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颜真卿书法的风格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颜真卿楷书的艺术特点介绍颜真卿的书法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特点,它的书法作品非常的有魅力。
那么,颜真卿的书法有什么艺术特点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颜真卿书法的艺术特点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颜真卿的楷书艺术探究唐代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的辉煌时期,产生了许多书法大家和经典作品。
盛唐的颜真卿便是唐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他的书法艺术极具创造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盛唐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书法史上自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之后的又一面革新的旗帜。
本人近期对其楷书艺术进行了探究,有了更进一步了了解。
一、颜真卿其人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山东临沂。
生于景龙三年(709),逝于贞元元年(785),享年77岁。
颜真卿出身于一个世代擅长书法、文字学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的五代祖颜之推,是南北朝时著名的学者,所著《颜氏家训》中就有关于书法和文字学的论述。
颜真卿又是唐代著名训诂学家颜师古的五世从孙,父亲颜惟贞亦是唐代有名的书法家。
在这种学术和艺术氛围很浓的环境里,颜真卿从小就受到熏陶和影响,他聪明好学,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书法也受到长辈们的赏识。
颜真卿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登甲科,中进士,任殿中侍御史。
因受杨国忠排斥,天宝末年出任平原太守,肃宗即位,迁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代宗朝曾当过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
所以后世多称他为“颜平原”或“颜鲁公”。
他为人刚正不阿,安禄山叛乱,颜真卿在平原联合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奋起抵抗,河北一带十七郡纷纷响应,被推为盟主。
由于颜真卿为人忠烈耿直,后李希烈叛唐攻破汝州,宰相卢杞平常就忌恨颜真卿的刚正,要趁机陷害他,就谎说颜真卿德高望重,四方敬仰,让他去说服李希烈,可以不动刀枪不流血而平定强敌。
皇上愚昧听了卢杞的话。
这时候,颜真卿已经是七十开外的老人了。
许多文武官员听说朝廷派他到叛贼那里去,都为他的安全担心。
但是,颜真卿却不在乎,带了几个随从就到淮西去了。
浅论颜真卿的书法特点及鉴赏论文浅论颜真卿的书法特点及鉴赏论文摘要: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
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颜真卿是书法史上居承先启后地位的伟大人物,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
关键词: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书法,通俗的说,就是富有感情的以艺术的手法表现汉字的魅力。
我们的生活到处都有书法的身影,无论是大街小巷的海报宣传还是我们每天运用书法的技巧去写汉字,都用到了书法。
所以说,书法无处不在,那么书法究竟是什么?参加完书画艺术导论的选修课后,应以学术性的眼光看待。
有关书法的概念,众说纷纭。
一般情况下,书法可以定义为:以汉字为载体,运用书写工具去表现内心思想情感的艺术。
由定义可见,中国书法与汉文字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
可以这样认为,书法艺术是伴随着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只不过,这时候的书法正处于“混沌萌芽” 阶段。
事实上,中国书法史是伴随着汉字演变的发展史。
仓颉造字,奉黄帝之命仰观日月星辰,俯察鸟兽山川,创造出了文字。
我们可以了解到最早的汉字来源于物象,即我们今天所说的“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开始,中国有了文字,随着历史的变迁,书法艺术逐渐兴盛起来。
书法中的“书”乃“写”也,“法”为法规、法则、法度,“书法”乃写字的法则。
我们通常把按着一定书写法则写的有审美价值的字,称为书法,精此道者为书法家。
而不可把一般的毛笔字叫“书法”,把用毛笔字写字的人都叫“书法家”。
我们为什么不管外国人写的外文叫“书法”?那是因为字母一没有审美价值的间架结构,二没有审美价值的行笔法则,它只是代表语言的符号,而不是有审美价值、有经济价值的艺术作品。
中国文字就不同了,它是拼音字母的升华,它一方面有审美价值的间架结构,同时有审美价值的行笔法则,所以它不但是语言的载体,而且还能成为有审美价值和高经济价值的艺术作品,书法是中国文字特有的财富。
形容颜真卿书法的词语颜真卿(709年-785年),唐代著名书法家,贵州永宁(今贵州省都匀市)人。
他是唐代建中靖国军公杨炯的曾孙,父亲颜鼎、兄颜真卿、弟颜真清都是唐朝的名人。
而他以他的书法成就而闻名于世,至今被誉为中国书坛上绝世的文化名宝。
颜真卿的书法以楷书为主,兼善草书,尤其擅长行书。
颜氏家族三代都素有“贵族书法家”的美誉,颜文则尤以其楷书出名。
他的作品给人以庄重肃穆、雄浑奔放的感觉。
人们常用“挺拔雄劲、纵横有力”来形容他的书法。
颜真卿的书法风格独特,有以下几个特点:1. 极富气势:颜真卿的作品气魄恢宏,力度雄浑有力,给人以沉稳、庄严的感觉。
字体挺拔俊俏,线条流畅有力,笔画粗细适度,舒展自如。
他的作品常常给人以一种宏伟之感,充满力量与生命的张力。
2. 刚劲有力:颜真卿的书法笔画凌厉有力,构图严谨,每一笔都是准确、有力、刚劲的。
他的字迹笔画稳重有力,墨线的浓淡交错之间,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他的作品往往能引起人内心深处的共鸣,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
3. 开放自由:颜真卿在书法创作上善于突破常规,不拘泥于传统的束缚,敢于探索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他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非常自由,内容上也有所突破,常常有新意。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给人以一种奔放不羁的感觉,给人留下了深刻而独特的印象。
4. 多样变化:颜真卿的书法作品风格多样,既有横平竖直的敦厚,又有圆润流畅的苍劲,行楷草隶融为一体,多种笔画技法巧妙运用。
他的作品风格的多样性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入研究和执着追求。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被誉为中国书法的巅峰之作,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被尊为书法界的名宿。
他的作品被广泛收藏,被毕业出土库藏以及国内外众多博物馆和收藏家所收藏,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
颜真卿特点书法
颜真卿,中国唐代著名书法家,以其书法作品的独特风格而闻名。
颜真卿的书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体饱满,富有力度:颜真卿的字体结构饱满,笔
画粗壮有力,给人一种雄浑厚重的感觉。
2.行笔流畅,富有变化:他的笔法流畅自然,行笔时
能根据不同的文字结构灵活变化,既有刚劲之气,
又不失柔和之态。
3.章法布局严谨,节奏感强:在作品的布局上,颜真
卿注重章法的安排,使得每个字既有独立性又和整
体协调,呈现出强烈的节奏感和视觉冲击力。
4.笔触粗犷,充满张力:他的笔触多粗犷,尤其是在
横画和竖画的转折处,常常展现出强烈的张力和动
感。
5.墨色淋漓,富有层次: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中,墨色
运用得当,淋漓尽致,使得作品层次分明,富有变
化。
颜真卿的书法风格深受后世书法家的推崇,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颜真卿的书法风格颜体区别于唐朝初期的书法风格,借助篆书的入笔方式,体现刚劲的写法,在雄浑中体现妖娆,结构方正圆润,气势恢宏,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傲气,端庄雄伟。
下面小编带給大家的是颜真卿的书法风格:颜真卿的书法风格:颜体书法风格内容大全一颜真卿(709—785),唐代著名书法家,字清臣,祖籍琅邪临沂人。
历任太子太师、监察御史、吏部尚书、刺史等职,葬于南郊三兆。
在唐代,灿烂多姿的文化艺术几乎发展至顶峰,能记录于历史的大家层出不穷,风格各异、技艺高超,不论是诗歌还是散文,不论是绘画还是书法,都涌现出大量的经典。
吴郡孙过庭《书谱》(687)中云:古之善书者,有钟张之绝,有二王之妙,其余不足以观之。
可以看出在唐代书法艺术理论完整性已经达到了很高的高度,能够综合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书法艺术进行了归纳,已具有良好的审美观和很强技法能力、归纳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孙过庭与颜真卿不是同时期的人,彼此之间相差近百年,固然孙过庭没见过颜真卿的书法。
有理论家提出了一个观点,历史上唯一可以与书圣王羲之媲比的是颜真卿。
这话题争论不休,当然我也不加以断言。
颜真卿留存的书法很多了,而且大量的都属于经典,下面简略归纳颜真卿的书法艺术风格形成的变化历程。
从颜真卿的年龄大致分为三个大节。
一节是45岁以前,称为早期;二节是45岁至60岁,称为中期,也称为成熟期;三节是60岁至寿终,这时期人书俱老,称为晚期,也称为巅峰期。
颜体书法风格内容1:森严出困,细腻婉柔在颜真卿的志学之年时候,书法艺术已经非常繁荣的地步,皇室已大量收集张芝、二王等前辈书家的真迹,找工匠做拓本分赐诸王,为推动书法艺术发展做了很大贡献。
颜真卿出生至45岁时间段,即早期,颜真卿与徐浩、李阳冰、岑参、韩择木,贺知章大文豪为友。
颜真卿26岁举进士第,登甲科。
颜真卿早期书法艺术成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高度,不过对他我们总是以历史来要求,总是太“苛刻”,相对于他后来的书法表现为“不成熟”。
颜真卿《颜勤礼碑》的艺术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雄健饱满:颜真卿的书法以雄健、饱满为特点,笔力充沛,气势恢宏,给人以雄壮、豪放的感觉。
在《颜勤礼碑》中,颜真卿的笔法更加圆润浑厚,用墨丰满,字形结构宽阔,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2. 结构精妙:颜真卿的书法结构精妙,讲究字的重心、平衡和呼应关系。
在《颜勤礼碑》中,颜真卿通过巧妙的笔画组合和空间布局,使得整体结构自然天成,不拘一格。
每一个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形态,却又和谐统一,极具艺术美感。
3. 线条质感:颜真卿的书法线条质感厚重,有力度感,表现出作者强烈的个性。
在《颜勤礼碑》中,颜真卿的用笔更加浑厚有力,表现出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线条粗细、干湿、浓淡的变化都恰到好处,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4. 气韵生动:颜真卿的书法气韵生动,充满生命力。
在《颜勤礼碑》中,颜真卿通过笔墨的挥洒,表现出作者的情感和气质。
整篇作品气韵贯通,一气呵成,展现出作者高超的书法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5. 风格独特:颜真卿的书法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颜勤礼碑》中,颜真卿将自己的个性、情感和审美观念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种风格既有传统的韵味,又有创新的精神,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代
表之一。
总之,颜真卿《颜勤礼碑》的艺术特色丰富多样,既展现出作者高超的书法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表现出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个性气质。
它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之一,对中国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颜真卿是中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和诗人,他的书风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气韵生动:颜真卿书法作品的气韵生动,是其书法艺术的核心。
他的作品无论是楷书、行书还是草书,都呈现出一种浑厚自然、端庄稳重的风格,展现出一种庄重典雅的气质。
其笔墨之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内涵,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笔法圆润: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笔法圆润,富有弹性,表现出一种柔中带刚的特点。
他的书法作品中多见圆弧形的笔画,流畅自如,富有节奏感。
同时,他善于运用顿笔和提按,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力。
三、结构严谨: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结构严谨,注重字形的结构和笔画的位置,表现出一种整齐规范的艺术风格。
他的楷书作品注重结构的对称性和稳定性,行书和草书作品则更注重字形的流利性和连贯性。
四、师法自然: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师法自然,富有自然之韵。
他的书法作品中多见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出一种自然和谐的艺术风格。
同时,他注重笔墨的运用,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力,具有自然之美。
总之,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以其气韵生动、笔法圆润、结构严谨和师法自然等特点,呈现出一种独特而富有魅力的艺术风格,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誉为
“颜体”,成为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颜真卿的楷书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以下是对他的楷书的一些赏析:
1. 雄浑豪放:颜真卿的楷书以雄浑豪放著称,他的书法作品往往气势磅礴,充满了力量感和生命力。
他的字体结构宽博,笔画粗壮有力,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2. 中锋运笔:颜真卿在运笔时注重中锋,他的笔画粗壮而有力,充满了力量感和节奏感。
他的字体结构严谨,每个字都经过精心安排,使得整体看起来更加和谐统一。
3. 篆籀手法:颜真卿在楷书中运用了篆籀手法,这种手法使得他的字体更加圆润、饱满,充满了古朴的气息。
他的字体结构严谨,笔画粗细得当,给人一种典雅、高贵的感觉。
4. 创新精神:颜真卿在楷书方面具有创新精神,他摒弃了传统的瘦长字体,创立了宽博、豪放的“颜体”楷书。
这种创新精神使得他的楷书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代表之一。
总之,颜真卿的楷书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颜真卿的书写风格
颜真卿,中国书法历史上著名的楷书四大家之首。
他的楷书书法,被称为颜体。
颜真卿的书写风格最大的特点是丰腴雄浑,磅礴大气。
颜体在运笔上为用笔肥厚、内含筋骨,洒脱雄健、浑厚有力。
总统来说,可以圆转、平正、均匀、疏朗四个词来概括。
1、圆转。
颜体的起笔,为圆转藏锋,带有典型的蚕头形状,在有的竖画时带有弧形,方中见圆,给人圆润的感觉,具有向心力。
2、平正。
颜体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既有筋骨,也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给人四平八稳、不显漂浮的认知。
3、均匀。
颜体在处理左右结构的字时,会左右均衡,和谐得当,不会对比明显。
4、疏朗。
在书写时,颜体采用外紧内松的方式,多呈包围之势,给人疏朗大度的感觉。
颜真卿的书法风格丰富多样,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
他的行书技法不仅体现在笔法的精湛上,还反映了他的人格魅力和情感表达。
例如,《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在侄子惨遭杀戮后的悲愤之作,通过顿挫纵横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
颜真卿作品的特点
颜真卿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楷书风格: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
这种风格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2.雄健宽博: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具有雄健宽博的特点,他的笔画横轻竖重,笔力浑厚,挺拔开阔雄劲。
结构方正茂密,气势恢宏,给人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
3.行草书风格:颜真卿的行草书遒劲有力、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
在王派之后为行草书开一生面。
4.篆隶笔法:颜真卿的书法作品还汲取了篆隶和北魏笔意,使他的作品更具历史底蕴和艺术价值。
5.个人风格: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综上所述,颜真卿的作品特点主要表现在楷书的雄健宽博、行草书的遒劲有力、篆隶笔法的运用以及个人风格的独特等方面。
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唐代楷书典范,对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颜真卿书法的风格
作者:王淑清
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24期
摘要:书法是世界上文字表现的艺术形式,而"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通俗的说,就是富有感情的以艺术的手法表现汉字的魅力。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笔法。
关键词:端庄雄伟 ; 气势开张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
书法是按照文字特点和文字涵义,采用相应的笔法、结构等,使其成为书写艺术作品,并具有一定的美感。
在欣赏某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时,我们会透过书法家富有感情的艺术手法感受到汉字的魅力。
也就是说书法家会将一些抒情因素寄寓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之中,继而使其书法作品有自己的风格。
虽然每位书法家的艺术风格的形成,都会有一个继承前人艺术成果的过程,但他们仍会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在创新中体现自己的个性,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之后凭借自己的独特风格在书法界中占有一席之地。
而颜真卿作为一位著名书法家,凭借创立了“颜体”楷书,而成为一位开宗立派、开一代书风的伟大人物,并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本文结合多方记载,谈一谈颜真卿书法的特点。
一、颜真卿的历史背景
颜真卿是进士出身,他是在任平原太守时始闻名于世。
安禄山起兵范阳时,河北各郡皆降服,唯有颜真卿固守平原城,为义军盟主,为唐朝尽力。
最后他奉德宗之命,前往叛将李希烈处劝降,不幸遇害。
而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更是提高其于书法界的地位。
颜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终均用正锋,因此所谓颜法的定型化笔法其艺术价值较少,但此笔法却能充分发挥男性的沉着,刚毅。
中唐以后,由于藩镇割据,兵连祸结,旧有的制度已经呈现瓦解之势。
颜真卿起而建立楷书新典范,正是重建新秩序的一种心经呈理反映。
但是,规矩森严的楷书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毕竟是有距离的,因此唐末以后,书法艺术的发展便集中表现在行草书方面,古典的典范终于让位给个人主义的抒情作风了。
他既经历了盛唐的繁荣强盛,又在安史之乱中为国捐躯。
这些都深刻影响着颜真卿的审美理想。
特别是这一时期正是他不断丰富自己的积累、逐步建立审美观念的重要时期。
另一方面,颜真卿耿直刚烈的性格,直接造就了他沉雄博大的审美趣味,“颜体”的诞生顺理成章。
繁
荣昌盛的时代风貌与他自己高尚的人品、忠正爱国的审美理想完美的融合,使颜真卿创造出了流芳百世的颜体书风,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壮美书风的杰出代表。
二、颜真卿书法的风格特点
颜真卿的书法,号称颜体,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
其用笔特点,由于以篆书笔法入楷,所以颜真卿书法成为中锋用笔的典范。
其行笔雄健有力,笔力内含,落笔多藏锋,收笔多回锋,尤其起笔处圆笔远多于方笔。
横画轻,竖画重(《颜勤礼碑》的横细竖粗对比十分强烈),但两竖同时出现时,左竖常与横画一样细,且两竖常相向状安排(即拱向外面);转笔常用提笔法,圆转直下,而不作折笔,转折之笔多呈外圆内方等等。
他和使用方笔的王羲之,都对后世产生既深且远的影响。
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的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格,称为“颜体”。
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法为神品。
”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
颜真卿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都有一个继承前人艺术成果,从中推陈出新,在继承上的变通,在创作上的个性,并将书法艺术发扬光大,突破了“二王”书体而形成新风格,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新境界,逐渐形成自己艺术风格的过程。
其风格也不是孤立和偶然地突然产生,而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一方面,进入中唐以后,人们的审美倾向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和游移,另一方面,在新的审美思潮的驱动下,颜真卿不自觉地为新的审美思潮提供着紧随时代步伐的新的艺术式样。
正如石涛所云“笔墨当随时代”,为我们今天书法创作给予很大的启迪。
他的书迹作品众多,流传下来的有百余种。
为后人重视的楷书有楷书《多宝塔碑》、《东方画赞碑》等,这些碑刻楷书,有个性,有特点,有正面不拘,庄而不险的气势,但笔画横细竖粗及捺脚空腹过大之处,在学习时应求其神韵,不应单纯追求形似。
此外,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的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幅,称为“颤体”。
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法为神品。
”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 同时,颜真卿的书体端庄、豪放,自成博大雄壮、气贯长虹的体势,形成以“筋”为主的“颜体”风貌,所以千余年来,与“柳体”一起被世人同誉为“颜筋柳骨”,成为书坛上的经典作品。
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成功中汲取经验。
尤其是行草,一些名家在学习“二王”的基础之上,再学习颜真卿而建树起自己的风格。
苏轼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
”
值得注意的是,练习颜体时不可一味强调其粗壮的一面,而忽视了颜字点画用笔厚重、挺健、遒劲的主要特征。
综上所述,颜真卿的书法之所以在书法界中自成一派,必然因其独特的书法特点和风格。
故要练好颜体,必须要注意研究其书法特点,抓其精髓之处。
参考文献
[1].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传,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158.
[2].邢飞.书法家颜真卿与道教[J].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02期.
[3].郜锦强.行书创作与欣赏.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11.
[4].孙昌武.隋唐五代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