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金色的房子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格式:docx
- 大小:11.44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中班语言《金色的房子》公开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一、引言在幼儿教育中,语言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本文将介绍一节优质的中班语言公开课教学设计,主要围绕《金色的房子》展开,结合故事情节设计相关活动,以提升幼儿的听说能力和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金色的房子》的内容和主题;2.能够使用简单语言描述故事情节;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提升幼儿的听说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1.课程主题:《金色的房子》2.课程时间:40分钟3.内容安排:–课堂前期准备:师生互动,导入课堂气氛;–故事讲解:师生共读故事《金色的房子》,重点讲解和示范关键词;–情感表达: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创作活动:引导幼儿利用绘画或手工制作,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想法;–课堂总结:回顾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思考和表达。
四、教学设计1.导入:–利用故事主题相关的图片或道具引入,引发幼儿的兴趣与好奇心;–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金色的房子吗?”2.故事讲解:–通过绘本展示《金色的房子》故事情节,适时停顿引导幼儿思考;–教师配合表情和语调演绎角色,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提醒他们关注关键词和情节。
3.情感表达:–设置角色扮演环节,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体验情感;–组织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对故事的感受和想法,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4.创作活动:–提供绘画或手工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相关作品;–鼓励幼儿通过作品展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法,促进创造力发展。
5.课堂总结:–回顾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关键词,引导幼儿总结课堂内容;–提出反思问题:“你们觉得自己在这个故事中是哪个角色?为什么?”五、教学反思在本节公开课中,通过《金色的房子》这一经典故事,成功创设了一个互动活跃、氛围轻松的教学场景。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幼儿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金色的房子》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金色的房子》;
2.能够通过演讲输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能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能够在故事中领悟到人类的共同之处,培养对他人友爱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
1.故事《金色的房子》;
2.演讲;
3.绘画、手工制作。
三、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向孩子们介绍故事《金色的房子》,向学生们展示故事封面,并呈现相关图片,提示学生们想象故事的情境和主人公的特征。
第二步:故事讲解(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们讲解故事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每个角色的特征和角色关系,引导学生学习中领悟人类的共同之处和培养自己对他人的友爱情感。
第三步:学生演讲(20分钟)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并演讲自己的故事理解和感受,其他小组成员可以针对该演讲给予点评和评价,提高学生表达和理解能力。
第四步:绘画或手工制作(20分钟)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并体验演讲中的表达能力。
第五步:展示和分享(15分钟)
学生们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创作,督促学生在理解故事的过程中,更好地领悟人类共同之处。
四、教学课件(PPT)
教学课件见附件。
五、学习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们在故事中进一步领悟到人类的共同之处,培养对他人友爱的情感,同时学生们也通过演讲和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体验了表达和创造的过程,本次活动为学生们的语言和审美能力提供了综合性的提高。
《金色的房子》中班语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能够听懂、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房子的金色象征意义。
2. 能够正确发音,流利地朗读故事。
3. 能够通过故事,了解友谊的重要性。
1.2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朗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进行故事续编或改编。
1.3 情感目标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培养学生珍惜友谊,懂得分享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本章主要教学内容为《金色的房子》故事文本,通过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姑娘拥有了一座金色的房子,但她却感到孤独,直到她开放房子,与邻居们分享快乐,才找到了真正的幸福。
2.2 教学资源1. 《金色的房子》故事文本。
2. 与故事相关的图片或插图。
3. 录音设备(可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悟故事道理。
3.2 互动法教师与学生进行问答互动,引导学生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
3.3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插图等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故事情境,增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4 朗读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故事朗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通过与学生谈论房子的话题,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4.2 讲述故事教师生动地讲述《金色的房子》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细节。
4.3 讨论交流教师提问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4.4 朗读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故事,注意纠正发音和朗读技巧。
4.5 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故事道理,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友谊,懂得分享。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5.2 故事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学生对故事内容、道理的理解,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5.3 朗读能力评价评价学生的朗读发音、流利程度、情感表达等。
5.4 课后作业评价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教学成果。
中班语言《金色的房子》教案及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材《金色的房子》,主要内容涵盖了对故事的理解、词汇的积累、情感的体验以及想象创造的培养。
通过讲述一只小鸟暂时借住在小屋,引起小动物们的好奇与关注,小鸟与大家共享美丽房子的温馨故事。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故事学习,引导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树立互帮互助的价值观。
3. 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难点:学会分享,体会互帮互助的情感,能够创造性地进行故事续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房子模型、小动物手偶。
学具:画纸、彩笔、手工材料。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出示房子模型,邀请幼儿观察并发挥想象,描述房子的外观和内部环境,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
2. 故事讲述: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情节,教师分段讲述,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各角色的心情变化和小动物们之间的互动。
3. 故事讨论: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回顾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说出小鸟与大家共享房子后的美好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快乐。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角色,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5. 故事续编:鼓励幼儿发挥想象,为故事添加自己设计的后续情节,并分享给大家。
6. 创意手工:教师分发手工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故事中的角色或场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7. 作品展示: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鼓励大家相互欣赏、交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金色的房子板书内容:小鸟借住房子小动物们关注共享金色房子快乐生活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金色的房子》的故事情节。
2. 请幼儿思考:如果你是小鸟,你会和小朋友们共享你的家吗?为什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故事情节:本节课选用的是《金色的房子》,这是一篇充满温馨与爱的故事。
《金色的房子》幼儿园中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想象故事中的场景和情节。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能够欣赏故事中的美好情感和画面。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想象故事中的场景和情节。
2.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能够欣赏故事中的美好情感和画面。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金色的房子》2. 图片: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3. 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回答问题:“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2. 讲述故事:教师根据课件内容,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
3. 观察与描述:教师展示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
4. 绘画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图片,绘画出自己心中的金色房子。
5. 分享与展示: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引导幼儿讲述作品中的故事情节。
6. 总结:教师总结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强调故事中的美好情感和画面。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2. 评价幼儿在分享环节中讲述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评价幼儿对故事中美好情感和画面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故事的理解和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活动。
2. 主题拓展:组织幼儿参观金色建筑,如宫殿、教堂等,让幼儿亲身感受金色房子的美丽和壮观。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是否能够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教师在评价环节是否能够公正、全面地评价幼儿的表现,是否能够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幼儿园中班教案《金色的房子》含反思一、教案内容:《金色的房子》是一本为幼儿量身打造的绘本,其中蕴含着很多有趣味的故事和寓意深刻的思想,深受幼儿爱好。
本节课将通过《金色的房子》中的一个小故事《迷失的熊》来给孩子们带来一些有关钱的启示。
通过故事角色的互动,呈现出各个角色在面对金钱诱惑时作出的不同选择。
同时,通过幼儿的角度来探讨金钱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让幼儿们深刻地理解金钱的紧要性和正确价值观。
二、教案目标:1.了解货币是一种交换工具,在交易中的价值和作用。
2.学会辨别金钱的面额,把握使用现金的基本技能。
3.帮忙孩子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不贪财、不偷窃、不挥霍,学会节省和理性消费。
三、教学活动:1.引入活动:老师将一些纸币和硬币呈现给孩子们察看、认知,帮忙孩子们认得常用货币的名称和面额,并介绍货币的作用,让孩子们知道货币是一种交换工具,在交易中的实在价值和作用。
2.主体活动:老师与幼儿共同阅读《迷失的熊》这个小故事,通过故事情节与角色互动,让孩子们了解金钱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观的正确性。
老师可以对故事内容适当修改,增删剧情,以便更好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比如,在原著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加入以下内容:“糖果店老板发觉有一只小熊跑到了他家的后院,他欣喜若狂地准备把它当做招牌宠物。
于是,他兴冲冲地奔进了银行,向银行家借了一大笔钱,支出了小熊的赎金。
”这里,老师可以通过问题来引导幼儿的思考:问题一:老板为什么会想要小熊?问题二:他是怎样买赎回小熊的?问题三:从小熊故事中看到了什么有关金钱的问题?3.练习活动:整个课堂活动结束后,老师再次拿出一些纸币和硬币,让孩子们依据面额分类,并依照指定的金额进行购物体验。
四、教学展望:本节课旨在通过故事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金钱观,帮忙幼儿们重视钱的紧要性,把握使用现金的基本技能,并帮忙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消费理念。
随着社会的进展和金钱文化的日益普及,在将来的教育工作中,老师将渐渐加强对幼儿的金融学问和文化的教育,努力让孩子们成为敬重自己、自信和有独立思考和判定本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024年中班语言《金色的房子》教案及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美丽的家园》中的《金色的房子》。
内容包括:理解故事情节,学习生词,朗读儿歌,讨论与分享。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故事《金色的房子》的主要情节,感受故事的美好情感。
2. 学习并掌握故事中生词的含义,如:金色、房子、小花、小鸟等。
3.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生词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2. 教学重点:感受故事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故事挂图、生词卡片、儿歌录音。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金色的房子图片,引发幼儿对金色房子的好奇,激发学习兴趣。
过程:教师出示金色房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见过金色的房子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金色房子的故事吧!”2. 故事学习:a. 教师讲述故事《金色的房子》。
b. 结合故事挂图,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c. 学习故事中生词,如:金色、房子、小花、小鸟等。
3. 儿歌学习:a. 教师出示儿歌《金色的房子》,引导幼儿跟读。
b. 分组朗读,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c. 听录音,跟唱儿歌。
4. 随堂练习:a. 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检验幼儿对生词的掌握。
b. 让幼儿用彩纸制作金色房子,巩固所学内容。
b. 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故事金色的房子2. 生词列表:金色、房子、小花、小鸟等3. 儿歌:《金色的房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家长协助幼儿复述故事《金色的房子》。
b. 用彩纸制作金色房子。
2. 答案:a. 故事复述:幼儿能大致复述故事情节,说出故事中生词。
b. 制作金色房子:幼儿能独立完成,作品美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a. 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故事学习中的参与度,引导幼儿积极发言。
幼儿园中班教案《金色的房子》含反思教案:《金色的房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文教材,第四章第二节《金色的房子》。
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姑娘搭建了一座金色的房子,吸引了小动物们前来居住,小姑娘也住进这座金色房子的故事。
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分享、互助和友爱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听力、口语表达能力;2. 培养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兴趣,激发想象力;3. 引导幼儿学会分享、互助和友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复述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主题。
难点:能够通过故事,学会分享、互助和友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故事课件、金色房子模型。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金色房子模型,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描述自己心目中的金色房子。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利用PPT和故事课件,生动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姑娘与小动物们的互动,以及房子颜色的变化。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小姑娘要把房子建得金色?”,“小动物们为什么喜欢住进金色房子?” etc. 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展现分享、互助和友爱。
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5. 手工制作(10分钟):教师分发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金色房子,鼓励幼儿发挥创意。
6. 作品展示(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板书主题:《金色的房子》板书内容:1. 故事梗概:小姑娘搭建金色房子,吸引小动物们居住。
2. 故事主题:分享、互助、友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金色的房子》故事内容。
2. 作业答案:故事讲述一个小姑娘搭建了一座金色的房子,吸引了小动物们前来居住,小姑娘也住进这座金色房子的故事。
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分享、互助和友爱的意义。
幼儿园中班教案《金色的房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金色的房子》,具体内容为第三章《有趣的颜色》。
本节课将通过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金色,并学会用金色进行绘画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金色的特点,知道金色是由黄色和红色混合而成的。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 培养幼儿与人合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金色与其他颜色的区分,金色颜料的调配。
教学重点:金色特点的认识,运用金色进行绘画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金色颜料、画纸、画笔、调色板、故事书《金色的房子》。
学具:金色颜料、画纸、画笔、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讲述故事《金色的房子》,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金色元素,让幼儿初步感知金色。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金色颜料,讲解金色的特点,如金色是由黄色和红色混合而成的,金色具有光泽感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调配金色颜料,并让幼儿尝试用金色颜料在画纸上进行绘画创作。
4. 小组讨论与合作(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交流绘画心得,并共同完成一幅金色房子的画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幼儿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金色的房子》2. 板书内容:(1)金色特点:由黄色和红色混合而成,具有光泽感。
(2)金色颜料的调配:黄色+红色=金色。
(3)绘画步骤:画房子轮廓→调配金色颜料→涂色。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中的金色房子。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激发了幼儿对金色的兴趣。
在绘画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能够掌握金色颜料的调配和运用,但仍有部分幼儿对金色特点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金色元素,如金色的阳光、金色的麦田等,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金色的房子教案反思3篇金色的房子教案反思篇1《金色的房子》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够复述故事中的重复对白,喜欢听故事,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教育幼儿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与人分享。
一、设计意图《金色的房子》是一篇讲述小姑娘与小动物们友好相处的童话故事,故事语言自然、优美,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语句反复吟唱,极富感染力。
这既易于幼儿掌握复述,又对她们有一定的新鲜感。
这一方式,符合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很好的为幼儿接受。
故事中反映的"友好相处,与人分享"的情感主题,正是当今孩子所缺失的一种美好情感。
因为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优越感强,常以"自我"为中心,社会交往时不懂得与人分享,友好相处,有时又甚感孤独。
中班孩子他们的交往热情日趋高涨,这时候给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友善的交往情感态度,是十分有必要的。
基于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1、喜欢听故事,能够理解故事内容。
2、能够复述故事中的重复对白。
3、教育幼儿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与人分享。
4、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5、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要认真、要有耐心。
三、活动准备1、PPT课件2、小姑娘与小动物头饰若干3、大挂图四、活动过程(一)逐一出示故事图片,猜想故事内容。
这一环节,我没有按传统方法讲述,而是逐一出示故事图片,让幼儿大胆猜想故事内容。
给幼儿提供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环境氛围,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欣赏故事课件,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这一环节,通过欣赏故事,让幼儿验证自己刚才的猜想,对故事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欣赏完毕后,对幼儿进行简单的提问。
欣赏故事课件时,不出现故事名字,让幼儿为故事命名。
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大胆想象、大胆表达的机会。
(三)分段欣赏故事,体验故事情感这一环节,出示大挂图,边讲故事边提问,重点引导幼儿说出重复语句,能用故事中的原话回答问题,为表演故事打下基础。
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金色的房子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本次语言公开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让中班幼儿了解金色的房子这一故事情节,并能在故事中感受到主人
公的情感变化;
2.激发幼儿的表达兴趣和能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技能;
3.提升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记忆能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
1. 话题:金色的房子。
在幼儿园中班阶段,故事是幼儿较为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因此,教师选择了一篇富有情感的故事《金色的房子》作为教学内容。
2. 教学重点:情感表达。
通过故事的阅读和主人公的情感展示,激发幼儿的表达兴趣,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3. 教学难点:情感表达的技巧与方法。
通过教学和演示,引导幼儿学习情感表达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故事《金色的房子》、背景音乐、教学PPT。
•教师准备:熟悉故事情节,准备课堂展示的图片和视频,收集相应的背景音乐。
•幼儿准备:在家长的引导下预读故事《金色的房子》,并可以带来自己喜欢的玩具或拼图等道具。
四、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1.教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故事《金色的房子》的情节和主人公。
2.播放背景音乐,营造出故事情节的氛围。
3.通过幼儿喜欢的玩具或拼图等道具介绍主人公。
步骤二:故事阅读
1.教师通过PPT展示故事情节,边讲解边阅读故事。
2.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主人公的情感变
化。
3.通过视频展示,让幼儿更生动地了解故事情节。
步骤三:情感表达
1.教师通过示范,讲解情感表达的技巧和方法,比如肢体语言、表情、
语音语调等。
2.通过绘本欣赏,让幼儿了解和感受不同情感表达的方式。
3.让幼儿练习表达不同情感的语言,通过组队游戏等活动提高幼儿的情
感表达和交流能力。
步骤四:与反思
1.教师帮助幼儿回顾故事情节,并就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展开讨论。
2.教师引导幼儿反思自己的表达方式,对所学的表达技巧进行和归纳。
3.教师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与突破。
五、教学反思
1.教师认为在故事的阅读上,应采用多媒体展示方式,让幼儿更生动地
了解故事情节。
2.在情感表达的教学中,教师认为应更加强调肢体语言和表情的作用,
让幼儿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3.教师反思认为在教学的与反思环节中,应更加让幼儿自主参与,让幼
儿更深刻地消化所学内容。
综上所述,本次语言公开课的教学设计较为完善,幼儿的学习效果也较为明显。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在之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