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观察洋葱上表皮细胞
- 格式:docx
- 大小:11.88 KB
- 文档页数:1
初中生物课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细胞的基本结构?A. 细胞膜B. 细胞核C. 细胞壁D. 细胞质答案:C2.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3. 下列哪种生物属于脊椎动物?A. 蚯蚓B. 蜗牛C. 鲫鱼D. 蜻蜓答案:C4.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5. 以下哪种方式不是生物的繁殖方式?A. 有性生殖B. 无性生殖C. 克隆D. 光合作用答案:D二、填空题1. 人类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对。
答案:232. 植物通过______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气孔3. 血液的主要成分包括血浆和______。
答案:血细胞4. 动物的分类依据之一是______系统。
答案:骨骼5. 人体消化系统中,主要负责消化和吸收的器官是______。
答案:小肠三、简答题1. 简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答案: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的相互依赖的链条,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再到高级消费者,形成了一个能量传递的序列。
食物网则是由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的复杂网络,它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
2. 描述人体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答案:人体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泵,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它们负责输送血液;血液则负责携带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
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身体各部位提供氧气和营养,同时带走废物和二氧化碳。
四、实验题1.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步骤是什么?答案:首先,将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用解剖刀轻轻刮取表皮细胞;然后,将细胞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注意调整显微镜的焦距,直到细胞结构清晰可见;最后,记录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特点。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并体会如何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能力目标:熟练掌握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并能够指出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洋葱鳞片临时装片的制作,认同植物细胞虽然大小形态各不相同,但基本结构是一样的。
实验材料和用具:载玻片、盖玻片、清水、纱布、滴管、镊子、吸水纸、洋葱、显微镜等。
实验重点:知道实验各个步骤的目的,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细胞。
实验难点:如何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实验类型:学生实验。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新课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该实验的探究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我选择了这一实验作为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师的指点。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六个方面进行剖析。
教材分析本实验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植物细胞》,这是学生第一次动手制作临时装片,为了使实验成功,教师应先做出示范,让学生明确每一步骤的规范性和正确性,并保证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操作和观察,从而为学生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打下基础。
而且学生制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今后他们参与生物实验的信心及兴趣。
学情分析对于刚接触生物的学生来说,要观察植物细胞这个微观世界,充满好奇、渴望。
而观察细胞的前提是必需制作好临时装片。
因此引导每一位学生按要求制作临时装片是十分必要的。
尤其是学生从来没看到过细胞,因此在观察临时装片时,教师有必要利用课件展示制作好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真实细胞的图像,以便学生进行对照。
教法演示法、讲解法、激励法。
教学设计一、情境激趣、导入课题1、创设情境:你们想知道肉眼看不见的细胞是什么样的吗?那么我们来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就能知道它的模样了。
七年级第二章观察生物实验探究题一、细胞1.小科在实验室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
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四瓶试剂: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碘液,④亚甲基蓝溶液。
制在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________(填序号)。
(2)小科按照正确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图1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3)图1中的操作②的理由是__ ______。
(4)完成以上正确操作后,小科无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图2甲、乙两个物像,从物像甲到物像乙,小科操作的具体过程是____ ____。
2.下表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的相关步骤。
(1)上述两个实验中有错误的是________。
(填实验序号和步骤号)(2)与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相比,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
(3)如图甲是利用显微镜对上述临时装片进行观察的几个操作步骤,规范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用序号表示)(4)利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如图乙所示,解决的方法是_____ ___。
3.小科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到下列物像(如图):(1)制作装片时,先要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___:(2)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3)观察时,看到了物像D,在此之前他看到的物像依次是,(4)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A.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C.眼睛注视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破片4.下列是关于“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l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初二生物观察植物细胞试题1.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所滴加的液体分别是()A.生理盐水、生理盐B.清水、清水C.生理盐水、清水D.清水、生理盐水水【答案】D.【解析】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上滴加0.9%的生理盐水,因为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和人体正常细胞液的浓度相等,不会造成细胞发生破裂和形态的改变,有利于观察正常的细胞结构,但是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固定液是清水,清水的浓度和植物细胞液的浓度相等,故选项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王刚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些细胞,他判断为植物细胞。
因为他观察到了()A.细胞壁和细胞膜B.细胞壁和叶绿体C.细胞质和细胞核D.细胞膜和细胞质【答案】B.【解析】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其中细胞质中有线粒体、液泡和叶绿体等细胞器;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其中细胞质中有线粒体等细胞器,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比较少了叶绿体、细胞壁和液泡等结构,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故选项B.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异同点。
3.下列有关实验观察的做法,正确的是()A.某同学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为指给其他同学看清晰的图像轻轻地挪动显微镜B.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再滴加碘液C.在验证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然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进行脱色处理D.在野外观察动物的行为时不要惊扰动物,通过感官也可利用辅助工具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答案】D【解析】选项A.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为了看到清晰的图像时要调节细焦螺旋,不能挪动显微镜,否则影响观察的光线,故选项A.说法错误;选项B.制人口腔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加0.9%的生理盐水,否则会影响细胞的形态结构,故选项B.说法错误;选项C.在验证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然后放在装有水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进行脱色,因为酒精灯直接给酒精加热易燃烧,不安全,即采取隔水加热的方法脱去叶片的叶绿素,选项C.说法不正确;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有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是不施加任何外界影响观察动物的行为,而实验法是对动物施加不同的程度的影响观察动物的行为,是建立在观察法的基础上,故选项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显微镜是生物学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
初中《生物学》有关显微镜(一般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内容,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中考的热点。
因此让学生扎实理解和掌握有关基础知识非常重要。
例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固定装片用到的结构是A.粗准焦螺旋B.压片夹C.反光镜D.细准焦螺旋解析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台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准焦螺旋迅速找到物像;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像。
压片夹在载物台的两旁各有一个,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反光镜是一个可以随意转动的双面镜,直径为50mm,一面为平面,一面为凹面,其作用是将从任何方向射来的光线经通光孔反射上来。
答案为B。
例2 下面显微镜的结构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A.物镜B.反光镜C.细准焦螺旋D.遮光器解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是将标本作第一次放大,它是决定显微镜性能的最重要部件;目镜是将已被物镜放大的,分辨清晰的实像进一步放大,达到人眼能容易分辨清楚的程度。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可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和细准焦螺旋的用途在例1中已作阐述,故略。
答案为A。
考点2 关于对光操作的要求对光是使用显微镜观察前的一个重要环节。
(1)做到“三转”: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③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2)做到“一线”,即通过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的光线是一条直线。
(3)“左视、右开”,即对光时一般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为了便于绘图)。
最后通过目镜,看到均匀光亮的圆形视野为止。
光对好后不要再随便移动显微镜,以免光线不能准确地通过反光镜进入通光孔。
例1 小华习惯用右手写字,正常情况下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下图的解析在使用显微镜对光或观察物像时,要养成两眼同时睁开的习惯,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并体会如何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能力目标:熟练掌握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并能够指出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洋葱鳞片临时装片的制作,认同植物细胞虽然大小形态各不相同,但基本结构是一样的。
实验材料和用具:载玻片、盖玻片、清水、纱布、滴管、镊子、吸水纸、洋葱、显微镜等。
实验重点:知道实验各个步骤的目的,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细胞。
实验难点:如何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实验类型:学生实验。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新课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该实验的探究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我选择了这一实验作为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师的指点。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六个方面进行剖析。
教材分析本实验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植物细胞》,这是学生第一次动手制作临时装片,为了使实验成功,教师应先做出示范,让学生明确每一步骤的规范性和正确性,并保证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操作和观察,从而为学生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打下基础。
而且学生制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今后他们参与生物实验的信心及兴趣。
学情分析对于刚接触生物的学生来说,要观察植物细胞这个微观世界,充满好奇、渴望。
而观察细胞的前提是必需制作好临时装片。
因此引导每一位学生按要求制作临时装片是十分必要的。
尤其是学生从来没看到过细胞,因此在观察临时装片时,教师有必要利用课件展示制作好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真实细胞的图像,以便学生进行对照。
教法演示法、讲解法、激励法。
教学设计一、情境激趣、导入课题1、创设情境:你们想知道肉眼看不见的细胞是什么样的吗?那么我们来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就能知道它的模样了。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上册期中考试卷I一.选择题(共5题)1.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蚯蚓疏松土壤B.春暖花开C.干旱使粮食减产D.青蛙冬眠2.蚯蚓的身体上着生的刚毛有助于它在洞穴中运动,体表的粘液有助于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
蚯蚓在钻穴和取食等活动中使土壤变得疏松和肥沃。
这些说明()A. 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B. 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也影响环境C. 生物必须与环境相适应D. 以上三项都是3.红楼梦葬花吟中的“花谢花飞花满天,桃李明年能再发”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A. 应激性和适应性B.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C. 生物能进行呼吸D.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4.在设计探究光照对蟑螂生活的影响实验时,除了哪一条件外,其他条件的选择都应相同()A.温度B.湿度C.食物D.光照5.以下材料不适于作为“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实验材料的是()A. 金边吊兰B. 银边天竺葵C. 青菜D. 马铃薯的地下茎二.判断题(共5题)1.所有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_____)2.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是对环境的适应。
(判断对错)3.判断正误。
(1)制作玻片标本时,托载标本的玻璃片是盖玻片。
(______)(2)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够进入细胞。
(______)(3)植物不进行呼吸,动物进行呼吸。
(______)(4)进行显微镜观察时,为了看的更清楚,可以把一只眼闭上。
(______)4.试管婴儿是指利用人工方法在试管中受精,在试管中发育成胎儿。
(______)5.在“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______)三.填空题(共3题)1.植物的主要组织有:________组织、________组织、________组织和________组织。
人和动物的基本组织有:______组织、________组织、________组织和________组织。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实验目的:1. 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
2. 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差异。
实验材料:1. 植物细胞切片(如洋葱表皮细胞)2. 洗洁精3. 生理盐水4. 滴管5. 显微镜6. 物镜和目镜7. 纸笔实验步骤:1. 将洋葱表皮细胞切片用洗洁精清洗,去除细胞表面的杂质。
2. 将清洗后的细胞切片放入生理盐水中,使细胞膨胀。
3. 将细胞切片用滴管滴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
4. 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物镜和目镜,使视野清晰。
5. 观察细胞结构,记录所见。
实验结果:1. 细胞壁:植物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层,呈透明状,较厚。
2. 细胞膜:细胞壁内有一层较薄的细胞膜,与细胞壁紧密相连,不易观察到。
3. 细胞质:细胞膜内为细胞质,呈无色透明,细胞质中分布着许多细胞器。
4. 细胞核:细胞质中有一个较大的细胞核,核内含有染色体,呈紫色。
5. 叶绿体:部分细胞质中存在叶绿体,呈绿色,内含叶绿素。
6. 细胞间隙:细胞之间存在着细胞间隙,细胞间隙中充满细胞间物质。
实验分析:1.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这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之一。
2. 细胞膜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起到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
3. 细胞质和细胞核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都有,但植物细胞具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4. 细胞间隙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有助于细胞间的物质交换。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到了植物细胞的结构,了解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具有明显的细胞壁和叶绿体等特征,这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避免损坏显微镜。
2. 清洗细胞切片时,要避免用力过大,以免损坏细胞结构。
3. 观察细胞结构时,要仔细观察,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实验反思:本次实验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植物细胞的结构,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观察洋葱外表皮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实验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内容。
本实验是在学习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利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强化渗透作用原理,同时也是对物质出入细胞方式这一部分内容的铺垫。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生物膜选择透过性这一重要的特点。
学生通过本实验了解水分子透过细胞膜的渗透原理,并通过显微镜观察蔗糖溶液造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以及清水复原现象,在实践中发现和总结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因,尝试解释生活与生产中的有关现象;掌握实验的一般方法与步骤,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结合《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在进行“活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时,尝试排除观察中各种无关因素的干扰,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参与讨论,探求新知。
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分析和解释观察的现象,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释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
二、学情分析学生除拥有初中自然科学相关水分吸收内容基础知识外,在学习了细胞膜功能和渗透原理后,对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等内容已经有所了解,并在日常生活经验中也有类似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实例,例如萝卜咸菜腌制等。
但并没有系统学习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基本原理及条件,缺乏感性认识。
与平时理论课相比,对于首次接触微观世界的学生,实验课有更高的吸引力,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
在实验设计及方法上,需要教师对实验的思路给予清晰地讲解,并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和失水的原理;(2)解释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质;(3)说明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2、能力目标:(1)完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观察;(2)完成洋葱外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3)尝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得出相应的结论;(4)联系质壁分离与复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与乐趣;(2)通过实验结果和现象观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保持不断探求新知的精神和合作精神.四、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和失水的原理;(2)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质;2、教学难点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条件五、实验原理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观察洋葱上表皮细胞
目的:说明植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材料:显微镜、洋葱、镊子、滴管、水、载玻片、针、盖被片、吸水纸、纱布。
方法:
(1)用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2)用液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上撕下一小片表皮。
(4)将撕下的表皮放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针将其展开。
(5)用镊子夹住盖玻片,先将一边接触载玻片的水滴边经再慢慢把盖玻片放平,制成临时切片。
(6)将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调整显微镜与临时切片位置,调好后组织学生顺序观察。
注意:
(1)要尽力选薄一些的洋葱表皮,制成临时切片。
(2)为了看得清楚,可用红墨水染色。
方法是将一滴红墨水滴到盖玻片的边上。
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水。
红墨水就被吸了过去,表皮就被染色了。
(3)由于洋葱表皮临时切片,要在课前制成,故要经常补充水分,保持盖玻片下面有足够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