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1 神州谣 (第二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30.24 MB
- 文档页数:36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州、涌、峰”等15个生字,会写“州、华、岛”等8个字。
正确读写“神州、中华”等11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感知“三字经”式的语言形式,感悟学习汉字的方法。
3.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引领学生感悟学习汉字和课文的方法。
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字词的表达效果。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他们对汉字的独特情感。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理解字词的含义。
2.感受祖国的伟大,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祖国的国情。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本课15个会认字,可以分组认读后鼻音和前鼻音的字;对比拼读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字、鼻音和边音的字。
(2)写字:本课要求会写8个字,书写时可引导学生发现字形结构规律,把握同一类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与不同点。
2.朗读教学课文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因此可以在朗读中加深理解与体会,可以通过范读、师生对读、打节拍读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明快的节奏。
3.理解运用教学时借助图片、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并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说说从每一小节中读出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在情感提升的基础上,回归文本。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引领学生感悟学习汉字和课文的方法。
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字词的表达效果。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他们对汉字的独特情感。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
2.复习词语。
课件出示:神州中华山川黄河长江长城台湾岛海峡民族情谊奋发(1)指名学生认读词语。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齐读或背诵课文。
板块二精读课文,领悟感知1.走进第1小节。
课件出示: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识字一神州谣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引领学生感悟学习汉字和课文的方法,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动词的表达效果2.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对汉字的独特感受。
教学重点:感悟学习汉字和课文的方法,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动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对汉字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祖国有很多好听的名字,神州是他,中华是他,华夏也是他,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生字词,现在老师想来检查一下同学们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有没有记牢固。
请同学们来读一读大屏幕上的生字词。
1.抽读上节课学习的生字。
2.复习本课词语。
神州繁荣珠峰情谊海峡大陆民族台湾岛(1)指名学生认读词语。
(2)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3.全班齐读课文。
4.过渡:同学们读的既准确又响亮,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神州谣》。
二、精读课文,领悟感知(一)学习第1小节。
句段1: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1、学生自由读第1小节,想想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神州是很早以前的中国的代称。
那现在中国的全称是什么吗?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川壮美,那你知道祖国有哪些名川大山吗?2、(课件出示祖国风光图片),它美吗?它美它很美它非常美,美得像画因此我们会说:山川美,可入画(学生齐读这一句话:山川美,可入画)3、看到这么美丽的祖国,我们不禁自豪的说(全班齐读:我神州,称中华。
山川美,可入画。
)。
过渡语:是啊,我们的祖国江山如画,美不胜收。
那么《神州谣》这篇课文写了哪些美景?请大家齐读第二小节。
(二)学习第2小节。
句段2: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1、读了第二小节,请大家思考:这几句话写了哪些风景?他们有什么特点?小组交流。
2、师:谁来说一说这几句话写了哪些风景?生(指名说):有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师板书)师:课文写了这四处美景。
大家看一看黄河、长江、长城、珠峰有什么特点?生(师随机指导):黄河就像奔跑一样,奔向大海。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①《神州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州、涌”等15个生字。
2.朗读课文。
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长、耸”等词语的表述效果。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学的第一天,老师就告诉大家,我们是----------。
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国还有一个名字(神州),今天继续我们来学习《神州谣》。
二、初读课文,复习生字1、教师:让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同座互相检查认读课后生字。
3、教师检查生字读音情况,突出重点。
分组认读生字:(1)涌、荣、耸、浓;(2)奋——峰;州——耸;浓——陆。
(3)开火车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感受特点1、教师:自由读一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每句话都有3个字,读起来很有气势;朗朗上口。
3、教师总结:同学们真会发现!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朗读课文,随文理解字义1、朗读第一小节。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神州”和“中华”都指的中国。
(板书:我神州山川美)(3)齐读第一小节。
2、朗读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二小节,思考:写了哪些壮美的山川?用横线画出。
用三角画出各自的特点。
(2)学生交流,教师范读。
说一说:从“奔、涌、长、耸”几个字中,感受到了什么?(3)出示课件,直观感受,教师简要解说: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奔流不息,气势磅礴;长城像一条巨龙在群山之间蜿蜒盘旋;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最高峰。
神州大地,多么壮美!(4)男女生对读第二小节。
3、朗读第三小节。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地图,让学生指认台湾、海峡、大陆的地理位置。
(3)看图理解“隔”的意思,用“隔”组词。
4、朗读第四小节。
(1)全班朗读。
(板书:各民族情意浓)(2)我们有多少个民族?我们是哪个民族?(3)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理解“繁荣”: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铁路四通八达......三、朗读全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第三单元 传统文化砖砖瓦瓦,建起高楼大厦入云霄;枝枝叶叶,连成广袤森林结绿障;点点滴滴,汇就大江大河涌波涛;笔笔画画,构筑方块汉字意无穷!那汉字啊,如谜,藏千般深意;如画,绘斑斓万象;如诗,寓无限诗意。
走进本单元,走进小韵文,我们能领略祖国风光的壮丽和人民的团结,感受不同的节日氛围和节日习俗,学习汉字的一些构字规律,欣赏美食图片,了解烹饪知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不仅能知道许多基本知识,学会不少汉字,还能感受汉字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本单元的朗读重点在于读出儿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注意儿歌中的停顿。
学会在朗读中识字,突破“音”和“形”的难点。
要继续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帮助学生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汉字的奥秘,感受识字的乐趣。
分类具体内容 内容简说教学要点 课时安排 课文 神州谣 这是一首篇幅短小却内涵丰富的歌谣,气势恢宏,赞美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壮美,风景如画,表达了中华儿女盼望祖国统一,为祖国繁荣昌盛共同奋斗的愿望。
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能在语言环境中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积累词语。
2课时 传统节日 本文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朗读并背诵课文;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2课时识字1神州谣文本分析本文是一首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的歌谣,气势恢宏,赞美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壮美,风景如画,表达了中华儿女盼望祖国统一,为祖国繁荣昌盛共同奋斗的愿望。
全文有四个小节。
第1小节,概要地写了神州大地山川壮美,风景如画;第2小节列举了黄河、长江、长城、珠穆朗玛峰4个代表性的事物,具体描绘了神州大地之美;第3小节讲了台湾与大陆隔海相望,是不能分割的一家人;第4小节写各族人民情谊深厚,精诚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教学目标1.认识“州、华”等15个生字,会写“州、华”等9个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0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识字1神州谣第二课时一、课时目标1.会写“民、族、谊、齐、奋”5个生字。
2.熟记8个四字词语。
3.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川的美丽、地域的广阔、民族的繁荣昌盛,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重点会写“民、族、谊、齐、奋”5个生字。
难点通过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复习导入1.抽读生字卡。
(去拼音个别读,男女生读,分组读,齐读。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学习了课文。
那么,你们和生字都交上朋友了吗?2.认读词语。
师:同学们可真棒!下面我们来做个“读词语登山峰”的游戏。
(出示多媒体)只有又对又快地把这些词语全部读对,才能胜利地登上珠穆朗玛峰。
(学生自由练读,“开火车”读词。
)3.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师: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不仅有珠峰,还有长城、黄河、长江等许多秀丽的景色,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吧!同学们要边看边想课文。
(播放多媒体)我们的祖国美吗?(美)那我们一起美美地把课文读一读吧!四、读读记记1.出示四字词语: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民族团结世界大同奋发图强繁荣昌盛2.和同桌说一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3.全班交流。
4.教师总结。
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现指中国各族人民及世界各地华人。
神州大地、巍巍中华:指我们伟大的祖国。
民族团结、世界大同:这是人们对未来社会的美好理想、坚定理念。
奋发图强、繁荣昌盛:意思是我们全国人民正在齐心协力,奋发向上,分秒必争,为使国家繁荣昌盛而努力。
5.学生自读。
6.全班齐读。
7.尝试背诵。
五、课外拓展1.小组内展示各自搜集的祖国山川名胜的图片,并当“小老师”向同学简单地介绍一下。
2.谁能用词语来形容这些图片?3.学生自由回答。
4.多媒体出示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饰及相关的词语。
(教师指导学生看看图,认认字,读读词。
)六、指导书写1.多媒体出示:民、族、谊、齐、奋。
2.学生观察分析,同桌互相说说怎样把字写好。
3.指名说。
4.师重点指导写好“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