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二)
- 格式:ppt
- 大小:136.00 KB
- 文档页数:7
第四章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1.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及其原因(1)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约20多个,它具有与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相适应的国民经济结构,人均国民收入位于世界前列,生产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在战后几十年里,发展虽有起伏,但总的看无论速度、规模、质量都大大超过历史上有过的最好记录。
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战后经济的恢复与转轨时期(1945—1950年前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破坏极为严重,但到1950年前后,整个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已达到或超过战前最高水平。
美国等国家也完成从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经济的转轨。
期间美国的援助和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中心的相对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国际经济秩序起了积极作用。
第二阶段,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时期(1950—1973年)。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以往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水平。
突出表现在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广泛应用,产业结构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各国经济的不平衡现象有了很大改观,主要经济力量相对均衡化的局面开始形成。
第三阶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普遍陷入“滞胀”的时期(1973—1982年)。
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这些国家经济不同程度地陷入停滞状态,同时通货膨胀严重,失业率急剧上升。
其原因是:“石油危机”的打击;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政策的负效应;科技革命转入低潮,等等。
第四阶段,经济低速增长和全面调整时期(1982—1992年)。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欧美主要国家开始调整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改而推行货币主义政策,大刀阔斧地调整产业结构,改革福利制度,从多方面刺激市场经济活力。
从1982年以后,各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略有回升,通货膨胀也得到一定抑制。
日本比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更为稳定。
1987年日本整体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且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第五阶段,冷战结束之后,世界经济进入一个新的转变时期。
第四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一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第二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第三节美、日、欧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战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称西方国家。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在欧美西方出现,我们把资本主义世界也称为西方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这个词进一步成为一个地理政治概念,西方是相对于处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东面的苏联、东欧和亚洲等社会主义国家,而西方国家则泛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具体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指的是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加拿大,也统称为西方七国,另外还包括西欧、北欧及大洋洲的共十几个国家。
一般认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员是发达国家的代表。
本章重点1、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于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经济体制与政策的调整;建立和国际金融和贸易体制;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及对第三世界初级产口的掠夺。
2、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大幅度的经济体制与政策调整:普遍建立起国家宏观经济调节机制;调整所有制形式;广泛实行社会福利制度;实现企业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民主化与现代化;并建立起对国际经济的调控机制。
3、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仍面临一系列难题,如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财政赤字扩大,结构性失业持续存在,贫富差距扩大以及发达国家间经济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
4、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保障个人权利、主权在民原则、分权制衡原则、代议制原则以及法治原则。
一般都实行议会制度、选举制度、政党制度、行政制度与司法制度。
西方民主制度体现了多重的两面性,它是历史的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国家的经验,但是仍存在局限性。
5、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出现重大变化:社会阶级结构复杂化;阶级斗争趋势向缓和,各种社会运动不断发展;公民权利进一步扩大;政党的纲领政策趋势向中庸;利益集团的影响巨大。
6、冷战时期,美国的外交战略发生了一系重大变化,总的看来是对苏联采取“遏制战略”,同时配合以“和平演变”,企图消灭社会主义国家。
安徽师范大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讲义:第四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及政治的巨大变化,懂得少数大国凭借其超级大国地位,长期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不安宁的重要根源。
【重点难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尤其是美国的全球战略及其实质。
第一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本节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讲授:1、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及其原因。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调整和模式。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痼疾和难题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及其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获得相当程度的发展。
它经历了恢复调整、高速增长、滞胀与低速增长、持续增长4个阶段。
1945年到50年代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入恢复调整阶段。
西欧各国先后将为战争服务的统制经济体制转入市场经济体制,完成了经济体制的转轨;另外,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向西欧提供131.5亿美元的援助。
到1951年,西欧经济已恢复到战前水平。
日本在这一时期也采取了一些恢复经济的重要措施。
在美国占领当局的领导下,日本通过各项民主改革;日本政府适时调整经济政策。
此外,日本还从美国得到23亿美元的贷款和援助。
到1955年,日本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已超过战前水平。
美国进行了经济调整,缩减军工生产,恢复民用生产,1950年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
总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五六年时间内,不仅使经济得到恢复,而且为下一阶段经济的高速增长打下基础。
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持续20年快速增长,被称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其主要表现为:(1)发展速度高。
从1953年到1972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高达5.5%左右,这样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是空前的。
(2)经济发展转向集约型。
第四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教案【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政治的总貌或概况,了解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政治的调整与变化,弄清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面临的困难或难题,以及一些关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结论。
让学生明白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基本特征,即共性;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西欧、日本对外战略或对外政策的演变,即个性。
以及冷战结束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调整。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本章介绍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对外关系。
一般来讲,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和西欧一些资本主义国家。
从“二战”后到今天,美国一直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美国的经济、政治和外交经历了一个起伏曲折的发展过程。
当代的美国在经济与政治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经济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上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上升;工业部门由传统的“夕阳工业”转向以高科技和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朝阳工业”;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日益增强;垄断组织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进一步加强。
当代美国政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社会阶级结构复杂化;“中产阶级”已成为影响美国政治动向和发展趋势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以总统为核心的行政权利急剧膨胀。
美国在不同的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外交政策。
从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美国制定了以反苏反共为基本内容的全球性遏制战略。
为此,美国先后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对外援助法、第四点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确定了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战略总目标是从“遏制共产主义”到最终消灭社会主义国家,从而独霸世界。
70年代,美国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
尼克松提出了用亚洲人打亚洲人的所谓“新亚洲政策”,这就是尼克松主义。
1970年2月尼克松在国情咨文中把它正式发展成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
把“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项原则作为尼克松主义的“三大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