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的特点及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乡土文化文稿岭南文化概述岭南文化,又称广东文化,是中国丰富多样的乡土文化之一、岭南地区位于中国南方,主要包括广东、广西两省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岭南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岭南地区地处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这种气候条件为岭南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岭南地区的农业发展非常兴旺,为岭南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岭南人民擅长种植水稻和茶叶,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文化,种植技术的进步也为岭南地区带来了丰富的物质文化。
同时,岭南地区的地理环境丰富多样,山水之间,形成了特有的山水文化。
岭南地区的山岭层峦叠翠,河流纵横交错,湖泊丰富多样,这些自然景观成为了岭南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岭南人民以山为城,以水为镜,崇尚自然,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山水画的创作和品鉴成为岭南文化中的一大特色。
岭南地区还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是华南地区最早形成并发展的文化中心之一、岭南地区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历史上东南海洋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交融、互相熏陶的重要地区。
这种历史渊源为岭南文化的独特性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岭南文化不仅具有独特的地理和历史背景,还体现在岭南人民的生活方式、语言习俗以及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艺作品中。
岭南地区的人们热爱生活,喜欢表达情感,这种开朗、热情的生活态度体现在岭南文化的方方面面。
其语言方言独特丰富,之间的文字和象形字也有较大不同,这种多样性也丰富了岭南文化的内涵。
岭南地区还有着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和文艺作品。
例如,岭南地区有独特的歌仔戏、潮剧等戏曲形式,有粤剧、话剧等舞台艺术,有狮子舞、舞龙等民间舞蹈,有岭南画派等绘画艺术等。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岭南地区的创造力和艺术水平,还体现了岭南人民对美的追求和艺术创造力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岭南文化作为中国丰富多样的乡土文化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多元的内涵。
岭南文化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为基础,融汇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艺术形式,体现了岭南地区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岭南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地理因素岭南文化是中国南方地区的特有文化,它根植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海南等岭南地区,形成于数千年的演变过程中。
岭南文化有着独特的特点,并且在形成过程中,地理因素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岭南文化的特点:1.宗教多元:岭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元宗教共存的区域,岭南文化也因此具有宗教包容性和多样性。
佛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传入并得到发展,形成了岭南地区独特的宗教信仰体系。
2.美食文化:岭南地区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以粤菜为代表的岭南菜系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岭南人的饮食崇尚鲜美、清淡、独特的口味,尤其讲究食材的新鲜和烹饪的精细。
岭南菜以烧腊、煲仔饭、海鲜等为代表,成为岭南文化的独特符号。
3.家居建筑:岭南地区的家居建筑受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具有独特特色的建筑风格。
岭南传统建筑以重屋顶、宽庭院、幽静的院落、红木家具和精美的木雕为特点,注重空间利用和生态环保,体现了岭南人对舒适居住环境的追求。
4.音乐舞蹈:岭南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音乐舞蹈文化,包括粤剧、潮剧、客家山歌等。
这些传统音乐舞蹈形式独具特色,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了岭南人民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5.艺术文化:岭南地区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书画家和工艺美术家,其传统艺术形式包括岭南画派、金石篆刻、陶瓷艺术等,都受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
岭南文化注重细腻、典雅的表达方式,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文化。
二、岭南文化形成的地理因素:1.地形地貌:岭南地区地势起伏,众多山脉和丘陵交错分布,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
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岭南人民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居住条件和生产环境,同时也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和文化交融。
2.气候条件:岭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这种气候条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成为岭南人民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的重要影响因素。
岭南文化基本特征地理环境岭南, 作为一个地域性概念, 指五岭以南地区, 在地域上包括今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部分地区。
由于岭南地区北依南岭, 南傍南海, 加上南岭万山叠嶂, 不仅使岭南地区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 而且孕育于其中的岭南文化也形成了迥异于岭北的文化特质, 在中华大文化之林独树一帜。
岭南文化鲜明特色的形成, 地理环境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1 岭南文化的基本特征111 岭南文化的重商性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条件下,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就存在有“重农抑商”、“贵义贱利”的价值观念, 中原正统汉文化下的社会经济一直以自给自足、单一化生产的农业经济为主。
而岭南文化在这一点上与中原传统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历史上, 岭南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一带一直是一个商业贸易比较发达的地区, “崇利”的商品价值观念渗透到岭南社会各个角落。
广东尤其是广州、潮州等地, 人们逐利之广, 上至官僚、地主, 下至士子农人, 经商活动十分普遍。
清代仅潮州一地, “不务农业”的居民就发展到10 万户之多, 务商在平民中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与之相适应, 岭南社会的经济结构也向多元化、商品化方向发展。
明代时, 珠江三角洲就成为商品性农业区, 土地经营方式已呈多样化特点, 经济作物生产成为最发达的农业部门, 以至于明朝中后期, 广东在历史上第一次变为缺粮省, 农业生产已带有较强的商品性目的。
同样, 手工业生产也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以品种繁多、工艺先进而远销海内外。
岭南地区物质生产的多元化、商品化倾向, 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112 岭南文化的开放性岭南地处我国南疆边陲, 位于南海之滨, 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对外交流的窗口。
历史上, 广州是外国人居住和出入最多的城市之一。
同样, 岭南人也不断走出家门, 向海外开拓, 今海外华侨和华人有3000 多万, 而粤人就占了2000 多万。
频繁的贸易交流和人口流动, 使岭南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文化态势。
自汉朝以来, 岭南不仅从海外引进了众多的花果和农作物品种, 同时,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大量的西方科学知识也都由广东传入, 并辐射内地。
岭南文化的重要意义岭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
岭南文化是中国南方地区特有的文化形态,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地,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下面将从历史传承、文化交流、艺术表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探讨岭南文化的重要意义。
岭南文化的历史传承丰富多元,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做出了重要贡献。
岭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与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的重要区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岭南文化中融合了中原文化的精华,又吸纳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文化瑰宝。
例如,岭南文化对古代中国的文学、音乐、绘画、建筑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岭南文化的开放包容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互鉴。
岭南地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中国与外部世界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
在历史上,岭南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例如,岭南文化中的粤剧、客家山歌等艺术形式,吸收了京剧、评弹等中原戏曲的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岭南文化的开放包容性,不仅促进了区域内的文化交流,也为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岭南文化的艺术表达丰富多样,为中国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岭南文化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独有的审美观念,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
岭南文化中的广彩瓷器、岭南画派、岭南木雕等艺术形式,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展现了岭南地区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追求。
这些艺术形式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中国艺术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创作灵感。
岭南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与繁荣。
岭南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岭南文化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社会的进步和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岭南地区的文化产业、旅游业等也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地方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岭南文化的特点及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岭南先民遗址的出土材料证明,岭南文化为原生性文化。
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岭南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
岭南文化务实、开放、兼容、创新。
一、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 从古老的民间传说开始,就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开放心态,至今南海神庙中还立有波罗国使者达奚司空的塑像,西来初地还有达摩祖师的遗迹。
著名的岭南画派,就是在继承国画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洋画的技术而形成;饮誉世界的粤菜风味,不但吸取了国内八大菜系的技艺,也吸取了西菜烹饪之精要。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更发挥了这方面的潜质,在全国率先敞开大门,在对外经济、文化的交往中扮演了引人注目的角色,这并不是偶然的。
二、努力超越“传统导向”的进取精神 岭南地区远离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处处迸发出一种超越“传统导向”的进取精神。
郑信是在泰国建立吞武里王朝的广东人,而在近代文化史上,涌现了一批努力超越传统导向的文化名人,如岭南画派祖师高剑父,民主革命家孙中山,思想启蒙运动的先驱梁启超等,这些灿烂的群星,代表了岭南文化的思想,他们的言行与业绩,亦可见岭南文化的特异风格。
三、实利重商的文化倾向 广东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它在唐宋时代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区,以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为中心向外辐射,特别是清中叶以后,随着国际市场对茶叶、丝绸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除广州、佛山两大商埠外,潮汕商人的足迹,“上沂津门,下通台厦”,远至新加坡、暹罗一带,形成了当时商业系统著名的“潮州帮”(潮商)“广东帮”。
商品经济的发展,铸造了岭南文化讲求实利实惠,偏重商业的倾向。
深圳特色文化-包容性和开放性“什么都有,但什么都已经不是原来的味道”,这句话曾经被人用来形容深圳这个城市在文化上的风格。
岭南文化与岭南新闻特色分析岭南文化是指广东、广西两省区及香港、澳门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域文化。
岭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华南地区的中心,其文化深厚悠久,独具特色。
岭南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元融合。
岭南地区历史上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交汇的区域,汉、白、瑶、苗等多个民族都在这里聚居。
这种多元的民族文化交融,使得岭南文化独具魅力。
岭南的饮食文化中融合了汉族、粤菜、客家菜等多个民族的烹饪技艺,形成了独特的广东菜系。
岭南的建筑风格中也融合了汉族、南洋风格等多种元素,独特而美丽。
第二,繁荣发达。
岭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南方与南海沿岸贸易的重要通道,其经济发展也非常繁荣。
岭南地区的文化繁荣与经济繁荣相辅相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广州作为岭南地区的经济中心,聚集了大量的文化资源,如博物馆、艺术馆、戏曲剧场等,成为岭南文化的重要代表。
鲜明风格。
岭南文化以其鲜明的特色而闻名,例如岭南音乐中的高亢、激昂的节奏,岭南美术中的精美、细腻的造型等。
岭南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如珠算龙船、花灯、木偶等,都有独特的风格和技艺。
岭南文化还以重视传统价值观念而著称,诸如孝道、敬老、礼仪等传统品质在岭南地区得到了深入的传承和发展。
岭南新闻作为地方新闻的一种,也具有独特的特色。
岭南新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地方为中心。
岭南新闻以地方的经济、政治、社会等事务为报道的重点。
它以反映当地的新闻事件、突发事件及社会热点为主要内容,关注当地人民生活,传递地方文化。
第二,亲民性强。
岭南新闻以亲民、贴近民众的方式报道,注重反映普通百姓的生活、民生情况。
它不仅关注政府的决策和事务,也关注普通人的所思所想,形成了多元立体的新闻报道。
注重实用性。
岭南新闻注重为读者提供实用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它关注当地的交通状况、天气变化、文娱活动等,帮助人们了解当地信息,提供便利。
第四,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岭南新闻注重传递本地的传统文化,报道当地的传统节日、庙会、民俗活动等,帮助读者了解岭南的文化传统。
岭南文化的介绍一、岭南文化的概述岭南文化,是指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的文化,其中以广东文化最为著名和典型。
广东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深远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地方特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岭南文化的历史渊源岭南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
早在逾越时代,岭南文化就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系统,这可以从夏商时期出现的雕刻石器、青铜器、玉器等文物中看出。
唐代以后,岭南文化开始走向繁荣时期。
在南宋时期,广东成为了全国最富有的地区之一,岭南文化也取得了辉煌成就。
到了明清时期,岭南文化经历了一段衰落期,但在民国和新中国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岭南文化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三、岭南文化的特点岭南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它融合了中原文化、南越文化、海外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具体来说,岭南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多元化岭南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包含了多种民族文化因素,如中原文化、南越文化、海外文化等,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和特色的岭南文化。
2. 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岭南文化的民俗文化非常丰富,如“过大年”、婚俗、祭祀活动等,这些民俗活动不仅是人们传承和弘扬岭南文化的方式,也是维系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3. 建筑风格独特岭南文化的建筑风格独特,以“吊脚楼”、“宫殿式建筑”、“粉墙黛瓦”、“园林式建筑”等为代表,这些建筑充分展现了岭南文化的特点和风貌。
4. 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岭南文化的饮食文化也是独具特色的,岭南菜系粤菜更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岭南饮食文化不仅注重味道、营养和色彩,更体现了广东人的独特性格和审美情趣。
四、岭南文化的代表作品岭南文化的代表作品非常丰富,包括建筑、雕塑、书画、音乐、戏曲、小说等方面,以下为几个代表性的作品:1. 世界文化遗产——岭南古建筑群岭南古建筑群是广东地区古建筑的代表,包括广州的南越王墓、石室圣心大教堂、陈家祠等,这些古建筑是岭南文化的象征和代表。
试论岭南文化基本特征及作用提要:岭南的地理概念是指五岭以南地区,在地域上包括今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部分地区。
由于岭南地区北依南岭,南傍南海,加上南岭万山叠嶂,这就令岭南在地理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区域。
在这独立的区域里面,岭南就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并且这些特征在历史的进程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本文章就浅论岭南的文化特征以及其作用。
关键词:岭南文化基本特征作用(1)岭南文化的基本特征①重商性。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重农轻商”一直是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这一思想在旧中国的中原地区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岭南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所以在岭南就产生了与中原不同的特征,那就是“重商性”。
岭南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所以这里的商品贸易十分发达。
“崇拜金钱”的观念渗入到了岭南文化中。
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11月,清政府宣布封闭闽、浙、江三海关,仅保留粤海关对外通商。
【1】从此,全国的进出口商品交易,都由广州一口经营。
大量商人到广州做生意。
这时候的广州商品贸易达到了鼎盛时期。
②开放性。
岭南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很多的岭南人不断走出家门,大量的人口迁出和迁入,今海外华侨和华人有几千万。
频繁的贸易和人口的流动,这就使岭南文化拥有开放性。
除此大量的中原和海外的产品输入到岭南地区,同时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文化都输入到广东。
鸦片战争后,广东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场所。
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都将西方的政治观念从广东输入从而带到了全中国,岭南就成为中国资本主义观念启蒙地方。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又成为了对外开放的试验基地。
③兼容性。
岭南文化的开放性这就意味着,岭南文化同时具有兼容性。
岭南地区是一个文化的大舞台,是海内外各种文化碰撞的地方。
由于岭南地理位置处于中国最南部,与海外相连通,这就使大量来自中原和海外的文化涌进岭南地区。
岭南文化接受了这些地方的大量文化和影响,在民俗、饮食、艺术、建筑和宗教等方面都有体现,大量不同的宗教场所在岭南出现。
地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地方特色影响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独特标志,也是地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域文化能够对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不仅形成地方独有的经济特色,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地域文化如何对经济发展带来地方特色影响。
首先,地域文化能够塑造独特的产业格局。
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特色,这种独特性会渗透到地方的产业发展中。
例如,浙江的纺织业在中国具有重要地位,这与浙江的历史上就有丰富的纺织文化有关。
地域文化对产业发展的定位和方向起到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地方特色的产业布局。
其次,地域文化有助于形成独特的商业模式。
地方的文化传统会对商业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四川的餐饮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这与川菜的辣味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地方特色的商业模式不仅能够独特地满足当地人的需求,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和投资者的关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再次,地域文化能够培育出特色鲜明的地方品牌。
地域文化对品牌的塑造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江苏的苏绣为例,苏绣作为中国的传统工艺品之一,凭借其独特的技艺和美感,在市场上独霸一方,成为江苏地区的品牌代表。
地域文化能够为品牌赋予独特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进一步提升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此外,地域文化也对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地方文化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例如,广东的岭南文化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地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能够带动当地酒店、餐饮、交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形成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最后,地域文化对人才的吸引和培养也有重要的影响。
地方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往往能够吸引很多人才前往发展。
例如,北京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氛围吸引了大量艺术家和文化从业者。
这些优秀人才的加入,推动了地方艺术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总之,地域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地方特色影响。
地方的文化传统、商业模式、品牌塑造、旅游产业以及人才吸引等方面,都能够受到地域文化的积极影响。
岭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对当今时代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岭南文化是广东极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它既具有历史性,也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
岭南文化代表了文化发展过程中先进力量的部分,是中华文化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在当今时代,岭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推动文化创新、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岭南文化以其开放、务实、重商、敢闯、平和的文化精神特质,对当今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文化精神特质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所体现,为广东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迪和精神支撑。
此外,岭南文化在当今时代还具有国际影响力。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增多,岭南文化的优秀元素和价值理念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所认识和接受,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总之,岭南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对当今时代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岭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挥其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促进社
会和谐进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岭南文化》专题讨论:岭南文化的特点及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讨论时间:2011年11月27日
讨论内容记录:
岭南文化在华夏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毫无疑问,它不愧为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具有独特色彩和香味的奇葩。
一、开放与商品经济是岭南文化两大特色
岭南文化之所以特色鲜明,是与岭南的环境分不开的。
海洋的环围和五岭的隔绝,在古代的经济与社会条件下起着屏障的双重作用———利于防御;弊于阻抑。
但是,由于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逐步形成,又使岭南文化较早地接受了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的影响。
在最初促进文化交融的人物中应当突出赵佗的作用,他在两千余年前率军进驻岭南的过程中带来了中原文化。
此外,周边文化———如湖湘文化的影响也日益扩展。
到中世纪的后期,尤其是迄于近代,岭南还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津梁,海洋文化对岭南文化的作用趋于明显。
要之,远古时期的岭南文化是颇为初始的,与中原文化相较,当时的岭南文化的差距是明显的。
中原文化跨越五岭,加上南来部属与越人结合,才有力地促进了岭南文化的演变,使之在南北融会中进入新阶段。
例如,“百越无姓”的状态就此结束。
到了封建社会中叶后,岭南文化的发展较快,明清以降特别是近代,则在不少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
当然,这个过程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的。
二、融合与交流是岭南文化形成之基石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确认:岭南文化吸收了中原文化、周边文化,吸取了海洋文化(包括东南亚与西方),经由融汇、创造而形成和发展起来。
就其实质说来,岭南文化的构成主要乃是三种元素———南越的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融合。
岭南文化能够比较迅速和顺畅地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除了其自身曾经属于“原型文化”的内因外,还与社会的剧变和震荡有关,即天灾、战乱和其他契机往往形成了催化因素。
一般而论,从魏、晋以迄明、清,绵长的中世纪最少发生过四次大移民。
大量来自中原地区和其他省份的移民进入岭南,对当地的文化、社会生活、经济及各个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会贯通。
三、知识精英的积极作用须予重视
在岭南文化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知识分子起了积极的作用。
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学者、艺术家和政治家等的活动,促进了岭南文化的发展。
当然,文化归根结底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但是,没有专业性的文化活动,很难想象能创造出精英文化与繁荣的商品经济社会。
这里仅举出二个例证:其一,是中国佛教禅宗南派的开创者惠能。
惠能所开创的禅学本身具有岭南文化的特色,又给予岭南文化以反作用:它所具有的平民化、市俗化和人的真心本性即佛的观念,表现出对于传统佛教的某种背离;其二,是著名的理学大师———江门学派的开创者陈白沙。
过去对他的学术地位和作用评价偏低,原因之一是他主要僻居于岭南。
其实,他的造诣不逊于王阳明。
至于岭南历史进入近代之后,文化领域中更是群星灿烂,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思潮汹涌澎湃,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也是成就卓著。
优秀的知识分子群体,对岭南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四、丰富内涵造就绚丽多彩的文化形式
岭南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获得了相应的缤纷表现。
这里既有雅文化、精英文化———如江门学派、岭南画派,又有市井文化;同时,还要顾及独具特色的民俗所体现出的文化,如自梳女、结金兰会和不落夫家等等,这些风习包蕴着社
会文化内涵。
岭南文化中的艺术部分,颇具特色,以粤剧、潮剧和汉剧为例,它们扎根于南疆,又吸收了中原和周边文化,汉剧的语言就很值得探研。
五、坚持岭南文化“新、实、活、变”本色
岭南文化有它的特点,必须科学地把握,既要肯定它的优点,也要指出它的不足。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它的健康发展。
岭南文化的类型是否可以这样概括:它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平民倾向的世俗文化、市民文化、商品文化,或是概括为几个特性:重商性、开放性、兼容性、多元性、直观性、平民性、非规范性。
这样论述可能有些繁琐,所以简括为“新、实、活、变”四个字。
这种论断也许并不全面,但就总体来说,同其他地区类比,与中原地区相较,是否可以认同这些特点。
要之,希望共同研讨以推进岭南文化研究的深入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