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14届高三质检语文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30.50 KB
- 文档页数:17
2014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名句名篇默写(6分)(1)虚室有余闲(2)响穷彭蠡之滨(3)大漠孤烟直(4)钩心斗角(5)春花秋月何时了(6)虽一毫而莫取(一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
)文言文阅读(15分)2、(3分)C(诚:实在)3、(3分)D(①说的是寇洛的父亲;②是说寇洛率领乡亲躲避战乱;⑤是说贺拔岳被害后情势危急。
)4、(3分)B(寇洛是在被提拔为右大都督之后,跟随太祖平定叛军的。
)5、(6分)(1)(3分)魏帝因为寇洛有保全军队的功劳,任命他为武卫将军。
(“以”“除”各1分,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
“以”译为“认为”亦可。
)(2)(3分)这样的人如果不加奖赏,拿什么激励后来的人?(“何以”“将来”各1分,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
“此而不赏”译为“有这样的功劳却不加赏赐”亦可;“何以”译为“怎么”亦可。
)(“而”不计分。
)古诗阅读(6分)6、(l)(2分)形象地写出了木叶脱落后寒林的疏朗,使寒林有了人的情貌与神采。
(意思对即可)(1、“疏朗”写成“萧瑟”亦可。
2、联系情感分析可给分。
)(2)(4分)状写了斜阳落霞映现于澄碧江水中的倒影之美(1分)。
透露出词人以山林秋水为朋,物我共适的人生意趣(3分)。
(意思对即可)(1、写景给1分。
2、抒发……情感,给2分。
3、描绘……意境,给1分。
4、透露出词人以山林秋水为朋,表现”陶醉”或”喜爱”之情可给2分。
) 文学名著阅读(10分)7、(5分)AE(A项,琴因母亲的反对没有剪发。
E项,没有“讨价还价”,葛朗台也没有答应。
)(答对一项3分,答对两项5分。
)8、(5分)(1)第一问:骗太守马遵出城,乘虚夺取天水。
(2分)第二问:①佯攻冀城(姜维母亲所住之城),逼姜维去保冀城。
②传递姜维降蜀的假消息,派人假扮姜维攻城。
③魏军认为他已降蜀叛国,姜维走投无路,只好投降。
(一点1分。
)(2)第一问:黛玉以“好姻缘”奚落宝玉。
福建泉州市2014届高三(上)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五大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木直中绳,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2)_____________,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3),多于机上之工女。
(杜牧《阿旁宫赋》)(4)酾酒临江,,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5)屈心而抑志兮,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6),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风流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计①之余,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②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注】①会计:指征收钱谷之事。
福建省2014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查试卷分析及答案试卷分析:今年的省质检语文试卷题型设置大致与往年相同。
严格遵循考纲、考点要求,结构和题目设置规范严谨,富有科学性,能力考查全面而均衡。
能很好地检测学生对各考点知识掌握情况。
默写、名著、经典、诗歌鉴赏、阅读、语用等试题题型设置均没有怪题、偏题、难题。
作文材料仍是新材料作文。
材料内容是“莠草,农人整个夏天锄它,然而它仍旧旺盛……。
有人用卑贱或用雅致的的名字称呼它们”,要求学生阅读材料写记叙文或者议论文。
该文题仍是引导学生从自然中获得人生启示,关注草根阶层的生命状态,体会世态人情冷暖,感受生命成长中的独特价值。
意蕴丰富。
可写的角度不单一,思考层次也较突出。
既可写生命顽强的生存状态,“除”亦仍旧“旺盛”、“卑贱”“高雅”毁誉无损;亦可写“农人”“有人”对莠草的评价,从哲学、审美层面思考立场、态度与称谓之辩证关系。
写作空间较大,可让不同层次和个性的学生发挥水平,有较好的区分度。
变化:今年的省质检语文试卷文言文较往年简单,文言文《周书·列传第七》回归传记文本,符合浅易文言文要求;一句话概述材料内容,回归筛选概括能力考查,语用考查点增加。
科普实用文《中国城市的雾与霾》取代传统的传记实用文本阅读,扭转长期以来只选实用传记文本的现象,科普、文学文本阅读将会引起更多关注。
文本阅读“章太炎的背书经历”取代往年时评题的“时事热点”材料,这无疑让这一题目有了新的生命力。
复习建议:1.文言文阅读在关注多种文体类型训练的同时,更应关注教材文言文知识的梳理。
2.现代文阅读不能只关注实用类传记文本的训练,要各种文体并重。
同时应对各类文体的知识点、答题思路进行系统梳理,让答题思路更加清晰、答题更加规范。
3.写作训练,仍需细心指导学生审题,引导学生深层次把握材料寓意,提升立意高度。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块部分。
(6分)(1)户庭无尘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姓名(在此卷上答题无效)保密★启用前泉州市2014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做选做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芳与泽其杂糅兮,。
(屈原《离骚》)(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3)。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5),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6)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鲁云谷传[明]张岱会稽宝祐桥南,有小小药肆.,则吾友云谷悬壶地也。
云谷深于茶理,相知者日集试茶,纷至沓来,应接不暇。
人病其烦,而云谷乐此不为疲也。
术擅痈疽,更专痘疹。
然皆以聪明用事,医不经师,方不袭古,每以劫剂臆见,起死回生。
人终疑其游戏岐黄①,不尊不信,故凡患痘之家,非极险极逆时,医之所谢绝者,决不顾吾云谷也。
云谷也诊视灵敏,可救则救,不可救则望之却.走,未尝依回盼睐,受人一钱。
性极好洁,负米颠②之癖,恨烟,恨酒,恨人撷花;尤恨人唾洟秽地。
故非解人韵士,不得与之久交。
自小多艺,凡羌笛、胡琴、凤笙、斑管,无不精妙。
而尤喜以洞箫和人度曲。
向.与李玉成竹肉③相得,后惟王公端与之合调,余皆非其敌手也。
其密友惟陆癯庵、金尔和与余三人,非大风雨,非至不得已事,必日至其家,啜茗焚香,剧谈谑笑,十三年于此。
2014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本试卷分五大题,共12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题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在答题卡上填写所选题目的序号。
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王勃《滕王阁序》)(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4)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6)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苏轼《赤壁赋》)【关注点】一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
古诗文默写题出现了今年新增篇目《使至塞上》的内容,要重视新增篇目的掌握。
(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义,完成2~5题。
寇洛,上谷昌平人,累世为将吏。
父延寿,和平中,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
【译】寇洛,是上谷昌平人。
他家世代为军官。
他的父亲寇延寿,在和平年间,以良家子弟身份镇守武川,因此在那里安家。
关注词语:累、家、以洛性明辨,不拘小节。
正光末,以北边贼起,遂率乡亲避地于并、肆,因从尔朱荣征讨。
及贺拔岳西征,洛与之乡里,乃募从入关。
破赤水蜀,以功拜中坚将军、屯骑校尉、别将,封临邑县男,邑二百户。
又从岳获贼帅尉迟菩萨于渭水,破侯伏侯元进于百里细川,擒万俟丑奴于长坑。
洛每力战,并有功。
加龙骧将军、都督,进爵安乡县子,累迁征北将军、卫将军。
福建省泉州市2014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5月及3月质量检测福建省泉州市2014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五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整理录入:青峰弦月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2)闾阎扑地,;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3),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4),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5)从今若许闲乘月,。
(陆游《游山西村》)(6)天大寒,砚冰坚,,弗之怠。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无斋记[清]刘大槐天下之物,无则无忧,而有则有患。
人之患,莫大乎有身,而有室家即次之。
今夫无目,何爱于天下之色?无耳,何爱于天下之声?无鼻无口,何爱于天下之臭味?无心思,则任天下之理乱、是非、得失,吾无与于其间,而吾事毕矣。
横目二足之民,瞀然不知无之足乐,而以有之为贵。
有食矣,而又欲其精;有衣矣,而又欲其华;有宫室矣,而又欲其壮丽。
明童艳女之侍于前,吹竽击筑之陈于后,而既已有之,则又不足以厌其心志也。
有家矣,而又欲有国;有国矣,而又欲有天下;有天下矣,而又欲九夷八蛮之无不宾贡;九夷八蛮无不宾贡矣,则又欲长生久视,历万祀而不老。
以此推之,人之歆羡于富贵佚游,而欲其有之也,岂有终穷乎?古之诗人,心知其意,故为之歌曰:隰有苌楚,猗傩其枝。
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夫不自明其一身之苦,而第以苌楚之无知为乐,其意虽若可悲,而其立言则亦既善矣。
余性颛而愚,于外物之可乐,不知其为乐,而天亦遂若顺从其意,凡人世之所有者,我皆不得而有之。
上之不得有驰驱万里之功,下之不得有声色自奉之美,年已五十余而未有子息。
所有者惟此身耳。
呜呼!其亦幸而所有之惟此身也,使其于此身之外而更有所有,则吾之苦其将何极矣;其亦不幸而犹有此身也,使其并此身而无之,则吾之乐其又将何极矣!旅居无事,左图右史,萧然而自足。
福建泉州市2014届高三(上)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五大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木直中绳,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2)_____________,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3),多于机上之工女。
(杜牧《阿旁宫赋》)(4)酾酒临江,,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5)屈心而抑志兮,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6),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风流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计①之余,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②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注】①会计:指征收钱谷之事。
泉州七中2014届高三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卷人:林雁津复核人:朱秀珍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钉头磷磷,;(2),只是朱颜改。
(3),访风景于崇阿。
(4)以中有足乐者,。
(5)结庐在人境,。
(6),儿女共沾巾。
(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豫让①论方孝孺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
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于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
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
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
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
”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即此而论,让有余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
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士也。
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
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
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
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
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
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
保密★启用前福建省泉州市2014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27分)(一)(6分)1.(6分)(1)此中有真意(2)钟鸣鼎食之家(3)白头搔更短(4)挟飞仙以遨游(5)拄杖无时夜叩门(6)手指不可屈伸(一处1分,有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
)(二)(15分)2.(3分)C(穷:穷尽。
)3.(3分)B(②写世人奢华的物质生活;③写世人的贪得无厌。
)4.(3分)C(“借此表达了对乐观精神的赞美”误读文本。
)5.(6分)(1)(3分)如果人没有眼睛,怎么会有对天下色彩的喜爱?(句意对、语言通顺1分,“今”“何”各1分。
)(2)(3分)假使我在这身体之外还有其他拥有的东西,那么我的痛苦将哪里会有尽头。
(句意对、语言通顺1分,“其”“极”各1分。
)(三)(6分)(1)(3分)【要点】以孤舟、渔火和雨为主体,勾勒出诗人船中夜听江雨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孤寂、苍凉的意境,写出了诗人漂泊江中的凄苦情状。
(画面说明1分,画面赏析2分;意思对即可。
)(2)(3分)【要点】(2)以画屏精美秀丽、池塘生机盎然的安乐之景,与草木覆盖、了无人迹的荒凉之景作对比,抒发了对故园的思念与伤感之情。
(“对比”2分,“情感”1分;意思对即可。
)二、(16分)(一)(10分)7.(5分)B D(B.应是向琴倾诉;瑞珏没有听到。
D.拿酒、差点摔跤的是拿侬;葛朗台亲自修理楼梯。
)(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
)8.(5分)(1)诸葛瑾。
(1分)【情节要点】他向孔明哭诉家小被孙权软禁,求孔明帮自己索回荆州。
(2分)他求得刘备归还荆州部分郡县的手书,但镇守荆州的关羽依孔明之计拒不归还。
(2分)(2)元春。
(1分)【情节要点】元春省亲时,要当面考察宝玉的文才,叫宝玉为大观园中的馆舍题诗。
(2分)宝钗帮宝玉改诗,宝玉称她“师父”,而不称她“姐姐”。
(2分)(二)(6分)9.(6分)(1)(2分)【要点】都批评了过分关注“利”的人。
准考证号姓名(在此卷上答题无效)保密★启用前泉州市2014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做选做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芳与泽其杂糅兮,。
(屈原《离骚》)(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3)。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5),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6)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鲁云谷传[明]张岱会稽宝祐桥南,有小小药肆.,则吾友云谷悬壶地也。
云谷深于茶理,相知者日集试茶,纷至沓来,应接不暇。
人病其烦,而云谷乐此不为疲也。
术擅痈疽,更专痘疹。
然皆以聪明用事,医不经师,方不袭古,每以劫剂臆见,起死回生。
人终疑其游戏岐黄①,不尊不信,故凡患痘之家,非极险极逆时,医之所谢绝者,决不顾吾云谷也。
云谷也诊视灵敏,可救则救,不可救则望之却.走,未尝依回盼睐,受人一钱。
性极好洁,负米颠②之癖,恨烟,恨酒,恨人撷花;尤恨人唾洟秽地。
故非解人韵士,不得与之久交。
自小多艺,凡羌笛、胡琴、凤笙、斑管,无不精妙。
而尤喜以洞箫和人度曲。
向.与李玉成竹肉③相得,后惟王公端与之合调,余皆非其敌手也。
其密友惟陆癯庵、金尔和与余三人,非大风雨,非至不得已事,必日至其家,啜茗焚香,剧谈谑笑,十三年于此。
今年三月之晦,二鼓方寝。
次日呼之不起,排.闼而入,则遗蜕④在床矣。
余与尔和闻之惊诧,仓皇走视,痴病植立,惝恍久之。
谓生死大事,迅速若此,真如梦幻,痛悼不已。
归坐山斋,忆其生平,遂为作传。
张子曰:云谷居心高旷,凡炎凉势利,举不足以入其胸次。
故生平不晓文墨,而有诗意;不解丹青,而有画意;不出市廛,而有山林意。
至其结交良友,直是性生,非由矫强。
数月前有客在座,命苍头取其所藏雪水煮茶,而大为室人⑤所谪,云谷大怒,经旬不与交语。
谓余弟道之曰:“某以朋友为性命,乃欲绝我朋友。
”只此一语,具见侠肠,是岂不读书、不晓文墨之人而能道此也哉!(节选自《中国古典传记》)【注】①岐黄:指医学。
②米颠:指宋代书画家米芾。
③竹肉:指伴奏和歌唱。
④遗蜕:死去。
⑤苍头:仆人。
室人:妻子。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小小药肆.肆:店铺B.不可救则望之却.走却:拒绝C.向.与李玉成竹肉相得向:以前D.排.闼而入排:推开3.下列四组中,全都表现鲁云谷心胸豁达开朗的一组是(3分)①术擅痈疽,更专痘疹②未尝依回盼睐,受人一钱③尤恨人唾洟秽地④而尤喜以洞箫和人度曲⑤凡炎凉势利,举不足以入其胸次⑥不出市廛,而有山林意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4.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云谷医术高明,却遭到众人的怀疑,缘于他不墨守古代医学的陈规,不迷信古方。
B.文章拿鲁云谷与米芾相比,意在表现鲁云谷的性格和艺术修养都有米芾的风范。
C.鲁云谷好恶分明,个性率真,是作者的知心朋友,他的突然去世让作者悲痛不已。
D.文章补叙鲁云谷及其妻对雪水煮茶的不同态度,凸显出鲁云谷对待朋友情真意切。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人病其烦,而云谷乐此不为疲也。
(3分)译:(2)是岂不读书、不晓文墨之人而能道此也哉!(3分)译:(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6分)菩萨蛮·咏梅[宋]朱淑真湿云不渡溪桥冷,蛾寒初破霜钩影。
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
独自倚栏杆,夜深花正寒。
(选自《朱淑真集注》)(1)请从描写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一枝和月香”一句。
(3分)答:(2)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3分)答: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觉慧得知同学被兵痞打了的消息,就和同学一起到督军署请愿。
督军署以“督座自有解决的办法”敷衍学生,觉慧十分愤怒。
(《家》)B.吴荪甫为双桥镇失陷而忿怒,林佩瑶以为丈夫发现了自己的秘密在生自己的气,很紧张,于是把自己和雷鸣的私情合盘托出。
(《子夜》)C.伽西莫多受审时,预审官询问他的姓名、年龄和职业。
伽西莫多非常无礼地回答了这些问题,让预审官和现场民众大为不满。
(《巴黎圣母院》)D.前往印度前,夏尔变卖了已经没用的衣服,得到了葛朗台的称赞。
后来,葛朗台又趁机低价收购了夏尔的饰品,大赚了一笔。
(《欧也妮·葛朗台》)E.审讯暂停时,涅赫柳多夫找到检察官,提出要与马斯洛娃见面。
检察官询问原由,涅赫柳多夫回答说他打算跟马斯洛娃结婚。
(《复活》)8.简答题。
(选做一题)(5分)(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布曰:“吾欲杀此老贼,奈是父子之情,恐惹后人议论。
”允微笑曰:“将军自姓吕,太师自姓董。
掷戟之时,岂有父子情耶?”“老贼”指谁?“掷戟”一事是如何发生的?吕布是如何谋杀“老贼”的?请回答和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宝玉)一壁里低头心下暗算:可惜这么一个人,没父母,连自己本姓都忘了,被人拐出来,偏又卖与了这个霸王。
“这么一个人”指谁?“被人拐出来”一事是如何发生的?最后是如何“卖与了这个霸王”的?请回答和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答第()题:(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6分)①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②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③;学者亦必志于彀。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孟子·告子上》)③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孟子·告子下》)【注】①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②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③必志于彀:朱熹《集注》云:“志犹期也;彀,弓满也。
”(1)上面选段的言论,包含对教育者的哪些要求?请简要说明。
(3分)答:(2)作为受教育者,从上面选段的言论中可以得到哪些为学启示?请简要说明。
(3分)答: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有品位的观众与有品位的媒体孙萍近些年,从媒体内容制作的造假、炒作、夸大,到媒体内容传播的有失公允、肤浅片面、低级情趣,一些大众媒体的品位低俗化一直为人们所诟病。
为什么媒体文化品位一直难以提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明确媒体文化品位的标准。
对于媒体文化品位的判定,不能基于简单的“有什么”或“是什么”的一刀切标准,还是要在了解媒体文化品位及其背后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给出答案。
首先,什么是媒体文化品位?从社会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品位”可以指对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喜好与偏爱;另一方面,也可以指存在于我们思维习惯中的对事物的喜好标准。
不可否认,媒体文化自身存在阶层性。
而媒体文化品位的阶层性是由观众的品位差异性最终决定的。
这种差异性以“有需求就会有生产”的市场运作模式呈现于现今的媒体市场,致使部分媒体内容品位低,不仅损害了媒体信誉,也败坏了社会品德。
那么,导致品位出现阶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是一种文化知识层面的差异。
首先,知识总是要先于欣赏或喜好存在;其次,欣赏或喜好某件事物也需要相应的知识作为基础。
这一观点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也可以解释。
“文化资本”简单来讲,就是一种文化积累和文化能力。
拥有更多文化资本的人倾向于知晓更多的文化层面,而文化资本低的人知晓的文化内容则较为有限,尤其是较难知晓更高层面或更高品位的文化。
但是,是否可以说文化资本多的人一定拥有高品位的媒体文化需求,而文化资本低的人媒体文化需求品位就会低下呢?不尽然。
其实,除了现有的文化资本外,一个人媒体文化需求品位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于现有文化资本而形成的一种品位评判力。
这种评判力的本质是一种知识力量的体现,即受众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体内容时,能够基于自身认知,形成自身的审美需求和品位原则,并有能力加以执行。
因此,我们可以说,文化资本与基于文化资本形成的品位评判力,是受众品位层次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受众的品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媒体的文化品位。
只有提升民众对于碎片化、异质化、多元化的媒体文化的欣赏力与鉴别力,才能帮助其形成有原则、有责任、有素养的文化品位,才是解决媒体内容低劣化、媒体品位平庸化的“釜底抽薪”之策。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10.下列对文章所说的“媒体文化品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高低不仅体现在媒体内容的制作上,还与媒体内容传播的客观、全面等有关。
B.要对其进行准确评判,不能停留在“有什么”“是什么”这样一些简单化的标准。
C.存在阶层性,这种阶层性是由媒体文化的阶层性、观众的阶级属性共同决定的。
D.关系着媒体的信誉,同时也与社会品德密切相关,低俗化会给两者都造成损害。
11.“一些大众媒体的品位低俗化”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2分)答:12.怎样才能成为“有品位的观众”?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
(4分)答:(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煮茶品日月查干①由静而思、由思而忧、由忧而茶。
②此刻,我正沉浸在这样一种心绪里,陪伴我的只有这一杯雁荡毛峰茶。
③说起茶事,环境、内涵、心态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的饮茶习惯与大众没有什么不同。
首先,将玻璃杯洗刷干净、用沸水烫过,放茶、倒入最佳温度的水,待清香绕至杯口,扩散于陋室,就端起茶杯来轻轻地去嗅。
这时的茶叶,开始缓缓下沉、立定,似《天鹅湖》里的白天鹅,诗意地旋转。
茶美人在阳光的抚慰下,显得鲜绿无比,情态动人。
再后,一口小抿,要以舌尖去幽幽探察茶中春秋。
假若斯时,有一股精气在喉咙里浮动,那便是品茶的最佳时刻。
这,不属于茶道,是平民百姓如我者,常用的饮茶方法。
④有关茶事,记忆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