查研究的立命之本。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三、各章节主要知识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社会调查概述(6学时)1、社会调查的概念与特征2、社会调查与社会研究的关系3、社会调查的作用4、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社会调查类型5、社会调查的基本题材6、普遍调查的概念与特点7、抽样调查的概念与特点8、传统调查与现代调查的差别9、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本章重点:掌握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本章难点: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选择调查课题( 6学时)1、调查课题的类型2、选题对社会调查所具有的意义3、选题的标准及其相互联系4、选题的几种主要方式及具体做法5、课题明确化的含义及其在调查中的地位6. 文献查阅与选题本章重点:选题的标准本章难点:如何在实际中选择恰当的调查题目;课题的明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