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学论文撰写参考题目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4
语言学专业的论文题目与选题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基于语料库的认知功能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语音研究2、应用语言学中“语言能力”的多元性探究3、聚类分析在外国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4、浅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性别差异的体现5、普通语言学浅析6、大数据时代语言学研究的新趋势7、认知语言学之框架语义学探析8、以《长恨歌》为例浅析现代语言学批评的特征9、基于档案学视角对语档语言学的探讨10、心理语言学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主要问题11、简析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12、语言学家时枝诚记的语言过程理论研究13、认知语言学理论中交际话语原则研究14、生态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15、刍议认知语言学三个基本假设与语言习得16、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词汇多义观17、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新探:复杂系统的视角18、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发展综述19、论社会关系与角色关系的跨文化差异--基于社会语言学视角20、从理性到沟通:哈贝马斯的“语言学转向”21、国际应用语言学期刊效应值报告与解释现状研究22、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23、浅析语言相对论对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影响24、系统功能语言学中韩礼德语言理论概说25、语言学中介词的语用功能作用研究26、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27、心理语言学视阈下的二语词汇教学28、认知语言学前沿动态--对话句法学初探29、国外应用语言学早期发展综观30、论政治语言学的根基与研究路向31、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理论分析32、认知语言学中的语篇连贯研究33、评几种质疑共时和历时划分的语言学观点34、西方语言学中的科学范式及其转换35、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多模态分析方法36、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界定、取向与外延37、社会语言学视界中的语言变体38、翻译主体性的范式转换--从语言学、文化学到生态学39、卡西尔的符号哲学转向及其语言学意义40、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实证研究41、从社会语言学看网络火星文42、索绪尔语言学革命与“文化主义范式”的奠基43、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44、普遍语言学下的语言模因研究45、翻译教学的认知语言学观46、网络称呼语“女汉子”的社会语言学分析47、论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计算语言学中的应用48、法兰西社会心理学派的语言学贡献述要49、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解析50、形式与功能:西方语言学转向的二维统一汉语言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英禁忌文化差异2、汉语言文化价值教育研究3、现代汉语教学中文学思维的应用研究4、儿童文学翻译语言可辨识度实证研究5、国家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建设概况6、浅析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发展的影响7、意汉动结式结构模式对比研究8、双语视角下的语义韵研究现状与展望9、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现状及对策10、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视阈下的文学社团建设路径探析11、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12、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探究13、语言文化的交融冲突与国家安全14、语词传播中的意义迁变与认同机制15、当代社会汉语言文化水平下降问题研究16、二语阅读中语言过程影响下的策略过程的个案研究17、英汉语简单时相之功能视角比较研究18、大学语文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19、探究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管窥20、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修辞学教学改革21、试论汉语言文学教学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22、网络语境下建议行为的语用机制研究23、文化素质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改革24、转换生成语法术语的缘起变迁与理论发展25、从语文课程的性质看高师院校语文教师教育改革26、全球化趋势下的“汉语在外教学”27、浅析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的礼仪规范教育28、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分析29、新时期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创新30、欧洲孔子学院与汉语言文化的国际推广31、翻译市场导向的财经类院校MTI课程设置研究32、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语言学课程一体化建设初探33、简析文化强国视域下的国文教育34、英汉语言的接触与现代汉语词汇的变化研究35、基于现代汉英语言特征的汉英思维方式差异研究36、拼音输入法对大学生电脑失写症的影响研究37 “中国汉字学”课程教学现代化探索38、新疆语言文化环境对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39、适应与选择:汉语文化典籍外译生态和谐观视角解读40、基于混合式教学理论的古代汉语改革研究41、网络语言对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影响42、关于在高校开展方言文化保护工作的设想43、珠江水系上游库区少数民族移民语言保持模式研究44、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分析45、在华国际移民的相关语言问题研究46、对于现代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研究47、多元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探析48、试论网络语言对汉语言发展的影响49、从文化传播的视角看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50、从历史角度审视汉语言修辞格的古今关系51、现代翻译协作中的术语管理技术52、语言逻辑视域中语言现象文化考量的进路及其意义53、谈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54、中国梦话语的国家身份构建功能55、后现代主义思维模式对翻译教学的启示56、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教育创新57、国际汉语教学中浙江地域文化的融入途径58、浅析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59、浅谈大学语文教育中文化的缺失60、现代视域下明代汉语文传播规划的动机与维度最新汉语言本科论文题目1、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自然”书写与局限2、丁玲小说的女性书写与性别政治3、论台湾图像诗的艺术特点4、论金子美铃童诗的抒情性特征5、论圣野童诗的诗教内涵6、论童诗的精炼美--以林良童诗为例7、儿童精神家园的回归与守望--试论《小王子》中的“儿童本位观”8、关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删改研究--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9、论林焕彰童诗的情趣美10、《论童诗的逻辑趣味》11、略论上海道台吴煦12、于漪写作思想初探13、文本细读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14、中国古代史方向题目:15、明初少数民族家族汉化探析16、晚清瑞安孙诒让家族学术变迁17、赵孟頫人生经历与其艺术成就的关系18、元代江南地区海运与天妃信仰的传播19、浙江银元铜元史研究20、明嘉靖时期倭乱与浙江城防建设21、元代江南社会研究22、东佳书院述论23、南宋绍兴地区茶业探析24、宋元时期江浙地区的天妃信仰研究25、明清时期浙江商人在苏州的商业活动述论26、宋代绍兴官学述论27、从《夷坚志》看宋代妇女婚姻上的自主性28、朱熹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借鉴29、从“丧葬祭祀习俗”看客家文化的特质30、浙江文化世家个案研究31、明代义乌兵探析32、环东海疆土开拓和守卫研究33、《徐霞客游记》衣食住行研究34、抗战时期金华报刊文化述略35、大禹文化研究36、驼峰航线与美国对华援助37、浙江对日本文化的影响38、论江浙地区元代旧官吏与朱元璋政权的合作39、论《全唐诗》中的怨妇形象40、海禁背景下的海商反抗--以王直为例41、汉末至东晋时期佛教在浙江的发展42、清代科举中的冒籍现象43、两汉与魏晋南北朝士大夫服饰文化比较研究44、魏晋志怪小说中体现的社会生活状况45、试论严子陵归隐的原因与影响46、明清漕运与水次仓47、明代军士月粮折银制度浅析48、孙中山对蒋介石的信任过程和原因探析49、明清赋役货币化与财政体系研究50、明清自封投柜与基层社会51、从《夷坚志》看宋代科举梦兆52、宋代沦落女子研究53、抗日战争时期金华的书店、出版社述略54、宋代文人士大夫与沦落女子的交往55、从婚嫁角度看唐前期妇女的地位56、《名公书判清明集》中的南宋妇女婚姻问题研究57、板凳龙仪式中的文化内涵探析--以群联桂花明堂村灯会为例58、环东海疆土开拓和守卫研究59、浅谈二战期间美国妇女就业及其社会地位概况60、宁波书院的近代改制研究。
语言学论文题目第一部分:引言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科学,它探讨了语言的起源、结构、演化和功能等方面的问题。
语言学的研究不仅仅包括了对于各种语言的描述与分析,还包括了对于语言习得、语言使用和语言交流等方面的研究。
本论文将深入探讨语言学的相关话题,以期对语言学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一定的贡献。
第二部分: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思维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它探讨了语言与人类思维之间的关系。
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思维的一种表达形式,它反映了人类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而另一些语言学家则认为,语言反过来也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本论文将详细探讨语言与思维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展示语言如何塑造了人类思维。
第三部分:语言演化与社会变迁语言的演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变化。
语言学家通过对不同时期和地区的语言进行研究,了解语言的演化规律和变异现象。
本论文将对语言演化与社会变迁进行梳理,并将重点讨论语言变异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语言的演化和社会变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起源和发展,以及语言与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第四部分:语言习得与语言教育语言习得是指人们在儿童时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逐渐掌握一门语言的过程。
语言习得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到语言的认知、语音、语法和语用等方面的问题。
语言教育则是指人们通过教学和学习的方式来习得一门语言。
在本论文中,我们将对语言习得和语言教育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不同因素对语言习得和语言教育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第五部分: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它们互相影响和塑造着彼此。
不同的语言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特点和社会习俗,而文化则通过语言的传承和交流方式得以传递和演化。
本论文将探讨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展示语言如何影响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通过对语言与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发展。
毕业论文语言学研究参考话题(模版)第一篇:毕业论文语言学研究参考话题(模版)语言学研究话题:1.Sexism as Reflected in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2.Lexical Items as Means of Cohesion in English Texts3.Lexical Cohesion in English4.On English Oration as a Variety of Language5.The Polite Language in the English Language6.Reflection on the English Taboo Word7.Remarks on Modern American Slang8.The Different Usage of American Folk Language and Modern American Language9.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10.An Account of Advertising Language Stylistic Comparison Between Broadcast News and Newspaper News 11.News Headlines: Their Features and Style 12.Stylistic Features of News Reporting 13.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Body Languages 14.Influences of Chinese Dialectic Accent over English Pronunciation 15.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ntonation 16.Note on Ambiguity of English Language 17.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18.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19.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20.Cursory Examination on English Onomatopoeia 21.On Commonization of Proper Nouns in English 22.Noun-Verb Conversion in Contemporary English 23.Syntactic Functions of Prepositional Phrases 24.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repositions 25.On the English Verbal Fillers 26.On the English Negative Sentences 27.On the English Verbless Sentences 28.On Simplification of English Sentenc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Existential Sentences Positions of Attributesand Adverbial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Comparative Study 29.Studies in English Sentences of Implied Condition 30.Tentative Study of Syllepsis in English 31.The Way of Expressing Emphatic Ideas in English 32.On the Revival of Dead Metaphor 33.T endency of Modern Linguistics tin’s Influence on the English Vocabulary in the History Perspective 35.The Recognition of Componential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 36.On English Language Historical Changes 37.On English Vocabulary Acquisition 38.My Study on ComplimentingA 39.An Exploration of Body Language 40.The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tising English 41.A Survey on Loan Words of English 42.Death Metaphors in English 43.A Philosophical Approach to the Origin of Pragmatics 44.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Intonation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 45.The Change of English Word Meaning: Factors and Types 46.Ways of Chil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Application of PP(Polite Principle)in Business English Communication 47.CP(Cooperative Principle)and Business English Interpretation43.从合作原则看英语广告中模糊语的运用及解读44.《荆棘鸟》的写作风格特点---一项基于语料库的分析45.浅谈VOA经济新闻中模糊限制语的应用及语用功能46.西方世博英文报道的情态取向的功能分析——一项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 47.从言语行为理论看汽车广告语的取效性48.中英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异比较----以猫头鹰和燕子为例49.英语广告中蓄意歧义的美学效应50.从语言的模糊性看英汉谚语中数字的语用功能51.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提问的策略探究---基于一堂公开课的个案分析52.从违反CP原则的视角看英语幽默的信息解读——以美国情景剧《成长的烦恼》为例Decoding Humorous Remarks from thePerspective of CP Violation-----Taking US Situational Sitcom Growing Pains as an Example 53.英语同义词语义的成分分析研究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A Componential Study of Semantic Meaning of English Synonym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LT 54.关联理论视角下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解读A Relevance-Theoretic Interpretation of Pun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55.论模糊限制词语在女性演说辞中的语用功能A Study of Pragmatic Function of Fuzzy Words in Female Speech 56.从言语行为理论角度浅析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称谓语的语用功能 57.从China Daily观政治新闻报道的时髦词特点 58.浅析俚语在美国亚文化群中的使用及其成因59.网络英语的词汇语言特征及对其应持有的态度----以聊天室,QQ, BBS为例 60.浅析英语经济新闻语篇中概念隐喻的功能 61.当诗意邂逅商业——解读诗型广告之意境美62.汉英数字文化内涵比较及其成因探究----以三、四、十三为例63.中国大学生英语书面语错误分析实证研究64.浅析英语广告语中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65.从礼貌原则看中英恭维语的语用失误66.小议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67.从违反CP原则的视角看英语幽默的信息解读---以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为例68.浅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的成因---以黑、白为例69.从“龙”是否更名之争看中国特色文化的翻译70.英汉反语的识别及其语用功能71.从违反合作原则看委婉语的信息解读72.英语广告中的修辞效应——以双关为例 73.年龄因素在中国儿童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74.对言语行为分类的诠释与创新75.从认知角度看中西方礼貌原则及文化差异76.论英汉动物隐喻的喻体对比及其成因---以牛、马为例语言现象:模糊语、歧义、俚语、禁忌语、隐语、网络英语、性别歧视、刻意曲解(Deliberate Misinterpretation)、委婉语、称呼语、颜色词、称谓语、数字词、动物习语、谚语、礼貌语、等等修辞:隐喻、明喻、仿拟、拟人、排比、顶针、反语等理论:关联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面子理论、认知理论、跨文化交际等等第二篇:语言学毕业论文参考题目语言学毕业论文参考题目一、现代汉语1.略论“了1”与“了2”的语法功能差异2.“还”、“又”、“也”的功能比较3.汉语副词“一直”、“一向”比较研究4.“从来”、“历来”、“向来”比较研究5.程度副词“十分”、“非常”句法语用研究6.简析“差点儿”和“差点没”的关系7.说“一点儿”与“有点儿”8.“名+名”语法小类试析9.试论汉语概数表示法的多样性10.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的功能分析11.汉语词类研究述评12.“相当”语法化过程及个人在语言约定论中作用辨析13.谈谈状语的非常规位置及其作用14.语法知识在作文批改中的运用(体会)15.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分析(提示:中学语文教学存在重文学轻语言的倾向,语言分析往往孤立进行,如何综合内容及篇章进行语言分析,分析要领及原则是什么?试以具体的课文分析为例,展开具体论述。
推荐优秀汉语语言学论文题目本篇文章整理了300 个优秀的汉语语言学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希望给正在写论文过程中遇到题目选题问题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帮助。
1、中文句法建构中的声象与意象-- 四字格功能研究2、复句类型的当代流行构式研究--以“X虽易,丫不易,且A且B'的功能及其演化为例3、“于/於”字介宾补语历时比较及其认知分析--以《左传》与《搜神记》为例4、殷商介词的甄辨及确认5、试论《马氏文通》“统之”总“之”等连字的归属6、现代汉语独立“的”字结构的功能视角研究7、对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探讨与研究8、试论农村宣讲语言的乡土性9、明清时期“V为”结构中的动词“V10 、巢湖方言词汇特点初探11 、英汉重叠词的构词、语义及语用对比研究12、浅析汉字“前”在汉日语中的空间认知语义差异13、汉藏语码混用现象分析--以拉萨社区调查为例14、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与体育文化融合的研究--对外汉语教材中体育元素呈现方式的探析15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疑难字考辨16 、汉语名词短语左递归现象的“Ground-to- Figure ”假说17 、从现代汉字的构形理论看字谜的设置方式18 、汉文佛典异文字际关系考19、关于网络暴力语言界定与分类的探讨20 、《说文解字》引《论语》考释21、中日数字文化观比较分析22、认知隐喻在小品中的幽默功能--以《情感快递》为例23 、传统文化渗透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24、课堂讨论模式中教师提出并群集问题的策略研究25 、粤方言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差异26 、英汉语篇关联词对比研究27、中日同形语的误用28 、英汉层级形容标记性成因探究29、浅析汉语中的惯性压制现象30、“难道”的词汇化研究31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32、量词“台”的发展演变33 、社会语言学下的电商广告语分析34 、汉日敬语表达异同的探究与分析35、关联顺应模式下的网络暴力语言模因探析36、汉语口语课堂活动参与度问卷调查报告--以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37、“淘宝”对话语篇的连贯性研究38、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中日色彩语码考察研究--以紫色为例39 、异写字与异构字考论40、基于能力培养的中文专业实践性教学路径研究41、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的调查与反思42 、高职公文写作思维培养教学探究43 、新媒体视野下高校大学语文微信教学初探44 、高职院校阅读与写作有效教学途径探析45 、山东方言区习得普通话的难点与要点46 、潮州方言中词的文化理据--以食物名称为例47 、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48、“NP_1+对+NP_2+? 中NP位置的特点49、词语模“XT分析50 、试析清代朝臣受命应答之辞--“嗻”51 、广告语创意中成语的语义活用现象52、河南出土两汉买地券词语笺释53、量词“部”的来源、用法及认知阐释54 、《现6 》《牛8》多义词义项数目异同研究55 、古汉语里的纵向时间表达56 、试论早期致使义处置式的产生和来源57、《经典释文》中的“又音”与音义匹配58、《曲韵骊珠恤律》与《中原音韵鱼模》之比较59 、论南部吴语齐韵的读音层次60、“第七届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征文61 、论修辞手段对表现《女神》“天人合一”境界的作用62、试论训诂与方言的关系--兹以安庆方言为例63、《越中名胜杂说》校札64、明清石刻俗字考释十题65、论新媒体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66、再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任务”67、任务型口语课上的聚焦于形--以任务型中级汉语口语教学为例68、影响任务型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因素69、任务:作为教学内容还是作为教学途径70、“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汉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探讨71 、非目的语环境下的零起点汉语口语教学实践与策略研究--以《长城汉语》为例72、新形势下短期来华深接触”汉语项目的模式化构建--以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暑期AP项目为例73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目的、标准和特点74、辅助虚词教学的重要思路--编写一本常用虚词用法词典75、关于汉语(二语)教学语法体系及标准建设的几个问题76 、数字词汇化现象简析77、汉语教材中语法教学失误举偶78、任务复杂度对对外汉语写作任务中语言表现的影响79、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人文关怀与制度保障--基于英国教师入职教育的经验与启示80、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轻松学中文》《HSK标准教程》入选美国三个州教育部门教材推荐目录81 、客家委婉语与现代英语委婉语82、郑玄的方言观、方言研究材料和方言分区观新考83、大学语文教学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研究84、英汉网络新词汇文化理据对比研究85、民国时期婚丧庆吊文告与语言生活--以潮汕地区报纸为考察对象86 、基于成人教育的对外汉语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87 、少数民族汉语口语教学策略探析88 、汉字发生同构律89 、理解成语不要以今释古90 、黄石市非师范生普通话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91 、教学模式讨论和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环境建设92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对话93 、我国汉语教学模式的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94 、汉语教学模式的集成、创新和优化95 、试论语言项目视角下国际汉语有效教学模式研究96 、“学伴用随”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97 、试论汉语语感培养教学模式的确立98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汉语教材文化呈现比较99 、现代汉语祈使句的句末助词“吧”语用功能探析100 、民族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汉语教学研究--评《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研究》101 、辽宁省汉语国际推广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102、你这个n"中的构式压制理论析微103 、《世说新语》名词做状语现象浅析104 、试论“星"的量词属性105 、留学生汉语阅读的元认知研究106 、“童化 "语言的表达功能及流行机制107 、值得商榷的地方108 、“更 "字阵中, “诗词大会 "全军覆没109 、汉字的意象性与情感表达的模糊性和空间性110 、基于语义分析的“现代汉语 "课外作业设计研究111 、浅谈汉俄被动句的类型和语义112 、呼和浩特汉语方言特点113 、从抑扬顿挫的粤语吟诵114、女性称谓之嬗变:“小姐 "之“前世 "今生"与“来世"115 、“狗 "的类词缀化及相关问题研究116 、“快乐 "与“开心 "的多角度辨析117 、郦道元《水经注》中汉语语音现象再探讨118 、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结构之初探119 、《围城》中动词“打"的论元结构分析120 、高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现状的调查报告--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121 、小议网络潮词“给力 "122 、静宁方言四字俗语浅析123 、汉语联接系统中“说"的功能阐释: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124 、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对国际汉语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启示125 、陆川粤语“着 "字被动句研究126 、副名组合存在的合理性127 、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究128、单音指示词与双音指示词的功能差异--“这"与“这个"、“那"与“那个" 129 、动词重叠的句法分析130、我别VP(了)”的构式整合机制及其语用价值131 、“无定居末”与“无定居首”-- 汉语中两种表存在的句式132 、“蛛丝马迹”本无“马”133、从汉语动词的阶段性看“了1”的语义功能134 、跨层词汇化中语义的来源、获得与变化135 、汉语母语者和第二语言学习者名名组合的理解136 、意大利学习者初级汉语口语词汇能力发展研究137 、汉语动结式二字词组及其教学处理138 、Focuson Form 和Focuson Forms 两种教学法对汉语二语词汇学习的影响139 、《文献语言学》第一辑在中华书局出版140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语素法”适用性研究141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声母教学策略142 、高职学生沟通与表达能力提高方法探析143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144 、任务型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中文专业教学中的应用145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146 、二语教学目标与中文教师的文化意识147 、面向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教材编写148 、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审美观念的跨文化传播--以服饰和化妆为例149 、“汉堡包”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效150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海外实习教育管理体系的实践与探索151 、“三化一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新路径152 、国别化单出口: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汉语师资实训新探索153 、论学术汉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154 、对外汉语教材的标点符号问题155 、2004~2014 年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情况述评156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重心之反思157 、拉丁化:党的语言政治的实现路径158 、澳大利亚中小学汉语教师培训需求研究159 、一部打通古今的古籍整理力作--《蒲松龄〈日用俗字〉注》评介160 、大学语文写作技巧之理解与运用161 、高校大学生普通话测试“命题说话”部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162 、浅谈写作课程大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体现163 、浅谈全球化背景下汉字对外国学生的吸引力164 、《楚归晋知罃》中“及”字注释商榷-- 以王力《古代汉语》教材为例165 、文化差异对委婉语使用的影响166 、新时期汉语词汇词义变异研究167 、汉藏语数量名结构语序研究168 、刍议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169 、申论写作教学初探170 、对大学语文写作错误的分析171 、浅谈塔城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面授辅导172 、《汉语大词典》书证引古典文献失误拾零173 、崇仁方言音系及音韵特点217 、澳大利亚中小学汉语教师培训需求研究从 “臣妾 ”一词探中国古代文人的政治情结 汉语词汇习得年龄效应的机制探讨 连动结构的范畴化研究 概念合成理论下电视节目名称中的隐喻解读 -- 以央视少儿节目名称为例 “北京之旅 ”旅游海报的多模态语篇分析 关于现代汉语修辞教学的思考 对春联和年画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A Comparison of Love Metaphor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 《门》若干镜头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olitical SpeechesBased on Systematic Functional Grammar 关于中日礼貌语言的对比研究 介词 “于”语法化再谈 语言对比视角下汉语研究的新成果 -- 字本位汉语语言学理论论要 “我给你说 ”的语用功能考察 北京话 比”字句及其演变(1750〜1950) 网络词族“X 帝”的认知研究 英汉礼貌原则及礼貌用语差异研究 温州吴语声调的 EGG 研究 《南齐书》 “治瓜 ”、 “治爪”考辨--兼及《南史》 “翦瓜” 元杂剧中的典型设问及其语用价值 网络流行语衍生、传播的理据和方向 从汉字、成语隐喻看诚信概念隐含的结构维度 “味其道 ”与“理其道”二()-- 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 《篆隶万象名义》抄本文字的笔画组合及特征 汉字起源研究述评 沿河土家族山歌的辞格分析 《大唐西域记》异文考辨 高职学生沟通与表达能力提高方法探析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任务型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中文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的 “思化”品质认识 二语教学目标与中文教师的文化意识 面向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教材编写 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审美观念的跨文化传播 --以服饰和化妆为例 “汉堡包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成效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海外实习教育管理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三化一特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新路径 国别化单出口 :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汉语师资实训新探索 论学术汉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教材的标点符号问题 2004~2014 年对外汉语教材出版情况述评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重心之反思 拉丁化 :党的语言政治的实现路径174 、 175 、 176 、 177 、 178 、 179 、 180 、 181 、 182 、 183 、 184 、 185 、 186 、 187 、 188 、 189 、 190 、 191 、 192 、 193 、 194 、 195 、 196 、 197 、 198 、 199 、 200 、 201 、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 Ai Weiwei:Tiger,Tiger,Tiger、一部打通古今的古籍整理力作--《蒲松龄〈日用俗字〉注》评介 、大学语文写作技巧之理解与运用、高校大学生普通话测试 “命题说话 ”部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写作课程大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体现 、浅谈全球化背景下汉字对外国学生的吸引力 、《楚归晋知罃》中 “及 ”字注释商榷 --以王力《古代汉语》教材为例 、文化差异对委婉语使用的影响、新时期汉语词汇词义变异研究、汉藏语数量名结构语序研究、刍议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申论写作教学初探 、对大学语文写作错误的分析、浅谈塔城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面授辅导、《汉语大词典》书证引古典文献失误拾零、汉语学习者 “听电话 ”表达方式的偏误分析、从 “臣妾 ”一词探中国古代文人的政治情结 、汉语词汇习得年龄效应的机制探讨、连动结构的范畴化研究 、概念合成理论下电视节目名称中的隐喻解读 -- 以央视少儿节目名称为例 、“北京之旅 ”旅游海报的多模态语篇分析、关于现代汉语修辞教学的思考、对春联和年画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A Comparison of Love Metaphor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门》若干镜头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olitical SpeechesBased on Systematic Functional Grammar 、关于中日礼貌语言的对比研究、介词 “于”语法化再谈、语言对比视角下汉语研究的新成果 -- 字本位汉语语言学理论论要 、“我给你说 ”的语用功能考察、北京话 比”字句及其演变(1750〜1950)、网络词族“X 帝”的认知研究 、英汉礼貌原则及礼貌用语差异研究、温州吴语声调的 EGG 研究、《南齐书》 “治瓜 ”、 “治爪”考辨--兼及《南史》 “翦瓜” 、第二人称有标记用法及其动因、网络流行语衍生、传播的理据和方向 、从汉字、成语隐喻看诚信概念隐含的结构维度、“味其道 ”与“理其道”二()-- 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篆隶万象名义》抄本文字的笔画组合及特征、汉字起源研究述评、沿河土家族山歌的辞格分析、《大唐西域记》异文考辨 218 219 220 221222223224225 226 227 228 229230231232 233 234 235 236237238239240 241 242 243 244245246247248 249 250 251 252253254255 256 257 258 259260261、现代汉语倒序词研究262、《说文解字羊部》词命名研究263 、《广雅疏证》校勘用语“讹作”研究264 、上古汉语定语后置结构分析265 、应用写作课程的问题及策略266 、高职院校语文教材建设新思路267 、基于学科意识分析对外汉语教学268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饮食文化教学研究269 、新形势下大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培养初探270 、浅析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语块教学271 、现代汉语状语和状动结构研究评述272 、基于就业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改革-- 以大连工业大学为例273 、初级留学生习得“二”和“两”偏误案例分析及解决对策274 、论黄伯荣《现代汉语(修订四版)》教材语料时代性的局限275 、概念整合:汉语二语学习者习得易混淆词的认知机制276 、武汉市小学生普通话水平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江汉区10 所小学为例277、汉语吗"与印尼语“Kah Apa、Apakah"疑问句的比较278、“就是”的语篇衔接功能考察279 、汉语定语从句的特征核查分析280 、析山东莱芜方言中的语气词“来”281 、提高现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方法研究282 、广告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283 、我国对俄中小学汉语教材编写的优点、不足及对策--以《汉语新起点》为例284 、图像时代浅阅读、浅写作的危害及其超越285 、汉语学习动机与汉语国际化传播研究286 、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推进对外汉语人才培养-- 以安徽文化为例287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汉语模拟教学思考-- 以百色学院为例288、“呵呵”如何成为网络伤人用语--基于评价理论的诠释289、“X就是任性”流行的语言模因论解析290 、翁源客家话见组声母今读研究291 、电白霞洞闽客双方言词汇比较接触研究292 、汉语阅读课程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293 、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听力教学研究294 、高职语文教材建设思考295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案例研究-- 以《光荣岁月》为例296 、模因论的视角下的网络语言研究297 、浅析新时期现代汉语的变异298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299 、英汉名词动用习得中的认知转喻阐释300 、字谜歌谣中的减笔。
语言类论文选题参考一现代汉语研究1泛义动词“整”与“搞”的比较研究2“副+名”的社会运用考察3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4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5现代汉语程度副词重叠式研究6现代汉语插入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7现代汉语委婉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8汉语口语中的话语标记研究(如:对了、嗯、好、得了、回头、然后、我说等)9代词“人”、“人家”使用情况考察10句末语气词使用状况调查11汉外对比研究(如:亲属称谓、外来词、具体语法现象)12浅析现代汉语中的字母词二、方言研究1某方言本字考2某方言语音研究3某方言词汇研究4某方言语法研究5某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三、古代汉语研究1副词“倒是”的发展历程探微2《论语》(某个或某些)代词研究3《论语》常用词汇研究4《孟子》(某个或某些)语气词研究《5世说新语》第二人称代词研究6《儒林外史》某类虚词研究。
7《诗经》叠音词研究8《诗经》连绵词研究9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据性10汉语词汇双音化动因研究11 “是”的用法及其发展12《韩非子》中的被动句13《老子》(某种)句型研究14《论语》句法研究(判断句研究、祈使句研究、疑问句研究)15《孟子》中的“其”字16《孟子》中的“之”字17《史记》(某种)固定结构研究18《荀子》副词研究19《左传》“焉”字研究《左传》“之”字研究《左传》被动句研究《左传》判断句研究《左传》祈使句研究《左传》疑问句研究《左传》中语气词“也”20词类活用问题探讨(起源\新说\评价)四、流行语、网络语言研究1“秀”(英show)2浅析“~客”族词语3流行词语“非常”浅析4网络语言的词汇特点及规范5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6也谈“零X”(“零**”词族探微)7“副+名”结构再探8“很十名”现象探析五、语言应用研究1新闻语言研究2广告用语研究3法律、商贸语言研究4社交用语研究、文艺用语研究(小品、歌词等)5当代作家语言研究(包括词汇、语法、修辞)6报刊语言研究7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考察8少儿节目语言特点考察9流行歌曲中的若干语言现象10辩论、演讲语言的特点11新闻标题中的缩略语研究12浅析大学生信息联络短信的感情表达方式13双关语在商业广告中应用14“你看”、“你看看”的语用意义六、语言文化研究1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2夫妻互称的历时、共时研究3浅析社会因素对女性语言的影响4中国商标名的构词法及文化心理探究5称谓语的演变及其社会意义6X X方言地名文化信息解读7佛教文化的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七、对外汉语研究1对外汉语教材的对比研究2某国留学生汉语习得的语误研究3某国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研究4某国留学生汉语单字音学习研究5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6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7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8情景教学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9对外汉语中的俗语教学10交互式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11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角色1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13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14对外汉语中的成语教学15对外汉语写作教学16对外汉语形容词教学17对外汉语虚词教学18程度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19祈使句的对外汉语教学20疑问句的对外汉语教学21感叹句的对外汉语教学22现代汉语量词的对外汉语教学23把字句的对外汉语教学24汉语外来词的新发展及其对汉语教学的影响八汉字及汉字文化1汉字构形分析研究2异体字的文化蕴涵3汉语词语的文化内涵4汉字造字的文化心理5《说文》部首的文化学研究(贝部研究、女部、玉部)6《说文》部首研究7《说文》省声研究8《说文》中农业文化探讨9《说文》重文研究10《说文解字》“女”部字研究11《说文解字》“尸”部字研究12《说文解字》“心”部字研究13半坡刻符的性质及其与文字的关系14形声字起源试论15形声字声符说略16形声字义符说略17义符表义与声符表义异同论九、中学语文教学1试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2语文教学中如何贯穿审美教育3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互动4理论语境下的语文对话式教学5当下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和对策6贴近学生实际,回归作文教学的本色7论探究性学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养成8中学语文教师的尴尬处境与形象重塑9浅谈"读"在语文教学"人文性"中的作用。
语言学方向论文选题1.浅谈英汉句子结构差异2.诗意的美和喜剧性幽默3.英汉禁忌语、委婉语的对比研究4.英汉数字习语的对比研究5.词义演变的原因与方式6.名词化的语篇功能7.诺曼时期法语对英语词汇的影响8.浅谈英语虚拟语气及其语用功能9.隐喻与一词多义的关系10.英汉被动句对比研究11.英汉宾语类型差异的认知原因12.英汉动词非谓语用法比较研究13.英汉否定问句的答句对比研究14.英汉合成词构词对比研究15.英汉名词短语修饰模式比较16.英汉拟声词异同探讨17.英汉人称代词运用对比研究18.英语复合词的语义分析及其类型19.英语委婉语的使用原则与策略20.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21.汉英色彩词汇的对比研究及其象征意义22.中英恭维语对比研究23.委婉语的礼貌原则研究及策略24.汉英“山丘”对比研究25.英汉颜色词跨域对比分析—以RED和红为例26.英语道歉方式的策略及研究27.英语拒绝言语行为研究28.英语委婉语的寒暄功能29.英语请求言语的策略研究30.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的策略研究31.会话得体:会话者的立场语境运用研究32.英语课堂学生提问的策略研究33.英语课堂的焦虑现象及策略研究34.广告口号语的语言特点35.从礼貌原则看短信语言36.从合作原则看课堂师生互动37.浅析中英言语行为中的礼貌原则38.中英政治新闻报道中的模糊语言研究39.言语错误分析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40.英汉颜色词的引申义的文化差别41.外语学习中应该重视中介语的作用42.浅谈英汉句子结构差异43.副词EVER的句法环境和语义特征44.论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45.学习者的动机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46.浅谈词汇搭配错误分析及其应对策略47.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48.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写作中的应用49.中英文性别歧视习语的对比研究50.称谓语使用中的性别差异51.从认知角度看隐喻在经济语篇中的应用52.浅析广告语言的特点53.浅谈英语新词的产生、构成及翻译54.浅谈网络英语中的缩略语。
语言专业的论文题目怎么写_语言专业毕业论文题目论文题目是文章最显眼的面目,是论文内容最高程度的概括,被喻为文章摘要的摘要。
标题的基本要求,要做到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语言专业的论文题目要怎么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语言专业的论文题目怎么写_语言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日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浅析非日语专业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2、日本的语言政策演变路径研究3、浅谈日语学习过程中母语干扰因素4、浅析日语中外来词的形成原因以及影响5、从词汇论的角度看语义对语法的影响6、日语自动词被动句和汉语领主属宾句对比研究7、认知过程中提高日语词汇习得效果的方法探究8、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途径探析9、基于CIPP评价模式对商务日语教学的分析10、“全人教育”理念模式下日语翻译教学方法探讨11、新闻传媒对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实施的作用12、日语听力理解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13、如何理解日语的“言语交际能力”14、跨文化交流背景下中日语言差异产生冲突的问题因素15、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日本近代时期自称词复数形式研究16、日语专业教材编写与开发问题探讨17、从语言接触角度研究汉语中的日语借词18、网络时代双向文化导入的日语教学19、从话题出发看汉日语指示词照应功能之对比20、浅析汉字“前”在汉日语中的空间认知语义差异21、中日谚语比较视域下日本人的自然观22、日本儿童绘本中拟声拟态词的特点分析23、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基础阶段语音教学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24、研究生二外日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25、浅谈日语中男女性用语的差异和原因26、日语教学中的中日文化差异处理建议27、日语的民族表达及文化心理研究28、浅析日本集团主义文化教学导入29、日语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30、刍议晚清日语译才应势而起之契机31、日语借词对汉语的渗透和影响32、中日言语行为与心理交际距离差异研究33、日语翻译实践中的误用表达分析34、翻译教学中母语负迁移的规避对策35、需求分析视域下的日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36、农业科技日语术语汉译适应化现象分析37、浅谈日语的暧昧性表达38、从日语鱼类惯用句探究日本文化39、欧美外来语与日本经济文化的发展40、旅游日语翻译和中日文化差异的探讨41、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张家界新兴景区公示语的日译--以袁家界为例42、护理日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43、从认知语义学角度看“结构”用法的双重性44、中日文化差异与日汉翻译等值探析45、日语会话课程考核多元化体系构建46、涉海高校日语特色化翻译课程改革探讨47、试论汉语对日语语言文化的影响及其对比意义48、中日茶贸易中商务日语沟通技巧研究49、文化介入对日语教学的意义及应用50、中日商务洽谈中常见语用偏误研究德语研究生论文题目1、文化学和知识社会学视角下的罗伯特·穆齐尔小说《没有个性的人》2、论乌韦·约翰逊小说《关于雅各布的种种揣测》中回忆的文学性演示3、“没有新的语言就没有新的世界”4、论童话《渔夫和他的妻子》在君特·格拉斯小说《比目鱼》中的改写和作用5、《德国》杂志汉语版翻译策略研究6、《德国》杂志中的德国形象-议程设置及态度塑造策略分析7、《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的叙事特色8、《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9、《另眼看德国》试译研究报告10、《论艺术的本质》翻译报告11、《四十朵玫瑰》中的家庭与身份12、《艺术的本质》前两章翻译实践报告13、1933-1941年中德关系14、1980年以来德国自传文学中记忆话语的转变与身份认同15、19世纪女性命运与婚姻观在冯塔纳小说《艾菲·布里斯特》中的体现16、19世纪中国人眼中的德国形象17、2003-2013年中国两会期间德国《明镜周刊》中国报道中的政治形象研究18、Moodle在中国大学生德语学习中运用的可行性研究19、阿图尔·施尼茨勒小说中的自我问题研究20、埃里希·凯斯特纳早期少年小说情结和原型透视21、柏林华人新移民的跨国公民身份及德语语言能力对其影响的研究22、悲剧英雄-布莱希特〈伽利略传〉中伽利略的矛盾性格分析23、本哈德施林克作品《朗读者》中汉娜受害者兼施害者角色分析24、波伏娃女性主义视角下小说《无主之家》中的女性形象研究25、布莱希特诗歌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26、布莱希特在中国:1949-200627、出入历史之境本哈德·施林克作品罪责主题研究28、从《金罐》看霍夫曼作品中的幻想与现实29、从《象棋的故事》和《看不见的珍藏》论斯蒂芬茨威格作品中“游戏中的怪僻者”形象30、从变译理论的角度分析《红楼梦》库恩译本31、从德国魏玛时期国家合法性的角度浅析工作介绍和失业保险法出台的政治背景32、从等值理论看莫言小说《檀香刑》的德语翻译33、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分析当代中国文学德译本的翻译处理34、从功能翻译理论分析当代中国文学德译本的翻译策略35、从目的论看《红楼梦》的两个德语译本36、从欧债危机看欧洲认同在德国的发展和影响37、从篇章语言学角度分析德国网络上的租房广告38、从田园牧歌到历史、政治:解析西·伦茨作品中的家乡概念39、试析斯文·雷根纳小说《雷曼先生》的召唤结构和读者视野40、从文学社会学角度分析法拉达作品《小人物,怎么办?》中的小人物41、从语言和文化角度对比中德广告语42、从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剖析贸易保护措施的应用43、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翻译教学个案研究例44、德国对非洲的语言政策45、德国汉学视角下的中国形象46、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罗雷莱母题47、德国历史上两次统一的政治经济原因研究48、德国媒体报道下的中国形象--以《时代周刊》为例49、德国媒体中的中国形象50、多维翻译的应用研究--以电影《色戒》德语字幕翻译为例汉语语言学论文题目1、中文句法建构中的声象与意象--四字格功能研究2、复句类型的当代流行构式研究--以“X虽易,Y不易,且A且B”的功能及其演化为例3、“于/於”字介宾补语历时比较及其认知分析--以《左传》与《搜神记》为例4、殷商介词的甄辨及确认5、试论《马氏文通》“统之”“总之”等连字的归属6、现代汉语独立“的”字结构的功能视角研究7、对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探讨与研究8、试论农村宣讲语言的乡土性9、明清时期“V为”结构中的动词“V”10、巢湖方言词汇特点初探11、英汉重叠词的构词、语义及语用对比研究12、浅析汉字“前”在汉日语中的空间认知语义差异13、汉藏语码混用现象分析--以拉萨社区调查为例14、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与体育文化融合的研究--对外汉语教材中体育元素呈现方式的探析15、《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疑难字考辨16、汉语名词短语左递归现象的“Ground-to-Figure”假说17、从现代汉字的构形理论看字谜的设置方式18、汉文佛典异文字际关系考19、关于网络暴力语言界定与分类的探讨20、《说文解字》引《论语》考释21、中日数字文化观比较分析22、认知隐喻在小品中的幽默功能--以《情感快递》为例23、传统文化渗透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24、课堂讨论模式中教师提出并群集问题的策略研究25、粤方言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差异26、英汉语篇关联词对比研究27、中日同形语的误用28、英汉层级形容标记性成因探究29、浅析汉语中的惯性压制现象30、“难道”的词汇化研究31、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32、量词“台”的发展演变33、社会语言学下的电商广告语分析34、汉日敬语表达异同的探究与分析35、关联·顺应模式下的网络暴力语言模因探析36、汉语口语课堂活动参与度问卷调查报告--以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37、“淘宝”对话语篇的连贯性研究38、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中日色彩语码考察研究--以紫色为例39、异写字与异构字考论40、基于能力培养的中文专业实践性教学路径研究41、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的调查与反思42、高职公文写作思维培养教学探究43、新媒体视野下高校大学语文微信教学初探44、高职院校阅读与写作有效教学途径探析45、山东方言区习得普通话的难点与要点46、潮州方言中词的文化理据--以食物名称为例47、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48、“NP_1+对+NP_2+?”中NP位置的特点49、词语模“X虫”分析50、试析清代朝臣受命应答之辞--“嗻”。
现代汉语学生论文选题现代汉语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市(或县/乡镇)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市(或县/乡镇)地名研究3.××话的特殊词汇4.××话的量词研究5.××话的代词研究6.××话的疑问句研究7.××话与普通话的语序比较8.校园流行语考察9.网络词语的文化内涵10.手机短信语言的修辞方式11.流行歌曲歌词中语义的超常搭配12.现代汉语中异读词的规范问题13.报刊语言规范问题14.关于普通话词语规范的几点建议15.试论现代汉语后缀”者”的构词规律16.广告中的语言修辞浅论17.化妆品广告的用词特点及文化内涵18.广告语中语用预设的运用及分类19.广告语的隐喻分析20.试论广告语中一语双关辞格的运用21.广告用语中的语言技巧考察22.论小品的幽默讽刺语言艺术23.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24.小议主持人的幽默语言艺术25.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技巧论析26.XX作家(或作品)语言研究27.汉字的字形修辞现象28.汉字结构的美学原则29.近年来出现的某些新词及其发展研究30.关于称谓语的异化与泛化31.歇后语与言语幽默32.歇后语的语义论析33.简析熟语和成语的种属关系34.店名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店名”也可换成”人名”,”姓氏”,”地名”,”菜名”,”品牌名称”等等词语,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 35.网络语言交际特点初探36.熟语的语形问题浅论37.试论成语与民族自然环境,文化传统,语言特点的关系38.成语的划界和释义问题39.惯用语的划界和释义问题40.汉语隐语说略41.论缩略语42.词语的形象色彩及其功能浅析43.XX小说中色彩词的运用及作用44.歧义句的产生原因及分化办法45.浅析汉语歧义的语用价值46.连谓句与兼语句的辨析47.小议词义虚化48.简论现代汉语中的名词重叠现象49.”像X似的”语用价值浅析50.某类词(如代词,语气词等)的语用研究51.主语省略的修辞作用52.连词连接作用研究53.现代汉语插入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54.现代汉语委婉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55.汉语口语中的话语标记研究(如:“对了,嗯,好,得了,回头,然后,我说”等)56.代词”人”,”人家”使用情况考察57.确定语法病句的标准和修改病句的原则58.句末语气词使用状况调查59.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60.现代汉语程度副词重叠式研究61.对立原则和××方言的音位62.互补原则和××方言的音位63.论汉语言的音节特点64.同音词分析(或同义词分析)65.浅谈汉语的词类划分66.汉语的联合式构词法(偏正式,补述式也可以任选一种)67.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68.虚字和汉语的语法形式69.语法中的语义因素70.语用与语法的关系71.新兴词缀研究72.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73.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74.论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12 现代汉语语序在汉语语法中的作用13 现代汉语紧缩句的音乐美14现代汉语叠音词的作用初探15现代汉语中缀说略16 现代汉语《围城》中的比喻17必修现代汉语张爱玲小说中的比喻18必修现代汉语修辞格纵说19必修现代汉语语境在修辞中的作用20必修现代汉语常用词本义探源21必修现代汉语《诗经》中的成语22必修现代汉语准成语说略23必修现代汉语赵树理的语言风格24必修现代汉语是字句简说25必修现代汉语副词+名词结构说26必修现代汉语网络用语说略27必修现代汉语新词语浅谈28必修现代汉语儿童用语浅说29必修现代汉语怎么的语法意义30必修现代汉语离合词质疑31必修现代汉语试谈不及物动词带宾语32必修现代汉语打造新词的几种手段33必修现代汉语现代汉语中的缩略语34必修现代汉语手机短信中的修辞现象35必修现代汉语广告用语中的修辞现象36必修现代汉语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37必修现代汉语外来语的修辞作用浅说38 仿拟辞格在广告词中的变异39必修现代汉语汉字笔顺作用初探40必修现代汉语网络用语的特点41必修现代汉语句群的归属问题探讨42必修现代汉语赵树理作品的语言特点43 略论词义引申的规律与方式44必修现代汉语古今汉语语序比较研究45必修现代汉语简析汉语语序与修辞46必修现代汉语谐音修辞与汉文化47必修现代汉语病句研究的意义48必修现代汉语对偶与汉文化49必修现代汉语论语言的音乐美50必修现代汉语《现代汉语词典》指瑕51 山西方言中的名词重叠式52必修现代汉语说”您们”53必修现代汉语修辞与语境54必修现代汉语讳饰与汉文化55必修现代汉语人名中的修辞56必修现代汉语女性语言初探57必修现代汉语网名面面观58 现代汉语谈网络语言的谐音表意59 现代汉语社会发展与语言变异60 现代汉语同志”称呼的研究61现代汉语汉语中的”体”1. 现代汉语后缀“子”与“儿”研究2. 近年来出现的某些新词及其发展研究(如“××门”、“××族”、“被×”……)3. 某某方言的语音(声韵调)研究,或与普通话语音的对比研究4. 某某方言的某一语法现象研究(如被动句、疑问句、把字句、副词、代词、助词、词缀等,亦可与普通话进行对比研究)(难度:较难)5. 某某方言的亲属称谓研究(兼与普通话进行比较)6. 客家话(或客家山歌)的修辞现象研究7.从唐诗元曲押韵的比较看语音的历史演变8. 汉语语音声母(或韵母、声调)特点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9. 汉语“是”字句研究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10. “字”本位理论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1.现代汉语语音研究2.汉语新词语研究3.汉语外来词语研究4.汉语字母词研究5.汉语媒体语言特点研究6.汉语修辞研究7.汉语多音字研究8.汉语复活词研究9.当代汉语科技词语研究10.现代汉语成语变化研究11.当代汉语词语语音形式的发展变化12.汉语惯用语研究13.当代汉语新谚语研究14.当代汉语青年流行语研究1.现代汉语同音误用研究2.谈谈副词“终于”的用法3.论正极意义和负极意义4.语用正误与语频统计5.因果关系与转折关系的上位义比较6.给病句一个理由1.作为文化符号的语言符号2.文化符号“道”和“道”族词汇的研究(说明:本题中的“道”也可换成“气”、“心”、“性”、“理”、“天”、“命”、“神”等字,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3.当前我国社会称谓的使用问题4.“女士、先生、小姐、太太”使用情况调查5.“同志”的尴尬6.文学语言研究7.汉语语气词研究8.书名和社会文化心理9.店名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店名”也可换成“人名”、“姓氏”、“地名”、“菜名”、“品牌名称”等等词语,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0.鬼神名称和宗教文化11.命名和艺术世界——谈小说《西游记》的人物、地点命名在艺术建构中的作用12.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3.汉语动物名称研究14.汉语植物名称研究15.新时期小说语言粗鄙化现象研究16.“X吧”类新生店名研究17.说“秀”(英show)18.汉语象声词研究19.泛义动词“整”与“搞”的比较研究20.汉语感叹词研究21.东北方言动词“造”的研究22.东北方言语气助词“呗”的研究23.东北方言后缀“——巴”的研究24.新时期以来新生句法现象研究25.话语与政治的关系研究1.字词误读研究、字词误用研究2.汉字形体演变及识记研究3.褒义词考查分析4.同义词辨析与运用5.贬义词考查分析6.汉英词语对比研究(包括对外汉语教学)7.成语运用研究、习语运用研究8.新闻语言研究9.广告用语研究10.法律、商贸语言研究11.社交用语研究、文艺用语研究(小品、歌词等)12.词类区分研究13.语境与语言表达研究14.新辞格研究或辞格发展研究15.语境对词义(句子结构)的影响16.有特点的句法结构考察分析1.现代汉语语法2.汉语应答句研究3.标题语法研究4.标题语用研究5.标题语义研究6.东北官话地点方言研究7.东北官话语音研究8.东北官话词汇研究9.东北官话语法研究10.东北官话语用研究11.现代汉语词典编纂研究12.现代汉语修辞研究1.现代汉语主谓谓语句研究2.现代汉语补语研究3.程度副词与状态形容词的组合研究4.程度副词与特殊的动词性结构组合研究5.“副+名”的社会运用考察6.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7.动词和名词的句法语义关系研究8.现代汉语歧义问题研究9.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10.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11.现代汉语程度副词重叠式研究12.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 当代作家语言研究(包括词汇、语法、修辞)2. 报刊语言研究3. 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考察4. 少儿节目语言特点考察5. 流行歌曲中的若干语言现象6. 法律语言研究7. 辩论、演讲语言的特点8. 对外汉语教材的对比研究9. 留学生汉语习得的语误研究10. 汉语各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研究11. 现代汉语插入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12. 现代汉语委婉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13. 汉语口语中的话语标记研究(如:对了、嗯、好、得了、回头、然后、我说等)14. 代词“人”、“人家”使用情况考察15. 句末语气词使用状况调查16. 谈“俗话”17. 汉外对比研究(如:亲属称谓、外来词、具体语法现象)18. 状语的类型与状语的位置(是否可以前置)19. 《现代汉语词典》收词情况分类考察20. 夫妻互称的历时、共时研究21.交际语言的若干问题研究1.对外汉语语音教学2.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研究3.韩国留学生汉语单字音学习研究4.歧义格式的实验语音学研究5.哈尔滨方言单字音研究6.歧义结构的语音分化研究7.黑龙江方言语音研究8.“都”字歧义句的实验语音学研究9.哈尔滨方言声调研究10.实验语音学11.对外汉语单字音教学研究12.语音史研究13.语音的规范与发展现代汉语毕业论文题目1 现代汉语三价动词的确定与分类2 现代汉语主宾可换位供用句的构式分析3 李亚伟对现代汉语诗歌写作的问题揭示和启示4 语义指向研究的新方向——评《现代汉语副词语义指向及其计算机识别研究》陈鹏冰5 现代汉语谓词价变现象的教学与改革问题6 现代汉语兼类词浅析7 “第十七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征集论文8 现代汉语评价系统研究述略9 一部语法研究的新力作——评殷树林《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10 现代英汉语名词动用对比与异同探因11现代汉语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刍议12 现代汉语“得”字句研究综述13 现代汉语状中结构羡余现象的认知解释14 现代汉语中程度补语的范围及类别15 论现代汉语的两种不同保留宾语句16 现代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考察17 认识论和认知视角的现代汉语词义研究18 现代汉语方言开口一等韵字读齐齿呼现象探析19 现代汉语被动句标式、被动标记研究综述20 现代汉语比较句比较项的不对称研究21 黄廖本《现代汉语》增订四版和增订三版语法部分的比较22 现代汉语形容词特征探究23 浅谈现代汉语歧义现象24 《现代汉语详解字典》评介25 师范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管见26 试论现代汉语中“应该说”现象27 现代汉语语法学的人文性特质28 现代汉语规范化研究29 维吾尔族学生现代汉语副词“才”偏误分析30 对文秘专业现代汉语教学的思考31 “道”与“圣言”的张力——现代汉语语境下《约翰福音》“λóγoζ”的几种解读32 浅谈现代汉语“把”字句的英译——以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33 关于现代汉语缩略词语的一些看法34 论现代汉语规范语汇与生活语汇的对应关系——对外汉语教学研究35 现代汉语教学辅导答疑36 现代汉语“立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新构想37 传统与现代——古代汉语教法改革初探38 VP壳理论与几个特殊的现代汉语动词结构39 谨慎吸纳网络语,维护现代汉语纯洁性40 与现代汉语中时间、数量表达相关的几个问题研究41 从题元理论看现代汉语兼语句42 让学生在思维的训练中能动地学习——对《现代汉语》教学的一点思考和探索43 浅析高中语文对现代汉语教学的思路与做法44 正确运用现代汉语的实词、虚词45 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46 识记现代汉语的字音47 现代汉语日源外来词“欧巴桑”的熟知度调查48 浅析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比较”的组合功能49 《现代汉语词典》“资源”释义举疑50 对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的几点认识1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2 普通话语音研究(某一方面)3ΧΧ作家(或ΧΧ作品)语言研究4网络汉语研究5句式(或句型)研究(选择某些有特点的句式)6现代汉语虚词研究(选择某些虚词)7现代汉语词义研究(选择某类词)8词典适意研究9 方言研究(某一方言某一方面的问题)10语文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11汉语的优点和缺点:12汉字和汉文化13现代汉字学的研究内容14 限制和减少汉字字数15部件研究16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17如何整理异体字18如何整理异性词18规范汉字的研究19 汉字的前途20"修辞与语境"浅谈21"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之我见22我对"修辞主体的修养"的认识23 我对"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修辞"的体会24谈词语运用要做到"准确朴实"25谈词语的"巧妙配合"26谈"成语的活用" 27谈"叠用句"28 谈"四音节语音段落"29 谈"比喻"1.现代汉语语音研究2.汉语新词语研究3.汉语外来词语研究4.汉语字母词研究5.汉语媒体语言特点研究6.汉语修辞研究7.汉语多音字研究8.汉语复活词研究9.当代汉语科技词语研究10.现代汉语成语变化研究11.当代汉语词语语音形式的发展变化12.汉语惯用语研究13.当代汉语新谚语研究14.当代汉语青年流行语研究1.字词误读研究、字词误用研究2.汉字形体演变及识记研究3.褒义词考查分析4.同义词辨析与运用5.贬义词考查分析6.汉英词语对比研究(包括对外汉语教学)7.成语运用研究、习语运用研究8.新闻语言研究9.广告用语研究10.法律、商贸语言研究11.社交用语研究、文艺用语研究(小品、歌词等)12.词类区分研究13.语境与语言表达研究14.新辞格研究或辞格发展研究15.语境对词义(句子结构)的影响16.有特点的句法结构考察分析1.现代汉语主谓谓语句研究2.现代汉语补语研究3.程度副词与状态形容词的组合研究4.程度副词与特殊的动词性结构组合研究5.“副+名”的社会运用考察6.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7.动词和名词的句法语义关系研究8.现代汉语歧义问题研究9.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10.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11.现代汉语程度副词重叠式研究12.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毕业论文题目1.《诗经》中的生物研究2.《诗经》中的器物研究3.《诗经》中的虚字研究(可选择某一类,如连词、介词;或选择其中一个,如之、其、所……)4.十五国风的比较研究(可比较其中几种)5.风、雅比较研究(可比较某一内容)6.《诗经》的赋、比、兴研究(可研究其中一种)7.《诗经》中的特殊句式研究8.朱熹的《诗集传》研究9.姚际恒《诗经通论》研究10.方玉润《诗经原始》研究11.崔述的《诗经》研究(以及其他有关《诗经》的专书研究)12.《老子》的“道”13.《老子》的“水”14.《老子》的“有”“无”(或其他词语研究)15.《老子》某章研究16.东北方言本字考(可考证某一字以及与它有关的字,也可讨论其他方言)17.汉字构形分析研究18.汉字意象与汉语结构19.汉语常用字的“词性”问题20.古代汉语的名词中心句21.古代汉语的词类与词性(可探讨某一词类或某种有关现象,如词类活用,连、介词分类。
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第一篇: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13论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言交际技巧33成人世界的童话——从文体学角度解析现今童话再度流行的现象 49论文化差异与英汉商标互译55浅谈英汉句子结构差异59诗意的美和喜剧性幽默62试论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65统觉团对英语初学者词汇学习的影响67外语学习中应该重视中介语的作用69新闻报道中的转述动词研究73英汉禁忌语、委婉语的对比研究74英汉数字习语的对比研究76英译汉中词序的变动78英语广告的语言特征80英语双关语汉译的可译性限度101词义演变的原因与方式137从汉语中英语借词的翻译看文化交流138从价值观转换看斯佳丽的角色特征142从礼貌准则看中英文化的异同146从习语看英汉民族的文化差异149从英语人名中看性别歧视157动词过程类型的选择和话语隐性态度的表达161对母语在英语写作中词汇负迁移现象的思考162对严复译作中“信”的质疑167法律英语用词特征分析168法律语言翻译与法律文体177副词EVER的句法环境和语义特征180功能语法视角下的英语报纸新闻标题的功能183广告口号语的语言特点189国际商务文化之对比研究204汉语中双关语的翻译213基于概念隐喻的诗歌解读228论广告英语中的幽默265论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268论汉英谚语的语言特征280论清教理念与美国西进运动282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时间300论英语广告中几种常用修辞格及其汉译310论尤金?奥尼尔的表现主义手法324名词化的语篇功能330诺曼时期法语对英语词汇的影响339浅谈英语虚拟语气的语用功能340浅谈英语虚拟语气及其语用功能345浅析二十世纪计算机英语词汇的构成特点346浅析汉英动物谚语中的文化348浅析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根源349浅析英语禁忌语及其发展352浅析英语无标志被动句356浅议译者能力359认知语言学角度下“within” 的空间隐喻意义 365商标英语汉译的原则和方法384体育新闻英语文体研究375社会语言学视野中的网络语言418新闻英语中的语法特点研究423颜色词在英汉互译中的不对应性425移就的审美价值和生成基础426以认知为基础的颜色隐喻研究428隐喻认知功能研究的新视角429隐喻与一词多义的关系438英汉被动句对比研究439英汉宾语类型差异的认知原因440英汉动词非谓语用法之比较研究442英汉否定问句的答句对比研究443英汉汉英双关语及其翻译研究444英汉合成词构词对比研究446英汉名词短语修饰模式比较447英汉拟声词异同探讨448英汉人称代词运用对比研究449英汉人名的比较研究450英汉时间的空间隐喻对比研究451英汉习语的文化共性和个性的研究453英汉颜色词的引申义的文化差别454英汉颜色词跨域对比分析?—以RED和红为例458英汉隐喻性词汇对比研究462英汉语中红绿色文化比较468英语道歉方式研究469英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与汉译470英语复合词的语义分析及其类型471英语惯用句型的意义及汉译480英语情态助动词的主客观区别485英语委婉语的使用原则与策略487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研究488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491英语中的性别歧视508源语中的“异”与译语中的“达”522中美拒绝言语行为研究523中美礼貌用语跨文化对比分析524中美企业文化比较的启示533中西人名文化对比534中西饮食文化差异536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543中英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及对比 544中英恭维语对比研究545中英广告中语言使用对比研究546中英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及其象征意义547中英亲属词的文化内涵分析548中英请求言语行为策略选择之比较552宗教对中美节假日的影响553介词IN的语义向度:认知视角 554近代英美关系及其文化基础559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及其文化基础561快餐食品对中西方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力 570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第二篇:精选语言学论文题目336个精选语言学论文题目336个学术堂为了给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本站为大家特意收集整理了语言学相关的论文题目,总计336个,供大家参考,其中包含普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汉语言学等类别的论文题目,如有不完善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共同完善。
语义学论文撰写参考题目2011-12-01 1:071. 论语义学和语用学中的不同“意义”2. 试论英语的语音象征3. 论诗歌中的语语音象征4. 论英语词汇的理据性5. 论词汇的形态理据与词汇习得6. 论英语语同形异义词与多义词的区别7. 论多义词at/of…及其语义链8. 论语义链与隐喻修辞9. 从认知的角度探析常用词“take/have/go …”的多义模式10. 20世纪后期西方语言语义学发展特点11. 塔尔斯基的真理论概述12. 拉考夫的认知语义学刍议13. 跨文化英汉词汇语义差异性对比14. 论语言意义的整合性15. 论语言意义的三个层次16. 语言学中的形式语义学简介17. 论语境和词义18. 论语境与同义关系19. 论语义预设的表达功能20. 语义理论在广告中的应用21. 语义指称论与表征论的对比研究22. 语义成分分析法综述23. 语义学视角下的英汉语言歧义分析24. 语义学研究模式下英语词汇意义的辩证观25. 语义学研究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26. 语义学中的“意义”-英语语义学习内容简介27. 论语义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28. 语义学与语用学的互补性略论29. 语义学与语用学中的意义含义之比较30. 论语义学与英语语法教学31. 语义学与英语听力学习32. 语义学与英语写作33. 语义场理论和篇章研究34. 论语义与翻译35. 论词的比喻义与词的比喻用法36. 词汇语义演变的认知机制37. 词汇语义学和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图式化研究38. 词汇的联想意义及其语用功能39. 词典学的新视角语义模块理论40. 词源学与词汇语义学的关联41. 论语用学与语义学的关系42. 论语义蕴涵关系43. 论语义的纵横结构与翻译44. 论语义构成成分分析法分析英语一词多义现象45. 论词义发展的界定和分类46. 论认知语义学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47. 论科技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48. 论汉英词汇语义场的对比差异49. 论意义的渐进性50. 形式语义学概述51. 论名称和指示词52. 论句子语义学的研究53. 论“白马非马”的语义学价值54. 论Katz语义学模式的作用55. 论Hand词义演变的认知动因——基于圣经的语料分析56. 认知框架下英语词汇多义性的研究57. 解析弗雷格涵义与指称理论中的认知因素58. 从语义学的角度透析法语同、近义词的意义关系59. 西方语义学与中国形名之学中的意义60. 蒙太格语法研究述评61. 蒙太格语法产生的历史背景62. 英语转移否定的语义分析63. 论英语词际的语义关系64. 从语义学的角度看英语词语搭配错误分析65. 英语词的概念意义及其形成66. 英语词汇学习中石化现象的认知语义分析67. 英语委婉语语义分析68. 英语委婉语中的联想意义69. 英语动词性语义研究70. 英语中情感隐喻及其系统研究71. 英语一词多义的认知语言学思考72.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73. 英汉新词语理据性探索74. 绪尔的语义观与结构语义学研究模式75. 汉英词汇的伴随意义比较76. 比喻句的语义学探析77. 从词义的七种类型看翻译78. 从词汇学研究走向词汇语义学研究79. 从词汇的联想意义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80. 从语义场看词义演变的类型81. 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看习语的含义82. 从认知角度探讨英语文化植物词的意义演变方式83. 习语的语义理据探讨84. 义素分析法在词典释义中的作用85. 义素理论研究综述86. 论隐喻与意义构建87. 通感·联想·认知。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免费参考1、中学英语词汇教学初探2、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3、浅议把英语释义引进中学课文教学4、中学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5、游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6、谈谈在英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7、身势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8、在英语教学中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9、浅谈怎样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10、如何提高差生的阅读水平11、“角色表演”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12、课外活动的设计与指导13、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14、电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15、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兴趣16、中学英语句型教学17、中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听的能力18、“任务型”教学模式探讨19、音乐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0、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分析21、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22、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23、母语对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24、英语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培养语感25、论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26、文化差异对听力理解的影响27、浅谈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28、背诵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30、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的运用31、语音意识与拼写的相关性研究32、英语演讲比赛对大学公共演讲教学的启示33、浅析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哑巴英语”成因及其对策34、黄山市区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现状及对策35、中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研究36、浅析情感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作用37、关联理论的语境价值与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听力理解38、小学英语老师在课堂导入部分的关键性39、英语快速阅读技巧的研究40、建构主义理论下计算机辅助大学英语视听说41、IV语言学42、英语中“将来时”表达法初探43、英语中的性别语言现象探索44、英语委婉语的语言特点及文化内涵45、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差异46、反意疑问句的特殊句型47、运用构词法记忆英语单词48、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探索49、语义模糊与交际50、英汉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对比51、中英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反映52、英语中主动形式表被动意义53、英语广告标题的修辞特点54、浅谈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55、论英汉词义的不对应性56、浅谈一些助动词表示的潜在可能与实际行动57、简析英文动画“花木兰”中的黑人英语58、英语语流中弱读式发音问题的实证研究60、竞争性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You-attitude 的语用研究61、从词汇角度分析英语交际中的蓄意歧义62、关联理论框架下的反语研究63、从优生词汇记忆方法看学习策略的培养64、课外阅读与阅读能力培养研究65、教学中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66、课堂活动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关系67、个体学习风格与课堂教学策略调整68、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69、Focus on Grammar Learning & Grammar Teaching70、Application of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n Class71、Study of Affective Factors in English Reading72、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少儿英语教学73、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探讨74、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75、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76、任务型教学法研究77、方言对学生英语语音的影响78、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探讨79、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80、英语课堂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81、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On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82、论情感教学与英语课程实施(On Applying Affective Factors to Implementation of English Course )83、论英语教学的情景创设(On creation of situation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84、文化图式与阅读理解Cultural Schema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85、语用学对阅读理解的启示Enlightenment of Pragmatics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Method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87、内在动机对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The Effect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o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88、交际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89、原版电影与英语学习90、非语言交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91、交际法在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上的运用92、谈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Teacher as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and Action Researcher93、英语课堂师生互动94、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95、浅谈英专学生常用的英语学习策略96、浅谈英语学习的影响因素97、英语学习中的文化习得Culture Acquisition in English Learning98、原版电影对提高英语听力口语的作用The function of improving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by watching original films99、从学生的角度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Reform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from Students' Point of View100、网络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Internet to English Education101、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ies in autonomous learning102、英语教学加大班型教学模式的研究103、外语专业教学加大班型的可行性研究104、写作教学方法和技巧研究105、写作测试与评估研究106、词汇教学方法和技巧研究107、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与学习策略的关系调查108、影响英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分析109、英语学习中的记忆研究110、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输入初探( A study on The Culture Input in English Teaching)English V ocabulary Teaching )112、Context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语境与外语教学113、On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Gap in English Teaching 论信息差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114、语境理论在高中英语语法复习课中的运用与研究(理论研究)115、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运用元认知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验研究116、小学校园英语文化氛围创建的实践与研究117、基于词块理论的中职英语写作教学实验研究118、高中英语教师课堂反馈性话语的研究119、通过名著名篇促进初中生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120、“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普通高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实验研究121、实施词块教学方法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成绩的实证研究122、背诵式语言输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123、通过词块教学提高初中生阅读能力的行动研究124、高一英语写作教学中元认知策略培训的实证研究125、提高初中生英语学习成绩的认知策略实验研究126、框架语义学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127、认知模型对中学生写作影响的实验研究128、英语学习动机与动机激励策略探讨129、初中英语课堂教师提问对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研究130、基于框架语义学理论的二语词汇习得行动研究131、基于拓展阅读的高中生英语词汇习得行动研究132、语义结构图在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证研究133、动态评估模式下初中英语过程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134、英文影视教学中的词汇附带习得实证研究135、寄宿制学校高一新生班级归属感与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研究136、动态语境顺应视角下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实证研究137、图式理论对高中生阅读技能影响的实验研究138、基于框架语义学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证研究140、基于框架语义学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应用研究141、关于两种不同词汇呈现方式的对比实验研究142、内控归因方式的诱导对学生英语成绩影响的研究14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会展英语课程的应用研究144、基于合作学习模式下的高二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145、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46、基于学习风格理论优化初中英语口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实证研究147、不同加工层次对小学生英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148、(基于班内分层)初中英语有效输入模式的实践和研究149、同伴反馈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个案研究150、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高三英语词汇教学行动研究151、框架语义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验研究152、初中英语课堂高效教学策略的研究153、应用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建立四维一体教学模式图的行动研究154、“主题式”语言课程对二语写作词汇提取的影响:个案研究155、语篇词汇衔接理论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证研究156、中学英语写作中词汇丰富性变化及其与写作质量的相关性研究157、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58、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159、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160、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161、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162、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163、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164、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结构与深层意义165、高中英语问题式教学初探166、三段式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167、英语教学“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168、参与、合作、探究的英语教学模式170、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多维互动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体系171、初中英语教学中自主与合作学习方式的结合应用172、词汇法教学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173、高中学生英语会话能力薄弱的原因及解决办法174、在外语教学中培养为交际而运用英语的能力175、英语教学要体现人文关怀176、练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177、浅谈英语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开掘178、中学初级阶段英语教学浅谈179、英语探究性课堂教学法例谈180、浅谈提高英语听力教学的方法181、英语教师应把握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相关因素182、初中英语口试的紧迫性和可行性研究183、浅谈中小学生英语学习与心理素质的关系184、浅谈高中英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思维185、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的兴趣186、构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187、中学生英语听力障碍及克服方法初探188、英语教学中课堂气氛与教学效果浅谈189、关于英语后阶段复习冲刺的学习策略与建议190、英语课堂创设教学活动情境的途径191、注意英语学习策略培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92、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193、注重方法培养能力提高质量--谈高中英语的复习194、试谈思政课中案例与活动教学的有效整合195、中学英语教学与“学困生”心理素质教育196、语境设置与中学英语教学197、外语教学中如何使用语言实验室198、在英语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00、预制语块与中学英语口语教学201、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情景教学中的应用202、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20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体现“四化”204、试析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205、新课程体系下中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206、初中英语新教材的特点及教法初探207、浅谈初中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两极分化208、开发中学英语校本课程资源的若干原则209、运用任务型教学进行初中英语写作训练210、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心理学策略211、英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212、英语教学中学生记忆能力培养浅谈213、哲学及其教学与创造性思维培养214、浅谈随意联想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215、高中英语素质教育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216、运用课堂技巧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217、高中英语教学的负面因素及对策218、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句型转换问题219、初中英语开放式课堂教学研究220、课程改革与英语教学现状--调研报告综述221、谈如何激活高一学生的英语元学习能力222、外语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223、探讨高职英语听力理解的对策224、英语课创造思维的培养与探究225、文化差异和中学英语教学英文226、中学英语新课程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浅谈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227、解读英语评价体系229、从初中英语新教材谈英语教育实习230、交际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231、搞好课文阅读活动提高阅读效率和能力- --初三英语Unit 11 Lesson42教学案例232、试论“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课文教学中的运用233、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34、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思维方式235、也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236、优化英语学习环境激活口语课堂237、从转型期英语教学实践谈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238、当前中小学英语学习心理障碍成因分析239、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文教学240、新课程实施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设疑”方法241、初中英语教学中学习潜能的开发242、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243、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244、浅谈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245、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搞好中学英语教学246、实施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247、建构主义与英语新课标下的语言学习248、英语任务型教学的研究与运用249、加强语言实践活动活跃英语交际气氛250、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251、关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252、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提高英语活动课效果253、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现状调查与评价254、审美教育英语教学的新天地255、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256、注重形成性评价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257、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259、谈英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培养260、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61、略论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262、浅谈有关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认识与探索263、高中英语课文整体教学法探略264、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的互动交际能力265、英汉语词汇文化内涵异同与英语教学266、英语教学中跨文化学习能力的培养267、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268、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教学策略269、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四个阶段270、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合作学习及活动设计271、浅析英语课堂教学的互动性272、新世纪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对策273、初中英语复习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274、改进英语阅读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素质275、浅谈虚拟语气276、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新课程改革中的应用277、探究身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278、浅谈现代英语课堂教学279、英语学习策略及在课堂中的训练280、中专英语听力教学和听力训练尝试方法281、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282、英语听力教学的困难分析与对策283、高中英语新教材阅读教学原则摭谈284、创新思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培养285、中学英语教学贯彻全语言教学理念的体会与实践286、对高中英语教学忽视英语朗读现象的思考287、英语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之探讨289、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常识教学中的运用290、多媒体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91、浅谈初中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与中考英语总复习的有机合292、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思考293、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性训练294、论创设教学环境的“四化”策略295、浅谈小学中、低年级英语创新思维的培养296、影响英语阅读能力的因素及对策297、猜词法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运用298、英语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听力教学299、公共英语教学中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300、谈谈图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301、系统方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302、浅谈中学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303、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刍议304、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305、浅析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306、不同民族中学生英语阅读的元认知意识研究307、有效激发与合理调控学生的学习动机308、中学英语教学的若干思考309、中专英语教学内容改革之我见310、英语教学中如何组织和实施课堂练习311、初中英语听力障碍及策略312、试论跨文化交流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313、英语课堂活动性教学初探314、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315、多媒体网络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316、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317、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之我见318、英语学科素质教育之我见319、农村中学口语交际教学之我见320、略论中学起点班的英语教学321、活跃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口语能力322、浅谈体态语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323、对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与思考324、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探析325、试论英语教学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326、谈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327、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28、初中英语课文教学法研究329、浅谈高职英语教学330、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浅探331、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差异研究及衔接策略332、提高高三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方法探讨333、英语学习困难学生不良心理及对策334、情感因素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335、高三学生英语书面表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36、新课程新教学新评价--谈新课程下的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评价337、英语课堂的话轮分配分析338、初中英语联想提问式教学法及其应用339、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行为表现评价340、浅谈外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341、提高学习主动学习能力的实践和探索342、英语听力学习策略对听力的影响343、浅析初中英语教学的侧重点344、浅谈英语教学创新的原则与策略345、浅议如何指导英语背诵346、中学英语课堂口语交际训练与实践研究347、对于五年制高职学生英语入学成绩统计结果的分析与思考348、设趣激疑熟读精思--建构英语阅读教学新平台349、浅谈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350、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351、生生互动效应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尝试352、谈谈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353、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英语课堂活动实施策略354、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区分和掌握355、中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调查及其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356、逆向思维--运用写作思路阅读英语文章357、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偏低的原因分析与思考358、培养高中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与技巧359、运用CAI课件辅助英语课堂教学的无效性现象分析360、英语课件的设计与课堂趣味情景创设361、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之我见362、论英语教学中“教师主体”的客观性及其作用力363、错误分析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364、谈农村中学外语电化教学365、谈中学生英语阅读366、初中英语写作能力滞后的原因及提高的对策367、从现代汉语中的零主语结构看高中生的英语句法迁移368、情感效应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369、试论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价值370、新课程与英语课堂教学改革371、突破交际法实施过程中的障碍372、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37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品质374、中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特征及对策375、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376、高中英语课中的情境教学377、注重学生情感培养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378、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379、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对外语教学的意义380、浅议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381、新课程环境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与策略382、试谈初中英语课改的几点做法--与时俱进突出创新注重实效383、形象思维开发智力--浅谈简笔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384、在愉悦的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的能力385、浅谈对比分析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386、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与合作387、浅谈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课堂设计388、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389、“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探析390、浅谈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391、浅谈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392、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393、Drama在审美化中学英语对话教学中的应用394、初中阶段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395、多角度展现英语阅读中的美396、新形势下深化英语素质教育探讨397、变革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398、论中学英语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399、激发学习兴趣实施愉快教学400、中学英语教学要重视跨文化研究401、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初探402、中学英语教学初探403、论英语课堂教学美404、充分挖掘现有英语阅读教材中的美点--高中英语审美化阅读教学模式的构想405、浅议如何运用电教媒体使英语教学审美化406、审美化阅读教学模式构想--浅谈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407、审美教育与英语教学的整合408、英语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409、中学英语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410、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美的发掘411、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的主要因素及解决方式412、谈“读启教学六要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413、析初中英语听力困难及其对策414、试论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英语交际能力415、试谈主体性教育与初中英语教学416、加强英语词汇学习提高语言能力417、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418、多媒体手段与英语“四会”能力的培养419、如何组织中学生英语阅读课的课堂讨论420、英语学习动机和英语成绩的相关研究421、高中英语泛读教学及实践探讨422、试析任务型教学法423、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策略的培养424、元认知策略与外语学习425、中学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调查报告426、论研究性学习427、民办学校学生外语学习成绩与焦虑特性的相关研究428、探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429、浅析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运用能力430、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习语翻译431、农村中学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英语教学432、行动研究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433、外语学习焦虑与学习成绩关系的调查分析434、运用兴趣策略改进词汇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435、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的性别差异研究436、学习策略与英语阅读成绩关系的调查研究437、影响英语口语能力的非语言因素探究与教改对策438、影响职业中学英语教学的诸种因素439、谈NMET对英语教学的正负面作用及其改革构思440、注重体态语教学艺术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效率441、浅析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协调与两极分化442、突出语篇融入语境分析与综合--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下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443、幽默艺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444、高中英语泛读教学缺位现象的思考及对策445、中学英语课堂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446、浅谈英语创新教学447、英语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448、浅谈交际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449、新一轮课程改革初中英语测试与评价之我见450、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渗透与兴趣激发451、浅谈英语教学中怎样实施创新教育452、用创新理念指导高职英语教学453、初中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滞后的原因及提高的对策454、浅谈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455、试论英语教学中的激励性教学评价456、高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原则探索457、强化英语听说能力有效途径的探讨458、研究性学习呼唤英语教学新理念459、中学英语词汇系统化教学460、试论影响中国学生外语言语生成的心理因素及解决策略设想461、初中英语教学现存弊端及对策462、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463、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与实践464、自主学习与英语语法疏通465、英语口语表征及其教学策略探究466、英语听力教学方法探讨467、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促进英语教学的改革。
英语语言学毕业论文题目参考选题大全英语语言学论文选题英语语言学论文的题目,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是语言文学论文的提纲挈领的综述概要。
下面WTT将为你推荐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一)1.中西人名文化对比2.中西饮食文化差异3.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4.中英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及对比5.中英恭维语对比研究6.中英广告中语言使用对比研究7.中英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及其象征意义8.中英亲属词的文化内涵分析9.中英请求言语行为策略选择之比较10.宗教对中美节假日的影响11.介词IN的语义向度:认知视角12.近代英美关系及其文化基础13.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及其文化基础14.快餐食品对中西方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力15.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二) 1.英汉语中红绿色文化比较2.英语道歉方式研究3.英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与汉译4.英语复合词的语义分析及其类型5.英语惯用句型的意义及汉译6.英语情态助动词的主客观区别7.英语委婉语的使用原则与策略8.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研究9.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10.英语中的性别歧视11.源语中的“异”与译语中的“达”12.中美拒绝言语行为研究13.中美礼貌用语跨文化对比分析14.中美企业文化比较的启示15.英汉隐喻性词汇对比研究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三) 1.浅谈英汉句子结构差异2.诗意的美和喜剧性幽默3.英汉禁忌语、委婉语的对比研究4.英汉数字习语的对比研究5.词义演变的原因与方式6.名词化的语篇功能7.诺曼时期法语对英语词汇的影响8.浅谈英语虚拟语气及其语用功能9.隐喻与一词多义的关系10.英汉被动句对比研究11.英汉宾语类型差异的认知原因12.英汉动词非谓语用法比较研究13.英汉否定问句的答句对比研究14.英汉合成词构词对比研究15.英汉名词短语修饰模式比较16.英汉拟声词异同探讨17.英汉人称代词运用对比研究18.英语复合词的语义分析及其类型19.英语委婉语的使用原则与策略20. 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猜你喜欢:1.语言学论文发表题目2.英语语言学毕业论文题目3.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4.关于英语语言学论文免费参考例文5.英语语言学方面论文。
语言学论文选题语言学论文1. On English Euphemism谈谈英语委婉语2. Metaphor in English Euphemism隐喻在英语委婉语中的应用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boo and Euphemism and Their Respective Uses浅谈禁忌语和委婉语之关系及各自用途4. A Survey of Euphemism in English and Chinese对英语和汉语中的委婉表达法之研究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tic Terms of Death英汉有关“死亡”的委婉语的对比研究6. A Contrast Study of Courtesy Language in English and Chinese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对比研究7. The Phenomena of Ambiguity in English英语中的模糊语现象8. Noun-verb Conversion in Contemporary English现代英语中名词转化为动词的现象9. Onomatopoeia in English and Chinese Nursery Rhymes英汉语儿歌中的拟声词10. Syntactic Functions of Prepositional Phrases前置短语的句法功能11. Various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Inversion is Used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Chinese运用倒装的多种情形及其与汉语的比较12. The Analysis of ―Up‖ and ―Down‖ in English and Chinese分析Up和Down在英语和汉语中的用法13. The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onjunctions英汉连词对比14. Difference between Attributive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How to Translate English Attributive Clauses英汉定语比较与定语从句翻译15. A Tentative Study of Post-posed Adjectives后置形容词初探16. On Simplification of English Sentences谈英语句子的简化17. Lexical Items as Means of Cohesion in English Texts英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手段18. On English Idioms in Text论语篇中的英语习语19. On Personal Pronouns in English from the Textual Perspective语篇角度的英语人称代词分析20.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Words英语词汇的文化特征21. Latin‘s Influence on the English V ocabulary in the History Perspective 拉丁语对英语词汇的影响22. The Feature of English V ocabulary on the Internet网络英语词汇特点23.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 on Lexis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词汇的差异24. Context of Culture and Connotative Meaning of Words文化语境与词汇内涵意义25. The Polite Language in the English Language英语中的礼貌用语26. On the Relations of Basic Language Skills基本语言技能的关系27. The Research on Collocation based on Corpora Linguistics基于语料库的词语搭配研究28. The Research on Semantic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认知语言学框架中的语义研究29. Language Determinism vs Language Relativity语言决定论还是语言相对论30. The Role of Meta-cognitive Strategy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第二语言习得中元认知策略的作用31. The Comparison of TG Grammar and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转换生成语法与系统功能语法比较面面观32. The Rules of Turn-taking in Conversations会话中话轮转换的规律33. Conceptual Nature and Pragmatic Value of Metonymy借代的概念本质和语用价值34. On the Use of Direct and Indirect Speech论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运用35. On the Functions and Maxims in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论合作原则的功能与准则3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ransferred Epithet in English and Chinese英、汉语移就的比较研究37. Influences of Chinese Dialectic Accents over English Pronunciation汉语方言对英语发音的影响38.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nd English Pragmatics Errors中西文化差异与英语语用失误39.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A. in Everyday Communication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40. The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Expressions in Refusing or Declining 英汉拒绝语的对比研究41. Study on the American Slang---From the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Perspective从文化和语言学的视角看美国俚语42. On the Structural and Semantic Features of English Idioms浅谈英语习语的结构和语义特征43.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异同44.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ronunciation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发音比较45. Causes and Expressions of Sexism in English论英语性别歧视的表现与成因46. How to Understand Headlines of English Newspaper如何理解报刊英语中的标题47. The Characteristic of Tense Forms of English Newspaper Headlines报刊英语标题的时态特点48. How the New Words Are Created in English Newspaper报刊英语中的新词是如何产生的49. The Characteristic of Words Used in Newspaper Headlines报刊英语标题的用字特点50. News Headlines: Their Features and Style英语新闻标题的特色与文体风格51. The Feature of the V ocabulary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广告英语的词汇特点52. On Rhetorical Skill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浅议英语广告中的修辞艺术53. An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of Advertising English广告英语的特征分析54. Lexical Items as Means of Cohes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dvertisements of Cosmetics英汉语化妆品广告中的词汇衔接55.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tising English广告英语的文体特点56. Rhetorical Devices in Advertising English广告英语的修辞手法57. Figures of Speech in English & Chinese Advertisements中西广告语中的修辞现象分析运用58. On Coherence in News English论新闻英语中的连贯问题59. Lingu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商务合同的语言特征60. A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on Design of Foreign Language Multi-media Courseware外语多媒体课件设计的语言学思考62.The Communicative Value of Intonation in Spoken Discourse英语语调在口头语篇中的意义63.On the Politeness and Cooperation Used in the Language Learning语言学习中的礼貌和合作原则64.The Significance of Repetition in Text Coherence重复在语篇连贯中的作用65.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Motivations, Methods, and Attitudes of English Learn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方法、态度关系研究66.Personality Factors to the Success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个性因素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67.The Analysis of Common Features for Successful English Learners成功英语学习者特征分析68.Self-monitoring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自我监控69.The Role of Memory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记忆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美国黑人英语和政治背景措词与语境从中式英语的现状看其发展趋势中式英语之争:希望与现实中国英语与国际交流从英语发展史来分析汉语热的趋势如何使中式英语成为标准英语?论中式英语成为英语主要方言之一的巨大潜力政治委婉语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使用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社会心理基础及其语用语义特征英语委婉语构成及其社会功能歧义的语用研究以及对英语学习的启示英语句子歧义初探模糊词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和种族歧视现象男女英语言语习惯的差异英语广告中的双关语的分类及其修辞作用网络英语新词的形成及其特点词汇发展中的特殊现象——非术语化被动语态在商务英语中的语用作用从礼貌的视角看性别的语言行为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论文题目:中西方时间观念的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中西方教育的比较中西方问候语的比较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中西方宗教文化对比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差异从文字比较看中西方文化差异礼貌中的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论中西方激励机制的差异比较和在医疗管理中的应用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分析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交际模式的影响从历史中透视中西方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浅谈跨越中西方文化障碍日常生活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浅析中西方隐私观的差异中西方古代体育和谐思想比较研究中西方传统犯罪控制思想之比较土地与海洋的对话——中西方文化与人格差异之浅见汉英商标翻译与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西方孝文化探析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差异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中西方哲学语言观的差异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从素质教育看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及思考中西方立宪文化差异比较——以价值观为视角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中西方股票期权制度实际操作的差异性分析英语词汇学论文论文题目英语语言的特征试论英语逆序构词法论英语主谓一致The Change of English word Meaning:Factors and Types英语词汇意义变化的影响因素与类型运用―发散思维‖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现代英语词汇迅速发展的源泉网络英语的词汇类型及其特点广告英语的词汇特点英语教学中词汇的处理英语词汇意义的特点与词汇教学论中英文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差异英汉文化内涵在动物词汇上的体现试论篇章词汇衔接的语义基础英汉词汇文化内涵探析女性相关词汇及其文化内涵动物词汇的应用及其隐喻性的探索就词汇空缺谈旅游英语翻译技巧汉英语姓名文化对比研究英语颜色词的词义及文化对比研究论提高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浅析词汇的记忆与词的形态理据之问的关系试析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2095 英语词汇教学新探英语词汇的联想与搭配探析英汉词汇比较中文化内涵的展现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隐喻对英语词汇演变的影响隐喻认知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论英语词汇搭配的特征言语听辨中的词汇提取英语词汇的认知与活用文学论文题目1. American Slang in Catcher in the Rye《麦田的守望者》中的美国俚语2. Different Marriages in Pride and Prejudice解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不同婚姻3.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Love and Marriage---An Analysis of the Four Different Character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试分析《傲慢与偏见》中四姐妹对爱与婚姻的不同态度4. Ice and Fire---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s in Jane Eyre若冰若火---试析《简·爱》中的几个人物5. Wuthering Heights---The Song of Rebel《呼啸山庄》---反叛之歌6. Black American‘s Culture and Attitudes Towards Life---The Analysis on Everyday Use美国黑人文化和生活价值取向---《外婆的日用家当》赏析7. The Repeated Themes in Singer‘s Novel s---The Analysis on Gimpel the Fool从Gimpel the Fool试析辛格小说中永恒的主题8. A Study of the Themes of the Poems by Emily Dickinson论爱米丽·狄更森诗歌的主题思想9. Naturalism in Sister Carrie by Theodora Dreiser简析《嘉丽妹妹》中的自然主义创作特点10.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 Carrie Meeber嘉丽·米伯人物性格分析11. Feminism in the Novel Purple论小说《紫色》中反映的女性主义意识12. Hemingway and His Writings海明威和他的创作13. An Analysis of Writing Style by Earnest Hemingway海明威的文体分析14. The Conflict of Nature and Society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自然与社会的冲突--- 论《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5. On the International Themes of the Writing by Henry James论亨利·詹姆斯创作中的国际主题16. The Spokesman for the Oppressed ---- Comment on John Steinbeck‘ The Wrath of Grapes 受压迫者的代言人——约翰·斯坦贝克和他的《愤怒的葡萄》17. Reason and Passion---- A study of the Novel Wuthering Heights理智与情感--- 简析小说《呼啸山庄》18. On T.S. Eliot‘s Mythological Consciousness论T.S.艾略特的神话意识19.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hemes of Pilgrimage to the West and Pilgrim‘s Progress 《西游记》与《天路历程》主题之比较20. A Probe into the Philosophical Idea in Robe rt Frost‘s Poetry弗罗斯特诗歌中的哲学思想的探索21. On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Hemingway‘s Old Man and the Sea论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语言特点22. Metaphoric Expression in Poem ―…..‖论《…》诗歌中的暗喻23. On the Irony and Black Humor in Catch-22论《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讽刺与黑色幽默24. American Dream or American Tragedy: An Analysis of Myth in The Great Gatsby美国梦或美国悲剧:《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神话分析25. On the Religious theme in 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论《好人难觅》中的宗教主题26. On the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William Faulkner‘s As I Lay Dying论威廉姆·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中的叙事技巧27. The Narrative Literary Features of the Bible《圣经》记叙文学的特点28. The Literary Features of the Psalms《圣经》诗篇的文学特点29. The Language and the Concept of the Bible《圣经》的语言和思想3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Bible Hero Samson and Greek mythological Hero Achilles 《圣经》参孙英雄和希腊神话阿喀琉斯英雄的比较研究31. The Bible and Western Festivals《圣经》与西方节日32. The Attraction of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魅力33. A Comparison of Allan Poe and XX试比较爱伦·坡与XX34. On Edgar Allan Poe‘s Poetic Theory Manifested in The Raven论爱伦·坡的诗论在《乌鸦》中的体现35. The Theme of Death --- Research on Allen Poe‘s Works死亡主题—爱伦坡作品研究36. Multi-symbolic Quality in Hawt horne‘s Scarlet Letter论霍桑的《红字》的多重象征性37. Theme and Form in Doris Lessing's The Golden Notebook莱辛的《金色笔记》中的主题与形式分析38. On the Feminism in Doris Lessing's Works莱辛作品中的的女性主义39. On the Post-modernistic American Jewish Writer Grace Paley美国后现代犹太女作家格蕾斯·佩蕾40. A Summary on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美国20世纪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发展概述41. On the Image of Satan in Paradise Lost试论《失乐园》中撒旦的形象42. The Economic Influence on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中经济对婚姻的影响43. San tiago: A typical Hemingway‘s Hero桑提亚哥——海明威笔下的硬汉44. Symbolism in The Great Gatsby《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45. On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D. H. Laurence‘s Fiction劳伦斯笔下的女性形象46. The Tragic Color of Ernest Hemingway's Novels欧内斯特·海明威小说中的悲剧色彩47. On the Humanism in Ernest Hemingway's War Stories欧内斯特·海明威战争小说中的人道主义分析英美社会与文化论文1. The Contrast and Analyses of Customs in Britain and China英国和中国习俗之研究2.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English Names英语姓名的文化内涵3. Black Culture and American English黑人文化与美国英语4. The Phenomenon of ―Political Correctness‖ in American English论美国英语中的政治正确现象5. English Euphemism and Culture文化因素与委婉语6.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Address Terms: English and Chinese英汉称呼语中的文化差异7.Influence of Greek Myths to British and American Culture 希腊神话与英美文化8. An Investigation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关于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敏感度的调查9.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in Translating Tourist Materials中国旅游资料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10. Cross-Cultural Training in Chinese Universities中国大学中的跨文化培训11. Acculturation Strategies among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中国海外留学生的文化适应策略12. On Tour Commentary Translation---A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从跨文化角度看导游词翻译13.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n the Internet互联网上的跨文化交际14.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atrical Tricks to the Shakespeare‘s Dramas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舞台技巧的应用15. The Bible and Western Festivals《圣经》与西方节日16. On Culture-loaded Animal Word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中的动物文化词研究17.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from the Cultural Attached Meaning of Animal Words 从动物词汇看汉英文化的差异18. On Plants Words and Culture论植物词汇与文化19. On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Color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中英颜色词文化内涵研究20.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Long‖从中国―龙‖字的翻译看跨文化交际21. On English and the Chinese Borrowing Words and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论中英借用词与文化差异22. A Contrast of the Symbols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中美文化象征比较研究23. The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Courteous Express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英汉礼貌用语对比研究24. Body Language i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浅谈非语言交际中的身势语25. Culture Consciousnes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26. Reinforcing Equality i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应加强文化平等交流意识27.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 on th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非言语交际的跨文化差异28. Improper Cultural Transferenc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文化负迁移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29.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Phenomenon论跨文化交际现象30. The Difference of Cultural Thinking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英汉文化思维差异与跨文化交流31. Chief Factors Affect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Values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32. Taboo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Probing in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e 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问题---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探讨33.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 谈英汉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34. The Difference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Mode of Thinking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中西思维模式差异与跨文化差异35.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Interpretation口译中的跨文化交流36. The Cultural Perception and Memory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感知和文化记忆37.Cultural Factors of English Catchwords英语流行语的文化因素38.The Epitome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History and Culture--- Interpreting Forrest Gump 当代美国历史和文化的缩影---解读《阿甘正传》39. Body Language i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浅谈非语言交际中的身势语40. Differences and Resources of Addressing in English英汉语中称谓的差异及其成因41. Cultural Interpretation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Names英汉姓名的文化阐释42. Different Body Languages in Different Cultures身势语在不同文化下的差异43. Functions of Non-verbal Behavior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功能44. The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Courteous Express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英汉礼貌用语对比研究45. The Presentation of Different Thinking Mod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Religious Cultures 中西方宗教文化中的不同思维模式46. The Breath of American Slang美国俚语初探47. The Influences of Western Festivals on Chinese Society西方节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8. Cultural Migration of Western Festivals西方节日的文化入侵49. The Influence of Borrowing Words on English and Chinese V ocabulary英汉词语互借对语言文化的影响50.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Business World商务领域跨文化现象51.Christianity and American Culture基督教与美国文化52. The Studies of Chinese Movies and Culture中国电影与文化53.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Chinese Cuisine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54. Diversiti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from the Sourc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从汉英习语来源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55. The Social Status of the Blacks in America after the Civil War美国内战后的黑人社会地位56. A Comparison of Garments Cultur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中西服饰文化对比57. A Research on Cross-Cultural Difficulti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影响阅读理解的跨文化因素研究58. The Reasons of Ancient Greek Mythology Influencing the English Language古希腊神话故事对英语语言影响的原因59. A Cultural Perspective on Chinese and WesternTrademarks中西方商标的文化视角60.English Idioms and the Western Culture英语习语和西方文化61. A Tentative Study on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汉英委婉语研究62.American Place Names and Their Culture美国地名和文化63.A Comparison of Courtesy Convention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汉英礼貌用语的异同64.Animal Word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and Their Translations中英习语动物词异同及其翻译65.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Etiquett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66.Increasing Cultural Awareness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如何提升中学生的文化意识67.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mpliments: Cross-Culture Perspectives从跨文化的角度对比中西方问候语的差异翻译论文1. Translation of Culture and Facsimile of Culture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2. Pragmatics and Advertisements translation,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E/C Cultural Difference 语用学与广告翻译3. On Augmentation of Translating English into Chinese谈英译汉翻译中的增词法4. Translation of Onomatopoeia in English Poetry英语诗歌中拟声词的翻译5. A Brief Study on Translation of Advertising Language广告语言翻译特点与技巧6. Literal Translation vs Free Translation分析比较直译和意译7. Research on the Comparison of Commercial Translation and Literary Translation外贸翻译和文学翻译的比较研究8.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 in Mainland and Hong Kong内地和香港电影片名翻译的比较分析9. Intention and Translation of Personages‘ Names in Dream of Red Chamber论《红楼梦》中人物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10. On Cohesion i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Works中文文学作品英译的衔接手段11.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Advertising English论广告英语翻译技巧12.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Neologism in Political English政务英语新词翻译13. Influence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Euphemism and Its Translation文化差异对中英文委婉语翻译的影响14. On The Usage of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in Chinese Poetry Translation中国古诗词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15. Introduction and Approaches o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isine中国饮食文化与菜名翻译70.Ways to Avoid Errors in Tourism English Translation避免旅游英语翻译误区的方法17. Metaphor and Simile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汉英翻译中暗喻和明喻的处理18. Translation of Titles on Newspaper and Magazines 报纸杂志标题的翻译19. On the Inversion Us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Negative and Positive Form in New English Course 《新编英语教程》中句子肯定和否定形式翻译中转换20. Strategies of Interpretation in News English 新闻英语口译技巧21. Negative Transfer of Mother tongue to Translation 母语负迁移对翻译的影响22. A Tentative Study on Translating Methods in Legal English法律英语翻译方法研究性学习23. Cultural Influence in Advertising English and Translation广告英语中文化差异和翻译24. The Role of Context in Translation 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25. Acronyms and Initial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English and Their Translations国际商务英语中的缩略语及其翻译26. Oxymoron and its Translation Methods 英语矛盾修饰法与翻译27. A Brief Analysis on Translation of Address Forms i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浅析《红楼梦》中的称谓翻译28. On Translation of English Book Title into Chinese 谈英语书名的汉译29. A Brief Comment on the Several Chinese Version of Jane Eyre简评《简·爱》的几种汉译本30. Translating the Style of Literary Works ----- A Preliminary Study of Wu Ningkun‘s Version of The Great Gatsby 文学作品的风格翻译――评巫宁坤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译本31. Tentative Discussion on Translation of Names of Films and TV Serials浅谈电影片名及电视剧名的翻译技巧32. The Idiom Translation and the Image Connota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成语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与转换33. The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of Number Seven and Eight in Two Cultural Backgrounds数字―七‖与―八‖的东西文化对比分析与翻译浅谈34. The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of Names of Streets or Roads and Public Notice浅析街道名称及公式语翻译35. The English Grammar Influence in Chinese Translation of Passive V oice Sentences被动语态句子翻译中的西化现象36.Derivation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Phrasal Literary Quotations英语典故性成语的来源与汉译37.On the Use and Translation of ―as…as…‖论as…as…的用法与翻译38.On the Chinglish in C-E Translation浅析汉英翻译种的中式英语39.A Study on Cultural Conflicts in E-C Translation试论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冲突40.On Rhetorical Methods in E-C Translation英汉翻译中修辞手段初探41.On the Cross-culture Awareness in Translation跨文化意识与翻译42.Generalization, Concretization and Adaptation in C-E Translation试论汉译英中的虚实转换与变通43.Reiter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重复在汉英翻译中的处理44.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 an Exami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al Translation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45.Studies on Semiotics and Literature Translation符号学与文学翻译研究46.Contextual Dimension and Discourse Translation语境维度与语篇翻译47.On Collaborative Translating Instruction论交互式翻译教学48.A Comparative Studies on Hypotaxis and Parataxis in E-C/C-E Translation英汉形合与意合的对比与翻译49.A New Survey of Lin Shu‘s Translation林纾翻译研究新探50.Exploring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ng Economic Literature经贸外宣资料的翻译探索51.Faithfulnes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Neologism中文新词翻译的忠实性原则52.Places Names In City of Wuhan and Their Translation武汉地名及其翻译53. Analysis on Versions of Translation of Beacon‘s On Study试评培根《谈读书》的几个译本54.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beral Translation in Business World商务领域的直译和意译55. The Multiplex Principles of Commercial Translation广告英语翻译多样性原则56.Cultural Context and Translation of Words and Phrases 词语翻译的文化语境57.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es中国菜名英译58.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Abstracts for Scientific Papers and Some Common Methods of Their Translation 英语科技文章摘要特征及翻译方法59. Lexical Gaps in Translation翻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60.On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n Translation翻译的衔接和连贯61.Cultural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of Number ―9‖数字九的文化比较和翻译62.Approaching the Pragmatic Failure of Translation in Public Signs公示语翻译的语用失误63.Comparative Study on Seve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i Qingzhao‘s ―Sheng Sheng Man‖ 李清照《声声慢》七种译本比较64. Rhetoric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dvertising and Its Translation英汉广告语修辞特点及翻译65.A Study of Translating Cosmetics Brands化妆品品牌翻译研究66. Titles Translation of the Works著作名称翻译67 Two Suggested Ways of Advertising Translation广告翻译的两种方式68. Cultural and Phonetic Factors on Personal Name Translation人物名翻译的文化和语音因素69. The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Activity and Strategy of Literary Works Based on Culture Background从文化角度分析文学作品的翻译技巧70.O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isine Names浅析中文菜名的翻译71.Using Computer and Online Resources to Improve Translation Strategies利用网络及电脑功能提高翻译技巧72. On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Principles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Names of Scientific Terminology 科技术语的命名原则与译名的国际化73.On Basic Concepts of Nida‘s Translation Theory谈奈达翻译理论74. A Tentative Study on Several Phases of Legal Translation法律英语翻译研究75.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the Reappearance of Formal Beauty and Pragmatic Function广告语翻译形式美和功能的再现76.On Stage Fright in Interpretation口译怯场心理分析教学法论文1.The Art of Questioning in English Class英语课堂提问的艺术2.Problems with English Teacher Questioning and TheirSolutions英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3.The Application of Games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中的游戏应用4.How to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s in English Class英语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The Mutual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Class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交流6.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in English Teaching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7.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Sensibilities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意义8.Interaction in EFL Classroom: Affection and Cognition英语课堂中的互动:情感与认知9.On the Application of Group Work in Oral English Teaching小组活动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10. A Study of Group Work in EFL ClassEFL课堂中的小组活动研究11.On the Cohesiveness between Activities in a Communicative English Class论交际英语课堂教学的活动衔接12. A Study of the Teacher as Mediator in EFL Classroom InteractionEFL课堂互动中教师的中介作用13.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任务教学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14.Communicative Approach in English Teaching交际法与英语教学15.On the Communicating Properties in English Teaching 试谈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16.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English Classroom and Its Teaching Strategies论英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及其培养17. A Feasible and Effective Attempt for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and Integrated Language Competence Cultivation 个性化教学和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培养18.Cultivation of Stu 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Teaching 英语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19.The Cultivation of Thinking Abilities of English-Major Students英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20.On the Importance of Foreign Culture Knowledge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论外国文化知识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21.Language and Culture--Increasing Cultural Awareness In English Teaching谈语言和文化-----提高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22.Culture Conflicts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23.Culture-transfer and English Teaching文化迁移与英语教学24.Culture Introduction in English T eaching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25.How to Introduce English Culture in English Class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和方法26.Buil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培养27.Cultural infiltr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实践探讨28.Popular Culture and its Use in English Teaching通俗文化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29.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 and China and Their Effects on Oral Communication中美文化差异及其在口语交流中的影响30.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Mother Tongue in English Learning英语学习中母语负迁移现象探索31.An Analysis on the Main Teaching Methods in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中学主要英语教学方法浅析32.An Analysis on Current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33.New Ideas of Curricula and Junior English Teaching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教学34.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in Middle Schools如何在中学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身势语。
语言类毕业论文选题题目69.语篇分析中的语境功能研究the function of context in discourse analysis70.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iscourse analysi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english reading71.英语广告语言特点分析an analysis on the feature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72.非语言交际与身势语研究nov-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gesture language73.英语委婉语研究about english euphemism74.on pun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从关联理论看英语广告双关语75.(my) dialects and its negative effect upon english pronunciation learning(本人)方言及其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面影响76.a comparative study of euphemisms in english and chinese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77.a study of sexism in the english language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研究78.thematic theory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english writing主位理论及其对英语写作的启示79.英语拒绝方式研究research on the ways of rejection in english80.论中美广告中所反映的文化价值观on the cultural values in the advertisements of china and us81.从历史文化的发展看某个英语词或短语的语义演变semantic evolution of a word or phra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82.社会不平等现象在美国英语中的反映the reflection of social inequality in american english83.英语财经报道的语言特点language features of english financial report。
2012级语言学概论学科论文参考选题1. 关于汉语XX新词语研究2.汉语XX新外来词语研究3.汉语XX媒体(节目)语言特点研究4.汉语XX成语变化研究5.当代汉语XX校园流行语研究(校园流行语的发展变化研究)6.文化符号“道”和“道”族词汇的研究(说明:本题中的“道”也可换成“气”、“心”、“性”、“理”、“天”、“命”、“神”等字,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7.当前我国社会称谓的使用问题8.XX文学作品(作家)语言特点研究9.地名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店名”也可换成“人名”、“姓氏”、“店名”、“菜名”、“品牌名称”等等词语,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0.“X吧”类新生店名研究11.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2.XX新闻语言研究13.XX社交用语研究、XX文艺用语研究(小品、歌词等)14. 少儿节目语言特点考察15. 流行歌曲中的若干语言现象12.汉语X语气词研究16.汉语象声词研究17.汉英XX词语对比研究(包括对外汉语教学)18.成语运用研究、习语运用研究19.当代汉语词语语音形式的发展变化20.语境与语言表达研究16.有特点的XX句法结构(XX句式)考察分析17.“副+名”的社会运用考察18.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19.动词和名词的句法语义关系研究20.现代汉语歧义问题研究21.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22.歧义结构的语音分化研究23.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24. Xx类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考察25. 汉语各方言的XX语音、词汇、语法现象研究26.汉语XX语音、词汇、语法现象发展演变研究(例如:儿化、X类声母、XX代词、量词、XX语气词、XX词缀、复音词、语序、构词法、XX句法结构。
)27. 现代汉语委婉语的个案研究28. 汉外对比研究(如:亲属称谓、外来词、具体语法现象)。
一,现代汉语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市(或县/乡镇)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市(或县/乡镇)地名研究3.××话的特殊词汇4.××话的量词研究5.××话的代词研究6.××话的疑问句研究7.××话与普通话的语序比较8.校园流行语考察9.网络词语的文化内涵10.手机短信语言的修辞方式11.流行歌曲歌词中语义的超常搭配12.现代汉语中异读词的规范问题13.报刊语言规范问题14.关于普通话词语规范的几点建议15.试论现代汉语后缀”者”的构词规律16.广告中的语言修辞浅论17.化妆品广告的用词特点及文化内涵18.广告语中语用预设的运用及分类19.广告语的隐喻分析20.试论广告语中一语双关辞格的运用21.广告用语中的语言技巧考察22.论小品的幽默讽刺语言艺术23.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24.小议主持人的幽默语言艺术25.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技巧论析26.XX作家(或作品)语言研究27.汉字的字形修辞现象28.汉字结构的美学原则29.近年来出现的某些新词及其发展研究30.关于称谓语的异化与泛化31.歇后语与言语幽默32.歇后语的语义论析33.简析熟语和成语的种属关系34.店名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店名”也可换成”人名”,”姓氏”,”地名”,”菜名”,”品牌名称”等等词语,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35.网络语言交际特点初探36.熟语的语形问题浅论37.试论成语与民族自然环境,文化传统,语言特点的关系38.成语的划界和释义问题39.惯用语的划界和释义问题40.汉语隐语说略41.论缩略语42.词语的形象色彩及其功能浅析43.XX小说中色彩词的运用及作用44.歧义句的产生原因及分化办法45.浅析汉语歧义的语用价值46.连谓句与兼语句的辨析47.小议词义虚化48.简论现代汉语中的名词重叠现象49.”像X似的”语用价值浅析50.某类词(如代词,语气词等)的语用研究51.主语省略的修辞作用52.连词连接作用研究53.现代汉语插入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54.现代汉语委婉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55.汉语口语中的话语标记研究(如:对了,嗯,好,得了,回头,然后,我说等)56.代词”人”,”人家”使用情况考察57.确定语法病句的标准和修改病句的原则58.句末语气词使用状况调查59.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60.现代汉语程度副词重叠式研究61.对立原则和××方言的音位62.互补原则和××方言的音位63.论汉语言的音节特点64.同音词分析(或同义词分析)65.浅谈汉语的词类划分66.汉语的联合式构词法(偏正式,补述式也可以任选一种)67.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68.虚字和汉语的语法形式69.语法中的语义因素70.语用与语法的关系71.新兴词缀研究72.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73.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74.论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12必修现代汉语语序在汉语语法中的作用13必修现代汉语紧缩句的音乐美14必修现代汉语叠音词的作用初探15必修现代汉语中缀说略16必修现代汉语《围城》中的比喻17必修现代汉语张爱玲小说中的比喻18必修现代汉语修辞格纵说19必修现代汉语语境在修辞中的作用20必修现代汉语常用词本义探源21必修现代汉语《诗经》中的成语22必修现代汉语准成语说略23必修现代汉语赵树理的语言风格24必修现代汉语是字句简说25必修现代汉语副词+名词结构说26必修现代汉语网络用语说略27必修现代汉语新词语浅谈28必修现代汉语儿童用语浅说29必修现代汉语怎么的语法意义30必修现代汉语离合词质疑31必修现代汉语试谈不及物动词带宾语32必修现代汉语打造新词的几种手段33必修现代汉语现代汉语中的缩略语34必修现代汉语手机短信中的修辞现象35必修现代汉语广告用语中的修辞现象36必修现代汉语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37必修现代汉语外来语的修辞作用浅说38必修现代汉语仿拟辞格在广告词中的变异39必修现代汉语汉字笔顺作用初探40必修现代汉语网络用语的特点41必修现代汉语句群的归属问题探讨42必修现代汉语赵树理作品的语言特点43必修现代汉语略论词义引申的规律与方式44必修现代汉语古今汉语语序比较研究45必修现代汉语简析汉语语序与修辞46必修现代汉语谐音修辞与汉文化47必修现代汉语病句研究的意义48必修现代汉语对偶与汉文化49必修现代汉语论语言的音乐美50必修现代汉语《现代汉语词典》指瑕51必修现代汉语山西方言中的名词重叠式52必修现代汉语说”您们”53必修现代汉语修辞与语境54必修现代汉语讳饰与汉文化55必修现代汉语人名中的修辞56必修现代汉语女性语言初探57必修现代汉语网名面面观58必修现代汉语谈网络语言的谐音表意59必修现代汉语社会发展与语言变异60必修现代汉语同志”称呼的研究61必修现代汉语汉语中的”体”李立林1. 现代汉语后缀“子”与“儿”研究2. 近年来出现的某些新词及其发展研究(如“××门”、“××族”、“被×”……)3. 某某方言的语音(声韵调)研究,或与普通话语音的对比研究4. 某某方言的某一语法现象研究(如被动句、疑问句、把字句、副词、代词、助词、词缀等,亦可与普通话进行对比研究)(难度:较难)5. 某某方言的亲属称谓研究(兼与普通话进行比较)6. 客家话(或客家山歌)的修辞现象研究7. 从唐诗、元曲押韵的比较看语音的历史演变8. 汉语语音声母(或韵母、声调)特点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9. 汉语“是”字句研究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10. “字”本位理论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语言学方向论文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语言学方向论文题目:
1. 语音学:语音学理论在不同语言之间的应用和比较
2. 语法学:动词短语结构在世界语言中的变异和一致性
3. 语义学:隐喻和比喻在不同语言中的表达方式和理解差异
4. 语境:语境对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影响
5. 语用学:言语行为理论在各种日常沟通情境中的应用
6. 方言和语言变体:方言研究和语言变体的社会和地理影响
7. 二语习得: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规律和错误分析
8. 语言接触:多种语言之间的接触和影响
9. 语言变迁:语言的历史演变和未来发展
10. 语言政策和规范化:语言规范化和语言政策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影响
请注意这些只是一些可能的话题,具体的论文题目应根据个人兴趣和研究方向来确定。
语义学论文撰写参考题目
2011-12-01 1:07
1. 论语义学和语用学中的不同“意义”
2. 试论英语的语音象征
3. 论诗歌中的语语音象征
4. 论英语词汇的理据性
5. 论词汇的形态理据与词汇习得
6. 论英语语同形异义词与多义词的区别
7. 论多义词at/of…及其语义链
8. 论语义链与隐喻修辞
9. 从认知的角度探析常用词“take/have/go …”的多义模式
10. 20世纪后期西方语言语义学发展特点
11. 塔尔斯基的真理论概述
12. 拉考夫的认知语义学刍议
13. 跨文化英汉词汇语义差异性对比
14. 论语言意义的整合性
15. 论语言意义的三个层次
16. 语言学中的形式语义学简介
17. 论语境和词义
18. 论语境与同义关系
19. 论语义预设的表达功能
20. 语义理论在广告中的应用
21. 语义指称论与表征论的对比研究
22. 语义成分分析法综述
23. 语义学视角下的英汉语言歧义分析
24. 语义学研究模式下英语词汇意义的辩证观
25. 语义学研究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26. 语义学中的“意义”-英语语义学习内容简介
27. 论语义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28. 语义学与语用学的互补性略论
29. 语义学与语用学中的意义含义之比较
30. 论语义学与英语语法教学
31. 语义学与英语听力学习
32. 语义学与英语写作
33. 语义场理论和篇章研究
34. 论语义与翻译
35. 论词的比喻义与词的比喻用法
36. 词汇语义演变的认知机制
37. 词汇语义学和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图式化研究
38. 词汇的联想意义及其语用功能
39. 词典学的新视角语义模块理论
40. 词源学与词汇语义学的关联
41. 论语用学与语义学的关系
42. 论语义蕴涵关系
43. 论语义的纵横结构与翻译
44. 论语义构成成分分析法分析英语一词多义现象
45. 论词义发展的界定和分类
46. 论认知语义学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意义
47. 论科技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
48. 论汉英词汇语义场的对比差异
49. 论意义的渐进性
50. 形式语义学概述
51. 论名称和指示词
52. 论句子语义学的研究
53. 论“白马非马”的语义学价值
54. 论Katz语义学模式的作用
55. 论Hand词义演变的认知动因——基于圣经的语料分析
56. 认知框架下英语词汇多义性的研究
57. 解析弗雷格涵义与指称理论中的认知因素
58. 从语义学的角度透析法语同、近义词的意义关系
59. 西方语义学与中国形名之学中的意义
60. 蒙太格语法研究述评
61. 蒙太格语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62. 英语转移否定的语义分析
63. 论英语词际的语义关系
64. 从语义学的角度看英语词语搭配错误分析
65. 英语词的概念意义及其形成
66. 英语词汇学习中石化现象的认知语义分析
67. 英语委婉语语义分析
68. 英语委婉语中的联想意义
69. 英语动词性语义研究
70. 英语中情感隐喻及其系统研究
71. 英语一词多义的认知语言学思考
72.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
73. 英汉新词语理据性探索
74. 绪尔的语义观与结构语义学研究模式
75. 汉英词汇的伴随意义比较
76. 比喻句的语义学探析
77. 从词义的七种类型看翻译
78. 从词汇学研究走向词汇语义学研究
79. 从词汇的联想意义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80. 从语义场看词义演变的类型
81. 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看习语的含义
82. 从认知角度探讨英语文化植物词的意义演变方式
83. 习语的语义理据探讨
84. 义素分析法在词典释义中的作用
85. 义素理论研究综述
86. 论隐喻与意义构建
87. 通感·联想·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