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平面图水平图
- 格式:docx
- 大小:127.47 KB
- 文档页数:2
脊髓损伤平面图两侧感觉关键点的检查部位如下:C2—枕骨粗隆C3—锁骨上窝C4—肩锁关节的顶部C5—肘前窝的外侧面C6—拇指C7—中指C8—小指T1—肘前窝的尺侧面T2—腋窝T3—第三肋间T4—第四肋间(乳线)T5—第五肋间(在T4与T6之间)T6—第六肋间(剑突水平)T7—第七肋间(T6与T8之间)T8—第八肋间(T7与T9之间)T9—第九肋间(T8与T10之间)T10—第十肋间(肚脐水平)T11—第十一肋间(T10与T12之间)T12—腹股沟韧带中部L1—T12与L2之间上1/3处L2—大腿前中部L3—股骨内上髁L4—内踝L5—足背第三柘关节S1—足跟外侧S2—掴窝中点S3—坐骨结节S4—5—肛门周围(作为一个平面)感觉检查:选择项目—位置觉和深压痛觉,只查左右侧的食指和拇指。
3、运动损伤平面的确定解剖基础—与脊髓节段相关的骨骼肌。
C1—C3:颈肌C4:膈肌和斜方肌C5:三角肌、肱二头肌C6:桡侧腕伸肌C7三头肌和指总伸肌C8:指总屈肌T1:手内动肌(指手的小肌群)T2至T12:肋间肌T7—L1:腹肌L2:髂腰肌、股内收肌L3:股四头肌L4:内侧帼绳肌、胫前肌L5:外侧帼绳肌、胫后肌、腓骨肌S1:趾总伸肌、足拇伸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S2:趾总屈肌、足拇屈肌S2,3,4:膀胱与直肠下段确定运动平面主要检查下列肌肉:C5—屈肘肌(肱二头肌,旋前圆肌)C6—伸腕肌(桡侧伸腕长肌和短肌)C7—伸肘肌(肱三头肌)C8—中指屈指肌(指深屈肌)T1—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L2—屈髋肌(髂腰肌)L3—伸膝肌(股四头肌)L4—踝背伸肌(胫前肌)L5—长伸趾肌(趾长伸肌)S1—踝柘屈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运动检查:选择项目—(1)膈肌(2)三角肌(3)外侧掴绳肌。
脊髓损伤基础解剖结构(-)脊椎节段图1脊柱的节段1、颈椎7块,以C为开头字母,后使用数字标明节段,如颈椎第5节段为;C5节段,为T、胸椎12块,以为开头字母,后使用数字标明节段,如胸椎第32 ;T3节段,为L为开头字母,后使用数字标明节段,如腰椎第2、腰椎35块,以L2;为开头字母,后使用数字标明节段,如54、紙椎块,合并为一块砥骨,以SS4;舐椎第4节段,为45、尾椎块,合并为一块尾骨(二)神经系统解剖与生理、神经系统分类1和Central Nen-ous System, CNS神经系统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NS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为整合与协调神经信号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输入与传出;承载高级精神功能,例如思考、学习等。
或自中枢神经系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之外的神经纤维与细胞体,对脊柱神经根及相应的外周神对颅神经,统发出的神经纤维或细胞体,如1231经。
1、脊髄2对紙神5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脊髓共包括31对脊神经,8 对颈神经,12腰椎上缘,以下为马尾神经。
对尾神经。
脊髄终止于第2经,1 灰质位于脊髓横断面的中部,脊髓的横断面解剖显示,脊髓包含灰质与白质。
形的四周支柱成为HH 形区域,外周包围着白质。
灰质内主要为神经细胞,呈)。
灰质包含有左、右两侧询角和后角。
角(hom灰质外周包围着口质,白质内包括神经纤维、神经胶质和血管。
神经纤维组2成了脊髓传导通路,包括上行通路、下行通路和节间通路(具体功能详见图)。
与表1Fasciculustract tract障束根形束诈筋小脑束皮皈许越外例束皮质许前前侧束许小脑腹側來许®S丘脑,毁側來脊简的横断面解剖图2脊髓通路的定位与功能描述表1内后侧束-轻触觉背侧束(后侧)-振动觉-上肢本体感觉楔形束:外后侧束-轻触觉背侧束(后侧)-振动觉-肌肉位置和张脊髓小脑束表皮外侧束力,无意识本体総瞬感觉侧腹部束皮质脊髄前侧束 A三壬运动3、脊髄各通路与脑干的联系(1)皮质脊髓通路在脑干交义向对侧延伸下行脊髄丘脑外侧束腹外侧束■疼痛和温度觉脊髓丘脑腹侧束腹侧束粗糙物体的轻- 触觉和压力觉皮质脊髓外侧束运动:-深部外侧束■内侧(颈)外侧(锥体束)(紙)运动:颈部与躯干内(2)脊髄小脑通路未发生交义,向下行3)脊髄丘脑通路在脑干下方交义且上行(4)背侧通路上行,于脑干处交叉向对侧延伸上行(4、上行通路与下行通路)上行通路1 (,脊髓节段)脊礎丘脑通路(疼痛和温度觉)进入脊髓后随即发生交义(于1・2若脊髓丘脑通路损伤会并延伸至大脑皮层。
脊髓损伤感觉运动定位平面感觉:颈2:枕骨粗隆,颈3:锁骨上窝,颈4:肩锁关节的顶部,颈5:肘前窝外侧,颈6:拇指近节背侧皮肤,颈7:中指近节背侧皮肤,颈8:小指近节背侧皮肤,胸1:肘前窝内侧,胸2:腋窝顶部,胸3:第三肋间,胸4:第四肋间(乳线),胸5:第五肋间(胸4与胸6的中点),胸6:第六肋间(剑突水平),胸7:第七肋间(胸6与胸8的中点),胸8:第八肋间(胸6与胸10的中点),胸9:第九肋间(胸8与胸10的中点),胸10:第十肋间(脐),胸11:第十一肋间(胸10与12的中点),胸12:腹股沟韧带的中点,腰1:胸12与腰2 的中点,腰2:大腿前中部,腰3:股骨内髁,腰4:内踝,腰5:第三跖趾关节足背侧,骶1:足跟外侧,骶2:腘窝中点,骶3:坐骨结节,骶4-5:肛门周围。
运动:颈5:屈肘肌(肱二头肌、肱肌),颈6:伸腕肌(桡侧伸腕长可短肌),颈7:伸肘肌(肱三头肌),颈8:中指屈肌(指深屈肌),胸1: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腰2:屈髋肌(髂腰肌),腰3:伸膝肌(股四头肌),腰4:踝背屈肌(胫前肌),腰5:长伸趾肌(踇长伸肌),骶1:踝跖屈肌(比目鱼肌及腓肠肌)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咏史饮酒·其五作者:左思【魏晋】作者:陶渊明【魏晋】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脊髓损伤平面图
两侧感觉关键点的检查部位如下:
C2—枕骨粗隆C3—锁骨上窝C4—肩锁关节的顶部C5—肘前窝的外侧面
C6—拇指C7—中指C8—小指
T1—肘前窝的尺侧面T2—腋窝T3—第三肋间
T4—第四肋间(乳线)T5—第五肋间(在T4与T6之间)T6—第六肋间(剑突水平)T7—第七肋间(T6与T8之间)T8—第八肋间(T7与T9之间)
T9—第九肋间(T8与T10之间)T10—第十肋间(肚脐水平)
T11—第十一肋间(T10与T12之间)T12—腹股沟韧带中部
L1—T12与L2之间上1/3处L2—大腿前中部L3—股骨内上髁
L4—内踝L5—足背第三柘关节
S1—足跟外侧S2—掴窝中点S3—坐骨结节S4—5—肛门周围(作为一个平面)
感觉检查:选择项目—位置觉和深压痛觉,只查左右侧的食指和拇指。
3、运动损伤平面的确定
解剖基础—与脊髓节段相关的骨骼肌。
C1—C3:颈肌C4:膈肌和斜方肌C5:三角肌、肱二头肌C6:桡侧腕伸肌
C7三头肌和指总伸肌C8:指总屈肌
T1:手内动肌(指手的小肌群)T2至T12:肋间肌T7—L1:腹肌
L2:髂腰肌、股内收肌L3:股四头肌L4:内侧帼绳肌、胫前肌
L5:外侧帼绳肌、胫后肌、腓骨肌S1:趾总伸肌、足拇伸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S2:趾总屈肌、足拇屈肌S2,3,4:膀胱与直肠下段
确定运动平面主要检查下列肌肉:
C5—屈肘肌(肱二头肌,旋前圆肌)C6—伸腕肌(桡侧伸腕长肌和短肌)
C7—伸肘肌(肱三头肌)C8—中指屈指肌(指深屈肌)
T1—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L2—屈髋肌(髂腰肌)
L3—伸膝肌(股四头肌)L4—踝背伸肌(胫前肌)
L5—长伸趾肌(趾长伸肌)S1—踝柘屈肌(腓肠肌、比目鱼肌)
运动检查:选择项目—(1)膈肌(2)三角肌(3)外侧掴绳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