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肝叶切除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236.87 KB
- 文档页数:2
全麻苏醒期患者烦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标签:全麻苏醒期;烦躁;原因;护理全麻术后患者在意识恢复阶段,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
通过观察1200例全麻术后患者,其中187例出现烦躁,部分患者能准确应答问话,但不能很好的配合,大部分患者对当时的情况无记忆。
引起烦躁的原因有疼痛、尿管刺激、气管导管刺激、麻醉药副作用、缺氧等。
临床护理中必须严密观察和综合分析,确定其烦躁的原因后再处理,如果判断失误或盲目应用镇静剂,会掩盖症状,延误治疗,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1 临床资料2008年1月-2009年8月观察全麻手术患者1200例,有187例出现烦躁。
其中男859例,女341例,年龄15-65岁,体重45-95kg;普外泌尿外科768例中86例、神经胸外科238例中36例、五官科38例中15例、骨科120例中44例、妇产科35例中6例。
2 原因分析及处理2.1 切口疼痛切口疼痛是引起术后烦躁的常见原因。
在187例患者中,98例是由于疼痛引起的,尤其是切口较大的普外科手术、开胸手术后患者。
患者常表现为大喊大叫、身体不停地扭动、不愿卧睡要坐起来、手伸向疼痛部位、拒绝挤压引流管等。
分析麻醉中用药,发现术中镇痛药用量小或镇痛药的作用时间已过,再结合患者术后表现,排除其他原因后,给予止痛药多数效果良好。
2.2 尿管刺激在187例患者中,42例是由于尿管刺激引起的,大部分发生于男性患者。
患者术前无尿管,实施麻醉后在患者无意识的情况下安置了尿管,麻醉后恢复期间,意识尚未完全清醒,患者感觉到尿道有异物存在、憋胀不适,因而出现烦躁。
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大声喊叫尿憋要离床排尿,并随时想拔出尿管。
检查尿管通畅无误,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给予镇痛药效果良好。
2.3 气管导管刺激在187例患者中,30例是由于气管导管刺激引起的。
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要经口腔插入气管导管,在麻醉恢复期患者感觉到口腔内气管导管的存在而影响发音,患者就会做出对抗性反应。
表现为不停地扭动头部,用牙咬气管导管,甚至想强行将气管导管拔出。
全麻术后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术后躁动是全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由于受麻醉外科手术原有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麻术后恢复早期是患者情况多变的高危时期,加强这一阶段的观察,可以降低麻醉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2008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观察了710例全麻术后患者,其中342例出现烦躁,经过严密观察与综合分析,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治疗及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75例,女335例;年龄7岁~75岁,平均42岁;其中胆囊切除术113例,食道癌根治术56例,股骨骨折138例,胃癌根治术35例,均为全麻气管插管术后患者。
1.2 方法术毕病人入麻醉恢复室时,保留气管内导管者,根据患者有无自主呼吸及强弱判断是否接呼吸机辅助。
若患者自主呼吸尚可,则普通吸氧,流量1~2L/min,否则接呼吸机行间歇同步指令通气,同时连接心电监护;未保留气管内导管的患者吸普通氧气1~2L/min;并唤其名字,要求患者睁眼,握手,检测肌力;若肌力基本恢复,则拔气管导管,否则不能拔管,予小剂量咪唑安定镇静,继续呼吸机辅助或普通吸氧;已拔管的患者躁动,询问是否伤口痛或其他原因,并进行镇痛、镇静、吸氧等对症处理,适当安慰。
1.3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麻醉经过顺利,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
有342例发生不同程度的术后躁动,占48.2%,各种不良刺激所致术后躁动的发生比例主要为伤口疼痛占45.3%;气管导管的刺激占23.7%;尿管刺激占11.5%;心理应激占7.9%;其他原因如缺氧及二氧化碳蓄积、药物作用、反复吸痰、体位不适等占5.6%;术后躁动者男性(27.8%)明显多于女性(14.3%)。
2 原因分析及处理2.1 心理问题患者术前心理内稳态失衡,可能与麻醉苏醒期烦躁有关。
术前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对病愈的渴望导致严重的心理冲突,常严重干扰其心理内稳态,并随手术的临近而加剧,再加上手术的生理干扰,可共同导致一系列的生理紊乱[1]。
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及处理全身麻醉术中,患者在手术结束后会进入苏醒期。
在苏醒期间,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躁动的表现,这种情况被称为苏醒期躁动。
苏醒期躁动指的是患者在麻醉后恢复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激动、暴躁或其他自主神经兴奋症状的状态。
苏醒期躁动可能有多种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麻醉药物的代谢:麻醉药物或镇痛药的代谢过程可能导致其在体内的浓度下降,从而引起苏醒期躁动。
这可能是因为患者在苏醒过程中感觉到疼痛或不适,而麻醉药物或镇痛药的效果减弱。
2.生理反应:苏醒期躁动也可能是患者对手术刺激或麻醉过程中引起的生理反应的结果。
手术刺激可能会引发患者的生理紧张,甚至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症状。
3.环境因素:苏醒期躁动也可能与患者所处的环境有关。
例如,手术结束后,患者可能感觉不适、失去方向感,并且周围的光线、声音或其他感觉刺激可能会导致焦虑或激动。
4.其他因素:苏醒期躁动还可能受到患者个体差异、疾病状态、术后药物的影响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对于苏醒期躁动的处理,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
如果患者的躁动不太严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1.提供舒适的环境:确保手术室、恢复室等环境的安静和舒适。
降低噪音、减少刺激性光线或其他感觉刺激。
2.家属的参与:允许患者的家属陪伴患者,给予关心和支持,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感。
3.镇痛治疗: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镇痛药物,以减轻不适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4.交流与指导: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指导,解释手术的过程和相关的恢复情况,以减轻患者的不安情绪。
如果患者的躁动非常严重且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护理,可能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控制。
常用的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和丙泊酚等。
总之,苏醒期躁动是全身麻醉的一种并发症,可能有多种原因引起。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提供舒适的环境、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家属的参与和合适的药物治疗等。
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原因及护理研究进展摘要:全麻手术中,患者在苏醒期间出现躁动行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问题。
躁动不仅会给患者的恢复过程带来困扰,还可能增加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并给护理工作带来挑战。
因此,理解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并探索相应的护理策略,对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原因;护理研究;进展引言在全麻苏醒期,患者需要特殊的护理和关注,以确保他们安全和舒适地从麻醉状态苏醒过来。
而患者在此期间可能会出现躁动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焦虑、不安、好动等行为。
躁动状态不仅给患者带来不适,还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和康复过程。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来帮助患者安静、稳定地恢复。
1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原因1.1药物因素药物在手术中使用是控制患者疼痛和意识状态的重要手段,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麻醉药物和其他药物可能对患者的情绪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引发躁动的发生。
其中使用兴奋类药物会引发刺激性反应,一些麻醉药物和镇静药物也可能导致兴奋副作用,如苯二氮䓬类药物(如丙泊酚和异丙酚)以及兴奋类药物(如氯胺酮)。
这些药物在一些患者身上可能引发不安、焦虑和躁动等反应。
其次,神经肌肉松弛剂是在手术期间用于肌肉松弛的药物。
然而,在苏醒期,这些药物可能仍然存在,残留的神经肌肉松弛剂可能引起患者肌肉僵硬和不适感,进而导致躁动的发生。
此外,手术过程中使用的镇痛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使患者在苏醒期出现镇痛药物的副作用,如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感。
这些不适感可能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甚至出现躁动行为[1]。
1.2疼痛感知手术后的疼痛是患者在苏醒期躁动的常见因素。
由于手术操作对组织造成创伤,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引起痛觉感知。
这种疼痛刺激可以激发身体的应激反应,包括情绪紧张、焦虑,增加躁动的可能性。
除了直接的疼痛刺激,术后患者可能还面临其他与疼痛相关的身体不适感。
全麻肝癌手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发生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目的:分析全麻行肝叶切除术患者麻醉恢复期发生躁动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以便指导临床。
方法:笔者所在医院92例肝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PACU),分析患者苏醒期发生不同程度躁动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预防或减轻躁动。
结果:92例患者中发生躁动24例,发生率为26.09%;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发生原因有年龄、术后镇痛、拔管时间、使用催醒药物、制动不当及并发症等。
92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未发生拔管等意外事件。
结论:全麻肝叶切除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由多种原因引起,根据躁动诱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预防能够产生躁动条件的发生,保证平稳地度过苏醒期,避免意外损害,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命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agitation during the 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 in patients with general anesthesia,and to explore the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guide the clinical.Method:A total of 92 patients with liver lobectomy in the author,s hospital entered the anesthesia recovery room after operation.The causes of restlessness were analyzed,and corresponding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adopted to prevent or alleviate restlessness.Result:There were 24 cases of restlessness occurred in 92 patients,the incidence rate was 26.09%.The reason of agitation during recovery period was age,postoperative analgesia,extubation time,use of reminder drugs,improper braking and complications.All patients had stable vital signs,satisfactory anesthesia effect,no extubation and other accidents.Conclusion:General anesthesia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epatectomy anesthesia restlessness caused by a variety of reasons,according to the restlessness of inducements to take targeted care,prevention can produce agitation conditions,ensure the smoothly through the recovery period,to avoid accidental damage,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 General anesthesia;Liver cancer surgery;Anesthesia recovery period;Restlessness;Influencing factors;Nursing care全麻手术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PACU)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全麻恢复期躁动,也是护理工作中比较棘手的问题,由于麻醉药干扰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患者的意识,临床往往表现为烦躁不安、兴奋、叫喊、定向障碍、不自主运动、咬气管插管、不按指令行动,甚至给患者带来意外伤害等严重后果,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