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第二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110.05 KB
- 文档页数:8
氯气的性质时间:45分钟错误!1.下列有关Cl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A.氯水能够使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水中存在H +和漂白性物质B.在加压条件下,氯气转化为液氯,可贮存于钢瓶中,便于运输和使用C.舍勒在实验中意外地发现了一种黄绿色气体,并将该气体的组成元素命名为氯D.氯气常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农药的生产、药物的合成等领域解析:Cl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前者电离出H+,使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者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所以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A正确;氯气易液化,在加压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液氯,液氯在常温下不与铁反应,故可贮存于钢瓶中,便于运输和使用,B正确;舍勒在实验中意外地发现了一种黄绿色气体,当时他并未确认该气体的组成成分,后经化学家戴维确认该气体只含有一种元素并将该元素命名为氯,C错误;Cl2的用途广泛,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农药的生产、药物的合成等领域,D正确.2.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次氯酸是一种弱酸的是(A)A.次氯酸钙能与碳酸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B.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C.次氯酸能使染料和有机色质褪色D.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解析: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可知,碳酸能制取次氯酸,说明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而碳酸是弱酸,所以次氯酸也是弱酸,A符合题意。
B、C中说明的是次氯酸的氧化性,D中说明的是次氯酸的不稳定性,B、C、D不符合题意。
3.下列关于消毒剂(主要成分是NaClO)的使用和保存不正确的是(D)A.将消毒液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B.盛混合液的容器盖上可留一个透气小孔C.在使用时,要适当稀释,消毒液不是越浓越好D.可与洁厕剂(含有浓盐酸)混合使用解析:NaClO水解产生HClO,受光照会分解出O2,故应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容器盖上可留一个透气小孔,使用时适当稀释消毒效果好且对环境无污染.4.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C)①氯气②液氯③新制的氯水④氯气的酒精溶液⑤盐酸⑥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A.①②③ B.①②③⑥C.③⑥ D.②③⑥解析: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溶液显酸性,而后褪色,说明溶液中有表现漂白性的物质。
课时作业7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放热反应2NO(g)+O2(g)2NO2(g)达平衡后,若分别采取下列措施:①增大压强②减小NO2的浓度③增大O2浓度④升高温度⑤加入催化剂,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2SO3(g)ΔH<0。
2.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V2O545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Ⅰ表示的是t1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图Ⅱ表示的是t1时刻加入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Ⅲ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剂效率比乙高D.图Ⅲ表示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3.恒温下,反应a X(g)b Y(g)+c Z(g)达到平衡后,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 mol·L-1增大到0.19 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c B.a<b+cC.a=b+c D.a=b=c4.在一定温度下的可逆反应:m A(g)+n B(g)p C(g)+q D(g),生成物C的体积分数与压强p1和p2、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①p1>p2②p1<p2③m+n>p+q④m+n=p+q⑤m+n<p+qA.①③B.②③C.②⑤D.①④5.如图所示是可逆反应A(g)+2B(g)2C(g)+3D(g)ΔH>0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而变化的关系图,下列条件的改变与图中的变化情况相符的是() A.t1时,减小了A或B的物质的量浓度B.t2时,升高了温度C.t2时,增大了压强D.t1时,加入了催化剂6.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足量碳发生化学反应C(s)+2NO(g)CO2(g)+N2(g),平衡时c(N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ΔH>0B.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则此时v正>v逆C.若状态B、C、D的压强分别为p B、p C、p D,则有p C=p D>p BD.若该反应在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7.可逆反应A(?)+B(s)C(?)达到平衡后,无论加压或降温,A的转化率都增大,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为固体,C为气体,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A为气体,C为固体,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A为气体,C为固体,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A、C均为气体,正反应为吸热反应8.可逆反应2A(s)+3B(g)C(g)+2D(g)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增加物质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 正减小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⑤加入催化剂,物质B的转化率增大A.①②B.④C.③D.④⑤9.相同温度下,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保持体积不变,甲容器中充入1 g SO2和1 g O2,乙容器中充入2 g SO2和2 g O2。
第2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一、离子反应1.概念: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为__________,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________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称作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的特点:离子反应总是向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进行。
例如:CuSO4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其中________与________结合生成______,使得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浓度减小。
二、离子方程式1.离子方程式用________________的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的式子。
2.书写步骤写——根据客观事实,写出__________________。
拆——将______________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于水或难电离的物质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删——对化学方程式两边都有的相同离子,把其中______________的离子,应“按数”删掉。
查——检查写出的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前三项要求,并且检查是否符合________守恒、________守恒。
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____________的离子反应。
三、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酸、碱、盐等电解质的反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________,只要符合上述条件之一,反应就能发生。
知识点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写出下列各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H2SO4溶液与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稀硫酸与Cu(OH)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盐酸与大理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盐酸与纯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镁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铁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铁与CuSO4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用稀盐酸清洗铁锈(Fe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少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 随堂对点演练知识点一电解质概念的理解1.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NaOH固体溶于水后能导电,所以NaOH是电解质B.CO2水溶液能够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C.铜导电性很好,所以铜是电解质D.FeCl3溶液能够导电,所以FeCl3溶液是电解质解析CO2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C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CO3为电解质,而CO2为非电解质,铜、FeCl3溶液均不是化合物,故二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只有A选项正确。
答案 A2.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不是电解质B.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C.S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D.BaSO4在水溶液中难导电,但熔融态能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解析液态HCl不导电,但其溶于水可以导电,故HCl为电解质,NH3与H2O生成的NH3·H2O为电解质,NH3为非电解质。
SO2为非电解质,与H2O反应生成的H2SO3为电解质。
答案 D3.酸碱盐三类物质的共同点是()A.都含有氧元素B.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C.都能溶于水D.都是化合物解析A项,HCl属于无氧酸、NaCl属于无氧酸盐;B项,HCl等共价化合物在液态时不能电离,B项错;C项,有些碱[如Mg(OH)2]和盐(如BaSO4)不溶于水;D项,酸碱盐都是电解质,是根据一定条件下电离出的离子种类不同而进行的分类,所以都是化合物。
答案 D知识点二电解质的电离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4.[2015·衡水十四中测试]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K2CO3===2K++CO2-3B.NaOH===Na++OH-C.KClO3===K++Cl-+3O2-D.NH4Cl===NH+4+Cl-解析KClO3电离产生K+和ClO-3两种离子。
答案 C5.某100 mL溶液中含H2SO4 0.50 mol,加入下列物质,溶液导电性增强的是()A.0.50 mol NaOH B.100 mL 水C.0.50 mol 酒精D.0.50 mol Na2SO4答案 D6.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2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一、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把__________物质分散在________(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称作__________;分散质分散于其中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称作__________。
例如,泥水混合物中,泥土是分散质,而水就是分散剂。
2.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其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最不稳定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介稳体系。
二、胶体的制备及性质1.Fe(OH)3胶体的制备向______中逐滴加入5~6滴______________,继续煮沸至液体呈______色,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Fe(OH)3胶体。
2.性质(1)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______和______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______体系。
(2)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______形成的。
丁达尔效应可用来区分____________。
(3)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其方法主要有:①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1.分散系及其分类1.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大的是(..)A.雾B.石灰乳C.FeCl3溶液D.氢氧化铁胶体2.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是否能通过滤纸C.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知识点2.胶体的制备和性质3.关于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A.两者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两者都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CuSO4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CuSO4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4.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反应后得到的FeCl3溶液呈棕黄色。
课时作业2过滤和蒸发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分别下列混合物不能用过滤方法的是()A.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生成物B.铁粉和铜粉跟稀硫酸反应后的生成物C.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后的生成物D.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质解析:NaOH+HCl===NaCl+H2O,生成物NaCl易溶于H2O,用过滤的方法不能分别NaCl和H2O。
答案:C2.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A.KNO3溶液(K2SO4):适量Ba(NO3)2溶液B.CaCO3粉末(CaCl2):过量盐酸C.Cu粉(Zn粉):过量盐酸D.CO2(O2):灼热的铜网解析:K2SO4+Ba(NO3)2===BaSO4↓+2KNO3,A正确;盐酸能够将CaCO3完全溶解,B错误;Zn+2HCl===ZnCl2+H2↑,Cu与盐酸不反应,故C正确;2Cu+O22CuO,D正确。
答案:B3.某固体NaOH因吸取了空气中的CO2而含有杂质,现在要将该固体NaOH 配制成较纯的溶液,则其主要的试验操作过程应是()A.溶解、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B.溶解、加适量CaCl2溶液、过滤C.溶解、加适量Ca(OH)2溶液、过滤D.溶解、加适量盐酸、加热解析:NaOH固体因吸取了空气中的CO2而含有杂质Na2CO3,除去杂质Na2CO3但又不能引进新的杂质,故选加适量Ca(OH)2溶液,然后过滤,C项正确。
答案:C4.某同学发觉滴瓶中的溶液有悬浮物,拟用如下图所示操作进行过滤,操作上错误的地方有()A.4处B.3处C.2处D.1处解析:图中倾液时手握试剂瓶的标签没有向手心;过滤操作中被过滤液体应用玻璃棒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过滤时漏斗下口应紧贴烧杯内壁,使滤液沿烧杯内壁流下;胶头滴管不应横放在桌上,这样简洁沾上污物,胶头滴管应插入洁净小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课本所有课后习题标准答案第一章第一节(P.10)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P.17)1.D 2.B 3.B 4.B 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10.40 (M=40 g/mol ,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P.20)1.C 2.B 3.A 4.BC 5.C 6.(1) 不正确。
(标况下)(2)不正确。
(溶液体积不为1L )(3)不正确。
(水标况下不是气体)(4)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 7.(1)5% (2)0.28mol/L 8.9.1.42 g ,操作步骤略。
铁 粉 过 滤Fe 、CuFeSO 4溶液稀硫酸过 滤FeSO 4溶液蒸发结晶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 2.树状分类法略5.6.BD 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P.33)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 H+阴离子 OH-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 H+ + OH-=H2O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3.C 4.C 5.C 6.B 7.D8.(1) NaOH=Na++OH- (2) CuCl2=Cu2++2Cl-(3) Fe2(SO4)3=2Fe3++3SO42- (4) Ba(NO3)2=Ba2++2NO3-9.(1) SO42-+Ba2+=BaSO4(2) 2Al+3Hg2+=3Hg+2Al3+(3) CO32-+2H+=H2O+CO2(4) 不反应。
第3课时.习题课1.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Cu2+、SO2-4、NO-3,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CO2-3B.OH-C.Mg2+D.Ba2+2.已知金属钠(Na)与H2O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Na)与H2O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B.金属钠(Na)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H2O===Na++OH-+H2↑C.金属钠(Na)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D.金属钠(Na)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Na++H2↑3.加入NaOH溶液后,下列溶液中的离子数目不会减少的是(..)A.HCO-3B.Fe3+C.SO2-4D.H+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往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Ca2++2OH-+CO2===CaCO3↓+H2O B.用小苏打(NaHCO3)治疗胃酸过多:HCO-3+H+===H2O+CO2↑C.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2-3+2H+===H2O+CO2↑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Ba2++SO2-4+H++OH-===BaSO4+H2O 5.重金属离子具有毒性,如Cu2+、Ba2+。
实验室中有甲、乙两种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液,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所含阳离子主要是Ba2+。
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则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A.Cu2+和SO2-4B.Cu2+和Cl-C.K+和SO2-4D.Ag+和NO-36.NaHCO3溶液与NaHSO4溶液混合后,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A.H+和CO2-3B.HCO-3和H+C.HCO-3和HSO-4D.Na+、HCO-3和H+7.在某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NO-3、Al3+、Cl-B.Na+、SO2-4、Ba2+、NO-3C.MnO-4、K+、SO2-4、Na+D.H+、SO2-4、HCO-3、Na+8.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沉淀生成,加入H+有气体生成的一组离子是(..)A.K+、Mg2+、Cl-、HCO-3B.K+、Cu2+、SO2-4、Na+C.NH+4、CO2-3、NO-3、Na+D.NH+4、Cl-、HCO-3、K+9.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K+、MnO-4、Cl-、SO2-4B.Na+、CO2-3、SO2-4、Cl-C.NO-3、Na+、HCO-3、Ba2+D.Na+、NO-3、H+、SO2-410.要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a(NO3)2杂质,得到纯净的KNO3溶液,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过滤B.加入足量的K2CO3溶液,过滤C.先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HNO3D.先加入过量的K2C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11.下列各组稀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或试纸,仅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①硝酸钾..硫酸钠.氯化钙.氯化钡②硫酸...硫酸铝.氯化钠.氢氧化钠③盐酸...硫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④硫酸氢钠.硫酸镁.碳酸钠.氢氧化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2.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所示:①A+B →C +E.②C +NaOH →蓝色沉淀D +F.③D=====△A +E.④F +Ba(NO 3)2→白色沉淀+NaNO 3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 .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第2课时.氧化剂和还原剂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________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________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反应2.反应物氧化剂:在反应中________电子(或电子对________)的物质还原剂:在反应中________电子(或电子对________)的物质3.生成物氧化产物:________反应得到的产物还原产物:________反应得到的产物4.物质性质氧化性:氧化剂所表现出的________电子(或电子对________)的性质还原性:还原剂所表现出的________电子(或电子对________)的性质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A.金属的冶炼电镀.B.燃料的燃烧.C.易燃物的自燃D.食物的腐败.E.钢铁的锈蚀,其中(1)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不利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是________。
知识点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下列反应的是(..)A .Cl 2―→Cl -B .H +―→H 2C .MnO 2―→Mn 2+D .Zn ―→Zn 2+2.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1)CuO +CO=====△Cu +CO 2氧化剂:__________,还原剂:__________,氧化产物:________,还原产物:________。
(2)2Al +3H 2SO 4===Al 2(SO 4)3+3H 2↑氧化剂:__________还原剂:__________,氧化产物:________,还原产物:________。
知识点2.电子转移表示法3.用单线桥法标出下列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1)2Na +2H 2O===2NaOH +H 2↑(2)NH 4NO 3=====△N 2O ↑+2H 2O4.用双线桥法标出下列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第2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一、离子反应1.概念: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为__________,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________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称作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的特点:离子反应总是向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进行。
例如:CuSO4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其中________与________结合生成______,使得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浓度减小。
二、离子方程式1.离子方程式用________________的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的式子。
2.书写步骤写——根据客观事实,写出__________________。
拆——将______________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于水或难电离的物质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删——对化学方程式两边都有的相同离子,把其中______________的离子,应“按数”删掉。
查——检查写出的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前三项要求,并且检查是否符合________守恒、________守恒。
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____________的离子反应。
三、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酸、碱、盐等电解质的反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________,只要符合上述条件之一,反应就能发生。
知识点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写出下列各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H2SO4溶液与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稀硫酸与Cu(OH)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盐酸与大理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盐酸与纯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镁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铁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铁与CuSO4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用稀盐酸清洗铁锈(Fe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10)少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2.下列离子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NaOH+KCl===NaCl+KOHB.AgNO3+NaCl===AgCl↓+NaNO3C.Na2CO3+Ca(OH)2===CaCO3↓+2NaOHD.NaOH+NH4NO3===NaNO3+NH3·H2O3.对于离子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离子反应的一定都是电解质B.任何一种离子的浓度在离子反应中一定变小C.自由离子之间的反应不能在固态中进行D.没有沉淀、气体、水生成的反应就不是离子反应知识点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4.离子方程式H++OH-===H2O所表示的反应是(..)A.所有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B.所有强酸和强碱之间的中和反应C.所有可溶性酸和可溶性碱之间的中和反应D.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5.离子方程式CO2-3+2H+===H2O+CO2↑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性的碳酸盐与易溶于水、易____________的酸溶液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现该离子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基础落实1.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氢气还原氧化铜B.胆矾失去结晶水C.酸碱中和反应D.二氧化硫与氧化钙的反应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凡是盐,在离子方程式中都要以离子形式表示B.离子互换反应总是向着溶液中反应物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C.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水,故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写成H++OH-===H2O的形式D.复分解反应必须同时具备离子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才能进行3.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氢氧化铜与盐酸、氢氧化铜与硫酸B.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碳酸钙与盐酸D.石灰石与硝酸、石灰石与硫酸4.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H++OH-===H2OB.CO2-3+2H+===H2O+CO2↑C.Zn(OH)2+2H+===Zn2++2H2OD.Cu2++2OH-+Ba2++SO2-4===BaSO4↓+Cu(OH)2↓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B.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OH-+H+===H2O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D.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2++2OH-===Mg(OH)2↓6.指出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原因。
(1)2Fe+6H+===2Fe3++3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Cu+2H+===Cu2++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3)氢氧化铜溶于稀硫酸:H++OH-===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4)CaCO3溶于醋酸溶液:CaCO3+2H+===Ca2++H2O+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5)Fe3++Cu===Cu2++Fe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6)氧化铜与盐酸反应:O2-+2H+===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练方法技巧——电荷守恒法的应用7.某溶液中只含有Na+、Fe3+、Cl-、SO2-4四种离子,已知Na+、Fe3+、Cl-的个数比为3∶2∶1。
则溶液中Fe3+和SO2-4的个数比为(..)A.1∶2 B.1∶4 C.3∶4 D.3∶28.在一定条件下,RO n-3和I-可以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RO n-3+6I-+6H+===R-+3I2+3H2O根据计算回答:(1)RO n-3中n值为________;(2)RO n-3中元素R的化合价为________。
练综合拓展9.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CO3、KNO3、KCl、BaCl2和CuSO4,按下列步骤做实验。
①将该固体溶于水得无色溶液。
②向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1)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3)可能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10.描述下列反应的现象并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现象: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稀H2SO4,现象: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稀HNO3和Ba(OH)2溶液混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比较:上述三个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第2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基础落实一、1.阴、阳离子.离子.2.某种离子浓度减小.Ba2+.SO2-4.BaSO4.Ba2+.SO2-4二、1.实际参加反应.2.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易溶于水且易电离.气体.单质.氧化物.不参加反应.质量.电荷.3.同一类型三、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对点训练1.(1)H++OH-===H2O(2)2H++Cu(OH)2===Cu2++2H2O(3)2H++SO2-4+Ba2++2OH-===BaSO4↓+2H2O(4)2H++CaCO3===Ca2++CO2↑+H2O(5)2H++CO2-3===CO2↑+H2O(6)Ba2++2OH-+Mg2++SO2-4===BaSO4↓+Mg(OH)2↓(7)Fe+2H+===H2↑+Fe2+(8)Fe+Cu2+===Fe2++Cu(9)6H++Fe2O3===2Fe3++3H2O(10)CO2+Ca2++2OH-===CaCO3↓+2H2O2.A.[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溶的、难电离的或易挥发的物质。
B中的AgCl和C中的CaCO3都是难溶的物质,D中的NH3·H2O是难电离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