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时空杂志
- 格式:docx
- 大小:15.90 KB
- 文档页数:3
当代中国艺术学研究论著、期刊论文文献编年录[1998—2002]亦云【编者按】当代中国艺术学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本刊已经连续做了两期了。
令人欣慰的是,两年来反馈的意见与建议更多还是鼓励与认同。
开辟这一专栏,目的就是要将近20年来中国大陆地区讨论艺术学及其学科建设的文献资料逐年整理出来,能够给当代学人一点启发与帮助。
为了材料整理的系统化与规范化,初步预想是以五年为一个阶段。
前两年整理发表了第一组和第二组文献,分别是从1988年至1992年,1993至1997年的相关文献。
如果可能,本刊还将往前追溯,希望尽可能将近现代的艺术学研究的文献材料呈现在同仁面前。
鉴于编者见识所囿,文献来源繁多以及遴选标准恐待商榷,遗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学界同仁不吝批评指正。
4 u d y o fart论著索引1998年刘锡诚著:《中国原始艺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刘雨著:《艺术经验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李心峰等著:《艺术类型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郑元者著:《艺术之根一一艺术起源学引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刘道广著:《中国古代艺术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吕学峰,吴爱丽著:《艺术哲学简论》,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年。
吴甲丰著:《对西方艺术的再认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
姜耕玉著:《艺术与美》,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
杨文虎著:《艺术思维和创作的发生》,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
王昆吾著:《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王烟生著:《艺术创造与接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程孟辉著:《格罗塞原始艺术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邱正伦编著:《艺术美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顾建华主编:《中国传统艺术》,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
从《洛神赋图》看传统中国画的时空观胡传江【摘要】中国画作为东方艺术的典型代表,在古代哲学与美学思想的关照下表现了极富民族性的审美传统,与西方绘画理念大异其趣.中国画之时空观,乃是时空无限、物我交融的多维度的哲学空间,并非狭义的"视觉空间".按照中国美学精神,中国画里的时空关系与造形、透视、构图等手法是同一的,密不可分.本文将从经营位置、观察方法、造形等问题来论述中国画独特的时空观.【期刊名称】《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3页(P126-128)【关键词】时空无限;天人合一;以大观小;意象【作者】胡传江【作者单位】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安徽淮南 232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20作为中国古代绘画之经典,无论从布局结构、造形、环境描绘以及用笔敷色来看,此图都不愧是旷代绝世之作,对后世绘画影响之大堪为典范。
依据曹植《洛神赋》为蓝本,顾长康采用连续图画形式,“迁想妙得”“置陈布势”,再度为我们演绎了这段凄美爱情长卷。
全卷共分四段,描绘了曹植与洛神人神情未了的爱情故事,表现了“人神道殊”不能相恋的惆怅之情,展卷观来令人柔肠百回,感慨万千!整幅画面来看,该图具有典型的传统中国画审美特征,蕴含着丰富的古代美学信息,与西方绘画传统手法大异其趣。
超时空的多维空间构图:画家把这个爱情故事在同一画幅的不同场景中展开,主人公依据情节发展,反复多次出现,又用山石、河流、林木等配景自然区隔不同情节,使得画面像一首温婉而又缠绵的音乐一样节奏清晰又和谐一体,丝毫看不出连环画式的割裂。
这一方式既有中国绘画传统的某种因素,同时也照顾到了原赋叙事的结构,形成和文学作品的对应关系。
观察方法:人物与环境的安排呈现出早期中国山水画:“水不容泛、人大于山”的特点,为突出故事题材主题,人物与背景之间比例关系失调,人物明显大于山水环境,高山仿佛土丘,大河如同溪流,至于树木就只能勾画出一个个扇形轮廓,极富图案感。
梁文斌书法作品
梁文斌,浙江绍兴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硕士,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博士,北京语言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助理,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创作部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70年代书家艺委会委员;获中国书坛第二届“兰亭七子”第一名,《中国书法》中青年实力书家60人提名,《书法》全国书法百家“十佳”,浙江省绍兴市鲁迅文学艺术奖等。
作品曾多次荣获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奖”“单项奖”以及“全浙书法展金奖”“浙江省中青展金奖”等重大奖项。
论文发表于《中国书法》《美术观察》《艺术时空》《书画世界》等专业杂志。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梁文斌作品集》。
梁文斌
梁文斌书法作品
梁文斌书法作品
梁文斌书法作品。
附件第二届吉林省新闻出版精品奖获奖名单(共计82个)一、出版产业类精品奖(共5个)(一)最佳“走出去”项目(共1个)1.吉林省出版“走出去”30种朝文图书版权输出项目(二)最佳出版产业项目(工程)(共4个)2.吉林省“全民阅读”工程项目3.吉林省“双效图书”出版项目4.吉林省学术期刊质量升级项目5.吉林省印刷产业振兴工程项目二、报刊类精品奖(共13个)(一)报纸栏目精品奖(共2个)1.东北风(吉林日报社)2.畅言录(四平日报社)(二)期刊精品奖(共11个)3.意林4.演讲与口才5.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6.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仿生工程学报8.玉米科学9.职业技术教育10.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1.税务与经济12.作家13.作文与考试三、图书类精品奖(共57个)(一)哲学社会科学类(共15个)1.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吉林人民出版社)2.冯友兰文集(10卷)(长春出版社)3.长征史记(吉林人民出版社)4.中国朝鲜族革命斗争史(吉林人民出版社)5.罗马帝国衰亡史(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元认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7.元朝别集珍本丛刊(吉林文史出版社)8.刘鹗集(吉林文史出版社)9.中国东北对外开放(吉林大学出版社)10.领袖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1.司马迁的西方现代经济思想(长春出版社)12.中国地方史纲(吉林大学出版社)13.欧盟区域经济政策(吉林大学出版社)14.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5.吉林通史(吉林人民出版社)(二)科技、生活、外语类(共8个)16.生活小窍门1500招(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7.精编家常菜(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8.吉林玉米有害生物原色图谱(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长白山珍贵食用菌栽培技术(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中国长白山观赏植物彩色图志(吉林教育出版社)21.基础量子化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2.景观生态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3.3S支持下的中国典型沼泽湿地景观时空动态变化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三)美术、摄影类(共4个)24.中国写实画派――中国首部写实油画研摹巨著(吉林美术出版社)25.英雄――中国历届奥运冠军肖像摄影作品(吉林美术出版社)26.平面构成教程(吉林美术出版社)27.东北民间铜镜鉴赏(吉林摄影出版社)(四)文学、未成年人、教育类(共18个)28.满族口头遗产说部丛书《扈伦传奇》(吉林人民出版社)29.农民父亲(时代文艺出版社)30.谁敢问问自己(时代文艺出版社)31.我的行走笔记(时代文艺出版社)32.名句经典(吉林教育出版社)33.小句中枢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34.现代诗歌创作论(吉林大学出版社)35.慰安妇考察手记(吉林文史出版社)36.图说天下――中国地理系列(10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7.全脑开发(吉林摄影出版社)38.环保百科(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39.小探索者科普系列(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40.感恩阅读书架(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41.马小跳爱科学(春、夏、秋、冬)(吉林美术出版社)42.中国孩子的好榜样(吉林文史出版社)43.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全60册)(吉林文史出版社)44.教师走向成功的22条“军规”(吉林大学出版社)45.教育与数学教育:史宁中教授教育研究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五)朝文图书(共8个)46.黄龟渊全集(1-10卷)(延边人民出版社)47.中韩语言文字关系史研究(上下册)(延边教育出版社)48.延边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史(延边人民出版社)49.朝鲜族高中朝鲜语文教科书(延边教育出版社)50.朝鲜族高中汉语教科书(延边教育出版社)51.20世纪朝鲜族文学史料全集(1、2辑)(延边人民出版社)52.中国朝鲜族民间音乐集(延边人民出版社)53.朝鲜语语言学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六)图书装帧设计精品奖(共4个)54.大哉中华丛书(长春出版社)55.国家地理·神秘中国(吉林文史出版社)56.约翰·豪奇幻艺术工场(吉林美术出版社)57.汉语正音手册(吉林大学出版社)四、印刷复制类精品奖(共3个)(一)印刷复制精品奖(共3个)1.中西糕点大全(长春新华印刷有限公司)2.中外建筑史(长春人民印业有限公司)3.冯友兰文集[1-10卷] (长春第二新华印刷有限责任公司)五、科技与数字出版类精品奖(共4个)(一)音像出版物精品奖(共2个)1.魅力中国·吉林(吉林音像出版社)2.朝鲜族舞蹈速成教材(吉林民族音像出版社)(二)互联网出版网站栏目精品奖(共1个)3.边疆巨变—图解延边改革开放30年(延边信息港网站)(三)数字和动漫网游出版精品奖(共1个)4.风雷游戏(吉林风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第二届吉林省新闻出版优秀集体奖获奖名单(共计30个)一、报刊类优秀集体奖(共11个)(一)优秀报社(共4个)1.吉林日报社2.房地产报社3.延边晨报社4.江城晚报社(二)优秀期刊社(共5个)5.《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6.《新长征》杂志社7.吉林省医学期刊社8.卓信医学传媒集团9.《长白学刊》编辑部(三)优秀报刊记者站(共2个)10.农民日报社吉林记者站11.人民日报社吉林记者站二、图书类优秀集体奖(共5个)(一)优秀图书出版社(共5个)1.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吉林美术出版社3.长春出版社4.延边教育出版社5.吉林摄影出版社三、印刷复制类优秀集体奖(共4个)(一)优秀印刷企业(共3个)1.长春人民印业有限公司2.四平红嘴伟达包装有限公司3.敦化金诚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二)优秀复录(光盘生产)企业(共1个)4.辽源市九州磁录有限公司四、科技与数字出版类优秀集体奖(共1个)(一)优秀音像出版社(共1个)1.吉林音像出版社五、出版物发行类优秀集体奖(共3个)(一)优秀出版物发行营销企业(共3个)1.吉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吉林省新华书店集团松原市有限责任公司3.东北书局六、版权管理类优秀集体奖(共1个)(一)优秀版权贸易单位(共1个)1.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七、出版行政管理类优秀集体奖(共5个)(一)优秀新闻出版(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共5个)1.长春市新闻出版局2.省新闻出版局反非法与违禁出版物处3.吉林市新闻出版局4.延边州新闻出版局5.辽源市文化新闻出版局第二届吉林省新闻出版优秀人物奖获奖名单(共计69个)一、报刊类优秀个人奖(共32人)(一)优秀报社社长(总编)(共7人)1.李新民(吉林日报社总编)2.李荣(延边日报社社长兼总编)3.赵宝忠(城市晚报社总编)4.段弘毅(东亚经贸新闻报社社长)5.包天仁(英语辅导报社社长兼总编)6.吴占宝(图们江报社社长兼总编)7.王延军(白城日报社社长)(二)优秀期刊社社长(总编)(共4人)8.贾志坚(女人坊杂志社社长)9.王瀚令(才智杂志社社长)10.王雁鹏(吉林科技出版社《大众汽车》编辑部主编)11.赵国君(黄金杂志社社长)(三)优秀报纸编辑(共5人)12.程德禄(吉林日报社编辑)13.王小微(吉林日报社编辑)14.王鑫(新文化报社编辑)15.丁丽娜(语文学习报编辑)16.姜兰(长春工大校报编辑)(四)优秀期刊编辑(共8人)17.王永平(社会科学战线编辑)18.赵东奎(吉林大学社科学报编辑)19.宋鸥(史学集刊编辑)20.孟春蕊(文艺争鸣编辑)21.阎琪(吉林中医药编辑)22.姜明玉(长白山编辑)23.李严(北方妇女儿童期刊社编辑)24.周喜悦(幽默与笑话编辑)(五)优秀报社记者(共8人)25.高正佳(吉林日报社记者)26.傅多强(吉林日报社记者)27.刘怀(吉林日报社记者)28.杨李一(新文化报记者)29.孔非(长春日报社记者)30.孙翠翠(长春晚报记者)31.高海峰(江城日报记者)32.张有(辽源日报社记者)二、图书类优秀个人奖(共14人)(一)优秀图书出版社社长(总编)(共5人)1.胡维革(吉林人民出版社社长)2.李成权(延边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3.孙亚飞(吉林出版集团译文公司总经理)4.张四季(时代文艺出版社社长兼总编)5.齐仁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党总支书记兼副社长)(二)优秀图书编辑(共9人)6.师晓晖(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编辑)7.王尔立(吉林文史出版社编辑)8.赵鹏(吉林科技出版社编辑)9.魏洪超(时代文艺出版社编辑)10.刘兆辉(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11.李相万(延边教育出版社编辑)12.曹恒(吉林出版集团编辑)13.杜菲(长春出版社编辑)14.尤雷(吉林美术出版社编辑)三、印刷复制类优秀个人奖(共6人)(一)优秀印刷企业厂长(经理)(共5人)1.魏洪和(长春新华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2.杨林(长春第二新华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3.朴英男(延边新华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4.鲁庆生(省委机关印刷厂厂长)5.夏凌宇(吉林省税务印刷厂厂长)(二)优秀复录(光盘生产)企业厂长(经理)(共1人)6.姜守清(吉林庆达光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四、数字与科技出版类优秀个人奖(共1人)(一)优秀互联网出版网站站长(经理、总裁)(共1人)1.马天作(新浪吉林网站总经理)五、出版物发行类优秀个人奖(共8人)(一)优秀出版物发行营销企业经理(共4人)1.曾昭群(吉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2.宋雅玲(吉林省新华书店集团吉林市有限责任公司经理)3.刘志强(吉林音像出版社副社长)4.雒晓云(吉林省新华书店集团梅河口市有限责任公司经理)(二)优秀出版物发行营销员(共4人)5.胥莹(吉林省新华书店集团白城市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6.韩黎明(城市晚报发行中心副主任)7.马铭(长春出版社发行部副经理)8.崔珺(幽默与笑话杂志社发行部主任)六、行政管理类优秀个人奖(共8人)(一)优秀新闻出版(版权)行政管理人员(共8人)1.宋亚峰(白城市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局局长)2.姚玉和(省新闻出版局出版产业发展处处长)3.郑军辉(双辽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4.王静慧(敦化市政府副市长)5.杨宗宇(松原市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局科长)6.葛会清(白山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7.耿书环(榆树市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局局长)8.崔永刚(四平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
全国艺术科学发展与规划按语:艺术科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基石,也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体现。
长期以来,艺术科学理论研究一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先导作用、服务职能日益凸显,不可替代。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及文化艺术事业高度重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双百”方针、“二为”方向以及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等重要”,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艺术科学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证。
这些对于构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当代中华文化、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塑造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六十多年的努力,新中国的艺术科学理论研究已逐步走向深入,研究体系日益完善,枝繁叶茂,结出硕果。
为繁荣理论建设,中共中央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等战略任务,强调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包括艺术学科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发展与繁荣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同时,国家加大了对哲学社会科学及艺术科学的投入,各级党委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及艺术科学重要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艺术科学理论的建设和发展。
当前的文化体制改革也明确要求,全国各级文化科研机构务必进一步完善研究机构、整合学术资源、抓住时代机遇、创新思路方法,努力进取,完成任务,争取更大成果。
艺术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建设得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作为全国文化系统的公共信息平台,本着一贯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宗旨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海纳百川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气魄,《艺术百家》杂志社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经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厅党组研究,决定自2022年起,陆续分期分批介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以及国家艺术教育理论研究和艺术学科建设的最新成果。
关于刘云鹤的介绍刘云鹤,人名,较著名的人有:《安徽书坛》责任编辑刘云鹤(著名书法家);宿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秘书长刘云鹤;原鞍山市市长刘云鹤;天津京剧院鼓师刘云鹤等。
1《安徽书坛》责任编辑人物简介名祖莹,笔名有沉庐等,以字行。
男,1963年10月生于江西景德镇,安徽舒城人。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暨学术委员,《安徽书坛》责任编辑,安徽省直书画协会理事,安徽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家网艺术顾问。
2002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2003年入省委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就读,工程师职称,系中共党员。
1981年7月毕业于安徽省大江机械工业学校机械制造专业(现安徽省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同年分配至企业从事技术工作。
后因工作需要,于1989年10月调企业工会从事组织、宣传、劳动竞赛工作,2001年调厂党委办公室主要从事宣传、厂报编辑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至今。
现供职于安徽军工集团安徽省东风机械总厂党委办。
成就由于自己酷爱书法艺术,数十年来孜孜以求,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一定的造诣和成就。
其书法作品先后入选、入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首届中日公开征集作品展,第三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第六、七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第二届全国楹联书法大展,世界华人书画展,首届全国青年美术书法展获奖,第二届中韩书法交流展。
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法大型展获优秀奖,“冼夫人”杯全国书法大展等,并参加安徽书协主办的《建国50周年安徽书法大展》获二等奖,《安徽书法晋京展》、《新世纪安徽书法大展》优秀奖。
书法作品和书法、美术评论文章约数十万字见著于《书法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中国书法》、《书法》、《书法赏评》、《书法之友》、《现代书法》等全国各家专业报刊。
《青少年书法报》、《书法之友》、《文化时空》、《中国艺术报》等有专版介绍其艺术成就。
作品和传略也先后收入《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国际现代书法集》、《中韩书法艺术宝典》、《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书法卷》、《安徽当代书法集》、《安徽书法晋京展作品集》、《新世纪安徽首届书法大展作品集》等。
【文物博论】 A Theory of Cultural Relics020Vol.193戏画在清代主要以灯画、年画、插图版画、壁画、戏曲肖像画和戏装人物扮相谱等民间绘画的形式在通俗文化领域流行,但是成为文人雅士和精英画家们关注的对象则是自近代以来才发生的。
戏曲题材人物画的集中涌现表现出了非常显著的时代特征:以中国传统的宣纸水墨或西方舶来的油彩画布等媒介材料来描绘古典戏曲文化元素或题材,似乎是慰藉20世纪画家们内心文化焦虑的一种途径。
在戏曲人物画创作领域,有一种关于中国现代美术民族化的思考和诉求①,包含着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诸多时代主题,包括戏曲的变革、中国绘画的现代转型以及大批艺术青年求艺海外的留学潮流等。
民国期间留学海外的艺术青年见识了当时在法国、德国方兴未艾的现代绘画艺术的新动向,努力寻求西方现代绘画的新鲜活力来改变中国美术的传统面貌,尤其是在人物画领域,急于摆脱传统绘画框架的诉求更为迫切和强烈。
他们一方面借鉴西方现代绘画的方法和观念,另一方面也向民族传统美术寻找启发,特别是在一个批判文人画传统的语境下,尤为关注民间美术形态。
林风眠的戏曲人物画创作就体现了一种独特的他者视角下,调和民族美术与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艺术实验。
林风眠的戏曲人物画正是20世纪戏曲绘画潮流中的一部分,他的戏曲人物绘画中的现代构成意识是其艺术的重要特征,这种现代构成意识不仅来自西方立体主义和表现主义对他的启发,也与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中的漆画、皮影、瓷画有着深刻的联系。
对传统戏曲故事题材的描绘和对戏装扮相人物形象的刻画与诠释,是林风眠50年代绘画题材的重要部分。
在他的戏曲人物作品中反映了上述多重时代主题,尤其反映了他在中西绘画技法、艺术风格、绘画语言、绘画元素方面所做的实验与尝试。
林风眠兼收并蓄的广阔视野以及对中西画法的调和试验,在近代中国绘画的现代转型中有着筚路蓝缕的开创性。
他的戏曲人物作品的现代性之一包括画面的现代结构意识,这种现代结构意识,既来源于林风眠对西方现代派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勃拉克,印象派画家马奈、塞尚等人的借鉴;②也得益于他对中国民间艺术如瓷画、汉画像砖石、皮影等表现手法的吸收。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文艺的空间形式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8BZW005)、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西师大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2020年度招标项目“先秦两汉审美空间的生成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JD20067)的阶段性成果。
审美时空观与中国艺术美学*詹冬华摘要:中国古代审美时空观涉及三个维度:一是自然与社会,主要表现为“自然时空”;二是情感与心理,主要表现为“心理时空”;三是符号与形式,表现为“形式时空”。
儒家的“德性时空”、道家的“道体时空”、佛禅的“佛心时空”是中国古代审美时空观的主要思想渊源,在审美时空观的构成方面,三者所产生影响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自然时空、心理时空、形式时空彼此渗透,相辅相成,共同营构出具有独特美学光芒的艺术审美时空。
关键词:中国古代;审美时空观;思想渊源;艺术呈现审美时空观是中国古代艺术美学研究中的重要命题,它与艺术审美体验、审美超越,艺术文本的创作与形式构成,艺术的价值理念等问题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审美时空观所涉及的领域较多,既关涉到中国哲学中的时空问题,又与中国美学、诗学中的范畴命题密不可分,同时又与艺术理论与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文拟首先厘清审美时空观的基本内涵,并对其构成维度展开理论分析;其次,从儒、道、释三大主流文化层面对中国古代审美时空观产生的思想渊源进行探究,以期对审美时空观的发生情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最后,结合几种代表性的艺术,考察审美时空观的具体呈现样态,以期对该问题有更为切实具体的理解。
一、中国古代审美时空观的构成审美时空观虽然与时空问题密切相关,但并不等同于时空本身。
审美时空观有着自己的发生历程、构成维度与本质属性。
所谓“审美时空观”,是指人们的审美思想意识以及艺术审美实践中所呈现出来的时空观念,它包含广义与狭义两种内涵。
广义的审美时空观指的是一切审美领域中所涵盖的时空观,包括自然美、社会美、生态美、艺术美、宗教美、科技美等。
刊名:中国艺术时空
China Arts Space
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
周期: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 16开
ISSN:1674-9472
CN:11-5874/J
邮发代号:82-108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中国艺术时空
创刊时间:2011
《中国艺术时空》杂志期刊简介
《中国艺术时空》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国内统一刊号:CN11-5874/J,国际刊号:ISSN1674-9472。
本刊自2011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党的文艺方针,以国家相关的法律制度为准绳,关注现实,把握时代脉搏,展示当代中国的文化风貌和艺术精神,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与文艺的交流活动。
以广泛关注和深度探讨为基础,力图打破艺术门类之间的壁垒,整合各项艺术资源,为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的艺术协作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以更广阔的视野探讨当代艺术的发展。
发表流程:收稿---稿件初审---商定期刊---杂志社审稿---办理定金---修改定稿---确认---付余款---杂志社发采稿通知---发表见刊---接收期刊样册---知网收录
论文刊发时间:从收到论文版面费起3-4个月(特殊情况除外),针对需要快速发表的作者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本站声明:期刊之家网与多家医学期刊结成了学术联盟,如果您有发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SCI收录期刊的需求,以及对于需要论文发票的作者可以与我们联系
1、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时间安排等相关咨询联系刘编辑1269292199
2、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不损害公共利益。
3、是作者本人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来稿我方可提供“中国知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提供修改建议,达到文字复制比符合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
4、本站初审周期为2-5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2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
5、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
6、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7、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
8、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一律不退,请自留电子稿。
《中国艺术时空》杂志期刊常见论文发表范例
经典的美丽窒息的浪漫——评芭蕾舞剧《茶花女》
南音与昆曲归韵区别管窥——兼谈南音咬字的“改良”
台湾歌仔戏和漳州芗剧的跨海传戏
爱欲与启蒙背后的诘问——精神分析语境下的电影《梦之安魂曲》解读
中国画色彩表现引发的思考
回归自然畅神怡情——周石峰的山水画
孙策的《移动山水》:山水精神的余影重构
蕴藉之味:生活的虚处——也说王牧羽的“云”
“异在者”的书法世界——解读谢云书法
从民居壁画缺席引发的思考
回到油画之前——周全的坦培拉绘画
是“画像石”还是“雕绘石”?——试谈汉代“画像石”的学术名称界定
在审美中参禅悟道——我的《秋荷》系列作品情结诠释
匠心营造境界——也谈陈礼忠寿山石雕刻作品
心与象合——关于中国画的文化体验
执京剧小生之牛耳——叶盛兰的表演艺术
祭祀仪式与演剧——以赛戏、队戏、傩戏为例
双弦上的舞蹈——观杨雪与“弓弦舞”二胡重奏音乐会
从神坛到世俗——云南哈尼棕扇舞的艺术人类学思考
岭南民间舞蹈探析
“汉舞”:汉服运动语境下的载体
舞之束缚·舞之解放——以心灵之舞为例
清灵与素洁——焦小健肖像作品简析
童趣天成川行无拘——赏潘川的“童趣系列”人物画创作清末科举废除对书法的影响
个人即世界:李豫闽油画浅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福建近代美术家谢投八
中国现代山水画的构成
切近近化远——读张雪水彩画
精神的安顿——读朱春林的油画艺术
张春旸和她的表现主义绘画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中国写意画的审美特点
罗杰·弗莱的形式主义美术批评与当代油画艺术创作
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徽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