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建设(2006)141号文件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15
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铁建设【2006】113 号文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筹备组):为加强铁路基本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合理编制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铁路工程建设特点,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铁建管[1998]115 号)进行了全面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予以发布(单行本另发)。
铁道部原发《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铁建管[1998]115 号)、《地方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铁建设[2002]78 号)、《关于调整<地方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的通知》(铁建设[2003]64 号)、《关于调整铁路工程建设管理费用标准的通知》(铁建设[2000]80 号)、《关于发布<营业线施工配合费计费暂行标准>的通知》(铁建设函[2002]52号)等同时废止。
《关于对铁路工程定额和费用进行调整的通知》(铁建设[2003]42号)中对《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铁建管[1998]115号)和《铁路工程建设材料预算价格》(铁建设[2001]28号)进行调整的相关规定、《关于调整铁路工程监理费标准的通知》(铁建设[2002]101号)中增加费用在招标节余费中列支的相关规定以及其它文件中与本办法相悖的规定同时废止。
本办法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本办法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由铁路工程定额所组织发行单行本。
二○○六年六月二十日目录1 总则 (1)2 编制方法 (1)2.1设计概(预)算的编制层次 (1)2.2编制范围及单元 (1)2.2.1总概(预)算的编制单元 (1)2.2.2综合概(预)算的编制单元 (2)2.2.3单项概(预)算的编制单元 (2)2.3编制深度及要求 (3)2.3.1单项概(预)算 (3)2.3.2综合概(预)算 (3)2.3.3总概(预)算 (3)2.4定额的采用 (3)2.5章节划分和静态投资费用种类 (4)2.5.1 章节划分 (4)2.5.2静态投资费用种类 (5)2.6 费用项目组成及单项概(预)算程序 (6)2.6.1 概(预)算费用项目组成见表1。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147号铁建设〔200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范监督执法行为,统一监督程序、内容和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铁道部第25号)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铁道部负责全国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铁道部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委托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以下称铁路监督机构)具体实施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是指铁道部及其委托的铁路监督机构,对铁路建设各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的质量行为及工程实体质量和现场施工安全进行监督检查、维护公众利益的行政执法行为,属于履行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
第三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铁路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相关活动及实施对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和铁道部有关规定及铁路行业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经审核批准的设计文件等。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铁路建设责任主体是指参与铁路建设活动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
本办法所称有关机构是指参与铁路建设活动的检测、咨询等机构。
本办法所称质量安全行为,是指责任主体在铁路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履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和义务的活动。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第六条铁道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以下称监督总站)受铁道部委托,具体负责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监督总站在各铁路局设监督站,在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设直属监督站。
各监督站作为监督总站的派出机构,对管辖区域内铁路建设工程实施质量安全监督,完成监督总站指定的监督任务。
第七条监督总站主要职责:(一)贯彻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铁道部有关规定;(二)拟定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并监督实施;(三)负责全国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领导、检查监督站工作,并对监督站的机构设置、人员资格、监督工作质量、监督费使用管理及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进行年度考核;(四)组织对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监督检查,掌握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动态,通报工程质量安全情况,组织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交流;(五)按规定组织或参与铁路建设工程质量施工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并监督检查工程质量施工安全重大事故处理方案的执行情况;(六)受理有关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的人民来信、来电、来访等举报;(七)参加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八)组织监督人员培训,审核监督人员资格,核发监督执法证件并进行年检;(九)建立全国铁路建设各责任主体不良质量安全行为档案,并按规定定期公布;(十)按照委托权限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铁道部文件关于废止铁路路基施工规范等26 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的通知(铁建设〔 2009〕23 号)各铁路局,投资公司,各铁路公司(筹备组):《铁路路基施工规范》(铁建设〔 2002〕24 号)、《铁路桥涵施工规范》 ( 铁建设〔2002〕24 号 ) 、《铁路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及验收规定》(铁建函〔1991〕202号)、《铁路装配式小桥涵技术规则》(铁建函〔1992〕276 号)、《铁路柔性墩桥技术规范》(铁建函〔1997〕58号)、《铁路隧道施工规范》(铁建设〔 2002〕24 号)、《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铁建设〔 2002〕24 号)、《铁路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南》(建技〔 2006〕21)、《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铁建设函〔 2000〕445 号)、《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铁建函〔 1996〕221 号)、《铁路通信施工规范》(铁建设函〔 1999〕69 号)、《铁路光缆通信同步数字系列( SDH)工程施工规范》(铁建设函〔 1999〕69 号)、《铁路数字微波通信工程施工规范》(铁建设函〔2000〕172 号)、《铁路光缆 PDH通信工程施工规范》(铁建设函〔2000〕445 号)、《铁路通信光纤用户接入网工程施工规范》(铁建设〔 2002〕24 号)、《铁路信号施工规范》(铁建设函〔 1999〕69 号)、《铁路区间道口信号设计规范》(铁建设函〔 2000〕 445 号)、《铁路信号电缆地下热缩套管型接续技术规程》(铁建函〔 1994〕286 号)、《铁路电力施工规范》(铁建设函〔1999〕69 号)、《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铁建函〔1998〕253号)、《铁路给水排水施工规范》(铁建设〔 2002〕24 号)、《铁路旅客车站防火防爆设计补充标准》(铁建设〔 2003〕43 号)、《铁路旅客车站消防给水标准补充规定》(铁建设函〔 2006〕517 号)、《铁路房屋增层和纠倾技术规范》(铁建函〔 1997〕 58 号)、《铁路房屋填土地基基础设计规定(试行)》(〔84〕基设字第 180 号)、《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补充规定(暂行)》(铁建设〔 2004〕 8 号)共 26 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经复审,自即日起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建设[2006]211号]关于印发《铁路建设工程验工计价办法》的通知(2006-11-22发布)各铁路局,投资公司,集装箱公司,各铁路公司(筹备组):现将《铁路建设工程验工计价办法》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铁道部原《铁路基本建设工程验工计价办法》(铁建[1989]129号)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章)铁路建设工程验工计价办法第一条为规范铁路建设工程验工计价工作,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铁道部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验工计价是指对铁路建设项目工程承包合同(包括补充合同)中已完成的合格工程进行验工和计价活动的总称,以下简称验工计价。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其他铁路建设项目参照执行。
第四条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铁道部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和铁路建设基金预算,合理组织建设,及时验工计价。
第五条验工计价是办理工程价款结算的依据,铁路建设项目工程承包合同范围内工程价款结算均应在验工计价后进行。
第六条验工计价应遵循合法、诚信的原则,按照规定的程序,先验工、后计价,禁止虚假验工计价。
第七条验工计价的依据:1.工程承包合同;2.批准的开工报告;3.建设单位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4.建设单位下达的计划;5.经审核合格的施工图及批准的变更设计;6.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第八条建设项目施工实行单价承包的,采用工程量清单方式进行验工计价,根据合同约定的单价和审核合格的施工图确定并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的工程数量进行计价。
第九条建设项目实行施工总承包的,采用合同总价下的工程量清单方式进行验工计价。
工程量清单范围内的工程,按合同约定的单价进行计价。
工程量清单范围外的工程,属于建设单位对建设方案、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和建设工期的重大调整,以及由于人力不可抗力造成重大损失补充合同的工程,按施工总承包合同约定的单价计价,在批准费用项下计费;其他工程由双方协商单价,按验工数量进行计价,但不得超过承包合同总价。
前言《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是在《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铁建设〔2006〕113号)、《铁路基本建设利用国外贷款项目设计概算编制办法》(铁建设〔2000〕117号)、《关于调整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综合工费标准的通知》(铁建设〔2010〕196号)等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我国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建设实践经验,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与测定分析,并广泛征求意见,经审查修订而成。
本办法修订贯彻落实了国家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税制改革等政策法规,体现了以人为本理念,强化了质量安全、技术进步、绿色环保等要求,进一步提升了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的科学性客观性、时效性和适用性,满足了铁路建设的需要。
本办法仅适用于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和管理,工程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应由市场决定。
本办法由总则、编制方法、费用内容及计算方法、其他编制说明、附录和附表组成。
费用内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工程用水、电单价,价外运杂费,填料费,施工措施费,特殊施工增加费,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费,间接费,设备购置费,税金,其他费,基本预备费,价差预备费,建设期投资贷款利息,机车车辆(动车组)购置费,铺底流动资金。
其他编制说明包括:设计概(预)算价差调整有关说明、利用外资概(预)算编制有关说明、编制概(预)算数小点后位数取定、概(预)算表格。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本办法与《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费用定额》分册编制。
二、编制方法。
1.修订了总概(预)算编制范围、单项概(预)算的编制深度、编制内容及单元等。
2.运杂费划分为价内运杂费与价外运杂费。
3.原“施工机械使用费”修订为“施工机具使用费”。
4.修订了“小型临时设施和”和“大型临时设施”的内容。
5.修订了“风沙地区施工增加费”的定义与“行车于扰施工增加费”的计算范围。
6.增加了“营业线封锁(天窗)施工增加费”。
铁道部关于印发《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信用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 铁道部关于印发《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信用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铁建设[2008]160号)为进一步建立健全铁路建设市场诚信机制,完善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制度,确保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现印发《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信用评价暂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铁道部办公厅原发《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企业质量信誉评价办法》(办建设发[2006]55号)、《关于〈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企业质量信誉评价办法〉补充相关内容的通知》(办建设发[2007]66号)同时废止。
请各单位将本办法执行中的建议与意见及时反馈铁道部建设管理司。
附件:1.日常检查评分表2.施工不良行为认定、公布期限和扣分标准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信用评价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铁路建设市场诚信机制,激励施工企业加强管理,提高铁路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根据国家及铁道部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铁道部投资的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施工企业信用评价(以下简称信用评价),是指铁道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建设单位根据对施工企业的日常检查情况和不良行为记录情况,对施工企业信用等级所进行的评价。
第四条信用评价应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第五条铁道部建设管理司对信用评价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章日常检查第六条日常检查是指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依据合同和规程规范,组织监理等单位对施工企业的实施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的检查。
第七条建设单位应严格按合同和规程规范对建设项目施工现场进行日常检查,一个评价期内日常检查不少于2次,检查时间应合理安排,各标段检查项目和频次应基本一致。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铁建设〔2006〕147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范监督执法行为,统一监督程序、内容和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铁道部第25号)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铁道部负责全国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铁道部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委托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以下称铁路监督机构)具体实施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是指铁道部及其委托的铁路监督机构,对铁路建设各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的质量行为及工程实体质量和现场施工安全进行监督检查、维护公众利益的行政执法行为,属于履行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
第三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铁路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相关活动及实施对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和铁道部有关规定及铁路行业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经审核批准的设计文件等。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铁路建设责任主体是指参与铁路建设活动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
本办法所称有关机构是指参与铁路建设活动的检测、咨询等机构。
本办法所称质量安全行为,是指责任主体在铁路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履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和义务的活动。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第六条铁道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以下称监督总站)受铁道部委托,具体负责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监督总站在各铁路局设监督站,在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设直属监督站。
各监督站作为监督总站的派出机构,对管辖区域内铁路建设工程实施质量安全监督,完成监督总站指定的监督任务。
第七条监督总站主要职责:(一)贯彻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铁道部有关规定;(二)拟定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并监督实施;(三)负责全国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领导、检查监督站工作,并对监督站的机构设置、人员资格、监督工作质量、监督费使用管理及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进行年度考核;(四)组织对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监督检查,掌握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动态,通报工程质量安全情况,组织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交流;(五)按规定组织或参与铁路建设工程质量施工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并监督检查工程质量施工安全重大事故处理方案的执行情况;(六)受理有关铁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的人民来信、来电、来访等举报;(七)参加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八)组织监督人员培训,审核监督人员资格,核发监督执法证件并进行年检;(九)建立全国铁路建设各责任主体不良质量安全行为档案,并按规定定期公布;(十)按照委托权限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关于印发《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法》的通知([铁建设[2004]143号],2004-12-13发布,有效)各铁路局,青藏铁路公司,高速铁路公司筹备组,各客运专线公司筹备组,工程、建设开发中心,经规院,集装箱公司,各合资铁路公司: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管理,现印发《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法》,请按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二00四年十二月十三日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铁路改革与发展需要,加强和规范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本办法适用于铁路工程建设行业标准(以下简称为铁路工程建设标准)。
第三条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除标明强制性标准和强制性条文外,均为推荐性标准。
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为确保其得到贯彻落实,铁道部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
第四条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铁路主要技术政策》,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铁道部规章。
第五条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是开展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工作的基础,应结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及技术发展适时修订和完善标准体系。
第六条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建设理念,提高标准的时效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第七条铁路工程建设标准是铁路工程建设一般情况下必须满足的基本和共性要求。
第八条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应积极推广采用安全、可靠、先进、成熟、经济、适用的技术成果,借鉴国内外先进标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第九条铁路工程建设中需统一的下列技术要求应制定标准:1.铁路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等通用的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
2.铁路工程建设通用的有关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
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铁建设【2006】113 号文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筹备组):为加强铁路基本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合理编制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铁路工程建设特点,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铁建管[1998]115 号)进行了全面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予以发布(单行本另发)。
铁道部原发《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铁建管[1998]115 号)、《地方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铁建设[2002]78 号)、《关于调整<地方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的通知》(铁建设[2003]64 号)、《关于调整铁路工程建设管理费用标准的通知》(铁建设[2000]80 号)、《关于发布<营业线施工配合费计费暂行标准>的通知》(铁建设函[2002]52号)等同时废止。
《关于对铁路工程定额和费用进行调整的通知》(铁建设[2003]42号)中对《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铁建管[1998]115号)和《铁路工程建设材料预算价格》(铁建设[2001]28号)进行调整的相关规定、《关于调整铁路工程监理费标准的通知》(铁建设[2002]101号)中增加费用在招标节余费中列支的相关规定以及其它文件中与本办法相悖的规定同时废止。
本办法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本办法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由铁路工程定额所组织发行单行本。
二○○六年六月二十日目录1 总则 (1)2 编制方法 (1)2.1设计概(预)算的编制层次 (1)2.2编制范围及单元 (1)2.2.1总概(预)算的编制单元 (1)2.2.2综合概(预)算的编制单元 (2)2.2.3单项概(预)算的编制单元 (2)2.3编制深度及要求 (3)2.3.1单项概(预)算 (3)2.3.2综合概(预)算 (3)2.3.3总概(预)算 (3)2.4定额的采用 (3)2.5章节划分和静态投资费用种类 (4)2.5.1 章节划分 (4)2.5.2静态投资费用种类 (5)2.6 费用项目组成及单项概(预)算程序 (6)2.6.1 概(预)算费用项目组成见表1。
铁道部文件铁建设[2006]141号关于发布《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等九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筹备组):《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I50号)、《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l0414—2003)、《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共九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经审查,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经此次修订的原《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铁建设[2005]157号)、《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I50号)、《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l0414—2003)、《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共九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中的相应条文及相关内容同时作废。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等九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的局部修订条文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二〇〇六年七月二十日《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等九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一、《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一)关于地基承载力的检验问题。
第4.10.9、4.11.10、4.12.9、4.13.1l条分别改为:4.10.9粉体喷射搅拌桩处理后的单桩或复合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其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4.8.l2条的规定。
4.11.10浆体喷射搅拌桩处理后的单桩或复合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其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4.8.l2条的规定。
4.12.9高压旋喷桩处理后的单桩或复合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其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4.8.12条的规定。
4.13.11灰土挤密桩处理后的单桩或复合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其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4.8.12条的规定。
[说明]由于各设计单位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不同,在设计文件中有的是给出单桩承载力要求,有的是给出复合地基承载力要求。
验标条文做修改与设计要求相对应,便于现场的检验操作。
(二)CFG桩材料中缺少粉煤灰质量要求,应予以补充。
4.14.5所用的水泥、粉煤灰和粗细骨料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水泥、粉煤灰,袋装200t为一批、散装500t为一批,当袋装不足200t 或散装不足500t时按一批计。
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粗、细骨料,分别每400m3为一批,当不足400m3时按一批计。
各种原材料施工单位每批抽样检验1组: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样数量的20%见证检验或10%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在水泥库抽样检验水泥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在粉煤灰库抽样检验粉煤灰细度,在料场抽样检验粗细骨料含泥量、筛分试验检验其颗粒级配。
[说明]当设计对粉煤灰质量无要求时,参照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关资料,振动沉管法施工时,对粉煤灰质量无要求,即电厂收集的粗灰;长螺旋方法施工时,要求粉煤灰的细度(0.045mm方孔筛筛余百分比)不大于45%,即应选用Ⅲ级或Ⅲ级以上等级的粉煤灰。
(三)第4.15.16条中桩位允许偏差改为d/4。
[说明]原来规定太烦琐,不好区分。
(四)关于电缆槽安装前其底面路基压实质量问题。
12.1.3……电缆槽安装前,其下部路基填筑压实质量应根据路基所处部位分别符合本标准第8.1.5、8.2.8条的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沿线路纵向每l00m抽样检验压实系数或孔隙率3点。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样数量的10%平行检验或20%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l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说明]补充电缆槽安装前其底面路基的压实质量检验标准。
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一)表6.2.1—2水泥检验要求中的抽样试验检验,对于11个检验项目的限制条件,取消“同批号”。
改为“②使用同厂家、同品种的水泥达3个月及出厂日期达3个月的水泥”。
[说明]根据水泥产品标准的规定,年产量10万t~120万t 及以上的厂家,每一批号为200t~1200t。
要求施工单位按此数量进行11个项目的检验明显偏密。
要求按同厂家、同品种的水泥每3个月进行ll个项目的检验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二)表6.2.2—1和表6.2.2—4中分别增加两项粉煤灰的技术要求。
表6.2.2—1 粉煤灰的技术要求注:……F类粉煤灰—由无烟煤或烟煤煅烧收集的粉煤灰。
C类粉煤灰—由褐煤或次烟煤煅浇收集的粉煤灰。
表6.2.2—4矿物掺和料的检验要求[说明]新修订的国家标准由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596—2005)中增加了两项技术要求。
在验收标准中予以补充,避免漏项。
(三)6.2.5—2中取消对外加剂凝结时间差的检验。
[说明]在外加剂的产品标准中,凝结时间差没有规定的指标值,也不影响混凝土的耐欠性能,可以不要求必须进行检验。
(四)表6.3.1中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的检验项目增加“抗蚀系数”一项。
[说明]在6.3.4条中已经规定,当化学侵蚀介质为硫酸盐时,要求混凝土胶凝材料的抗蚀系数不得小于0.8。
在配合比选定试验时明确对“抗蚀系数”进行检验,避免漏项。
(五)表6.4.9中的水胶比“≤O.45”改为“<0.45”。
[说明]明确水胶比等于0.45时混凝士的养护期限按水胶比“≥0.45”一档执行。
(六)6.4.11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应符合铁道部现行标准《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l0426)的规定。
对于标准条件养护法试件采用56d龄期的混凝土,其同条件养护法试件的逐日累积温度可按1200℃〃d控制。
[说明]在《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l0426)中,标准条件养护法试件的龄期只有28d一种,其同条件养护法试件的逐日累积温度规定是600℃〃d。
对标准条件养护法试件的龄期采用56d的混凝土,应有对应的逐日累积温度,从混凝土成熟度角度给出建议值1200℃〃d。
(七)D.0.6改为“细骨料的碱活性应首先采用岩相法对骨料的矿物组成和类型进行检验,然后采用砂浆棒法进行检验,细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10%,否则采用……”。
[说明]明确细骨料的碱活性首先采用岩相法进行检验。
(八)D.0.7中的“人工砂或混合砂”改为“人工砂”。
[说明]在术语规定方面,人工砂是机制砂和混合砂的统称,即人工砂已经包含混合砂。
(九)表E.0.4的表名“粗骨料的压碎指标(%)”改为“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表注中的“……,喷出的火成岩……”改为“……,火成岩……”。
[说明]文字表达修改。
(十)E.0.4改为“当粗骨料为碎石时,碎石的强度可用岩石抗压强度表示,且岩石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1.5。
施工过程中碎石的强度可用压碎指标值进行控制,且应符合表E.0.4的规定。
对于压碎指标值不符合表E.0.4规定的碎石,应通过试验,建立岩石抗压强度与压碎指标值的对应关系,确认岩石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小于1.5且混凝土的力学及耐久性能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
[说明]岩石抗压强度和压碎指标值都是粗骨料强度的指标。
岩石抗压强度需要在大块母岩上钻芯制样,试验工作较烦琐,一般在选择料场时进行试验。
压碎指标值可直接对碎石成品进行试验,试验工作较简便,一般用于检验频次较高的现场质量控制。
压碎指标值是为方便碎石产生过程控制而选用的一个间接强度指标值,当与母岩抗压强度的试验结果不一致时,应以母岩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为准。
(十一)附录F中的“0.3%的氯化钠溶液”改为“3%的氯化钠溶液”。
[说明]文字勘误。
(十二)“加荷速度控制在80g/s”改为“加荷速度控制在0.8N/s”。
[说明]计量单位修改。
三、《铁路混凝士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铁建设[2005]157号)(一)表4.2.2中增加两项粉煤灰的技术要求。
表4.2.2粉煤灰的技术要求注:……F类粉煤灰—由无烟煤或烟煤煅烧收集的粉煤灰。
C类粉煤灰—由褐煤或次烟煤煅浇收集的粉煤灰。
[说明]新修订的国家标准由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l596—2005)中增加了两项技术要求。
(二)第4.3.7条改为“细骨料的碱活性应首先对骨料的矿物组成和类型进行检验,然后采用砂浆棒法进行检验,且细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10%,否则应……”。
[说明]明确细骨料的碱活性检验首先采用岩相法。
(三)第4.3.8条中的“人工砂或混合砂”改为“人工砂”。
[说明]在术语规定方面,人工砂是机制砂和混合砂的统称,即人工砂已经包含混合砂。
(四)表4.4.5的表名“粗骨料的压碎指标(%)”改为“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表注中的“……,喷出的火成岩……”改为“……,火成岩……”。
[说明]文字表达修改。
(五)表5.2.2的表名改为“素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
[说明]文字表达修改。
四、《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第6.5.14条钻孔桩混凝土取消引用《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l0424—2003)的第9.3.6条。
[说明]《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l0424—2003)第9.3.6条规定“水泥最小用量不得小于300kg/m3”,与目前“胶凝材料最小用量”的要求不符,避免在操作中造成混乱。
五、《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一)表3.2.6中将开挖分项工程检验批的工程数量由“每一开挖断面"改为“每一开挖断面或3~5m”;喷射混凝土分项工程检验批的工程数量由“每一喷射段”改为“每一喷射段或3~5m”;钢架分项工程检验批的工程数量由“每一开挖循环”改为“每3~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