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企业战略的制定与选择
- 格式:ppt
- 大小:559.50 KB
- 文档页数:28
第七章总体战略稳定型战略是指限于经营环境和内部条件,企业在一定时期所期望达到的经营状况基本保持在战略起点的范围和水平上的战略。
特征:1.企业对过去的经营业绩表示满意,寻求相同或相似的经营目标。
2.产销规模和市场地位大致不变或较小幅度增长或减少。
原因:1.管理层不希望承担较大幅度地改变现行战略所带来的危险。
2.战略的改变需要资源配置的改变。
3.发展太快会使经营规模超出管理资源,产生低效率的情况。
4.企业的力量可能跟不上或不了解可能影响产品和市场的变化。
适用性:采取稳定性战略的企业,一般处于市场需求及行业结构稳定或较小动荡的外部环境中,因而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挑战和发展机会相对较少,但是,有些企业在市场需求较小幅度增长或是外部环境提供了较多发展机遇也会采用稳定型战略。
这些企业一般来说是由于资源状况不足以抓住新的发展机会而不得不采用相对保守的稳定型战略。
适用于对环境变化预测比较准确而又经营相当成功的企业。
不需要改变宗旨、目标,只需按一定比例提高销售。
利润等目标。
(公共事业、运输部门的企业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采用。
)优点:1.风险小2.能够保持战略的连续性3.防止由于发展过快、过急造成的失衡状态。
(许多彩电、空调、手机企业就犯过这种毛病)4.有一个较好的休整期,聚集更多的能量,为今后发展做好准备。
从这点上说,适时地稳定型战略是将来的增长型战略的一个必要的酝酿阶段。
缺点:1.稳定型战略是以外部环境不会发生大的变动、市场需求和竞争格局基本稳定为前提条件的,如果这种前提不存在或被打破,企业战略目标、外部环境、企业实力三者之间就会失去平衡,将企业陷入困境。
2.可能会丧失外部环境提供的一些可以快速发展的机会。
特别是竞争对手利用这些加速发展。
3.导致管理者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求变革的懒惰行为。
使企业减弱风险意识,甚至形成惧怕风险、回避风险的企业文化,降低企业对风险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发展型战略Ⅰ:战略类型特征:1.企业不一定比整个经济发展得更快。
第七章战略实施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和掌握战略实施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模式,以及组织结构、资源配置、领导者、信息系统、企业文化等因素构成的支持系统在战略实施中的作用和匹配关系。
本章重点:1、战略实施的模式2、战略和组织机构的关系3、战略实施与组织结构的选择4、战略实施与资源的关系5、信息系统在战略实施中的重要性6、战略实施与企业文化的关系7、战略实施与文化关系的管理8、企业文化的再造9、战略领导者的素质本章难点:1、战略实施的模式2、战略和组织机构的关系3、组织结构的战略创新4、企业战略资源配置5、战略实施中信息系统的建立过程6、战略实施与企业文化的关系7、战略实施与文化关系的管理8、企业文化的再造9、战略领导者的行为模式第一节战略实施的原则与模式一、战略实施的基本原则:权变原则权变原则要求我们不只是笼统地提出战略需要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还应对可能发生的特定变化及其对企业战略实施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应变方案都要有足够的了解和准备,从而具备足够的应变能力。
二、战略实施的支持系统在企业中有诸多因素影响着战略转化为行动,这些因素构成了战略实施的支持系统。
这些因素包括组织结构、资源配置、企业文化、信息系统、控制激励制度和各级领导等。
这些因素并非各自孤立发挥作用,而是相互联系地综合起来对战略实施发挥作用。
三、战略实施的模式(一)指挥型:特点是企业总经理考虑的是如何制定一个最佳战略的问题。
1、企业采用指挥型战略的条件(1)总经理拥有较高的权威(2)战略比较容易实施(3)有准确快速的信息系统(4)规划人员客观公正2、这种模式的缺点:战略制定者(高层管理者)与执行者(低层管理者)分开导致下层管理者缺少执行战略的动力和创造精神,甚至会拒绝执行战略。
(二)变革型:与指挥型模式相反,在变革型模式中企业总经理考虑的主要是如何实施企业战略。
他要为有效的实施战略而设计适当的行政管理系统。
(三)合作型:在这种模式中,企业总经理考虑的是如何让其他高层管理者同他一起共同实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