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机辊筒铸造工艺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3
理工学院毕业设计学生姓名:刘江泽学号:08L0608122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题目:小型滚筒式卧式离心铸造机的设计指导教师:贾丽敏(讲师)评阅教师:2012年6 月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姓名刘江泽学号08L0608122 成绩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题目小型卧式滚筒式离心铸造机的设计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指导教师:年月日评阅教师评语及成绩评阅教师:年月日答辩小组评语及成绩答辩小组组长:年月日答辩委员会意见答辩委员会主任:年月日毕业设计中文摘要本文对滚筒形状离心铸件进行铸造工艺设计。
首先完成离心铸造工艺设计,对于生产条件的确定以及离心机的选择并对离心铸造的浇注温度、速度、时间和铸型转动时间进行确定。
根据零件设计出衬套、挡板和后盖,画出其零件图,并组装成整体模具图。
利用重力系数公式计算铸型转速,再根据公式计算转矩,选择联轴器和离合器。
然后根据转速计算出最小轴径,进而设计出整体的轴,并对轴进行了校核。
利用CAD绘制出小型滚筒式卧式离心铸造机的整体图形以及零件图。
关键词:卧式,离心铸造,滚筒,CAD毕业设计外文摘要Title Design of horizontal centerfugal casting machine with small drum shapedAbstractThe drum shape centrifugal casting foundry process design. First to complete the design of centrifugal casting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rotation time of the production conditions to determine the centrifuge selection and centrifugal casting,pouring temperature,speed,time,and cast. Bushings,bezel and back cover,according to the part design to draw the parts diagram,and assembled into the overall die map. Gravity coefficient was calculated as the casting speed,according to the formula to calculate torque,select the couplings and clutches. According to speed to calculate the minimum shaft diameter,and then design the whole axis and the axis was calibrated. Use of CAD drawing overall graphics and parts diagram of a small drum horizontal centrifugal casting machine.Key Words Horizontal Centrifugal casting Roller CAD目录1 绪论 (1)1.1铸造简介 (1)1.2离心铸造简介 (1)1.345钢简介 (3)1.4离心铸管机的设计原则 (4)1.5本课题研究的对象 (4)2 离心铸造工艺 (5)2.1生产条件的确定 (5)2.2金属模涂料 (6)2.3浇注温度 (8)2.4浇注速度 (8)2.5浇注系统 (8)2.6铸型转动时间 (9)3 离心铸管缺陷分析及预防 (10)3.1合金钢管缺陷分析 (10)3.2缺陷预防措施 (10)4 模具设计 (12)4.1模具的结构 (12)4.2模具参数的计算 (12)4.3铸型转速的计算 (14)5 零件的选择 (17)5.1联轴器的选择 (17)5.2离合器的选择 (19)5.3轴承的选择 (20)6 轴的设计 (22)6.1轴长的确定 (22)6.2轴的校核 (23)6.3键与销的选取和校核 (25)结论 (27)致谢 (22)参考文献 (22)1 绪论1.1 铸造简介1.1.1 铸造的定义铸造[1]是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金属零件毛坯的成型方法。
铸造工艺图及设计实例引言铸造工艺是一项重要的金属加工技术,通过将熔融金属倒入铸型,使其冷却凝固形成所需的零部件或产品。
铸造工艺图是一种用于记录和描述铸造工艺过程的图形表示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铸造过程。
本文将介绍铸造工艺图的基本要素和设计实例,帮助读者了解铸造工艺图的编制方法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铸造工艺图的基本要素铸造工艺图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基本要素:1.铸型:铸型是用于容纳熔融金属并形成所需形状的模具。
根据铸型的形状和结构,可以分为砂型、金属型、陶瓷型等多种类型。
2.浇注系统:浇注系统是用于引导熔融金属进入铸型的通道系统,包括浇口、冒口、滚口、过渡通道等组成。
合理设计的浇注系统能够保证熔融金属均匀地填充到铸型中,避免缺陷和质量问题的发生。
3.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控制铸件凝固过程,保证铸件在凝固过程中获得均匀的组织和性能。
冷却系统主要包括冷却剂通道和冷却剂的送进出口。
4.剥离系统:剥离系统用于将凝固后的铸件从铸型中取出。
剥离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铸件与铸型之间的粘着力,以及取出铸件后是否会引起变形和损坏。
5.拆模系统:拆模系统用于拆卸铸型并装配新的铸型。
拆模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拆卸和装配的便利性,同时还要避免对铸件和铸型的破坏。
以上是铸造工艺图的基本要素,不同的铸造工艺和铸造产品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和要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铸造工艺图的设计实例实例一:砂型铸造砂型铸造是一种常见的铸造工艺,适用于大部分金属材料和复杂形状的铸件。
下面是一个砂型铸造的工艺图设计实例:1. 铸型:采用砂型铸造法,铸型由砂芯和砂箱组成。
2. 砂芯:铸件内部复杂的形状通过制作砂芯来实现。
砂芯由砂料、粘土和水等材料混合而成。
3. 浇注系统:采用顶水平式浇注系统,浇口位于砂箱的上方。
4. 冷却系统:在砂型中设置冷却剂通道,以加快铸件的冷却速度。
5. 剥离系统:采用震动剥离装置,将铸件从砂型中剥离出来。
铸造工艺毕业设计铸造工艺毕业设计【篇一:铸造工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题目浅谈铸造工艺与品质检查姓名所在系别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日期摘要:为了提高铸件的可靠性、适用性;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铸件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铸件质量的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质量”的含义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品质量,即铸件满足用户要求的程度;或按其用途在使用中应取得的功效,这功效是反映铸件结构特征、材质的工作特性和物理力学特性的总和,是评价铸件质量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基本指标。
二是工程质量,指的是铸制毛坯和铸制零件的生产过程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即铸件在具体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
这一指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于前述的功效指标,还与稳定性、耐用性和工艺性等指标有关。
标准是由国家承认的标准制订单位批准的对各种产品(铸件)规格、材料规格、试验方法、术语定义或推荐的工艺方法的规定。
我国的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并颁行的,有关铸件质量的各种标准一经接纳、贯彻与实施,可取得明显的效果和效益。
国际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并颁行的。
我国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主要成员国之一,按国家现行的政策,国际标准可以等效地视为国家标准。
关键词:铸件质量;提高铸件品质;稳定性;耐用性目录引言 (3)第一章铸件质量标准 (4)1.1 铸件精度标准 (4)第二章铸件缺陷分类 (6)2.1铸件缺陷 (6)2.2废品与铸件质量 (11)2.3 修补与缺陷防止 (11)第三章铸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影响铸件质量的因素 (12)3.2 技术准备过程的质量控制 (13)3.2.1质量标准的制定 (13)3.2.2铸件设计 (14)3.2.3铸造工艺、工装设计及验证 (15)3.3生产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 (15)3.3.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5)3.3.2设备及工装的质量控制 (16)3.3.3 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 (16)第四章铸件质量检测技术与缺陷诊断方法 (17)4.1铸件外观质量检测 (17)4.1.1 铸件形状和尺寸检测 (17)4.2 铸件内在质量检测 (17)4.3 铸件质量无损检测技术 (18)结论......................................................................... 18 参考文献..19 答谢。
DTⅡ(TK)滚筒通用工艺目录一、适用范围........................................................................................................二、滚筒制作工艺流程............................................................................................三、筒皮的制作.....................................................................................................四、轻型和中型滚筒接盘的制作...............................................................................五、重型滚筒的铸造接盘加工 ..................................................................................六、滚筒轴的加工..................................................................................................七、滚筒轴与接盘热装............................................................................................八、筒皮与接盘焊接...............................................................................................九、滚筒筒体的加工...............................................................................................十、筒体的铸胶(外协) ........................................................................................ 十一、轴与筒体的装配............................................................................................ 十二、静平衡试验 .................................................................................................. 十三、轴承与轴装配...............................................................................................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唐山旗骏公司生产的TD75、1T、DX滚筒的制作,非标滚筒如无特殊要求,其结构形式与常规滚筒相同时,一律按照本规定执行。
机械原理滚筒纸送纸的设计方案# 滚筒纸送纸的设计方案## 引言滚筒纸送纸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机械装置,广泛应用于纸张加工及印刷行业。
其主要目的是将大卷纸或纸板从滚筒上运载到目标位置,以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种滚筒纸送纸的设计方案,详述其原理及操作流程。
## 设计原理滚筒纸送纸的设计基于以下原理:1. 引导:通过引导装置将滚筒上的大卷纸或纸板定向引导至送纸通道。
2. 装置:利用滚筒、传动系统及控制系统实现送纸机构的运转。
## 设计方案### 1. 送纸通道设计送纸通道是滚筒纸送纸系统的关键部分,其设计需考虑以下要点:- 宽度:根据纸张或纸板的尺寸确定通道的宽度,确保纸张能顺畅通过。
- 引导方式:合理布置引导装置,确保纸张在送纸通道内保持稳定的位置。
- 倾斜角度:适当设置通道的倾斜角度,使纸张在运输过程中能顺利滑动而不发生卡纸或堆积问题。
- 承载能力:考虑纸张重量及滚筒纸送纸机构的强度,确保通道能承受纸张的重量。
### 2. 滚筒设计滚筒是滚筒纸送纸的核心部件,其设计需满足以下要求:- 直径和长度:根据纸张类型和尺寸确定滚筒的直径及长度,以确保纸张能平稳地从滚筒上滑下。
- 表面处理:滚筒表面应采用特殊的材质或处理方式,以增加纸张与滚筒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纸张滑动不稳定。
- 轴承系统:选用高质量的轴承系统,确保滚筒在高速运转时能保持稳定。
### 3. 传动系统设计传动系统将滚筒与动力源相连,使滚筒能够转动并带动纸张运动,设计要点包括:- 驱动方式:可以采用电机、液压或气动系统作为动力源,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驱动方式。
- 传动方式:可以采用齿轮传动、链条传动或皮带传动等方式,确保驱动能够平稳传递并适应不同工作环境。
- 控制系统:设计合理的控制系统,使滚筒纸送纸的整个过程能够自动化及精准控制。
## 操作流程下面简要介绍滚筒纸送纸的操作流程:1. 将大卷纸或纸板放置到滚筒纸送纸系统的起点位置。
2. 启动动力源,驱动滚筒开始转动。
摘要首先针对卷筒纸胶印机进行总体方案设计,进而确定卷筒纸胶印机的总体布局,随后,对卷筒组件进行设计。
介绍了卷筒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
然后,确定了合理的卷筒总体结构,分别对卷筒的各零部件作了设计,产生了装配图、零件图与设计说明书等设计文档。
最后,对卷筒的旋转轴和轴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校核,计算表明,该卷筒设计符合要求。
本课题是以卷筒纸胶印机为基础,参考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卷筒纸印刷机进行设计,对滚筒和离合压的等常用结构进行设计。
通过参考同类机器的设计实现印版和橡皮布的装卡和锁紧、滚筒之间的离合压及调压;滚筒的转动可实现手动和电动;离合压机构可以使用手动和气动两种形式。
印版滚筒的装卡机构采用窄缝式,橡皮布的装卡采用夹板式;离合压、调压采用单偏心机构。
并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卷筒纸胶印机印刷装置实体模型。
关键词:卷筒纸胶印机,印刷装置,实体AbstractFirstly, the overall scheme design for web offset printing machine, which will determine the overall layout, web offset printing machine then, carries on the design to the spool assemb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key technology of roll. Then, the drum structure reasonable, the drum parts were designed, produced the assembly drawing, part drawing and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and design documents. Finally, on the rotation of the drum shaft and bearing are analyzed and checked, detailed calculation shows that, the drum is design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This topic is web offest press based on the market at present, reference commonly used web printing machine design, carries on the design to the common structure of cylinder and clutch pressure. Clutch by reference to similar machin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te and blanket clamping and locking, drum pressure and pressure; the rotation of the roller can realize manual and electric; the on-off pressure mechanism can use manual and pneumatic two forms. A printing plate cylinder clamping mechanism adopts a narrow slit type, blanket clamping the splint; clutch pressure, pressure regulating single eccentric mechanis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eb offset printing device of solid model in SolidWorks software.Keywords: web offset printing device, entitie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概述 (1)1.2印刷机分类 (1)1.3印刷机的构造 (6)1.3.1印刷机滚筒 (6)1.3.2收放卷装置 (6)1.3.3传动部分 (6)1.3.4供墨系统 (6)1.3.5干燥系统 (7)1.4工作原理 (7)1.5国内外研究现状 (9)1.6卷筒纸胶印机的发展趋势 (10)第2章滚筒的结构设计 (12)2.1印版滚筒的设计 (12)2.1.1 胶印机滚筒概述 (12)2.1.2胶印机滚筒装卡机构设计 (12)2.1.3印版滚筒轴向结构设计 (13)4.2滚筒的设计 (13)4.2.1滚筒概述 (13)2.2.2滚筒装卡机构设计 (14)第3章卷筒组件要求与设计计算 (16)3.1卷筒的基本要求 (17)3.1.1旋转精度 (17)3.1.2 刚度 (17)3.1.3 抗振性 (18)3.1.4 温升和热变形 (19)3.1.5 耐磨性 (19)3.2卷筒组件的布局 (19)3.3卷筒结构的初步拟定 (23)3.4卷筒的材料与热处理 (23)3.5卷筒的技术要求 (24)3.6卷筒直径的选择 (25)3.7卷筒轴承的选择 (26)3.8轴承的选型及校核 (27)3.9卷筒前端悬伸量 (29)3.10卷筒支承跨距 (30)3.11卷筒组件的验算 (31)3.11.1 支承的简化 (31)3.11.2卷筒的挠度 (32)3.11.3 卷筒倾角 (33)3.12卷筒轴承的润滑 (34)第4章滚筒调整机构设计 (35)结论 (36)参考文献 (37)致谢 (39)第1章绪论1.1概述生产印刷品及完成印刷过程使用的机械、设备、仪器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