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题.doc
- 格式:doc
- 大小:88.60 KB
- 文档页数:10
第十二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卷(满分30分,考试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部分内分泌腺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幼年时生长激素不足,可能患呆小症B.胰岛素不足,可能会导致糖尿病C.肾上腺素过多,可能患巨人症D.幼年时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导致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答案】B【分析】人体内的腺体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
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
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
【详解】A.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A错误。
B.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足,会引起糖尿病,B正确。
C.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C错误。
D.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动物体的生长发育,人在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呆小症,患者的症状是生长迟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D错误。
故选B。
2.下面有关激素的分泌情况与其病症的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巨人症B.性激素分泌过少→呆小症C.胰岛素分泌过多→糖尿病D.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侏儒症【答案】D【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详解】AD.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患侏儒症,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A错误,D正确。
B.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甲状腺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B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3三1——2章试题一、选择题1.一个人出现水肿,其可能的原因是()A血浆中尿素过多 B皮下组织积存过多 C血糖含量过少 D血浆蛋白质含量过少2.刚进入西藏的上海援藏干部,对高原缺氧环境所产生的生理反应是()①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数目增加②呼吸频率加快③细胞大多以无氧呼吸获得能量④心率加快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3.《新民晚报》消息:上海科学家破解神经元“沉默突触”沉默之迷。
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
请你大胆推测上海科学家对此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④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A.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4.人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其中原因是()A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B是体内增加水分C是体内增加无机盐 D是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5.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切除小白鼠的垂体后,其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减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也减少B.完成条件反射的反射弧中,不包括大脑皮层C.一个健康人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分泌量会明显增加,此活动的调节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D.渗透压平衡的调节只有体液调节6.如图为人的反射弧模式图,③表示脊髓的神经中枢,箭头指示受到刺激产生兴奋的传导方向。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②上传导时,其膜外电流方向同箭头方向一致B.刺激④既可以引起⑤的活动,亦可以导致a处的兴奋C.a、b两处的突触保证了神经冲动只能沿箭头所示方向传递D.若因脑溢血使大脑失去功能,则图示的反射活动不能进行7.下列关于神经冲动传导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 )A.神经冲动在完成反射的活动中只沿一个方向传导B.神经冲动的产生与膜内外电位变化有关C.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只向一个方向传导D.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比在突触间传递的速度快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感受器和效应器应该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中B.所有反射的中枢都位于大脑皮层,它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C.兴奋传导的速度主要取决于神经纤维的长度D.突触后膜可以是神经元细胞膜,也可以是肌细胞细胞膜等9.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验证甲状腺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作用时最佳实验材料是小蝌蚪B.验证生长激素促进骨骼生长的作用时用成年狗作实验动物最合适C.神经递质的释放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D.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功能时,取实验鼠的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并沸水浴10.激素有产生和作用部位。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单元过关试题1.一个健康人适量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无机盐的量是A.无机盐增多,糖未增多B.糖增多,无机盐未增多C.二者都增多D.二者都未增多2.正常人一次过量吃糖后,检测到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最可能原因是A.胰岛素分泌过少B.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C.肾脏发生了病变D.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有限3.下列有关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应适当补充钾盐B.K+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起决定作用C.Na+几乎全部由小肠主动吸收D.肾脏排尿的主要意义是维持内环境稳态4. 为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下列离子在人体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的是A.Mg2+B.Ca2+C.Na+D.Fe3+5.下列哪些是对内环境稳态实质的描述A.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实现B.是多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C.温度、pH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D.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6. 关于人的体温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寒冷环境中,在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下,皮肤中的血流量增加,以增加热量供应B. 正常人的体温在一昼夜中呈周期性波动C. 肌体在寒冷环境中几周后,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2倍以上,代谢水平有所降低D. 汗液是血浆从毛细血管渗透出来的滤出液,其中水占99%、主要固体成分是NaCL7.若血糖含量维持在50~60mg/dL而得不到补充,人就会惊厥休克,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A.脑组织的供能主要来自葡萄糖分解B.脑组织中糖元极少,需及时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氧化供能C.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给就会发生功能障碍D.脑组织虽贮有大量糖元、脂肪,但氧气供给不足,不能及时氧化供能8.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下列可能发生的是A.胰岛A细胞分泌加强B.胰岛B细胞分泌加强C.胰岛素分泌增加D.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9.下列那项不能缓解糖尿病的症状A.控制饮食,减少摄入高糖食品B.注入适量抗利尿激素C.注入适量胰岛素D.将正常基因导入病人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10.人体的下列生理活动,不受下丘脑调节的是A.维持血糖平衡B.维持体温相对恒定C.垂体等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D.体液酸碱平衡的维持11.某人按实验要求禁食了两周,但每天滴注含量适宜的各种有机物。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共50分)1. 以下哪种反射与其它三项不同()A. 膝跳反射B. 尝梅止渴 C. 排尿反射 D. 谈虎色变2.飞机降落时,乘务员会给旅客分发口香糖进行咀嚼。
这样做的目的是()。
A. 保护鼓膜B. 防止打瞌睡 C. 保持口腔卫生 D. 有助快速入睡3.大脖子病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其原因是患者体内缺少()A. 钾B . 钙 C.碘 D.铁4.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A. 长突起B. 神经元 C. 细胞体 D. 神经末梢5.与激素失调有关的疾病是( )A. 侏儒症B. 坏血病 C. 白化病 D. 贫血6.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走路线,而一只小狗却照样前行.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A. 视觉中枢B. 语言中枢 C. 听觉中枢 D. 躯体感觉中枢7.甲、乙两人在一宗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检查发现他们的脑部活动正常,为了检查他们的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是否受伤,医生对他们做了进一步的测试,结果如下:()伤者伤者蒙上眼睛接受的测试测试结果甲以针尖刺甲的指尖甲感觉疼痛,但没有缩手乙以针尖刺乙的指尖乙立即缩手,但完全不知有针刺及缩手动作的发生A. 甲传出神经受损,乙传入神经受损B. 甲传入神经受损,乙传出神经受损C. 甲传出神经受损,乙脊髓白质神经纤维受损D. 甲传入神经受损,乙脊髓白质神经纤维受损8.若女性怀孕期间患有地方甲状腺肿,她所生育的孩子最有可能患下列哪种疾病?()A. 呆小症B. 肢端肥大症 C. 侏儒症 D. 甲状腺功能亢进9.图为反射弧的示意图.图中4表示效应器,表示传入神经的是()A. 1B. 2C. 3D. 510.幼儿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A. 呆小症B. 侏儒症 C. 巨人症 D. 肢端肥大症11.做试卷时,先要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然后书写作答,完成这一系列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A. 大脑皮层B. 小脑 C. 脑干 D. 脊髓12.研究者给家兔注射某种药物后,破坏了胰岛细胞,家兔血糖浓度升高.这与家兔体内哪种激素含量降低有关()A. 性激素B. 生长激素 C. 甲状腺激素 D. 胰岛素13.清明节假日,很多同学都到郊外踏青春游.调节人体跑步动作的系统是()A. 运动系统B. 呼吸系统 C. 神经系统 D. 内分泌系统14.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A. 脊髓和脊神经B. 脑和脑神经 C. 脑和脊髓 D. 脑神经和脊神经15.只能由人体的内分泌腺产生的物质是()。
第四单元免疫调节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HIV和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HIV的携带者不一定是艾滋病患者B.HIV是RNA病毒,其构成成分不只有RNA和蛋白质C.HIV是逆转录病毒,逆转录酶和DNA连接酶在宿主细胞的细胞核中发挥作用D.目前艾滋病仍无法治愈,但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帮助病毒携带者延缓发病进程,降低患者死亡率2.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功能发生异常改变时,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及免疫功能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IV通过B淋巴细胞膜表面蛋白识别,进而主要攻击B淋巴细胞B.胸腺发育不良会影响T淋巴细胞的数量,导致体液免疫能力下降C.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过敏原引起的淋巴细胞数量异常增加而造成的自身免疫病D.机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体内浆细胞数量主要因B细胞的增殖而增多3.炎症反应是人体免疫系统清除它认为有害的物质时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反应,是免疫系统保护机体的正常反应,通常具有“红肿热痛”的表现。
但是如果炎症反应过强,就会造成太多的自体细胞损伤,而大量被破坏的细胞释放出细胞内容物,又会进一步给免疫系统提供更多的分子信号,导致反应进一步增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炎症反应的发生只与免疫细胞中的淋巴细胞有关B.炎症反应引起的发热现象可能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有关C.炎症反应过强会引起与免疫缺陷病类似的自体细胞损伤的情况D.炎症反应过强会引起正反馈调节,利于维持机体的稳态4.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C.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D.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5.如图表示淋巴细胞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细胞直接分化形成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①过程属于体液免疫,②过程属于细胞免疫6.下图为抗体与病原体上的抗原结合示意图。
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测试: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全国通用)(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4·桂林中学月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患肌无力解析:B和D中的疾病是稳态失调的一种表现症状,但稳态被破坏,不一定患这两种疾病;稳态被破坏后,主要表现为细胞代谢紊乱,一般不会表现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反而极可能减慢,因为酶的活性降低。
答案:C2.[2014·咸阳模拟]不能够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A.乳酸+碳酸氢钠→乳酸钠+碳酸B.碳酸钠+碳酸→碳酸氢钠C.抗毒素中和外毒素D.丙酮酸+水→二氧化碳+[H]+能量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
血浆中的酸碱缓冲对能中和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细胞产生的或摄食的碳酸类等物质,从而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抗毒素属于抗体,而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丙酮酸与水的反应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答案:D3.[2014·长沙高三诊测]“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利用胰岛素促进葡萄糖代谢的能力下降。
下列叙述能引起“胰岛素抵抗”的是()①胰岛B细胞受损②靶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③胰岛素与其特定受体识别发生障碍④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胰岛素抵抗”是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不是胰岛素含量少,故①不能引起胰岛素抵抗;靶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和胰岛素与受体的相互识别发生障碍,都可以导致胰岛素不能正常与靶细胞识别,不能引起靶细胞正常的变化,从而出现胰岛素抵抗;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不会出现胰岛素抵抗。
答案:B4.[2013·温州适测]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保护性功能,下列各项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解析: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属于免疫过程中的过敏反应;移植的器官被排斥是自身免疫系统对外来异物做出的反应;抗体清除SARS病毒属于体液免疫过程;医学上利用青霉素来消灭细菌,不属于机体免疫过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九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3.3~3.5)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神经元B.神经组织C.脊髓D.脑2.下列对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B.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构成C.神经系统对人体各部分起协调作用D.神经系统对人体的调节作用可随意支配3.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动物之间信息交流的是()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异性B.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C.蚊子飞动时发出的嗡嗡声D.老母鸡“咯咯”的召唤小鸡4.人在酒驾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造成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痹了人的()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5.下列全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A.狗辨主客、飞蛾扑火、老马识途B.猫捉老鼠、蜻蜓点水、鹦鹉学舌C.蜜蜂采蜜、蜘蛛结网、大雁南飞D.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孔雀开屏6.下列动物中,哪些体温是恒定的( )①宠物狗;②绵羊;③鸡;④龟;⑤青蛙;⑥丹顶鹤;⑦野鸭;⑧鲤鱼A.①②③⑥⑦B.①②⑤⑦⑧C.①②③④⑥D.①④⑤⑥⑧7.“植物人”是指只有心跳和呼吸而没有其他活动的病人,这种病人脑中没有受伤的部位是( )A.大脑B.小脑C.中脑D.脑干8.当人从25℃进入10℃的环境中,将出现的明显的生理反应是()A.体温降低B.大脑反应迟钝C.体表血管收缩D.体表血管扩张9.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而控制人的记忆、思维等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 ) A.小脑B.大脑皮层C.脑干D.脊髓10.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外国朋友也能动作协调、准确地使用筷子。
这是由于什么结构的功能得到了提高()A.大脑B.脑干C.小脑D.脊髓11.婴儿经常发生遗尿现象,主要原因是( )A.尿道括约肌发育不完善B.脊髓发育不完善C.脊髓与大脑联系不完善D.大脑发育不完善12.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产热与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题 4(100分 90分钟)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 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遭到损伤,而其它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A.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无感觉也无收缩反应C.有感觉但无收缩反应 D.无感觉但能运动2.下图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末梢。
下列有关图中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2-43A.刺激②点,能发生兴奋的有①、②、③、④、⑤、⑥B.刺激④点,能发生兴奋的只有③、④、⑤、⑥C.刺激③点,细胞内将出现电信号(电位变化)但突触间不出现化学信号(递质释放) D.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3.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
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C.构成实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4.在动物体内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导方向最可能是()A.树突→轴突B.细胞体→轴突C.细胞体→树突D.轴突→树突5.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
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6.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当食物中缺碘时,分泌量增加的激素是()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生长激素7.在一段时间里,定时给大白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可能出现的症状是()A.食欲旺盛,身体消瘦B.停止生长和发育C.身体臃肿,反应迟缓D.尿中出现大量葡萄糖8.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10d后将其同没有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相比,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的代谢能力明显下降,并且无法检验出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
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巩固测试一、选择题1.人体能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刺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要看清远处的交通标志,需调节眼球内玻璃体的曲度B. 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C. 咽鼓管与中耳相通,吞咽可调节鼓膜内外气压平衡D.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2.下面关于眼与视觉、耳与听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视觉和听觉都要在大脑的一定区域才能产生B. 近视是由于晶状体过度变凸,造成折射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后方C. 耳蜗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D. 鼻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外耳道感染3.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脑和脊髓里构成白质的是神经元的细胞体B. “望梅止渴”是非条件反射C. 视觉的形成在视网膜上D.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4.如图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是:①→③→⑤→④→②B. 缩手反射为简单反射,望梅止渴是复杂反射C.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D. 人体的生命活动只受神经系统的调节5.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B. 人在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C. 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肢端肥大症D. 婴儿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发育不完善6.关于“红灯停,绿灯行”反射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B. 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C. 近视眼看清楚红绿灯要戴凸透镜D. 该反射活动需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7.以下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在人体调节中占主导地位B. 当你由看试卷上的文字到看窗外的树木时,眼球晶状体的曲度变小C. 看到题干信息迅速得出答案,这是人类特有的反射D. 考试结束的铃声刺激鼓膜产生神经冲动,再由听觉神经传给大脑8.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脑干B. 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C.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 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9.下列有关内分泌腺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胰腺和胰岛都是内分泌腺B. 人体内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C. 幼年时期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D. 激素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10.王勇因为不小心手指被利刃划破,疼痛难忍,但他仍然咬紧牙关不吭声。
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题说明:本试卷分为第I、II卷两部分,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答题卡内,第II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
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2.下列选项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的是A.马戏团的小狗会表演简单的加减计算B.打过针的婴儿,再见到护士就哭C.叫小狗的名字时,它就摇着尾巴走过来D.听“望梅止渴”的故事,就分泌唾液3.下列反应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见到话梅就分泌唾液B.一粒糖放入口中,就分泌唾液C.手一碰到火就缩回来D.婴儿出生就会吮奶4.右图中曲线III表示茎伸长生长与植物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如果将同样浓度范围的植物生长素施用于侧芽,则能代表它生长状况的曲线是A.IB.IIC.IVD.V5.吃糖1小时后,在胰静脉的血液中,下列物质中会明显增多的是A.胰蛋白酶B.胰淀粉酶C.胰岛素D.胰高血糖素6.果树整枝修剪和棉花摘心,能提高产量,根据的原理是A.减少其蒸腾作用,保持水分,使其代谢旺盛B.减少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C.破坏了顶端优势,使其多产生侧枝,从而提高产量D.避免生枝过多,出现落花落果,从而减低产量7.植物地上部分向光生长,根背光生长。
取正在萌发的种子贴附在琼脂板上,再将琼脂板插入透明盒内培育,五面遮光,仅从一侧给予光照(见右图)。
幼苗根的生长方向将是A.↓B.→C. ↘D.↙8.某人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9.农业生产上应用生长素类似物2,4—D做除草剂,消灭稻田杂草的原理是A.高浓度溶液促进杂草衰老B.高浓度溶液抑制杂草生长C.高浓度溶液促进水稻生长,通过竞争使杂草得不到养料D.低浓度溶液抑制杂草生长10.下列激素中可影响婴幼儿脑的发育的是A.性激素B.胰岛素C.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11.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1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B.植物激素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主要是由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C.植物激素是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的有机物13.为提高扦插枝条的成活率,要去掉枝条上的一部分枝叶,但必需保留一小部分枝叶和芽,原因是①保持适度的蒸腾作用②降低蒸腾作用③利用芽产生的生长素,促进插枝生根④保留一部分芽方可发育成成熟的植株⑤去掉一部分枝叶,解除了顶端优势③芽在叶腋处,叶可保护幼芽A.①③④B.②③⑤C.②③⑤⑥D.②③⑥14.如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①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②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③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芽的生长④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15.右上图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长素由②→①移动B.生长素由④→③移动C.生长素由①→③移动D.③处生长比④处快16.在市场上看到发育不均匀(凹凸不均)的西瓜,若切开观察,可见其凹侧的种子发育不良或未发育,这种现象可解释为A.种子的发育需要果实提供营养B.无种子的子房一定不能发育成果实C.光照不均匀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D.发育着的种子里合成的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17.下列与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猪、羊等家畜阉割后有利于肥育B.两只公鸡相斗时,鸡毛会竖起C.雄鹿到一定年龄后,会长出发达的鹿角D.给青鱼注射鲤鱼垂体的提取物能促进青鱼卵巢成熟18.人们常采用注射垂体制备物的方法,促进鱼类排卵,这是由于垂体内含有A.促性腺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C.生长素D.性激素19.科学研究表明,对幼鼠注射或口服睾丸酮后,出生仅14d的雄鼠就表现出交配行为。
如果将公鸡的睾丸摘除,公鸡不再呜啼、鸡冠萎缩,求偶行为消失;重新植入睾丸,则公鸡的特征和交配行为又得以恢复。
这一事实说明A.性激素与性行为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B.被割除睾丸的公鸡变成了母鸡,因而不再鸡啼C.睾丸酮属于雄性激素,在雌性体内不存在D.幼鼠和公鸡的有关特征和行为变化是激素和神经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20.当一个人过度紧张时,会出现手足发凉现象,此时A.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引起皮肤血管收缩B.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引起皮肤血管舒张C.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引起皮肤血管收缩D.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引起皮肤血管舒张21.多细胞动物接受刺激后发生反应所依靠的结构是A.运动系统B.神经系统C.原生质D.感觉器官22.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23.在反射弧中,传入神经纤维受损,其他各部分正常,下列哪一项成立A.不影响皮肤感觉和肌肉运动B.皮肤有感觉,但肌肉瘫痪C.皮肤失去感觉,肌肉能运动D.皮肤失去感觉,肌肉瘫痪24.要得到番茄的无籽果实,需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滴在该花的雌蕊柱头上,处理该花的时期和条件是25.观察植物向光生长的最好实验材料是A.完整的燕麦种子B.成熟的燕麦苗C.带芽的燕麦种子D.完整的胚芽鞘26.甲乙两只狗受到灯光刺激后,虽然都没有看到或吃到食物,但经观察发现,甲狗有唾液流出,乙狗没有。
这一实验说明A.灯光对甲狗来说为无关刺激B.灯光对乙狗来说为非条件刺激C.灯光对甲狗来说为条件刺激D.灯光对乙狗来说为条件刺激27.下列关于感受器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能将特定的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B.感受器直接将感受到的刺激传人大脑皮层C.各种感受器都有各自的适宜刺激D.感受器可产生适应现象28.研究生长激素促进幼小动物生长常用的方法是A.饲喂法B.注射法C.阉割,移植法D.以上三项均可用29.在英格兰某地区曾发生一只大山雀一次碰巧弄破了牛奶瓶盖子,并因此而饮到了牛奶,由此,它学会了“偷”饮牛奶的方法。
不久,这一地区的其他大山雀也出现了“偷”饮牛奶的行为。
其他山雀的这种行为属于A.印随学习B.模仿学习C.本能行为D.判断和推理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大众面前讲话,就会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这是副交感神经兴奋的结果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内脏器官的作用是相反的C.每个内脏器官都必须受双重神经支配D.交感神经是传出神经,副交感神经是传人神经31.为了使从南方运到内地的生香蕉尽快成熟,以便及早上市,可选用的措施是A.将其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B.放在塑料薄膜袋中C.与成熟的苹果共同存放D.放入冷库中低温保存32.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主要靠神经调节②切断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可使人感觉不到疼痛,可以为晚期病人减轻痛苦③鸟类看到毒蛾的幼虫而飞离,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④反射和应激性都是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只不过前者只适用于动物而后者适用于植物⑤昆虫只有激素调节,没有神经调节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33.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植物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两重性的现象是A.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B.顶端优势C.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D.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34.对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都有重要影响的激素是A.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B.生长激素和胰岛素C.性激素和生长激素D.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35.植物生长素能促进生长的原因是A.促进细胞分裂B.促进光合作用C.促进细胞伸长D.促进营养吸收36.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秆能部分恢复直立状态,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受重力影响,向地性B.受重力影响,背地性C.受水的影响,向水性D.受光的影响,向光性37.农业生产中,利用生长素作用的原理可进行疏花疏果。
下列各项应用中与其原理最为相似的是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棉株,这样可以达到保蕾保铃的目的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C.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瓜类单性结实,产生无籽果实D.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38.春天一到,鸡的生殖腺就发达起来,这是由于白天变长,通过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作用于什么部位及如何调节的结果A.脑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B.甲状腺;分泌刺激性腺的激素39.下列四组疾病中,因缺乏激素引起的一组是A.果小症和肢端肥大症B.夜盲症和佝偻病C.侏儒症和糖尿病D.白化病和色盲40.有关后天性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刚孵化出的小天鹅印随学习B.小鸡模仿学习母鸡扒地索食C.蜘蛛结网捕食D.动物经训练后完成较复杂的动作41.下图对燕麦胚芽鞘生长所进行的实验(图中锡箔套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能产生向光性弯曲生长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42.下列各项处理手段会明显影响第二特征的是A.结扎输卵管或输精管B.切除精巢或卵巢C.摘除子宫D.服用甲状腺激素43.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至昏迷,该激素是A.甲状腺激素B.雄激素C.雌激素D.胰岛素44.在体力活动时遇到下列哪种情况呼吸更加急促A.血糖浓度高B.血糖浓度低C.血中二氧化碳浓度高D.血中二氧化碳浓度低45.下列哪种腺体是外分泌腺A.甲状腺B.肾上腺C.腮腺D.垂体46.下列物质口服后将失去原有作用的是A.胰岛素B.葡萄糖C.维生素D.胃蛋白酶47.在一株植物上,正确反映各部分生长素浓度分布情况的是A.顶芽>侧芽,老根>分生区B.顶芽>侧芽,老根<分生区C.顶芽<侧芽,老根<分生区D.顶芽<侧芽,老根>分生区4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的性行为主要是由性激素决定的B.鸟类的迁徙行为只受神经系统调节C.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主要由神经系统凋节D.在动物行为形成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作用同等重要49.下列有关植物向性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向日葵的幼嫩花盘随阳光而转动B.茎的背地生长C.根的向地生长D.用生长素涂抹子房壁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50.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中传导的方向是A.轴突→树突→细胞体B.细胞体→轴突→树突C.树突→轴突→细胞体D.树突→细胞体→轴突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50分)51.(6分)如下图是一个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人在患病、治疗、治愈的三个不同时期血液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