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3
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过程科学睡眠健康成长——在国旗下的发言各位尊敬的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预备二班的***。
今天,我非常的荣幸,能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这一重要节日即将来临的时刻,和大家共同学习、分享《科学睡眠健康成长》这一主题内容。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人的一生几乎有3分之1的时间在睡觉中度过。
睡眠是生命所必需的过程,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本届冬奥会的18岁天才少女谷爱凌在赛后回答夺冠秘诀时,她说:“从8 岁到14 岁,我一直都只有周末才滑雪。
而我能比那些年纪更大、更专业的运动员做的更好的秘密武器,就是每天睡十小时,真的每天睡十小时。
”可是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竟有27%的人存在着睡眠问题,而其中我国在30%以上,高达50%的学生存在睡眠不足的问题。
而“世界睡眠日”的目的便是要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的关注,提醒人们要重视睡眠健康。
如今,随着学习、工作压力的增加,失眠已成为人们常见的健康问题。
失眠不仅会影响人的情绪,甚至能影响人的免疫系统,更重要的是,失眠往往是身体潜在某种疾病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
那么,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该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留出更多的时间来保障睡眠呢?首先,要明确当天晚上学习的目标。
学习之前,一定要列个清单出来,这样更便于安排时间,不致于手忙脚乱。
其次,减少学习时的干扰。
学习之前不要上网、看电视、玩游戏等;手机要放在不被打扰的地方。
再次,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建议每天运动半小时。
适当的运动,对调节睡眠有很大的作用,同时让一整天的精力充沛,保持高效学习状态。
最后,我们应当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周围的温度、湿度和声音,都应保持在恰当的状态。
至少在睡前三十分钟,远离手机和任何发光的屏幕。
亲爱的同学们:睡眠给我们一个清醒的头脑睡眠给我们一个健康的身体睡眠给我们一个幸福的生活睡眠给我们一个精彩的世界让我们做一个聪明的人,养成高效率学习习惯,为充足睡眠保驾护航。
《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反思1、《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希望利用学生对岩石与生俱来的兴趣,通过老师的引领,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利用“冷热的作用”和“水的作用”两个模拟实验,使学生经历寻找岩石变化痕迹的探究过程。
在此过程中学会用事实说话,培养其实证意识。
作为课程的设计者,我所理解的实证,就是任何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解释、结论都是要以事实作为依据,不作伪并经得起事实反复论证的。
这种意志品质会使一个人的思维严谨,影响其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以实现科学素质的提高。
因此在本课设计与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假设—验证的科学研究过程,在经历活动中提高学生观察、实验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对模拟实验进行修正、改进,寻找科学证据来说明问题。
导入时,我提出:“岩石都很坚硬,可是它们会改变模样吗?”学生顺着老师的话语,异口同声地说:“会!”“能说说依据吗?”学生马上面有难色,似乎刚才根本没考虑过,“什么力量会引起岩石的变化呢?”慢慢的,小手举起来了,学生作出了几种猜测。
紧接着,我要求学生进行实验设计。
因为科学探究需要科学证据来说明问题,我特别强调学生寻找证据来说明自己的假设与模拟实验。
于是学生第一次进入了模拟实验的设计和操作,他们要想方设法使实验和生活类似。
为突出探究过程的层次性,我给学生提供的岩石块是坚硬的花岗岩,研究水、冷热对岩石的风化作用。
那么把花岗岩放在酒精灯上烧一两分钟,然后放入水中,反复三次,坚硬的花岗岩改变模样了吗?没有。
学生非常失望,以为自己的推测是错误的。
花岗岩真的没有改变吗?我再次追问学生,让学生观察杯中的.水,学生发现岩石还是发生了变化。
虽然,变化效果不是特别明显,但是遇到水仍有肉眼可以观察到的一些小颗粒掉下来。
不过,这样同时感悟到岩石变化过程是一个及其缓慢地变化过程,这也正是探究活动的真正追求所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猜测是需要验证的,验证的过程是严谨的,科学更是靠事实说话的,探究中不能遗漏一丝一毫的现象。
《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设计
一、教材介绍:
这是五上教材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时的《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本课主要通过探索岩石破碎的原因,认识温差、水、大气、生物等各种自然力对岩石的破坏作用------风化作用。
在风化作用下,坚硬的岩石发生了变化,并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形成许多自然景观。
当然这种变化是缓慢、不易察觉的。
课文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第二部分是“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
二、教学理念:
在学生眼中坚硬的岩石会自己破碎,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
因此我一开始就提供了一些事实供学生去思考,山上的岩石有着大大小小的裂缝,山脚下往往有大大小小的石头及碎石,然后通过实验来进行探讨。
对于植物根的作用,我做了演示实验,让学生去寻找证据。
通过这些模拟实验,学生了解了风、水、植物、地表变动等因素都会使岩石变化,在这个基础上,我和学生一起总结并得出风化的概念。
在最后,我鼓励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到野外进行考察,看看岩石缝中扎根成长的参天大树,岩石上大大小小的裂痕的石块……他们的感受肯定和过去不同。
他们会认为自己能解释这种现象而自豪,这能加深学生对自然力量改变地形的认识,也会引发他们发现和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2、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二)过程与方法:
1、根据岩石变化的特点,尝试推测岩石变化的原因。
2、做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来验证推测。
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4、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描述实验中的现象,用流程图或图画表示岩石风化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过程与方法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
解的重要性。
2、欣赏自然界岩石变化形成的景观,获得美的体验。
3、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着的观点。
四、教学重点:
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冷热变化、流水、植物等对岩石的影响。
五、教学难点:
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六、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小的岩石块、酒精灯、镊子、烧杯、水、带盖塑料瓶、碎砖块。
教师演示:有关岩石风化及其形成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录象资料、植物根对岩石影响的实验装置和结果(提前准备)。
七、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引入,激发探究的欲望。
1、同学们,在我们的印象中,岩石都很坚硬,除非我们用锤子敲,否则它们不会轻易破碎、断裂。
可是你看,在野外,山上的岩石都布满了裂缝,山脚下往往堆着不少的碎石和沙,河道和海滩上的岩石都是圆圆的很光滑。
你们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吗?能解释这是怎么回事吗?
2、学生猜测引起岩石模样发生变化的原因。
(板书课题)
(二)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
根据学生的猜测来选择实验。
1、冷和热的作用。
⑴猜测用酒精灯加热岩石,然后放入冷水中(模仿自然界一年四季温度的变化对岩石的作用,反复几次),岩石会发生什么变化?
⑵学生分小组实验活动:冷热对岩石的影响。
⑶有什么现象产生?
⑷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2、流水的作用。
⑴猜测岩石长期被水冲刷,岩石会有什么变化?
⑵观看录象,水冲刷岩石。
⑶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交流。
⑷说一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3、植物的作用。
⑴演示实验:向杯内倒入石膏糊,撒上几粒豌豆,再倒入一些
石膏糊,将结成块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盘子。
⑵出示豌豆发芽后的石膏(提早准备的)。
⑶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
⑷说一说从实验中知道了什么?
4、动物的活动
⑴播放录象。
⑵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⑶说一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5、小结,延伸。
⑴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⑵现在我们能够解释山上的岩石为什么布满了裂缝,山脚下为什么堆满了碎石了吗?
⑶我们能描述岩石风化的过程吗?请画出岩石风化的流程图。
⑷推测一下这些碎石再继续变化,会成什么样呢?
(三)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
1、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的杰作吧。
2、出示海南第一山和云南的路南石林的有关图片和资料,师生共同欣赏分析成因。
(四)课外拓展活动
1、我们的家乡有没有特殊的地质景观呢?形成原因是什么呢?课后好好去搜索调查一下吧!
2、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野外进行考察,
八、板书设计: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