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最新版本
- 格式:ppt
- 大小:113.00 KB
- 文档页数:35
(完整版)子宫内膜癌第八版TNM分期子宫内膜癌第八版TNM分期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TNM分期系统用于评估该疾病的临床分期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以下是子宫内膜癌第八版TNM分期的详细内容:
T分期:
- T1期:癌组织仅限于子宫内膜内,不侵犯子宫肌层。
- T1a期:癌组织仅限于子宫内膜内的不超过一半。
- T1b期:癌组织侵犯子宫内膜内的超过一半。
- T1c期:癌组织侵犯子宫内膜,但仅在组织学切片上可见。
- T2期:癌组织侵犯子宫肌层,但未侵犯它。
- T2a期:癌组织侵犯子宫肌层的一半或以下。
- T2b期:癌组织侵犯子宫肌层的超过一半。
- T3期:癌组织侵犯浆膜、卵巢、卵巢表面或达到它们,但未侵犯输卵管或子宫阔韧带。
- T3a期:癌组织侵犯卵巢表面。
- T3b期:癌组织侵犯卵巢。
- T4期:癌组织侵犯子宫阔韧带或侵犯与卵巢相连的其他器官。
N分期:
- N0期:未发现与淋巴结相关的转移。
- N1期:癌细胞扩散至盆腔或腹膜后淋巴结。
M分期:
- M0期:未发现远处转移。
- M1期:癌细胞扩散到其他组织或器官,如肺、肝等。
根据T、N、M分期结果的组合,可以得出子宫内膜癌的总分期。
了解子宫内膜癌的TNM分期有助于医生了解病情严重程度及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通过及早发现和正确分期,可以提高治疗成
功的机会,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以上是子宫内膜癌第八版TNM分期的内容,提供给您参考。
(字数:219)。
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2022年版)一概述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
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增加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近 20 年呈持续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在西方国家,子宫内膜癌已位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
在我国,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19 年公布的《2015 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子宫内膜癌2015 年发病人数约为 69,000 例,死亡 16,000 例,发病率10.28/10 万人,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人数的3.88%。
作为继宫颈癌之后第二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约占妇科恶性肿瘤的20%~30%。
部分发达城市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已达妇科恶性肿瘤第一位。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应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为提高子宫内膜癌诊治水平,规范诊断依据、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现提出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
本指南借鉴了国际上公认的宫颈癌诊疗指南[如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国际妇产科协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指南等],并结合我国以往指南进行修订。
本指南适用于子宫内膜样腺癌、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透明细胞癌、浆液性腺癌)以及子宫癌肉瘤。
在临床实践中,子宫内膜癌强调有计划的、合理的综合治疗,并重视个体化治疗。
临床医师需结合医院的设备、技术条件以及患者的病情进行规范治疗。
对于本指南未涵盖的临床病例,建议主管医师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合理的个体化治疗,鼓励参加临床试验。
二诊断技术和应用(一)危险因素人群的监测筛查根据发病机制和生物学行为特点将子宫内膜癌分为雌激素依赖型(Ⅰ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Ⅱ型)。
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大部分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少部分为黏液腺癌;非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包括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癌肉瘤等。
子宫内膜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Endometrial Canc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 2022。
Diagnosis:History and physical exam: Includes a pelvic exam and discussion of symptoms.Transvaginal ultrasound (TVUS): Uses sound waves to create images of the uterus and ovaries.Endometrial biopsy: Removal of a small sample oftissue from the uterine lining for microscopic examination.Hysteroscopy: A thin, lighted instrument is inserted into the uterus to visualize the uterine lining.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Provides detailed images of the uterus and surrounding structures.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 Provides images of the uterus and other pelvic organs.Treatment:Surgery:Hysterectomy: Removal of the uterus and often the ovaries as well.Trachelectomy: Removal of the cervix and upper part of the vagina.Myomectomy: Removal of fibroids or other growths from the uterine muscle.Radiation therapy:External beam radiation: Delivers radiation from outside the body.Brachytherapy: Places radiation sources inside the uterus or vagina.Chemotherapy:Systemic chemotherapy: Drugs that travel throughout the body to kill cancer cells.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Drugs delivered directly into the peritoneal cavity.Hormonal therapy:Progestins: Blocks the effects of estrogen on the uterine lining.GnRH analogues: Suppress the production of estrogen.Targeted therapy:Anti-angiogenesis drugs: Inhibit the growth of newblood vessels that supply cancer cells.PARP inhibitors: Block the activity of an enzyme involved in DNA repair.PD-1/PD-L1 inhibitors: Enhance the immune system's ability to recognize and attack cancer cells.Surveillance:Regular pelvic exams and Pap smears: To detect any recurrence of cancer.Imaging tests: Such as ultrasound, MRI, or CT scans, to check for any suspicious changes.Blood tests: To monitor the levels of cancer markers.Follow-up:Regular appointments with the healthcare team: To monitor progress, adjust treatment as needed, and providesupport.Patient education and support: To help patients cope with the physical and emotional challenges of cancer and treatment.中文回答:宫内膜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版。
2023版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更新对病理诊断内容的影响司婧文;于秀杰;申彦
【期刊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年(卷),期】2024(51)3
【摘要】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子宫内膜癌诊疗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的定量评价、前哨淋巴结超分期和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等,已经逐渐用于临床实践。
目前,子宫内膜癌相关的新进展已被写入2023版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子宫内膜癌分期修订版本,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规范的病理诊断是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和指导辅助治疗的重要依据,介绍2023版FIGO子宫内膜癌分期更新对病理诊断内容的影响,旨在帮助提高病理医生子宫内膜癌病理诊断的规范化及标准化水平,辅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理解和应用新分期。
【总页数】6页(P241-246)
【作者】司婧文;于秀杰;申彦
【作者单位】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南开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病理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子宫内膜癌三维超声血管分级与FIGO临床病理分期、IGF-1及IGF-2表达关系
2.子宫内膜癌MRI分期诊断与术后病理分期的对照观察
3.磁共振成像常规序列联
合弥散加权成像多模型定量参数对子宫内膜癌及病理学分期的诊断研究4.子宫内膜癌1971年临床分期与FIGO2009年手术病理分期比较5.FIGO(2023)分期与子宫内膜癌精准病理诊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子宫内膜癌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2. 掌握2024年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分期及治疗方案;3. 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及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分期及治疗方案;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医学肿瘤学》笔记、笔记本电脑或纸质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子宫内膜癌的病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 理论讲解:a. 简要介绍子宫内膜癌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b. 详细讲解2024年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分期及治疗方案;3. 例题讲解:结合临床病例,分析诊断、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应用;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病例,提出诊断、分期及治疗方案;六、板书设计1. 子宫内膜癌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2. 2024年子宫内膜癌诊断、分期及治疗方案;3. 重点、难点内容突出显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简述子宫内膜癌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b. 列举2024年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分期及治疗方案;c. 结合病例,分析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应用。
2. 答案:见教材及相关资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分期及治疗方案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临床实践能力;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子宫内膜癌研究的最新进展,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多理论支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2024年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分期及治疗方案;2. 例题讲解中诊断、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应用;3. 作业设计中病例分析与答案的详细解释。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2024年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分期及治疗方案a.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史、生育史、家族肿瘤史等;b. 临床表现:重视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阴道排液、痛经等症状;c. 辅助检查:强调阴道超声、宫腔镜检查、MRI等在诊断中的作用;d. 组织病理学:确诊需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注意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