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5
第16课时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练2计算:-124÷(41-61-1)3.用计算器计算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例3】用计算器计算:(1)57+(-15.4)×0.2-(-364.56)÷(-19.6)(2)-4.35×(-0.12)-10.63÷(-5.315)总结:计算器具有运算快,操作简便,体积小的特点,用计算器进行比较复杂的数的计算,比笔算快捷得多. 在计算器上输入整数、小数比较简单,依次输入数字和小数点即可,但输入分数、负数时要用到一些功能键.输入负数要用到(-)键;输入分数要用到ab/c 键.练3用计算器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180.65-(-32)×47.8÷(-15.5)(2)-6.32÷(-0.25)×90-3.21÷4.32五、课后小测 1.判断下列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1)(-2)÷5×(-51).解:(-2)÷5×(-51)=(-2)÷(-1)=2. (2)(-5)÷23⨯32. 解:原式=(-5)÷(23⨯32)=(-5)÷1=-5.2.计算:(1).(2)(﹣9)×(﹣5)﹣20÷4.(3)÷[﹣7+﹣(﹣6)].3.计算:(1)20×(﹣)+(﹣30)÷6.(2)(﹣28)÷(+7)﹣(﹣3)×(﹣2).(3)()÷(﹣)4.计算:(﹣﹣3+﹣)÷(﹣).5.计算:﹣×÷3+(﹣0.25)÷.6.用计算器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3.6)×128÷72-21.6×2.4 (2)-4.625÷3.68-5.2×45.67+3.11÷57.计算:1111120()52126-⨯-+-+.判断计算过程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指出错误并改正.解:原式=1111 12012012012052126-⨯-⨯-⨯-⨯=-114.8.我们在计算时经常碰到一题多解的情况.如计算:12112 ()() 3031065-÷-+-.解法一:原式=12112()()3036105-÷+--=151()()3062-÷-=1330-⨯=110-.解法二:原式的倒数为:2112()31065-+-÷(130-)=2112()31065-+-×(-30)=203512-+-+=10-.所以原式=1 10 -.阅读上述材料,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142-)÷(132261437-+-).9.小明在计算时他是这样运算:==﹣12﹣18+8=﹣22 他做得对吗?如果不对,请你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典例探究答案:【例1】【解析】2312()()(0.25)34⨯-+-÷-=(-8)+(-34)×(-4)=-8+3=-5.练1【解析】(1)原式=7-(-66)÷2+(-2)=7-(-33)+(-2)=24(2)1.8÷(-6)—6÷(—2)×0.3=-0.3-(-3)×0.3=-0.3+0.9=0.6(3)1—12÷(—2)×1()3-+2×[12÷(-14)]=1-(-6)×1()3-+2×[12×(-4)]=1-2+2×(-2)=1-2-4=-5【例2】【解析】本题的一般解法如下:原式=)3610363036273621()361(+-+-÷-=)3614()361(-÷-=)1436()361(-⨯-=141. 此解法是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避免了常见错误,但运算较繁琐.现利用倒数来巧妙求解,具体解法如下: 原式的倒数为)361()1856543127(-÷+-+-=)36()1856543127(-⨯+-+-=)36(185)36(65)36(43)36()127(-⨯+-⨯--⨯+-⨯- =21-27+30-10=14.所以原式=141.练2【解析】原式=-124÷(-1112)=-124×(-1211)=122. 【例3】【解析】(1)35.32(2)2.522练3【解析】(1)81.97(2)2274.46课后小测答案:一、解答题(共9小题)1.剖析:错解的原因是改变了运算顺序,乘除是同一级运算,应从左到右依次运算,不能一味为了简便而忽视运算顺序. (1)正解:(-2)÷5×(-51)=(-2)×51×(-51)=252. (2)正解:(-5)÷23⨯32=(-5)×32×32=-209 2.(1)解:原式=(﹣7.5)×(﹣4)××(﹣)=﹣(×4××) =﹣.(2)解:(﹣9)×(﹣5)﹣20÷4,=45﹣5,=40.(3)解:÷[﹣7+﹣(﹣6)]=÷(﹣7++6)=÷(﹣)=×(﹣4)=﹣1.3.(1)解:20×(﹣)+(﹣30)÷6=﹣20×﹣30÷6=﹣25﹣5=﹣30.(2)解:原式=﹣4﹣6=﹣4+(﹣6)=﹣(4+6)=﹣10.(3)解:原式=()×(﹣60),=﹣×60﹣×60+×60,=﹣45﹣35+50,=﹣30.4.解:原式=(﹣﹣3+﹣)×(﹣56)=28+168﹣+=28+168﹣14=182.5.解:原式=﹣××+(﹣0.25)×64=﹣+(﹣16)=﹣16.6.(1)-58.24;(2)-238.12.7.不正确,运用分配率相乘时要注意符号;解:原式=1111120-120+12012052126-⨯-⨯⨯-⨯()=24-60+10-20=-468.解:原式的倒数为:(132261437-+-)÷(142-)=(132261437-+-)×(-42)=-7+9-28+12 =-149.解:不对.原式=(﹣6)÷=(﹣6)÷=(﹣6)×12 =﹣72.。
心一点,细心一点,我相信你是最棒的!
1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并了解代数和概念;
2、使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学习重点: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学习难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学法指导: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流程:
一 温故知新
复习回忆: 1、有理数加法法则.
2. 有理数减法法则.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0分钟)
请按下
列规则做游戏:
(1)每人每次抽取4张卡片,如果抽到白色卡片,那么加上卡片上的数字;如果抽到红色卡片,那么减去卡片上的数字。
(2)比较两人所抽4张卡片的计算结果,结果大的为胜者。
小丽抽到的4张卡片依次为:
获胜的是谁?
心一点,细心一点,我相信你是最棒的!
2 三、课堂自主探究学习(分组展示20分钟)
计算
1.(—53)+51—54
2.( —5) —(—21
)+7—37
3. —71—(—72)+71
4.
四、当堂练习(自主完成7分钟)
课本P44页随堂练习第1题
五、课后作业
P44页知识技能第1题,问题解决第2题
六 归纳总结(1)减法可以转化为
(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____________运算。
七、课后反思
)
83
()31
(81
32
-+---。
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二课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运算能力)2.通过加减法的相互转化,培养应变能力、计算能力.(转化思想、运算能力)重点: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难点:法则中减法到加法的转变过程,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二、学习过程:复习回顾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学导航尝试计算:(-20)+(+3)-(-5)-(+7)分析:1.算式中都含有什么运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动脑思考这个算式应该怎样解决?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3.请按照你的思路动笔做一做?考点解析考点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例1.把下列算式写成和的形式:(1)-12-5+31-(-9)-(+7); (2)0-(-6)-(-11)-13.【迁移应用】1.式子-2-(-3)+(+1)-(-4)写成和的形式为( )A.(-2)+(+3)+(+1)+(-4)B.(-2)+(-3)+(+1)+(-4)C.(-2)+(+3)+(+1)+(+4)D.(-2)+(-3)+(+1)+(+4)2.把下列算式写成和的形式:(1)2-(-8)+(-3)-5; (2)4.7-(-8.9)-7.5+(-6).自学导航算式(-20)+(+3)+(+5)+(-7)是,,,这四个数的和.为书写简单,省略算式中的括号和加号写为________________这个算式可以读作的和,或读作 .快速练习:同桌互相出算式,并读出两种读法.考点解析考点2:省略和式中的括号和加号★例2.把(+9)-(+10)+(-2)-(-8)+(+3)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形式,并说出它的两种读法.【迁移应用】1.式子-20+3-5+7正确的读法是( )A.负20加3减5加7的和B.负20加3减负5加7的和C.负20加3减5加7D.负20加3减负5加72.下列各式中,与式子-1-2+3不相等的是( )A.(-1)+(-2)+(+3)B.(-1)-2+(+3)C.(-1)+(-2)-(-3)D.(-1)-(-2)-(-3)合作探究在数轴上,点A ,B 分别表示数a ,b. 利用有理数减法,分别计算下列情况下点A ,B 之间的距离:a=2,b=6;a=0,b=6;a=2,b=-6;a=-2,b=-6.你能发现点A ,B 之间的距离与数a ,b 之间的关系吗?A ,B 之间的距离分别为:【归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B 之间的距离分别为:【归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解析 考点3: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例3.计算:(1)(-5)-(-10)+(-32)-(-7); (2)-835-(-1.93)-(+35)+(-3.07)-(-6);(3)(-23)+(-35)-(-78)-(+13)-(+25)-(-18).【迁移应用】计算:(1)-2.4-(-3.7)+(-4.6)-3.7; (2)-23+(-16)-(-25)+12−110;(3)-(+1.5)-(-414)+3.75-(+812).考点4:有括号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例4.计算:(1)[1.4-(-3.6+5.2)-4.3]-(-1.5); (2)4-3.8-[(-3.7+4)-6.9].考点5: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例5.在班级元旦联欢会上,主持人邀请李强、张华两位同学参加一个游戏,游戏规则是每人每次抽取四张卡片,如果抽到红色卡片,那么加上卡片上的数;如果抽到蓝色卡片,那么减去卡片上的数.比较两人所抽4张卡片的计算结果较小的为同学们唱歌.李强同学抽到如图①所示的四张卡片,张华同学抽到如图②所示的四张卡片.李强、张华谁会为同学们唱歌呢?【迁移应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使得医用口罩销量大幅增加,某口罩加工厂每名工人计划每天生产300个医用口罩,每人每周计划生产2100个口罩,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有出入.如表是工人小王某周的生产情况(超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1)根据表格记录的数据,求出小王本周实际生产口罩数量;(2)若该厂实行每周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个口罩可得0.5元,若超额完成每周计划工作量,则超过部分每个另外奖励0.15元,若完不成每周的计划量,则少生产一个扣0.2元,求小王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考点6:有关有理数加减法的探究创新题★★★例6.【古代数学文化】“九宫图”源于我国古代的“洛书”(如图①),是世界上最早的矩阵,又称幻方.用今天的数学符号表示,洛书就是一个三阶幻方(如图若图③是一个三阶幻方,同一横行、同一竖列、同一斜对角线上的3个数之和相等,求图中a,b的值.【迁移应用】观察图,找出规律.。
1.6.2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掌握去括号法则.2、掌握添括号法则.3、能用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解决实际问题.范围:自学课本P29-P34,完成练习.二、预习要点1、当括号前面是“+”时,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括号内各数的符号___________.2、当括号前面是“-”时,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括号内各数的符号___________.3、添上前面带有“+”的括号时,括号内各数的符号_____________.4、添上前面带有“+”的括号时,括号内各数的符号_____________.三、预习检测1、计算:(1)+(2-3+5)=____ _______.(2)-(2-3+5)=____________.2、把下列算式分别放入前面带有“+”和带有“-”的括号内:5-8+6+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探究要点1、去括号法则.探究要点2、例题:例3、计算:解:解:练一练:计算: 解:探究要点3、添括号法则.探究要点4、例题:例5、把下列算式分别放入前面带有 “+”和带有“-”的括号内:解: ).52253711(739)2();41483(432)1(---+--++.)3541(-3745-4⎥⎦⎤⎢⎣⎡+-+、简便地计算:例).255321(5)2();31143(32)1(---+--+.76858837)2(;257273)1(+-+--+例6、把下面算式中的后三位数放入前面带有“+”的括号内,再把算式中的后四位数放入前面带有“-”的括号内:解:二、随堂检测1、计算:解:2、把下面算式中的后三位数放入前面带有“+”的括号内,再把算式中的后四位数放入前面带有“-”的括号内:.13925131722758--+-).7473611(623)2();41421(413)1(---+--++.119-53123721+-+参考答案预习检测1、(1) 2-3+5=4(2) -2+3-5=-42、(5-8+6) (-5+8-6)随堂检测1、2、;解:1-4-034-21-41413414-21-413)41421(413)1(=+=++=++=+--++.3127473611-623)7473611(623)2(=+=++=---).11953-1237-(21).1195312-(3721++---++++”的括号内,得入前面带有“把算式中的后四个数放”的括号内,得数放入前面带有“解:把算式中的后三位。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有理数的加减法》(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减法》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这对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减法运算的规则和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对数的大小比较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时,可能会对符号的判断和运算顺序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正确判断符号,掌握运算顺序,提高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难点:符号的判断和运算顺序。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演示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4.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有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题:设计一些有梯度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有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买了3本书,每本书5元,又卖掉2本书,每本书3元,请问小明最后赚了多少钱?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发现有理数加减法运算的规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2《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2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但是对于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行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交流法,引导发现法等,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课件,准备好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预习课本,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35元,打八折后,小明又还了5元,问小明最后花了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解答,引出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有关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有关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综合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发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3有理数的加减法(1)学习目标:1、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学习难点:师生共同合作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及和的符号的确定.课堂活动:一、有理数加法的探索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据下列情况,分别列算式,并回答:汽车两次运动后方向怎样?离出发点多远?(1)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2千米,(2)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2千米,(3)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2千米,(4)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2千米,(5)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5千米,(6)向西行驶5千米后,静止不动,2. 足球队甲、乙两队比赛,主场甲队4:1胜乙队,赢了3球,客场甲队1:3负乙队,输了2球,甲队两场比赛累计净胜球1个,你能把这个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议一议:比赛中胜负难料,两场比赛的结果还可能哪些情况呢?动动手填表:你还能举出一些应用有理数加法的实际例子吗?请同学们积极思考.二、有理数加法的归纳探索: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及绝对值怎样确定?你能找到有理数相加的一般方法吗?说一说: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议一议:在各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实践应用 问题1.计算(1)(+8)+(+5) (2)(-8)+(-5)(3)(+8)+(-5) (4)(-8)+(+5)(5)(-8)+(+8) (6)(+8)+0;问题2.(单位:万元)(1) 该公司前两年盈利了多少万元?(2)该公司三年共盈利多少万元? 问题3.判断(1)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比加数大. ( )(2)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为0.( )(3)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 四、课堂反馈:1.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的和是( )A 、正数B 、负数C 、零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两个有理数的和( ) A 、一定大于其中的一个加数 B 、一定小于其中的一个加数 C 、大小由两个加数符号决定 D 、大小由两个加数的符号及绝对值而决定3.计算 (1)(+10)+(-4) (2)(-15)+(-32) (3)(-9)+ 0 (4)43+(-34) (5)(-10.5)+(+1.3) (6)(-21)+31知识巩固 一、选择题1.若两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一定( )A .两数同负B .两数一正一负C .两数中一个为0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2.两个有理数相加,若它们的和小于每一个加数,则这两个数( )3.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 )x x +=+66成立的有理数x 是 ( )5.对于任意的两个有理数,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 ( ),0=+b a 则b a -=,0>+b a 则0,0>>b a ,0<+b a 则0<<b a ,0<+b a 则0<a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二、判断1.若某数比-5大3,则这个数的绝对值为3.( )2.若a>0,b<0,则a+b>0.( )3.若a+b<0,则a ,b 两数可能有一个正数.( )4.若x+y=0,则︱x ︱=︱y ︱.( )5.有理数中所有的奇数之和大于0.( ) 三、填空1.(+5)+(+7)=_______; (-3)+(-8)=________; (+3)+(-8)=________; (-3)+(-15)=________; 0+(-5)=________; (-7)+(+7)=________.2.一个数为-5,另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大4,这两数的和为________. 3.(-5)+______=-8; ______+(+4)=-9. _______+(+2)=+11;______+(+2)=-11;5. 如果,5,2-=-=b a 则=+b a ,=+b a 四、计算(1)(+21)+(-31) (2)(-3.125)+(+318) (3)(-13)+(+12) (4)(-313)+0.3 (5)(-22 914)+0 (6)│-7│+│-9715│五、土星表面夜间的平均气温为-150℃,白天的平均气温比夜间高27℃,那么白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六、一位同学在一条由东向西的跑道上,先向东走了20米,又向西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七、潜水员原来在水下15米处,后来上浮了8米,又下潜了20米,这时他在什么位置?要求用加法解答。
合用优选文件资料分享七年级数学上册导教学设计:有理数的加减混淆运算七年级数学上册导教学设计:有理数的加减混淆运算授课目标 :1 :初步会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例进行混淆运算,并会用运算律进行简略计算。
2: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混淆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责问题, 使学生初步了解类比学习的思想方法。
3:经过有理数的混淆运算解决实责问题,培养学生浓重的学习兴趣,领悟有理数混淆运算的意义和作用,感觉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授课重点:利用有理数的混淆运算解决实责问题。
授课难点:用运算律进行简略计算。
授课过程:一、复习1、有理数加法法例。
2 .有理数减法法例。
3 加法的运算律。
二、新授:计算 ; (- 9)+( +6)-(- 11)- 7=(- 9)+(+ 6)+(+ 11)+(- 7)( 将减法转变为加法 )=(-9)+(-7)+ (+6)+(+11) ( ) =(-16 )+(+17) ( )=1()第一步加减运算都一致成为加法运算。
-9 ,+6,+11,-7 都成了加数,可把算式中的加号及括号省了不写,写成以下形式:-9+6+11-7 ,读作负 9,正 6,正 11,负 7 的和,也可读作负9 加 6加 11减 7.练习 1、把以下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并把结果用两种读法读出来。
(1)(+ 9)-(+ 10)+(- 2)-(- 8)+ 3;(2)- +( - )-( - )-(+ )2.判断式子-7+1-5-9的正确读法是()A.负 7、正 1、负 5、负 9;B.减 7、加 1、减 5、减 9;C.负 7、加 1、负 5、减 9;D.负 7、加 1、减 5、减 9;例 6 计算:(1)(+12)- (-5 )+(-7 )- (+10)合用优选文件资料分享(2)(-20)+(-3 )- (-5 )- (-7 )例 7 读出下面的算式,再进行计算:(1)-4.2-5.7+8.4+10 (2)三、挑战自我:北京市某天的最高气温为6 ,最低气温为-4 ,当天晚间宣布暴风降温预告,次日的气温将下降8 12 ,请估计次日该市最高气温不会高于多少度?最低气温不会低于多少度?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多少。
第一章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3. 2 有理数的减法
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1、能把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算式写成几个有理数的和式,并能正确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体会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学习难点: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一架飞机做特技表演,它起飞后的高度变化情况为:上升4.5千米,下降3.2千米,上升1.1千米,下降1.4千米,求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
3.(-8)-(-10)+(-6)-(+4),
这是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题,你会做吗?请同学们思考练习。
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
二、探索新知
1.加法、减法统一成加法
由于减法可以改写成加法进行运算,因此所有加法、减法的运算在有理数范围内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
如:
(-12)+(-5)-(-8)-(+9)可以改写成(-12)+(-5)+(+8)+(-9)
做一做:(1)(-9)-(+5)-(-15)-(+9)
(2)2+5-8
(3)14-(-12)+(-25)-17
2.有理数加法运算中,加号可以省略
如:12+(-8)=12-8;(-12)+(-8)=(-12)-(+8)=(-12)-8
(-9)+(-5)+(+15)+(-20)= -9-5+15-20
练一练:将(-15)-(+63)-(-35)-(+24)+(-12)先统一成加法,再省略加号。
3.加、减混合运算中“+”“—”号的理解
(1)可以看作是运算符号(第一个数除外)
如:-5-3+8-7可读作负5减去3加上8减去7
(2)可以看作是一个数的本身的符号
如:-5-3+8-7可以看作是(-5)+(-3)+(+8)+(-7),可读作负5、负3、正8、负7的和
4.省略加号的加法算式的运算
练一练: (1)-3-5+4
(2)-26+43-24+13-46
三、 问题
问题1.计算
(1)(-4)+9-(-7)-13
(2)11-39.5+10-2.5-4+19
(3)5
4)1.3()53(4.2+
-+--
练习:课本33P 练一练; 34P 4、5
问题2.寻道员沿东西方向的铁路进行巡视维护。
他从住地出发,先向东行走了7km ,休息之后继续向东行走了3km ;然后折返向西行走了11.5km ,此时他在住地的什么方向?与住地的距离是多少?
课堂反馈:在抗洪抢险中,人民解放军的冲锋舟沿东西方向的河流抢救灾民,早晨从A 处出发,晚上到达B 处,记向东方向为正方向,当天航行路程记录如下:(单位:千米) 14,-9,+8,-7,13,-6,+10,-5
(1) B 在A 何处?
(2) 若冲锋舟每千米耗油0.5升,油箱容量为29升,球途中还需补充多少升油?
四、归纳总结
1.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
2.解题时要注意解题技巧的应用。
【知识巩固】
1.判断题
(1)运用加法交换律,得-7+3=-3+7. ( )
(2)-5-4=-9.( ) -5-4=-1.( )
(3)两个数相加,和一定大于任一个加数.()
(4)两数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5)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2.选择题
(1)把(+5)-(+3)-(-1)+(-5)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是 ( )
A.-5-3+1-5
B.5-3-1-5
C.5+3+1-5
D.5-3+1-5
(2)算式8-7+3-6正确的读法是 ( )
A.8、7、3、6的和
B.正8、负7、正3、负6的和
C.8减7加正3、减负6
D.8减7加3减6的和
(3)两个数相加,其和小于每个加数,那么这两个数( )
A.同为负数
B.异号
C.同为正数
D.零或负数(4)甲数减去乙数的差与甲数比较,必为( )
A.差一定小于甲数
B.差不能大于甲数
C.差一定大于甲数
D.差的大小取决于乙是什么样的数
3.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
(1)(-28)-(+12)-(-3)-(+6)
(2)(-25)+(-7)-(-15)-(-6)+(-11)-(-2)
4.计算下列各题
(1)(+17)-(-32)-(+23)(2)(+6)-(+12)+(+8.3)-(+7.4)(3)1.2-2.5-3.6+4.5 (4)-7+6+9-8-5;
(5)73-(8-9+2-5)(6)-16+25+16-15+4-10
(7)-5.4+0.2-0.6+0.8
5.有十箱梨,每箱质量如下:(单位:千克)51,53,46,49,52,45,47,50,53,48。
你能较快地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吗?列式计算。
6 若5=a ,2=b ,6=c 且,),(c a c a b a b a +=++-=+求a-b+c 的值。
---------------------学习小技巧--------------- 小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好处
小学生想要成绩特别的突出学习计划还是不能少的。
有的人会有疑问,小学生的学习任务不大为什么还要制定学习计划?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好处。
1、学习的目标明确,实现目标也有保证
学习计划就是规定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法步骤达到什么学习目标。
短时间内达到一个小目标。
长时间达到一个大目标。
在长短计划指导下,使学习一步步地由小目标走向大目标。
2、恰当安排各项学习任务,使学习有秩序地进行,有了计划可以把自己的学习管理好,到一定时候对照计划检查总结一下自己的学习,看看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优点发扬,缺点克服,使学习不断进步。
3、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大有帮助。
良好习惯养成以后,就能自然而然地按照一定的秩序去学习。
有了计划,也有利于锻炼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无论碰到什么困难挫折也要坚持完成计划,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由于学习计划有必要又大有好处,所以有计划地学习成为优秀生的共同特点。
学习好和学习不好的差别当中有一条就是有没有学习计划。
这一点越是高年级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