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粗轧机工作辊的使用
- 格式:ppt
- 大小:2.92 MB
- 文档页数:25
钢铁行业热轧机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1. 引言本使用说明书旨在为钢铁行业相关人员提供针对热轧机的详细操作指导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操作和高效运行。
在使用本热轧机前,请仔细阅读并遵守本说明书中的所有规定和建议。
2. 设备概述2.1 型号:本热轧机的型号为XXX型。
2.2 主要构成:热轧机主要由机架、辊轧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2.3 技术指标:请参考附录A。
3. 设备安装3.1 设备位置选择:选取平整、稳定的地面,远离水源、易燃物及其他危险品。
3.2 安全围栏:在设备周围设置围栏,确保非操作人员无法接近设备。
3.3 电源连接:接通设备所需的电源,并确保接地良好。
3.4 润滑系统:按照润滑系统操作说明,为设备添加适量的润滑油。
4. 设备操作4.1 设备预热:在开始操作之前,确保设备已经预热至适宜的工作温度,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2 原料准备:根据生产需求,将需要加工的钢材准备齐全,并按照规定的规格和质量要求进行分类和堆放。
4.3 开机操作:依次启动各个部分,启动顺序应为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和主机,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4 热轧操作:根据需要的加工规格,调整辊轧系统的轧辊间距,并逐步将钢材送至轧机,进行热轧加工。
操作人员需时刻注意设备运行状态,确保钢材的加工质量和设备稳定运行。
5. 安全注意事项5.1 作业人员需穿戴好防护设备,包括头盔、安全鞋等,并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5.2 禁止将手部或其他物体伸入设备内部,以免发生事故。
5.3 设备需要经过定期的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请按照维护手册的要求进行相关工作。
5.4 禁止擅自更改设备的任何部分或参数,除非经过授权和专业人员的指导。
5.5 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机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5.6 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清洁,确保设备的卫生和工作效率。
6. 故障排除6.1 电气故障:检查电源连接是否正常,检查电路是否短路或断路,及时更换损坏的电气元件。
辊轧机作业指导书一、概述:辊轧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行业的设备,用于对金属板材进行轧制或压制,以达到加工成型或改变材料尺寸的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将介绍辊轧机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旨在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操作前的准备:1. 熟悉设备:在操作辊轧机之前,首先要对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熟悉。
了解各部件的名称、作用和位置,以及设备的安全性能和操作规程。
2. 安全保护措施:确保辊轧机上的安全保护装置完好无损,并且能正常工作。
检查安全门、急停按钮、防护罩等部件是否具备良好的状态。
3. 工作场所清理:将操作区域和设备周围的杂物清除,确保没有滑倒或绊倒的隐患。
保持操作现场的整洁和通风。
4. 个人防护装备:在操作辊轧机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耐磨手套等,以保护头部、眼睛、口鼻和手部。
三、操作步骤:1. 启动设备:按下启动开关,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注意检查各部位是否有异常声音或震动,如有异常立即停机检修。
2. 调节机床:根据工件的要求,调整辊轧机的工作参数,如辊轧机的压力、速度、轧制宽度等。
确保调整到合适的数值,并仔细确认各参数是否符合工作要求。
3. 上料准备:将待加工的金属板材准备妥当,确保其尺寸符合要求,并放置在辊轧机的进料位置。
将板材与辊轧机装置接触处对准,保证稳定接触。
4. 启动压辊装置:按下压辊按钮,使辊轧机开始工作。
同时要观察金属板材的运动情况,确保板材在轧制过程中保持稳定,并调整压力和速度以适应实际情况。
5. 观察并调整:在轧制过程中,操作人员要时刻观察辊轧机的工作状态和金属板材的变化情况。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并调整工作参数以保证产品质量。
6. 停机检修:完成轧制任务后,应停止辊轧机的工作,清理与金属板材相关的残余物。
关闭电源,进行日常的设备检修和维护,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操作人员在使用辊轧机时必须时刻注意自身的安全。
钢辊的使用和维护钢辊在贮存和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1.钢辊在搬运过程中要特别小心,不要在地上拖拉或者在地上滚动,以防止钢辊工作表面在搬运过程中受到任何损伤,在运送钢辊时,用木板或毛毡和软织物将辊身、辊颈爆炸好,以防钢辊撞击而碰伤钢辊。
2.在吊运钢辊时要用软绳吊装,当用一根吊绳同时吊两根或以上钢辊时,钢辊之间应用木板、塑料或橡皮等柔软物隔开,防止碰伤钢辊表面。
3.钢辊应贮存在0℃以上的干燥室内,防止淋雨受潮,对钢辊不准朝地上乱扔、乱堆,应将待用、周转、待修磨、新辊等各类钢辊在专门指定的地点进行定置管理,存放在钢辊的架子上,并用木块、塑料或橡皮等柔软物衬托钢辊。
4.钢辊放中,表面应涂防锈油,以防钢辊在存放过程中产生锈蚀损伤,影响钢辊常使用钢辊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首先应该根据轧制使用的条件,合理选用钢辊的辊身表面硬度数值。
对于压下量较小、轧制负荷较低的平整机用钢辊,应选用表面硬度稍高的钢辊,这样有利于保证带钢成品的表面质量。
2.钢辊的温度不能超过80℃,防止钢辊局部温度的波动,以免产生过大的附加热应力,导致钢辊表面裂纹甚至剥落。
3.提高轧制操作工的技术水平、减少轧制面质量、延长钢辊的修磨周期,提高钢辊的使用寿命。
这就要求冷轧厂在钢辊订货时,按轧制的工作条件分别订货和管理。
4.钢辊在轧制使用前,应当擦去表面的油污、灰尘和锈蚀,仔细检查辊身和辊颈表面是否有划痕、压痕、锈斑、裂纹等缺陷,不允许把有表面缺陷的钢辊上机使用。
5.在安装和拆卸钢辊时应十分小心,防止擦伤或碰伤辊面。
比如说在安装和拆卸钢辊时,不能用钢撬棒或铁锤等硬物撞击辊面,应该用木棍或尼龙棒等小心操作,在安装上辊时,下辊辊身要衬垫毛毡或帆布等柔软物,防止碰伤辊面。
钢辊安装好以后,在辊径上涂上润滑油,检查和调整钢辊至水平零位。
在轧机开车前要检查所有机械零件是否处于最正常状态,防止因设备事故而导致钢辊的非正常早起失效、降低钢辊的使用寿命。
6.在轧制前应仔细检查轧制材料的质量,当发现酸洗不干净、表面有氧化铁皮或厚度不均、软硬不均、两边有碎边、破口、毛刺等的原料时,应采取补救措施才可进行轧制,以免钢辊在轧制中受力不均,造成钢辊的局部严重损伤而降低钢辊的使用寿命。
MK84125×55轧辊磨床设备操作规程1 目的保证MK84125×55型数控轧辊磨床的正常运行。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磨削冶金工业中轧机上的工作辊和支持辊。
3 操作要求3.1 磨床开动前的准备3.1.1设备启动前,检查各润滑部位及润滑系统、液压系统、油位、油温是否正常。
3.1.2保持各手轮、手柄、开关均在停止或所需位置上。
3.1.3设备要保持清洁。
设备周围无异物存放。
3.1.4磨床间的过跨小车、天车工作正常。
3.1.5检查各种与轧辊磨削相关的吊具、扳手、量具等是否齐全、可靠。
3.1.6根据所磨削轧辊的规格选择合适的中心架、托瓦、砂轮、顶尖和拨叉。
3.1.7调整尾架,距离较小时,由电动驱动改为手动驱动。
3.1.8做好砂轮静平衡。
3.1.9检查磨削液的PH值应为7-9、起泡量、颜色、气味满足要求,检查磨削液液位是否符合要求。
3.1.10检查金刚笔、砂轮直径基准块,调整金刚笔的笔尖与砂轮直径基准块的高度一致,误差不允许超过+0.10mm。
3.2.正常运转前准备3.2.1将电控柜总开关上侧的旋钮置于“接通”位置,相应白色指示灯亮,840D数控系统及PLC进入通电运行状态,然后再合上总电源开关,相应绿色指示灯亮,机床电气系统进入通电准备状态。
(注意:以上操作顺序不能颠倒,否则机床总开关不能合上,启动钥匙钮为失压保护控制。
)3.2.2启动操作台上机床启动按钮。
(注意:机床启动按钮和机床停止按钮之间的操作间隔要有足够长的时间,以保证各润滑点润滑到位。
)3.2.3安装砂轮并且做动平衡试验(具体操作见附件1《砂轮动平衡操作》),修整砂轮保证工艺要求。
3.2.4依次开动两个主轴电机(砂轮主轴电动机、头架顶尖驱动电机),三个伺服电机(拖板移动Z轴驱动电机、托架X轴驱动电机、测量架X1轴驱动电机),先从最低速度开始逐步至最高速度,检查机床各机构运转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2.5开动冷却液泵和清洁用泵及冷却开关,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浙江兆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轧辊装配磨床工序管理规程目录1 、轧辊进厂检验 ......................................................................... - 3 -2、轧辊研磨.................................................................................... - 4 -2.1 冷辊规范 ............................................................................ - 4 -2.2 磨削前的轧辊检查和记录 ................................................ - 4 -2.3砂轮的使用规范 ................................................................. - 4 -2.4磨削量的控制 ..................................................................... - 5 -2.5 记号和包装 ........................................................................ - 7 -2.6 磨辊记录 ............................................................................ - 7 -3、轧辊装配.................................................................................... - 8 -3.1装配准备工作 ..................................................................... - 8 -3.2拆辊规程 ............................................................................. - 9 -3.3清洗规程 ............................................................................. - 9 -3.4装配规程 ........................................................................... - 10 -4、轧辊上线................................................................................ - 13 -5、轧辊下线................................................................................ - 13 -6、轧辊吊运................................................................................ - 15 -7、轧辊存放................................................................................ - 15 -本规程适用于兆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各轧机轧辊,内容包括新轧辊进厂检验、磨床工序、装配工序、轧机使用工序,具体管理规程如下:1 、轧辊进厂检验1.1凡新购买的轧辊到厂之后,必须由相关专业人员依据设计或加工图纸及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检测。
三、设备组成及结构特点机组由电动机、齿轮联轴器、减速机、齿轮联轴器、人字齿轮座、万向接轴托架、万向接轴、工作机座等组成。
由电动机通过一系列传动机构驱动轧机工作辊进行轧制。
工作机座由电动压下装置、平衡装置、工作辊装配、支承辊装配、机架装置、轨座等部件组成。
1 电动压下装置:电动压下装置是调整上轧辊位置的传动机构,以保证按给定的压下量轧制出所要求的断面尺寸。
该装置是由电动机带动两级蜗轮机构,传给压下螺杆移动轧辊向上或向下运动所达到的。
其中低速级传动蜗杆为球面蜗杆,这种蜗杆承载能力大,体积小,传动效率高。
电动压下装置由两套独立传动机构组成,这可保证在调整轧机时,两个上轧辊的轴承座可以单独运动,该装置在控制电路的配合下,可单独点动,亦可左右连动。
并配有数字显示装置,分别显示左右压下螺杆的压下量。
2 平衡装置:为了避免轧件进出轧辊时产生冲击,因此在机架窗口板上装有液压平衡装置,借此来消除轧机空载时上支撑辊轴承座与压下螺杆间的间隙以及压下螺杆螺纹间的间隙,液压平衡装置由四个液压油缸通过活塞杆对上轧辊轴承座进行平衡,油缸压力最大为130kg/cm2。
平衡力大小可自动调节。
3 辊子装配:工作辊材质为60CrMo,两端采用三列滚针轴承以承受径向载荷,并在辊子换辊侧用两只推力球轴承以承受左、右轴向载荷。
支承辊材质为9Cr2Mo,采用双列圆柱滚子轴承(FC轴承),辅以四点接触球轴承承受轴向分力。
每个支承辊轴承座内各装一只,其两个轴承的外侧与端盖及支承辊轴承座内孔底部留有一定的游动间隙,以免在运转过程中发热卡死。
在工作辊轴承座设有槽子,用压板插入槽内作固定轴承座之用。
下支承辊轴承座通过圆弧板与机架窗口底面实现圆弧接触,用以克服轧辊负载后产生变形给轴承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延长其寿命。
工作辊出厂时加工成圆柱形辊身,使用时由用户按需要自行加工合适的辊形,工作辊辊身磨损后可重新加工再用,当辊子直径减小到图纸规定最小值时,就不能再继续使用,应以堆焊方法修复或者更换新工作辊。
轧辊磨削、更换、使用管理制度一、目的:规范现场操作、明确岗位职责、降低换辊次数、提高生产效率;二、适用范围:冷轧分厂轧辊磨工、换辊钳工及轧机操作工;三、内容:1、轧辊磨工部分:1.1轧辊磨工负责冷轧分厂所有轧机工作辊、支承辊、胶辊、导辊、外加工工件以及其它可以用轧辊磨床加工工件的磨削;1.2各种工件的磨削加工必须严格执行磨削工艺,违者按《轧辊磨床职工绩效考核制度》进行考核;1.3磨好的轧辊要及时刮水并涂上防锈油,未涂防锈油的轧辊不得用手触摸辊面,以免轧辊生锈,违者处罚50元/次;1.4包防尘牛皮纸时边缘要尽量与辊面边缘重合,按辊面长度裁剪牛皮纸长度;粘胶带时,每根轧辊不得低于3圈;1.5“磨床作业卡”要粘贴在胶带上,防止轧辊长时间不用而脱落,违者处罚20元/次;1.6未获得地操天车操作证的员工不得操作天车,违者处罚300元/次(适用于其它工种);1.7吊运轧辊时,要求使用单根承重量大于等于轧辊重量的尼龙吊带,违者处罚100元/次;1.8轧辊吊运要戴好安全帽,违者处罚50元/次;吊运轧辊时碰伤轧辊导致轧机不能正常使用者每次处罚100元/根(适用于其它工种);1.9已磨或待磨的轧辊一律按《轧辊定位放置标示卡》上的辊号放在指定的“放辊位”上,暂时空闲的“放辊位”任何人不得占用;为方便查看,所有轧辊新辊号一朝侧北放置,轧辊端头与地面上的黄线内边缘重合,违者处罚50元/次;1.10所有工作辊在《轧辊定位放置标示卡》左右两侧成对放置;所有支承辊按照《轧辊定位放置标示卡》上的标示位置放置;1.11暂时不用、专用轧辊或其它特殊要求的轧辊,要用黑色记号笔注明如:“暂时不用、PS专用”等字样,违者处罚30元/次;1.12长时间不用的轧辊要在辊面涂上防锈油(包括辊颈及接头处),包好牛皮纸,以免生锈;2、换辊钳工部分:2.1换辊钳工负责冷轧分厂所有工作辊、支承辊轴承箱的更换,轴承箱日常维护保养和清洗工作;2.2各机台换下的旧轧辊,钳工要及时更换,由于换辊不及时影响生产者处罚100元/次;2.3每张《轧辊定位放置标示卡》上标示的2根轧辊配对使用(适用于所有工作辊);换辊时要认真核对辊号,务必保证轧辊端部的辊号(分厂轧辊新编号)与《轧辊定位放置标示卡》上的辊号保持一致;违者处罚100元/次;2.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轧辊一律不得投入使用,违者处罚100/次:2.4.1未粘贴“磨床作业卡”的轧辊;2.4.2“磨床作业卡”上标示的粗糙度值不一致的轧辊;2.4.3冷轧机工作辊配对辊径差>0.05mm,箔轧机工作辊配对辊径差>0.03mm 时;2.4.4牛皮纸破损的轧辊;2.4.5换辊时有其它问题时钳工应及时找磨工班长沟通处理;2.5轧机换辊应遵循先磨先用原则,即同一工艺要求的轧辊应优先使用磨削日期最早的,防止长期不用而生锈,违者处罚30元/次;2.6由于操作失误导致轧辊或轴承箱掉落到地上者处罚200元/次;2.7待磨削的轧辊必须按规定位置放置,违者每次处罚50元/根;2.8保持好换辊区、换辊架以及所用工器具的清洁卫生,磨好的轧辊往换辊架上放时要用抹布将接触部位擦拭干净;2.9除更换轴承箱外,任何物品不得直接接触辊面,要保持辊面悬空状态,违者处罚50元/次;2.10开天车时,未吊运物品的尼龙吊带不得从磨好的轧辊表面拉过,违者处罚50元/次;如果将轧辊损伤处罚100元/根;3、轧机操作工部分:3.1各轧机操作工负责将旧轧辊送到磨床车间并告知钳工换辊,将换好的新辊吊运到轧机使用或备用;3.2生产时应本着先宽后窄,先硬后软,先厚后薄,先高表面后普通料,最后生产半成品的原则;3.3 外包牛皮纸破损的轧辊,轧机操作手有权不使用;3.4 推辊前必须将辊面上的防锈油擦干净并认真检查辊面质量,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机台长处理,违者处罚50元/次;3.5推辊前轧机主操必须确认轧辊是否配对,如果轧辊不配对轧机主操没有发现处罚100/次;3.6新换上的辊子,必须按照工艺操作规定进行预热,违者处罚100/次;3.7送往磨床车间的旧轧辊要放在换辊区,不得放在轧辊存放区,违者处罚50/次;四、说明:1、冷轧分厂轧辊编号规则及含义实例说明:“LZ10G05S、LZ09Z01X”,LZ―冷轧分厂 10―10号轧机 G―工作辊 Z―支承辊 05―第5对轧辊 S―上辊X―下辊;2、2、3号轧机工作辊由于部分轧辊退回制造厂家等原因,目前所有工作辊未按照分厂轧辊编号规则配对,实际工作中按机台下发的2、3号轧机工作辊配对表进行配对使用;3、我分厂可以通用的轧辊说明:9、10号轧机支承辊通用,2、3号轧机所有轧辊通用,6、7号轧机所有轧辊通用;4、本制度自2012年02月XX日起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