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毫火针特色治疗之前言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一、毫火针十大功效:(一) 止痛:祛寒除湿,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津液运行,则疼痛自止,这是毫火针治疗痛症的机理。
如对寒证、风湿关节炎、颈肩腰腿痛、尤其是顽固性风湿病有着特殊的疗效。
(二)止痒:疏通经络,使气机疏利,则祛风止痒。
毫火针不仅止痛,止痒效果也好。
毫火针可治疗各种以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病。
所以对神经性皮炎,牛皮癣等各种疑难皮肤病,毫火针都有比较好的疗效。
(三)止麻:毫火针引阳达络,助阳化气,则麻木自解。
(四)止挛:运行气血,调整脉络,则痉解挛止。
面肌痉挛,神经麻痹晚期的痉挛现象,宜用毫火针。
(五)止泻:健脾利湿,协调肠胃,温中收敛,泄泻可止。
毫火针擅治慢性肠炎致腹胀腹泻等疾病。
(六)止咳定喘:由寒冷引起的一切症状,如咳嗽、喘息都可以用毫火针温化肺脏之寒,疏通肺之经气。
(七)泻火解毒:引热外达,用于热症。
如带状疱疹、丹毒、小儿腮腺炎,乳腺炎等各种红肿热痛的病症,可用毫火针治疗,疗效显著。
(八)去瘀除腐、破溃排脓:生肌敛疮,促进气血运行,加快肌肤更新。
对一些皮肤病和瘀滞性疾病,如血栓性静脉炎、痤疮、痈疮、痔疮、象皮腿等有着一次见效的功效。
(九)除节散结:助阳化气,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消除瘰疠,散化瘢结。
如血管瘤,脂肪瘤,纤维瘤、疣、痣等,还有腱鞘囊肿、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中风后遗症这些都可以施用毫火针治疗。
(十)壮阳补虚,升阳举陷,扶正助阳:毫火针可治因中气不足,体质虚寒引起的疾病,如子宫下垂、腰膝酸软、阳萎遗精、痛经、月经不调等。
或因脾胃虚弱引起的胃下垂等症用毫火针治疗也有很好的疗效。
除此之外,有人对近几年来毫火针的临床疗效做过综合统计,证明毫火针的治疗范围更加广泛,已向许多疑难症拓展,并以大量的资料表明毫火针对大部分疾病的有效率均在90%以上,对部分疾病的疗效甚至达100%,毫火针用于减肥、美容亦显示出极大的优势。
编辑本段毫火针三大优势(一)毫火针是创新疗法毫火针避火针与毫针二者之短(火针粗则痛甚,毫针细则气弱),取其二者之长(火针挟火气盛,毫针纤细痛微),兼有了火针与毫针的双向功能,优化了针灸疗法,提高了针灸疗效。
毫火针讲义—刘恩铭前言――揭开火针的面纱(1)毫火针是中医微创医学中的一种针灸疗法。
毫火针是在火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火针功能的发展与延伸,具有安全,无痛,奇效,神速,微创的特点,是笔者的创新疗法。
2006年7月,笔者参加了在大庆召开的“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微创学术大会”,会上做了“毫火针――中医微创医学之瑰宝”的讲演。
近300人的会场,鸦雀无声。
由于时间限制,讲演到点退场时,听会者蜂拥而起,追随本人要求亲试毫火针的无痛针灸。
几天会议,有近2/3的人试过毫火针或用毫火针治疗疾病。
参会的中医药报专题部主任记者海霞,仅用一针,半分钟的时间就治愈了她的头痛症。
毫火针不但受到国内外知名专家,世界针联主席王雪苔及澳大利亚整体医学院院长王永强等教授的好评,而且好多参会者都说,就凭毫火针这一项技术,这个会议我就没白来。
毫火针的论文,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论文奖,并收集在2006年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出版的《中医微创技术》一书中。
2006年9月,参加了由中国针灸学会、《中国针灸》杂志社在武夷山召开的“全国第七届针灸科研与临床研讨会”。
会上做了“无痛针灸――毫火针”的学术报告,会上会下又一批与会者试针,毫火针受到了大会的表彰。
当代针灸专家,《中国针灸》杂志的元老王居易教授,《中国针灸》杂志社刘炜宏副主编,编辑部齐淑兰主任,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梁繁荣教授等,对毫火针都给了很高的评价。
2006年12月,参加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在湖南娄底召开的《首届全国农村中医药发展大会》,得到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社主编刘绪银等专家学者的赞扬和大会优秀论文奖及金牌的表彰。
2007年5月,参加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华民间中医药临床技术演示大会”。
毫火针的演示与现场的试针,使在座二百多位代表惊奇不已。
毫火针荣获了大会优秀论文证书和中医贡献奖杯。
2007年5月下旬到马来西亚崇正中医针灸学院进行学术访问与交流。
毫火针受到马来西亚针灸界人士的高度赞扬,有的同行感慨说,毫火针大开了眼界。
【学习心得】毫火针疗法学习心得刘恩明教授11月10日下午来到我院参观,于16点20分开始给我科室医师进行了近距离的交流并做技术指导,连续1小时的临床实操演示中,验证了毫火针的神奇。
当晚19点至22点刘教授就毫火针的起源、发展、取穴、操作技巧、临床应用作了详细的讲解,刘教授把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倾囊相授,在此感谢刘教授的大爱无私,给我们年轻医生及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现就把所学的内容探讨汇总,望得到同道和教授的指正。
一、毫火针的特点和要点1.以火进针,快速刺入。
火针在使用前必须把针烧得红透,才能使用。
红透的概念是使针达到“通红”,“红极”。
针体在火上达到先红后白,温度可达600-800度。
烧得红透的针,能够减少病人灼刺的痛苦,保证了穴位经气的激发,保证了通经活络的热力;烧得红透的针,出针后,针孔与周围皮肤基本平整无突起,局部微红,仅有短暂的微痒,甚或不痒;烧透的针,温度越高,刺激量越大,痛感相对越小,疗效也就越好。
针要“快”。
火针刺法要求进针速度极快,如闪电一般。
“快”是火针操作的技巧,“快”是针体热量不丢失的保障,“快”是疼痛的缓解剂,“快”是疗效势在必行的条件,是火针之诀要也。
2.以火治病,不行针候气。
辩病,不辩症,不计补泄。
不拘虚实,不分寒热,一概而刺之。
火针疗法则具有针和灸的双重作用,火针在治疗疾病时,勿须去辨证,不考虑病症的虚实;火针的刺法,也不讲究针下的调气补泻。
火针一入,气感则来,不须运针而经气自溢。
通过火针刺激腧穴,增加人体阳气,激发经气,调节脏腑机能,使经络通顺、气血畅行。
达到气至病所,起到调整人体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
《针灸大成·火针》中说:“火针即粹刺,……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
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
”可见“火”与“针”是火针疗法的物质基础,“红”与“准”是火针疗法的必要保证。
二、毫火针的针具选择针具选择很关键,它直接决定了你这一扎是不是成功,火力是否足,是不是可以透入穴位,取得疗效。
毫火针疗法1.毫火针是创新的疗法毫火针是纤细的火针,直径可达0.25mm ,形同33号毫针。
毫火针是在火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火针功能的延伸。
毫火针是毫针用法的丰富,却不是毫针以火来用,所以不隶属毫针麾下。
毫火针属于火针,是火针疗法之一,故火针的机理,适应症等都适应毫火针。
2.火针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火针就开始应用。
《黄帝内经》称火针为“大针”“燔针”,称火针疗法为“粹刺”。
《资生经》称火针为“白针”,《备急千金要方》称火针为“煨针”。
《伤寒论》称火针为“烧针”《素问?调经论》曰:“……燔针劫刺”。
称火针疗法为“燔针”。
晋代《小品方》一书,最早提出了“火针”的名称。
明清以来,在《针灸聚英》、《针灸大成》、《针灸集成》中俱称为“火针”。
3.火针是针灸中的一种特色疗法火针是针法和灸法鬼斧神工般的巧妙结合,是机械能与高强热能融于一体的祛除疾病的技术,是以烧红的针身迅速刺入肌体表现的医疗手段,是火与针在人类与疾病斗争中演绎的精湛艺术,是中国古代微创医学中的一枝奇葩,是人类防治疾病的首创。
4.火针的功效与适应症火针具有十大功效。
①、止痛:火针能够治疗因为寒、湿或风邪引起的肿痛。
如对痹证、风湿关节炎、腰腿疼痛、尤其是顽固性风湿病有特殊的疗效;②、止痒:火针可治疗各种以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病。
如对神经性皮炎,牛皮癣等各种疑难皮肤病,都有比较好的疗效。
③、止麻:火针引阳达络,助阳化气,则麻木自解。
④、止挛:面肌及腿部痉挛,神经麻痹的晚期痉挛现象,宜用于火针。
⑤、止泻:火针擅治慢性肠炎所致腹胀腹泻等疾病。
⑥、止咳定喘:火针祛邪引热,宣气通肺,寒去则咳喘自消。
⑦、泻火解毒:火针擅治带状疱疹、丹毒、小儿腮腺炎、乳腺炎等各种红肿热痛的热性病。
⑧、去瘀除腐:火针对外科性疾病,如:静脉曲张、血栓性静脉炎、痤疮、痈疮、痔疮、象皮腿等有特殊的疗效。
⑨、除节散结:瘰疠、瘢结及可见到,摸到的疮节瘀结,如:血管瘤,脂肪瘤,纤维瘤、疣、痣等,及腱鞘囊肿、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中风后遗症都可以施用火针治疗。
无痛针灸——毫火针
刘恩明;周凌云
【期刊名称】《中国针灸》
【年(卷),期】2006(0)S1
【摘要】火针疗法的治疗范围愈加广泛,对其针具的要求愈加全面。
毫火针是直径0.25~0.40 mm的纤细火针,是火针功能的延伸与创新。
毫火针避火针与毫针之短,取火针与毫针之长,兼有火针、毫针的双重功能。
毫火针借火之力,速入穴下,出留自如,尤长于留驻穴中,与阿是穴相呼应,共振正气。
临床上每每取得立竿见影的疗效。
【总页数】3页(P87-89)
【关键词】针具,火针;毫针
【作者】刘恩明;周凌云
【作者单位】俄罗斯滨海边区巴萨卡娅针灸按摩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针灸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
【相关文献】
1.毫火针与温针灸对肱骨外上髁炎患者肘功能的影响观察 [J], 项东飞
2.毫火针与温针灸对肱骨外上髁炎患者肘功能的影响观察 [J], 项东飞
3.温针灸联合毫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J], 刘文文;李丽霞
4.毫火针结合温针灸及拔罐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观察 [J], 曹国元; 杨青宇;
陈蕴熙
5.黄石玺教授针灸(毫火针为主)治疗不同时期带状疱疹的经验 [J], 李喜梅;黄石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毫火针讲座《毫火针》讲座之一创始人:刘恩明前言――揭开火针的面纱(1)毫火针是中医微创医学中的一种针灸疗法。
毫火针是在火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火针功能的发展与延伸,具有安全,无痛,奇效,神速,微创的特点,是笔者的创新疗法。
2006年7月,笔者参加了在大庆召开的“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微创学术大会”,会上做了“毫火针――中医微创医学之瑰宝”的讲演。
近300人的会场,鸦雀无声。
由于时间限制,讲演到点退场时,听会者蜂拥而起,追随本人要求亲试毫火针的无痛针灸。
几天会议,有近2/3的人试过毫火针或用毫火针治疗疾病。
参会的中医药报专题部主任记者海霞,仅用一针,半分钟的时间就治愈了她的头痛症。
毫火针不但受到国内外知名专家,世界针联主席王雪苔及澳大利亚整体医学院院长王永强等教授的好评,而且好多参会者都说,就凭毫火针这一项技术,这个会议我就没白来。
毫火针的论文,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论文奖,并收集在2006年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出版的《中医微创技术》一书中。
2006年9月,参加了由中国针灸学会、《中国针灸》杂志社在武夷山召开的“全国第七届针灸科研与临床研讨会”。
会上做了“无痛针灸――毫火针”的学术报告,会上会下又一批与会者试针,毫火针受到了大会的表彰。
当代针灸专家,《中国针灸》杂志的元老王居易教授,《中国针灸》杂志社刘炜宏副主编,编辑部齐淑兰主任,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梁繁荣教授等,对毫火针都给了很高的评价。
2006年12月,参加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在湖南娄底召开的《首届全国农村中医药发展大会》,得到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社主编刘绪银等专家学者的赞扬和大会优秀论文奖及金牌的表彰。
2007年5月,参加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华民间中医药临床技术演示大会”。
毫火针的演示与现场的试针,使在座二百多位代表惊奇不已。
毫火针荣获了大会优秀论文证书和中医贡献奖杯。
2007年5月下旬到马来西亚崇正中医针灸学院进行学术访问与交流。
- 79 -[12]何珏,李贺月,徐妍.基于MAPK/ERK 通路探讨清热化瘀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J].西部中医药,2021,34(8):116-119.[13]王雅红,闫亚男,张艳云,等.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血府逐瘀胶囊辅助黄体酮胶囊对子宫内膜、复发的影响及机制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30(11):2457-2462.[14]王亚瑜,方秀银,尤晓琳.桂枝茯苓汤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术后临床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3(5):36-38.[15]张曾玲.化痰祛瘀法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术后痰湿瘀结证患者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20,15(7):1059-1062.(收稿日期:2023-09-02) (本文编辑:何玉勤)*基金项目:东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面上项目(20221800900602);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周光辉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项目(粤中医办函[2020]1号)①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 广东 东莞 523000②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功能检查科 广东 东莞 523000③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广东 东莞 523000通信作者:周光辉刘氏毫火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及机制*谢淦全① 梁智跃① 付晴② 廖仲波① 周锐钧① 张振钊① 胡斌彬③ 周光辉①【摘要】 目的:探讨刘氏毫火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及相关机制。
方法:选择2021年 4月—2022年10月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及神经内科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50)、观察组(n =50)。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刘氏毫火针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第2、4、8周临床效果及治疗前、治疗第2、4、8周Fugl-Meyer 上肢运动量表(FMA-UE)评分、Barthel 指数(B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载脂蛋白B(ApoB)水平。
针炙一绝——毫火针第一章:――揭开火针的面纱毫火针是中医微创医学中的一种针灸疗法。
毫火针是在火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火针功能的发展与延伸,具有安全,无痛,奇效,神速,微创的特点,是笔者的创新疗法。
火针是针灸中的一种特色疗法,是针法和灸法鬼斧神工般的巧妙结合,是机械能量与高强热能融于一体的祛除疾病的技术,是以烧红的针体迅速刺入肌体的形式表现的医疗手段,是火与针在人类与疾病斗争中演绎的精湛艺术,是中国古代微创医学中的一枝奇芭,是人类防治疾病的首创。
第二章、火针的功效火针的功效可以说是一种奇效。
为什么说火针是奇效呢?因为火针在对穴位刺激的方法中,合三而一,不但具有物理的机械刺激,物理的热能刺激,还具有生理的无菌性灼伤刺激。
因此刺激强度大,作用时间长,产生的医疗效应也强。
火针疗法,借“火”之力通经活络,集针之法激发经气,取炙之温阳驱散湿寒,聚三大攻势而歼于一疾,故而临床上非但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反倒如虎添翼,常有事半功倍,出手非凡,出人意料的疗效。
脉管炎、静脉曲张,火针一刺,便见疗效,出人意料;溃疡久不收口,火针一点,去腐生新,很快愈合,出人意料;火针点刺痈疽,解毒化瘀,立竿见影,出人意料;火针止痛,针出痛止,出人意料;毫火针治疗面部黄褐斑,散刺在斑上,一周就消失掉,没有疤点,出人意料;现在的火针疗法,应加上“现代”两个字,即为现代火针。
为什么要加上“现代”一词呢?不是说火针过去疗效不好,而是说火针在今天不断地发展、推动与创新下,治疗上不但操作安全,疼痛小,毫火针甚至做到无痛针灸,损伤更小,而疗效却更快更好,更上一层楼,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适应症更为广泛,治疗效果更为提高。
火针在过去主要用于痹症,筋骨痛,骨关节痛,现代火针疗法已具有了十大功能:1、止痛:祛寒除湿,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津液运行,则疼痛自止,这是火针治疗痛则不通的病理机制。
因此火针能够治疗因为寒邪、湿或风邪引起的肿痛。
如对痹证、风湿关节炎、腰腿痛、尤其是顽固性风湿病有着特殊的疗效;2、止痒:疏通经络,使气机疏利,则祛风止痒。
中医特色疗法——毫火针!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一种中医特色疗法——毫火针。
简单来说,毫火针是将毫针烧红,迅速刺入人体一定部位的一种针灸治疗方法。
毫火针将毫针与火针相结合,其优势在于借火针之火力之盛,而取毫针微痛之长,通过内热效应,以达到疏通经络,畅通气血,温阳散寒之效,气至病所而事半功倍。
@ 毫火针的内热效应毫火针虽为针刺,本质是内灸,于皮下以火性,是以“针”行灸,是内灸法,是内热效应。
《素问·调经论》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毫火针正是运用了这一热生理效应,“以火之力”,来疏通经络,温通气血达到祛疾治病的目的。
毫火针避开火针粗则痛甚、毫针细则气少之短,具有痛微、安全、高效等特点,临床上有四大特色:(1)取穴:查灶辩病,穴无主配;(2)刺针:一插到底,可补可泻;(3)得气:进针即得,气至病所;(4)疗效:立竿见影,省时有效。
下面我们看看毫火针可用于哪些临床常见疾病?1肩周炎肩周炎是由于长期劳损或受寒而导致颈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关节囊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患侧肩关节疼重、酸痛不适及肩关节活动运动受限,影响日常活动。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此为气血亏虚,寒凝导致,毫火针温经散寒、通经活络,较为适宜。
取明显压痛的局部阿是穴,以痛为腧,进行毫火针点刺,深度3-10mm不等,隔日治疗1 次,连续1-2周症状即可明显改善。
2寒湿型腰肌劳损腰肌劳损多为腰肌慢性损伤或急性腰肌损伤后迁延不愈而来。
现代人长期处于空调房内,衣衫单薄,易导致腰部受寒,故临床上寒湿型腰肌劳损最为多见。
腰痛反反复复,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一到阴雨天还加重,毫火针来帮你。
毫火针以其温通之性,选择双侧肾俞、大肠俞、秩边、腰阳关、阿是穴作为治疗穴位,通经脉、利腰膝、灌注督脉,激发元气而使腰部得养,有温肾助阳,驱寒除湿的功效。
腰部肌肉较丰厚,可针刺约10mm,每周2-3次,2周为一个疗程。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又称“蛇串疮”,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疱疹性疾病,部分患者疱疹消退后,仍遗留神经痛,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刀割痛,严重者影响了休息、睡眠,甚至导致抑郁。
再谈毫火针刘恩明火针是我国一种古老的针灸技术,是将用火烧红的针尖刺入肌体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古时亦名称燔针、淬针、烧针、煨针、白针。
经过几千年的不断探索发展,逐渐成为临床防病治病的独特治疗方法。
毫火针,就是纤细火针,是比现行临床所用的细火针(直径0.5mm)更细的火针。
其直径在0.25mm—0.5mm之间,形同临床上所用的毫针。
毫火针是在火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火针功能的延伸。
毫火针不但具有火针的特性,还具有毫针的特性,因此毫火针是二种不同质量的物理刺激方式的结合。
毫火针避火针与毫针之短,取火针与毫针之长,兼有火针、毫针的双向功能,因此毫火针的这一特性,必然使古老的火针将闪耀出新的亮点。
毫火针的可操作性,关键在于针具。
近年来应用火针最多的当属师怀堂教授和贺普仁教授,师氏发明了新九针,其中火针包括六种型号,即细火针、中粗火针、粗火针、三头火针、火提针、火钗针。
贺氏所创“三通法”中之温通以火针为主,贺氏火针包括细火针、中粗火针、粗火针、平头火针、三棱火针五种。
上述火针直径最小者为细火针,其直径为0.5 mm ,较之毫火针仍显粗长。
针体之粗,一是由技术与材质所定,古无现代技术与材质,针体自然比现代粗实。
二是操作所需,针体须耐火坚挺,高温下硬度强,不退火,不变形,不弯折,易于进针。
三是能适应一些病症的需要,如烙烫,引流等。
然粗针之弊,入穴不可深,深则伤及筋肉。
入穴不可留,留则痛至剧。
不可入颜面,入颜面则作疤;不可伤血管、神经,以免造成伤害。
故《针灸大成•火针》中说,刺针“切忌太深,恐伤经络,太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
”“人身诸处,皆可行火针,惟面上忌之。
”针体之长,难以操作。
速刺一针下去,深度不易掌握,浅之不效,深之伤害。
欲深浅有度,非十年功夫不可得,因此常常将针家拒之门外。
而毫火针以针身之长,决定刺入之深浅,解决了刺入深度控制的难题。
毫火针的材质为特质的不锈钢,既保证了针具手持针柄烧针操作时不烫手,安然无羔,又保证了针身烧到红时的坚挺不软。
毫火针临床应用心得
毫火针,又称传统中药联合微创手术,是一种独特的联合疗法,它融合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技术,旨在改善患者病情,为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法和途径。
由于毫火针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用起来也越来越简单,治疗的效果也越来越完善。
毫火针的临床应用主要是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病情。
毫火针可以作用于多种疾病,如慢性肾炎、胃炎、心疼痛、腰痛、偏头痛、肩酸痛、面瘫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毫火针为慢性疾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可以缓解疼痛、舒缓不适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毫火针还具有一些优点,比如毫火针操作简单,无创伤,操作时间短,效果立竿见影,治疗效果持久稳定,以及不受季节、年龄等外部因素影响等。
毫火针在临床应用中,几乎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可以大大减少额外的护理需求,减轻患者的负担,毫火针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其体质。
尽管毫火针技术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技术水平、针刺力度、技术操作等等,都影响着毫火针技术在临床上的效果,因此,在应用毫火针的时候,有必要做好技术准备,并遵守技术规范,以确保毫火针的基本操作步骤,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毫火针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临床治疗手段,不仅可
以改善患者的病情,还可以降低治疗开支,减少护理需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是,在实际应用毫火针的时候,有必要掌握其基本操作方法,以保证其临床效果。
毫火针治疗过程中的观察与实践经验让我来介绍一下毫火针治疗。
毫火针治疗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它是通过在火上烧红的毫针进行治疗。
这种方法具有温通经络、驱寒除湿、调整阴阳等作用,对于治疗各种疼痛症状和慢性病具有显著疗效。
然而,作为一种传统治疗方法,毫火针治疗的过程也需要严格的观察和操作技巧。
在治疗过程中,我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通过四诊合参,我对患者的病情有了全面的了解,从而制定了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我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针刺的深度、角度和刺激强度。
对于疼痛症状较重的患者,我会采用强刺激手法,以达到即刻缓解疼痛的效果。
而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我会采用弱刺激手法,以达到调整阴阳、疏通经络的目的。
在操作过程中,我特别注重毫火针的烧制和冷却。
烧制时,我会用酒精灯将毫针烧至红热,但不会烧至发亮。
烧制后的毫火针要及时放入凉水中冷却,以避免烧伤患者皮肤。
在针刺过程中,我要保持毫火针的温度适宜,既不能过热,也不能过冷。
过热可能会导致患者皮肤烧伤,过冷则会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在治疗过程中,我还会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如头晕、心慌、恶心等症状,我会立即停止治疗,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处理。
我还会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在治疗过程中的观察与操作,我在治疗后的护理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
治疗结束后,我会告知患者一些注意事项,如避免受凉、保持饮食清淡等。
同时,我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给出一些家庭护理建议,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
让我来介绍一下毫火针治疗。
毫火针治疗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它是通过在火上烧红的毫针进行治疗。
这种方法具有温通经络、驱寒除湿、调整阴阳等作用,对于治疗各种疼痛症状和慢性病具有显著疗效。
然而,作为一种传统治疗方法,毫火针治疗的过程也需要严格的观察和操作技巧。
在治疗过程中,我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全面细致地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深入了解了患者的病情。
毫火针的研究进展1. 引言刘恩明教授是毫火针针法的创始人,属中医微创治疗手段。
毫火针是在火针的基础上创新的疗法,是火针功能和用法的延伸与发展,具有毫针及火针的双重作用。
毫火针较火针具有针体细、痛苦小、易于操作、不易交叉感染等优点,更易被患者所接受 [1] [2] 。
因其镇痛效果显著,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疼痛类疾病的治疗。
《素问·调经论》:“血气者,喜温而恶寒。
”毫火针可借火力,无邪则温补,有邪则祛寒,寒病得火而散,犹如烈日消冰,有寒随温解之意。
用毫火针对相应穴位进行刺激,将火的高热能量直接送入穴内,激发人体阳气,活血化瘀,温通经络,散寒止痛,扶正祛邪 [3] 。
毫火针疗法兼有毫针及火针治疗的优势,其高功效,操作简捷的特点,在临床应用上甚广。
近年随着对毫火针疗法研究的深入,认为其操作简便,疗效突出,为治疗多种疾病的较好疗法,现对其理论及应用方面的发展作一综述,更新人们对豪火针的传统观念和认识。
2. 毫火针的应用历史毫火针在传统火针引申而来,具备了火针与毫针的相关特性。
而火针疗法是一种古老的针刺治疗方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记载,古代又称其为“燔针”、“白针”等,是将烧热后的特制针具刺入穴位,将热力直接透过表皮导入腧穴、经脉,从而激发经气,温助阳气、鼓舞经脉气血运行。
此外,《针灸聚英》中指出:火针的作用机制为“盖火针大开其孔,不塞其门,风邪从此而出”,火针刺入皮肤,形成较毫针大的针孔,且不会很快闭合,通过经络通联腠理,开启经络外门,供邪而出。
认为火针疗法具有借助火力,因势利导,以热导热,兼具引气和发散之功,引动壅结的火热毒邪经由外门直接排出,达到清热解毒止痛之效,同时借火助阳,行气和血,疏通经络,则火毒消散,腠理宣通,病可愈矣。
3. 毫火针的应用进展毫火针兼具毫针与火针的优势是由其理论基础决定的,创新了传统中医学的针刺疗法,具有“一针三通”的作用,即“温通”、“微通”、“强通”的作用。
毫火针技术(一)技术介绍:1、概述:毫火针是针灸的特色疗法,是内热效应的内灸法,是中医临床中刺灸的微创技术。
它以纤细针体为热的载体,将火600℃~800℃的高热量,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病变软组织及经络穴位内,通过内热效应,“以火之力”,“焠通经络”,“爆动气血”,来疏通经络,畅通气血,平衡阴阳,达到祛疾治病的目的。
毫火针相对于传统火针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其针具、机理、刺法、取穴、安全性、治疗范围与疗效均不同于传统火针,具有安全、无痛、奇效、微创四大特点。
2、技术毫火针是刘恩明教授(中国中医特色疗法研究所(香港)所长)在火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火针功能的发展与延伸。
3、适应症、临床应用:适应症广,根据病情和临床的需要灵活应用于身体各个部位,不仅可以应用于全身的经穴,还可以用在头针、舌针、董氏奇穴等各种特殊疗法中,临床可独立用于内、外、妇、儿、神经、五官、男科、皮肤、美容等多科目的疾病治疗及治未病的养生保健中。
本疗法特别对颈背肌筋膜炎能起到立竿见影的疗效,疗程短,治愈率高的特点,是毫火针技术治疗的特效病种。
4、疗效总结:经本人运用毫火针治疗颈背肌筋膜炎86例患者,治愈57人,有效22人,未愈7人,总有效达91.86%。
(二)操作方法:本次毫火针演示针对病种是:颈背肌筋膜炎。
具体操作如下:1、取穴:以三层定位法,通过押手的掌、指腹、指尖,沿颈背部夹脊两旁及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和肩胛提肌、骶棘肌行走方向分上、中、下三层触诊,找出肌肉僵硬发板、酸胀、沉重或疼痛感最强的点为针刺主穴点,每次取主穴点宜3个左右,最多不超过5个。
可随症配穴,寒湿凝滞者,可选加曲池、合谷、中渚,气血亏虚者,可选加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
每次配穴选取2至4个,宜少不宜多,均单侧取穴,左右穴位交替应用。
2、针具:选取毫火针专用针具。
主穴点取20mm长毫火针,如特别瘦弱的患者可选取15mm长毫火针。
合谷、中渚穴取20mm长毫火针。
曲池、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穴取30mm长毫火针。
2024年毫火针结合温和灸治疗胃肠病临证举要一、毫火针治疗原理毫火针疗法源于古法针灸,却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良与深化。
该法所用之针极细,其操作技巧要求精准且细腻,既能刺激穴位,又能避免给患者带来过大的痛苦。
毫火针的治疗原理主要基于经络学说和气血理论。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能够调节人体气血运行,促进脏腑功能恢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胃肠病的治疗中,毫火针主要作用于与脾胃相关的经络穴位,如足三里、中脘、天枢等。
这些穴位能够直接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通过毫火针的刺激,能够改善脾胃的气血循环,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从而缓解胃肠病的症状。
二、温和灸治疗特色温和灸是艾灸的一种,其特色在于灸法温和,热量适中,既能达到治疗的效果,又能避免给患者带来过热的刺激。
温和灸的作用机理在于通过艾叶的温热刺激和艾叶中所含的多种药效成分,共同作用于穴位,达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目的。
在胃肠病的治疗中,温和灸能够温中散寒、健脾和胃,对于脾胃虚寒、胃痛、腹泻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温和灸还能够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有助于胃肠病的康复。
三、胃肠病临证表现胃肠病是一类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临证表现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胃痛、胃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这些症状往往与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情绪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毫火针结合温和灸治疗胃肠病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例如,对于胃痛患者,可选用足三里、中脘等穴位进行毫火针治疗,同时配合温和灸以温中散寒;对于腹泻患者,则可选用天枢、神阙等穴位进行治疗,以健脾止泻。
四、毫火针操作要点毫火针的操作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穴准确: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
选穴时要充分考虑经络学说和穴位功效,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手法精细:毫火针的针身极细,操作时需要精细入微,避免给患者带来过大的痛苦。
进针时要迅速而准确,刺激穴位时要适度用力,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火针的手法火针的操作手法,包括对火针针具的"持针"与"刺针"。
这是卷舌与平舌的两个不同发音的词,同时也表达了两个不同手法的含义:持针,即用手拿针的方法,当然还有用器具拿针的方法,如止血钳夹持法;刺针,即使针体进入皮下的操作方法,也被古今针家称之谓进针法、下针法、入针法、内针法等。
如果有人问你,你是搞针灸的,你会拿针吗?对他,你一定会嗤之以鼻,不屑回答。
如果有人问你,你会拿火针吗?我想你一定会略略犹豫一下,再作回答。
因为火针的持法与毫针等其它针具持法是有很大差别的。
其最大有差别就是拿针手的指、腕、肘之间的变化。
毫针单手持针与进针时,大指与食指唯恐失落,紧捏针柄,亦便于手指用力。
中指鼎力相助,或扶于针根下,指腹抵住针身下段,或支于肌肤上,指端紧靠穴位。
掌心朝下,挟肘屈臂,以腕为轴,拇食二指向下用力按压,中指随势屈曲,先破皮而后进,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
破皮与进针两个动作连贯自然,浑然一体。
指力与腕力的配合,协调一致,天衣无缝。
毫针的刺入,或直或斜,或速或缓,或插或捻,或飞或弹,整个过程,动作乖巧灵珑,姿态轻盈如绣,一副大家闺秀之态。
火针的持针与进针,貌似硬汉,速进速出,实为更加细腻讲究。
大、食、中三指持针,型似手握毛笔,却不是手握毛笔之法。
手持火针,恰如水中提起鲇鱼,捏轻了鱼儿提不起,捏紧了鱼儿反滑出。
虚拿轻捏,力不在指上,虚掌空屈,不紧不松,这样持针,为的是刺入碰到硬物时,针柄可从指间滑脱,避免针下硬物致使针弯伤人。
掌心对向怀中,与胸保持一定距离,犹如虚怀空抱。
掌腕要僵直,肘尖略抬,使肘臂悬空,为的是力从腕出,以肘为轴,顺势就劲,垂直而下,力取自然。
速刺时,腕力要均匀直下, 针不斜发。
切不可甩腕,切不可使用暴力。
此乃火针持针入穴基本之法。
粗火针顿刺时,收指塌腕,使掌侧根随针体的刺入,同时落于肌肤上,扶而不动,使之停针,保持一定的深度。
停针后持手势暂时稳定不变,以免针体左右晃动。
前言
针灸治疗疾是根基中医经络原理,通过对穴位的良性刺激,以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使其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种良性刺激必须是在可承受或最小疼痛的条件下进行。
正是这一条件,为针灸明确了的内容。
一是研究穴位,即穴位所在位置·穴位及穴位之间的关联性,以发觉穴位在疾病治疗中的特异性。
二是研究穴位的刺激方法,包括使用不同针具·不同针刺手法·不同物理方式的刺激,以进行不同刺激组合的刺激穴位方法,以此充分发觉穴位的潜能。
三是经过对特定穴位的特别刺激所能得到的祛除疾病最好疗效的组合。
火针·毫火针所在研究的内容正是上诉的几点。
第一章概述
步入21 世纪后,针灸治疗技术有了更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改进经络诊断与针灸治疗技术。
在不同学科的交叉点上。
创造出更加理想的高功效,低损伤的治方法。
在现代针灸临床中,以毫针为主的传统针灸治疗法和以艾灸为主的传统灸疗法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但是针灸在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过程中,在传统的针灸疗法的基础上派生出多种新疗法,如电针疗法,针刀疗法等,并逐渐被医学界广泛采用。
火针疗法这一技术在近些年来得到进一步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火针,又称燔(f a n)针,焠针或烧针;火针疗法又称燔针法或者焠针法。
通过对火针体加热或烧红后,将携有火之热能的针体迅速入针体穴内,以其热能来激发机体的生理调节作用,达到祛除疾病的目的。
火针疗法是针灸疗法中的一种特色疗法,是将针法与灸法巧妙地结合,将机械能与高热能融于一体的一种医疗技术。
1·古医学文对火针的论述火针源于古老的医治技术,以烧针刺入穴位,这在很多古籍中都可见到对其论述。
《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生于五脏,五脉五脉耳。
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脏,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以合之?岐伯曰:五脏者,故得六腑与为表里,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
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
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着;病在骨,焠针药焚;病不知所痛,两跷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谬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
比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