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蛋白尿、血尿待查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7
肾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肾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D09.101)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ICD-9-CM-3:55.510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适合腹腔镜手术。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4,D09.101肾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术前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联合硬膜外麻醉。
2.手术方式: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切口愈合好。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ICD-10:N00+B95.5)。
(二)诊断依据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江载芳,申昆玲,沈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第8版)、《儿科学》(王卫平,孙锟、常立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
1.临床上有少尿,血尿,水肿,高血压。
2.血清补体C3下降。
3.伴随链球菌感染的证据,抗链球菌溶血素O明显升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
1.休息:急性期需卧床2~3周,直到肉眼血尿消失,水肿减退,血压正常,即可下床轻微活动。
2.饮食:以低盐饮食为好,严重水肿或高血压者需无盐饮食。
有氮质血症者应限制蛋白摄入,可给予优质动物蛋白0.5g/(kg·d)。
3.病因治疗:积极治疗链球菌感染,首选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菌药物治疗10~14天,过敏患儿可改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
4.对症治疗:利尿消肿;降压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5.并发症防治: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高血压脑病的防治、严重循环充血的防治。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00 + B95.5急性肾小球肾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2~7天(指工作日)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补体、ASO;(3)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钙磷代谢、凝血功能、ANA、dsDNA、ANCA、CRP、ESR、BNP;(4)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位相或尿红细胞形态;(5)腹部超声、泌尿系超声、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终末期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ICD-10:N18.0)行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ICD-9-CM-3:39.2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有或无慢性肾脏病史。
2.实验室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小于15ml/min/1.73m2,残余肾功能每周Kt/V小于2.0。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血液透析:有腹膜透析绝对禁忌症,需要建立血液透析通路。
对于糖尿病肾病、伴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等患者,可酌情提早建立血管通路。
2.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自愿选择。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7天(工作日)完善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铁代谢、iPTH;(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4)双上肢动脉、深静脉彩超(血液透析)。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浅静脉DSA、MRA或CTA。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8天(视病情决定)。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常规局部麻醉用药,肝素,生理盐水。
3.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
(九)术后住院恢复2-6天。
术后用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用药时间1-2天。
终末期肾脏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终末期肾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终末期肾脏病(ICD-10:N18.0)行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ICD-9-CM-3:39.2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有或无慢性肾脏病史。
2.实验室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小于15ml/min/1.73m2,残余肾功能每周Kt/V小于2.0。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血液透析:有腹膜透析绝对禁忌症,需要建立血液透析通路。
对于糖尿病肾病、伴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等患者,可酌情提早建立血管通路。
2.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自愿选择。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8.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7天(工作日)完善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铁代谢、iPTH;(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4)双上肢动脉、深静脉彩超(血液透析)。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浅静脉DSA、MRA或CTA。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8天(视病情决定)。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常规局部麻醉用药,肝素,生理盐水。
3.输血:视术中出血情况。
(九)术后住院恢复2-6天。
术后用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用药时间1-2天。
肾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肾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D09.101)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ICD-9-CM-3:55.510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适合腹腔镜手术。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4,D09.101肾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术前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联合硬膜外麻醉。
2.手术方式: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切口愈合好。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蛋白尿、血尿待查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蛋白尿、血尿待查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入院第一诊断为蛋白尿(ICD-10:R80)和/或血尿(ICD-10:R31),肾功能不全(ICD-10:N18),恶性高血压(ICD-10:),肾病综合征(ICD-10:N04),慢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3),隐匿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3),急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0),IgA肾病(ICD-10:N02);狼疮性肾炎(ICD-10:N08/M32),乙肝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ICD-10:NB18),过敏性紫癜性肾炎(ICD-10:D69),糖尿病肾病(ICD-10:N08/E1),骨髓瘤肾病(ICD-10:N08/C90),肾淀粉样变性(ICD-10:N08/E85),肥胖相关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5),妊娠相关性肾病(ICD-10:O12);薄基底膜肾病(),Alport综合征(ICD-10:Q87.8);慢性间质性肾炎(ICD-10:N12),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肾炎(ICD-10:N12),恶性高血压(),高血压肾损害(ICD-10:I12);微小病变病(ICD-10:N0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5.301),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5.501),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5.501),膜性肾病(ICD-10:N04.2),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ICD-10:N0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或修订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及其分类标准》进行诊断。
1.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0.15克。
2.血尿,尿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
3.肾功能不全,血肌酐超过正常值范围高限。
4.恶性高血压,舒张压≥130mmHg,高血压眼底III-Ⅳ级。
.蛋白尿、血尿待查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作者:————————————————————————————————日期:蛋白尿、血尿待查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蛋白尿、血尿待查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入院第一诊断为蛋白尿(ICD-10:R80)和/或血尿(ICD-10:R31),肾功能不全(ICD-10:N18),恶性高血压(ICD-10:),肾病综合征(ICD-10:N04),慢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3),隐匿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3),急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0),IgA肾病(ICD-10:N02);狼疮性肾炎(ICD-10:N08/M32),乙肝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ICD-10:NB18),过敏性紫癜性肾炎(ICD-10:D69),糖尿病肾病(ICD-10:N08/E1),骨髓瘤肾病(ICD-10:N08/C90),肾淀粉样变性(ICD-10:N08/E85),肥胖相关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5),妊娠相关性肾病(ICD-10:O12);薄基底膜肾病(),Alport综合征(ICD-10:Q87.8);慢性间质性肾炎(ICD-10:N12),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肾炎(ICD-10:N12),恶性高血压(),高血压肾损害(ICD-10:I12);微小病变病(ICD-10:N0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5.301),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5.501),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5.501),膜性肾病(ICD-10:N04.2),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ICD-10:N0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或修订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及其分类标准》进行诊断。
泌尿道感染临床路径一、泌尿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泌尿道感染(ICD-10:N39.0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1.急性起病,病程较短。
2.有或无全身感染的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
3.泌尿系统症状:可有膀胱刺激征,有或无腰痛和/或下腹痛、肋脊角及输尿管点压痛,肾区压痛和叩痛阳性或阴性。
4.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或正常,尿白细胞阳性,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阳性/阴性。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1.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必要时联合用药,足够疗程,预防或治疗败血症。
2.对症及支持治疗。
3.纠正易患因素。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泌尿道感染(ICD-10:N39.00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CRP;(3)清洁中段尿培养+药敏;(4)超声波检查(双肾形态大小、输尿管、膀胱、男性加前列腺)。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血、尿渗透压,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微球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找支原体和衣原体、尿结核杆菌培养、尿液高渗培养、血G(1,3-β-D-葡聚糖)试验、GM(半乳甘露聚糖)试验、血培养;(2)胸片、心电图、残余尿彩超、腹部彩超、妇科彩超、腹部X线平片、静脉肾盂造影、膀胱输尿管反流造影,必要时CT检查等。
肾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肾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D09.101)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ICD-9-CM-3:55.510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适合腹腔镜手术。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4,D09.101肾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术前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联合硬膜外麻醉。
2.手术方式: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切口愈合好。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泌尿道感染临床路径一、泌尿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泌尿道感染(ICD-10:N39.0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着)、《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着)。
1.急性起病,病程较短。
2.有或无全身感染的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
3.泌尿系统症状:可有膀胱刺激征,有或无腰痛和/或下腹痛、肋脊角及输尿管点压痛,肾区压痛和叩痛阳性或阴性。
4.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或正常,尿白细胞阳性,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阳性/阴性。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着)、《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着)。
1.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必要时联合用药,足够疗程,预防或治疗败血症。
2.对症及支持治疗。
3.纠正易患因素。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泌尿道感染(ICD-10:N39.00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CRP;(3)清洁中段尿培养+药敏;(4)超声波检查(双肾形态大小、输尿管、膀胱、男性加前列腺)。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血、尿渗透压,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微球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找支原体和衣原体、尿结核杆菌培养、尿液高渗培养、血G(1,3-β-D-葡聚糖)试验、GM(半乳甘露聚糖)试验、血培养;(2)胸片、心电图、残余尿彩超、腹部彩超、妇科彩超、腹部X线平片、静脉肾盂造影、膀胱输尿管反流造影,必要时CT 检查等。
肾病综合征临床路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一、适用对象本临床路径适用于首次诊断为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缩写为NS,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及其分类标准》进行诊断。
诊断标准包括蛋白尿>3.5g/24小时、低白蛋白血症<30g/L、高脂血症、高度浮肿等。
若仅有大量蛋白尿,但其他指标未达到诊断标准,则称为肾病综合征范围的蛋白尿。
三、诊治方案1.筛查导致肾病综合征的继发原因,明确临床诊断。
2.评估病情,包括肾功能、感染、血栓、心功能以及伴发病等。
3.评估肾活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后,行肾活检,获得病理诊断。
4.进行肾病综合征的支持治疗。
5.制定治疗方案,如病情需要,在获得病理诊断前,经评估病情后,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四、标准住院日标准住院日为7-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为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缩写为NS,2.肾病综合征范围内的蛋白尿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和大便隐血、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HbA1C、血脂、血浆蛋白、ESR、CRP、BNP、凝血功能等、免疫学指标(ANA、C3、C4、dsDNA、SSA、SSB或ENA谱)、感染筛查(乙肝、丙肝、梅毒、HIV、结核筛查等)、副蛋白病筛查(血、尿免疫电泳;血尿免疫固定电泳;轻链)、肿瘤标记物、肾脏B超、肺CT和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包括B超全身浅表淋巴结检查、肾静脉下肢深静脉B超检查和心功能评估等。
七、肾活检评估肾活检适应症、禁忌症后进行肾活检。
八、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对症支持治疗包括低盐饮食、利尿、降压和ACEI或ARB降压、降蛋白。
肾风(IgA肾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IgA肾病的患者一、肾风(IgA肾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肾风。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IgA肾病(ICD-10编码:N02.8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肾风(IgA肾病)中医诊疗方案”。
(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或修订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主编,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主编,第1版,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进行诊断。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肾风(IgA肾病)诊疗方案”。
肾风(IgA肾病)临床常见证候:1.基本证候气阴两虚证脉络瘀阻证风湿内扰证2.合并证候风热扰络证湿浊犯脾证下焦湿热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肾风(IgA肾病)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00-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肾风(IgA肾病)。
— 172 —肾病科中医临床路径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肾风和IgA肾病(ICD-10编码:N02.801)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尿红细胞形态分析、24小时尿蛋白定量(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4)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或eGFR(5)凝血功能(6)蛋白电泳(7)免疫指标(ANA谱、IgG、IgA、IgM、C3、C4、RF、ASO)、CRP、ESR(8)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HIV等)(9)腹部超声、胸部X线片、心电图(10)肾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及病理类型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ANCA、抗GBM抗体、HLA-B27、尿微量蛋白分析、尿NAG酶、尿渗透压、超声心动图、双肾ECT、双肾血管彩超或CT/MRI、甲状腺功能、血和尿免疫固定电泳、血和尿轻链定量、肿瘤标志物、血型、骨髓穿刺、电测听、检眼镜和裂隙灯检查等。
IgA肾病肾穿刺活检病情观察指引IgA肾病是一组多病因引起的具有相同免疫病理学特征的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表现为肉眼血尿、镜下血尿,35%-40%的患者表现为镜下血尿伴蛋白尿,其余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和肾功能衰竭。
肾穿刺活检是肾脏病理诊断的唯一方法,阻断发病环节的有效减缓,减少终末期肾衰竭发生与发展。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肾穿刺活检术的目的、意义、过程及注意事项等,让病人更好的了解肾穿刺活检术,积极配合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用药疗效及药物副作用等。
【入院日】1.按照“病人入院接待指引”热情接待病人,安排床位,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护士,病区主任、护士长,病区专家,技术骨干,介绍同病室病友。
2.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入院评估:生命体征,饮食、睡眠、心理、排泄(特别是尿量)、有无水肿。
3.正确执行医嘱。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5.饮食:协助订餐,指导进行低盐饮食。
6.心理护理。
7.做好皮肤护理。
8.了解患者所需并帮助解决,做好生活护理。
【第二日】1.完善各项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血清蛋白电泳、CRP、ESR、免疫指标(ANA谱、IgA、IgM、IgG、C3、C4、RF、ASO)、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HIV等)、ANCA、抗GBM抗体、甲状腺功能;2.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变形红细胞;3.B超(双肾形态大小、输尿管和膀胱)、腹部超声、双肾血管彩超、胸片、心电图。
4.正确执行医嘱。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6.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家属说明肾活检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介绍做过肾穿的病人,给予现身说法,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7.做疾病相关知识宣教。
8.做好皮肤护理。
9.了解病人所需并帮助解决【住院3-7日】1.继续完善各项相关辅助检查,告知病人各项检查结果,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慢性肾炎综合征(疑似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慢性肾炎综合征(疑似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肾炎综合征、复发性或持续性血尿与蛋白尿,诊断疑似IgA肾病(ICD-10:N02.801)。
拟行肾穿刺活组织检查(ICD-9-CM-3:55.23)。
(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或修订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及其分类标准》进行诊断。
1.起病缓慢,病程迁延,患病时间超过3个月,部分患者急性起病,病程较短。
2.血尿以畸形红细胞尿为主,常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尤其是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的血尿,可伴有高血压和(或)肾功能减退。
3.排除继发性因素。
(三)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四)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肾炎综合征、复发性或持续性血尿与蛋白尿,病理诊断疑似IgA肾病(ICD-10:N02.80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五)住院后3~7天(指工作日)需完成的检查项目1.住院后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CRP、ESR、免疫指标(ANA谱、ENA全套、dsDNA定量、IgG、IgA、IgM、C3、C4、RF、ASO)、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HIV等)。
血型测定。
(3)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位相。
(4)超声(双肾形态大小、输尿管和膀胱)、胸部CT或X线胸片、心电图。
2.如无禁忌,必须行肾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及病理类型,以指导治疗,估计预后。
肾活检前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HIV等)。
蛋白尿、血尿待查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蛋白尿、血尿待查行肾穿刺活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入院第一诊断为蛋白尿(ICD-10:R80)和/或血尿(ICD-10:R31),肾功能不全(ICD-10:N18),恶性高血压(ICD-10:),肾病综合征(ICD-10:N04),慢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3),隐匿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3),急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0),IgA肾病(ICD-10:N02);狼疮性肾炎(ICD-10:N08/M32),乙肝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ICD-10:NB18),过敏性紫癜性肾炎(ICD-10:D69),糖尿病肾病(ICD-10:N08/E1),骨髓瘤肾病(ICD-10:N08/C90),肾淀粉样变性(ICD-10:N08/E85),肥胖相关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5),妊娠相关性肾病(ICD-10:O12);薄基底膜肾病(),Alport综合征(ICD-10:Q87.8);慢性间质性肾炎(ICD-10:N12),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肾炎(ICD-10:N12),恶性高血压(),高血压肾损害(ICD-10:I12);微小病变病(ICD-10:N0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5.301),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5.501),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CD-10:N05.501),膜性肾病(ICD-10:
N04.2),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ICD-10:N0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或修订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临床技术操作规-肾脏病学分册》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及其分类标准》进行诊断。
1.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0.15克。
2.血尿,尿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
3.肾功能不全,血肌酐超过正常值围高限。
4.恶性高血压,舒压≥130mmHg,高血压眼底III-Ⅳ级。
(三)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不全诊断标准。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见相关路径。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五)住院后3-7天(指工作日)需完成的检查项目。
1.住院后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OB;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蛋白电泳、CRP、 ESR、免疫指标、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HIV等);
(3)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位相;
(4)B超(肝胆胰脾双肾形态大小、输尿管和膀胱)、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除上述检查,必要时检查:结核菌素试验、ANCA、抗GBM抗体、HLA-27、超声心动图、双肾血管彩超、甲状腺功能、血和尿β2微球蛋白、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和尿免疫固定电泳、血和尿轻链定量、血和尿重金属、肿瘤标志物、RAAS、皮质醇、儿茶酚胺、VMA、电测听、眼底镜和裂隙灯检查、肺部CT等。
3.如无禁忌,行肾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及病理类型,以指导治疗,评估预后。
(六)选择用药。
1.控制血压、减少尿蛋白:血管紧素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素受体拮抗剂(ARB)(必要时)。
2.利尿消肿药
如果肾穿刺前使用了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宜提前5-7天停用抗血小板药(包括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提前3天停用抗凝药。
(七)肾穿刺病理检查。
如果患者入院前已完成穿刺前的检查和准备,住院后即可进行肾活检。
如果患者住院后开始安排肾活检前的检查和准备,则在完成评估后行肾活检。
1.麻醉方式:局麻。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3.取材方式:经皮肾活检。
4.组织病理:石蜡切片行光镜检查,冰冻切片行免疫荧光检查,戊二醛固定的标本行电镜检查。
根据病情必要时特殊染色。
(八)穿刺后用药。
1.肾穿刺术后根据情况选择性使用止血药。
2. 3.根据肾活检病理诊断(分期、分级或分型)结合临床表现,确定治疗方案,必要时合理使用ACEI、ARB、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和免疫抑制剂、抗凝药、抗血小板药、降脂药、利尿药、胃粘膜保护剂、钙片等。
(九)出院标准。
1.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明确。
2.临床表现(血压、尿蛋白、血尿、肾功能)稳定或者好转。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肾功能急剧恶化、恶性高血压、血栓栓塞、较重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需要在住院期间处理。
2.新出现其他系统合并症,需要住院治疗。
3.出现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或肾穿刺并发症,需要住院
期间处理。
4.根据临床或病理结果需激素强化治疗及血浆置换等治疗。
5.患者持续严重低白蛋白血症,严重水肿伴胸腹水,利尿剂不敏感,需延长住院观察,必要时需血液净化治疗辅助者。
6.由于患者自身的原因,如不合作等不能继续临床路径者。
7.经讨论决定不行肾穿刺者。
二、蛋白尿、血尿行肾穿刺活检的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蛋白尿(ICD-10:R80)/血尿(ICD-10:R31)
患者: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