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植物的生殖方式
- 格式:docx
- 大小:39.93 KB
- 文档页数:4
植物的生殖方式教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第3节植物的生殖方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复习人、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过程,阐明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通过学习农业生产上一些植物的生殖过程,概述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3.在学习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基础上,比较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之处。
4.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并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选讲)。
能力目标: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植物营养繁殖的实际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首先对前两节讲述不同生物的生殖方式加以归纳,进而阐明有性生殖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以马铃薯的繁殖方式为例,阐述了无性生殖的特点,并列举实例说明营养繁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并要求学生参加有关实践活动。
因此,在教材地位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对生物学有了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学生对“生物的生殖”这部分知识尚处于空白阶段。
通过第19章前面2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生殖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希望更深入地了解有关其他生物生殖的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营养繁殖的过程与实践活动2.教学难点:植物营养繁殖——扦插、嫁接的过程与实践活动教学策略1.比较分析人、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生殖发育的共同特征,归纳出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2.回顾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理解植物的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3.通过实例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无性生殖——营养繁殖(储存器官繁殖、扦插、嫁接、压条等)4.通过植物营养繁殖的实践活动,了解植物营养繁殖的过程,体会无性生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5.通过图片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和意义6.通过分组讨论,比较分析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之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复习人、鸟类、蛙类和昆虫的生殖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动物与人的生殖发育的共同特征,以及有性生殖后代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第三章植物的繁殖方式与育种本章讲3节:§1 植物的繁殖方式§2 不同繁殖方式植物的遗传特点及其与育种的关系§3 植物品种的类型及育种特点本章主要掌握:主要植物的繁殖方式及授粉方式;它们的开花生物学和遗传特点与育种的关系。
植物的繁殖方式与育种及种子生产有着重要的关系。
不同繁殖方式植物的遗传特点不同,育种方法也不一样,种子生产方法也不同。
所以,开展育种工作和种子生产工作时,必须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及遗传特点。
第一节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的繁殖方式分为两大类:有性繁殖: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
还包括二种特殊的有性繁殖:自交不亲和、雄性不育性无性繁殖:营养体繁殖、无融合生殖一、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类型。
包括自花授粉植物、异花授粉植物和常异花授粉植物三种类型。
(一)自花授粉植物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同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进行传粉而繁殖后代的植物称为自花授粉植物,又称自交植物。
禾谷类:水稻、小麦、大麦、燕麦;豆科:大豆、绿豆、豌豆、花生、小豆、菜豆、豇豆、扁豆;其他:芝麻、烟草、亚麻、马铃薯、茄子、番茄和辣椒等。
植物学特点(1)雌雄同花;花瓣无鲜艳色彩,缺少香味,不易引诱昆虫传粉;(2)雌雄蕊同期成熟,甚至开花前已授粉(闭花授粉);花开放时间短,多在夜间或清晨开放。
(3)花器保护严密,外来花粉不易进入;有的雄蕊紧密包围雌蕊,花药开裂部位紧靠柱头,极易自花授粉;自花授粉植物的自然异交率一般不超过4%:如大麦0.04~0.15%;大豆0.5~1%;小麦和水稻的自然异交率一般不到1%;最高可达4%。
(二)异花授粉植物通过不同植株花朵的花粉进行传粉而繁殖后代的植物称为异花授粉植物,又称异交植物。
主要靠风力或昆虫传粉,异交率在50%以上,甚至高达95%或100%。
异花授粉植物又可分为三种情况:1、雌雄异株:植株有雌雄之分,雌花和雄花分别着生于不同植株上。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汇总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1. 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精子 卵细胞有性生殖的个体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更能适应环境。
例如:种子繁殖、播种、受精、受精卵、开花、结果等字眼出现,是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实→新一代植株。
(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2.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母体可以是植物的根、茎、叶或植物组织)无性生殖的个体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更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应用:扦插、嫁接(苹果、梨、桃)、组织培养、压条、分根、分株等。
马铃薯的营养繁殖: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接穗砧木: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大部分植物既能进行有性生殖,也能无性生殖。
3.试管婴儿、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是有性生殖。
克隆技术、分裂生殖、孢子生殖是无性生殖。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1)完全变态:同家蚕一样,蝶、蚊、蝇、蚁、蜂、蛾等昆虫的发育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还有蝉、蟋蟀、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乌龟、鳄鱼、蛇是爬行动物)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1)发育经过:卵→蝌蚪→幼蛙→成蛙。
《第3节植物的生殖方式》习题1、花被由()组成。
①花柄②花托③花萼④花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植物在传粉时,依靠()来识别是同种花粉。
A、花药B、花丝C、柱头D、花柱3、胚珠着生在()。
A、花被中B、雄蕊中C、柱头中D、子房中4、下列植物的花中含有外稃、内稃和浆片的是( )。
A、小麦B、梨C、苹果D、桃5、桃花和小麦花中能产生花粉的结构是( )。
A、花药B、花丝C、柱头D、子房6、在花的基本结构中,()是植物进行有性生殖的主要部分。
①花萼②花冠③雄蕊④雌蕊A、①②B、③④C、③D、④7、花朵较大,花冠颜色鲜艳,具有香味和花蜜的花一般为( )。
A、虫媒花B、风媒花C、虫媒花和风媒花D、虫媒花或风媒花8、虫媒花和风媒花植物都属于( )。
A、异花传粉植物B、自花传粉植物C、单生花植物D、有花序的植物9、花粉在萌发过程中产生花粉管,当花粉管进入()时释放出精子。
A、柱头B、花柱C、子房D、胚珠10、桃花、苹果花的结构包括花柄、、花萼、以及雄蕊和。
其中能通过细胞分裂产生卵细胞的是。
11、桃花的花萼、花瓣和小麦的外稃、内稃的共同功能是。
12、传粉是指花粉散落在上的过程,可分为和。
13、胚珠里的,与来自花粉管的结合,形成的过程称为受精。
14、构成种子的主要部分是,它包括、胚轴、和子叶。
15、大豆种子的子叶和玉米种子的胚乳的共同功能是。
16、种子萌发的主要外界条件是、和。
17、营养繁殖是用进行繁殖的方式,它之所以在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是因为。
参考答案1、B2、C3、D4、A5、A6、B7、A8、A9、D10、花托;花冠;雌蕊;雌蕊。
11、保护雄蕊和雌蕊。
12、柱头;异花传粉;自花传粉。
13、卵细胞;精子;受精卵。
14、胚;胚芽;胚根。
15、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物质。
16、适宜的水分;充足的氧气;适宜的温度。
17、营养器官;营养繁殖能够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很快。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三节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和发育》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
2、举例说明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
3、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4、概述种子的形态和结构。
5、分析种子的萌发与外界条件的关系。
6、说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植物生殖的图示观察,尝试图与文字转换的表达。
2、能够模仿人工营养繁殖的图示,进行植物的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
3、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形态结构,并尝试画出所观察的种子的结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观察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阅读人工种子形成的资料,体验新科技与传统生产的差异。
2、参与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3、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形成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观念。
教学重点1、概述植物的受精过程和描述绿色开花植物和果实的形成过程。
2、能够概述种子的结构,尝试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3、种子的萌发过程;芽的结构和发育。
教学难点1、概述植物的受精过程。
2、芽的发育过程。
教学过程(一)教师安排学生对照课本观察桃花和白菜花的结构。
最好每人一朵桃花,一朵白菜花。
花的观察有一定的顺序,教师按照花的结构,由上到下,有外向内进行描述,要做到尽可能的详细。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帮助学生认识花的结构。
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对花的结构进行总结。
(二)教师出示“雌蕊的结构”挂图,讲解雌蕊的组成。
(三)在学生掌握雌蕊结构的基础上,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反映植物双受精过程的图片。
在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各组派代表展示本组的作品,并说明双受精的过程。
通过学生的制作,展示和阐述过程,可以加深其对双受精作用的理解。
(四)安排学生对照课本的分析果实与种子分别是由子房的哪一部分发育成的,并写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班级小组姓名评价
第19章第3节《植物的生殖方式》导学案
平南镇二中周娟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植物的生殖方式。
2、阐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
3、说出扦插、压条、嫁接等无性繁殖成功的关键及要领。
4、了解植物组织培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课前自主学习,提高分析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学习扦插、嫁接实验,提高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参与植物的无性繁殖实验,体会无性繁殖在实际应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2、认识到植物世界的缤纷多彩,树立爱护植物意识。
【学习重点】
1、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
2、营养生殖的方式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预习课本P87---P94,完成下列问题
1、植物依靠______繁殖的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种子的形成经历了_____、_____、 _____,以及_____的发育等过程。
2、有性生殖指由亲体产生的________结合成______,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有性生殖。
3、无性生殖指不经过______的结合,由______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4、绿色开花植物能利用其__________繁殖新个体.这种无性生殖方式叫营养生
殖,有利于保持母的___________,人工营养生殖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5、组织培养在下,将植物一部分放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培养出一
个完整的,接种到培养基上的植物材料统称为
6、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外植体细胞或组织通过细胞分裂形成经过人工
诱导,产生、等器官,从而形成一个新的。
(二)合作探究
1、植物有性生殖的概念
合作学习:结合课本 P87页,回忆种子形成的过程,找出种子形成的过程
种子的形成经历了、、,以及的发育等过程。
2、合作探究:观察发芽的马铃薯、发芽的红薯、发芽的大蒜及仙人掌,总结这
些生物生殖的共同点,由此引出无性生殖的概念。
3、营养生殖常用方法的亲身体验
(1)学习木槿花的扦插:利用实验用具和材料,小组共同合作完成
(2)练习毛桃和水蜜桃的芽接,选择合适的接穗和砧木,小组完成嫁接,并注意嫁接过程遇到的问题,小组间交流讨论。
①鸭梨的果实甜,抗病能力弱;杜梨的果实涩,抗病能力强。
应将做接
穗,接在砧木上 ,接穗成活后该植株表现为抗病能力果实
②思考:果树嫁接时对接穗、砧木有什么要求?
嫁接时一般抗逆性强,适应能力强的作为具有优良特性的品种作为
③思考:为了使嫁接果树更好的存活,嫁接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
嫁接成活的关键:使接穗和砧木的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④认识桂花的压条:与学生共同学习压条的实际操作
4、观看植物组织培养的视频,认识什么是组织培养技术,有什么优点。
5、总结如何利用无性繁殖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课后开展植物扦插和嫁接活动,并完善实验报告
(三)知识梳理
有性生殖:植物依靠繁殖的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不经过细胞的结合,由直接产
生新个体。
营养生殖:植物利用、、器官进行
繁殖新个体。
常用方法包括:、、
组织培养:组织培养在下,将植物一部分放在人
工配置的培养基上培养出一个完整的
接种到培养基上的植物材料统称为
(四)反馈检测
1、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
A.能否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B.能否进行细胞分裂
C.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与结合 D.能否形成生殖细胞
2.人们采取扦插的方法来繁殖葡萄、月季等植物以下植物的生殖方式与其不同的
是( )
A.石榴用压条的方法繁殖
B.马铃薯用块茎繁殖
C.水蜜桃用嫁接的方法繁殖
D.向日葵用种子繁殖
3.利用分根、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花卉或果树的最主要的优点是 ( )
A.缩短植物的成熟时间
B.增强植物生活力
C.保留了亲代的优良性状
D.有利于大量繁殖新个体
4、“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中所描述的“插柳”是属于柳树繁殖的
( )
A.嫁接 B.扦插 C.压条 D.有性生殖
5、(2016年贵港市会考真题)只需要少量的植物材料(如茎尖、叶片等),就可
在短期内诱导出大量的幼苗,这一生物技术就是
A扦插 B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C嫁接 D植物基因工程
6、将冬枣树的枝嫁接到普通枣树的枝干上,将来这个枝条上结的果是()
A.普通枣
B.冬枣
C.黑枣
D.一半冬枣,一半普通枣
7、如图表示植物的一些繁殖方式,请根据图分析回答:
(1)上图中A、B、C所表示的繁殖方式分别是、、。
(2)它们都属于哪种生殖方式?;这种生殖方式的优点是能较好地保持的优良性状
(3)图A所示生殖方式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紧密结合在一起。
(五)学习反思
本节课通过已有知识引出新知识(如有性生殖的定义),再紧贴生活实际,总结出新知识(如营养生殖的引出),使得植物的无性生殖和组织培养技术易于理解,这样就使得概念易于区分。
学生通过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锻炼动手能力,思考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将问题解决。
这样既提高了学习的热情,又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内容较为抽象,同学们可在网上进一步调查关于组织培养的流程,同学互相汇报调查结果,就能够更鲜活、形象地认识到这一新技术。
既然我们学习了无性繁殖技术,就应该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起来,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那么,请你选择一种植物,尝试植物的扦插或嫁接或压条吧!看看你成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