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 论证
- 格式:pptx
- 大小:231.46 KB
- 文档页数:43
依据逻辑学证明论证的一般策略论证的一般策略是通过逻辑推理和推断来支持或证明一些陈述或观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论证的一般策略,并提供一些示例。
首先,一个好的论证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素:前提、推理、结论。
前提是为了支持结论而提出的事实、数据、观点等信息;推理是基于前提进行的逻辑推断;结论是根据推理得出的结论或观点。
论证的一般策略可分为以下几种:归纳法、演绎法、拒绝反驳法和统计法。
1.归纳法: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方式来证明结论是普遍适用的。
归纳法可以通过提供一系列相关例子来支持论点。
例如,要证明"所有鸟都会飞"这个结论,可以列举出许多鸟类的例子,如鹰、鹦鹉、乌鸦等。
2.演绎法:通过从一般到特殊的方式来证明结论是正确的。
演绎法的论证过程是从普遍原则出发,应用逻辑规律进行推理得出特殊情况。
例如,要证明"电影院里的人都喜欢看电影"这个结论,可以通过推理得知人在电影院里,因此可以推断他喜欢看电影。
3.拒绝反驳法:通过排除其他可能性来支持结论的可信度。
拒绝反驳法的论证过程是通过排除其他可能的解释或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要证明"人是凶手"这个结论,可以排除其他可能的嫌疑人,提供证据证明只有该人才符合凶手的特征。
4.统计法:通过数据和统计结果来支持结论。
统计法的论证过程是通过提供相关数据和统计结果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要证明"学习音乐有助于提高智力"这个结论,可以引用相关研究报告或调查结果来支持。
除了以上四种策略,还有其他一些辅助的论证策略,如对比法、类比法、假设法等。
这些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应用,选取合适的策略对于有效的论证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论证时,还需要注意论证的缺陷和漏洞。
常见的论证缺陷有:未提供足够的证据、利用无效或不可靠的证据、逻辑错误等。
要避免这些缺陷,需要确保提供充分有效的证据、使用正确的逻辑推理,并且对可能出现的反驳进行充分回应。
论证逻辑的知识点总结一、命题逻辑命题逻辑是逻辑学中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它主要研究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推理规则。
命题是陈述某种观点或主张,它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
在命题逻辑中,我们学习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原理,如合取、析取、蕴含、等价等,这些概念和原理构成了命题逻辑的基本框架,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理解不同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命题逻辑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推理规则,通过推理规则我们可以从已知的真命题推导出新的真命题,这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推理规则主要包括假言推理、假前提、构造假设法、假设的拒绝等,这些规则在命题逻辑中被广泛地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逻辑思维和分析。
二、谬误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逻辑错误,它可能导致结论错误或者无法得出结论。
在逻辑学中,我们学习了各种常见的谬误,如陈词滥调、动机论谬误、关联谬误等,通过学习这些谬误我们可以更好地识别和避免在思考和表达中出现的逻辑错误。
谬误是逻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各种论证和推理过程。
通过识别谬误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逻辑思维和推理,从而得出更加准确和可靠的结论。
三、推理规则推理规则是逻辑学中命题逻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已知的真命题推导出新的真命题。
在推理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一些推理规则,如假言推理、假前提、构造假设法、假设的拒绝等,通过这些推理规则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逻辑思维和分析,得出更加准确和可靠的结论。
推理规则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推理规则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世界。
推理规则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使我们在思考和表达中更加周密和严谨。
四、范畴逻辑范畴逻辑是逻辑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各种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推理规则。
范畴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它包括各种概念、性质和关系,通过范畴逻辑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各种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十一章论证【内容提要】一、概述(论证的定义、结构和作用)。
论证就是通过一个或一系列真实的命题,推导出另一命题的真实性的思维形态。
论证是由论证方式将论据与论题两个组成部分联结而成的。
论证是科学发明、发现的工具,是宣传真理、反驳谬误和揭露诡辩的工具。
二、论证的种类。
其一,按照论证过程中所运用的推理形式进行划分,论证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必然性论证和或然性论证两大类;其二,按照论证的不同方法进行划分,论证可以分为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
三、反驳。
反驳是论证的特殊形式,是通过一个或一系列的已确知为真的命题来确定另一命题(包括论题或论据)的虚假性或某一论证方式违反规则的思维形态,即驳斥某一逻辑论证的思维形态。
反驳的结构与论证大致相同,即被反驳的论题和反驳的论据是凭借反驳方式联结起来的。
所谓反驳方式就是反驳所用的推理形式。
反驳的规则就是论证规则。
反驳的种类:按被反驳的对象划分,有反驳论题、反驳论据和反驳论证方式;按反驳所运用的推理形式划分,主要有演绎反驳和归纳反驳;按反驳的方法分,有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
四、论证的规则。
论证的规则包括论题规则、论据规则和论证方式规则三个方面。
关于论题规则:(1)论题应当是明确的,其中不应使用含糊的、有歧义的概念;(2)论题必须保持同一。
关于论据的规则:(1)论据必须是真实的;(2)论据的真实性必须是已知的;(3)论据的真实性应先于论题。
关于论证方式的规则:在论证过程中,从论据推导出论题时必须符合推理规则,即论题与论据之间必须具有逻辑关系。
【重点】一、论证的含义“论证”是个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概念。
首先,论证是一种思维形态。
它同概念、命题和推理并列,又是上述各种思维形态的综合运用。
论证之所以也是思维形态,是因为它是前提真实的推理。
推理是一种思维形态,所以论证也是一种思维形态。
任何一种思维形态都是思维的一个单位,又都表现为一个思维过程。
就具体的思维活动而言,各种思维形态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逻辑学中的论证是什么任何一个论证都是由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三个要素构成的。
论据:用来确定论题真实性的判断,它是使论题成立并使人信服的理由或根据,它所回答的是“用什么来论证”的问题。
可作为论据的判断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已被确认的关于事实的判断,另一类论据是表述科学原理的判断(包括定义、公理、定律、原理等)有些论证是分层次的,在确定其中一判断(论题)的真实性过程中,如果引用的论据(第一层论据)本身还不是很明显真实性的判断,就要引用其他判断(第二层论据)对这些论据进行论证。
如此类推,还可以有第三层论据、第四层论据等。
在一个论证中,只能有一个论题,论据一般有多个。
举例论证这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
使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分论后结论,即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出结论。
这种结构的方法,比较符合人们的思维认识规律。
运用事实论证进行论证时列举的事实可以有两种形式,即概括总体性事实和枚举个别事实。
概括总体性事实的说服力在于事实所体现的普遍性,它是对事实的总体或全局的全面性统计或概括。
采用枚举个别事例的论证方式,不要求全面周到,只需枚举几个事例即可。
枚举事例要求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时也要考虑到经济原则,尽可能不要同类重复。
理论论证理论论证的目的是要证明论点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
由于论点一般是从具体的材料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其实质是归纳法,而归纳法在很多条件下是很难完全的,因此,有理论加以衡量,就能够保证其可靠性。
理论论证的逻辑形式是演绎推理,就是将归纳所得的论点,用人类已知的科学原理去衡量。
除了引用普遍性原理和原则外,各门学科的理论也可以作为论据。
如物理学理论、文学理论等。
理论论证的论据还可以是一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和成语等。
比较论证比较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
通常将它分为两类:一类是类比法,另一类是对比法。
逻辑论证知识点总结逻辑论证是逻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通过合乎逻辑的推理和论证,达到证明观点或结论的目的。
逻辑论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帮助人们正确思维,澄清观点,避免谬误,提高沟通效果等。
下面将对逻辑论证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论证的形式1. 演绎论证:演绎论证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式,即从普遍规律推及特殊情况。
它的基本形式是“所有A都是B,C是A,所以C是B”。
2. 归纳论证:归纳论证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式,即从特殊情况归纳出普遍规律。
它的基本形式是“C1是A,C2是A,C3是A,所以所有的C都是A”。
二、论证的结构1. 前提:论证的前提是构成推理的基础,它应该是真实的、已知的、合理的。
前提分为明示前提和暗示前提。
2. 结论:论证的结论是推理的目标,它应该是根据前提得出的,并且应该合乎逻辑,避免谬误。
3. 观点:论证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它应该在逻辑上与结论一致,并能从前提中推导出来。
三、论证的有效性1. 充分性:论证的充分性是指论证中的前提能否完全支撑结论,如果前提不够充分,可能无法推出结论,这就会造成论证的无效性。
2. 必然性:论证的必然性是指结论是否能必然地从前提中推导出来,如果结论并非必然,可能是由于前提并非所有情况下都成立,这也会导致论证的无效性。
3. 合理性:论证的合理性是指整个推理过程是否符合逻辑规律,是否合乎常理,是否存在谬误。
如果推理过程中存在逻辑错误,就会导致论证的无效性。
四、逻辑谬误1. 形式错误:形式错误是指论证的结构不符合逻辑规则的错误类型,比如“陷阱式论证”、“无中生有”等。
2. 实质错误:实质错误是指论证中的前提或结论本身存在问题的错误类型,比如“未经证实”的观点、“众声喧哗”等。
3. 论证错漏:论证错漏是指在论证过程中,有些关键的前提没有被提及或者在推理过程中发生了严重遗漏的错误类型。
五、逻辑关系1. 联言关系:联言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命题通过逻辑连接词(如“与”、“或”、“非”等)连接起来的关系。
逻辑学中语言和论证的关系
在逻辑学中,语言和论证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概念。
语言是逻辑学中用来表达思想、概念和信息的工具,而论证则是逻辑学中的一种推理方式,通过一系列的前提和结论来阐述一个观点或主张。
首先,语言在逻辑学中起到媒介的作用。
在论证中,语言是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
论证的构成需要使用语言来表达前提和结论,以及连接各个推理步骤的逻辑链条。
因此,语言在逻辑论证中起到了传递信息和推理过程的作用。
其次,论证需要符合逻辑规则和语言规范。
一个有效的论证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和语言规范,以确保前提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正确的。
这包括正确使用概念、命题、推理等逻辑元素,以及确保语言的准确性和清晰性。
同时,论证还必须排除逻辑谬误和语言歧义,以确保推理过程的合理性和结论的可靠性。
总之,语言和论证在逻辑学中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语言是论证的基础和工具,而论证则是逻辑推理的核心过程。
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信息,并通过论证来阐述观点或主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估推理过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逻辑学论证与演绎的关系
逻辑学论证与演绎是逻辑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系。
首先,论证是一种推理,它可以从一个或多个初始状态出发,从而得出一个结论。
它可以归结为一种证据,通过分析和讨论来证明一个论点。
一般来说,论证包括三个部分:论点、论据和推论。
论点是要证明的主张,也就是被论证的观点。
论据是论证的基础,是用来证明论点的实例或者证据。
推论是从论据中得出的结论,也就是论点。
其次,演绎是从具体的实例出发,抽象出一般性的论点的推理方式。
它是从一系列的特定事实,推动出普遍的一般原理的一种推理方式,即从已知的特定的实例出发,抽象出普遍的一般原理。
演绎的过程中,会使用一些推理技巧,比如概括、比较、类比等,以及一些演绎的逻辑原理,比如演绎矛盾、演绎对立、演绎相似等,来推导出一般性原理。
因此,论证与演绎之间具有重要的联系。
论证是从一个或多个初始状态出发,从而得出一个结论,而演绎则是从一系列的特定事实,推动出普遍的一般原理的一种推理方式。
论证是从特定的实例出发,归结为一种证据,以证明一个论点,而演绎则是从已知的特定的实例出发,抽象出普遍的一般原理。
此外,论证和演绎都需要运用推理技巧和逻辑原理,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
总之,论证与演绎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系,它们都是逻辑学中最重要的概念。
论证是从特定的实例出发,归结为一种证据,以证明一个论点,而演绎则是从已知的特定的实例出发,抽象出普遍的一般原理。
它们都需要运用推理技巧和逻辑原理,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
论证逻辑知识点总结一、命题逻辑1. 命题命题是陈述句,它要么为真,要么为假。
命题逻辑是研究命题之间逻辑关系的学科。
命题逻辑的核心概念有:合取、析取、蕴含、等价、否定等。
合取是指“且”的关系,例如命题p且q,表示p为真且q为真;析取是指“或”的关系,例如命题p或q,表示p为真或q为真;蕴含是指“如果…那么…”的关系,例如命题如果p,那么q,表示当p为真时,q为真;等价是指两个命题具有相同的真值,例如p等价于q,表示p和q同时为真或者同时为假;否定是指与原命题相反的命题,例如非p,表示p的否定。
2. 逻辑联结词逻辑联结词是连接命题的词语,包括合取联结词、析取联结词、蕴含联结词、等价联结词和否定联结词。
合取联结词有∧、或、与等符号;析取联结词有∨、或、或者等符号;蕴含联结词有→、如果…那么…等符号;等价联结词有↔、当且仅当等符号;否定联结词有¬、非等符号。
命题逻辑重要的理论有第三排中论、蕴含与推理规则、等值演算、真值表等。
其中,第三排中论指的是对任意命题p,它要么为真,要么为假;蕴含与推理规则指的是根据蕴含的真值表和推理规则对命题进行推理;等值演算指的是根据命题的等价关系进行演算;真值表指的是列举命题各种可能真值的表格。
二、谬误谬误是指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谬误分为形式谬误和实质谬误。
形式谬误是推理规则上的错误,例如偷梁换柱、以小概大、以偏概全等;实质谬误是推理前提或结论本身的错误,例如论证不充分、论证不正确、概念混淆等。
3.1 归纳谬误归纳谬误是指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中发生的错误。
例如,通过大量个别案例得出错误的一般性结论,或者从部分找零发现一般结论等。
3.2 漏斗谬误漏斗谬误是指在论证中忽略了一方面的因素,而给另一方面的因素不当的强调,导致结论出现偏差的错误。
3.3 带有外界因素的谬误带有外界因素的谬误是指在论证过程中带有其他因素的不合理介入所导致的错误。
三、推理推理是以某些命题为前提来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