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34.00 KB
- 文档页数:4
《传染病及其预防(人教版)》一节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本章节教材取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主要阐述传染病及其预防的卫生知识。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加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教学目标:A、知识(1)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病因、(2)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预防措施B、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思考、综合运用、研究性学习及合作等能力C、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学会正确对待传染病患者(2)关注社会重大卫生事件,培养社会责任感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预防的一般措施难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常见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二、说教法1、教学方法:A、根据新课标要求,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在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
B、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情景创设教学、讨论法、分析法、综合归纳法、探究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2、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我采用图片、漫画等直观教学手段,可以增加课堂直观性和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1、表演及合作学习法:通过小品表演和小组间的合作,学生参与整个课堂及课后活动,学会了与人合作和交流2、信息收集法:学生在课前调查自己从小到大所得的病以及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当地传染病情况,这可让学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五、板书设计: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一、传染病1、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间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2.常见的传染病类型:寄生虫传染病病,细菌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A. 传染源 B 传播途径 C 易感人群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六、课堂练习:1、传染病是由_病原体_引起的,能在_人与人_之间或_人与动物_之间传手播的疾病。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过程与方法: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资料分析及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认识艾滋病,培养学生关心爱护艾滋病患者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难点传染病的病原体。
教学准备PPT课件;相关的视频等。
导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置疑问引入新课PPT展示:近视眼和流感患者图片。
学生思考回答:近视眼是由于患者自身眼部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不能传染。
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原有的知识进行建构,加深对日常疾病的区分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资料,能描述免疫的功能;通过列举能概述计划免疫,并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熟记儿童接种疫苗的功能。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
重点难点重点说出免疫的概念和功能。
难点用免疫的知识解释人体的现象。
教学准备PPT课件;相关的视频等。
导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一)第二章用药与急救测并及时互纠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板书设计第二章用药与急救概念:安全用药与急救第三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理解生活方式的概念,认识到生活方式对健康有影响;通过探究实验,认识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进而认识到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健康问题;学会调节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养成科学的实验态度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备课人:张平非审核人:定稿人:
炎陵县生物教研基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
举例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病毒性肝炎、非典、禽流感。
)
二、过程与方法
调查、了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
通过对传染病的讨论,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1、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2、准备艾滋病的资料。
教师:1、制作本节课的课件2、准备艾滋病的有关资料。
3、准备乙型肝炎、淋病、禽流感、蛔虫病的资料。
[教学设计]:
后记:
年月日
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重点和难点:
特异性免疫和免疫概念。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
2、学生将自己的预防接种卡带来。
后记:。
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列举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
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
(3)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艾滋病,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奉献爱心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身边事例来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
学习难点:1、传染病的概念。
2、了解和关注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关心他人的情感。
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观看“非典”纪实影片面对影片里紧张、恐慌的场面,我最深刻的感受和想法是:(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竟有如此严重!能用什么办法来遏制它的传染和流行呢?)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列举常见的传染病1、根据课前完成教材P68表格的情况,进行交流。
说出这些疾病哪些是传染的?判断“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依据是什么?二者病因有何不同?概括病原体和传染病的概念。
2、观察下图中的几种病原体的图片,说一说这些病原体能引起哪些传染病?并归纳出传染病的三种类型。
学习任务二:描述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1、自己阅读教材69页的资料。
2、学习小组的同学共同分析有关流感、肝炎的资料,尝试总结:传染病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要经过哪些环节?3、观看动画(课件),并复述流感是如何传染的。
4、在复述动画的基础上,概括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5、应用知识,实际分析:(1)“非典”曾给我们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让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和查阅的资料,分析“非典”流行的三个环节。
(2)艾滋病:首先同学间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
同学们的回答可能不十分全面,接下来播放影视资料,然后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艾滋病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是什么?预防艾滋病的方法有哪些?结合图片“红丝带”(防治艾滋病的国际性标志),同学们一起交流,我们应如何预防艾滋病。
传染病及其预防时间2016年月日第周第课时课题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的传染病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学会传染病的预防措施3、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注意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同时要能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尽可能给予关心与帮助。
教学会调查的方法,认识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重要性。
学难点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课题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师:通过阅读我们知道健康既指身体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我们怎样才能生活得更健康呢?这就是本单元要解决的问题。
2008年5月12阅读思考学生填写教材中的疾病调查表自主学习完成下列填空一:传染病的概念、病因和特点①传染病的概念:是由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②传染病的特点、③病原体的概念:引起传染病的、和等生物。
④根据引起传染病的病因,传染病可以分为:、、三种等表格中哪些是传染病?它们是怎样引起的?(结合以下资料完成)学习任务一:传染病的概念、病因和特点让学生阅读P73页教材内容并指导学生观察P73页“常用几种病原体的图片”,思考:【小组内讨论、展示,教师质疑和补充】(1)、什么是传染病?其特点有哪些?(2)、什么是病原体?图中的病原体分别能引起哪些疾病?(3)、根据病原体的不同,传染病可分为哪些类型?2,学习任务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学生由P73—74资料分析及图片,思考:(1)由有关流感和肝炎的知识完成P73页讨论题1、2.(2)并分析流感和肝炎是怎样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的?传播经历了哪些环节?(3)完成P74页讨论题3.3,出示提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观察图片学习任务三,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①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患者和携带者)②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等③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请思考:所有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都是一样的吗?并举例说明(以流感、肝炎、足癣、疟疾为例)。
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备课人:张平非审核人:定稿人:
炎陵县生物教研基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
举例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病毒性肝炎、非典、禽流感。
)
二、过程与方法
调查、了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
通过对传染病的讨论,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1、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2、准备艾滋病的资料。
教师:1、制作本节课的课件2、准备艾滋病的有关资料。
3、准备乙型肝炎、淋病、禽流感、蛔虫病的资料。
[教学设计]:
后记:
年月日
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重点和难点:
特异性免疫和免疫概念。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
2、学生将自己的预防接种卡带来。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